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狼的影子319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以蜀漢的國力和諸葛亮的能力,打誰都打不贏,不要以為東吳就好欺負,自荊州易手之後,東吳的各項實力都遠在蜀漢之上,人口超過200萬,幅員比蜀漢打的多,佔據湖廣,江浙富庶地區,軍隊超過20萬,主明臣賢,有陸遜,韓當等一大批謀臣猛將,曾經數次擊退曹魏的進攻。

    當時的天下形勢是曹魏一家獨大,吳蜀聯合則能共存,若兩家開戰,不論勝負都會被曹魏收拾掉,吳蜀誰也不敢兩面樹敵,特別是蜀漢,國力最弱,根本不具備向外擴張的能力,諸葛亮的所謂“北伐”,也不是想消滅曹魏,恢復漢室,不過是騷擾一下曹魏邊境,為自己建立個人功勳,好晉爵稱王而已,所以他只能穩住東吳,自己則窮兵黷武的騷擾曹魏。

  • 2 # 中孚鑑

    諸葛亮不攻打東吳,是因為當時三分天下的情勢,也是因為那種情勢所做出的政策,也就是聯合東吳抗操,他也是一直堅持著他這個政策。

    赤壁之戰曹操的慘敗,讓曹操在短時間內沒有能力對東吳和劉備進行征討,這就給了東吳和劉備時間,同時因為赤壁之戰,也奠定三分天下的割據。

    在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勢中以曹魏勢力最強,孫權和劉備的勢力相對要弱,也就是說無論是東吳或者是蜀漢,單個勢力都不能和曹操抗衡。

    三分天下的局面,雖然有強弱,但卻可以相互制衡,同時諸葛亮和東吳也考慮到唇亡齒寒的道理,若是蜀漢滅亡,東吳就很難存在,同樣若東吳滅亡,蜀漢也很難存在,所以東吳和蜀漢就聯合抗曹,這樣曹魏若要攻打東吳就會考慮蜀漢的因素,反之曹魏若要攻打蜀漢也一樣。

    其中劉備因為關羽被殺,就帶領大軍進攻東吳,東吳和蜀漢的關係破裂,但是劉備夷陵之戰失敗後駕崩,以諸葛亮為輔政大臣,又重新和東吳休好。

    孫劉的聯合是諸葛亮的基本國策,同時諸葛亮一心要北伐恢復中原,他也把曹魏當成主要敵人,東漢是被曹丕所滅,所以諸葛亮是不主張攻打東吳的,而一心攻打曹魏。

    諸葛亮一生數次出兵攻打曹魏,可惜最終卻不能恢復漢室,但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心卻受到後人的推崇。也有了“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詩句。

    後來鄧艾和鍾會進攻蜀漢,鄧艾偷渡陰平,之後蜀漢滅亡,也打破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 3 # 書史經雲

    謝謝邀請,其實原因也比較簡單。蜀國與吳國的關係其實較為良好的,在赤壁之前,是諸葛亮一手聯合的東吳的,在諸葛亮看來,蜀魏關係根本無法建立,而蜀國與吳國這兩個相對弱勢的國家聯手是最好的方法。舉個很好的例子,劉備在關羽與張飛皆因為吳國政權而死後,劉備親征吳國,然而諸葛亮卻沒去,正是因為劉備知道諸葛亮根本不會去。

  • 4 # 古今之言

    東聯孫吳,北抗曹魏,這一直是諸葛亮極力推行的蜀國國策。而諸葛亮之所以極力主張這個國策,有三個原因:

    一、大義名分。劉備是漢獻帝親自確認的漢室宗親,身份也已經得到了天下人的認可。劉備一直以來宣揚的都是誅滅曹操,興復漢室,這已經成了劉備立足天下的根基。而當時東吳表面上對漢獻帝是上表稱臣的,在名義上屬於天子臣民,劉備如果進攻東吳就失去了大義名分。

    二、局勢需要。魏國佔據北方地利,地廣人稠,居高臨下,虎視孫劉。魏國的綜合實力超過孫劉任何一家,西蜀和東吳只有聯合起來才有實力抵抗曹魏。所以對蜀國來說,只能聯合東吳形成鼎立之勢,不能和東吳互拆牆角,讓魏國漁人得利。

    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東吳佔據長江天險,軍事力量以水師居多,利於水上防守而不利於陸地進攻。如果諸葛亮如果進攻東吳不能一鼓而下,在戰局膠著的情況下,魏國必然出兵攻蜀,諸葛亮將陷入兩面作戰的境地,這對於本就實力不強的蜀漢來說就是滅頂之災。而且出兵攻吳也會破壞吳漢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良好關係。

    諸葛亮一直都是抱著東聯孫吳,北拒操魏的戰略規劃,離開荊州前就反覆囑咐關羽要搞好和東吳的關係,可惜關羽不聽,還要罵孫權是權,才有荊州之失。

  • 5 # 乾坤正法

    這就要從隆中對的這個戰略構想談起。任何人想成就一件事情必須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統一。劉備佔據益州、曹操統一北方、孫權佔據江東,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但是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割裂了三才的關係,單說曹操佔據北方是天時的原因,而東吳佔據江東是地利,而劉備想成事,也只能依靠人和。這並不是諸葛亮認識論上的問題,而是一針見血的指出,曹操統一北方,統一之勢已成,這就是所謂的天時,所以也就不要想著建立統一全國的帝業,但是這並不等於將軍您就應該萬念俱灰,引頸就戮,或者說去主動送死,這不是英雄的做法,相反在這種統一形勢已成的情況下,將軍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那麼應該建立何種功業呢?很簡單,那就是建立三分天下的霸業,讓您名垂青史。所以不要認為這是分裂國家、抗拒統一的逆天之舉,將軍建立三分天下的局勢,保一方安定,這也是大功一件啊!那麼,現在目標已經鎖定,接下來想達成這個目標,在戰略上就要做到兩點,一、佔領益州,以益州為根本。二、因為將軍您崛起的太晚了,已失天時地利的因素,所以就要把握住人和,這個人和就是要東聯孫吳。如果將軍您能做到這兩點,那三分天下的局面就猶如探囊取物。至於說想統一嘛,這個就要相機而動,我們雖然失去了先機,但是並不等於沒有一戰之力。所以,整個隆中對翻譯過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在這裡,諸葛亮有個問題沒有提到,就是關於荊州問題,因為他敏銳的意識到荊州問題是影響孫劉聯盟的最大障礙,所以到了必要的時候,荊州就是讓給孫吳,也要保住孫劉聯盟,否則,劉備集團是第一個要被滅掉的。所以,站在這個角度而言,諸葛亮是個堅定的聯吳派。而當時劉備聽完這個戰略決策後,我相信不但吊起了劉備的胃口,激勵了劉備的鬥志,而且讓劉備變得意淫起來。什麼?我可以建功立業,難道就不能統一中國?我不相信,事在人為嘛。所以劉備大喜過望,一方面是因為隆中對的客觀務實正中下懷,另一方面也是劉備開始做起了美夢,所以才開懷大笑,這個其實不難理解,請問,哪個領導不喜歡意淫?他曹操不喜歡意淫?他孫權就不意淫?而且,身為領導,他的慾望本來比一般人來的還要大,所以說,好人不當官,當官沒好人,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在這裡,劉備其實沒有意識到荊州問題,所以他武斷的認為,荊州就是我的,什麼孫劉聯盟,都是扯淡,只要我有了荊州益州,要不要聯手東吳也沒關係,這就是劉備高興狂妄得有點過頭了,也為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看不到諸葛亮後來的態度和說法。所以隆中對剛出臺,劉備說我有了孔明就如同魚得了水那樣。所以,我相信這是劉備諸葛亮這對君臣關係的蜜月期。但是隨著荊州到手,征討益州之時,劉備意識到隆中對的問題了,所以這時候他和諸葛亮的關係開始有了隔閡,一直到劉備稱帝,夷陵之戰,這時候的主角都是劉備,而不是諸葛亮,就很能說明問題了。這個時候的劉備已經喪心病狂走火入魔,害了紅眼病了,所以吳伐並不是為給關羽報仇,而是為了奪取荊州,實現隆中對的戰略意圖,進而消滅東吳,跟曹魏南北對峙。其實這個想法也是出於人的現實慾望和情緒,很好理解,劉備因為羨慕嫉妒恨做出了伐吳的昏聵之舉,直接違背了隆中對的戰略決策,甚至有可能斷送三分天下的大好局面,提前40年實現魏吳南北對質的形勢。所以,劉備退守白帝城後,急怒攻心,悔恨有加以致撒手人寰,這時候託孤我認為也並不是對於諸葛亮的信任,是一種利用,是種無奈。所以,終劉備一生,對待東吳的態度是利用而又不屑一顧的。而諸葛亮執政後的第一件對外政策就是恢復孫劉聯盟,可見諸葛亮對東吳是既利用又是重視防範的。這是兩人在政治上的根本分裂,也是兩人身份不同,作為君臣站在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件事得出不同的結論的結果,但是劉備忘記了站在諸葛亮的角度看問題,所以說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確實是讓人信服的。現在我們再把隆中對的出臺,西取益州,三國鼎立,北伐中原和西晉統一等幾個重大的歷史事件聯絡起來,你就會發現隆中對其實是三國的神預言,大概也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短時期內可以實現的神預言了

  • 6 # 伯延

    樓主這個問題真搞笑。怎麼會問這麼幼稚的問題呢?

    從這個問題可以看出樓主怕是連《三國演義》這樣的名著都沒讀過。

    從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時,諸葛亮就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大勢,定了三分天下的大計。

    天下十份,曹操差不多佔了七八份,是一家獨大,世界第一的超級大公司,是難以和他抗衡的;

    東吳孫家,從他父親白手起家算起,已經歷三世,境內政通人和,人民擁護,一時間也難以動搖。

    劉備的出路,是攻佔荊州後,拿下益州及漢中,才能三分天下。

    雖說是三分天下,但曹操佔了七份,孫權差不多兩份,劉備只佔有一份,是實力最弱的一個。

    在這樣的形勢下,只有聯合孫權共同攻擊曹操,才有得勝的機會。這也是諸葛亮一出山就定下的萬年大計,聯吳抗曹。

    兩個弱小的個體,只有聯合起來,才有機會暫時坐穩天下。

    所以說,諸葛亮求都要求著聯合東吳,怎麼會攻打他呢?

    如果諸葛亮真的攻打東吳,曹丕怕做夢都會笑醒,三國也會早幾十年統一,人民也少經受戰亂之苦,司馬家也不可能竊取曹家政權。

    從歷史上也可看出。劉備因兄弟之死,起兵伐吳,兵敗身死,大大消耗的蜀國國力,蜀國後期之無力,劉備也是要負上很大責任的。

    要諸葛亮伐吳,只有一個機會,就是聯合消滅曹魏後,再開始的天下之爭,這時候,你讓諸葛亮不要伐吳,他還不幹呢。

    所以說,並非是諸葛亮不伐吳,是形勢不允許他伐吳,形勢比人強嘛,當時天下的形勢就只能聯吳伐魏,這也是唯一的出路。

    不知樓主以為然否?

  • 7 # 小刀三國

    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諸葛亮就向他提出了“東和孫權”這一戰略。劉備死後,諸葛亮執政時期一直在北伐,並沒有東征孫權,那諸葛亮為什麼終其一生都不想和東吳為敵呢?

    顯然,不同階段,緣由是不一樣的。

    其一,劉備創業初期,曹魏過於強大,必須聯合東吳。

    這一點理由也是赤壁之戰孫劉兩家協作抗曹的原因,缺了吳軍,赤壁之戰肯定不可能勝利,缺了蜀軍,赤壁之戰後吳軍已經精疲力盡,追殺曹軍的兵力已經所剩無幾,曹操就不至於如此狼狽。更重要的是,曹操可能數月就會恢復元氣,若立刻來攻,沒有劉備在荊州的牽制,孫權也沒有好果子吃。

    劉備在荊州創業初期,估計一兩萬兵力,力量太弱,已經有一個強敵曹操,不能再有敵人了,而是要有夥伴。

    其二,劉備創業中期,曹魏依然強大,不能兩虎相爭。

    劉備拿下荊州後,已經有了和東吳差不多的實力,可是曹魏的硬實力依然在孫劉兩家之上,如果孫劉此時爭鬥起來,那得利的必然是曹操,曹操做夢都在想怎麼讓他們打起來哈哈。

    而這段時間孫劉能保持較為良好的合作關係,還得靠諸葛亮和魯肅兩人的極力促成。尤其是魯肅,他深深明白,憑東吳一家之力絕對難敵曹魏,要成大事,務必要多豎曹操之敵。所以,他建議將半個南郡給了劉備,讓劉備有立足的地方。

    其三,劉備創業巔峰期,曹魏為主要敵人,東吳也是敵人,矛盾糾結呀!

    劉備失去荊州後,只剩下個益州,只能從漢中出兵北伐,不能從荊州出發攻打曹魏了,這樣效果就差了很多了,所以劉備打東吳也是為了實現大志,可以諒解。

    但諸葛亮估計還是覺得不應該伐吳的,正如趙雲勸諫的那樣,國賊是曹操,一旦伐吳,戰事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不是一時可以停下的。

    其四,蜀漢衰落時期,曹魏很是強大,東吳也挺強大,兩家都惹不起。

    劉備死後,諸葛亮定的國策就是聯合東吳,出兵北伐。這其實是無奈之舉,荊州丟失要不得,夷陵之戰失敗更要不得,導致了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的局面,已經不可逆轉。

    如果把兵馬用在和東吳爭鬥,那麼在曹丕曹睿時期,估計就可能統一全國了,讓司馬懿情何以堪???

  • 8 # 泊圖泊途

    如果按照影視作品《三國》張飛的觀點,那就是諸葛亮有個“鳥哥哥在東吳做官”。

    這麼講倒是有道理的,諸葛瑾是諸葛亮的親哥哥,兩個身處兩國,不想做敵對勢力可以理解。

    但是事情完全經不起推敲,諸葛亮倘若不想和諸葛瑾的東吳發生爭端,壓根就不要輔佐劉備就好了,或者直接去找孫權,這就完全避開了兄弟對立的局面。

    而且即使兩方打起來,二者各為其主,孫權也不會把諸葛瑾怎麼樣。

    就像東吳偷了關羽,劉備也沒把諸葛亮怎麼樣一個道理。

    諸葛亮是位戰略家,他對自己的智力也不曾懷疑,因此他想把最初的計劃貫穿始終。

    諸葛亮是堅決的執行人,劉備則半路“出了家”,不過這也可以理解。二者的立場不一樣。一個是主,一個是臣,主可以由著性子,臣還是要恪盡職守。

    劉備死後,蜀國元氣大傷,此時要是再和孫權整個你死我活,那曹丕可就不會再“坐山觀虎鬥”了,結局比如是魚死網破、唇亡齒寒。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出於諸葛亮的戰略設想和當時的三國形勢,他認為不伐吳是最好的選擇。至於給劉備報仇這件事,就拿曹魏洩憤吧。

  • 9 # 君山話史

    魏、蜀、吳三國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魏與蜀之間基本上是敵人,兩國外交沒有迴旋的餘地,吳國則不斷地搖擺於魏、蜀之間。曹操南征荊州,大有一戰統一中國之勢,孫權不得不與劉備聯合,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保住東南半壁,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礎。

    然而,孫權與劉備的聯盟並非鐵板一塊,很快因為荊州的歸屬反目成仇。孫權乘關羽北伐之機,與曹操勾結,得以擒殺關羽,奪回荊州,與劉備徹底決裂。當劉備全力東征時,孫權進一步倒向魏國,上表稱臣,以防兩面受敵。

    不過,孫權稱臣於魏只是權宜之計,擊破劉備的入侵後,便原型畢露,這惹怒了曹丕,魏國兵分三路進擊吳國。迫於戰爭的壓力,孫權積極調整與蜀國的外交,派使者向劉備示好,為了抗擊共同的敵人,蜀國與吳國互通使臣,關係稍為和緩。

    作為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諸葛亮在諸多錯綜複雜的矛盾中抓住了主要矛盾,即蜀與魏的矛盾,至於蜀與吳、蜀政府與南方叛亂集團的矛盾均屬於次要矛盾,這是諸葛亮比劉備高明的地方。與吳國實現外交正常化,建立統一陣線,共同抗擊曹魏,這是對蜀國最有利的。

    不過,要與吳國建立正常邦交,諸葛亮面臨的困難很多。

    首先這與先帝劉備的戰略方針相違,劉備生前與吳國互通使臣,乃是魏軍大舉南下威脅到蜀之安全,並非真心實意與吳國媾和,最明顯的例子是互通使臣後,劉備還寫信威脅陸遜;其次,蜀軍在夷陵之戰中死亡甚眾,這些戰死沙場的將士背後對應的是無數的家庭,他們必不答應與吳結盟。

    與吳國結盟,這種想法不僅要有智慧,更要有勇氣。

    諸葛亮身上有這種可貴的勇氣,他還需要有一個智勇雙全的使節。

    很快,一個合適的外交人選出現了。尚書鄧芝力主與吳國建立友好外交,深得諸葛亮讚賞。諸葛亮委以重任,給鄧芝掛了個“中郎將”的頭銜,出使吳國。

    鄧芝此行,責任重大。吳國雖是一個獨立國家,孫權本人並非稱帝,主要是考慮到魏強吳弱,一旦稱帝就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孫權並沒有打算與魏國徹底決裂,他的如意算盤是既接受魏國的冊封,同時又不受其制約,保持獨立性;既有實際的統治權,同時又不與中央政府(魏)對抗。當鄧芝來到了東吳,孫權犯難了:究竟要不要接見鄧芝呢?

    鄧芝明白,倘若孫權又一次倒向魏國,蜀國將徹底被孤立,國家危矣。

    試想想,若魏、吳聯手,魏攻蜀之北,吳攻蜀之東,吳國扶植的南方叛亂集團攻蜀之南,蜀國能不被消滅嗎?入吳多日,孫權始終沒接見,鄧芝心裡焦急萬分,他決定主動出擊,便上書孫權說:“臣今日前來,不單單是為了蜀國,也是為了吳國。”

    這是戰國時代縱橫家慣用的一種伎倆,搞外交,一定要先說為別人帶來什麼利益。孫權閱罷決定接見鄧芝,開門見山便說:“我是願意與蜀國交好,只是蜀國君主幼弱,國土狹小,勢力不強,倘若魏國乘機進攻,恐怕無法自保。”

    這個質問沒給鄧芝面子,你蜀國太弱小了,自保都成問題,能給吳國什麼好處呢?

    鄧芝從容答道:“吳、蜀兩國據有四州之地,大王乃是當世之英雄,諸葛亮也算得上是一時之英傑。蜀國地勢險要,吳國有三江為屏障,兩國的優勢疊加在一起,唇齒相依,進可兼併天下,退可三足鼎立。大王倘若屈服於魏國,魏國就算不令大王入朝,至少也要求太子入侍。倘若大王不從命,魏國便有了口實發兵討伐,蜀國若乘機順流而下,江南之地恐非大王所有了。”

    孫權聽完後默然良久,終於抬起頭對鄧芝說:“你說得對。”於是徹底與魏國絕交,與蜀漢建立正常外交,共同抗敵。

    鄧芝不辱使命,順利完成諸葛亮交給他的任務。

    不久後,孫權派輔義中郎將張溫出使蜀國。

    從此以後,蜀、吳兩國的使節、信件往來不絕。蜀、吳兩國都心知肚明,這種友好外交是有條件的,前提是兩國有共同的敵人。後來,鄧芝又出使吳國,孫權心血來潮,對他說:“倘若天下太平,兩國君主分而治之,不亦樂乎?”鄧芝正色地說:“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倘若魏國滅亡了,吳、蜀兩國的戰爭才剛剛開始罷。”孫權聽罷大笑道:“先生說話也太實誠了吧。”

    諸葛亮與孫權能選擇暫時的聯合,足見兩人都是大政治家,有遠見卓識。

    與吳國結盟,對蜀國的穩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來自東部的軍事威脅解除;其次,吳國放棄支援以雍闓為首的蜀國南方叛亂集團。諸葛亮得以騰出手,解決南方叛叛,進而才有五次北伐魏國。這一切,都建立在與東吳和平共處的基礎之上。

  • 10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隆中對: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隆中對可看作是諸葛亮的戰略規劃,歸納起來就是八個字:東聯孫吳,北拒曹魏。

    但隆中對沒有說明蜀漢如果真的打敗了曹魏,那麼如何對待東吳呢?

    有人說:隆中對,諸葛亮的本意就是三分天下,而不是一統天下。

    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興復漢室是劉備,同時也是諸葛亮的最高政治理想,興復漢室必然要一統天下,而一統天下不僅要打曹魏,也要打孫吳。但在打敗曹魏前,諸葛亮的戰略是聯吳抗曹,打敗曹魏後則是滅吳統一天下。

    諸葛亮為什麼不打東吳?

    時間未到。等到諸葛亮擊敗了曹魏,肯定會打東吳的。

    隆中對是諸葛亮的戰略規劃,而戰略規劃是會隨著時局發展而做出調整的,但規劃歸規劃,決策權和執行權是劉備掌控的,劉備是否按隆中對執行,取決於劉備的決策。

    孫權擊殺關羽,劉備欲伐吳,趙雲勸阻劉備,而諸葛亮沉默不語。劉備伐吳則違背了隆中對,雖然劉備有一萬個理由伐吳,但政治人物行事不以個人意志和恩怨為轉移,劉備顯然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人物。

    劉備死後,諸葛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好與東吳的聯盟。接著守孝整頓內政,兩年後南下平叛,再三年後北伐曹魏。

    此時諸葛亮全部精力均在北伐,至於東吳一直就是同盟關係,而諸葛亮最後死在北伐途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逢節假日旅遊景點人滿為患,為何明知如此還有那麼多人非要去,錯開節點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