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淘沙

    準確來說貞觀之治不能稱之為貞觀盛世,因為每個強大的封建王朝的國力提升都像一個拋物線,貞觀之治處在一個極速上升階段,但是還沒有達到最高處,開元盛世才能稱之為盛世。

    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從公元627年起,到公元649結束,前後歷時23年。經過貞觀之治,唐朝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為後世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但是在貞觀後期社會發展速度放緩,有的方面甚至還出現了倒退,縱觀歷史貞觀之治不能善始善終總結有以下兩點原因:

    |感於諫言的魏徵去世

    喜歡歷史的人都知道,古代封建王朝治理國家,人治大於法治,貞觀前期取得的成就,就是以魏徵為首的一幫諫官不厭其煩的給皇帝提意見才取得的,魏徵於貞觀十七年病逝,從此之後再無大臣像魏徵一樣不顧帝王顏面的勸諫了。有人認為這樣的說法是過分誇大了魏徵的作用,其實不然。魏徵勸諫不同於歷史上其他的朝代,只要皇帝同意了他的進諫就算完了,魏徵還要盯著諫言的落實。如果過去一段時間之後,唐太宗還沒有落實,魏徵就會再次在朝廷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像家長一樣要唐太宗立馬落實,而唐太宗愛面子,只能當場落實,背地裡卻狠的牙癢癢,所以兩人經常鬧得不愉快。唐太宗曾向長孫皇后說要殺了魏徵洩恨,一點都不誇張;魏徵死後,唐太宗又把親自給魏徵寫的墓碑給砸了,都是史實。由此可以看出,魏徵在世之時對貞觀之治的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魏徵去世之後,大臣感言的越來越少,像魏徵一樣落實結果的就更沒有了。君臣之間的勸諫、從諫更像是一場表演,大臣進諫,唐太宗採納卻不執行,進諫的大臣也不過問,君臣之間一片‘祥和’,像魏徵那樣刺耳的聲音越來越少。

    |連年對外的戰爭消耗了國力

    貞觀晚期,唐太宗為了一勞永逸的徹底消除邊疆的麻煩(比明初的皇帝有遠見),連年在西北、東北、西南等地同時用兵,造成了一定的人口損失,國庫開始空虛,消耗了國家的經濟實力,拉慢了國家經濟發展的速度。

    至於還有人說的大興土木也是原因之一,我並不贊同。要知道隋朝開通大運河,興建大興城(唐朝的長安城),這些原因都不是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殘暴的統治才是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 2 # 鄧海春

    貞觀之治,是中國封建社會少有的太平盛世,在這段時期,政治清明,社會秩序穩定,經濟發展勢頭穩健,人民生活較為穩定,民族關係也比較融洽。但到了唐太宗統治後期,政治就已經大不如前了,唐太宗自己就曾說過:“居位已來,不善多矣,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臺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遊四方,供頓煩勞,此皆吾之深過。”既然唐太宗意識到自己的過失,那麼在這之前,他為何沒能善始善終呢?且隨筆者一探究竟。

    在唐太宗統治前期,他注重君臣論治,與諸如房玄齡、杜如晦等賢臣探討治國安邦之道;注重輕徭薄賦,較隋朝賦役有所減輕,注意不奪民時,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注重任用賢能,“如其有才,雖仇不棄。”;注重虛心納諫,使政治保持清明;還有注重法令嚴明等等,最終使得唐朝迎來貞觀之治。但到了後期,大概是承平日久,唐太宗就不免懈怠,認為處處皆是歌舞昇平,是享受的時候了。這種現象其實並不少見。

    當然,沒能善始善終絕不止唐太宗晚年較為奢靡這件事。那麼,還發生了什麼呢?

    一個是,廢立太子風波。長孫皇后生有嫡子三人,分別是李承乾,李泰和李治。太子李承乾生活的十分養尊處優,輔佐他的張玄素等人多次就這事進行勸誡,但李承乾都不予理睬。最終,這件事引起了唐太宗的重視,李承乾已經不適合繼承皇位了,而在剩下的兩個兒子裡,唐玄宗偏愛李泰,但李泰也是個不老實的人,看出了父皇有那麼點意思了就蠢蠢欲動,“潛懷奪嫡之計”,而且還搞了些上不了檯面的活動,拉攏自己的勢力;李承乾眼瞧著到手的鴨子就要飛了也不甘心,所以兩人可以說是明爭暗鬥個不停。唐太宗沒辦法,雖然不大喜歡李治顯得柔弱的性子,但還是立了李治做接班人。李治性子柔弱,唐太宗李世民就得替他掃清障礙。所以,他打破自己絕不枉殺功臣,不以詐術來駕馭群臣的準則,清洗了擁立李泰的那批大臣。即使是提拔大臣,對他們也不再完全信任。而這一切,對之後朝廷出現的權力爭奪,其實是埋下了隱患。

    一個是,唐太宗李世民到了統治後期,改變了自己之前虛心納諫,廣開言路的做法,變得剛愎自用,還曾在朝堂公開宣稱到自己是皇帝,而大臣只是臣子,什麼事情自己說了算。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和那些奸佞之臣的溜鬚拍馬是分不開的。當唐太宗還樂於納諫時事,詢問自己可有什麼不當之處,他們都說唐太宗文治武功,一點過錯也沒有;當唐太宗吹噓自己的功績,他們沒有及時勸誡其要虛心,反而見風使舵一個勁兒的褒獎。被這些溢美之詞包圍久了,唐太宗自然覺得“忠言逆耳”了。

    以上種種,也許不夠全面,但皆是唐太宗不得善始善終的表現及其誘因。不由叫人想起“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足智多謀如唐太宗,也難逃死於安樂,可見我們不論處於順境還是逆境,都要保持對自己的清醒認識,不可過分自滿,警惕身邊總是褒獎的那些聲音。唯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髮展,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當然,唐太宗後期雖然出現了這些不盡人意的表現,但貞觀之治的底子還是打的很好的,後期並沒有因為這些事情使社會矛盾變得過分尖銳,所以總的來說,唐太宗還是一位值得敬佩的皇帝。

  • 3 # 山海經

    李世民晚期有多荒唐?晚年竟然有了一位紅顏知己,並萬千寵愛

    訂閱

    在1367年前的今天,0649年7月10日 (農曆五月廿六),唐太宗李世民病逝。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距今已1417多年)-649年7月10日),中國唐朝皇帝(626—649年在位),世民即位為帝后,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自古皆貴中華,輕夷狄,朕獨愛之如——唐太宗

    (作者:阿澈)隋朝末年,統治者的荒淫奢侈及連年對外戰爭導致國內民變、兵變紛至沓來,各地諸侯紛紛割據自立,隋末農民大起義從611年開始,到了617年隋朝滅亡已成定局,剩下的懸念是誰能在群雄逐鹿中笑到最後,成為新秩序的建立者了。617年,太原留守李淵在一個最恰當的時機和最合適地點揭旗而起,開始了創業的過程,他的兒子李世民是起兵的主要策劃者之一,這年,他才18歲。

    縱觀浩浩盛世,一代明君,在52歲時就英年早逝,是天命還是人為?兩徵高麗,修造宮殿,毀魏徵墓碑,賜劉洎自殺,能不能說他晚年變成了昏君?傳說中的輝煌聖殿或許早已蛛網盤結、荒草沒膝,讓我們穿越時光的迷障,展開貞觀畫卷,用智慧的心靈做出一個合理的評判。

    歷朝歷代的許多皇帝和英雄人物,一旦他們的根基逐步穩固、事業蓬勃發展,處於欣欣向榮的上升時期,便開始驕傲自滿、追求起聲色犬馬和個人享樂。即使是有著強烈進取心和權勢欲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

    唐太宗李世民,28歲登基,在位23年。他曾接受了隋亡的教訓,勵精圖治,與民休養生息,使社會逐漸安定下來,國勢空前強盛,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盛世”。但是,到貞觀中晚期,隨著國家力量的增強和其權力的日益鞏固,他驕傲自滿的情緒大大地滋長並漸漸地趨向了奢侈腐化。

    但是,李世民也是人,人無完人,是人就會有錯誤。就像古人所說,凡是血肉之軀,都有難以逾越的侷限性。暮年的李世民呈現了一些變化,先是從納諫表現出來的。貞觀十年,魏徵發現他“漸惡直言”,這是唐太宗走向一些錯誤的開端。 唐王朝開國以後,李世民身邊勇於直言的大臣不下30多人,特別是魏徵,先後寫了十多萬字的意見書,觸及事務多達兩百多件。開端李世民確實是從諫如流,遭到朝野上下的分歧尊重。但後來魏徵明顯地察覺到,皇帝變了,“漸惡直言”。

    貞觀十二年三月,李世民親御兩儀殿,魏徵毫不客氣地說:“一二年來,不悅人諫,雖黽勉聽受,而意終不平,諒有難色。”這些話,此時的李世民基本就聽不進去了,他大興土木,建飛山宮,擔憂群臣勸諫,便正告他們說,“若不為此,不便我身。”並且為本人狡賴說:“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這無非是說,老百姓都是賤骨頭,容易無事生非,應該長期當牛做馬。這反映了此時的李世民以我為中心、獨斷專行的狂妄心理,曾經完整遺忘了“得民意者得天下”的簡單的道理。更為可惡的一件事是貞觀十九年,門下省侍中諫臣劉洎說了幾句真話,李世民便疑心劉洎背後褒貶本人,加了個“謀執朝衡”的罪名,逼劉洎自殺了。 暮年的李世民不只大興土木,驕奢淫逸,而且貪戀酒色,網羅美女,就是本人弟媳婦他都不放過。公元636年,也就是貞觀十年六月,年僅36歲的長孫皇后病逝,李世民身邊少了一位“賢內助”,從此他愈發表現出貪戀酒色的本性。他經常命人四處網羅美人,以充內庭。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白星多次在白晝出現。這本來是宇宙間天體執行的自然現象,而太史卻占卜說,這應在“女主昌盛”。當時民間流傳說“唐三世以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這讓李世民更加擔憂,他的李家王朝怎能讓“武王”取代呢?於是,他要想盡一切辦法找到這個“武王”。

    在一次普通的宮廷宴會上,大家行酒令,說自己的小名。有個叫李君羨的左武衛將軍說自己的小名叫“五娘子”,太宗想到了那個傳說,令太宗更加疑心的是,他的官銜、爵號、籍貫和職務裡,一連串佔了四個“武”字:“左武衛將軍”裡佔了一個,“武連縣公”佔了一個,他又是“武安縣”人,是宮城北門“玄武門”的守將。太史的占卜正好應在他的身上,巧得不能再巧了。於是太宗就找了個藉口殺掉他,這樣李君羨就成了李世民迷信的犧牲品。直到武則天稱帝的第二年,李君羨的家屬來申冤,他才被平反。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李世民得了中風,癱瘓在床上。經御醫診治,病體稍愈。可此時他卻迷戀上了方士們煉製的金石丹藥,希望自己長生不老,於是派人四處訪求國外高人。後大臣王玄策在對外作戰中,俘獲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羅邇娑婆。為迎合李世民乞求長生不老的心理,王玄策把他獻給了李世民。這個印度和尚說他自己專門研究長生不老之術,並信誓旦旦地說,吃了他煉的丹藥,一定能長生不老,李世民對此深信不疑。一年之後,藥丹配好,李世民毫不遲疑地吞下,結果中毒暴亡,就這樣荒唐可悲地過早離開了人世。

    最為人們所不能原諒的就是,唐太宗曾多次向史官要求閱讀《起居注》和《實錄》,於是打破歷代皇帝不可閱讀的先例。雖史書記載李世民要求“削去浮,直書其事”,但據考證,史家認為李世民曾多番修改兩書。

    到貞觀中晚期,隨著國家力量的增強和其權利的日益鞏固,他驕傲自滿的情緒大大的滋長並漸漸地趨向了奢侈腐化。之所以這麼說有如下原因:

    1、 自侍才高,剛愎自用。史書記載,唐太宗晚年,自認為文韜武略都大大超過了古人,經常炫耀自己早年的武功,開始對群臣意見置之不理,而且常常威嚇那些和他意見不同的人。宰相房玄齡臨終時就難過的說,現在朝廷已經無人敢犯顏強諫了。貞觀十年(636年),魏徵發現他“漸惡直言”,他惱怒之下差點殺了魏徵,後來是賢惠的長孫皇后以“明君賢臣”之華詞才勸其放棄了這個年頭。但最後還是會魏徵墓碑,賜劉洎自殺。直到武則天當朝,劉洎的冤案才得以昭雪,恢復官爵。

    2、李世民不聽勸告,好大喜功,兩徵高麗。雖然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得不償失;耗資鉅額,民不聊生,以至於激化了階級矛盾,結果引發農民起義。

    3、大造宮殿,奢侈腐化。貞觀十一年(637年)在東都洛陽修飛山宮,二十一年又修翠微宮,宮中多用金玉裝飾,還大量挑選民女入宮。貞觀十六年又下詔稱太子所用之物其他機關不得限制,結果造成太子的浪費現象加劇。

    這樣的做法的確不是一個明君所為,但更為荒唐的事情還遠遠不止這些。

    徐惠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後生涯裡,最寵愛的女子。

    能成為皇帝的寵妃,徐惠的長相一定不差,但她卻是以智慧女的形象出現在史書的。

    徐惠和另一個神童李冶(李季蘭)是同鄉,都出生在今天的浙江湖州。

    徐惠5個月大的時候,已經開始給爹媽點名了。

    4歲時,她已經把《四書》《五經》念得滾瓜爛熟了。8歲時,她已經能出口成詩了,而且辭致清麗,頗有水準。

    有一天,她的父親徐孝德想考考她,就讓她仿照屈原的《離騷》作一首詩。徐惠也不皺眉頭,找來紙筆信手一揮,片刻即成《擬小山篇》一首:

    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

    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這首詩被收錄進《全唐詩》,並特別註明了徐孝德的反應,大感震驚。

    確實,8歲的孩童之作能蘊含如此感慨和豪情,別說是她的父親,就是很有水平的屈原本人看了恐怕也會震驚。

    後來,連唐太宗都知曉了徐家有這樣一位遠近聞名的才女了,我們都知道,唐太宗是一位非常愛才的帝王,更何況對方還是一位正值妙齡的少女。心癢難耐之下,唐太宗便將徐惠妃召進了宮中,一開始封其為五品才人,後來又封為三品婕妤,最後又封為二品充容,可以看到徐惠妃越來越得到了唐太宗的寵愛,成為後宮眾人羨慕的物件。如果你認為唐太宗是覬覦徐惠妃的美貌而寵愛她那就大錯特錯了,徐惠妃人家那是以才服人。

    有一次唐太宗召見徐惠妃,徐惠妃有事耽擱了一會遲到了,唐太宗很不高興。當徐惠妃看到唐太宗生氣的時候並沒有慌張,也沒有用美貌來哄溺唐太宗,而是寫下了一首詩作:朝來臨鏡臺,妝罷暫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當唐太宗看到徐惠妃這篇詩作後,生氣的情緒立刻煙消雲散,他深深地被徐惠妃的才氣所折服,由此對其更加地寵愛。

    長孫皇后去世之後,這個職責就轉移到了徐惠妃的身上。據《新唐書》記載,晚年的唐太宗好大喜功、連年征伐,大肆興建宮殿,由此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國家實力也慢慢衰弱。面對唐太宗如此的施政方針,徐惠妃甘冒觸怒龍鬚的風險不惜對唐太宗進行勸諫,在貞觀二十二年寫下了《諫太宗息兵罷役疏》呈給唐太宗閱覽。唐太宗看到奏疏後對自己的為政舉措進行了深刻的反省,認識到了自己連年征伐給百姓帶來的苦楚和痠痛,最後終於罷兵,並且對徐惠妃進行了誇獎和賞賜。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病逝,得知訊息的徐惠妃萬般悲痛,她是一個敢於為太宗付出生命的女人,之後徐惠妃便因思念太宗而病倒了,但是她卻拒絕服藥,一心想要追隨太宗而去,終於在永徽元年香消玉殞,年僅二十四歲。人生難得遇到像徐惠妃這樣的紅顏知己,如果遇到了請倍加珍惜,而不要總是等到失去了才後悔,相信也為時已晚了。

  • 4 # 不是歸人759

    貞觀在歷史上看,稱為盛世肯定當之無愧。說太宗善始沒善終,也有些依據,但不能過於強求。

    縱觀太宗一生,始終是能從諫如流的。

    要說瑕疵,只能用人無完人來解釋。

    我覺得歷史有時候確實要用性格代入進去來分析來推測,雖然不能當做信史,但有利於小範圍解釋其因果關係。

    李世民從玄武門政變殺了親兄弟開始,我想他肯定是要立志做個好皇帝的,不然對歷史交代不了。從他自己親自參與篡改史書記錄看,他還是對身後名很有顧忌的。從他接下來二十多年執政來看,他對自己也一直是高標準嚴要求。

    太宗在位時三十歲,駕崩時五十三歲,這中間的二十三年是一個男性最有思維力最有執行力的二十年。在一幫名臣的擁護下,取得盛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後期略有瑕疵,我認為無非以下幾點:

    一,魏徵、房玄齡等一批忠正直臣的去世,讓太宗身邊少了一批“鏡子”照他。

    二,在位二十三年,威權日久日盛,權力如果沒有制約,越大就越容易走偏。

    三,信佛,煉丹,求長生。

    有人說太宗晚期對北方對北韓用兵,勞民傷財,是貞觀最後的敗筆。我倒是覺得要從根本來說,正是以上三點才導致其後來幾年走偏的原因。尤其是第三點。

    第三點可以專門做一個論點來敘述,因為唐朝有幾位皇帝都因服食丹藥而導致性情的改變。這裡篇幅太小,展不開。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貞觀怎麼看也是盛世。

  • 5 # 物語情歸

    謝謝邀請。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宗李淵之孑,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李淵建立唐朝後,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李世民被立太孑,其父李淵退位,讓李世民登基成為皇帝,即唐太宗。李世民為帝后,在政治上,經濟和文化,外交,軍事方面採取積極的政策,鞏固政治,發展經濟,休養生息,減輕斌稅。積極聽取臣孑的建議,以仁德治國,他統治期間國泰民安,對外採用懷柔政策處理民族問題,有利民族團統和國家統一,唐朝出現了國力最繁榮時期——貞觀之治。他的雄才偉略對中國歷史作出巨大的貢獻。

    可是人無完人,一個人的功過應該一分為二地來看,有功必有過。

    到了唐太宗晚年,也犯了許多君主都有的錯誤行為:

    1.納諫的氣度不如從前,偶爾發生誤殺大臣的錯誤。

    2.連年用兵,營造宮殿,雜稅日益加重,增加了老百姓的負擔。

    3.李世民在他人生前期,對道教術迷信不推崇,可到了晚年,隨著年歲的增大,健康下降,和許多封建君王一樣,開始服丹藥,熱衷於丹藥,更有甚者從外國引進丹藥,以求長生之術,終於公元649年,李世民吃下丹藥,沒過多久就死去了。

    總之,唐太宗李世民雖然晚年有過,沒有善終,但他的功總是大於過,正如史書評價:太宗代表了一個文治武功理想地結合起來的盛世,……太宗的施政作風之所以被人推崇,不僅由於他的成就,而且由於它接近儒家的納諫愛民為治國之本這一理想,另外還表現了君臣之間水乳交融的關係。"

  • 6 # 刪繁就簡347

    貞觀時期唐太宗,嚴懲貪官汙吏,獎勵功臣良將;重視科舉取士,選拔統治人才;革除弊政,勵精圖治;善於傾聽不同意見。在幾年時間內,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經濟和文化也隨之得到發展,民族關係也很穩定。

    在貞觀十七年四月唐太宗與臣子很協調的關係,由於太子李承乾謀反之事件而發生變化。

    唐太宗與魏徵形影不離是君臣協調關係的象徵,但是太子李承乾謀反事件參與其中的杜正倫、侯君兩人都是魏徵推薦的。況且魏徵當時官職是:“(貞觀)十六年,拜太子太師,知門下省事如故”(《舊唐書》魏徵傳)。唐太宗懷疑魏徵結黨是情理之中了。因而這件事成了君臣關係的轉折點。

    廢了太子,新太子在李泰和李治中選擇,唐太宗立了李治做接班人。李治性子柔弱,唐太宗就得替他掃清障礙。所以,唐太宗打破自己絕不枉殺功臣,不以詐術來駕馭群臣的準則,清洗了擁立李泰的那批大臣。對自己提拔大臣也不再完全信任。這些都為今後朝廷的鬥爭埋下了伏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攝影是先學後期還是先學拍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