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參見赫本大人
-
2 # 大道有李
雖然孝莊與慈禧兩個人看似都在維護清朝,但她們的出發點決定了做事的方法,也為她們的最終結局埋下了伏筆。
兩個人所處的時代和矛盾並不完全一致。孝莊所處的清初,主要矛盾都來自國內,保持穩定是當時朝廷最大的困難。無論是多爾袞的專權,還是順治的暴斃(我不傾向於順治出家的說法),還是康熙與權臣及地方藩王之間的鬥爭,孝莊始終明白一點,維護皇帝就是維護皇室,也就維護了自己。也就是說,孝莊始終把皇帝和皇室放在自己的前面。因此,私心自然就少了些,死後當然被皇家尊崇紀念。
在這方面,慈禧就帶有更多的私心和權欲。她勾結恭親王除掉八大臣,之後排擠奕忻,同治死後不立年長的皇子,而立四歲的光緒,還有晚年的預備立憲竟然要搞十幾年的預備期。這些都是她出於對權力的貪戀所做的決定。在慈禧看來,她就是大清國,維護她自己就是保護大清國。其他人,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封疆大吏,甚至皇帝,都是自己的工具。
在中國近代社會變革的大背景下,既有內憂,又有外患。這時,還一味玩弄權術,固步自封,就是把自己擺在全天下人的前面了。所以,慈禧死後揹負罵名也就不足為奇了。
-
3 # 有得觀史
孝莊是奉獻的一生,慈禧是索取的一生,一個奉獻,一個索取,這就造成了兩種不同的結果,一個名垂青史,一個遺臭萬年。
孝莊的婚姻是政治婚姻,她嫁給皇太極是為了加強後金與科爾沁蒙古部落的關係。這婚姻本來就意味著奉獻。
皇太極駕崩,孝莊的兒子順治繼位,順治年齡小,睿親王多爾袞攝政。為了保住兒子的皇位,避免多爾袞奪權,她不惜犧牲自己的名節下嫁多爾袞。
順治駕崩,康熙即位。康熙年幼失去父母,缺少父母之愛和父母的培養。孝莊作為祖母,既當爹有當娘,用博大的愛去滋潤康熙的心田,全心全意培養康熙成為合格帝王。
孝莊甘願做人梯,為康熙鋪路搭橋。為了康熙能夠順利親政,為了康熙有個賢內助,她放下架子,主動到輔政大臣索尼家求親,讓康熙能娶到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
慈禧是選妃進的宮,孃家地位不高,父親惠徵只是個小官兒。為了抬高孃家的地位,她讓自己的妹妹葉赫那拉婉貞嫁給了醇親王奕譞,把葉赫那拉靜芬,她那個又老又醜的侄女硬塞給光緒當皇后。
為了自己能繼續垂簾聽政,慈禧推遲皇帝的婚期,一般人家十三四歲就結婚了,同治17歲大婚,光緒18歲大婚。
皇帝親政後,慈禧為了繼續掌握大清政權,弄出了一個所謂的訓政,同治光緒當皇帝只能是她的傀儡。
同治作為慈禧的親生兒子,沒有得到慈禧愛護和培養,光緒作為慈禧的養子更沒有得到。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慈禧不惜奪取自己孩子的權力,奪取自己孩子還得幸福。
大清朝風雨飄搖,慈禧仍然過著奢靡的生活,當日本天皇拿出自己的私房錢支援日本對華作戰時,慈禧卻把海軍經費挪用,來開她的生日派對。
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這種愛我們在孝莊身上能看到,在慈禧身上看不到。
歷史對人物的評價其實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奉獻大小。孝莊的奉獻與慈禧的索取註定了她們不一樣的結局。
我是豫有得,喜歡就加個關注吧!
-
4 # 勇戰王聊歷史
孝莊是輔佐皇帝,而慈禧是把持朝政,兩者不是一回事。
孝莊甘於幕後,為了讓順治皇帝能夠地位穩固,甘願下嫁。等到康熙時,孝莊在康熙12歲就給他娶輔政大臣索尼孫女為皇后,就是為了給康熙找靠山,以備早日親政。而且,在滿清看來,娶妻結婚就等於成年了。成年以後,皇帝就可以著手親政的事了。康熙正式親政的年紀也不大,才14歲。
再看慈禧,她永遠想的是如何把持朝政,慈禧一直拖著不讓同治皇帝親政。同治皇帝大婚的時候,已經17歲了。親政的時候,同治皇帝已經18歲。19歲,就死了。後來,換成光緒皇帝,雖然名義上是18歲親政了,其實,實權都在慈禧手裡,光緒皇帝一天也沒有掌握過實權。
這就是差距,這種差距導致兩種不同的結局。甘願默默付出的孝莊扶持清朝,一統江山,走向輝煌;獨掌大權的慈禧禍害滿清,遺臭萬年。
-
5 # 南宮十五
孝莊與慈禧,這是兩個不同觀念女人的碰撞,一開始我也覺的沒有可比性,但 深思熟慮後,兩人還是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孝莊睿智,保順治,攏大臣,智鬥多爾袞,平復鰲拜,當時雖說是暫時的。後又 輔助康熙平三藩等。非有大智慧,但對權利該收就收,該放就放。這也是康熙始終尊敬她的原因。
再說慈禧,她可以說是宮鬥中的佼佼者。論內鬥,她絕不輸肖莊。論對權力的慾望,在咸豐死後,就毫無遮掩的拉攏大臣,暗通鬼子六,殺顧命大臣。手段乾淨利落。以極快的速度掌握了內外宮廷。在這一點上,不輸任何一個政治家。但在對外政治上,慈禧絕對是一個政治白痴。因為孝莊絕對不會做出拿海軍軍費為自己建花園,還有同時向八國宣戰等等蠢事。
孝莊是有大智慧的人,不管對內還是對外。作為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他一定會合理的理性的思考問題。而在慈禧的一生中,特別是在後半生。在對外戰爭與政治中,所表現出來的完完全全是一個膽小,愚蠢,意氣用事而且毫無思考能力的感性的中國老太太的 我行我素。
當然,女人都是感性的。但在大事面前,在大是大非面前還能保持理性,用大智慧的頭腦作出正確的判斷,以達到目的,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樣的女人才是真正的佼佼者。當之無愧的歷史大能。
-
6 # 小吳同志vlog
兩位皇后同為女人,而且都掌握國家大權,年幼皇帝即位,輔佐皇帝處理國家事務,能夠決定國家大事。
第一,同樣扶持了大清兩任幼年皇帝,孝莊太后扶持了順治和康熙。慈禧太后扶持了同治和光緒。
第二、在大清危機階段,都起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進行了部分改革穩定了局勢,並延續了大清的發展。
孝莊皇太后
孝莊文皇后,電視劇中的孝莊皇后,史料記載;並不是皇太極寵愛的皇妃,也不是皇太極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形象,卻一生培養、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皇帝。
孝莊太后雖然掌握了大權,但是毫不貪戀權力,在順治去世之後,8歲的康熙登基的,當時清朝擁有四位輔政大臣共同輔佐年幼的皇帝,但是四位大臣各懷鬼胎,不斷的內鬥,鰲拜更是猖狂,私下圈地斂財,搞得民怨沸騰,根本不把皇上放在眼裡。
在康熙登基4年後,為了穩固朝政讓皇帝提前登基,康熙12歲那年,孝莊親自操辦了康熙的婚事,讓康熙早早的就大婚。在剷除鰲拜事情上,孝莊太后也是在背後大力支援。 平定三藩之戰時,她將宮廷節省下的銀兩捐出犒賞出征士兵。每逢荒年歉歲,她總是把宮中積蓄拿出來賑濟,全力配合、支援孫子的事業。她的表率行為,更使皇帝增加十二分敬意。
康熙二十一年春,皇帝出巡,路途中每天派侍衛問候孝莊皇后的起居情況,並且親自下河捕魚,派人快馬加鞭送到北京城,讓老祖母嚐鮮,康熙二十二年秋,康熙陪同老母親巡遊五臺山,一路親自攆扶保護老母親。可以看得出,康熙皇帝是多麼尊敬孝莊皇后。
慈溪太后
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與熱河,隨即聯合慈禧太后聯合皇太后的葉赫納拉氏,恭親王奕訢等皇族近親勢力發動政變,聯合大臣,親王打擊輔政大臣,發動辛酉政變垂簾聽政,在同治帝駕崩之後,又扶持光緒帝。然而她的扶持並不是幫助光緒帝成長,穩定局勢,而是繼續垂簾聽政,控制打擊異己,頑固守舊,拒絕變革,所有的一切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統治,就如同她說的那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與孝莊皇后相比,慈禧太后是一位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四號不顧及國家利益的,極力滿足自己的窮奢極侈。
同治十三年,新疆邊疆危機此起彼伏,慈禧為了慶祝自己的大壽,重修圓明園,在朝臣的極力反對下才終止。
光緒時年,中法戰爭如火如荼,慈禧太后耗費六十三萬兩白銀,重修自己寢宮,
光緒二十年,甲午戰爭大敗,日軍正在旅順展開大屠殺,攻佔大沽炮臺,慈禧太后在準備自己的六十大壽。
透過比對可以分析,二人同時輔佐皇帝且,參政官吏國家大事,卻表現出了極大地不同,孝莊太后是一心為了維護愛新覺羅氏的江山為中心,鞠躬盡瘁,慈禧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不顧及國家民族利益,為了目的不擇手段,寧願犧牲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
-
7 # 牡丹梅花鑫森淼
孝莊太后輔佐兒子順治時,孝莊太后極力依靠多爾袞,尊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在他的努力下,明朝已滅亡,和蒙古聯姻,基本上沒有外來侵略,社會得以穩定發展。
在輔佐孫子康熙時,孝莊太后大力依靠幾位輔政大臣,使國家健康發展,康熙也很爭氣,也很聰明智慧。
兩代皇帝的成長得力於孝莊太后的精心培養。
孝莊作為太后、太皇太后,她沒有私心,沒有權利慾望,到了該放手時就放手。她也不是個奢侈的人,她不會為了她個人的利益而損害國家利益,她的存在只會幫到兒子和孫子,絕不會做任何不利於兒子和孫子的事情。
慈禧太后輔佐兒子時,清朝正值內憂外患,社會風雨飄搖的時期。內有太平天國起義、義和團起義,外有八國聯軍侵華,日本侵華導致甲午戰爭爆發,清朝國防力量薄弱衰敗,西方列強蜂擁而至瓜分中國,雖然她在世時,清朝還沒有滅亡,但國力已經非常衰弱。雖然晚清也有很多名臣,比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但獨力難支,最終清朝在孫中山的辛亥革命的炮火聲中走向滅亡。
慈禧太后的個人生活極盡奢靡、奢華。辦個壽宴要幾千萬兩銀子,她不會把她辦壽宴的錢省下來支援國防建設,不僅如此,她還斥資三千萬兩白銀辦壽宴,國庫沒錢,就命令邊防挪出四百萬兩,刑部挪出五十萬兩,戶部挪出五百萬兩,內務府挪出五百萬兩,誰敢違抗殺無赦。慈禧太后奢侈、奢靡的花樣還有很多。
慈禧太后是個極自私、權利慾極重的女人。她不會放權。同治、光緒都被她控制得死死的,皇帝幾乎被她架空,她才不管兒子不兒子的,她自己掌權她自己最安全。
為了國家的生存,她起到的作用就是搜刮百姓,讓百姓苦苦支撐,割地賠款,讓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中國百姓要負擔各種各樣不平等條約下的賠款,大量的真金白銀外流,撐肥了各國列強,苦死中國百姓。這個時期是中國歷史最黑暗的歷史時期之一。
所以兩位太后同是輔政,名聲不一樣,結局不一樣。
-
8 # 孤竹公子
這個問題要分兩部分來回答。
先了解孝莊和慈禧在輔佐朝政或治理國家上的區別,嚴格來說,孝莊是輔佐朝政,培養皇帝;而慈禧是大權在握,直接治理國家,先說孝莊太后:
孝莊太后不論是在輔佐自己的兒子福臨(順治皇帝)還是孫子玄燁(康熙皇帝)的時候,都是在為他們努力維護一個相對平穩的政治環境,使他們能相對安穩的坐上皇帝寶座,之後又努力平衡朝中各個擁有實權的大臣,來相互牽制影響,為皇帝親政掃清障礙。“扶上馬,送一程”這句話很好的概括了孝莊的良苦用心。
在清初複雜的政治環境下,先後使兩位皇帝相對平穩繼承皇位並親政,無疑是需要高超的政治手段和謀略的,孝莊太后可以說為清初國家的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再來看看慈禧太后,因為自己的兒子載淳(同治皇帝)繼承了皇位而被尊為太后,之後與恭親王奕訢合謀,發動辛酉政變,除掉了顧命八大臣,繼而垂簾聽政,統治中國達半個世紀之久。慈禧飛揚跋扈,奢靡無度,在她統治之下,國家內憂外患加劇,內部民不聊生,外部喪權辱國,雖說有清末時期特殊的政治歷史原因,但慈禧可以說加劇了清朝的滅亡也不為過。
慈禧是一個非常自私的人,舉個小例子,自己兒子同治皇帝的惠陵,原本是要建石像生和神路的,因為國庫空虛都被捨棄了,而慈禧自己的定東陵建好以後,以年久失修為由,直接拆掉重新修建,而且修建的十分奢華。自私由此可見一斑!大家有機會可以來清東陵實地看看慈禧定東陵及同治皇帝惠陵,比較一下。
最後說為何結局兩樣,還是先說孝莊太后:
清初國家剛剛穩定,歷經明末戰爭的摧殘,民眾也都盼望安穩的日子以修養生息,只要統治階級內部不出現大的問題國家就相對穩定。而孝莊以她的政治才能、謀略順應了歷史的潮流,使兩位皇帝平穩的繼承皇位,維護了統治階級的穩定,也為後來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礎。雍正皇帝曾評價:統兩朝之養孝,極三世之尊親。
再說慈禧太后,恰逢中國從封建社會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時期,內憂外患嚴重,內有太平天國起義、捻軍作亂等等,外有列強侵略瓜分,民眾生活疾苦,而飛揚跋扈的慈禧繼續奢靡享樂,把持朝政,打擊異己,加劇了各種矛盾,使中國徹底滑向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深淵最終導致清朝滅亡。清朝的滅亡有其特定的歷史條件環境及背景,但慈禧無疑加速了這一過程!
-
9 # 歷史課課代表
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是中國封建社會晚期的兩位著名女政治家,這兩位清朝早期和晚期的皇太后雖然相隔近兩百年時間,但是作為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二人有著很多的共同點: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都非皇后出身,二人做皇太后初期都與母后皇太后兩宮並尊,她們一生都歷經四位皇帝,又先後扶立兩位小皇帝繼位,並且兩人都是在夫君晚年是開始參與朝政事務,又都在執政初期料理了先皇留下的輔政大臣。並且清朝僅有的兩位攝政王也都出自兩人所在時期。更有意思的是,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兩人唯一的兒子都因為身患天花而英年早逝。然而這兩位清王朝最具影響力的皇太后治下的王朝卻出現了不同的結局。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
首先,兩人所處時代背景不同:孝莊皇太后生活於清朝早期,她初入宮禁時,正是清太宗皇太極開疆拓土,南征北戰的時期,後來太宗皇帝駕崩,多爾袞扶立她的兒子繼位,隨後明朝滅亡,清軍入關。這些至今看來都極其重大的歷史事件孝莊太后都是親身經歷的,可以說,孝莊太后目睹了明亡清興的全過程,不僅開闊了眼界,也增長了見識,她看過了明朝的腐敗、墮落,知道清朝建國需要什麼,因此能夠擺脫一些束縛。所以在那個時代,她的思想是相對進步的。再加上她天資聰穎,深諳政治鬥爭,所以,在後來的順治康熙兩位幼主登基後,雖未直接走上前臺的她仍然能夠在幕後左右著朝政的大方向。這時雖然是封建社會晚期,但是確是清朝國力上升時期,也是清朝逐步走向繁盛的時期。
而慈禧太后入宮時,不僅處於晚期的封建社會出現了嚴重的政治危機,就連清王朝本身也處於一種內外交困的局面,經歷了太平天國近十五年的內亂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沉重打擊,實際上整個中國社會的根底已經被動搖了。這樣一種局面縱使一位英明果決的有為君主也很難扭轉這種積重難返的殘局,屋漏偏逢連夜雨,而偏偏當時執掌中國大權的慈禧太后卻又是一個熱衷玩弄權術且又極端自私的人。
其次,兩人對待權力的態度不同:孝莊太后和慈禧太后兩個人最本質的區別在於二人對於權力的態度。順治皇帝死後的局面遠比咸豐皇帝死後的局面更適合垂簾聽政,孝莊太后當時無論資歷、個人素質以及處理朝政的能力都明顯優於慈禧太后,並且當時順治皇帝留下的四位輔政大臣也曾“恭請太皇太后垂簾聽政。”但是孝莊太后卻沒有行“呂武之事”。而慈禧太后則是在咸豐皇帝明確了八位贊襄政務王大臣處理朝政之後聯合慈安皇太后和恭親王發動政變推翻了咸豐皇帝臨終前制定的政治格局,這實際上是對咸豐皇帝的一種背叛,也是對清朝政治以往制度的一種挑戰。因為在此之前清王朝兩百多年曆史中是沒有過垂簾聽政的先例的,甚至再之前的明朝也沒有出現過垂簾聽政。
雖然慈禧太后熱衷的垂簾聽政理論上是暫時替代無法處理朝政的年幼皇帝監管朝政,但是在同治、光緒兩位皇帝成年之時慈禧太后卻因為自己對權力的貪戀而推遲撤簾歸政,包括後來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其根源都是對於權力的貪戀。慈禧所有舉動的出發點都是基於個人利益,基於個人力的得失,而並非將皇帝的利益,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樣的人註定難逃賣國求榮的歷史定數,
第三,兩人個人修養不同:孝莊太后雖然出身於蒙古科爾沁部落,但是其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入宮之後的一段時間,由於不得皇太極寵愛,所以孝莊太后經常一個人秉燭夜讀。長此以往,孝莊太后不僅積累了大量的知識,也增長了學問和見識,因此在日後對於風雲變幻的時局和紛亂如麻的朝務能夠得心應手。而慈禧太后則不然,雖然慈禧太后出身於滿洲官宦人家,但是實際上慈禧太后在閨中之時並沒有受過太多的教育,甚至到了咸豐帝死後,她的文化程度也就僅僅是半文盲而已。辛酉政變後慈禧手書的那份滿篇語病且錯字連篇的處理八大臣的聖旨則是其沒文化的最好佐證。
垂簾聽政的初期,由於個人才能不足以治理國家,慈禧太后才將很多事務處理的權力交給恭親王,咸豐一朝備受冷落的恭親王甚至在同治初年成為了清朝歷史上罕見的“議政王”。而後來隨著慈禧太后的羽翼漸豐,她於恭親王因為權力分配問題而產生了激烈的衝突,視權如命的慈禧最終一步一步的將恭親王排擠出中樞,自己成為了清朝獨裁的者。
面對日本傾全國之力進攻中國之時,慈禧太后卻挪用了海軍的軍費修建自己的私人花園。孝莊太后卻在三藩起兵康熙為軍費發愁之時將自己的貼身財物傾囊獻出犒賞三軍。孝莊太后有政治頭腦卻在背後培養自己的兒孫,慈禧太后不懂朝政掙命的往前臺衝。孝莊凡事以“公”為重,慈禧處事以“私”為首,二者相比,高下立斷。自然兩個人治下的帝國也會有著不一樣的結局。
回覆列表
孝莊和慈禧這兩個女人恐怕是清朝最厲害的兩個女人了吧
首先來看一看孝莊,孝莊的本名是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明朝萬曆年間出生,13歲的孝莊跟著哥哥到了盛京,嫁給了皇太極!皇太極即位後,孝莊的地位成為了後宮的第二!順治年間,尊為聖母皇太后!後來順治退位,玄燁即位,發生的事大家都比較數字,二月河的《康熙王朝》上面有詳細的講述!大家也都比較熟悉。她扮演了好多角色,包括妻子,母親,外祖母,政治家。雖然這些我們普通女性都可以做到角色扮演,但是,孝莊無疑把她的的角色做到了極致!成為人們心中的典範!
至於說慈禧嘛,大家也比較熟悉了,她是晚清最重要的人物,慈禧是咸豐的妃子,在咸豐帝駕崩後,她聯合慈安太后發動政變,誅殺顧命八大臣,開始了同治的時代!同治時代結束後,她又選擇光緒為天子,繼續垂簾聽政!光緒帝試圖改革,重要維新派人士,慈禧又發動戊戌政變,囚禁了光緒帝!光緒駕崩後,又立了溥儀做皇帝!
比較她們倆人,都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那就是,經歷的朝代比較多,孝莊先後經歷皇太極,順治,玄燁三朝,而慈禧就更多了,咸豐,同治,光緒,溥儀四朝。
她們倆雖然都在清朝,但是所處時期不同,孝莊所處時代,正是清朝從發展走向鼎盛的時期,她輔佐順治和康熙,更多的是作為一個母親,一個外祖母!而慈禧則不同,所處時期為清朝末年,清政府內外交困,作為一個政治家,慈禧展現了非常強硬甚至毒辣的一面,作為一個女人,她處理各項軍國大事,雖然有好多處理不得當,但也有好多事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