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魔法師8848
-
2 # 新知樂學
清朝修《明史》認為明朝“名亡崇禎,實亡萬曆,初亡嘉靖。
萬曆是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的年號,明朝使用此年號共48年(1572年-1620年),為明朝所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
明神宗在位前十年,由於年幼,其母李太后代為聽政,太后則將一切軍政大事交由張居正主持裁決,實行了一條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持續發展,對外軍事也接連獲勝,朝廷呈現中興氣象,史稱萬曆新政。然而張居正去世之後,神宗皇帝便開始怠於朝政,竟然創下二十八年沒有上朝的紀錄,內閣大臣甚至不知道神宗皇帝到底長得怎麼樣子。
而對於萬曆,歷來都是史學家口誅筆伐的物件,認為他在統治明朝期間犯了三大罪,一、推翻張居正的改革制度,造成改革名存實亡,為明朝滅亡埋下伏筆。二、長期怠政,28年不上朝,使得朝廷積案越來越多,據說很多需要皇帝任命的大臣要麼死在任上要麼告老還鄉(這也是真神了),造成中央超過三分之二的機構人員因為人員空額而運轉停滯,大大加速明朝的滅亡。三,徵收各種苛捐雜稅,橫徵暴斂使得民不聊生。
神宗在位期間,眾所周知的萬曆北韓戰爭長達七年,雖然最終日本戰敗。但此次戰爭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使得大明朝傾盡了舉國之力。造成的後果則是使得農業大國的財政負擔加重,開始橫徵暴斂,經濟重創,國基動搖。後人曾評說“萬曆之衰,實忘於北韓戰爭也。”
萬曆北韓戰爭中的日本安宅船和北韓龜船
嘉靖皇帝登基後,爆發了明朝歷史上出名的大禮儀之爭。
嘉靖元年四月,嘉靖命群臣議定明武宗的諡號及生父的主祀和封號。以首輔楊廷和為首的武宗舊臣,覺得新皇帝應尊自己的伯父明孝宗為皇考,也就是嘉靖必須先承認自己是過繼給孝宗的,這樣才符合禮法。而在祭祀自己的親生父母時則自稱“侄皇帝”。對“孝子”世宗而言,這些樣絕對是萬萬不可接受的,在三年爭論的過程中,嘉靖的皇權逐漸穩固。1524年,大臣們再一次聚集在左順門請願痛哭,企圖使世宗屈服。楊慎等人憾門大哭,聲震宮闕。嘉靖聞之大怒,命錦衣衛逮捕為首的八人,並將五品以下官員當廷杖責。因廷杖而死者一十六人。此事過後,反對儀禮的官員終於不敢發聲了,為時三年的“大禮儀”之爭以嘉靖的勝利告終。
從此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嘉靖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不肯受制於武宗朝的舊臣。而“大禮儀”之爭則造成了明代自靖難之後最大的政治撕裂,期間伴隨著新舊政治勢力的較量。議禮派和反對議禮派勢如水火,甚至出現反對議禮派暗殺議禮派官員的事件,明代黨爭之風也由此開始。
嘉靖初期,世宗精於政務,後期喪失了進取精神,日漸腐化,大興土木,崇尚迷信,好長生不老之術。出現了20年不上朝的先例。
其間,奸臣誤國(明代最具破壞性的權臣嚴嵩就是在這個時期),土地兼併嚴重(豪強田地多者達十萬畝以上)。邊疆,北方面臨著蒙古人的不斷侵擾,至嘉靖二十九年達到高峰。自土木堡之變後,蒙古人第二次攻入京師附近。南方沿海各省,倭寇海盜的侵襲騷擾也達到了高潮,雖然戚繼光等將領對倭寇海盜進行了打擊,但終究沒有將倭患剷除,直到明朝滅亡,倭寇一直是其邊患之一。
所以說明朝始亡於嘉靖。
-
3 # 桓m3
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在自縊前曾經對滿朝文武大臣說過這樣一句話“朕非亡國之君,諸臣卻皆亡國之臣”。崇禎在位期間,勤政愛民,勵精圖治,耗盡半生只為拯救搖搖欲墜的大明江山,卻還是無奈葬送了祖宗數百年基業。明朝的滅亡並不是崇禎的錯,只能說他“生不逢時”,大明王朝的根實則在崇禎之前早已爛透了。
那麼誰來承擔明朝滅亡的責任呢?《明史·神宗本紀》記載:“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豈不諒歟。”明神宗朱翊鈞10歲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萬曆皇帝
那麼,明朝萬曆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說‘’明之亡實亡於萬曆‘’?
一、爭國本事件。朱元璋在《皇明祖訓》中規定:“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
皇長子朱常洛(宮女王氏所生)素為萬曆所不喜,而福王朱常洵為神宗最寵愛的鄭貴妃所生,所以欲違祖制,想立朱常洵為太子,遭到朝中大臣一致反對,為此展開了長達15年的立儲之爭。
此次爭端不僅造成萬曆和群臣的矛盾激化,且無心理政,開始長達30年的不理朝政。造成的後果使得朝廷內部黨派林立,各種鬥爭之間即浪費了國家的資源,也消耗了國家的元氣,以至於萬曆之後國家內憂外患,直至崇禎亡國。
二、萬曆三大徵。萬曆執政期間,主持了發生了三次較大戰役,分別是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壬辰倭亂,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 平定壬辰倭亂
三大戰役雖然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將張居正苦心經營的“萬曆中興”所留下的珍貴庫銀幾乎消耗殆盡。據清朝官方的《明史》載:“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北韓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徵踵接,國用大匱”。又卷百二十三《王德完傳》:“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北韓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據此可以粗略統計出這八年間國家的軍事開支高達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這極大的消耗了明朝有限的國家財力,而隨後自然災害頻發,讓衰敗的經濟雪上加霜。
為了增加宮中的收入以應付日益龐大的內庭開支,於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開始派太監奔赴各地採礦並強徵礦稅,成為虐民暴政。從此,礦監橫行天下,不市而徵稅,無礦而輸銀,勒索銀課200 萬兩。礦稅荼毒,禍及各地,民怨四起。礦稅苛索成了明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忽視滿清崛起。隨著萬曆皇帝后期日益怠政,遼東軍備廢弛,努爾哈赤應勢而起。以”七大恨”起兵反明。薩爾滸之戰,讓滿清完全在東北立足,成了能夠跟明朝對立的勢力。 薩爾滸之戰
為征戰遼東,朝庭開始徵兵徵餉,加上自然災害、官吏貪腐,使老百姓更加民困財盡,天下騷動使然,明之三大餉(遼餉、剿餉、練餉)可以說是朝廷自掘與人民的開始,外不能打敗滿清,內不能安撫百姓,朝廷內外交困,已經無可挽回了大明滅亡的序幕!
-
4 # 江雨燕
這兩位皇帝都是不上朝的紀錄保持者,嘉靖20年不上朝,萬曆30年不上朝,而且這兩位皇帝在位時間都長,嘉靖在位45年,萬曆在位48年。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為了更直觀一點,我打一個比喻,也就等於說嘉靖皇帝從1974年開始當皇帝,一直當到2019年,他中間有20年不上朝,也就是說他從1999年開始就躲了起來。而萬曆更離譜,從1971年開始當皇帝,結果有三十年不上朝,也就是說1988年他就開始不管朝政了。
而咱們的改革開放從1978年開始,到如今40年,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朝政,對國家的影響力可想而知,這三十年整個明朝基本上處於停滯發展的狀態,不僅如此,國家反而愈發衰敗。
明朝亡於嘉靖這個說法不準確,但有道理其實“明亡於嘉靖”只不過是因為嘉靖首開不上朝的惡逆,因此從這個邏輯上來推論明朝亡於嘉靖。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準確,因為明朝真正的腐朽是從萬曆一朝開始的,從萬曆開始明朝的內部就開始陷入無藥可救的腐爛之中。
而嘉靖給萬曆留下來的是一個不好不壞的國家,譬如經過張居正改革以後,嘉靖以及前朝留下來的許多弊端都得到解決,國家煥然一新,因此形成了“萬曆中興”的良好局面。可見這時候的明王朝問題還不大,基本還是在軌道上,雖然在嘉靖時期出現偏移,但並非扭轉不回來。
嘉靖在朝時,不能說他沒有給大明朝造成歷史遺留問題,有肯定是有,譬如嚴嵩專權,破壞政治生態,但嘉靖始終把君權掌握在手裡,從好的一面來說呢沒有讓政治生態進一步惡化,從壞的來說由於把君權捏的死死的,又不去幹一些利國利民的事情,所以嘉靖一朝明朝基本沒什麼發展。
由於嘉靖一朝正值新航路開闢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嘉靖固守己見,實施更為嚴厲的“海禁”政策,讓明朝始終沒有進入資本主義時代,也因此錯過了一波發展的機會,但這些其實都不能作為明朝滅亡的原因。
明朝實亡於萬曆,各種因素都出現在這一朝“張居正改革”一度讓明朝出現可以多延續幾十上百年的希望,但是“國本之爭”把這個帝國徹底拖入深不見底的沼澤裡,說明亡於萬曆,我們又可以說“明亡於國本之爭”,因為從“國本之爭”開始以後,萬曆便開始懶政、怠政,及至最後不管不問。
在“國本之爭”中萬曆由於無法按照自己的意志冊立朱常洵為太子,由此和群臣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最後竟然負氣不在理政,以此作為報復。而以“國本之爭”作為核心,進而催生了萬曆殆政和黨派之爭。
萬曆不理朝政,國家政事雖然勉力可以依靠下層官員得以執行,但是失去了皇帝這個領頭人,明王朝就像一頭亂了方向的汽車橫衝直撞,最重要的是這臺橫衝直撞的汽車還沒有人手在駕馭它,萬曆一朝,官員空缺嚴重。
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風憲重地空署幾年,六科只剩下四個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更誇張的是新任內閣成員竟然不知道萬曆長什麼樣子,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國家政事又怎麼可能繼續運作呢?圍繞著“國本之爭”使得明朝政治上出現閹黨、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等各種黨派,彼此攻伐,官僚集團忙於政治鬥爭,又怎麼會去關心國家政務呢?
這是內憂,後金努爾哈赤正是在萬曆時期崛起,然而萬曆躲在深宮裡不思進取,明朝邊將也只能是保證不讓努爾哈赤打進來,又怎麼回去干涉努爾哈赤的統一戰爭,最後導致女真統一,從而南下滅明。
國家不圖發展,自然就沒有什麼賦稅可收,而“萬曆三大徵”徹底把明朝打窮,以至於後期農民起義,滿族南下時,明廷只能是拆東牆補西牆,能混一天是一天,最奇葩的是萬曆過後又出了一個木匠皇帝。及至崇禎時,明朝已經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的國家了。
所以說,明亡於萬曆是有道理的,也確實是這麼一回事。
-
5 # 覃仕勇說史
答:明實亡於永曆。
北韓學者成海應在《正統論》中有提到,明朝的都城雖然陷落了,但弘光皇帝在南京,那麼正統就在南京;隆武皇帝在福州,那麼正統就在福州;永曆皇帝在桂林、在緬甸,則正統在桂林、在緬甸,這是天下之正義。永曆皇帝崩,正統於是乎絕矣!
當然,這種說法是絕不可能被清朝統治者接受的。
因為,清朝統治者入關,是打著替明朝復仇的旗號來的,他們說,是李自成逼死了崇禎皇帝,滅了明朝,他們申張正義,入關懲惡除奸,是做好事來的。
如果說明朝是滅亡於永曆,那麼,清朝可不就是滅亡了明朝的劊子手?
多爾袞等人微笑說:這個鍋,我們不背。
所以,在清朝統治者嘴裡,他們堅持:明亡於崇禎。
但是,天下人心中都有桿秤,到底是誰把明朝給整沒了,誰心中還沒點叉數呀?
萬斯同等明朝遺民被徵入“《明史》館”修明史,被下令不許修南明歷史,不能說“明實亡於永曆”的話,但又不願讓清朝統治者置身於明朝滅亡的罪惡於外,就在《明史.神宗實錄》中隱晦地提出了“明亡於萬曆”的說法,原文為:“故論者謂明亡,實亡於神宗,豈不諒歟?”這種說法,似乎是要怪萬曆怠政,把帝國搞得一團糟,但,只要用心讀,就會知道,清朝的前身——後金,就是在萬曆朝突然興起的。決定明、金雙方攻守易勢的薩爾滸大戰,也是在萬曆朝開打的。
若干年後,乾隆就曾眉飛色舞地稱讚薩爾滸大戰是祖宗“定基業”之戰。
能體會萬斯同等人良苦用心的人,甚至提出了一個更加悲憤的觀點:“明實亡於成祖”!
這可是一個觸目驚心的論點。
明成祖朱棣的時代,屬於明初,國力最盛、武力最強、經濟最富,明亡於成祖,何出此言?
但是,能讀懂“明亡於萬曆”說法的人,自然能讀懂“明實亡於成祖”說法的悲憤之態。
因為,建立後金的建州女真人,就是在南遷過程中,得到了明成祖的收留,其酋長猛哥貼木兒更是被明成祖任命為建州衛都指揮使一職的——這猛哥貼木兒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直系祖先啊!
細數起來,可不就是明成祖朱棣養虎貽遺,給自己的子孫留下了禍根嗎?!
當年,如果明成祖眨眨眼,吐一口濃痰就可以淹死了猛哥貼木兒,那麼,後來就沒有後來了。
至於說“明亡於嘉靖”的人,是沒讀懂《明史》裡“明亡於萬曆”的悲憤之態,還真以為是萬曆怠政,把帝國搞得一團糟;就簡單地聯想到嘉靖帝也有過一段漫長的怠政時光,就鸚鵡學舌地說“明亡於嘉靖”,真是丟死人了。
-
6 # 坐古談今
《明史·神宗二》記載:“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豈不諒歟。”這句話,如果看過全文的人,都會認為:這根本不是在汙衊萬曆,其評價是符合歷史定論的。
(1)《明史》對神宗的評價基本符合歷史,不存在對其抹黑
《神宗二》在這句話之前,大概還說了這句話:萬曆幼年,張居正實掌大權,因其改革已經使得明朝強大。然而,萬曆親政後因為自幼長在宮中又常年不上朝,導致綱紀鬆弛,小人日漸增多,黨派之爭大起。
一部朝代史不可能細緻入微地講說一切,大體上這句話符合絕大部分人對萬曆的觀念。如果,一個人對於國家的價值(無論正副)被後世許多人認可的話,很難說當時的人是故意抹黑。
(2)明亡最大責任者就是萬曆,一者他所處時代解決問題相對容易;二者有充足的時間改正
明朝滅亡怨不著朱元璋和朱棣,如果跟他們有關,二百年了都沒有解決是賴後世者呢還是賴前者。在明朝歷史上具有“負面因素”的帝王主要是明英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神宗、明熹宗、明思宗。期間,對“明亡”要負責任的就是明神宗。
明世宗死後離著明亡還有80年呢,其後又經歷四位皇帝(光宗才一個月根本算不上)。如果後世皇帝們有能力的話,早就解決了。
“明亡”的最大問題是:在“白銀”從墨西哥、日本被廣泛輸入的情況下,帶動了人們的貪婪,使得不僅僅是權力階層,就是普通民眾都投入“個人主義享樂”旋渦中,整個權力階層已經失去了“忠君愛國”之心。而這一問題形成的最廣泛時期就是萬曆年。而解決這一問題,萬曆既有時間,也有權威。因為問題還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3)崇禎時代已經失去最佳革命時機,萬曆朝才是。自我革命總比被人推翻了要強
崇禎時期所面臨的問題,基本上都是萬曆朝開始積攢的。比如宦官當政,比如萬曆朝對工商業者徵稅。近年,網上經常有些人說“徵不上稅”的問題,這又牽扯到東林黨和閹黨的問題。舉個簡單的比喻,你向1萬個賣大餅、賣白菜的小商人徵稅,不如抄一個官員、炒一個太監家弄的錢。
徵稅徵稅,你徵沒錢人的稅,真有錢的人的稅,你要麼不徵(皇族自身、太監),要麼收稅的人不敢收(比如官員開的、官商家族開的),要麼你徵不上來(權力階層偷逃、鄭芝龍等特殊利益階層)。
從萬曆到崇禎,整個朝廷就知道向沒錢沒權的中小商人徵稅,皮扒了一層又一層。我不覺得上述問題萬曆不知道。都是再拖。
所以,在我看來,當時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就是海瑞的政策——全面復古朱元璋時代。再簡單地說就是:對官員、對文武、太監、對商人進行全面地清洗,皇帝開始真正的勤政,掌控政治、經濟、軍事的實際大權。
這就不是“改革”而是“革命”了。因此,崇禎時期根本沒有時間,只有萬曆皇帝有這個時間。因為,你要預備反彈的時間。
在此就不贅述了,相關參見8月9日的問題“張居正為何不重用海瑞,真的是海瑞不適合做官嗎”,海瑞之所以被我推崇,其根本就在於上面所說的內容。
-
7 # e_listen141814398
崇禎皇帝任意提高廠衛的權利和地位,造成了可怕的後果,清朝就沒有正式的專門的安全部門,實在是被嚇壞了。其實馬士英更是恐怖的代名詞。你說相對於魏忠賢執政時期,崇禎時期東廠等特務組織地位大幅度提高權力大幅度增強。其實南明弘光朝廷馬士英也恢復了東廠等特務組織,恐怖更加登峰造極。明史等大量的史料記錄了,左良玉在討伐馬士英的檄文中指出,江南民眾如果批評馬士英就會被搞死,這是符合事實的,說明馬士英是搞恐怖統治,很類似於汪精衛統治下的76號的恐怖統治。明史奸臣傳記錄了馬士英“日事報復,以迄於亡”,到弘光政權滅亡為止馬士英就是整天就想著整人害人,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這在傳統戲曲《桃花扇》中都能夠看出一些來。
但萬曆時期,東廠等特務組織似乎比較鬆散,據說東廠衙門的門前都長滿了草,由於皇帝長期不上朝,官員的編制很不滿員缺額很多。百姓也敢議論國事,敏感的政治問題被排上了戲曲,正在執政的官員們也真名真姓的被寫入戲曲中,關於所謂忠與奸正與邪作為評判取捨官員的輿論環境,有點兒像歐洲國家那樣,但本質上,皇權並沒有受到削弱,後來魏忠賢當政了以後高壓態勢逐漸加強,崇禎時期,不但沒有輕鬆反而更加厲害。在萬曆時代,甚至皇帝家的國本之爭也被寫到戲曲中,皇帝想立自己喜歡的兒子當皇太子也不行,好像比後來的清朝要大膽多了,主要是皇帝不太管事兒,而且皇帝的權力也受到了很大制約。
清朝由於是外族統治,文字獄在康雍乾時期尤其是乾隆統治的時代,搞得非常劇烈。清朝的文字獄,清朝初年的順治年間的廣東和尚函可開始,相對而言,康熙朝最為寬鬆,雍正時期有所加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乾隆皇帝連精神病人都不放過!
由於明朝崇禎皇帝過於擴大東廠和錦衣衛的權力和地位,導致明朝亡國。清朝沒有設定正式的國家安全部門,搞文字獄主要是透過民眾揭發的方式,很多小人公報私仇,透過陷害上綱上線的方式,害得很多人家破人亡。導致了中國近代史的黑暗與恐怖。
-
8 # 歷史的軲轆
實則明亡於嘉靖,嘉靖年間,嚴嵩父子把持朝政,這個時期貪官汙吏橫行,國庫虧空,土地兼併已經積疾難返,加之嘉靖皇帝為求長生,以修道為名揮霍無度,社會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慶幸的是隆慶萬曆朝出了個張太嶽,讓大明又苟延殘喘了幾十年但是禍根已經埋下,大明的滅亡只是旦夕之間。
-
9 # 故事裡的事兒
這個觀點的解讀主要是基於黨爭。從嘉靖朝開始,為了爭奪首鋪之位,張璁、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拉幫結派,開啟了黨爭,以至於在萬曆、天啟年間愈演愈烈,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伏筆。
-
10 # 冰人計劃
萬曆和嘉靖都不是笨人,但是萬曆年間進行了3次對外戰爭,雖然勝了但是並沒有獲得多少實力利益,導致國力空虛,加之張居正死後,所有改革被廢,一舉打回原樣,再也沒有能給明朝經濟曆法帶來實際改變的人了。為後面農民起義埋下了禍根。所有有人說亡於萬曆。
嘉靖年間呢,嘉靖屬於特別聰明的皇帝,在位前期和大臣斗的不亦樂乎,後期就在搞帝王術,平衡權利,長期不理政事,大權旁落,宦官奸臣當道,想做事也不給你機會,這期間真正有作為的算是胡宗憲,可惜也是攀附嚴嵩才得以施展拳腳,嚴嵩倒臺,開始清算他也就倒黴了。這期間主要是政治混亂,土地蒹並嚴重,民不聊生,所以也有說明亡於嘉靖。
-
11 # 無所謂先森249
萬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前期萬曆依靠張居正來掌握政權,在這期間張居正實行改革,讓明朝走上繁榮昌盛的道路,可惜在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便開始懈怠朝政,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萬曆從來沒有出現在朝堂,而大臣們也再也沒見過萬曆,甚至有些臣子連萬曆皇帝的模樣都不清楚。
同時萬曆皇帝不上朝期間,明朝還引發了三場大規模戰役,分別是抗倭援朝、寧夏之役和播州之役,當時這三場戰役致使國庫空虛,遠遠不如張居正生前的狀態,這也推動了明朝的滅亡,崇禎保不住明朝全歸功於萬曆皇帝的所作所為,所以才說明朝滅亡是萬曆造成的。
所以崇禎是背黑鍋的
回覆列表
果是亡國了,因是各種相關性。看嚴重程度,前因後果都是演化而來的,你磕磕碰碰2-3百年,以明朝皇帝為例,你勵精圖治也是2-3百年,以清朝皇帝為例,只要沒有發展生產力,都是殊途同路,亡國跟哪個皇帝沒有必然性,只有相關性。明朝的皇帝都懶政,可謂各各奇葩皇帝,嘉靖我認為是比較有頭腦的皇帝,起碼玩轉太監跟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