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良人一品

    坐在清涼的辦公室裡

    腦中突然想到:

    古代的讀書人是怎麼熬過三伏天的?

    古代人應對三伏的妙招

    可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

    絲、麻質衣服

    著名服飾專家張志春教授告訴我們:

    古人夏季所穿的衣服面料相當輕薄

    面料一般採用絲、棉、麻等天然纖維

    除了親民的葛布、竹布、慕容紗等

    還有更為輕薄透氣的紗

    由紗製成的夏袍

    六層加身,依然可以看到胸口的痣!

    冰酪,冰淇淋的“開山鼻祖”

    大家都覺得冰淇淋是舶來品

    誰能想到發明它的確是我們的老祖宗!

    夏天吃冰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

    那時冰比黃金還貴

    宮裡會設定掌管冰的職務

    冬天儲存,夏天將冰供宮中享用

    到了唐、宋、元時期

    民間已經有專門的賣冰人

    有冰棒、水果冰酪和加入牛奶製成的“酥山”

    後來馬可波羅將酥山的製作工藝帶回國

    這才讓人們誤會冰淇淋是從國外傳入的

    別人家孩子的祛暑秘方-讀書

    古代讀書人時常讀書消夏

    讀《離騷》、《詩經》

    如清風拂面,凝心靜氣

    看札記、書畫

    讓人感到簡短清涼

    到了清朝

    寫“消夏錄”成為一種風潮

    所記就多是詩論、讀書雜記、文人軼事等

    讀“消夏錄”成為讀書人消夏的上佳之選

    壓軸大招——心靜自然涼

    心靜自然涼的出處有很多

    一種說法是出自白居易《消暑》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另一種說法是出自《庭訓格言》

    內中有一則訓文叫《心靜自然涼》

    意思是內心平靜,身上才不熱

    沉靜自省、清心守真

    心靜不起波瀾

    才能在炎熱的夏季感到清爽

    也許心靜自然涼才是古今通用的消暑神器吧

  • 2 # 我是飛飛feifei

    古人文人在夏日裡的生活,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單調吧?不論在什麼情況下,人類的智慧都是不可小覷的,雖然以前的科技並不發達,但是先人的用自己的能力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在不同的時代裡彰顯自己的智慧。都有自己一套降溫方式,儲存冰塊是最好的一種。

  • 3 # 七分古風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是鬍渣大叔。

    最近幾天的天氣可謂是酷熱難當啊,鬍渣大叔恨不得出門都要抱個空調。所以友情提示大家,三伏天出門要多注意防暑降溫哦!

    古代的三伏天,可能比現在涼快那麼一丟丟(近些年溫室效應越來越顯著),但還是很熱的,那麼沒有高科技的古人如何防暑降溫的呢?下面我就從“衣食住”上給大家聊聊。

    首先,衣服。古老的中國可是絲綢大國(或被稱為絲國),大家都知道,桑絲保暖性好、透氣性好、且較輕盈,所以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有錢人才能穿的起)。炎熱的夏天,衣著當然要選透氣、輕盈的衣服了。

    然後,我們說說“食”。清朝北京地區還有人選擇蘇葉、藿葉、甘草等中草藥避暑,也是一大特點。而蘇州人過三伏天則喜歡喝涼茶、涼湯,吃涼粉等清熱爽口的食物。

    再說說“住”。中國的古建築在世界建築水平上可謂是首屈一指(分類很多,像徽派、閩派、京派 蘇派、晉派、川派等等,就不多做介紹,感興趣可以上網搜尋瞭解一下),所以,老祖宗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精巧各種的避暑設施。這種建築一般都是傍水而建,充分體現了古人的環保意識和親近自然的綠色理念。

    還有,古人還發明瞭瓷枕,表面覆以青釉,冰涼通透,睡上去“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

    當然,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主要還是靠扇子納涼,扇子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又叫“涼友”。

    所以,古代的三伏天即使沒有空調,我們的祖先依舊能用自己的智慧完美應對。

    好了,我是鬍渣大叔,喜歡我的可以點關注哦。

  • 4 # 銜筆書史

    對銜筆本人來說,三伏天是全年裡最為難熬的日子——原因無他,就是怕熱。

    每到此時,銜筆就會化身成為“死宅”一枚:吹著空調,喝著“冰闊落”,除非停電,否則沒有任何力量能將銜筆從空調房裡弄出去~

    然而,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度過三伏天的呢?

    其次,古人還有一招避暑方法——吃。

    從漢代開始,夏天到來時,老百姓就經常在勞動之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雖然聽起來似乎不太涼快,但華妃娘娘都說:“夏天本就食慾不振,若再不吃點好的,就更吃不下飯啦!”

    所以,漢代老百姓的做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到了南北朝時期,這種“以毒攻毒”式的食療辦法更上了一個臺階。根據《荊楚歲時記》記載,當時人習慣“伏日進湯餅,名為避惡”——在大夏天,吃上一大碗熱氣騰騰的湯餅,出上一身透汗,聽上去與重慶的同學們夏天吃火鍋的做法頗為相似呢~

    在宋朝,一來物質大豐富,可選的消暑食物增多,二來滿身大汗究竟不夠雅觀,這時候的人們就開始選擇將時令蔬果加入食物當中,作為消暑之用:“汴中節食,伏日綠荷包子”(《膳中錄》)

    若是還覺得不夠涼,還可來個冰鎮:“雪檻冰盤,浮瓜沉李......包鮓新荷”(《東京夢華錄》)

    到了明清時期,中醫藥的理論進一步發展,許多“藥食同源”的物品都被引入了百姓的夏日選單之中,例如——

    蓮子:“六月盛暑, 食飲最喜清新。 京師蓮食者二; 內河者嫩而鮮, 宜承露, 食之益壽”(《帝京歲時紀勝》)

    紫蘇、甘草、藿香:“或以此日(伏日)起,有合冰水者, 或有煎蘇葉、藿葉、甘草等湯,於市中舍之,謂之暑湯”(《京都風俗志》)

    此外,綠豆湯,鮮藕、楊梅等食品也都各擅勝場,為人們祛除暑熱立下了大功。

    怎麼樣,在炎熱的夏天,來一場“以食避暑”的盛宴吧?

  • 5 # 老易史記

    古代沒有電,沒有風扇,沒有空調,讀書人三伏天確實不好過,但古人也有自己的辦法:

    以下幾種應對酷暑方法連現代人看了都要稱奇:

    1、靜坐,所謂心靜自然涼,白居易曾寫詩:“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非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

    2、搖蒲扇、摺扇、羽毛扇,無論是平頭百姓還是貴族,都離不開這個。

    3、自動風扇,在西漢,長安有位能工巧匠,為了祛暑,把7個一丈長的大輪連在一起,做成一把巨大的“七輪扇”。據《西京雜記》記載,這把扇子“一人運之,滿堂寒顫。”一個人操縱,可以讓滿廳堂的人都感到涼爽,這應該是吊扇的鼻祖。不過要苦了搖扇的人。

    4、唐代的時候還有一種“涼屋”或者“涼殿”。就像現在的空調房。涼殿常傍水而建,採用類似水車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產生風力將涼氣送入殿中。並用水車把池水運到屋頂的水罐中,讓水從房簷四周徐徐流下,回到水池,如此迴圈,形成人造水簾,激起涼氣,得到降溫的作用。

    5、古人也有“冰箱”,商周時期,富貴人家就已經懂得貯藏冰塊。叫“銅冰鑑”, 明清時期,皇家宮殿房間內出現了貯放冰塊的木櫃,上面鏤空,當冷氣出孔;中部空間可儲存食物、冰鎮西瓜、冷飲。古代人會在冬天時採集冰塊,夏至之後拿出冬天儲藏好的冰塊以“消夏避暑“。

    6、另外,哪兒涼快呆哪兒去,找個避暑山莊,躲過三伏天再說。

    所以說,辦法總比困難多,古人的智慧你千萬不要懷疑,人類也就是這樣不斷進化,發展過來的。

  • 6 # 妙摘

    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現在炎熱酷暑的夏日,很多人都會躲到 “空調房”避暑,而在古代,科技並不發達的年代,古人們更加靠的是“自然”來解暑,而且充滿了生活情調,更加接近人與自然相和諧的情境。我們來舉幾個例子。

    從大蒲扇到人工扇

    和現代一樣,在沒有空調的時候,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納涼。因此扇子在古代還有幾個雅稱,比如:“搖風”、“涼友”,是不是都很形象?

    大部分扇子是用竹編的,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買用絹帛製成扇子,搖起來輕如薄羽,毫不費力。如果再添上幾筆文人墨客的詩句畫作,會更加有情趣。另外,在達官貴人家,還可以讓僕人來扇風,這些風扇會裝在一個轉軸上,軸心有繩子,僕人手搖軸心上的繩索,扇葉被帶動旋轉則可生成涼風。應該算是現代電風扇的雛形了。

    瓷器消暑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件國寶級瓷枕——北宋定窯孩兒枕。據說全世界只有三件,另外兩件在北京,而臺北故宮的那隻形狀和花紋更為精巧為上上品。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摸上去冰涼透徹,在很早我們的先人就知道採用瓷枕解暑。瓷枕的枕面上是釉,腦袋枕在這樣的枕頭上睡覺非常涼快。

    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有云:

    “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風”。

    描寫的就是瓷枕在酷夏的助眠作用,一般這句詩都會刻在瓷枕上。

    天然冰箱

    古人沒有電冰箱冷鎮食品、製造冰塊,但有錢人家會在冬天大量貯藏天然冰雪於冰窖中,以備夏日所需。冰雪在融化時不斷散發涼氣,這製冷的效果絲毫不亞於今天的空調,還低碳環保,不汙染環境。

    宋代經濟繁榮,冷食花樣翻新,民間出現了果汁味的冰霜,到了元代蒙古人喜愛乳品,他們把果汁、乳品和冰雪混合在一起食用。做出了冰激凌的雛形,後來馬可波羅把這種吃法帶到了歐洲,經過改進後才有了今天的冰激凌。

    心靜自然涼

    現代人與古代人相比浮躁了很多,有時候情緒比三伏天還熱乎。古人講究“心靜自然涼”,懂得“煩夏莫如賞夏”的道理,調整好心態應付炎炎夏日才是最好的選擇。

    唐代白居易有一首詩,名字就叫《消暑》: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這種超凡脫俗的意境,恐怕只有古人做得到,也把這首詩送給大家,一起共勉。從消暑一事便知,古人不僅聰明還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

  • 7 # 老朋記錄vlog

    炎炎夏日,酷暑難擋。溫度最高,天氣最熱的時段,莫過於三伏天,驕陽如火,熱氣騰騰,誰也懶得出門,呆在屋內,吹著電風扇,或者亨受空調,或開啟冰箱,喝著各種冷藏的飲料,吃著冰涼的瓜果,打發冰火兩重天的時光。上蒸下煮的三伏天,分初伏,中伏,未伏,每段10天,前後基本一個月時間,如何防署降溫,順利渡過夏天,和古人相比,現在要舒適,先進多了。無聊之時,莫名替古人擔憂,沒有風扇,空調,還有冰箱,他們如何渡過炎熱的三伏天,有哪些避暑妙招?別說,智慧的古人方法還真不少,自然有措施和手段應對高溫酷暑,當然,讀書人也不另外,和普通人同樣如此渡過。

    一:風扇,當然是手動的,可隨身攜帶,使用方便。二:涼蓆,渾身滾熱,往上一躺,涼嗖嗖的,更是晚上納涼睡覺的好幫手。三:冰塊,冬天準備好,貯存到夏天,擺在室內,蒸發散出的冷氣,有自然空調的效果。四:冷水,抹把汗,衝個涼,爽的很。五:找個陰涼去處,竹林或樹林,陣陣涼風吹過,也有電扇的味道。六:喝涼茶,清涼舒爽,七:古代冰箱深水井,食物或瓜果,用吊籃懸放井中,保解保質,瓜果涼涼的,如同冰箱取出。六:吃羊肉喝羊湯,三伏一碗羊肉湯,不用良醫開藥方,羊肉性溫,有利排出身體溼氣。

  • 8 # 大龍言

    古代人讀書人如何度過三伏天?

    “三伏天”這個詞最初是出自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紀六》中寫道:“秦德公二年初伏。”唐人張守節也曾雲:“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俗言道:“寒有三九,熱有三伏。“三伏天”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按照中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三伏天避暑成為古人活動的主要特徵。

    古代人讀書人如何度過三伏天?現代人自不必說,空調冰箱、冷飲冰棒,一般人而言,度過三伏還是沒太大問題,那麼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他們是怎麼過三伏的呢?中國幅員遼闊,不同朝代、各個地區風俗不盡相同。但是,從大量的歷史文獻詩詞、古書古畫、歷史類影視劇從可以獲得不少資訊。

    一、古人三伏天的風俗活動

    《漢舊儀》載,“漢魏伏日有酒食之會”。說的就是飲酒聚會。古人三伏日有“飲酒避惡”的風俗活動。

    浙江台州三伏日,老年人有食雞粥的風俗,名為“補陽”。

    北宋夏日節食是“伏日綠荷包子”,“綠荷”即荷葉,用荷葉裹包子有清暑的作用。

    二、古人最佳消暑佳品:冰和冰製品。

    是的,你沒有看錯,是冰。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可不是蓋的。古人的智慧那是相當牛的。

    1. 古人掘井藏冰

    晉《鄴中記》說,在彭德府臨漳縣有銅雀、金虎等三座井臺,十六國君王石季龍曾於“井臺藏冰,三伏之月冰賜大臣。”

    宋《歲時雜記》載:“京師三伏唯史官賜冰,百司休務而已。自初伏日為始,每日賜近臣冰,人四匣,凡六次。”

    清《燕京歲時記》說:“京師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頑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早在西周就有伏日掘井藏冰的做法。約到晉十六國,出現伏日賜冰的宮俗。

    2. 古人的冰涼飲品

    “挫糟凍飲,酎清涼些。”《楚辭·招魂》中的這兩句話就是說,夏天飲酒,撈淨糟沫後進行冰鎮,喝起來清涼味甘,煞是舒服。《楚辭·大招》中也說“清馨凍飲”,清澄醇釅之酒冰鎮之後宜於夏季飲用。楚國地處南方,盛夏時飲冰鎮酒,自然是莫大的享受。

    《唐摭言》載:“蒯人為商,賣冰於市。”唐代市場上開始出現賣冰的商人。

    唐代三伏吃冰的花色品種就多了,如長安就有“冰盤”、“冰瓜”等,豪富們甚至會舉行“冰宴”。清代民間的三伏涼冰也是豐富多彩。《清嘉錄》記載了江浙一帶的農人三伏擔賣涼冰的情景,其中冰鎮食品有“雜以楊梅、桃子、花紅之屬,俗呼冰楊梅、冰桃子。”《清稗類鈔》則記有北京夏日用“冰果”宴客的風俗。其文載:“京師夏日宴客,訂盤既設,先進冰果。冰果者,為鮮核桃、鮮藕、鮮菱、鮮蓮子之類,雜置小冰塊於中,其涼徹齒而沁心也。其後,則繼以熱葷四盤。”

    大詩人杜甫的《陪諸公子丈八溝》中,則有“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的詩句,稱自己在長安丈八溝喝到了貴公子調製的“冰水”,吃了歌妓親手做的蓮藕。只是當時藏冰不易,價格昂貴,“長安冰雪,至夏月則價等金璧”。

    宋代冷飲更為發展,人們把果汁、牛奶、藥菊、冰塊等混合調製成冰凍的飲品,名叫“冰酪”,大約與今天的刨冰相近。南宋詩人楊萬里對此大加讚賞: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僅從字面上看,北宋汴京的“沙糖冰雪冷元子”、南宋臨安的“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等,也都屬於此類。這時的冷飲不僅品種繁多,而且享用者也由官宦貴族擴充套件到了庶民百姓。元代商人在冰中加蜜糖和珍珠粉,提高了冷飲的質量。元世祖忽必烈更用牛奶和冰水製成冰雪狀食品,《馬可•波羅遊記》稱之為“冰奶”,實際上就是今天“冰淇淋”的雛形。

    3.古人夏天製冰

    (《雲仙雜記》)大約到了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藥時開採硝石,又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大量吸熱,能夠使水降溫結冰,此後人們也可以在夏天製冰了。

    中國的冰箱之祖:曾侯乙銅冰鑑。冰鑑,是古代盛冰的容器,具體方法是將冰塊放在一個木製或青銅製作的箱子裡。功能明確,既能儲存食品,又可散發冷氣,使室內涼爽。

    每年大寒季節,古人就開始鑿冰儲藏,因為這時的冰塊最堅硬,不易融化。冰窖都建在陰涼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鮮稻草跟蘆蓆鋪墊,把冰放到上面之後就覆蓋稻糠、樹葉等隔溫材料,然後密封窖口,待來年享用。由於這樣儲存,每年大概會有三分之二的藏冰會融化,所以古人常常將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三倍。河南新鄭、河北易縣、陝西咸陽等地,都曾發現戰國時期的冰井。

    三、大樹底下好乘涼

    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正是古人避暑的經驗總結。樹蔭納涼先秦時已流行。北宋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奉敕編纂的《太平御覽·人事部》引《符子》稱:鄭人“逃暑於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從陰”。

    四、搭涼棚避暑

    唐,明高濂《四時幽賞錄》載:“長安人每至暑月,以錦結為涼棚,設坐具為避暑會。”說的是唐代人們喜歡搭涼棚以避暑。

    所謂“避暑會”即是一種戶外納涼活動,有點像現代的“納涼晚會”,到宋代依然很流行。據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八“是月巷陌雜賣”條,北宋“都人最重三伏,蓋六月中別無時節,往往風亭水榭,峻宇高樓,雪檻冰盤,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鮓新荷,遠邇笙歌,通夕而罷。”從孟元老所記來看,當時開封的戶外納涼活動比唐代還熱鬧。但上述“避暑會”等應該是古代“有錢人”的納涼方式,民間則大多是在樹下搭個簡單的涼棚,或到洞穴等陰涼、低溫處避暑。

    五、戲水避暑

    清顧祿《清嘉錄》“乘風涼”條稱:“納涼,謂之乘風涼。或泊之胥門萬年橋洞,或艤棹虎阜十字洋邊,或分集琳宮梵字水窗冰榭,隨意流連……”

    說的是古代南方人最親水,明清時的蘇州人喜歡水上納涼。

    “浸伏”是一種納涼風俗:三伏天要到江河裡洗冷水浴,祛除暑氣熱毒,以少生瘡癤和熱病。東晉煉丹家葛洪的“浸伏”最出名,《四時幽賞錄》“入水避暑”條就記載了他的故事:“葛仙翁每大醉,夏炎熱,入深水底,八日乃出,以能伏氣故耳。”除直接下到河裡,古人還喜歡打井水洗涼水浴,柳宗元的《夏夜苦熱登西樓》一詩就描寫了他在永州時“探湯汲陰井”。

    六、“心靜自然涼”古人清涼精神修養法。

    先秦《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是這樣說的:“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通俗說來,就是“心靜自然涼”。

    禪道是古人修身養性的重要方法之一,用之對付三伏天是很自然的事情。南宋詩人陸游便深諳其道,到夏天他會靜坐修身,正如其《夏日》一詩所云:“新闢虛堂痛掃除,蕭然終日屏童奴。”

    《道德經》:“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急走可以抵禦寒冷,清靜能克服暑熱。

    古時有“閉伏”之說,因為天氣炎熱,疾病瘟疫也多,所以,高溫時期,大家都閉門不出,在家或到陰涼的地方去休養,現在還有很多古時候留下的“避暑山莊”。如,承德避暑山莊。

    看了這麼多古代人是如何度過三伏天的。是不是感覺驚訝,古人並不比現在人差。 中華民族上下5000千年,古人的智慧人是燦爛的瑰寶。當今很多風俗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曹衝稱象的故事是否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