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味人生

    因為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出場的統共就那麼幾個人啊。

    要抄的是皇室宗親王爺的家,必須要皇室中人才有資格,九子奪嫡剩下的只有一個就是三阿哥,而雍正的兒子們只有弘晝和弘時在京城,而且特意讓這三個人去抄家,分別有其各自的含義。

    三阿哥——敲打警戒之心

    當時雍正為什麼要派李衛從江蘇趕到浙江去賜死年羹堯呢?

    其中雖然有三個人的情義在中間,但是最重要就是為了敲打警告李衛,即使你是我的心腹重臣,如果做出不忠於我不忠於朝廷的事,我一樣要將其拿下。

    派三阿哥去抄家也是如此,九子奪嫡到現在就剩一個表面不問世事的三阿哥,但是當年太子一次被廢,他老三也曾出面將大阿哥置於死地,奪嫡之心,昭然若揭。

    因此有必要進行“教育”,那就讓他去看看有不軌之心之人的下場,作為警示。

    弘時——雍正對兒子的保全之心

    弘時有問題是肯定的了,雍正也看出來了,科場舞弊一事貌似只有老八知道,但其實雍正早已猜到,但是礙於父子之情隱忍不發,這一次逼宮事件,弘時定然參與其中。

    可以看到抄家之時圖裡琛也跟著來,做什麼來了可想而知。

    弘時抄家做了兩件事:

    1、將老八府中所有來往信件留下,自己肯定要過一遍,毀掉跟自己相關的信函,例如老八跟關外旗主王爺們的信函中一定會提及“弘時”這個內線。我想這也是雍正讓弘時來抄家的一個原因,畢竟家醜不可外揚,索性讓弘時自己去處理完,也算是一個父親的保全之心。

    2、遣散所有府中人,責令其發配雲南,讓其永不回京城,雖算不上斬草除根,但是弘時的把柄基本上不會落入有心人之手,對自己也是最大的保護。

    弘晝——試探之心

    對弘晝則是試探之心,畢竟京城防務是透過弘時弘晝二人之口傳出去的,但是弘晝在其中到底充了什麼角色,雍正拿不準,有必要透過抄家一事來試探一下。

    結果弘晝玩了一個“活出喪”,巧妙的避開了。

    活出喪又如何,即使蒙過了老三和弘時,最後還不是被叫到了雍正跟前連番試探,挖了幾個坑。

    也透過這番試探,雍正瞭解到了弘晝的心思,知道他也是被人利用,而且本身無奪嫡之心。

    雍正也透過弘晝的回答,確認弘時真的“有問題”,然後又透過隆科多進一步確認其“狠辣手段”,避免了弘曆被暗殺。

  • 2 # 風輕雲淡51055

    謝謝邀請。電視劇《雍正王朝》雍正皇帝為什麼派胤祉和弘晝、弘時去抄八王爺胤襈的家?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瞭解一下胤襈、胤祉和弘時、弘晝在劇中所作所為和他們最終的結局。先說胤襈,劇中的八王爺,康熙皇帝第八子,人稱八賢王,處事果斷,雷厲風行,因不滿四阿哥胤禛(雍正)繼皇帝位,雖然雍正皇帝任命他居軍機要職,上書房行走,他仍聯手九阿哥胤禟、十阿哥以及眾王爺弄了個"八王議政",列舉了雍正皇帝十幾條罪狀,提出讓雍正退位,由八王爺主持朝政大局,這其中,身為雍正第三子的弘時深受八王爺重視,追隨八王爺參與了"八王議政",時逢弘時,弘晝奉雍正旨意去豐臺大營傳旨,弘時與八王爺串通曲意篡改了旨意,致使豐臺大營軍權落入旗主王爺之手,弘晝察覺不對,於上朝途中告知了十三王爺胤祥,胤祥趕往豐臺大營奪回軍權,這才幫助雍正擊破"八王議政"的陰謀。後來弘晝21歲時被雍正封為"和親王",因此,弘晝在雍正危難時是立了大功的。再說胤祉,身為康熙皇三子的胤祉"素與太子(廢太子胤礽)親睦",後被雍正發配其到遵化馬蘭峪為康熙守陵,後因故被雍正奪爵,幽禁而死。看罷以上劇情,雍正派胤祉和弘時、弘晝去八壬爺府抄家大概緣由也有眉目了,雍正帝三子弘時,聰明機靈,但年少放縱,《清史稿》稱其行事不謹慎,雍正五年被削除宗籍,圈禁時暴病而亡;四子弘曆即後來的乾隆皇帝,史稱為人正直,以善待人,行君子之道,曾深得其皇祖父康熙皇帝喜愛;五子弘晝前面已有交待,略過不提。我個人認為雍正派胤祉和弘時、弘晝查抄八王胤襈的家,各有深意,說敲山鎮虎也可,說離間他們和八王集團的關係也對,說進一步觀察其三人忠誠程度也行,還有一個原因:雍正為鞏固自己皇位、也為其四子弘曆將來繼皇位剷除異己作鋪墊。

  • 3 # 五花肉wd

    雍正是個聰明人,君王都是深不可測的,風平浪靜的表面之下總潛藏著暗湧波動,無論做任何事情和決定都有某種深意。

    為什麼抄家要用三個人,會不會太浪費人力?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只有嫌少的份,哪裡還嫌多,之所以派遣這三個人自然而然也是有他的用意的。九王奪嫡的大戰已經落下帷幕,三阿哥是這場爭鬥裡僅存下來的人,也算得上是很幸運了。親兄弟尚且明算賬,就算三阿哥暫時沒有侵犯到雍正的權力,但誰也說不準他的心思,人心向來叵測難猜,雍正這一手也算是敲山震虎了,給三阿哥敲敲鐘,提提醒。

    弘時向來和八王一黨走的近,選擇弘時抄家自然想給他個馬威,讓他知道身為一個父親的威嚴,也讓他看看自己親近的這些人的下場,雍正還是想把弘時拉回來的。派遣他抄家也是如此,眾所周知弘時和八爺黨走的近,雍正自己也清楚,虎毒不食子,此時的雍正還是想透過這樣的方式劃清弘時和八爺黨的距離,為弘時考慮了一番。

    那麼有一個兒子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派弘晝一同去呢?

    雖說弘時是自己的兒子,但畢竟他和雍正的對立面親近,雍正也算棋留一手,讓弘晝一同前往也算監督弘時他們。弘晝是個聰明人,他表現出的向來對皇位沒什麼興趣,但是雍正還是不放心啊,畢竟他所預設的下一任人選是弘曆,為了政權著想也不能放鬆一點,此舉一則也是為了試探弘晝的心思。

    小小的一個舉動,卻有那麼多的考慮,實在是君心叵測啊……帝王不易,帝王身邊的人更是不易,一個不留神沒揣測到聖意,就會面臨危機。

  • 4 # 磨史作鏡

    《雍正王朝》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視劇,但是不是史實,不過藝術源於生活,它的很多安排還是有比較好的藝術真實性的。

    在抄家八爺的這場戲中,對執行人的選擇當然不是隨隨便便的,就是我們平時公司的活兒,除了例行性的、簡單事務性的活兒,都要認真找找執行人,各級老闆也不可能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去執行重任的,何況抄一個王爺的家,雍正皇帝自有深意,也體現了其帝王心術。

    對三爺允祉,是敲打、是警告

    允祉是一介文人,和老大、老二、老八、老十四他們幾個比起來,奪嫡之心並不強烈,但也曾動過念頭,雍正皇帝就想利用這次抄家的機會,殺雞儆猴,以儆效尤,再一次的敲打一下自己的三哥,老實點,不然兄弟都沒得做了!

    對三子弘時是挽救、是檢視

    因為弘時與允禩平時走的太近,因此這次讓他也去抄家,一方面是讓他與允禩劃清界限,另一方面也看他的行事,其實,在雍正已經看弘時不順眼的情況下,弘時的表現如何都在老爸這兒不會有好的得分,如果抄家留有情面,會被認為與老八藕斷絲連,如果下手狠毒,又會被看成無情無義之人,事實就是如此。

    對四子弘曆是歷練、是考察

    讓年輕的弘曆早點看到實際的政治鬥爭,為將來登上大位積累經驗,積攢政績,同時,也是讓他監視允祉和弘時的舉動,如有不合適的舉動,他必然毫不留情的向雍正皇帝彙報!

  • 5 # 步武堂

    這個問題的答案,要從八王允禩聯合九貝勒十貝勒以及關外的四個“鐵帽子王”,以“整理旗務”為由,偷換概念為“協助整頓軍務”,從而由關外“鐵帽子王”的親信將領“共同掌管”守衛京畿的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建營的軍務。同時,八王允禩勾結了領侍衛內大臣、九門提督隆科多在雍正朝堂議事的時候,領兵接管了紫荊城內的防務。

    在朝堂之上,八王允禩帶領九、十貝勒以及關外的鐵帽子王,突然提出“八王議政”,並歷數雍正登基以來違背祖制,獨斷專行等十幾條罪狀,並提出由允禩主持朝政,各旗王爺共同掌管軍務朝政的“八王議政”。

    這實際上算是一次政變。也就是“謀逆篡位”。雍正一時間被逼到了絕境,而允禩一夥也以為勝券在握,若不是張廷玉據理力爭,雍正很難抗住這一波紮紮實實的打擊。

    但萬幸的是,怡親王允祥在上朝之前得到雍正五皇子弘晝的“聯合掌管軍務”的彙報,認為情況緊急,託病未上朝,轉而去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奪回兵權,並在關鍵時刻帶兵奪回了紫荊城的防務,同時也剝奪了八王允禩以及九、十貝勒的自由。隆科多也就一併拿獲。

    這一次的“未遂政變”,是一次“你死我活”的攤牌,也是自康熙朝以來“九王奪嫡”的延續和最後結局。

    雍正對八王允禩的“逼宮”氣憤至極,不惜將八王允禩和九貝勒允禟改名為“阿其那(豬)和塞思黑(狗)”以洩其憤。並傳旨抄家。

    但無論如何,這幾位被抄家的主兒還是皇親,還是胤禛的弟弟,因此抄家的事,算是皇家的私事,所以這個差事必然會由皇親來完成。

    雍正指派了三個人去帶人抄家,這三個人是雍正的三哥允祉,雍正的三皇子弘時,五皇子弘晝。

    康熙派這三個人去抄家,除了身份上的原因,還有幾個更深層的原因和用意。可以說對於負責抄家的這三位,雍正想達到的目的不同。

    首先說三王爺允祉,這位是“九王奪嫡”剩下的除了怡親王允祥之外的唯一的王爺,同時也是雍正一幫兄弟當中最年長的,用他牽頭,是彰顯皇家的私事由長兄出面的“家規”。同時,也是雍正向朝野表明他的“公心,公正”。另外也想透過這件事看看這位“三哥”是不是聽話,是不是還存有“不臣之心”。

    對於派三皇子弘時去抄家,是雍正給他這個兒子挖了一個大坑。

    雍正對這個三兒子早有警覺,在雍正繼位之初科場舞弊案當中考題洩露一事,雍正高度懷疑他這個三兒子深陷其中。

    在朝堂議事時,八王一黨突然發難逼宮的時候,三皇子弘時的表現讓雍正極為失望,一方面他把“八王議政”的最初提議甩鍋給了他的老爹,意思是八王在一起議政務是他爹許可的,這算是“偷換概念”。更可恨的是他又把“假傳聖旨”允許關外鐵帽子王共同整頓軍務,共掌兵權的事推倒了五皇子弘晝的身上。

    對於這個三兒子,雍正儘管已經懷疑和警覺,但是,他還是想看看這個兒子究竟是“年輕幼稚”被人利用,還是已經“踏上賊船”。

    果然,弘時抄家暴露了這個兒子的“狡猾與殘忍”。表面上他對他這個八叔毫不客氣,但是卻找機會單獨與他的八叔定立攻守同盟,而胤禩也藉機在雍正身邊埋下了一個地雷——他煽動起了弘時奪嫡的慾望,相當於在雍正心裡紮下了一根毒刺。

    因為“奪嫡”對於雍正來講,就是腥風血雨,你死我活。他早有把皇位傳給四皇子弘曆的想法,並且這也是他爹康熙的想法。所以當雍正後來知道了弘時不僅有奪嫡的想法,還已經開始了奪嫡的行動(暗殺四皇子弘曆)的時候,雍正的心在滴血。

    弘時收繳胤禩家的所有來往書信,並封存,要求由自己親自鑑別的舉動,實際上是想毀滅他和允禩之間來往的證據,但是這個舉動另一個人是看在眼裡的,這個人就是圖裡深。

    圖裡深會把弘時的所有舉動原原本本的向雍正彙報的。

    弘時就這樣掉到了坑裡。而弘時不經請旨把胤禩全家的家丁奴僕發配雲南,客觀上提供了這些人按照允禩的要求,沿途散播關於雍正奪位不正,人品低下等謠言的機會,這也是弘時沒有想到的。他原只想用這個舉動博得他爹的好感來著。

    弘晝在雍正眼裡,就是一個知道保護自己,沒有非分之想的單純孩子,但是他對這個孩子為什麼會“假傳聖旨”還是有疑惑的。讓他參與抄家,更重要的是看看這個兒子的態度。

    弘晝很聰明,他知道只要參與進去,難免不受連累。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於是,他自導自演了一出“活出喪”的鬧劇,硬生生的躲過抄家的事情,在他看來,荒唐就是最有效的護身符。

    弘晝還是有大智慧的,他一方面表現出絕對“與世無爭”,做一個荒唐王爺的態度,另一方面,在雍正面前又表現出了極端誠實的態度。

    這樣的兒子,雍正是放心的。

    這一次抄家,雍正既給了他三哥一個“現場直播”——看看“逼宮謀逆”的下場,九王奪嫡這一篇算是翻過去了。同時也給了他三哥一個面子——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的面子。三王爺允祉也很知趣,自覺當好召集人,其他的交給他三侄子。

    這次抄家也是讓弘時徹底掉坑裡的一次抄家——弘時徹底的取代他的八叔開始了第二波的“奪嫡之爭”,這是半被動半主動的“奪嫡之爭”,一方面迫於八叔手裡的“把柄”,他不得不用“奪嫡”來傷害他爹,為他的八叔報仇,另一方面,他八叔給他指明的奪嫡之路,讓他對未來的皇位有了“野心”。

    而皇五子弘晝,則透過這次在抄家當中的表現,讓雍正徹底放心,由此弘晝早早被封親王,“荒唐王爺”成了他的標籤,為此他也樂此不疲。算是善終。

    雍正還是很厲害的,不愧為在混戰中殺出重圍的皇帝。

  • 6 # 達摩說

    抄老八胤禩的家,這種事是得罪人的,肯定不能讓弘曆去做,所以雍正事先就把弘曆派出去了。而且抄王爺的家,也必須找符合身份的皇室成員去才行,於是雍正派了皇三子弘時、皇五子弘晝以及誠親王允祉去做。

    而雍正派這三個人去,顯然是各有其深意。

    首先,派弘時去,是想借機觀察他與老八胤禩的關係。因為雍正對弘時早有懷疑,只是不願去相信。但在老十三臨終前,他覺著弘時有老八的影子,所以雍正要借抄家一事好好看看弘時的表現,於是在抄家時我們看到圖裡琛一直緊緊跟隨。

    第二,派弘晝去,是想試探一下弘晝與八王議政一事究竟有無瓜葛。雍正生性多疑,對皇五子弘晝也是頗多猜忌,尤其在之前的八王議政一事上,弘晝其實是有一定責任的。所以他要看看弘晝究竟只是一時失言,還是已經被捲入了老八陣營中。沒想到,弘晝以活出喪為名躲了過去,可這依舊沒能打消雍正的疑慮。結果又把他叫過去問話,最後才放了心。

    第三,派胤祉去,是想借機敲打一下他,讓他看看老八的下場,以便端正態度。在《雍正王朝》中,老三胤祉權力慾最低,幾乎不插手皇位爭奪,但少有的幾次表現,也展現出他耍陰謀的好手段。雍正把胤祉派過去抄家,正好能借此立威,讓胤祉也看看,反對皇權的下場到底會有多慘。

  • 7 # 青燈問史

    雍正為什麼叫弘時弘晝喝允祉去抄八爺胤禩的家?乃一石四鳥之計。

    八爺黨逼宮亂政最終被雍正粉碎並坐實了罪名,抄家發配在所難免,這時候,雍正卻派弘時弘晝和老三允祉前去八爺府抄家,圖裡琛一同前往。

    問題來了,為什麼雍正選擇這三個人,而不是弘曆或者其他什麼人去辦這個差事?其中有什麼深意?雍正歷來疑心很重,從爭奪皇位開始,除了十三爺估計沒有什麼可信的親信。這種帝王的疑心無時無刻不存在,在我看來,派他們三人去,也是因為疑心,但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敲山震虎。誰都知道,老三允祉是朝廷清流的靠山,雖然他對王位沒有多大的心思,但是朝廷清流的力量不可以小視,李紱因為反對新政差點被殺頭,就賴於老三允祉的求情。時值雍正的新政如火如荼的開展,老八一黨突然發動政變,妄圖以恢復祖制顛覆雍正的統治,這其中主要的阻力除了八爺黨之外,就是朝廷的那些清流和利益受損者。作為清流的靠山王,雍正給允祉派了這麼個任務,就是要好好敲打一下他,以敲山震虎,讓朝廷那些清流們安分一些,等於告訴他們,要是反對新政,八爺就是榜樣。

    2.儲存顏面。八爺黨的覆滅,意味著九子奪嫡的最終結束,差遣老三、弘時和弘晝去處理這個事,也是雍正對其他兄弟的一個交代。畢竟逼供亂政的是老八,是皇親國戚,都說雍正以前是冷麵王,但是你看這事,讓自家兄弟和兒子去處理,是給了兄弟和先皇康熙天大的面子。同時也是自家內訌,自家解決總比別人來解決好,況且,換做他人,還不一定敢放手來處理。

    3.給弘時最後的機會。從科場舞弊案到八王議政,弘時與弘曆奪位之爭就已經開始,只是弘時行的是陰謀,處處以老八胤禩為伍,這一點,雍正其實心知肚明,但是弘時畢竟是自家的兒子,他不想就這麼輕易的給他下結論。八王議政雖然失敗,老八也被抄家,但是這事情的原委還沒有完,要說,八王議政逼供亂政這件事可能是最戳雍正心窩子的一件事了,弘時參沒參與,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參與,參與的程度多大,雍正心裡還沒有底,所以,派弘時來抄家,是試探弘時在八王議政中扮演的角色。這裡圖裡琛扮演了一個黃雀在後的角色,處處監視著弘時,結果,弘時很自然的鑽進了雍正設下的套子裡,主動與八爺接觸,犯了抄家的大忌,只有自尋死路了。

    4.辨別弘晝。前面說了逼宮亂政是最戳雍正心窩子的事件,雍正必須搞清楚當時的情況,弘晝在朝廷上捱了一耳刮子,到底是弘晝之前與弘時和八爺一起傳令的時候,真的沒有表述清楚,還是故意為之,導致關外的旗主王爺們得以和老八勾結亂政。這一點雍正是懷疑的。不想弘晝玩了個“活出喪”來洗清了自己,讓雍正徹底對他放心。因為,一旦弘晝參與抄家,心中有鬼,就必然和弘時一樣落入雍正設下的圈套。這一招,連老八胤禩都讚歎不已。

    看來,雍正這次派人抄家實際上是耍了個一石四鳥之計。敲打了老三允祉,儲存了皇家顏面,還讓弘時落入圈套,辨清了弘晝在八王議政中的行為。

  • 8 # 秋媚讀史

    《雍正王朝》中,八爺黨逼宮的目的沒有達到,被雍正軟禁。胤祥去世後,雍正開始算八爺的賬,新仇舊恨一塊來。雍正先下詔書羅列八爺等人的罪行,然後命令胤祉、弘晝、弘時聯合辦案,去抄八爺、九爺、十爺的家。之所以讓這三個人去抄家,雍正是有不同的意圖在裡面。

    先說胤祉。他更像是一位學者,在九子奪嫡的鬥爭中,沒有過多的參與其中。對待皇位的態度,傳給他就接,傳給被人就擁護,與雍正沒有形成直接的競爭。在傳位的當天夜裡,他是第一個下跪擁護雍正的阿哥。所以雍正繼位後,給了他很高的待遇與恩寵。八爺逼宮這事,讓雍正心力憔悴,甚至改變了對兄弟的態度。讓三爺去抄家,主要是想借機敲山震虎,給他一個提醒,暗示他“你要是不安分守已,有出格的想法或行動,下場跟你幾個弟弟一樣。”

    再說弘晝。這位阿哥是歷史上著名的荒唐王爺,看起來像阿斗,其實他才是大智若愚,不動聲色,就能挽救雍正的事業。雍正讓他去,主要是為了試探一下,看他是真傻還是假傻,是真的無心皇位還是故意韜光養晦。弘晝的策略是活出喪,這樣誰也不得罪,還能巧妙得避免麻煩。

    最後就是弘時。他在八爺的煽動下,萌發了當皇帝的心思,並且參與了八爺黨策劃的“八王議政”,想借機取代雍正。十三爺在臨終的時候交代過雍正,弘時身上有八爺的影子。雍正派他過去,想看看他在八王議政的事件裡起到什麼作用。在整個抄家的過程中,雍正的鐵桿粉絲圖裡琛全程參與,主要就是為了監視弘時。弘時的行為以及與八爺的互動,都在雍正的掌控之中。雍正可以洞察出,他與八爺關係的親切度。下手之狠,說明他心虛;載獲信件,說明害怕留下證據。在不知不覺中,弘時已經落入雍正的圈套。

    雍正派去抄家的三個人,全部都是不一樣的角色,但是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雍正借他們的手,除掉自己的對手為新政開路,為弘曆鋪路。

  • 9 # 小島知風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當雍正最為親密的弟弟——常務副皇帝怡親王胤祥去世後,雍正將允祥病逝的原因歸咎於其八弟廉親王胤禩、九弟胤禟和十弟胤誐身上。

    正是因為老八、老九和老十聯合幾個旗主王爺以及隆科多等人搞“八王議政”逼宮雍正,迫使老十三胤祥拖著病軀趕赴豐臺大營控制兵權,最終,胤祥在“八王議政”事件後病情加重,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雍正悲憤交加,因此,他不但給胤禩和胤禟兩個弟弟改了“阿其那”和“塞思黑”的惡名,還下旨將胤禩、胤禟、胤誐褫奪爵位,抄家圈禁。

    為此,雍正同時派出了三哥誠親王胤祉、兩個兒子弘時和弘晝,前去抄胤禩、胤禟和胤誐三個弟弟的家。

    那麼,雍正為何要大張旗鼓地派出三哥和兩個兒子同去抄家呢?這樣做究竟有何用意?其實,雍正這麼做的目的除了試探還是試探。

    “八王議政”事件中,胤祉雖然沒有出現在朝堂上,也沒有跟著瞎摻和,但雍正對他還是不放心,曾評價胤祉是“善於說謊”之人,因為允祉是個隱藏派,而且還是清流文人的實際領袖,因此,雍正派胤祉就是為了試探他的態度。

    而雍正的兩個兒子弘時和弘晝都是“八王議政”事件的親歷者,雍正懷疑他們中有人和允禩等人有瓜葛,再加上胤祥臨終前的話“咱們這一輩爭嫡引起的教訓不能夠忘啊”,於是,雍正決定派他們二人前去抄家,看看兩個兒子中究竟誰陷進去了。

    最終,透過這次抄家試探,胤祉用行動表明了自己已對奪嫡無心、無力也毫無興趣;大智若愚的弘晝用一出“活出喪”表明了自己絕無奪嫡之心,只想做個悠閒自在的糊塗王爺;唯有被奪嫡心思衝昏了頭腦的弘時,用行動徹底將自己的心思暴露了,他也最終以悲劇收場。

    《雍正王朝》的前半部主要講的是“九子奪嫡”,其中的權謀之術和職場生存之道可謂精彩至極,鄔思道以智近於妖的權謀算計幫助胤禛拿下帝位。

    後半部則主要講的是雍正為了革新吏治,改革弊政,推行新政之艱難,來自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攔之大,老八等人為代表的既得利益者差點用“八王議政”架空雍正,最終由張廷玉和胤祥化解了這場危機,“八王議政”事件後半的高潮部分,也是雍正與幾個政敵弟弟的終極一斗。

    “帝王有國無家”這是雍正親自賜死兒子弘時的時候對他說的話,從雍正這一代到弘時這一代,無不為了爭奪帝位與兄弟鬥來鬥去,因此,雍正為了將下一代的爭鬥扼殺在萌芽階段,所以他才痛下狠心處死兒子弘時。

    雍正這一代的老八胤禩和下一代的弘時都為了皇位不顧一切的爭奪,但是當皇帝真的有那麼好當嗎?雍正每天只能睡兩個時辰,不但要憂慮國家大事,還要防著他們作祟,康熙留下一個徒有其表的盛世,國庫空虛,內憂外患。

    雍正面對這個爛攤子,苦心經營,才有了所謂的“康乾盛世”,可想而知有多難。言歸正傳,下面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胤祉善於隱藏且慣於坐山觀虎鬥,雍正派他去抄家就是想試探他究竟還有沒有異心

    在《雍正王朝》中,胤祉向來以文人自居,看似人畜無害,實則慣於做“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之事”,在“九子奪嫡”期間他和雍正都屬於隱藏派,只不過他沒有雍正有耐心,胤祉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兩件。

    第一件事是熱河行宮兵變時,太子胤礽先是被康熙當場撞破了姦情,接著胤礽的門人凌普拿著“太子的手諭”帶兵擅闖行宮,康熙盛怒之下決意鎖拿胤礽,大阿哥胤禔看到胤礽落難,不但上躥下跳,落井下石,居然還當著康熙的面建議處死胤礽,結果招致康熙的厭惡,給了胤禔一句“像你這樣的蠢豬也想當太子”的評語。

    一貫隱藏很深的三阿哥胤祉看到老大和老二都要完蛋了,因此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論文才他在眾兄弟中當屬狀元,老大、老二都下去了,在剩下的兄弟中以他居長,自古立儲君無外乎“立嫡、立長、立賢”,此刻除了已經被拿下的胤礽是嫡子外,沒有其他皇子再是嫡子。他一個人佔了兩項,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

    於是,胤祉當著康熙和眾兄弟的面義正言辭地揭發了大阿哥胤禔魘鎮太子胤礽一事,文人下刀子就是狠,一番犀利的言辭直接將大阿哥胤禔打入了萬劫不復之地。

    但胤祉的行為和心思也引起了康熙的猜忌,康熙直接給了他一句“你既然早知道,為何不早說,你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的評語,胤祉一擊不中,退而求其次,繼續著書立作,等待機會。

    第二件事是康熙駕崩當晚胤祉的表現,康熙臨終前當著眾皇子的面宣佈傳位於四阿哥胤禛,等康熙嚥氣之後,八阿哥胤禩等人指鹿為馬,製造混亂,硬說是傳位於十四阿哥胤禵,然後,八阿哥一夥和支援四阿哥的幾個皇子大打出手,而此時,年齡最長的三阿哥胤祉則冷眼旁觀,一句勸阻的話也沒有說。

    直到張廷玉說有遺詔之後,三阿哥胤祉才說:“有遺詔自然按遺詔做準!”他明明聽到是傳位於四阿哥胤禛,但此時聽到有遺詔,他還是不相信傳位給胤禛,萬一遺詔是傳位於他也未可知。

    當十三阿哥胤祥帶兵進駐暢春園後,隆科多才捧來了遺詔,等隆科多宣讀完畢後,胤祉立馬第一個向胤禛跪拜俯首稱臣,轉變之快令人歎為觀止,他也因此獲得了一個御前免跪的資格,這對於以文人自居的胤祉來說無疑是最高的禮遇,話說這也是雍正對胤祉極為了解的一種表現,一招就整到了胤祉的心坎上。

    但雍正並沒對胤祉放心,後來打擊清流時,雍正算是把胤祉打趴下了。清流明面上的領袖是李紱,實際上真正的領袖是胤祉,雍正借田文鏡一事,大力打擊清流,還將李紱押赴刑場準備處斬,逼的三阿哥胤祉下跪還放棄了御前免跪的資格,算是徹底將胤祉整趴下了,胤祉經此事後彷彿一下老了幾歲。

    “八王議政”事件時,胤祉躲得遠遠的,沒有出現在朝堂上,也許是怕惹上麻煩,也許是坐山觀虎鬥的老毛病又犯了。因此,雍正才派他去抄老八、老九和老十的家,一方面是為了試探他的態度,一方面是為了震懾他。胤祉也看出來了雍正的用意,他雖然去了,但沒有瞎摻和,而是看著弘時一個人表演。

    弘晝裝瘋賣傻洗脫了嫌疑,弘時則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在“八王議政”事件之前,八阿哥胤禩利用弘時的奪嫡心思,讓弘時在雍正面前提出整頓旗務,這也是胤禩搞“八王議政”的前奏,由於胤禩用盡了心思,將整頓旗務的好處講給弘時,弘時又在雍正面前演說了一番,雍正看著這個兒子什麼時候這麼出息了,因此也就同意了。同時,雍正還派出了弘晝協助弘時。

    弘晝大智若愚,他自始至終沒有任何奪嫡心思,也不想辦差事,只想做個閒散富貴的王爺,此次被雍正派了差事,他只得硬著頭皮前往,弘晝沒想到,他就辦了這麼一次還被哥哥弘時給擺了一道。

    雍正本來的意思是讓關外的旗主王爺幫著訓練一下士兵,但弘時利用弘晝讓幾個旗主王爺帶來的參將共管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權。事後,弘晝越想越不對勁,因此,他才在上朝的路上將這種異常的情況告訴了十三叔胤祥,也算是彌補了自己無心犯下的過失。

    當八阿哥胤禩等人在朝堂上原形畢露逼宮雍正時,弘晝才知道自己被裝進去了,但他也百口莫辯,還被雍正扇了一個大耳光,這一耳光徹底把弘晝扇的更加清醒了,如果他此前有那麼一點奪嫡心思的話,那麼此刻也被一扇而盡了,生在帝王家根本沒有私情可講,弘晝此後一直幹各種荒唐事就是表明了自己絕無奪嫡之心罷了。

    好在弘晝彌補措施做得好,最終,胤祥控制了豐臺大營,又帶著兵控制了老八、老九、老十以及隆科多等人,避免了一場宮變。

    弘時則不同,他自己本身就有跟弘曆爭一爭的想法,再加上胤禩極力攛掇,弘時心癢難耐,於是,他被奪嫡的心思衝昏了頭腦,以至於幹出了魘鎮父親雍正、暗殺弟弟弘曆的瘋狂舉動。

    弘時的行為比上一輩任何一個叔叔還要過分,但他自身能力又不夠,被人操控還不知道,按現在的話來說屬於又菜又愛玩。

    由於弘時和弘晝都參與和經歷了“八王議政”事件,因此,雍正才會派出他們二人一起前去抄家,目的就是為了試探兩個兒子中到底誰陷進去了。

    雍正下達旨意後,弘時表現得最為積極,儼然是領頭人的架勢。胤祉則是一副謹從遵命的架勢,於是,弘時帶著三叔胤祉來找弘晝一起去,結果發現弘晝的府上在辦喪事,一問之下居然是在為弘晝辦喪事。

    弘時硬闖進去才得知是弘晝在瞎胡鬧,而他也沒有看出弘晝的用意,因此,他催著弘晝一同前去辦差事。弘晝自從被他坑了一次後,哪還敢再跟他一起辦差事,因此,弘晝以“七天之內不能出門,否則會有血光之災”為由拒絕了弘時,並說自己會上摺子向雍正說明情況。

    弘時還想催促,但被三叔胤祉給阻止了,胤祉比弘時聰明多了,他看出了弘晝的心思。因此,胤祉對弘時說他們兩個人去就行了,但胤祉也是老狐狸,他去了後連大門也沒進去,而是由著弘時折騰去了,他才不想沾上禍事。最終,弘時違背了雍正的旨意,將三個叔叔的家人私自流放到邊遠之地。

    弘晝則在弘時走了之後立馬進宮向雍正表明了自己的心思,也洗脫了嫌疑,雍正給他的評語是“你小小年紀就知道明哲保身,這一點比你阿瑪強。”

    弘時則越陷越深,不但派人想在暗中害死隆科多,還派人半路截殺弟弟弘曆,徹底將自己置於萬劫不復的境地,雍正為了替弘曆掃清障礙忍痛賜死了弘時。

    寫在最後

    正所謂:“無情最是帝王家!”雍正同時派出三哥胤祉和兩個兒子弘時還有弘晝去抄胤禩、胤禟和胤誐三個弟弟的家,其用意就是為了試探。

    胤祉和弘晝透過自身的表現化解了雍正的猜忌,最終得以全身而退,而弘時卻越陷越深,無法自拔,後來做出了更加瘋狂的舉動,以至於最後落了個被賜死的下場,還讓雍正背上了殺子的罵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楊冪“清宮裝”上熱搜的《遇見天壇》,為何沒能複製“故宮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