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欣講故事
-
2 # 艾十九
好提綱成就好故事。我推薦你看看這本《小說的骨架》
比起說走就走的旅行,我更喜歡按照計劃的旅行。剛畢業那會,和朋友去過一些地方,動身之前,總是喜歡在網上找各種攻略。制定旅行的路線,定好住的地方,規劃好每天 遊玩的景點。甚至會提前查好公交線路,在本子上記好站點名稱。即便我從來都分不清楚東南西北,也不曾在,陌生的城市中迷過路。遊玩之前的計劃越詳盡,玩得就越盡興,因為一切都盡在掌握。
這種一切盡在掌握的感覺,讓我超有安全感。這種安全感,我也想放在我的寫作中,因為最近想試著去寫小說,卻不知道如何下筆。我在查詢資料的時候,遇到了這本書《小說的骨架》。作者是美國暢銷書作家凱蒂·維蘭德,她把小說創作比喻成一片大海,她說作家就像船舶一樣隨著波浪起伏。小說創作的技巧,就像是一個專業的船長,有了技巧,作家才能破解航海圖的秘密。船長手裡的航海圖,就是小說的提綱。
如果說,小說創作的過程也是一次旅行的話,那麼這張航海圖,也就是小說的提綱,就相當於我的旅行計劃。寫小說我沒有經驗,但是制定旅行計劃,我還是有經驗的呀。結合我自己的經驗,我翻開了這本號稱“好提綱成就好故事”的書——《小說的骨架》。凱蒂·維蘭德曾獲獨立出版社圖書獎和國家獨立優秀獎,美國亞馬遜暢銷書《小說的輪廓》和《小說的結構》作者。 凱蒂·維蘭德在寫《小說的骨架》的過程中,不但採訪了十位小說作家,還從小說創作的各個方面,來說明提綱的重要性,絕對豐富了我對提綱的認知。
《小說的骨架》一書中,在開篇用了兩個章節來說明,我們對提綱的一些錯誤認知。 對提綱的誤解,就像有些人對我的旅行計劃有誤解一樣。說走就走人士或許認為,旅行有了計劃,有了日程安排,就太過死板,和跟團旅遊“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有什麼區別?不如說走就走,走到哪算哪。
如果這個問題,放在小說的創作中,就是寫完了提綱,會被條條框框的給束縛住,大大降低了小說作者的創作力。計劃事先都制定好了,哪還有什麼探索的樂趣啊?
其實,事情不是這樣的。如果一分為二的去看的話。不做旅行計劃,萬一到了目的地,沒有住的地方呢?不寫提綱,有的時候會寫跑偏啊。不做旅行計劃,還會在找地鐵公交站上浪費時間。不寫提綱,同樣也會在創作的過程中浪費時間。如果有交稿日期,恐怕越到後面壓力會越大吧。
對比旅行計劃的誤解和好處,我們一起看看小說提綱的誤解和好處:
如果想要旅行進行的順利,真的需要花一些心思。比如上午爬山了,下午就應該安排相對輕鬆的活動。慕名而去的景點也要事先規劃好,是不是有門票,怎麼能買得到?做什麼交通工具去會比較方便?當地的特色有哪些?特色的小吃或者是大餐在哪裡吃比較正宗?還不會被宰?多出來隨意活動的時間,安排在什麼時候?
放在小說的創作上,就會讓我們的作品比較有連貫性,線索也可以事先鋪設,小說的整體節奏也會有一個很好的把控,不會發生一會緊湊,一會又大量水文的現象。當然了,大綱這個“旅行計劃”在手,就不會卡文和棄坑了。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已經改變了你對小說提綱的認識了呢?如果你也準備些小說,並且開始寫小說的提綱了,那麼,我覺得下面的兩個問題,也是應該注意的。小說的衝突和人物的速寫。
凱蒂·維蘭德說,你越早確認小說的動機、願望、目標、衝突與主題,越早將它們融入到作品之中,你之後的創作就越順利。小說的核心是主人公的某種願望,倘若沒有願望,主人公怎麼熬過一頁又一頁的衝突?沒有衝突就沒有小說。
所以在提綱的寫作中,我們要先確認人物的動機、願望以及目標。拿我最喜歡的《尋秦記》舉例子,主人公項少龍穿越到秦始皇登基的日子,比歷史上早了那麼一段時間。他又不能改變歷史,話說改變歷史他就回不來了。於是他的動機和願望以及目標都是,穿越回現代。
我們還要思考如何讓我們筆下的人物受挫,如何阻止他實現目標和願望,以及製造衝突。項少龍的第一個挫折就是,穿越回去的時間早了,接著嬴政還死了。一個接著一個的目標,然後是一個接著一個的衝突。
怎麼樣才能讓作品的衝突更激烈,更吸引讀者呢?《小說的骨架》的作者凱蒂·維蘭德給出了一下幾點建議:
1、防止拖沓的情節。如果你發現你的人物生活得快樂美好、安靜祥和,那說明他經歷的挫折太少了。如果不是刻意的去描寫暴風雨前的寧靜,那麼就避免安排安靜快樂的場景,這樣會讓小說變得無趣。
2、對人物而言,他所能遭遇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麼?設法寫出十種可能。比如項少龍最開始就經歷了,穿越時間節點過早,和現代失聯,地點也不對,他根本就不在秦國。
3、一張一弛。不能光製造衝突,再景象刺激的場景中,也要穿插相對平和的情節。
4、對人物遭遇的挫折進行評估。挫折時讓人物與讀者保持警覺的關鍵。如果我們滿足讀者的願望,就要必須否定人物的願望。
小說的衝突,就像是我們旅行時走過的山山水水,可是,旅行怎麼能只看山水?每去到一個新的城市,我們還 應該看看當地的人文景觀啊。這個“人文景觀”如果放在小說創作中的話,那應該可以比擬小說中的人物吧。
每個城市都有著自己的地域特色,我們筆下的人物也同樣,應該有著自己的特點。 如何讓筆下的人物活起來?
凱蒂·維蘭德認為,要先寫出人物的總體概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物小傳。並且找出激發事件。那麼什麼是激發事件呢?
簡單來說就是,這個事件顛覆了主人公的世界。如果主人公能在你設計的情節中順利的脫身,繼續過他從前安穩的生活,那麼這個事件就不是激發事件。好的激發事件,會直接影響小說之後的情節。為製造衝突做好準備。同時,激發事件能夠抓住讀者的注意力,讓讀者跟著主人公,到主人公採取行動。
除了主人公之外,我們還應該去探索其他的重要人物。探索人物的教育、職業、情感狀態等等。《小說的骨架》中,作者運用了採訪的方式,來讓小說的人物更加的圓滿。
人物的採訪包括:基本資訊、人生觀、外貌、性格、興趣愛好。不要簡單的以為僅僅只有這五點而已,這五點下面作者凱蒂·維蘭德還羅列了許多小點,比如基本資訊就包括:生日、出生地、父母、兄弟姐妹、成長環境、民族、住過的地方、教育背景、特長、職業、工資。旅行、朋友、敵人以及戀人、婚姻和子女等等。
人物背後每一個存在客觀事實,都是他當下會這麼做的原因。生在兄弟姐妹眾多家庭的老大,和獨生子女在某些事情的處理上,肯定不一樣。他同樣處在一個家庭環境中的孩子,老大老二和老小脾氣秉性也不盡相同。
所以,一份詳盡的人物採訪,能讓人物更加的立體化,在寫人物大事記和小傳的時候,有理可依。這個時候的採訪,作者一定要跳出小說創作者的身份,走出自我,真的走入到人物的內心,不是你設計的小說情節,是你筆下的人物推動小說的情節,你筆下的人物是有思想的、有靈魂的、有血有肉的。你筆下的人物,自然就會躍然紙上,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
在塑造人物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參照九型人格來進行創作。這樣可以確保人物個性的均衡,它將人格分為九種類型:
當然,如果只依賴這個九型人格,並不能讓你的人物活起來,但是九型人格足以讓你確定人物的個性以及致命的弱點了。 所以,寫一個小說的提綱,並不難。甚至就像寫一份旅行計劃一樣簡單。
知道目的地和旅行時間,那就可以動手做攻略了。回到寫小說提綱上來,無非就是,你要講一個什麼故事?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是什麼?主人公是誰?他或者是她有怎樣的經歷?都發生了什麼?在一個什麼樣的時間節點,有了一個什麼樣的衝突?他或者是她是怎麼樣突破層層突圍的?最後怎麼樣了?
小說提綱寫作的誤解已經解決了,衝突和人物也已經準備好了,那麼還等什麼?開始寫吧。
-
3 # 可樂必可樂
《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裡面說:“寫作一部分是科學,一部分是藝術。需要建構且遵循規則的部分是科學,可以根據每種情境進行變化的部分是藝術。”正如布蘭登•羅伊爾所言,寫作有變化之處也有固定之處。很多人尋求寫作技巧,其中提綱的作用不可忽視。
如何搭建提綱?美國暢銷書作家凱蒂·維蘭德有本書叫做《小說的骨架》,這本書還有個副標題——好提綱成就好故事。凱蒂·維蘭德曾獲獨立出版社圖書獎和國家獨立優秀獎,有暢銷書《小說的輪廓》和《小說的結構》作者。《小說的骨架》這本書會重新整理你對提綱的認知,凱蒂·維蘭德逐點指出了寫提綱的趣味、好處和技巧,以保障小說的框架、層次和節奏。
接下來,我將從三個方面來介紹如何搭建一部小說提綱。首先,瞭解寫提綱的好處,在不同型別的提綱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提綱方法;其次,寫提綱之前要做足哪些準備;最後,寫就提綱。
第一步:凱蒂·維蘭德說,衡量一個提綱方法是否正確,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它能否為你提供最大的創作自由。比如說,時間有限,就選擇簡短些的提綱;想從空間切入看待問題,可以繪製思維導圖;如果是視覺學習者,還可以創作影象式提綱,檢索可能的故事場景。除此之外,某些奇幻小說作家對繪製地圖情有獨鍾。凱蒂·維蘭德特別提到了一種方法,叫做完美評述,意思就是在動筆之前先寫一份具體、全面的小說測評,有了清晰的目標,就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塑造小說了。
好的提綱應激發我們的創造力而非成為我們的絆腳石;作家是提綱的締造者而非奴隸。第二步:所有的小說都來源於一個前提,比如一份遺產、一場夢境,這個時候,加上“如果”二字會怎樣呢?如果一名孤兒從匿名捐助人手上得到了鉅額遺產?如果我們的夢境真實存在?簡單的一句話,是創作的源頭。前者是狄更斯的作品《遠大前程》,後者是凱蒂·維蘭德的作品《夢境者》。當然,很多“如果”是站不住腳的,但是沒有“如果”,就缺少了很多好點子。
從如果句中可以提煉出前提句。前提句,就是小說的主要思路,意味著這個想法的可行性得到了保障,意味著小說的人物、衝突與情節明確了,也引導著你找出下一個問題,比如夢境世界的架構是怎樣的?
如果為你提供了想法,前提句則為你提供了小說。示意圖是小說提綱的全景展示,並不是說要安排好每個細節,而是寫出一個概要。不用擔心格式,也不用顧忌頭尾,只需要轉動腦筋,把相關想法寫下來,把疑問之處做上標記以備完善。
凱蒂·維蘭德在《小說的骨架》提出了“連點成畫”的概念,意思是可以從點中窺出小說的大致形態,而點與點之間的空白代表著當前的情節漏洞。這些空白仍然可以透過提問填補,把陳述句改寫為問句,比如,“公主被困在高塔中”可以改為“我怎樣才能將公主從高塔中救出呢?”句號會堵住靈感,問號則像一扇半開的門吸引著我們轉過頭去。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滔滔不絕地自由書寫,不要顧忌語法等錯誤。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想法是否有價值,作品是否有感染力。如何驗證呢?看能否打動自己。
如果一部小說、一個人物、一個主題足以令我撕心裂肺或滿心歡喜,那說明我找到了某種強烈的情感;如果我能妥善地傳遞這一情感,讀者就可以獲得相似的體驗。接下來我們說說小說的核心元素,動機、願望、目標、衝突和主題。“人們的動機會點燃他們的願望,願望則會引領他們邁向目標”,小說的核心就是人物的願望,從頭到尾,人物所經歷的轉變就是追求願望的結果。衝突是讓小說高潮迭起的元素,本質是人物與目標之間新增的障礙,如何構建衝突呢?比如說兩個人大打出手,這是人物間爆發的衝突,或者是在緊迫的截止日期前不得不完成什麼任務。當然,如果同時包含外在衝突(人物為應對沖突所採取的行動)與內在衝突(人物因事件所產生的心理波動),人物的形象會極為飽滿。
外在衝突為內在衝突提供了驚險刺激的背景,內在衝突則為外在衝突提供了深刻內涵,它們攜手講述異常精彩的故事。主題是小說的有機組成部分,沒有主題的小說可能會有生動的人物形象、風趣的對白、巧妙的情節安排,但是卻喪失了靈魂。不妨嘗試著找出小說的多個主題,從中選出最重要的一個,思考如何在小說中凸顯這一主題。例如用人物凸顯主題,人物獲得的認知即為主題,這會在人物的行動中體現出來。或者透過象徵強化主題,在細節與重複中表現,好的象徵應該做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清晰的人物軌跡是塑造深刻主題的關鍵。海明威曾說過,“冰山之所以高貴,是因為水面之上,只有它的八分之一”。寫作不是淺薄的,人物速寫應該以激發事件為跳板,透過幕後故事來切入。激發事件,顧名思義,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能夠製造衝突、抓住讀者注意力的,就是幕後故事。說到底,小說的幕後故事由每個人物的幕後故事組成,需要對人物進行總體概述,探索人物的過往經歷,探索足以改變他們人生軌跡的大事件。好的幕後故事會在恰當的時機出現,推動小說向前發展,讀者最感興趣的也正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凱蒂·維蘭德還提出可以用九型人格確定人物個性和致命弱點。
伊麗莎白·喬治說,“透過人物所生活的環境,你揭示了他的真實身份。”透過背景,可以窺探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二戰期間,本應享受童年的J.G. 巴拉德不幸成為日軍戰俘營的俘虜,他將自己的經歷寫進了小說《太陽帝國》,特殊的背景造就了獨特的小說。背景的刻畫實質上是在調動讀者的情緒,無論晴天還是暴風雨,都是在渲染氣氛。
第三步:做足準備,就可以著手寫提綱了,分為擴充套件版提綱和精簡版提綱。
擴充套件版提綱敲定了各個場景的主要事件,是小說佈局的真正起點。務必要了解你的讀者群,保持與目標讀者的聯絡。選取適量的視角和適當的視角,選取最打動人的視角。開頭、中間和結尾建立起了小說的骨架,關係、動作和幽默感就是填充其中的血肉。“悲劇再悲,也有喜劇的元素”,幽默感會讓人發笑,也會讓人深思。關於動作,我們前面說衝突就是透過動作體現出來的,而人類經歷的本質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就是關係。
小說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就如多米諾骨牌一樣,缺少任何一張牌都會戛然而止,每一個場景都有存在的意義,環環相扣。如果構思出了一個結果,但是不知道怎麼安排過程,不如試試倒推法,也就是逆向提綱,拓展思維。
完成擴充套件版提綱後就可以寫初稿了,也可以進一步提煉,寫出精簡版提綱。衡量每個場景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思考哪些是可以刪去的,哪些是可以合併的,哪些是可以改善的,獲得一份寫初稿的路線圖。建議不妨嘗試分出章節,以懸念作結。
提綱是小說創作的航海圈,幫你自如應對創作之路上的風浪。艾森豪威爾說,“我準備作戰時發現,計劃總是無法奏效、可有可無。真正必不可少的是規劃。”很多人寧願花大力氣修改初稿,也不願先擬定一份好提綱。磨刀不誤砍柴工,一份好提綱足以成就一個好故事,凱蒂·維蘭德在《小說的骨架》中手把手教你如何搭建小說提綱。
-
4 # 常路明作家
簡單地教你怎麼寫大綱吧!
倒退模式。從故事結尾開始倒推,也可以說一棵樹模式。
具體如下:
首先你要把小說結尾部分想好了,比如主人公殉國了。
其次,他為什麼要殉國?他的一生如何?哪些人,哪些事,哪些場景,伴隨主人公一生?
擬定好了這些元素,按照時間點開始寫大綱:一般就是開始,發展,高潮,結局。
開篇交代故事背景,交代清引出故事發展的時間地點人物;接下來寫人物的出生,成長經歷,遭受的坎坷。尤其要列出按照出場順序要刻畫的人物;隨著劇情演變,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小說裡不同性格,不同主張的人為各自的目的開始對抗;高潮漸進,結尾即將來臨,將所有的矛盾一併推出,一併設計出結果……
寫大綱,要的是框架結構,注意小說寫法伏筆很重要。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挖坑。記得挖了坑,回頭的時候記得寫上,不然就是本書的bug,很容易把自己陷進去的!看金庸老爺子的書,學寫大綱,處理含蓄的伏筆沒問題!
-
5 # 豬豬貓張讀書
01 先確定3句話提綱
小說分為三幕,即開頭,中段和結尾。
你可以先把小說的這三幕用一句話寫出來,就形成了小說的提綱的雛形。
接下來,你可以設定小說的長度,假設小說長度是10萬字。那麼,主人公從第一幕進入到第二幕,以及從第二幕進入到第三幕的時候,都有一扇“不可返回的門”事件發生。
什麼意思呢?“不可返回的門”事件是指主人公經歷了這件事以後,再也無法迴歸原來的生活軌道。比如主人公誤殺了人,周圍的人都對他唯恐避之不及,他無法迴歸正常的生活。因此,小說進入到了第二幕。從第二幕到第三幕也一樣。
這些“不可返回的門”事件發生的時點可以參考下圖:
為什麼要說這兩扇門呢?這跟我剛才說的小說提綱是有關係的。
02 確定5句話提綱你已經用一句話寫好了開頭、中段和結尾的簡易提綱,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被這兩扇門事件補充進去,這樣你就得到了5句話提綱。而且,你還知道了第一扇門應該出現在2.5萬字左右(或更早些)的地方;第二扇門(高潮)應該出現在7.5萬字左右(或更晚些)的地方。
03 填充更多枝節提綱太細會阻礙你自由發揮,因此5句話提綱足夠了。
剩下的細節性的小故事,根據設定的人物性格和衝突來推進故事的發展。最大限度的保持寫作的自由,讓提綱成為總的線路圖。
04 卡片提綱法把你積累的故事素材分別在卡片是寫出概要。然後,把卡片隨機排列,看看會得出什麼樣的故事順序來。選擇其中一個順序,作為小說提綱。
回覆列表
其實搭建小說提綱,也就是大綱,並不難。
小說大綱就是針對一個小說寫作時前期的故事構造和整體的把握。一個好的小說大綱會影響到整個小說的效果和質量。在寫小說之前勾劃大綱是非常重要的。
故事大綱要達到如下目標:(1)說明人物的姓名、性別、身份、年齡、外貌、性格與氣質特點。(2)說清主人公要幹什麼事情(發財、升官、復仇、爭霸、結婚等)。(3)說清楚主人公做這個事情的意義及困難所在。(4)說明事件的結果。有“虎頭蛇尾”這個成語,估計世界上就有這樣的事情。
這裡給你提供一個簡單點的小說大綱擬定套路,可以研究學習一下:
1.「背景設定」2.按照「背景設定」來做「資料收集」3.以「資料收集+背景設定」來做「人物分析(設定)」4.以「人物分析+資料收集+背景設定」來寫出「故事大綱」5.集合「故事大綱+人物分析+資料收集+背景設定」來做「內容撰寫」6.依照「內容撰寫+故事大綱+人物分析+資料收集+背景設定」來「修改」
是不是很簡單呢,你可以依葫蘆畫瓢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