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杜為

    亞瑟·叔本華(德文: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歲),德國著名哲學家。是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並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論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認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運作的力量。

    主要成就

    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創始人

    唯意志論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悲觀主義哲學的代表人之一

    代表作品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錄與補遺》

    受影響

    柏拉圖、康德、歌德、瓦格納

    他指出:康德錯誤地假定知覺包括想象,將直觀和思維混淆起來。康德構造了將感性直觀和知性十二範疇共同構成經驗物件的理論。叔本華髮現若按照這種理論,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觀又是思維,既非直觀又非思維的東西。而且這樣一來動物要麼就具有思維,要麼就連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沒有了,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叔本華哲學思想中表象(presentation )的含義:

    意志是世界的本質 ---

    (1)人的軀體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現。

    (2)動物的各種活動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3)植物的活動也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4)整個大自然以及無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

    (5)理性及表現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慾望的表現。

    (6)知識也是意志的工具。

    康德指出:因果律是先驗的,所有的經驗知覺都是處於主觀之上,不可能區別或認識物自體。而叔本華指出:僅用直觀就能獲得經驗物件。關於物自體的知識,是透過理智這種內在感覺而獲得的,它只在時間的形式中被認識。

    美學成就

    叔本華是個涉獵廣泛的美學家,他對音樂、繪畫、詩歌和歌劇等等都有研究。他把藝術看作是解除人類存在的痛苦一個可能途徑。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部分,他對柏拉圖表示了敬意,在這裡他討論了藝術以及藝術的積極意義。他指出藝術是獨立於充足理由律之外的表象,所以它能擺脫意志無處不在的訴求。而這種藝術的表象和柏拉圖的理念論有相似之處。

    柏拉圖的理念論是為了解釋這樣一個問題:遇到的各種事物中,有些事物與另一些如此相似,如果不是因為它們的個體性就幾乎分辨不了。於是就有了共相和殊相的問題,在柏拉圖看來,只有理念是永恆的,而經驗世界是處在不斷變化中的。叔本華意識到柏拉圖的理念論和康德的物自體有異曲同工之妙,康德指出:知識只是在認識表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柏拉圖指出:認識的經驗世界不是真正的認識物件,只有理念才有意義。[3]

    叔本華借鑑了他們兩者的思想。康德的物自體不能被完全認識但能被直接認識。意志作為自在之物,不從屬於時間、空間和因果律,因此不是個體化地被認識。柏拉圖的理念則可以在作為意志的客體化在客體化的物件中被找到。所以一切藝術就是對理念的直接把握,是理念的一個具體顯示。這種把握和顯示同樣具有一種絕對的普遍性和超時間或空間的本質,所以它就能將人類從永不休止的欲求中解脫出來。於是美也就具有了極高的價值。藝術家作為天才,可以把握殊相中的共相,透過理念把現象和意志相分離,這種能力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藝術品具有一種超時間的本質,而音樂同時具備超時間和超空間的本質,所以音樂不只是對理念的複製,它還更接近意志其本身。所以它也就具有一種更高的價值。音樂和表象世界幾乎是並列的存在。但這種美都只能使人們從意志那裡得到暫時的解脫,因為這種對於美的訴求只能使人陷入意志其本身的陷阱中去,所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侷限性。[3]

    倫理學見解

    綜述

    叔本華指出倫理學是很簡單的一門學科,他從人類行為的動機出發探討人類道德的基礎。人類行為的動機可以分成三種:希望自己快樂,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別人快樂。這三種動機分別概括為利己、惡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惡毒是非道德的推動力,只有基於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為。

    利己

    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為都是出於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是個人名譽和法律規範。出於個人名譽的道德行為其目的隱含著滿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獲得他人的敬意從而產生心理上的滿足。而迫於法律規範的道德行為則是為了規避法律懲罰,免於自己受到損失而做出的。這些行為是沒有真正道德意義的。出於這種目的的極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別人什麼都沒有。基於這個原因的庸俗情況就是常看到的,那些為了生理需求上的諸如食慾、性慾以及舒適等等要求而發展出來的極端不道德行為。[4]

    惡毒

    第二種非道德的動機是惡毒,它的目的是希望別人痛苦。惡毒是無處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輕微的,普遍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漠視和反感。人類用禮貌和聰明來掩飾這一動機,所以背後的惡意中傷和謠言誹謗便相當常見。惡毒的兩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災樂禍,嫉妒是與生具來無法擺脫的卑劣人性,因為嫉妒的東西本應是受到敬佩和感動的。而幸災樂禍可以說是惡毒的普遍現身,沒有比幸災樂禍在道德上更一無是處的了。出於惡毒的極端形式是:盡其所能地傷害別人,一切殘忍的行為都只是將幸災樂禍付諸實施的行徑。一切的非道德行為都能由以上兩種動機中推匯出來。[4]

    同情

    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萬中無一。人們會對那些道德行為產生敬意正說明了那些道德行為與眾不同,是不可思議的。叔本華引用盧梭的話說:人們不會對比自己幸福的人產生同感,而只會對比我們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們的直接同感只侷限於對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實質上是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將他人與自己視為一體。從同情出發,直到高尚無私,慷慨大量,一切對於美德的讚美詞彙都出於此而沒有其它。

    叔本華將從同情出發的倫理學基本原則定為:不傷害別人,儘量幫助每一個人,其對應的兩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愛。公正表現了同情的否定性質,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傷害他人。而仁愛則表現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個級別,即看見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從而使自己去幫助每一個人。這兩者都是極端罕見的,但又是確實存在的,即便再沒有道德的人也無法否認公正和仁愛這兩者。[5]

    由於一切行為的動機都出於利己、惡毒、同情這三者,所以一個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這三者中所佔比例越大,則一個人的道德程度越高。

    這三者的比例在一個人的性格中無法改變,對這個觀點的論證是從人類的普遍態度出發的。對於一個過去犯過錯的壞人,人們就對他永遠不抱有信任的態度;一個被認為是好人的人,無論做了什麼錯事總能受到人們信任;攻擊對方時,都攻擊他人的性格而不是事件本身,因為性格被認為是無法改變的東西,例如常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本質,再有本質的發揮,所以一切行為都是出自個人的自由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對於道德基礎,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論證是最困難的問題。 同情心應該是對自身遭遇痛苦的推己及人而並非從他人感受到痛苦的觸發,也就是認為人,其實本無差異。在利己和痛苦主義者看來,他人和自我之間存在一種絕對的差別,這是他們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間的無差異性,這即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開而去,就是認識到萬物間的無差異性,這裡叔本華對道德起源的論證存有一種神秘主義傾向(萬物一體),和中國的莊子的齊物思想本質上有共同之處。[5]

    叔本華的倫理學大致可以用這樣的邏輯來描繪:萬物間無差異-->人、我間無差異-->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同情心的油然而生-->公正和仁愛思想的建立-->道德的建立

    生存意志論

    意志是世界的本質

    人的軀體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現;動物的各種活動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植物的活動也受生存意志的支配;整個大自然以及無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理性及表現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慾望的表現;知識也是意志的工具。

    人的全部活動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人生為什麼很悲觀?或意志為什麼令人痛苦?

    人是利已主義的;慾望的滿足總是受到條件的限制;人生活在摩耶(maya)之幕中;人生就是苦難:“生命,整個兒地根本地就是痛苦,它是和痛苦分不開的”,“每一部生命史就是痛苦史;對知識樂觀主義的批判;幸福與快樂包含在痛苦之中;世界唯有人的痛苦最深。

    如何擺脫痛苦

    無關心的態度;轉向藝術:建築、繪畫或雕刻、詩歌、悲劇、音樂(意志的客觀化程度由低到高);否定意志但不自殺;改變觀點,預設自己的痛苦,同情的愛。[6]

    讀書之法

    叔本華最反對死讀書、讀死書的人。讀書必須思考,如果不思考,只一味地讀,和經常騎馬坐車而步行能力必定減弱的人一樣,將會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他說:有許多學者就是這樣,因讀書太多而變得愚蠢。經常讀書,有一點空閒就要看書,這種做法比常做手工更容易使精神麻痺,因為在做手工時還可以沉湎於自己的思想中。我們知道,一條彈簧如久受外物的壓迫,會失去彈性,我們的精神也是一樣,如常受別人的思想的壓力,也會失去其彈性。又如,食物雖能滋養身體,但若吃得太多,反而傷胃乃至全身;我們的“精神食糧”如太多,也是無益而有害的。讀書越多,留存在腦海中的東西越少,兩者適成反比。讀書多,腦海就像一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塗抹再塗抹的黑板一樣。讀書而不加思考,決不會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淺薄而不生根,大抵在不久後又會淡忘喪失。

    名言

    人生實如鐘擺,在痛苦與倦怠之間徘徊。

    人類幸福的兩大敵人是痛苦和無聊。

    沒有人生活在過去,也沒有人生活在未來,現實是生命確實佔有的唯一形態。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過時間,有才能的人設法利用時間。

    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孫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

    老年時最大的安慰莫過於意識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獻給了永不衰老的事業。

    讀書越多,留存在腦中的東西越少,兩者造成反比。讀書多,他的腦海就像一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塗抹的黑板一樣。

    一種純粹靠讀書學來的真理,與我們的關係,就像假肢、假牙、蠟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獨立思考獲得的真理就如我們天生的四肢:只有它們才屬於我們。

    我們讀書時,是別人在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重複他的思想活動的過程而已,猶如兒童啟蒙習字時,用筆按照教師以鉛筆所寫的筆畫依樣畫葫蘆一般。我們的思想活動在讀書時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們暫不自行思索而拿書來讀時,會覺得很輕鬆,然而在讀書時,我們的頭腦實際上成為別人思想的運動場了。所以,讀書愈多,或整天沉浸讀書的人,雖然可藉以休養精神,但他的思維能力必將漸次喪失,此猶如時常騎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較差,道理相同。

    從根本上說,只有我們獨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為,惟有它們才是我們反覆領悟的東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夾別人食桌上的殘羹,就像陌生客人脫下的舊衣衫。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說出來的東西更多,更有趣,因為嘴巴說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說出的是思想的本質。

    財富就像海水,飲得越多,渴得越厲害;名望實際上也是如此。

    具有偉大心靈的人,相對於他的心靈來說,永遠是王。

  • 2 # 小峰王曉鋒

    叔本華是懷疑論大家

    叔本華對康德是充滿讚美之情的。在對康德哲學批判的附錄標題上,他引用了伏爾泰的話: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錯而不受責難,這是他們的特權。

    叔本華指出:康德的最大功績不是他的認識論,而在於他劃分了表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別。他指出:康德錯誤地假定知覺包括想象,將直觀和思維混淆起來。康德構造了將感性直觀和知性十二範疇共同構成經驗物件的理論。叔本華髮現若按照這種理論,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觀又是思維,既非直觀又非思維的東西。而且這樣一來動物要麼就具有思維,要麼就連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沒有了,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叔本華哲學思想中表象(presentation )的含義:

    (1)意志是世界的本質。

    (2)人的軀體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現。

    (3)動物的各種活動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4)植物的活動也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5)整個大自然以及無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

    (6)理性及表現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慾望的表現。

    (7)知識也是意志的工具。

    康德指出:因果律是先驗的,所有的經驗知覺都是處於主觀之上,不可能區別或認識物自體。而叔本華指出:僅用直觀就能獲得經驗物件。關於物自體的知識,是透過理智這種內在感覺而獲得的,它只在時間的形式中被認識。

    叔本華指出倫理學是很簡單的一門學科,他從人類行為的動機出發探討人類道德的基礎。人類行為的動機可以分成三種:希望自己快樂,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別人快樂。這三種動機分別概括為利己、惡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惡毒是非道德的推動力,只有基於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為。

    利己

    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為都是出於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是個人名譽和法律規範。出於個人名譽的道德行為其目的隱含著滿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獲得他人的敬意從而產生心理上的滿足。而迫於法律規範的道德行為則是為了規避法律懲罰,免於自己受到損失而做出的。這些行為是沒有真正道德意義的。出於這種目的的極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別人什麼都沒有。基於這個原因的庸俗情況就是常看到的,那些為了生理需求上的諸如食慾、性慾以及舒適等等要求而發展出來的極端不道德行為

    惡毒

    第二種非道德的動機是惡毒,它的目的是希望別人痛苦。惡毒是無處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輕微的,普遍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漠視和反感。人類用禮貌和聰明來掩飾這一動機,所以背後的惡意中傷和謠言誹謗便相當常見。惡毒的兩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災樂禍,嫉妒是與生具來無法擺脫的卑劣人性,因為嫉妒的東西本應是受到敬佩和感動的。而幸災樂禍可以說是惡毒的普遍現身,沒有比幸災樂禍在道德上更一無是處的了。出於惡毒的極端形式是:盡其所能地傷害別人,一切殘忍的行為都只是將幸災樂禍付諸實施的行徑。一切的非道德行為都能由以上兩種動機中推匯出來。

    同情

    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萬中無一。人們會對那些道德行為產生敬意正說明了那些道德行為與眾不同,是不可思議的。叔本華引用盧梭的話說:人們不會對比自己幸福的人產生同感,而只會對比我們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們的直接同感只侷限於對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實質上是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將他人與自己視為一體。從同情出發,直到高尚無私,慷慨大量,一切對於美德的讚美詞彙都出於此而沒有其它。

    叔本華將從同情出發的倫理學基本原則定為:不傷害別人,儘量幫助每一個人,其對應的兩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愛。公正表現了同情的否定性質,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傷害他人。而仁愛則表現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個級別,即看見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從而使自己去幫助每一個人。這兩者都是極端罕見的,但又是確實存在的,即便再沒有道德的人也無法否認公正和仁愛這兩者。

    由於一切行為的動機都出於利己、惡毒、同情這三者,所以一個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這三者中所佔比例越大,則一個人的道德程度越高。

    叔本華的形而上學構建於兩個基礎概念之上:

    一是表象和意志雖然是同一的,並且共同構成世界,但意志是決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體化;

    二是意志永遠表現為某種無法滿足又無所不在的欲求。

    於是世界本質就是某種無法滿足的欲求,所以從邏輯上說,它永不可能被滿足。所以如果不能滿足的欲求是某種痛苦,那麼世界就無法擺脫其痛苦的本質。人們只是永遠試圖使自己的欲求滿足,但這種滿足卻更加證明和顯現了意志本身,這被叔本華認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所以他認為無論一個人是樂天派還是悲觀派,都不能擺脫根本上的痛苦。樂天派只是對現實的躲避,是自我欺騙所造成的假象。所以對悲觀主義的懷疑者們,只能從叔本華的形而上學上進行爭論而不是爭論悲觀主義本身。

    叔本華是一個徹底的宿命論者和決定論者。表象間受到因果律的影響,而表象和意志間沒有聯絡。意志透過某種超因果律的確又基於因果律的法則和表象世界發生關係。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按照其嚴格的必然性而發生,人們所感覺到的自由意志仍是處於表象世界的活動,而所觀察到的任何表象以及人的任何行為都受到意志這樣一種神秘的力量的控制。這種觀點可以被歸納為這樣一句話:我們可以做我們想做的,但不能想我們所想的。

    叔本華的這種決定論受到了兩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薛定諤的強烈認同,他們都認為這種對自由意志的解釋給予了他們莫大的安慰。

  • 3 # 歷史上那些事兒

    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在具有深厚古希臘系統哲學功底的同時深受古印度佛陀思想的洗禮。

    理解叔本華思想的第一步,是讀其哲學論文《論充足根據論的四重根》。

    這是它研究佛教思想進而提出意欲與表象世界系統世界觀的方法依據。正是這篇論文讓他被哲學界認可其才能,被業內人士聘為哲學教授。

    可以說《四重根》是對希臘思辨哲學這一脈的系統總結之作。其開篇即肯定了柏拉圖的先驗論:統一律與分解律。而這,正是一切邏輯學的基礎律。

    由此,我們才可以說,叔本華的研究方法是西式的邏輯推理。而其研究物件是東方的佛學。繼而,名震天下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問世。

    換而言之,叔本華是利用現代哲學(邏輯)思維研究並重新闡述佛學的第一人。什麼是佛學的要義?叔本華解釋說:世界是表象與意志組成的。

    很多人都說叔本華悲觀。我真想噴它一臉。用統一律與因果律闡術的佛理有主觀感情的存在麼?眾所周知,古希臘思辨哲學一脈永遠是最理性的哲學一脈。對世界只有思辨,而不存在認何褒貶!

    是的,叔本華的書是有聲情並茂的文采飛揚,但這是理論闡發呀親!為了通俗易懂啊親!不是作者自己悲觀,是看到世界本質的你在恐懼而已!什麼風動旗動,分明是心在動!

    繼續科普,叔本華透過對佛理的深刻理解,從意欲的角度洞悉了很多事務的本質。可以說意欲和表象這兩個概念是他造的兩把鋒利的手術刀,他的一系列論教育,論愛情等文皆是這兩把手術刀對具體事物的解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劇本怎麼寫?幫忙提供個經典的範文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