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務必要追求真相

    有人喜歡把佛教列為國學,其實不然,佛教其實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

    中國信仰的是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是佛陀去世500年後,由龍樹(原本是婆羅門教弟子)搞出來的,有種說法說佛教在印度的滅亡原因之一就是大乘的興起,使得佛教越來越像印度教,佛教原本是反對巫術、咒語、偶像等的,但婆羅門教徒把咒術和荒誕故事大量的帶進佛教了,並模仿婆羅門教,出現大量多頭多臂的佛菩薩形象,如千手觀音等…所以,許多學者認為華人所信的佛教其實是印度教,如《西遊記》的諸多鬼神構思便是明證、孫悟空是印度教神的象徵、閻羅王也是印度教的神祗……

    許多人一邊鄙視印度人,一邊又去寺廟跪拜印度人(諸佛菩薩都是印度人),並信仰印度人所創造的佛教,其實是不妥的。

    佛陀出家便去了印度,他的悟道成佛、傳佛、涅槃都在印度,他的僧團人員也都是印度人,這些人後來被演變成了諸菩薩,如觀音等…

    沒有古印度教的輪迴、業報、化身等教義就沒有佛教,漢傳的大乘佛教其實是比原始佛教更像印度教的。

    佛經明說了佛是教導者,是不佑人也無能佑人的,但偽佛徒為了騙錢卻撒謊說佛菩薩能佑人,誘騙華人去跪拜印度人…

  • 2 # 南陽堂

    國學就是易經,易經智慧博大精深,可以透過學習易經來提高自我,曾仕強老師講解的易經六十四卦,值得我們華人學習。

    乾卦第一——自強不息

    坤卦第二——厚德載物

    屯卦第三——艱難困苦育新生

    蒙卦第四——以學愈愚人才興

    需卦第五——揣時度力待時動

    訟卦第六——蟻鬥蝸爭是非留

    師卦第七——頓綱振紀重法度

    比卦第八——端本正源川歸海

    小畜卦第九——戮力齊心謀大道

    履卦第十——正己守道無憂懼

    泰卦第十一——權時制宜知進退

    否卦第十二——志潔行芳黑白明

    同人卦第十三——求同存異休慼共

    大有卦第十四——論富有之道

    謙卦第十五——謙虛是美德

    豫卦第十六——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隨卦第十七——交際的藝術

    蠱卦第十八——革清弊政

    臨卦第十九——領導的藝術

    觀卦第二十——明察秋毫

    噬嗑卦第二十一——執法必嚴

    賁卦第二十二——外表與心靈

    剝卦第二十三——鬥爭的策略

    復卦第二十四——善於改過自新

    無妄卦第二十五——行動須謹慎

    大畜卦第二十六——注重才德的修養

    頤卦第二十七——修身養性得長生

    大過卦第二十八——以柔濟剛

    坎卦第二十九——排難脫險

    離卦第三十——相依共存

    成卦第三十一——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恆卦第三十二——人貴有恆心

    遁卦第三十三——及時退卻安身心

    大壯卦第三十四——積蓄力量待奮發

    晉卦第三十五——德勤誡欲求上進

    明夷卦第三十六——百折不撓守純正

    家人卦第三十七——團結守規日太平

    睽卦第三十八——全面靈活定成功

    蹇卦第三十九——咻養生息解困境

    解卦第四十——伺機而動化矛盾

    損卦第四十一——有舍有得贏人心

    益卦第四十二——不計小利成大事

    央卦第四十三——剛柔相濟得太平

    垢卦第四十四——防微杜漸免禍害

    萃卦第四十五——德行兼備聚人心

    升卦第四十六——順勢而升成大器

    困卦第四十七——身陷困境不屈服

    井卦第四十八——提高自我修養

    革卦第四十九——審時度勢除舊弊

    鼎卦第五十——鼎力更新隆運昌

    震卦第五十一——雷震壓驚貴內省

    艮卦第五十二——審時度勢定進退

    漸卦第五十三——循序漸進終成事

    歸妹卦第五十四——依禮行事終無憂

    豐卦第五十五——豐盛不蔽光明行

    旅卦第五十六——人生旅途道為先

    巽卦第五十七——順遜容人成大器

    兌卦第五十八——和悅處世心態正

    渙卦第五十九——臨災逢變創新天

    節卦第六十——適可而止知節制

    中孚卦第六十一——講誠信,善待人

    小過卦第六十二——小過無妨多通變

    既濟卦第六十三——功成名就須謹慎

    未濟卦第六十四——變易無窮向前行

    易學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分成易理易學、象數易學、數理易學、納音易學幾大類。

    易理易學又稱義理易學,是專門講述易經本經哲學義理的易學。象數易學宗旨在於運用。數理易學是研究易經中的科學思想與數學思想。納音易學則結合了易理易學和象數易學的思想。

  • 3 # 子牙姜666

    國學涵蓋了“四書"、“五經"、弟子規、老子、莊子、唐詩、宋詞等,它是萬億卷帙的古代文獻。感悟①:國學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精神支柱的力量;感悟②:國學能夠提高自身素養,懂得做人的道理

  • 4 # 錦月細雨

    國學就是騙人的玩意,一個開放的國家,各種文化都會進來,各種文化都會成為我們的文化,也會有好的文化被我們世代相傳下去,成為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把解放前的文化定為國學是非常狹隘的,他在限制外來的好的文化成我們的優良傳統,優良文化,這是又在犯舊社會限制華人的思想向前發展的嚴重的惡劣的行為,華人幾千年來沒有發展過,就像一個動物幾千年如一日天天只知道吃喝繁殖,再沒有想法了,這要是對於動物來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對於有高智商的人來說,那是極其愚蠢的是犯罪。不思進取,不求上進,不跟上時代,結果我們落後了,被人家打的天天承奴承婢,這就是犯罪。對華人的犯罪。

    如果傳統文化是好的,它會成為世界文化,叫它國學就是錯誤的,如果傳統文化是不好的,叫它國學是對國的玷汙,中國的傳統文化被五四運動打倒,被現代文化取代,很顯然傳統文化並不是什麼好的文化,把傳統文化說成是國學那是國家的恥辱,是很讓人厭惡的就像端著個屎盆子對人說,這是我家的傳家之寶一樣讓人噁心,讓人厭惡。

  • 5 # 雲隱追夢

    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涵蓋了 兩漢經學、 魏晉玄學、 隋唐道學、 宋明理學、 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 漢賦、 六朝駢文、 唐宋詩詞、 元曲與 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官學,自 “ 西學東漸”後相對 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1.如何對待以國學為核心的中華傳統文化,毛澤東曾提出明確主張:總結整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推陳出新,古為今用。毛澤東有一句名言:“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所以我們有時學的也不僅僅是知識,是學習別人怎樣學,怎樣用。

    2.前二天看分類,國學被分為歷史文化的分類,如果這樣,國學真沒有前途了。國學是中國的綜合學科,僅剩下文化了,原來的國學的基礎學科都被排除了,那國學就離實用越來越遠了。學國學的意義不在於國學本身,而在於如何應用國學。

    3.國學融百家,百家融360行,家家有長,行行有所精,國學只有百家,而卻遠離360行,國學無足矣,日漸遠矣。

    4.國學與西方,本來就是中國與各國的對比。只是西學被整合成了一個西學,細分是各國,各民族。

    5.毛澤東反對拘於一家一派之言,主張“庇千山之材而為一臺,匯百家之說而成一學,取精用宏,根茂實盛”。循“博學於文”的學習之道,毛澤東博覽群書,對各種學說“挈其瑰寶,而絕其淄磷”。

    6.國有百姓,民有百言,百言之和即國學。

    7.國學是網,要不斷的填充,才能實;西方是畫,要不斷的堆,就會豐滿。一個是虛中求實,一個是實中實大。一個是全域性中找細節,一個是細節連成全域性。到一定階段完全相同,只是過程不同而矣。國學體系甚至比西學的更完整,更能變通。國學是假證結果,由因求果的證明過程,西學是已知結果,由果求因的倒解釋過程。

    8.看不起國學的,要好好從頭學。國學是講邏輯的,只是現在的國學大師都不講。從“道”到“名”就是邏輯的開始。“名”的出現是混沌到清晰的開始,名的確立是分類、順序的開始,“名”的作用是把不清楚的說清楚,講明白。一切邏輯從有“名”開始。這才是真國學。

    9.道為術破,術為道用。術之高,可以破舊道,道之高,可以道御術。

    10.有派者,狹自現,無派者,心無邊。《道德經》國學之父,《周易》國學之母,諸子百家比生於此,無論那派皆為其子孫。即使外來學說,也有在翻譯與理解時受其影響,被其變化。強今勢,各派相爭,索本歸源,派無爭。

    11.五行八卦在國學中的作用,相當於西學中數學的作用,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學科,基礎沒有了,所有的體系就瓦解了。

    12.道本容百家,當成為道家裡,就容不下了。道為國學之父,易為國學之母。《道德經》是議論文,講其何來何去,如何定義,是定義法;《易》是說明文,講如何推演、替換,是窮舉法,也叫列舉法。固定定義生百家。

    13.承認無知是認識世界的開始!每一種觀點,每一類分析、每一個體系其實都有侷限,類同盲人摸象。瞭解真相,必聽百家之言。

    14.西方固然好,但國學不能少。西學主講如何立,國學主講如何破。不破不立,不立不破。

    15.道為無知,對於道的求解,取決於已知。已知越多,則未知數越多,即變數越大;已知越少,則定數越多,變數越小。道之解,在於用已知,求無知。識無知者,方會問道,知有知者,常關心於名。即問道者尋規律(忽略於名,關於邏輯與替換),而學知者常關心名(概念、名詞)。

    16.想法=思考力,辦法=執行力,做法=行動力。想法=道,辦法=法,做法=術。其實事事皆有法可依。依法而行。所有翻譯西方的相關管理、營銷的書藉都要以用最傳統的國學翻譯,形成東西對照,從而合二為一。

    17.關於國學中的道、術,許多人都常提及,但其實都未能真正理解,何為道,何為術。其實很簡單,同一件事可以是道也可以是術,道在術中,術在道里。它們是不斷相互轉化的。學與思時為道,行與用時為術。道與術存於任何的思考與行動之間。

    18.抽象是思,具象是行。思行結合,才效果最好。按國學的說法,抽象是道,具體是器。論具像就是以器論道。其實這個背後,還暗藏了二樣沒說,一個是法,一個是術。法是判斷,在思考變行動中的取捨,術是抽象變具象的技術。我在學習以具象思抽象,以抽象做具象。

    19.一部《道德經》寫盡天下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一個代名詞,用來代表未知,所有能說出來的都不是道。道沒有具指,也不是具象。道是一個假設,一個未知量,可以設為x,道是一個規律,一種結果,一種現象,一個方法。在不同的時期,道是不同的,因為未知,已知不為道。

    20.莫把國學也變成國術。中國的國學與國術一樣,在幾千年內是具有實際作用的,而在現在社會,國學變成與國術一樣花拳繡腿,這種研究是可怕的。所有的哲學源自於生活,沒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就去論哲學,把哲學當成知識來學習與推廣是可怕的!

    21.關於百家的說法,其實馮友蘭有總結司馬談的意思:儒家者流蓋出於文士;墨家者流蓋出於武士;道家者流蓋出於隱士;名家者流蓋出於辨士;陰陽家者流蓋出於方士;法家都流蓋出於法術之士。對於其它未說,其實類推應是農家出於農士,佛家出於僧侶。所有百家其實是不同階段的各類人。

    22.研究國學與研究科學一樣,要心無雜念。善於假設去尋找事物關係,從面實現道存萬物的關聯。不要試圖用用已知的知識去後拼湊完美的世界,要明白所知有限,而知無限,學會用現有知識去拼圖,在不懂處留有空白,從而更加的準確還原世界。

    23.國學研究是要“尋出中國之魂”,在充分吸收外來學術文化的前提下,重鑄中國傳統學術與教育之魂,在世界之林闖出一條中國之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百年孤獨中的國學命運,我們可以看到國學的消長升降與中華文明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

    24.國學的尊儒是因為管理者推崇,實際上中國提倡的還是百家爭鳴,和爭鳴後的萬法歸宗。西方提倡的是哲學,辨證法,思辨;而國學提倡的是易,相生、相剋、相侮,是思變。辨注重的是論,而易注重的思。

    25.國學與西學的最大差別不在於哲學觀上,在於對世界的認知假設上。國學的基礎是道,道其實是一個對結果的假設,即無窮大或無窮小。道存於萬物,道法自然。已知結果去找規律。西方的哲學源於對驗證的假設,先假設再證明,最後得到結果。所以差別在於一個假設原因,一個假設結果,所以方法與驗證方式不同。

    26.論中醫首先得論國學,因為中醫的醫理在於中國的道,即全息世界觀,所有的萬物皆有聯絡。研究西醫需研究科學,但要知科學除了已知技術,還有未知的探索與證明,只有證明有關係後才能成為技術。中國的道與西方的體系完全不同,所以無法用西方的技術論證,但西方的科學假設其實就是狹義的“道”,小假設!

    27.1920年毛澤東在一封信中寫到:“世界文明分東西兩流,東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內,要佔個半壁的地位。然東方文明可以說就是中國文明。吾人似應先研究過吾國古今學說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學才有可資比較的東西。 ”

    28.毛澤東曾說過這樣的話:《詩經》,是2000多年以前的詩歌,後來做註釋,時代已經變了,意義已不一樣。這或許是“詩無達詁”的意思吧!點評:知識沒有應用邊界的侷限,任何一種知識思維都抽象為邏輯,可以通用於各種不同的領域,但都只適用於不同的條件與階段下。

    29.毛澤東幾乎都有所涉獵。正如他與黎錦熙的信中所說:我對於學問,尚無專究某一種的意思,想用輻射線的辦法,門門涉獵一下,頗覺常識不具,難語專攻,集攏常識,加以條貫,便易達到深湛。

    30《.淮南子》是諸子百家中雜家的代表作。那麼,什麼是“雜家”呢?有系統、有宗旨、成專門學術的,可稱之為“家”。所謂“雜家”,就是雜採諸家之言而成。

  • 6 # 半枕流年

    中學治心,西學應事。

    簡單這樣歸納國學與西學更好一些,具體怎麼去理解什麼是國學,事實上是沒有準確的定論的。

    現代人口中的國學大多是籠統的指中國傳統文化。而且每個歷史時期對國學的概念也不相同。

    國學這一說法最早出自周禮。

    可以肯定的是先秦百家爭鳴時代,百家學說都是國學的基礎和經典。不分前後從屬。各家學說的經史子集涵蓋社會諸多層面,但是嚴格意義上講,從面對基層廣大民眾的層面上來講,國學更應該是儒家,道家等流派。諸如法家的霸術,毀商,弱民等迎合帝王權利統治,兵家的詭詐之術,縱橫家的陰謀論,利益說就不是很適合放在民眾對國學的認知裡。

    而先秦諸家經典在後續朝代又有更新和新的註解或發展,比如論語,到東漢末才定版。而弟子規直到清康熙年間,才有賈仁朝和李毓秀根據論語學而篇升級而成。後續這些升級版也是國學的範疇。

    明朝設立國子監,這一時期的國學更像是國子監的教學內容,算是官方教材吧,但是武帝獨尊儒術後,儒家獨大,國子監的課程基本就是儒家六藝,既禮 樂 射 御 書 數。因此這一時期的所謂國學,可以理解為儒學。

    中國文明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個人認為在各個歷史時期,廣大人民群眾的文明結晶,智慧總結都可以算作國學範疇,不僅僅是文史子集,詩詞歌賦。農桑中醫,社會經絡,地理水經都應在國學範疇,這些海量的文明結晶,值得我們終生學習。

    最後推薦一些大眾普遍認知的國學經典供大家選擇閱讀:

    四書五經:大學中庸 論語 孟子 詩經 尚書 禮記 易經 左傳

    儒家經典:荀子 孝經 孔子家語 傳習錄

    道家經典:道德經 莊子 列子

    史學經典:史記 戰國策 國語 三國志

    字典 詞典:說文解字 爾雅

    國學啟蒙:童蒙須知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幼學瓊林 增廣賢文

    帝王治國謀略:資治通鑑 貞觀政要

    地理經典:山海經 水經注 東京夢華錄 徐霞客遊記

    詩詞入門:聲律啟蒙 千家詩

    處事三大奇書:菜根譚 小窗幽記 圍爐夜話

    另外還有唐詩宋詞元曲,唐宋八大家作品集,夢溪筆談等。

  • 7 # 逍遙子519

    中學治心,西學應事。

    簡單這樣歸納國學與西學更好一些,具體怎麼去理解什麼是國學,事實上是沒有準確的定論的。

    現代人口中的國學大多是籠統的指中國傳統文化。而且每個歷史時期對國學的概念也不相同。

    國學這一說法最早出自周禮。

    可以肯定的是先秦百家爭鳴時代,百家學說都是國學的基礎和經典。不分前後從屬。各家學說的經史子集涵蓋社會諸多層面,但是嚴格意義上講,從面對基層廣大民眾的層面上來講,國學更應該是儒家,道家等流派。諸如法家的霸術,毀商,弱民等迎合帝王權利統治,兵家的詭詐之術,縱橫家的陰謀論,利益說就不是很適合放在民眾對國學的認知裡。

    而先秦諸家經典在後續朝代又有更新和新的註解或發展,比如論語,到東漢末才定版。而弟子規直到清康熙年間,才有賈仁朝和李毓秀根據論語學而篇升級而成。後續這些升級版也是國學的範疇。

    明朝設立國子監,這一時期的國學更像是國子監的教學內容,算是官方教材吧,但是武帝獨尊儒術後,儒家獨大,國子監的課程基本就是儒家六藝,既禮 樂 射 御 書 數。因此這一時期的所謂國學,可以理解為儒學。

    中國文明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個人認為在各個歷史時期,廣大人民群眾的文明結晶,智慧總結都可以算作國學範疇,不僅僅是文史子集,詩詞歌賦。農桑中醫,社會經絡,地理水經都應在國學範疇,這些海量的文明結晶,值得我們終生學習。

    最後推薦一些大眾普遍認知的國學經典供大家選擇閱讀:

    四書五經:大學中庸 論語 孟子 詩經 尚書 禮記 易經 左傳

    儒家經典:荀子 孝經 孔子家語 傳習錄

    道家經典:道德經 莊子 列子

    史學經典:史記 戰國策 國語 三國志

    字典 詞典:說文解字 爾雅

    國學啟蒙:童蒙須知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幼學瓊林 增廣賢文

    帝王治國謀略:資治通鑑 貞觀政要

    地理經典:山海經 水經注 東京夢華錄 徐霞客遊記

    詩詞入門:聲律啟蒙 千家詩

    處事三大奇書:菜根譚 小窗幽記 圍爐夜話

    另外還有唐詩宋詞元曲,唐宋八大家作品集,夢溪筆談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車二檔的速度在什麼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