回覆列表
  • 1 # 可道歷史

    三國演義,有正義,有志向,有陰謀,有陽謀,每次讀理解都不一樣,每個人的出世入世不同,志向不同,人性不同。

    看兩軍對壘,攻城掠地,歡暢淋漓;

    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看胸襟大如海,為我所用;

    看陽謀陰謀,戰略戰術有奇謀;

    瞭解社會背景,分析人物性格,三分歸晉,看目標。

    寫這些,只是個人淺顯的分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 2 # 牡丹梅花鑫森淼

    《三國演義》有意思的地方有很多,我覺得有以下幾點,一,桃園三結義。

    二,三英戰呂布。

    三,關羽殺顏良誅文丑,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

    四,長坂坡趙雲救阿斗。

    五,草船借箭。

    六,借東風。

    七,赤壁之戰後曹操逃跑路上的三笑。

    八,劉備娶孫尚香。

    九,諸葛亮給趙雲的三個錦禳。

    十,三氣周瑜。

    十一,趙雲追孫夫人奪阿斗。

    十二,諸葛亮罵死王朗。

    十三,諸葛亮讓士兵把女人的衣服扔給司馬懿。

    十四,木牛流馬。

    十五,空城計。

    十六,諸葛亮禳星續命。

    十七,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十八,前面還有一個貂蟬美人計。

    十九,前面的官渡之戰。

    二十,還有前面的煮酒論英雄。

    二十一,還有關羽的溫酒斬華雄。

    二十二,還有前面的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二十三,還有諸葛亮的《隆中對》《出師表》。

    二十四,諸葛亮七擒孟獲。

    這些故事都很有意思,個個都很精彩,都是後人津津樂道的話題。這些故事蘊含無窮的智慧,充滿英雄情節,給後人無窮的思考。使人物形象生動、豐滿,可愛可敬,還使故事充滿情趣,充滿傳奇。

    還有神醫華佗的故事也很吸引人。書中有意思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他們的武器、坐騎等等。

  • 3 # 微笑吧188

    權謀,以諸葛亮為主,有意思的是有來有往,你打出一拳,我還你一掌,來來回回,讓整個故事跌宕起伏,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權謀,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心機,比如蔣幹盜書就寫的特別有意思。

  • 4 # 雪舞的時節

    在很多軍事指揮家和商人的床頭經常放著一部《三國演義》,為何?謀略。《三國演義》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兵法謀略鉅著,最吸引人、最有意思的當然就是小說中涉及的謀略。

    開啟《三國演義》,一個個鮮活的面孔就會在我們面前閃現。諸葛亮、龐統、周瑜、司馬懿、郭嘉、荀彧……這是一個謀士輩出的年代;美人計、苦肉計、反間計、空城計……這又是一個爾虞我詐的時代。

    《三國演義》之所以有意思,就在於讓我們領略到了老祖宗真真正正的大智慧。董卓權傾朝野,呂布武藝舉世無雙,兩人聯手,宇宙最強。孰料王允微微一笑,獻上個貂蟬,最強組合立刻冰消雪化,神奇吧?諸葛亮城樓焚香,十指撫動琴絃,一曲《十面埋伏》竟嚇得司馬仲達十五萬大軍魂飛魄散,不可思議吧?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這就是《三國演義》的魅力。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是一部英雄的輓歌,更是一部謀士的讚歌。

  • 5 # 五色土聊歷史

    1,阿蠻三笑(曹操在赤壁之戰被打敗,在逃跑的路上,曹操三次大笑,表現了曹操的樂觀主義精神,及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同時曹操不但是在鼓舞自己,也是在鼓舞士卒,只要還有信心在,阿蠻就不會放棄,如此這般曹操不為一戰一地的得失而氣餒,英俠之氣溢於言表;由此可見,羅貫中表面上是在貶低曹操,實際上是在抬高曹操,實際上羅貫中從心眼兒裡也是很喜歡曹操這個角色的。)。

    2,蔣幹盜書(蔣幹自以為很聰明,看到了降將蔡瑁和周瑜的私通訊件,以為得到了他們之間的機密,回去報告曹操,結果曹操把蔡瑁和張允殺了,使曹操在操練水軍和水上作戰這方面,沒有了得力助手;羅貫中如此描寫蔣幹,就是貶低那些半瓶子醋的人,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道理,明明是著了別人的道,還以為自己比別人聰明。)

    3,亮戲周郎(諸葛亮篡改了曹植的《銅雀臺賦》將 “攬二喬於東西兮”改為“攬二喬於東南兮”諸葛亮的目的是為了挑撥曹魏跟東吳的關係,激怒周瑜,放大仇恨,讓東吳和西蜀聯合起來共同抗曹,如此這般,西蜀才能在夾縫中求得生存,獲得喘息之機,逐漸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在天下大亂,他們打得不可開交大家腦子都不是很清醒的時候,亂中取勝,偷偷的發展自己,壯大自己。)

  • 6 # 杏林帥哥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之所以能在浩如煙海的古代文學作品中名列前茅,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一、智謀:

    這一點應該是《三國演義》最吸引人的地方,連環計、美人計、苦肉計、將計就計……可謂是層出不窮、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而這些計謀並不是生硬的講解,而是透過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呈現在讀者面前,寓教於樂。

    二、武藝: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黃六張飛……三國武將哪個人武藝最好,始終是三國迷們討論的一個話題,呂布雖勇,武力值卻一路下滑,加之人品太差,縱有赤兔馬、方天戟,終不免白門樓允命,趙雲英勇善戰,與姜維一戰卻難分上下,關羽是武聖,在演義中卻多次受傷……羅貫中老先生高明,留下個不解之迷,讓後人討論吧!

    三,結局:

    三國最後歸晉了,這個結局著實出人意料,說好的“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呢?羅貫中老師,您玩我們呢?諸葛亮、龐統都歸了劉備,怎麼只是偏安一隅呢?

    成如開篇那句古詩: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7 # 文士野

    首先,可以瞭解一段歷史。

    中華民族浩浩五千多年,有許許多多口耳相傳,世代相誦的故事。而《三國演義》,則把這種傳誦演繹到了極致。試問街頭巷尾,江湖廟堂,文人墨客,商人學子,乃至老人小孩,又有幾個人不認識諸葛亮,劉關張,趙子龍,曹操,孫權,周瑜?又有幾個人,不知道桃園三結義,煮酒論英雄,千里走單騎,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呢?

    其次,可以感受一種精神。

    雖然說《三國演義》,近來被越來越多的人進行剖析和批判,說諸葛亮多智而近妖,說劉備長厚而近偽。可是不可否認,在我們心目中,在許多傳統認知中,諸葛亮的鞠躬盡碎,死而後已。關雲長的忠肝義膽,信義雄風。趙子龍的一身是膽,虎膽忠魂。曹孟德的不拘一格,愛賢禮士等等,仍然是值得後世之人學習和秉承的。

    再者,可以學習一種智慧。

    讀《三國演義》,有的人讀的是忠義,有的人讀的是權謀,有的人讀的是壯烈,有的人讀的是智慧。有人說,《三國演義》

    就是三十六計的活教材,單單赤壁之戰,你就可以領略到苦肉計,反間計,連環計,借刀殺人,無中生有,偷樑換柱等等計謀。

    最後,可以抒發一種情懷。

    毛宗崗說,《三國演義》有三絕三奇,諸葛亮是智絕,是天下第一奇相,關羽是忠絕,是天下第一奇將,曹操是奸絕,是千古第一奇人。

    其實,三國何止是人奇,其事也奇,其書也奇,其志也奇。

    甚至很多時候,我寧願相信,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要比《紅樓夢》還要偉大得多,排名四大名著之首的,應是三國。

  • 8 # 青峰山女史

    老版三國演義裡有一集,有個情節,原著裡沒有。是寫黃門張當把原本送進皇宮禮物挑揀好的,送到大將軍曹爽府邸,其中一枚青銅鏡,當時曹爽對張當說,青銅鏡無甚稀奇,送進宮去。張當連忙說:這青銅鏡奇妙之處,在於上面得銘文:

    這個情節中重要道具——青銅鏡,卻有實物,不過不是周代,而是漢代的。這面銅鏡現由武漢博物館收藏:

    下圖就是這面是館藏銅鏡:名為漢代華人民四獸紋銅鏡。其直徑為18釐米,厚度0.6釐米,造型為圓形,鑄作精良,背面紋樣精細,鏡紐為半球形鈕,圍繞中心圓鈕飾六區組紋樣,最中間的紋樣,是四猛虎繞鈕相對;四虎外面是瑞獸、祥禽、仙人圖,以五乳丁間隔。外面三區紋樣分別為條形紋、齒形紋、雲獸紋,為鏡的裝飾紋帶。鏡中第三區為一週工整的隸書十二字銘文:“青蓋作鏡四夷服,多賀華人民富,雲雨時節五穀熟。”

  • 9 # 郭陵

    1、千里走單騎

    公元200年,關羽、劉備下邳失散,關羽陷身曹營。劉備去投袁紹,關羽得知劉備下落,單人匹馬保護二家皇嫂千里尋兄。在五關當中分別受到了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攔;關羽被逼無奈,過五關斬六將。最後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會。戲文當中又叫古城會。

    2、舌戰群儒

    公元207年,諸葛亮為聯盟孫權抵抗曹操的過程中遭到東吳諸謀士的責難,最後都被諸葛亮一一反駁,啞口無言。

    3、三顧茅廬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當時屯兵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南陽鄧縣隆中諸葛草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現在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4、草船借箭

    公元208年7月,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

    5、空城計

    228年春,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

    六出祁山、七擒孟獲、九伐中原、三英戰呂布、煮酒論英雄、刮骨療傷、舌戰群儒、三氣周瑜木牛流馬、吳下阿蒙、大意失荊州、草船借箭、空城計等。

    一、六出祁山

    諸葛亮聲東擊西,以奇兵“六出祁山”,平取隴右,是避實就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曹魏赤壁戰敗後,將主力防線佈於長江、秦嶺,尤其劉備佔據荊襄,外接好孫權,故曹操更加緊長江防線。關羽荊州之失,章武三年(223)蜀主伐魏敗,曹魏以為“備已死,數多寂然無聲”,故“略無備豫”。諸葛亮“六出祁山”,利用隴右諸多有利因素,對儘快形成抗魏統一戰線和抗魏統一戰線和抗魏聯軍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七擒孟獲

    黃承宗認為,“七擒七縱”的故事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後來的《三國演義》和劇本加以渲染,使情節尤為離奇,怪誕不稽。而實際上諸葛亮的南征,他重用地方勢力,保障他們的利益;一反兩漢以來委官統治,遣兵屯守的政策。他對南中既不用留人,又不留兵,更不用運糧。既籠絡了地方首領為他效力,又得到了金、銀、丹、漆、耕牛、戰馬。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使他能專事北伐中原,而後方南中境內保持安定。

    三、三英戰呂布

    “三英戰呂布”是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情節,敘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虎牢關與猛將呂布大戰的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回。但不是史實,因為據史書記載,參與討伐董卓的沒有公孫瓚,也沒有“三英”,因此小說中“溫酒斬華雄”以及“三英戰呂布”都是杜撰的。“三英”指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

    四、煮酒論英雄

    《三國演義》裡有兩個英雄人物,一個長歌當嘯,豪氣沖天,指點群雄;一個寄人籬下,一味謙恭,裝孬不折本,他們就是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這一篇絕世妙文把他們兩人的心態刻畫得淋漓盡致。其中有一個細節是:操以手指玄德,然後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

    五、過五關斬六將

    劉備軍被曹操擊敗,劉、關、張失散。其中關羽被曹操軍包圍。曹操希望招降關羽,就當事情這樣順理成章的進行時,突然,關羽得到了劉備的訊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請辭,但曹操避而不見,最後,關羽只能不辭而別。由於沒有得到曹操的手諭,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層層攔阻,但關羽憑藉一己之力,過了五個曹操所轄關隘,立斬曹操六員大將。

    1、割發代首

    古代曹操的官兵在經過麥田時,曹操命令官兵們不準踐踏麥地,否則要殺頭。於是官兵們都下馬用手扶著麥稈,小心翼翼地蹬過麥田,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相互傳遞著走過麥地,沒一個敢踐踏麥子的。老百姓看見了,沒有不稱頌的,有的望著官軍的背影,還跪在地上拜謝。

    曹操騎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裡飛起一隻鳥兒,驚嚇了他的馬。他的馬一下子躥入田地,踏壞了一片麥田。他要執法官為自己定罪,被執法官拒絕。曹操要舉刀自殺,被眾人勸住。於是,他就用劍割斷自己的頭髮說:“那麼,我就割掉頭髮代替我的頭吧。”

    2、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

    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

    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

    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敦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

    3、孟德獻刀

    董卓欺主弄權,曹操借王允七星寶刀進府行刺,恰遇董卓叫呂布去挑好馬賜給曹操。呂布去後,董卓因不耐久坐而側臥,曹操正要行刺,卻被董卓在鏡子裡看見。

    這時呂布已牽馬回來,曹操跪下謊稱獻刀給董卓,並藉口試馬,等董卓醒悟過來,曹操已經去了洛陽。曹操謀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縣被縣令陳宮捉住。陳宮欽佩他的忠義,棄了官職與他同逃。

    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錯殺呂伯奢家人,又殺死好心的呂伯奢以絕後禍。陳宮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己為國家跟他到此,殺之不義,便棄曹操而他往。

    4、草船借箭

    周瑜對諸葛亮的才能很是嫉妒,利用一次孫劉聯軍的箭支快用完之際,故意擠兌諸葛亮想要他在10天的時間內 交出20萬隻箭,這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諸葛亮胸有成竹,為防周瑜另有毒計害人,就滿口答應下來,並且告訴周瑜不用10天,只需3天足矣 而且立下軍立狀,以安周瑜之心。

    諸葛亮其實早已暗觀天象 知道第三天必定起大霧 所以早已想好草船借箭之計, 果然第三天起了大霧 諸葛亮問周瑜借來幾十艘船隻和百餘兵丁,鑼鼓齊備 並且在船上遍扎草人開到曹營面前擂鼓吶喊,明知曹兵在大霧天定不會出戰 ,只會射箭退敵。

    果不其然曹操並不出戰,直命曹兵亂箭拒敵 在曹兵亂箭之下 幾十萬只箭全紮在草人之上遍佈船隻倆邊,諸葛亮估計箭支早已20萬足夠有餘 命眾軍士高喊謝曹丞相賜箭,待曹兵知道上當來追時,早已返回江東大營了。

    5、桃園三結義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願與劉備共同幹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後一桃園。

    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結義”。

  • 10 # 豹眼看歷史

    《三國演義》最有意思的是虛構了很多歷史上並不存在的故事,或者張冠李戴,或者移花接木。但讀者感覺卻又像是真的一樣,這是作者高明之處,也是小說經典之處。

    遺憾的是作者歷史觀存在侷限性,把一些本來很不錯的故事給糟蹋啦。如果作者再公正一些,不帶有偏見,這就更好看啦。但這不影響其作為四大名著的地位。

    比如說“捉放曹”“失空斬”“借東風”“華容道義釋曹操”等等故事情節,在歷史上或者沒有,或者移植,但經過作者的藝術再加工,讀起來就生動有趣的多啦。

    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虛構的故事,僅僅像史書一樣乾巴巴的介紹一些歷史情節,就苦澀乾癟的很,閱讀的興趣就大打折扣啦。

    根據《三國演義》改編的一些戲曲藝術也很精彩,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無限的樂趣。

    儘管許多故事是虛構的,但絲毫不影響我們從中汲取智慧。

    比如赤壁之戰,儘管其意義很大,也歷來為史學家、軍事家所重視,也給與其很高的歷史定位,但戰役的過程並不複雜,也不持久,在一定程度上說就是一場很普通的戰役。

    但由於作者精心構思,把一場毫無生趣的戰役,寫得驚心動魄,場面波瀾壯闊,氣勢恢宏,而且智謀層出不窮,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本來嘛,就是劉備不行啦,就派諸葛亮去求救東吳孫權。諸葛亮不說求救而是嚇唬孫權,孫權也拿不定注意啦。周瑜就說:“沒事沒事,曹操遠來疲憊,很快就水土不服,不久就撤啦。不必投降,揍他就是啊。”

    果然就聯合起來揍曹操啦,也果然曹操軍士水土不服就發生疫病啦。

    沒想到的是大冬天颳起了東南風,一把火把曹操歡送回北方啦。

    這一過程,恐怕任何一次說得過去的戰役,都會比這個複雜的多。但被羅貫中老先生一說,可就不得了啦。

    好傢伙,那場大風是諸葛亮裝神弄鬼借來的,這個就有意思啦。我就想知道,借東西要還,這借來的東風啥時候還人家啊。

    諸葛亮與司馬懿對峙五丈原,仰觀天象,知不久於人世。於是採用祈禳大法,祈求延續壽命。不料到了最後一天,魏延闖入,帶進一陣急風將主燈撲滅。諸葛亮祈禳失敗不久病逝。難不成,這陣風是赤壁之戰時,諸葛亮借的東風一直沒還之故吧。

    拋開歷史史實,盡情享受小說帶來的樂趣,越看越有意思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影視投資怎樣才能“撥雲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