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蔚來談

    “我們必須先學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這句話其實中心思想用四個字就可以概況,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就是需要家長要在平時教育孩子過程中要有換位思考的觀念,並在有問題產生時要先換位思考,站在孩子角度揣摩孩子的真實想法以及動機。

    換位思考是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增強父母孩子關係的必要方法。

    有機構調查指出,現在部分父母孩子關係之所以不好甚至不斷惡化,就是因為部分父母固執己見。

    由於受傳統家庭觀念的影響,部分家長形成一套對於孩子的教育固有的看法,並形成根深蒂固的觀念。因此部分父母會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當有問題產生時,以自己的觀點來衡量孩子,看待問題,就容易造成父母孩子關係緊張並惡化。

    如何在教育中踐行換位思考?

    個人認為其實如何換位思考說簡單也很簡單,說不容易的話也不容易,需要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當有問題產生時,家長要先學會冷靜,摒棄固有的觀念。然後站在孩子角度想象並加以理解孩子的行為,最後要跟孩子平等交流,要讓孩子明白家長是理解孩子的行為,但是這種行為是因為年齡小或者其他原因才有的行為,這是錯誤的,以後要改正。

    舉個例子,也是心理學上教導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的案例。

    爺爺和孫子在花園裡玩,孫子在花園裡給花草澆水,爺爺坐在躺椅上看書。孫子看到爺爺光光的腦袋,靈機一動,就拿著灑水壺給爺爺腦袋澆水。

    爺爺並沒有生氣,可是室內的父母看到生氣了,就開始責怪孩子。爺爺問孫子,為什麼這樣做啊?孫子回答,我只是想讓它長出頭髮。

    類似的情況我相信大部分家長都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有遇到過,那麼都是怎麼做的呢?

  • 2 # 必修數學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我們必須學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對這句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此,我只說一說我自己的想法。

    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學會換位思考,多從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以學生時代的自己為藍本。以自己那時的智力水平、理解能力、思維模式、情感特徵等作為參考,在結合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推敲出學生的接受能力,制定適合的教學計劃。只要有了合適的教學計劃,老師才能更好的把知識傳授給學生。

    老師只有會變成小孩子,才能和學生成為好朋友。只有和學生成為了朋友,老師才能真正瞭解他們的想法,尊重他們的意願。學生階段的孩子,大多有依賴和逆反心理,甚至有的孩子會出現敏感、自卑、恐懼、焦慮等情緒。這些情況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如果老師從大人的角度對學生說教,可能會適得其反。而老師要是從朋友角度關心學生,往往能幫助學生擺脫掉負面情緒。

    老師要想和學生成為朋友,可以參考以下做法:第一,老師要以平視的目光看待學生,不要太嚴肅,不能讓學生怕你,要微笑溫柔的對待學生;第二,老師要像哥哥姐姐一樣多和學生溝通,多參與孩子們的活動,多幫助關心學生,縮短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可以透過作業、試卷評語,以及小紙條等方式與學生交流;第三,不要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要多鼓勵他們。即使孩子犯了錯誤,老師在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後,也要讓他們明白自己仍然可以優秀;第四,老師在批評學生時要注意語氣和方式。可以採取發問式批評、隱蔽式批評、鼓勵式批評的等。

  • 3 # 皮蛋爸爸說教育

    首先明確一點,孩子雖然是你生的,但是,你不一定是合格父母。因為,為人父母,是一個很有挑戰性角色,我們很多人對於這個角色的理解,還停留在生物學意義上,那就是孩子吃飽穿暖,沒病沒災就夠了。顯然是不夠的,作為將來社會一份子,孩子將來的行為規範要符合人類社會的價值準則和道德規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把這個責任都推給老師屬於失職。

    之所以有這種低層次的認知,源於兩點,第一是孩子父母本身就是這樣過來的,他們的父母也是這麼不負責任;第二,初為人父人母,本身素質不高又不愛學習,抱著兒孫自有兒孫福的心態,放任孩子野蠻生長。

    回到題主問題,先做小孩在做小孩的先生很有哲理,其內涵是父母或者老師,應該對孩子的教育負起責任來:

    首先,要做到積極主動了解孩子特點,才好針對不同背景和性格特點的孩子,在教育上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要經常反思自己成長過程中的得與失,以過來人的身份能夠隨時給孩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最後,要把孩子教育當做人生最大一個投資專案看。任何投資都講求投資與回報,這裡不展開論,只強調一點,這裡的回報不是父母指望子女將來對自己如何報答,而是說,能夠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善良和可以輸出價值的人,這是對父母的最大回報。所以,與孩子一起成長,是為人父母者的基本要求。

  • 4 # 六和麥田

    不幸的人,用一生來療愈童年;幸運的人,用童年滋養一生!

    每一個人都有童年的成長經歷,幸運的人過著幸福的童年,不幸的人過著悲慘的童年,當然也有普通的,可是到了成人的時候,便開始了童年的延續,要麼為了童年沒有滿足的成長,要麼是享受著童年成長的的福利。

    我就是一個教書的,童年的成長真的影響著自己現在的教育教學行為。

    因為經濟的貧困,在努力學習的基礎上,才跳出農門,因此,接手孩子的教育教學時,總是希望孩子們努力一點,也能夠藉助讀書,從家鄉走出去,到外面去見識,到外面去闖世界,去創造財富,去提升一家人的生活質量。為此,身同感受,對這樣的要求也格外的強烈。

    可是與學生的不努力、不勤奮,又及家長的無所謂形成矛盾,因此教育的挫敗感就特別的強。

    於是,開始跟孩子們講童年的故事,一開始,孩子們還是有點興趣,聽聽老師小時候的故事,聽聽教師的故事裡有哪些趣味的事情。但是時間長了,孩子們也只是聽聽興奮,在行動上也沒有什麼改變的。教師也只是立足在自己的角度,去講一些自己認為有教育意義的故事,總覺得這樣就像做閱讀題一樣,對孩子的成長應該是有幫助的。可是得到的反饋是,僅僅就是聽聽激動。

    再接著就去講一些讓自己非常感動的故事,例如對奶奶的記憶,對外婆的記憶,對父親、母親的一些故事,與孩子們分享,不僅僅是講一講,而是寫成文章與孩子們一起分享,對這項的印象比之前的效果增進了一步,但是,對於學生的教育而言,其力量依然還是微弱的。

    最後,就是帶著孩子們自己創作成長故事。孩子的童年,不能只有學習,就算是學習也要有印象深刻的學習,而且還得有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印象。例如遊戲活動,迫於安全的考慮,我們不能帶著學生去搞大型活動,但是,我們在學校裡還是可以完成很多的遊戲活動的。並且這些遊戲活動還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接著就是讓學生長期堅持做一件事,並且還是教師從接手開始到畢業,一個持續就是三年時間。我就讓孩子們去寫滿三年的日記,一千多個日子,學生都不分寒暑假去寫日記,等到三年畢業的時候,把這厚重的禮物藉助一個儀式還給孩子。那麼這三年的時間,就不會白費,就不會成為空白,學生的童年就是有力量的。

    當然,還可以讓孩子們從這上千的日記裡,從平時的作文裡,選擇優秀的文章,編成冊,成為孩子最經典的文集。

    所以,我們要從自己的成長路上去挖取更多的有能量的故事與學生分享,更應該教會他們在童年裡創作自己的童年,讓自己擁有健康Sunny、積極正向的童年,藉此可以滋養我們成長的一生。

  • 5 # 育兒小當家KING

    《小王子》中有這樣一句話:曾經我們都是孩子,只是現在的我們已經忘卻。

    也就是成人需要用成人的智慧,孩子的眼光來看世界,這一點對於父母很重要。

    一、父母需要童心未泯進入孩子的世界

    孩子的世界是美好和單純的,而成人的世界是複雜和多變的。要走進孩子的世界,父母就必須也像一個孩子一樣,這樣才能做孩子的好朋友。而要達到這一點,父母就需要童心未泯。要做到童心未泯幾,對於父母來講會有一定的難度,最有效且必須堅持的辦法就是多陪伴孩子,讓孩子的童真感染父母。

    二、父母要用成人的智慧,孩子的眼光來對待孩子面對的事物

    要做孩子的好朋友,父母就應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由於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在看待問題上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侷限性。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用成人的智慧幫助孩子提高認知,糾正錯誤的認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父母與孩子建立信任的過程,讓父母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三、陪伴是父母踐行這個理念的最好方法

    我們常說,陪伴是父母對孩子最深情的告白,所以父母多陪伴孩子是成為孩子好朋友的保障。透過陪伴,父母可以更深入,更細緻的瞭解孩子。同時,也利於構建良好親密的親子關係,從而獲得孩子的信任。有了這種基礎之後,孩子的教育引導才能更好地進行。

    所以,父母要做孩子的好朋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理念。而要踐行這一理念,父母就得透過實際行動來踐行,並做的越來越好。

  • 6 # 何大華

    你好,謝謝你的邀請!因為這段時間比較忙,沒有太多時間寫回答,我就簡短的談談個人的看法。其實在家庭教育中,大部分的父母是很難理解孩子的,所謂做回小孩,就是讓加長們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問題。比如孩子貪玩不寫作業,一種家長呢是直接破口大罵,語言暴力刺裸裸批評孩子,另一種有智慧的家長呢,站在孩子的角度,做正確的引導,玩歸玩,但你的作業在睡覺前要寫好。很簡單的道理,試想誰的童年不貪玩呢?在家庭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經常回想自己的童年,什麼是讓我最開心的?什麼是我最傷心的?童年家庭給我最大的傷害是什麼?什麼又是讓我最感動的?以至於到現在我能理解我的孩子。謝謝

  • 7 # 浮塵微草

    中國大聖人、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說的是教育工作者要根據施教物件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細細分析,這一教育理念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因材,二是施教。顯然“施教”的前提是“因材”,也即必須瞭解施教物件的個性特徵。那麼如何才能瞭解施教物件——孩子的個性特點呢?我覺得關鍵在於施教者能否設身處地、換位思考。也即題主所言——“變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

    這是為什麼呢?

    一、從年齡來看,雙方存在代溝。所以無論是思維、還是行為,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就影響著施教者對孩子的瞭解、理解。試想,難以瞭解、理解,如何因材施教?

    二、從教育的現狀看,諸多問題的產生都源於對孩子年齡特徵的不瞭解:

    家庭矛盾不斷——父母整天和孩子吵架,以硬碰硬,根本不從孩子的角度想問題,而是維護著封建家長式的絕對權威,以語言暴力、棍棒暴力“鎮壓”孩子,固守著子女就要聽父母的——父為子綱——的頑固思想;也不能換位於孩子的年齡想問題,不瞭解、理解叛逆期孩子的身心變化,自然將孩子的叛逆行為如頂嘴、不聽話等等“上綱上線”,視孩子為“忤逆不孝”,以致孩子離家出走。

    師生衝突激化——起因絕對是老師對孩子出言不遜、出手不輕,嚴重侵害了孩子的尊嚴,孩子忍無可忍,於是和老師對抗起來。如果老師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想,可能怒氣就不會衝冠,就不會當眾訓斥孩子,甚而動手了。

    未成年人悲劇不斷上演——孩子情緒已處於過激的狀態,父母或老師卻仍用過激語言“刺激、威逼”——“你去死,沒人攔你”、“你跳吧,不跳就不是老子養的”……但凡父母或老師能冷靜地站在“此時氣頭上的孩子”的立場考慮考慮,也不會丟擲 “那根最後壓死孩子的稻草”。

    三、換位思考是雙方溝通最有效的思維方式,而溝通是處理雙方矛盾的必要手段。

    如何在教育中踐行這一“換位思考”之理念呢?

    首先,施教者要認識到“代溝”對教育的障礙。思想是行動的引路人,只有從事教育工作的人自身有了這種覺悟,才能付諸行動。這是踐行這一教育理念的前提。

    其次,多學習兒童身心發育方面的知識,充分了解不同年齡段孩子身心發育的特徵。這是這是踐行這一教育理念的條件。

    其三,付諸行動,儘可能地消除代溝。在前兩點的基礎上,堅持凡事都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考慮,放下身姿多問問孩子的想法,就能消除代溝帶來的思維障礙,不但不會激化矛盾,相反會更有利於矛盾的化解。

    總之,身為施教者,不覺就不會“變成孩子“,無知”變成孩子“也枉然,先覺有知不行動則為空談。

  • 8 # 寒石冷月

    “我們必須學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這句話就是以一顆童心去面對童心,如果老師或家長缺少一顆童心,你自然讀不懂兒童心理,自然不知道他們內心所需所求,又如何合理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呢?

    缺少童心的育人者,往往和孩子們心理距離很遠,自然不容易被孩子們喜愛。

    童心是什麼?如果你問很多老師或家長,他們可能很回答出來。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因為很少有人去思考這個問題,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審視兒童。我常年從事家庭教育諮詢指導工作,經常與家長和兒童打交道,大凡經常有親子矛盾衝突的家庭裡,家長十有八九不懂兒童心理。而在幼兒園或中小學裡,同樣有大量的老師讀不懂學生心理。面對育人者和被育者,當彼此讀不懂對方時,自然很難建立起最起碼的信任感,教育便無的放矢。

    作為育人者,如果不會和孩子們玩兒,便很難和孩子打成一片,被孩子們接受。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本能,如果哪位家長或老師,願意和孩子們一起玩耍,並且玩出花樣來,保證會讓孩子特別佩服。而當孩子們佩服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老師時,自然願意接受管理和教育。對於這樣簡單的道理,很多家長或老師做不到,因為他們感覺玩小孩子游戲很無聊。對於玩兒這件事來說,懂教育的人深諳一個道理,既幫助孩子建立起內心秩序感和規則感,恰是和孩子們玩兒遊戲開始,從遊戲規則中引導孩子們去理解規則。

    用孩子們能理解的語言去溝通與引導,很容易獲得孩子們的喜歡,這是最起碼的道理。

    我喜歡和孩子們交往,每當和孩子們在一起時,我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在孩子。如和幼兒在一起時,我會蹲下來和他們說話,嘗試用他們能聽得懂的語言去交流,有時甚至用童話語言去聊天,而這樣的溝通方式,孩子們非常喜歡。與兒童溝通時,最初就是從孩子們感興趣的童話故事,或者遊戲活動入題,再悄然過度到引導的主題上。這樣的溝通往往是優先建立起彼此信任感,讓孩子接納你,才能獲得孩子們的喜愛。

    孩子最講道理,但前提是你需要堅持遵守規則,否則,孩子會和你耍無賴。

    孩子內心純真無邪,但大人就不同了,因為太世故,太容易忽視規則,哪怕是遊戲規則,如果大人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你認真去遵守了,就會讓孩子非常喜歡你。反之,如果你成為規則的破壞者,哪怕只有一次,也會讓孩子記在心裡。當孩子不聽話或者違反規則時,你去試圖教育人家時,保證會被懟回來,孩子會說:“你都說話不算數,有什麼資格教訓我?”你是不是感覺特別鬱悶?

    結束語:面對兒童教育,家長很多時候都在扮演老師的角色,但同時更是孩子們的玩伴兒或好朋友。如果你缺乏這些角色意識,可能你就只能是高高在上的家長或老師,讓孩子仰望你時,其實你並不見得能得到孩子們的尊重,因為他們更需要平等的溝通,更需要得到你的尊重與信任。

  • 9 # 坐看雲開
    如何理解?

    當然是同類人才有共同語言啊!雞同鴨講、對牛彈琴,那隻能是自我陶醉罷了。

    還記得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一直為這句話深深反思,教育是塑造靈魂的工程,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召喚,語言對接不上,能召喚嗎?

    它的核心理念是要具有同理心,要設身處地將自己當做孩子,才能感同身受理解孩子,讓自己的靈魂感應到孩子靈魂的需要,才能與他發生共震,才能幫助他、影響他。

    試問一個並不認可你、不理解你的人,你的內心會跟他有共鳴嗎?只怕給他的只有一堵厚厚的牆立在你們之間吧。

    同理,作為老師,或是家長,不能將自己放在孩子的立場上,你就不會懂兒童的心理,你都不懂他,對他的要求是什麼?只能是沒有搞清楚狀況的自以為是了。

    而他的感受呢?當然就是你對他的不理解、不尊重、不在乎。這時他只能啟動防禦機制,將自己包裹起來,不能對接的交流與溝通,有什麼思想傳遞呢?教育?真變成一廂情願了。

    所以,要做孩子的老師,必須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大人思維,換位思考,這是有效溝通的基礎。

    那麼,如何做呢?

    1、換位思考

    在遇到孩子的問題時,經常反思自己小時候,我那時是怎麼想的呢?那時候最希望的是什麼?

    當你面對孩子時,有意識的回想自己小時候怎麼想?怎麼做?有什麼期望?你就站在了和孩子共情的一方,用同理心在理解孩子的行為表現。這不僅拉近了你與孩子的心理距離,也讓你們之間因這份理解而漸生信任,而信任感是孩子親近你、聽你話的基石。

    2、分享經歷

    多跟孩子們分享你小時候的經歷,那些幸運和那些遺憾的事,那些永難忘懷和那些深刻的教訓。

    孩子天真懵懂,他們的人生剛剛起步,犯錯多因不懂,和不知輕重緩急。但從過來人的經歷中,他們會新奇、會震驚,原來人生是這樣的,漸漸明白人生的不可逆,和避免那些悔之晚矣。

    同時,你講了你的,也鼓勵孩子們講講自己,思考自己想做未做的事,和滿懷的期待憧憬。分享自己的親身感悟能與孩子們親近起來,彼此理解,形成一個融洽的閉環,讓溝通更為和諧順暢。

    3、玩在一起。

    孩子的天性就貪玩,因為玩是他們認知世界的一種方式,釋放自己的一個途徑,同時也是交友的一個試金石,玩不到一起的人也做不了朋友。

    無論你是孩子的老師還是家長,與他玩在一起,打成一片,就是孩子心目中認可的朋友了。

    同時,因為你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孩子,所以當你的玩法與眾不同,引領孩子們玩得更高階,更有意思時,孩子們對你會充滿崇拜,孩子們可是對偶像說的話,更容易心服口服呢。

    可能有部分大人會覺得和孩子玩鬧,耽誤時間、毫無意義。其實,孩子們就是從遊戲中慢慢建立次序感和規則意識的。所謂寓教於樂,就是在遊戲中,在歡快的氛圍下,學習更能事半功倍呢。

    《小王子》告訴所有人:“我們曾經都是孩子,只是現在的我們早已忘記。”

    孩子和我們一生都有不解之緣。無論是小時候我們自己做孩子,還是長大了要養育孩子,又或是年老了,我們親近孩子,甚至老還小像個小孩子,這一生我們都會和孩子有解不開的緣分,何不坦然的保持一顆童心呢?做個童心未泯,又有覺知的大人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和女人,誰更喜歡旅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