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琴劍書香

    吳三桂並沒有敗。他是病死了!

    吳三桂晚年起兵可以說勢如破竹,中華大地一呼百應。各地軍閥蠢蠢欲動,孤懸海外的臺灣鄭氏積極配合,就連北韓也是暗中修建戰船千艘準備覆滅大清。

    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2 # 朗照千江月

    這位朋友的問題非常好,說吳三桂手握勝券是極為合適的,吳三桂在勝券在握的情況下,最後失敗,這和吳三桂的戰略部署有關,也和此人的私慾有關係。

    公元1673年11月,吳三桂將雲南巡撫朱國治殺死,他自己將自己封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提出什麼興明討虜的口號,開始正式和清王朝決裂。這一年的康熙不到二十歲,在吳三桂的眼中,年輕的康熙就是一個孩子,他根本不將康熙放在眼中。

    不過吳三桂也有看不起康熙的資本。剛剛起兵的吳三桂,將南方的半壁江山佔據了,說是半壁江山都被吳三桂佔領有些誇張,不過吳三桂起兵後,確實將西南的雲貴、四川湖南等地相繼佔領了。而且當時反清復明的人還是比較多的,當時很多人都在響應吳三桂反對清朝,所以此時的局勢對吳三桂非常有利,也可以說他是勝券在握。

    除了有人響應吳三桂外,當時各個省份的大臣也是支援吳三桂的。根據史書統計,當時清朝各個省份布政使以下的官員,有五百多名投靠了吳三桂,這些官員中很多都是漢人大臣。由此可見,吳三桂起兵造反是得到漢人支援的,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的支援,吳三桂才能夠在軍事上有如此順利的進展。

    在很多人的支援下,吳三桂的兵馬也逐步壯大,他起兵的時候,和他一起造反的人只有三萬多,即便加上其他兩個藩臣的兵力,也就五萬左右。可是吳三桂起兵沒多長時間,他的兵力竟然多達三十萬了,如此勢力,清廷是知道其中嚴重性的,之後的吳三桂所向披靡,十個省份成為他的領地。

    然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吳三桂在戰略上出現了重大的失誤。這個致命的失誤也導致吳三桂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而吳三桂的這個失誤就是登基當皇帝。公元1678年,六十六歲的吳三桂在衡州登基稱帝,是為大周王朝。吳三桂的這一舉動,也徹底讓天下人寒心了。

    在漢人的心中,吳三桂是反清復明的,是興明討虜的,可是現在呢?他為了自己的慾望,竟然當上了皇帝。此時吳三桂盡失人心,昔日和他一起興明討虜的將士也紛紛離開了吳三桂,將士都不願意跟隨他了,還怎麼會為他的王朝拼命呢,最後昆明被清軍攻克,一代梟雄吳三桂也就此覆滅了。

  • 3 # 晴空喜歡笑呵呵

    謝謝邀請。首先明確一點:1、所謂三藩叛亂,其實就是康熙和吳三桂之間的博弈,尚可喜、耿精忠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2、戰略失誤,吳三桂其實從戰爭開始到結束內心都是希望和李宗仁一樣劃江而治,結果只是據守而沒有南下取南京等江南富庶城市當後援,結果慢慢的清朝緩過勁來,優勢的天平慢慢傾斜於清朝,畢竟國家和軍閥之間論持久戰,軍閥必輸。3、火器的使用,三藩叛亂期間清朝使用了不少紅衣大炮,這些火炮有的是從蠻夷地區購買,有點是自行仿製的,對於這種高階型熱兵器,攻城時不管破城還是震懾還是很受用的,這點吳三桂就沒有了。4、吳三桂稱帝早了,期初打的旗號反清復明,結果打著打著自己當皇帝了,這讓很多漢人失望,連準備和吳三桂聯手的臺灣鄭經都放棄與之聯手抗清,更別說手下將領了,軍心民心因為稱帝而喪失。

  • 4 # 宇宙的塵埃27551

    吳三桂(1612年一1678年),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鎮守山海關。抵抗清軍入關。1644年,李自成的起義軍攻佔北京城,李自成的手下劉宗敏把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佔為己有,這一下就惹怒了吳三桂,加上清朝多爾袞給吳三桂許下的高官厚祿,吳三桂義無反顧的投降了滿清。與清軍合力擊敗了李自成,清軍趁機入關,並在吳三桂的幫助下,肅清了明朝的殘部,穩定了全國的局勢。困吳三桂為滿清鎮壓農民起義軍,平滅南明政權有功,被封為平西王,駐守雲南,貴州。尚可喜封為平南王,駐守廣東。耿精忠封為靖南王,駐守福建。史稱"三藩"。吳三桂入主雲南後,大力發展經濟,農業,同時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軍事實力,完全控制了雲貴的兵權和財政,成為西南的霸王,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康熙皇帝在除掉了朝中的異黨,鞏固了政權之後,決心撤藩,消除自己的心腹大患。於是吳三桂聯合尚可喜和耿精忠公然造反,扯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這就是史上有名的"三藩之亂"。起初清軍是節節敗退,長江以南的地盤都被吳三桂的叛軍所佔。但吳三桂只想偏安一隅,做一個逍遙皇帝,因此貽誤了寶貴的戰機,給清軍以喘息之機,在招撫了尚可喜和耿精忠後,對吳三桂發動反擊,吳三桂大敗,氣血攻心,結果一命嗚呼。後清軍攻佔昆明,吳三桂之孫吳世潘自殺。至此,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吳三桂的失敗是歷史註定的,他要逆歷史的潮流而為,在大清己站穩根基,羽翼豐滿之際,起兵反清與清廷抗衡,與人民為敵,可以說是自討沒趣。加之連年戰亂,兵力與物資殆盡。在其勢力急轉直下,不能審時度勢,勉強稱帝,建立政權,可以說是民心向背。從那個"衝冠一怒為紅顏"的血氣將領,變成了舉兵叛清的一代梟雄,最終以失敗告終。

  • 5 # 歲月是把殺你刀02

    吳並沒有手握勝券 他打到湖北不敢打了 對面都是防禦很堅固的重鎮 他自身兵力有限 打也打不動 害怕貿然進攻損兵折將 就這麼跟清軍對峙乾耗著 寄希望於另外兩藩及陝西舊部王輔臣能在各自區域戰場有所作為 可是王輔臣被康熙威懾後很快慫了 又投降了朝廷 另外兩番也無太大作為 等於除了吳三桂 其餘可用的力量全部都不頂事 吳三桂逐漸被朝廷優勢兵力耗死了

  • 6 # 卓爾艾米

    如果說吳三桂手裡握著一張王牌的話,那一定是滿清入關後實行的剃髮易服政策,給中原百姓帶來的嚴重傷害。

    1645年,剃髮易服全面實行,而且是鐵腕政策,時有“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嚴酷刑法做後盾,造成當時的中原百姓帶著強烈的反清情緒。尤其是,歷經江陰八十一日、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一系列屠殺事件後,各地抵抗意志更加堅定。

    吳三桂作為鎮守雲南的藩王,不僅兵精糧足,從四萬多兵力殺出雲南後,一路勢如破竹,聲勢浩大,隊伍不斷擴充,一度達到三十多萬。不僅如此,還得到了天下人的響應,最終又為什麼會失敗呢?這有幾個主要原因:

    第一,戰爭準備嚴重不足。康熙撤藩來得突然,吳三桂反叛也來得決絕。

    但要要打贏這場戰爭,需要精心悉心的準備,但急於捕捉戰機的吳三桂全拋在了腦後,置之度外,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全然不把彼時還僅僅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康熙娃娃”放在眼裡。

    其一,道義準備不足。歷史上有名的是駱冰王的《討武曌檄》,曾國藩的《討粵匪檄》,還有太平天國的《太平天國義軍奉天討清檄文》,否無不是把自己置於道義的制高點。而靠著吳三桂自己的慷慨激昂地演說,固然有一定的煽情效果,但沒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反清套路”,甚至於沒有提出深入人心的口號,他自封“興明討虜大元帥”,除了反清,沒有更明確的任務和主張,在世人面前,他們充其量就是打著“興明”幌子去奪回漢人江山,這也是唯一的砝碼。以至於他們沒有提出相配合的制度和綱領,一切都是那麼倉促和缺乏計劃性。

    其二,不計後果,不顧一切,對反清的目的性非常模糊,充滿盲目性,整個起事過程過於草率,甚至就是義氣用事。

    吳三桂起兵的時候,已經六十歲了,古人云,“廉頗老矣,尚能吃飯否?”吳三桂,貴在不服老,堅信“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有抱負,有野心,但沒有看到自己已然是一個上了歲數的老人,戰爭一開,各種變數隨時會有,萬一他出事,誰來繼承接替他?

    起事的時候,吳三桂已經把兒子吳應熊留在了北京城裡當人質,既是為了獲得康熙皇帝的信任而不得已為之,也正因為“人質事件”增加了他與朝廷彼此的不信任,更堅定了他反叛的決心。但他忽略了留在身邊的孫子還年幼,如何能擔當起開疆拓土的重任呢?孩子年幼的肩膀根本承受不了立國之重!事實證明,後來的吳世璠涉世不深,無論安邦定國、軍事、管理等諸多方面,均無可勝任之處,既不能立身還不能立命,也就不堪立國之重任在肩了。

    所以,吳三桂反清固然可贊,但戰火一開,誰來領導,如何發展,沒有認真研究準備。這場戰亂從一開始,就完全依靠了他的“家族式管理”,可忽略了自己年紀大了,這也為他後來的戰略失誤埋下隱患,而孫子又太小,可謂青黃不接,這仗怎麼打?

    此時,康熙正當年,“少年天子”固然年輕氣盛,但在清廷威望極高,各個王爺擁護,各路八旗軍的忠誠度也高,從始至終就沒有出現反叛的隊伍。反觀吳三桂晚年舉兵,不僅力不從心,他雖有號召力,但不能保證手下的忠誠度能“堅如磐石”,信仰缺乏,戰鬥意志不堅定,他病逝後,樹倒猢猻散,投降的吳周軍一片一片的,這足以說明,他的軍隊為誰打仗?!吳三桂!這充其量就是軍閥隊伍,沒有信仰,很難成事!

    第二,戰略失當,把優勢變成了劣勢,最後演變成頹勢,導致失敗。

    起事之初,吳三桂的確獲得了“天時地利人和”的順利。由於他手下網羅了一大批能打硬仗的“兵痞”,這些人跟著吳三桂常年征戰,經驗豐富,能征慣戰,成為吳三桂最忠心的“死士”,他們一度讓清軍完全處於毫無招架之功,讓吳三桂的軍隊很快攻佔了兩廣和湖南等地,最後飲馬長江,形勢一派大好,此時,他卻幻想著如何劃江而治了。

    事實上,此時的吳三桂顯然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也許是上了年紀,他竟然飄飄然地急匆匆地、冒冒失失地想當皇帝了,“皇帝夢”圓了,這也給了清廷喘息的機會。1678年,67歲的吳三桂終於在衡陽稱帝,國號“大周”。

    然而,幸福來得太突然,去的也更快!登基不到一年的吳三桂很快就病逝了!這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但更讓他想不到的是,他走得如此匆忙,甚至沒有為他的子孫規劃好未來的發展大計——沒有治國方略,更沒有對抗清廷的有效手段。

    第三,缺乏凝聚力的“大周政權”,呈現出來的不是新朝的盛世局面,反而因為吳三桂的離世而瞬間分崩離析。

    果然,吳三桂之孫,吳世璠畢竟還年幼,根本無法服眾,他沒有威望啊!作為另外幾個起事的蕃王,他們貌合神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這給了康熙最有利的各個擊破的機會。

    當吳三桂一廂情願地幻想著劃江而治的時候,老謀深算的康熙,已經開始要絕地反擊了!他乘著吳三桂留給自己有限的喘息機會,迅速調兵遣將,一舉擊敗了“大周”。

    至此,吳三桂死後,“大周”政權僅僅維持了短短三年便亡國了!

    八年抗清戰火,為什麼這麼快就被撲滅了呢?

    後世學者也不停尋找答案,欲圖從中找出失敗的端倪。

    有人說,他反叛的時機不成熟,更有人說,他的私心過重,沒有為老百姓帶來更多的改變,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援,失敗是早晚的事兒。其實,失敗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當兒子被作為人質關押北京的時候,他就義無反顧要反了!

    此時,時機不成熟,此時的吳三桂卻已經鐵了心要造反,而且是不計後果。

    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分析下他的心路歷程。

    康熙撤藩,意味著他吳三桂割據時代的結束。而吳三桂這麼多年忍辱負重,效仿的是越王勾踐,一直在等待機會!在起事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結果只有一個,必敗!但他還是堅持堅定地這麼做了!說明他決心在有生之年,要讓天下世人知道,他吳三桂沒有屈從於滿清朝廷,做了一箇中原人該做的“大義之舉”!

    或許,他就是想憑藉這一次“反清義舉”,讓自己在晚年能有一個讓世人重新評價他的機會!

    但大錯已經鑄成,他根本改變不了什麼!無論是他引清兵入關,還是用弓弦絞殺永曆皇帝,犯下的弒君之罪,都是無法原諒的。故而,當時的人們無不認為他是反覆無常的小人,“認賊作父”,沒有臣節,必然眾叛親離。所以,吳三桂作為明朝的重臣,賣主求榮的結果,成為幾百年來被人所不齒的漢奸人物而存在,並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唯有他的皇孫,一個16歲的少年,竟然如同抗清英雄夏完淳一般的存在,為抵抗清軍,大義凜然,慷慨赴死,為抵抗清軍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可謂是壯士悲歌,令人肅然起敬。

    但是,我們又突發奇想,如果吳三桂造反成功了,會怎樣呢?

    好處一定有的!

    至少,不會有剃髮易服,我們的祖先不會留著辮子,不會有奴才意識影響至今。

    至少,會重視火器的發展,不會有近代百年屈辱史。

    至少,不會有那麼多的賣國條約,不會有那麼多的賠款。

    或許,我們迎來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周盛世!而不是一個吃糠喝稀、讓後世爭論不休的飢餓的偽盛世!

    總之,吳周的興起與失敗,基本靠的是吳三桂個人的魅力,沒有一套成熟的建國方略,不懂韜光養晦,殺永曆帝,埋下嚴重隱患;引清兵入關,不給自己留餘地,稱王太早,漸漸失去人心。犯下的錯誤太多,失敗是早就註定的。加上康熙“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野蠻鎮壓,這些都加劇了吳周政權的覆滅。

  • 7 # 鋒人亂彈

    自古改朝換代多為兩種情況:

    第一民不聊生揭竿而起,第二朝堂內亂一擊致命。

    吳三桂一生基本屬於時勢造英雄,一切成就都只是在利益集團之間夾縫求生,撈足資本索取利益是他能夠駕馭的認知與抱負,本就沒有帝王野心,此次起誓也屬於被迫,只是基於康熙削藩為了捍衛自己利益地位不被侵犯的一種無奈選擇,所以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的結局也是自然而然了!

    康熙初年天下大定,百姓安居樂業,早清皇太極制定的延續漢人制漢的執政綱領初見成效,歷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初現。民間的區域性騷動、官場的區域性波動等其它一些不穩定因素,多是由於漢人的民族情節和階級利益集團利益分配問題在作怪,社會基本面矛盾並不突出,所以並不利於朝代交替,有限的可能導致推翻滿清政府的因素莫過於嚴重民族事件發酵和階級利益波動。

    吳三桂造反明顯是利益根本所致,名族情節只是藉口,一個曾經為了自己私仇家恨侷限利益就可至民族大義不顧,引外族入關的民族罪人是不可能真心的“興明討虜”的,所以第一個階段的成功只是他點燃了大漢民族不屈服於外夷統治壓抑已久的火藥桶,並同時團結了和他一樣可能被侵犯利益的階級集團,在清政府沒有充足準備的時間點上給了滿清政府重重的一擊。但隨著拉鋸消耗戰的開始,時年66歲胸無大志時代階級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表吳三桂,急於維護自己階段性利益成果,試圖和清政府劃江而治,在衡州稱帝的私心顯漏無疑,原來支援他的民間力量和各地階級力量也就瞬間土崩瓦解,那麼他一敗塗地的結果也就自然而然了!

  • 8 # 大師神馬是大師

    1.心懷二心,此人小人之心,無大格局,只是一味跟時勢走而已,清朝進來投降清朝,自己利益受損就要獨立。

    2.陳圓圓。愛江山又愛美人,這是慾望過剩。

    3.對手強大,多爾袞和康熙。

    4.一粗蠻武夫而已。

  • 9 # 穿越再現彼岸

    吳三桂有一個幻想,就是自己的子孫後代世襲雲南,做雲南的土皇帝。1673年,康熙皇帝同時撤掉三藩,吳三桂的夢想被打破,隨即起兵造反。雖然是倉促起兵,準備不足,但是對清朝來說也是準備不足,雙方都是一樣的情況,而吳三桂的兵精糧足,作戰能力強,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兵峰所向披靡,迅速佔領了絕對的優勢,形勢一片大好。為什麼會一敗塗地了吶?

    吳三桂的戰略失誤

    吳三桂效忠清朝30年後,由於撤藩動了他的根本,起兵反清。反清之前,吳三桂到明朝“桂王”墓前祭奠,打出的口號是:“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也就是剃髮易服了。

    “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

    恢復漢族的統治,這個口號也倒是相應這比較多。據統計,投降吳三桂的清朝官員,布政使以下523人,兵力從起兵的3萬多人迅速達到20多萬人,兵峰很快到達了長江沿岸。清朝的軍隊眼看就要土崩瓦解,應該揮兵北上,不給清朝喘息凝聚兵力的時間和空間。吳三桂的謀士劉玄初寫信給吳三桂,極力建議他渡江北上,可是吳三桂卻在湖北松滋停止不前達三個月之久,給清軍充足的時間調集軍隊,對抗吳三桂。原來他想劃江而治,並沒有統一全國的意圖,這是最大的戰略失誤,是導致最終失敗的主因。

    假如吳三桂攻取襄陽,順江而下截斷清軍江南的漕運和賦稅,清朝也很快土崩瓦解。有很多種戰勝的方法,吳三桂選擇了作死的軍事戰略。(康熙劇照)

    吳三桂集團統領全軍的繼承人。

    吳三桂起兵時,他的兒子吳應熊被康熙帝處死,他的手下都是以他為核心進行作戰,一旦他死後,並沒有出現統領全軍的繼承人出現。1678年,吳三桂死後,他的部將吳國忠提出了以下建議:

    捨棄雲南而不顧,北向以爭天下:以一軍圖荊州,略襄陽,直趨河南;一軍下武昌,順流而下,經略江北。勿畏難,勿惜身,寧進死,勿退生,拼死決戰,剜中原之腹心,斷東南之漕運,即令不能混一,黃河以南,我當有之。

    這個戰略構想相當的明確,當時吳三桂的部下尚保有五個省的轄區,賦稅足以支撐作戰,兵力有20多萬,如果拼死一搏,天下尚未可知。但是沒有凝聚力的軍隊將領們,都各自有各自的小算盤,都想自己雲南的家小,根本不願意拼死作戰,再好的戰略也是沒有用處的。(吳應熊劇照)

    沒有一個凝聚軍隊的領袖人物,吳三桂的軍隊如散沙,各自為戰,被各個擊破也只是時間問題。

    吳三桂的政治軍事盟友的不給力

    吳三桂起兵造反的時候,臺灣鄭經、廣東尚之信、福建耿精忠、西藏五世達賴、蒙古察哈爾部等都紛紛響應。五世達賴據西藏,保持中立調停,察哈爾蒙古部也起兵造反,形勢大好。看一下南方的政治盟友們是怎麼做的。(鄭經劇照)

    耿精忠打下了江西浙江的大片土地,軍隊到達長江。鄭經也將福建的漳州、泉州,廣東的潮州、惠州四府打了下來,把尚之信逼和了。正當耿精忠和吳三桂希望合兵攻打江南各地時,鄭經軍隊攻擊耿精忠的後方,這直接導致耿精忠投降清朝。而鄭經在合兵攻打福州時,被清軍大敗於烏龍江,退守廈門。鄭經的戰略眼光只盯著自己的菜,連盟友都攻打。正應了現在的一句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平三藩之亂圖)

    這給了康熙皇帝各個擊破的機會,調集軍隊各個擊破,最終平息了三藩之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舊毛線怎麼編織沙發墊?沙發墊值得買的品牌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