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洲lay

    想起中國第一部關於校園暴力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我從不批判哪個片子拍的真爛,哪個導演真不好,《悲傷》在我心裡更像一部文藝片,而《少年的你》從頭至尾都讓緊張,因為我一直沉浸在它的故事裡,記不得是有三次還是四次讓我眼淚奪眶而出。片子前半程看的壓抑,心裡難受,痛恨校園暴力。但是最後導演還是給了觀眾一個比較圓滿的結局。雖然前面哭了很多次,最後還可以微笑著看完。非常值得去看!最近少年的你票房已經到了15億,希望可以衝刺到20億!#電影# #少年的你票房破15億#

  • 2 # 中年少女格林

    易烊千璽真是個寶藏男孩,從《長安十二時辰》的李必開始,就讓人感受到他身上慢慢在積聚的越來越大的力量。

    其實中國是講隱喻講的最好的國家,因為一直以來都是什麼都不能說。大家都只能從雞毛蒜皮的瑣事里弄點事情做做戲。

    高中生活對人性來說是慘無人道的,性壓抑,情感最細膩敏感的時候,卻要去考什麼鳥試,糾結混亂,夾雜著對未來不美好的期待。經歷過這個時代,人的心理多多少少有些扭曲。

    周冬雨是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同校女生的跳樓自殺就讓她陷入了焦慮複雜的情緒裡。胡曉蝶死後,陳念也遭到了霸凌。一次偶然中,陳念邂逅了名為小北(易烊千璽飾)的小混混,隨著時間的推移,心心相惜的兩人之間產生了真摯的感情。小北答應陳念在暗中保護她免受魏萊的欺凌,沒想到這一決定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從這個切口引入,以校園為背景,逃離敏感局勢,談論一些話題。少年的你,青年的你,中年的你,不管什麼時候,總有一座怪城桎梏著我們。如果有一點點溫暖,誰不貪圖呢。

  • 3 # 貓眼kan潮

    首先這部電影製作真的特別的真實。

    道服化都特別的好。

    演員演技都很棒,

    哭的時候就是發自內心的。

    《少年的你》是一部反映現實的電影,輻射了高考背景下的考生心理和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這是一個青春期少年們從迷惘孤獨,走向彼此救贖,終與世界和解的成長故事。

    《少年的你》是成功的,這歸功於曾國祥、許月珍的操盤,餘靜萍的攝影,還有周冬雨、易烊千璽和尹昉的到位演出。

    在當下我們還能看到這樣一部華語院線電影,一定要向臺前幕後所有人都致以敬意。

    然而,影片的敘事鋪陳與氛圍營造雖好,但我總覺得有那麼一絲失焦,進而減了幾分應有的力度。

    我並不反對把校園欺凌、制度缺位、青春成長、少年真心等揉作一團,但它們不應該糊為一灘才是。

    目前為止片子的評分是8.7分,但我相信不止一個人覺得它不值這個分。

    片子以校園暴力作為選題,比較新穎,符合當下的校園問題。但校園暴力只出現在影片的前半段,後半段基本在演一場刑事案件,除了鏡頭和音響在提醒我這是一部電影,我差點以為在看普法節目。

  • 4 # John的生活札記

    電影剛上映,就看了首映。整部影片的基調是壓抑的,鏡頭轉換很快,節奏很緊張。甚至於整部影片的臺詞並不多,簡單但是又句句誅心。我一直很喜歡眼睛會說話的演員,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所以一開始,我很難想象在現實生活中白淨的男孩,眼睛充滿溫柔的男孩,如何演繹出一個生來就生活在淤泥中的小混混。

    但是影片開始後,我的顧慮都被打消了。易烊千璽的眼睛是會說話的,不,應該說那就是小北的眼睛。在面對質疑與不公時,眼裡有屬於小北的倔強,和小北的狠勁,他的憤怒,沒有大吼,但我卻感受到了他的憤怒,特別是他在看陳念影片的時候,憤怒,痛苦但又心疼。 我記得千璽以前說過,自己不是一個經常生氣的人,甚至連想揮手的想法都沒有。但這部影片卻恰恰相反,小北從不掩飾自己的憤怒,憤怒了就揮拳,哪怕最後遍體鱗傷,也要使勁揮拳。唯一的掩飾,就只有想保護陳唸的時候,因為想保護,所以不能憤怒。一個眼睛會說話的人,以後一定會是一個好演員,期待易烊千璽以後的電影作品。   

    很感謝易烊千璽帶來了小北,也呼籲這個社會能夠真正的去關注到校園霸凌事件,每一個施暴者都是未成年,每一個受害者也是未成年,未成年不是犯罪的藉口,每一個人都第一次生而為人,那為何要受他人欺負。就像電影中,看似正義的警察,一樣會質問為什麼你受傷害時不報警,為什麼你不找大人,老師會質問為什麼不告訴老師,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好像到了最後,做錯的反而是被欺負的我們。這又何嘗不是來自成年人的霸凌與傷害。   

    一次霸凌,對於施暴者只是一個遊戲,就像施暴三人組中最懦弱的那一個,對外說自己是因為害怕所以不得不,但其實不過是想別人轉移注意力到另外的受害者上。起初我以為她是唯一一個施暴者中仍心存善良的人,但最後發現,她從未有過憐憫,事情過去後,她依舊花著心思紋著眉毛打扮的光鮮亮麗。而悲傷卻一直留在了受害的人心中一輩子。   

    陳念是幸運的,哪怕遭遇了霸凌,但至少她有小北,有小北保護著她,小北也是幸運的,因為陳念就是希望,就是光芒,把他從以往的汙泥生活中拯救了出來,光明正大的走在大街上。希望世界能夠再善良一點,希望每一個遭遇不幸的人都能遇到自己的光明。我們生活在汙泥中,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 5 # 電影中人

    看完《少年的你》最大的感受是,優缺點都很明顯。

    電影把校園暴力這件事擺在了公眾面前,光是點出這個事情,就已經甩其他青春愛情片一大截了。

    對高考的表現,畫面的剪輯,都可圈可點。

    當然最驚豔的還是兩位演員的表演。

    周冬雨的哭戲每一場都張力十足。印象最深的還是她和媽媽打電話那次,明明在學校裡受了欺負,拿起話筒就在無聲但又撕心裂肺的哭,說話時還要強忍著假裝什麼事都沒有。

    她的戲禁得起攝像機零距離大特寫。

    至於易烊千璽飾演的顧北山,這個角色的人設我認為有一點問題,這個後面再提。

    但是。

    就像“反派影評”所說的,兩位新生代演員的演技是電影最厚的濾鏡。

    在我心裡,《少年的你》是一部及格電影,但真的稱不上是好電影,那些的不好的地方,大部分都和審查沒有什麼關係。

    電影前半部分表現校園霸凌,後半部分是懸疑,男主女的愛情線貫穿始終。

    可惜,霸凌只是點到為止,沒有深入探討;懸疑很像《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獻身》的結合體,抄不抄襲的不是專業人士不好下定論,但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是會影響觀影體驗的;愛情線則帶有很深的青春疼痛文學的影子。

    全世界都在拋棄顧北山

    顧北山太可憐了,全世界都在拋棄他,導演也是。

    他最大的幸運是易烊千璽演了他。

    從小輟學,被母親拋棄,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本來這個角色是可以引申出一些東西,探討一下顧北山這樣的年輕人的生活狀態的,導演點到了這一點,比如小北問陳念,“押題是什麼?”這句話讓人很心酸。

    但是導演無意深究,顧北山這個角色存在的最大意義還是保護陳念。

    《白夜行》裡的男孩和女孩會有這樣的關係,是男孩對女孩有歉疚感,這種歉疚使兩個人之間有一種解不開的“羈絆”。

    《少年的你》沒有,兩個人似乎就是劇情需要在一起的。

    好,沒有羈絆也可以,我接受無緣無故的愛。但是,也不能把顧北山這個角色塑造的這麼單薄吧。

    看到最後的彩蛋,我頭上的黑人問號已經藏不住了。

    “他們為什麼不結婚???小北就這麼見不得光的嗎?”

    我知道導演是想前後呼應一下,但是這真的不合常理。

    誰會自願為另一個人付出生命,自願一輩子不求回報的在背後保護他。這不是一句“因為他們是少年”能解釋通的。

    如果真的可以把他們的愛情拍得很動人,讓我相信這樣的愛是存在的,也行啊。

    問題是,沒有。

    每當看到陳念坐著小北的車兜風,或者倆人一起看魚、逛街時,我都想真心誠意的問陳念一句,“你作業寫完了嗎?”

    陳念可是激情殺人之後還要冷靜的結束的高考的人,高考是她人生唯一的希望,這種情節不符合人設吧。

    煽情戲也略討巧。

    放著兩人曖昧的片段,臺詞是“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我會永遠在你背後”,或者直接特寫到兩個人的臉上,背景音樂調到最煽情。

    你品,你細品。

    我很不喜歡這樣的表現方式,別問前因後果,浪漫就完事了。像是通篇形容詞的作文,像是導演按著我的頭問我,“感動不感動?哭不哭?”

    電影院裡一片抽泣聲,我哭不出來,我希望導演可以真誠一點,用故事來打動我。

    今年最好的表現青春期感情的我覺得是《過春天》裡互綁手機的一場戲。

    昏黃的燈光,近在咫尺的呼吸,輕微的肌膚接觸,沒有一句關於“愛”的臺詞,但就是曖昧的讓人透不過氣來,連膠布的撕拉聲都像是在欲言又止的說些什麼。

    誠然,《過春天》是有劇情硬傷的,但是她把少女青春期的孤獨、叛逆,友情愛情的糾葛,親情的疏離都拍得很到位。你不用在臺詞裡呈現,不用放著最憂傷的音樂,不用拍大特寫,我可以自己感覺到,佩佩是孤獨的。

    你我都是施暴者

    再談談校園霸凌吧。

    《少年的你》把霸凌這件事情拍出來了,這很好,但是拍得太淺了,到後半截更是完全跑題,跑到日式推理上去了。

    校園霸凌裡面,大致分有三個角色:受害者、施暴者、旁觀者,對應電影裡面的人分別是陳念、蔚萊、李想。

    每一個角色都值得深挖,但很遺憾,電影中的三個人都相當單薄。

    施暴者為什麼會施暴?

    我想大家都聽過“每一個施暴者都是受害者”這句話,電影裡面也有點到,蔚萊家庭教育的不完整。

    我想抽離社會家庭原因,從更直接的導火線層面問,“為什麼施暴者會施暴?”

    如果被霸凌者都是絕對純潔無辜善良的,都是值得同情的,那麼霸凌事件完全可以簡化為正邪對立,批判施暴者,或者從社會層面分析他們施暴的原因,加以拯救就完事了。

    這種型別的校園暴力的確存在,很多。但我更想說的是另一種。

    很多的被施暴者是有一點點生理或者性格缺陷的,或許不太好看,或許過胖,或許過於木訥寡言,或許像陳念那樣家庭成分不好,甚至,或許性格讓人討厭。

    有這種讓人“不順眼”的人存在,暴力就極有可能產生。

    這中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旁觀者。

    《少年的你》也點到了旁觀者,影片開頭女生跳樓時,很多人在拍照。

    的確拍到了旁觀者的冷漠,但現實中的情況絕對會更加複雜。每一場暴力中,冷漠的旁觀者很有可能就是你我。

    當你看到他們受欺負,會不會出手製止?

    我說的欺負,沒有電影裡那麼嚴重,是一種更普遍的欺負。可能是被幾個調皮的“大孩子”打幾下,踢幾腳,可能是集體活動的時候被全班人孤立,如果是女生,可能是被各種八卦謠言攻擊。

    當你看到一個不那麼可愛,甚至你覺得有點討厭的人,受到了這樣的欺負,你會不會出手製止?甚至,即便看到他被拳打腳踢,你會不會制止?

    捫心自問,我可能不會。

    張愛玲在一個短篇小說中這樣寫道:

    世界是他人的悲哀並不是缺乏同情,只要是戲劇化的,虛假的悲哀,他們都能接受。可是真遇著了一身病痛的人,他們只睜大了眼睛說:“這女人痩來!怕來!”

    是這樣的。我們都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善良,我們會在電影院裡為陳唸的遭遇痛哭流涕,卻可能不會在意身邊有同樣遭遇的人。

    “他活該。”我們大概會這樣安慰自己。

    真的活該嗎?仔細想想,以前覺得很討厭的人,他們是真的做錯了什麼嗎?或許,只是某一瞬間讓你覺得討厭了?有時候,我們自己都不會知道惡意是如何產生的。

    退一萬步,即便不那麼無辜,他們理應被這樣孤立,這樣欺負嗎?

    當時的我們可能不會知道,這樣的做法對於被欺負、被孤立的人是多大的傷害,對他們以後的成長道路和自信心是多大的打擊。

    也沒有意識到,很多更嚴重的校園霸凌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一次又一次的“他活該”的念頭,讓我們成了冷漠的旁觀者,甚至協助施暴者。

    所以校園霸凌要怎麼制止?我沒有答案。

    只能呼籲大家,包括我自己,從自身做起,試著瞭解那些和我們不同的人,即便真的不喜歡,也請對他人保持最大的善意。

  • 6 # 士元最開心

    《少年的你》是根據玖月晞小說改編的電影,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尹昉、吳越、周也等人主演

    該片講述在高考前夕,被一場校園意外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如何守護彼此成為想成為的成年人的故事。並且該片入圍了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新生代單元!

    該片演繹了前所未有的題材,以校園欺凌為主題,這個主題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現實問題,但從不被人重視,直到這部影片的問世,人們看完後引發網友熱議及關注,把校園欺凌這個真真正正存在我們身邊的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重視!

    一場高考前夕的校園意外,改變了兩個少年的命運。陳念(周冬雨飾)性格內向 ,是學校裡的優等生,努力複習,考上大學是高三的她唯一的念頭。同班同學的意外墜樓牽扯出一串不為人知的故事,陳念也被一點一點捲入其中……在她最孤獨的時候,一個叫小北的(易烊千璽飾)少年闖入了她的世界…

    大多數人的18歲都是明媚、快樂的,而他們卻在18歲這個夏天提前嚐到了成年人世界的漠然。一場秘而不宣的“戰鬥”正在上演,他們將一起守護少年的尊嚴。

    電影中鄭警官和楊警官有一段燒烤攤的對話,看完以後,令人沉思。

    鄭警官說:

    “我小時候就沒發生過這種事。”

    楊警官說:

    “那些不好的,你都忘了。”

    的確是啊,在我們成為大人的路上,每個人可能都經歷過或遇見過校園霸凌。就像東野圭吾在小說《惡意》裡寫道的:“就好像某天突然被貼上惡魔的符咒一樣,校園霸凌事件就這麼開始了。

    所以我認為《少年的你》在我看來不是一部青春片,它更像是一部教育片。當陳唸作為犯罪嫌疑人在審訊室被女警官質問:

    “為什麼不向他們求助”的時候,

    陳念回答說:

    “向誰求助,能向誰求助,

    如果這個世界是這樣的,你捨得讓她出生嗎?”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制止校園霸凌真的刻不容緩。

    就像在影片的最後,陳念問小北:

    “如果再來一次,你還會這麼做嗎?”

    小北迴答:

    “沒有如果,而且我不希望有這樣的如果。”

    多希望,這個世界上不再有人被霸凌。所以當我們面臨霸凌或者看到霸凌的時候,請不要再退縮,反抗和抵制才是唯一的救贖。如果你深處黑暗,不要怕,當你真正直面它的時候你會發現,星辰已經照亮天空。

    所以我認為這部劇熱,火,好,熱在哪,好在哪,火在哪?熱在選材,選擇了有共鳴的話題,好在演員,演員演技爆炸,好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下。

    願所有人都可以被溫柔以待!

  • 7 # 阿玥的運營屋

    看電影之前我拒絕一切劇透,看到關於影片內容的資訊都會立刻退出,我想自己感受這部電影

    等電梯的時候聽到身邊的情侶對話:就是一部校園霸凌的片子,加了上青春、高考......我也以為是這樣

    不早不晚,剛好趕到電影開場。底層生活、命運高考、校園霸凌,沒有太多意外的橋段,易烊千璽和周冬雨的演技,說實話,很震撼

    網上關於易烊千璽演技、校園霸凌、青春回憶的文章很多,褒獎、爭議都有

    電影想展示的內涵很多,我看到的也有限,每個人的感觸也都不同,但是看完之後給我感觸最深的,是鄭易警官

    網友說:鄭易是那個已經邁入成人世界但是仍不捨回望的人。大概也正是因為遊走在“大人”和“少年”之間,才讓這個角色顯得這麼完美

    整部電影印象最深的鏡頭是,鄭易審完小北,懷孕的女警官審完陳念之後的對話

    女警官:這個世界上怎麼可能有一個人願意為另一個人背上殺人犯和強姦犯的罪名呢?

    鄭易:你我可能不會,但他們會,他們還是少年

    鄭易就像是他的名字一樣,是一個充滿正義感的警察,他想保護陳念,保證陳念不被威脅

    就連他自己都說:當警察之後喜歡上了睡覺,因為不想看到一些人,一些事。他說:等陳念長大就懂了

    可是,究竟什麼是長大呢?“我們一直在讀書,高考之後就變成大人了。可是從來沒有一堂課教會我們怎麼長大。”

    我想起了,那個滿懷著希望和熱情,願意冒險去做一切他熱愛的事情的小王子

    也想起了那個在星球上兢兢業業打掃衛生的“王子先生”

    小王子離開了屬於自己的星球,對未知的嚮往讓他遇到了各種各樣新奇的人和事

    無法馴服的小狐狸、擁有至高無上權力卻沒有臣民的國王、整日買醉的酒鬼、狡猾的商人、執著的點燈人......

    《小王子》這部電影的後半段,小王子變成了王子先生,他擔心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擔心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完,他被金錢奴役,眼睛也不再閃著光

    所以究竟什麼是長大呢?忘記自己的初衷、理想、熱情嗎?只是為了生存,日復一日的活著嗎?

    在現實裡,對很多人來說,大學畢業走入社會之後才是長大,遇到形形色色的大人,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像大人一樣活著

    有人渾渾噩噩、有人度日如年、有人依然堅持著理想,像一個少年一樣執拗的追求著那些不被常人認可的夢想

    “大人”們常說:你剛入社會,要多學習,要虛心,要努力。這些都沒有錯

    可是前提有問題,為什麼只是剛入社會要多學習、要虛心、要努力呢?

    那些所謂的自以為自己是大人的人,不需要學習、虛心和努力嗎?

    《少年的你》這部電影,帶給人們的關於少年和長大的思考,才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更加關心的。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高考已經過去,我們也會成為大人

    這堂要用一生的時間才能上完的課,不論走到哪一步,我們不該忘記的是,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更好的大人

    步入社會之後,我接觸到的很多“大人”都是我無法強迫自己認可的大人,在我看起來,他們只是比少年多吃了幾十年的鹽、多走了幾十年的路

    他們只是在用“年紀”和“身份”這兩個毫無溫度的詞語去壓制,那些與他們格格不入的不一樣的“少年”,甚至強迫少年改變

    少年和大人不該只是年齡的區別,也不應以年齡為分界。少年和大人應該是平等的,少年擁有大人缺失的赤誠、大人擁有少年沒有的穩重。大人權衡利弊,但是少年一往無前

    大人也有自我質疑以及被質疑的時候,那個時候大人會說:我生活所迫、我身不由己

    可我覺得,生活和命運從來都是掌握在自己手裡,所有的生活所迫和身不由己都是自己的選擇,不該怪給生活

    以後的每一天,在變成合格的大人的日子裡,都不妨礙內心住著少年

    共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的三國人物是誰?說過什麼經典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