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禾問上溪

    戰爭多半是為了利益,中原一直飽受侵略也是因為物產豐富,經濟發達,打西夏有什麼好處,野草都不長一顆的地,白花軍餉和糧草。

  • 2 # 裹著冰的火焰

    北宋、遼國、金國都很強大,為什麼不滅了弱小的西夏呢?

    原因很簡單,滅不了!

    為什麼滅不了?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夏州建立的一個割據政權,含今天的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

    這些地方,今天看看,氣候嚴峻,真真的是西北苦寒之地,所謂的物產豐富,也就是馬匹與青鹽,其他基本沒啥,這種地方打他幹嗎呢?地理呢?東南是宋,西南是吐蕃,正西是高昌回鶻,北方是遼,處於宋、遼、吐蕃等政權的包夾中,都不好惹,還沒有戰略縱深,只要戰敗就是滅國,但是憑手裡那點玩意,自給自足褲子都穿不上,只能時不時靠打秋風來打打牙祭。

    去哪打秋風呢?當然是有錢的北宋了,每次都滿載而歸,盆滿缽滿,而當時的北宋軍隊戰鬥力其實是挺強的,和遼的戰爭基本是平分秋色,最終簽定了澶淵之盟,而宋夏的戰爭,基本是宋朝慘敗,估計遼心裡也在嘀咕,別去現了眼,再加上西夏的策略,遼興宗攻打西夏,西夏立刻稱臣,北宋攻打西夏,西夏就死磕,始終避免兩面受敵。

    而宋遼又處於相互提防的態勢,雙方都無暇與西夏死戰,又都將西夏當做牽制對方的一股勢力,再加上宋遼開國後都少有賢君,均喪失了進取之心,就放任西夏發展。

    金滅遼後,金宋戰爭又起,西夏又轉而向金稱臣,西夏還攻佔宋朝定邊軍, 金朝皇帝在高興之餘把此前佔領的西夏故地樂州、積石州等河外諸州都賞賜給了西夏王乾順,西夏領土達到鼎峰。兩國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但也因為緊跟金朝的政策,蒙古崛起後,一直視西夏為眼中釘,將其作為練兵場,不斷派兵襲擾突擊,演練部隊。而這時蒙古掃平四海,南方只有一個小小的西夏了,這時西夏的厄運就來了。

    此時的西夏政策陷入混亂,經過蒙古的三次徵夏,西夏又附蒙伐金,反覆與蒙金髮生戰爭,導致百姓十分貧困,經濟生產受到破壞,軍隊衰弱,在加上西夏經過母黨專權、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國力衰弱,最終滅國。

     

  • 3 # Douglas001

    一,西夏民族的堅韌性,西夏論人口,論地盤,論經濟,僅僅都比不過宋的關中地區,更比不過遼金的幽雲十六州,僅憑區區河套地區及河西幾片綠洲就與強國周旋了幾百年,臨滅國還弄死了成吉思汗,死便死矣,你也別想好活。這樣的精神在蒙古鐵騎之下也只有死守襄陽的呂文煥能與之媲美了。

    二,西夏人的靈活戰略,西夏,宋,遼金基本上形成了三國鼎立,西夏是最弱的,這就好比三國中的蜀國,同時,西夏的地理位置也並不優越,六盤山不是什麼優質的防守屏障,從東北側進攻西夏更是一馬平川,僅有黃河還可以稱得上像樣的防線,但相比長江和南方水系來說也是杯水車薪。實際上除了西夏,中國歷史上也基本沒有依靠這片地域成功建立政權的。西夏採取了比蜀國更為靈活的政治策略,前期主要是與弱國聯合對抗強國,後期國力衰弱則依靠強國攻打弱國,甚至附庸也沒關係。但實際上由於地域限制,西夏後期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但對抗成吉思汗一役卻彰顯了這個民族的精神,拿現在的話說這一戰可以吹一輩子。雖然由此導致了西夏人被蒙古人屠殺殆盡。

  • 4 # 在下大俠8e7V

    1.地理環境的原因西夏易守難攻,不容易攻破。

    2.當時西夏還是有幾任英明的皇帝的。

    3.其外交政策也比較靈活。

  • 5 # 倫語說歷史

    謝樓主邀!

    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在擊敗東北地區其他少數民族政權之後,在上京(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稱帝,國號“契丹",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率軍南下中原,攻佔汴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登基改汗稱帝,並改國號為遼,這就是遼國的開始。公元1125年,在強大的女真軍隊的打擊下,遼國最後一位皇帝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兵敗被俘。強大的遼國至此滅亡。

    公元960年,後周的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在陳橋驛被部下將領黃袍加身建立了宋朝,並且在隨後多年攻伐後除北漢外其餘九國均被趙匡胤消滅。“統一”中國後的趙匡胤,對五代十國的亂象刻骨銘心,再加上自己得位不正,便對地方及個人擁兵自重的行為深惡痛絕,為了徹底根除這一弊端,避免下屬將領也被迫“黃袍加身”,起兵篡奪新生政權,便親自導演一個出“杯酒釋兵權”的好戲。

    公元1114年一直被遼國統治的女真族也出了一厲害的人物完顏阿骨打,他統一了女真諸部後接連擊敗遼軍,並在第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建立大金政權。公元1234年,在蒙古大軍的重重包圍之下的蔡州城中,金宣宗的兒子金哀宗完顏傳位於東面元帥完顏承麟,自己則自縊於幽蘭軒,時年三十七歲。至此,立國一百二十年的金朝宣告滅亡。

    三個強大的政權在中原大地上交替統治著,而有一個神秘的國度,一直生存在幾個大國的夾縫中間,立國一百八十九年屹立不倒。這個國家就是有党項民族建立的西夏(1038年—1227年)。西夏的祖先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玄宗時遷居陝北。首領拓跋思恭因平叛黃巢起義收復長安城有功,被唐僖宗封為夏州節度使,賜姓李,封夏國公。從此這支党項部落便以夏州為中心發展勢力。

    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到了宋朝建立,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依然視這股党項勢力為藩鎮勢力,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時雖然採取削藩政策,但是面對強大的党項部落,宋太祖也是採取了拉攏政策,並對李氏一族首領的地位“許以世襲”。到了宋太宗繼位,為徹底解決後患,企圖將李氏一族遷入京城加以控制,此時的夏州節度使李繼捧為免除干戈,奉詔入京。但是他的族弟李繼遷不願投降,藉故逃了回去。

    公元985,李繼遷會同族弟李繼衝誘殺宋將曹光實,並佔據銀州,攻破會州(甘肅靖遠),與宋朝鬧翻。然後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取得了遼帝的冊封,陸續佔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雖然沒有正式稱帝,但是已經割據一方。宋太宗震怒派出五路軍隊前去圍剿,均未成功。太宗死後,宋真宗繼位。這位宋真宗就是那位澶淵之盟的軟弱君主,為息事寧人,他同意割讓夏、綏、銀、宥(陝西靖邊)、靜(陝西米脂)給李繼遷,事實上承認了党項部族的獨立地位。

    北宋一直以中原王朝正統自居,統治者均認為西夏立國的夏州等地區一直應該是中原王朝的領土。雖然割讓土地給李繼遷,但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承認夏州節度使的獨立自主性,並沒有承認西夏是一個國家。形式上的統一也算的維持了一段和平。但是李繼遷死後,他的兒子李元昊並不想繼續做這個附庸。在宋寶元元年(1038)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國。

    李元昊的稱帝行為徹底激怒了宋朝的統治階級,此時的皇帝已經成為了宋真宗的兒子,“狸貓換太子”故事的主角宋仁宗,仁宗皇帝下詔削奪元昊官爵,撤銷所賜皇姓“趙”,停止貿易往來,並在邊地揭示佈告,募人能捕殺元昊者,賞作定難軍節度使。自此之後北宋與西夏在戰爭與和平之間來回切換,仁宗朝為第一次宋夏戰爭,英宗朝為第二次,神宗朝為第三次,哲宗朝為第四次,徽宗朝第五次。可謂是有北宋一代,與西夏的作戰就沒有停止過。

    北宋與西夏各有勝負,誰也沒有完全的佔到誰的便宜,西夏軍隊的戰鬥力雖然強大,但是由於國土狹小,無法支撐大的戰爭行為,而北宋雖然富有四海,但重文輕武的國策使得軍隊戰鬥力逐年下降。直到徽宗時被金國滅亡。所以說北宋不滅西夏不是不想滅,而是滅不了。

    遼國作為北方遊牧部落,一直勢力強勁。李元昊稱帝時遼國在位的皇帝為遼興宗。西夏在李繼遷時就與遼國達成的同盟關係, 共同對付宋朝,但是在北宋與遼國澶淵之盟後,北宋與遼的關係迅速升溫,長達百年維持兄弟之國。所以在西夏與北宋戰爭激烈的時期,李元昊多次請求遼國出兵協助,但遼國只是象徵性的出兵。而西夏在有一次幫助遼國鎮壓夾山部呆兒族的起義,平叛之後遼將將所有繳獲歸為己有。一系列的事情發生,讓西夏與遼的關係出現了裂痕。

    公元1043年李元昊煽動、引誘遼統治下的山南党項各部及呆兒族叛遼歸夏。接著,又唆使呆兒族降戶不斷騷擾遼朝的邊境。公元1044年四月,遼山西五部節度使屈烈等舉部投夏,遼責令西夏遣返叛將,李元昊不許。當年五月,遼興宗派兵征討叛遼的党項族,李元昊出兵援救,打敗了遼軍,殺死了率軍的遼招討使蕭普達等。訊息傳來,遼興宗大怒,親率數十萬大軍,大舉討伐西夏。

    經過1044年和1049年的兩次賀蘭山之戰,遼國軍隊雖然在一系列遭遇戰上戰勝了西夏軍隊,但是西夏軍隊利用地形優勢抵抗,在長期戰爭後遼國並沒有實現自己開疆擴土的戰略目標,反而因為與西夏的戰爭消耗遼國的國力,為此後的亡國埋下了禍根。所以說遼國不滅西夏基本上是因為實力相當,打的兩敗俱傷對誰都不好。

    自此以後北宋、遼、西夏,三國均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西夏名義上還是要向北宋與遼國稱臣,但實際上卻完全成為中國西北地區的一個軍事強國,形成了宋、遼夏三朝鼎立的局勢。知道女真部落金國的興起,打破了這種平衡。

    金國迅速崛起,1125年滅掉遼國,1127年滅掉北宋。在滅遼的最後階段,因為當時的西夏與遼國的和親關係,西夏曾出兵幫助遼國,但在遼國滅亡,遼末代天祚帝逃亡西夏時,金國要求西夏不可接納,在一系列的威逼及利誘下,當時的西夏國君李乾順答應了他們的要求,將天祚帝“讓”給了金國。從此成為了金國的附屬國。此後西夏對於金的一系列行動都採取支援態度,並沒有在大的問題上與金國發生衝突,所以避免了戰爭的爆發。

    而金國統治者也是非常瞭解西夏的戰鬥力,雖然西夏已經到了衰敗期,但是征服西夏還是要付出消耗巨大國力的代價,遼國的滅亡就是很好的例子。金國起兵反遼本意就是要擴張生存空間,滅亡北宋也是為了掠奪資源,而地處西北貧瘠地區的西夏,並不符合金國的戰略意圖。另外西夏的存在很好的為金國遮蔽了來自契丹殘餘勢力建立的西遼,以及逐漸強大起來的北方遊牧民族蒙古的威脅。所以對於金國來說,消滅西夏是不划算的行為。

    北宋、遼國、金國之所以沒有滅亡西夏雖然都是各有各的原因,但歸根到底還是各家的戰鬥力都一般,而西夏小國戰鬥力又略強,誰也沒有完全戰勝誰的能力,最終全都被崛起的蒙古帝國消滅掉了。也應了那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 6 # 歷史課課代表

    宋、遼、金三國無論國土面積、人口數量、經濟實力都遠遠強於西夏,但是就是這樣的情況卻讓西夏這個小國在三大強國的眼皮子底下生存了近二百年,並先後熬死了北宋和遼國。西夏之所以沒有被滅亡,雖有其軍事實力相對較強的原因,然而更主要的是,西夏地貧民弱,對於相對富庶的三國缺乏吸引力,同時,西夏的存在也是遼、金企圖制衡夾擊宋朝的棋子。

    一、西夏軍事勢力較強:

    西夏是党項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權,党項族民風彪悍,軍隊好戰,且作戰能力強,西夏初建時,宋仁宗曾經三次對西夏發動大規模戰爭,最終卻都已失敗告終,後來宋神宗五路伐夏,也皆遭失敗,這固然有北宋軍隊用人不當、軍力不強的原因,更是西夏兵力強盛的原因,不僅能夠打敗宋朝的多次進攻,西夏還曾全殲入侵的遼軍,先後兩次大敗遼軍。

    二、西夏對宋、遼、金缺乏吸引力:

    西夏地處中國西北地區,國土面積主要集中在現在的寧夏、甘肅、陝北、內蒙古鄂爾多斯以及青海東部一部分地區,這些地區不要說是在當時,就是在現在的中國,也是相對貧瘠且非常偏遠落後的地區,反觀宋朝和遼、金,宋朝控制著中國最為富庶的中原地區和江南地區,遼金則先後控制著幽燕之地和東北千里沃野,而西夏這樣的貧瘠乾旱的地區對於宋、遼、金這些在國家實在缺乏吸引力。三國不會興師動眾的去攻伐一塊不值得的地方。

    三、遼、金扶植西夏牽制宋朝

    北宋初建時僅與北方的遼國南北對峙,後來西夏於宋朝西北割據獨立,宋朝多次對其打擊卻終不能將其降服,遼國見此則故意與西夏示好,藉此聯合西夏慾望東、西兩側制衡宋朝,事實上遼國的政策也確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西夏成為遼國進攻宋朝的馬前卒,遼國統治者深知西夏與北宋誰也無法將對方滅亡,於是更樂見兩國互相進攻、彼此消耗。後來遼國和北宋先後滅亡,金國也深諳此道,並沒有把西夏作為進攻和打擊的物件,而是採取安撫西夏的策略,以便能夠毫無後顧之憂的南下攻宋。

    西夏統治者在遼、宋、金三國之中縱橫捭闔、左右逢源,始終確保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也是西夏這個地方政權能夠在強國林立的兩宋時代存在近二百年的原因之一。

  • 7 # 知史後勇

    有些類似於魏蜀吳三國鼎立。遼國不用說,是很牛逼的一個國家,遼和宋之間經常有戰爭,後來簽訂了澶淵之盟。而西夏一直默默無聞,但是對宋朝絕不稱臣納貢,宋朝一打,西夏就死磕,在宋人眼裡典型的硬骨頭。遼國玉西征,西夏同樣以死相拼。以至於當時,宋遼對於西夏都很頭痛,後來都把它作為牽制彼此的一個工具吧。再後來,金國興起,把這個平衡給打破了。宋遼,分別從南北兩面夾擊遼國,最後遼國滅亡。遼國的耶律大石,在遼國滅亡以後,跑到了西域,建立了西遼,金國考慮的,把西夏作為一個緩衝地帶。 再後來大家都知道,南宋的岳飛和金國一直在打仗。後來西夏主動對金國稱臣納貢,雙方維持了80年的和平。當然另一方面,蒙古人興起以後給金國帶來了很大的威脅,所以,金國不得不重視和西夏的關係,避免三線作戰。大家可以想一下,當時金國西北方就是蒙古,西邊就是西夏,南邊就是南宋,所以金國當時也很頭痛,就把西夏作為一個戰略緩衝。當然,另一方面,大家可以想象,西夏現在就處於,像中國的陝西,甘肅那些地方,也是一些苦寒之地,對於金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可用的資源,因為以金國的國力來說的話,相當於西夏有的金國也都有,唯一缺少的就是南宋的錢財和人口。 公元1234年,在宋人和蒙古人的南北夾擊下金國滅亡了,隨後,西夏內部也發生了很多變故,最終在1227年的時候也是被蒙古大軍給滅亡了。

  • 8 # 火器工坊

    不得不說,西夏一開始的兵峰很強盛,強大到遼國和北宋不敢輕視他。但你要是說三國滅不了西夏,那就是大錯特錯了。且不說遼國和金國,就是後期軍事孱弱的北宋,在徽宗期間已經磨鍊出了七萬戰鬥力驚人廂軍西軍。而且原本在征討方臘之前,徽宗本是打算用西軍收復河套的,事實證明,西軍確實有這個實力,因為在整個抗金戰爭初期,只有西軍擋得住金軍的鐵蹄。

    話說回來,如果不是宋徽宗太作,惹得農民起義不斷,宋軍也不至於調西路軍去平叛,那北宋很有希望剿滅西夏,奪回西北馬源地和河西走廊。

    至於遼國在西夏初年李元昊時期,便已經對西夏造成了嚴重威脅。當時西夏為了增強實力,不斷的從遼地接納党項人。在宋夏戰爭關鍵時刻,遼國兵分兩路,一路企圖從宋朝獲得更多好處,一路警示西夏,意思是你在胡鬧我隨時滅了你。至於為啥不滅夏是因為完全沒那個必要了,遼國已經有近飽和的資源,不需要在攻略土地了。

    金國在滅遼時,便已經確立了和西夏的臣屬關係。之後雖然西夏總是對金國心懷不滿,但是不對等的國力和缺少宋朝的支援,使得西夏只能臣服金國。因為女真人少,對於當時富裕的中原都無法有效控制,就更不要說去管一個地偏人少的西夏了。而相比於西夏,富裕的宋朝更有吸引力,因此金國對西夏只是提防,並沒有大規模軍事行動。

  • 9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別小看西夏,建立西夏的党項人從隋朝開始就一直受中原王朝的影響,唐朝時党項人,沙陀人都是有名的僱傭軍,其裝備,戰鬥力一點也不差。

    西夏建立後,有北宋一代,每個皇帝都是心心念念想滅了西夏。西夏的位置太特殊,佔據河西走廊,把中原王朝的產馬地給佔了,而且也把宋朝通向西域的路也給堵死,西域有血統優良的戰馬,是和中亞,乃至歐洲交流的重要通道,任何一個大一統王朝有了西域,就能更上一層樓。

    雖然北宋武力弱,在對西夏的戰爭中是敗多勝少,但是北宋的綜合國力要遠遠強於西夏,北宋敗十次,一百次都行,但是隻要西夏徹底失敗一次,就有被滅的風險。

    在北宋和西夏的關係中,北宋想滅西夏,西夏則想南下佔據關中,定都長安,和北宋遼國形成鼎足之勢,奈何地小民貧,雖然多次擊敗北宋的進攻,但是每次都無力反擊,反而因為長年的戰爭導致國內政局不穩。長此以往,北宋是完全可以滅夏的,但是別忘了,還有個遼國。

    對於遼國來說,地貫東西,對西夏的領土沒有需求,但是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如果讓北宋滅了西夏,佔據河西,溝通西域,那麼北宋的國力將會有大幅提升,長期缺少戰馬的問題也會解決。和遼國之間的平衡就會打破,北宋不只念念不忘河西,對燕雲十六州更是銘記在心。一但北宋強大了,必然會興兵北伐。打得過打不過兩說,起碼自己以後也難有好日子過,好不容易形成的和平局面也會被打破。

    所以在北宋和西夏的戰爭中,遼國永遠是挺西夏的,有遼國的干預,北宋滅西夏會變得非常艱難。

    總而言之,西夏是平衡北宋和遼國實力的重要砝碼,北宋和遼的互相牽扯,是西夏能存活那麼長時間的重要因素。

    至於金國,原因也有這麼幾個。

    金滅遼之後,耶律大石在西邊又建立的西遼,而西夏則正好處在金和西遼之間。西夏就成了金和西遼的一個天然緩衝區。

    其次,南宋透過岳飛,韓世忠,吳氏兄弟,劉琦虞允文的努力下漸漸站穩腳根,並且在面對金的進攻時已經有反擊的能力了,金國此時再招惹西夏,那就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局面,於金國是很不利的,不如把全部軍力用來和南宋的較量。

    再者,蒙古崛起後,金就更不能打西夏了,一來蒙古和金有深仇大恨,勢必要攻打金國,西夏的存在,反而能給金國分擔一部分壓力。

    只可惜金華人後來自己作死,被蒙古收拾慘了居然想透過對南宋和西夏的戰爭來拓展生存空間,結果賠了夫人又折兵,損失大量人力物力,間接導致金國的滅亡。

  • 10 # 無辜的愚民

    跟三國時期一樣,一國妄圖推翻平衡必然有另一國維持平衡,只有當一個國家的實力已經無法保持平衡或是有外來之物打破平衡之時(元朝)才會發生變化,西夏一直是遼宋,宋金的緩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星星像什麼六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