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翔寶果寶呀

    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小孩子就是愛玩的時候,3歲正是調皮探索的階段,只要沒有大錯,多指點他,多多陪伴他,多多關心他,可以跟他溝通,交流,多觀察他,瞭解他,要成為她的朋友,孩子就會聽的話。

    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裂變效應和市場經濟的競爭,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我們的家庭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絕大多數的家長由於自己所學的專業和工作與教育沒有直接的聯絡,對子女的教育多是憑感情、憑經驗,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方法不當,子女普遍存在嬌氣、霸氣、遇事缺少主見、意志力薄弱等現象,這種狀況怎麼解決呢?筆者認為要讓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應採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長對子女造成的恐懼 初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著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 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長。有專家說道:“孩子避免失敗的願望比爭取成功的願望更強烈。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敗,寧願降低努力的水平。”這就是家長造成的恐懼使孩子失去主動進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長不要一看到成績考差了,就來一頓“審訊”,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長應對孩子的學習從過程去要求,這樣比從結果去要求更科學,效果更理想。

    二、為子女建立自信心 發明家愛迪生,幼年求知慾很強,喜歡追根尋源。他向老師提出“2+2為什麼等於4”的問題,因此闖下大禍。剛進校3個月的他,被勒令退學。他的母親十分悲憤,下決心親自教育兒子成長,為兒子建立自信心,給他講文學、物理和化學,培養他愛學習,愛科學的習慣。愛迪生的求知慾因此進一步被激發起來。“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覺中成長,最終成為舉世聞明的發明家。可見成功源於自信,自信心的樹立,來自於周圍的人們的常識。做父親的都不賞識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從何而來?愛迪生的母親不賞識自己的兒子,就沒有今天的發明家愛迪生,對目前發展比較差的孩子,家長要用放大鏡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子女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當子女需要幫助時,家長的幫助要掌握一個度,絕不可越佾越皰,要留有餘地。如:孩子問某字怎麼寫,有的家長會隨口報出來,這樣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問某字怎麼寫,倒不如鼓勵孩子“你不是會查字典嗎?先查檢視,再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欣然去查字典)。這樣不僅省卻了家長的許多時間,更重要的培養了孩子的自已動手攫取知識的。而這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透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與子女一起成長,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所要學習的更新的東西越來越多。作為家長,應時體現出求知上進的精神,給子女作出榜樣。“爸爸媽媽同樣在學習,在進步啊!”使子女明白學習新知,不斷進步是伴隨人終生的。其次要經與子女溝通,努力縮短與子女心靈的距離,原意聽子女淡知心話,真實地瞭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長。 在教育子女時切忌使用“沒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語言,更不要以譏諷語氣,來冷嘲熱諷子女,冷漠子女,這樣會抹殺子女的自信心,給子女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阻礙子女的成長和進步。 “讓子女有出息”是家長永恆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種多樣,子女的個體情況,家庭環境,家長素質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學校教育,達到共同教育好學生的目的,讓孩子快樂健康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愛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當愛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時,對孩子的愛就成為極端的愛,這往往會導致孩子身心發展出現障礙,心靈發生扭曲,對孩子將來的人生髮展有著不良影響。

    對孩子的愛的極端表現有:

    1、認為只要無限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就是愛孩子,其實這是一種無知的愛。孩子對愛的需要不僅是 物質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長只注意給孩子補充各種營養品,卻忽視了對孩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有的家長給孩子買了許多書籍或買了電腦,卻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去讀書或正確地使用電腦,也不明白對孩子的精神鼓勵、讚揚、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援都是愛,然而,這種精神上的愛對孩子的成長更加重要。

    2、家長過分保護孩子,為孩子做了許多本應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這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也降低了他們的自立精神與自信心。這種愛限制了孩子的自我發展,對孩子將來獨立的社會生活產生不利影響。

    3、對孩子的要求過於苛刻,常常批評,甚至體罰孩子。有的家長的確非常愛孩子,但是,在觀念上錯誤地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當孩子的表現與家長的想象不一樣時,就透過打罵來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往往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這種愛給孩子帶來的不是歡樂,而是痛苦。這種望子成龍的愛往往會形成相反的情緒或情感――恨,對家長、對他人、對社會、甚至對自己的恨。家長應該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培養其自信心,而不是發現問題就批評、指責或懲罰,才有可能使孩子獲得更好的發展。 我記得有一位外國科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的確,父母的教育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教育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將來,所以說家庭教育尤為重要,是個必不可少的課題,“望子成龍“是家長們的共同心願,每個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將來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樣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在這方面付出努力。 對於“怎樣教育好子女?“一直以來都是廣大家長們共同探討的話題,一邊是社會,學校所關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對於每個孩子的教育方法並非千般一律,應因人而異,這其中就大有學問,教育孩子應根據他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行為習慣等採取相應的方法,這樣才能取到好的效果。 教育孩子應先從“德、智、體、美、善”五個方面抓起,即素質教育,首先,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必須從小就要做一個品德良好的好孩子,可以舉一些例項或者透過看電視,漫畫等引導孩子告訴他在生活中也要做一個像其中的人物一樣。

    二、家長平時應多關心子女的學習成績,使他感覺到大人很在乎他的學習,不要不聞不問,這樣他會感覺到學得沒勁,另外,家長與孩子共同制定出一個目標,實行獎罰分明,當達到該目標時,家長應遵守“合同”給予相應的獎勵,若沒達標時,家長也不應責怪,打罵孩子,應鼓勵幫助指導他,這樣才能重新樹立起他的信心。家長應教孩子養成“不恥下問”的好習慣,獨立思考,善於分析難題等良好讀書習慣,教他學東西時應靈活掌握,不要死記硬背,“讀死書,死讀書”的學習方法不管用,時間花不少,效果卻一般,比如有的孩子抄寫生字,寫了一排,過段時間他還是寫不出來,這種方法太“死”,家長應多教一些好的方法結子女。

    三、“健康是財富”,家長應教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早起早睡,平時打打籃球,跑跑步等對身體很好。

    四、家長應教育孩子從小就要養成心地善良的好孩子,多做好事,對人有禮貌,教他們怎樣待人接物。 另外,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子女影響非常大,這一點應引起家長的重視,說話要得體,辦事要認真,給子女樹立一個好的形象,告訴他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平時在家裡給他們佈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當天的事當天完成,給孩子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總之,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許多,這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平時應做到有一顆愛心,還要細心、用心、耐心。我相信只要我們家長能做到這幾點,再加上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心,我們的孩子未來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的有用人才。 學齡前兒童的教育要注重的問題: 小兒出生後經過三年的發育,進入學齡前期,這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時期,人的許多基本能力在這個年齡階段形成,如口頭語言、基本動作以及某些生活習慣等,性也在該期初步形成,所以,不能忽視這一時期的教育及心理護理。早期教育包括體、智、德、美四個方面。 體育:是早期教育中的首要任務。培養兒童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發展兒童的基本動作,如走、跑、跳、攀、登等。要完成這些任務,只有保健護理、保育營養還不夠,還必須開展一定的體育活動,以掌握某些技能,使兒童的骨胳、肌肉和各種臟器得到鍛鍊,提高適應能力和各種功能。 智育:早期進行智力教育重要的不是傳授深奧的科學知識,而是要把開發兒童的智力作為重點即發展兒童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象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學齡前期的智力教育,是為今後的教育打基礎的,錯過這個時期,以後再學習就十分困難了,甚至無法補償,比如口語就是如此。一個人如果在學齡前期沒有練習說話的機會,待到成人後即使花費很大的精力,也達不到正常人的口語水平。我們要從培養兒童智力、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幾方面做準備,而不能以識多少字,學了幾冊算術作為兒童智力高低的標準。

    德育:是指對兒童的品德教育。人的品德的形成分析起來有三種因素,即對品德的認識、情感和行為。學齡前兒童對事物認識水平比較低,許多抽象的道理還不能理解,只能夠了解比較直接的、簡單的是非標準,並且能夠培養一些待人接物的初步行為習慣,如禮貌、善良、誠實等。兒童的模仿性強,社會上許多事情都會不知不覺影響他們,如不主動地進行教育,兒童則會自然而然地學會許多不良的行為習慣。因此,品德教育要靠成人細緻地將教育內容滲透到兒童的全部生活中去,絕不是僅靠說教、講大道理所能奏效的。 美育:是指對兒童的審美教育。生活中有許多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會使人產生美的感受,某些藝術形式就是將這些美的內容加以提煉、昇華的結果。對兒童進行審美教育,就是要培養他們有意識地體驗生活中的美、並教給他們初步的技能技巧,來表現出自己美的感受,甚至進行某些創造。藝術形式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大都用聲音、色彩或動作姿態來描繪,這正符合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特點。所以,藝術形式能夠引起兒童的注意和興趣,易使之受到藝術的感染和薰陶,如歌曲、樂曲、舞蹈、詩歌、美工、文學作品等都是對兒童知識經驗少,理解和欣賞水平低,生理上還不成熟所以只能選擇那些淺顯易懂的作品。

    我們周圍的環境,以及人的行為、語言對培養兒童的美感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所以,幼兒園和家庭環境的美化、成人的舉止、行為、服飾都很重要。 學齡前兒童,在心理護理上應注意心理特徵。此時的兒童抽象思維已經產生,能夠對抽象的數概念有所認識;創造想象也已出現,個別兒童還能畫出很新穎的畫面,編出有情趣的小故事。因此,家庭生活環境和社會生活環境都要給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要讓兒童從日常的生活中,感受真善美的陶冶,透過耳濡目染,培養兒童良好的品質,使其心理在一種健康、向上、友愛的環境中得到發展。在心理護理上,要十分注意方法,對兒童切忌採用粗暴簡單的訓斥,這樣容易使兒童產生自卑心理;也不能採用遷就、縱容的方法,這樣就會使兒童產生不辨是非,自以為是的心理,採用正面引導,循循善誘的方法,如透過勞動培養兒童勤勞、助人為樂的品德,讓孩子在心理上感受到勞動後的愉快及幫助他人後的快樂。在兒童的心理護理上還應注意順其自然,要和兒童教育、兒童保健緊密地結合起來。護理得當,可使兒童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2 # 手心的sun

    小孩子在三歲的時候,正是需要父母去引導的時候,這個時候的他們對什麼都是好奇,然後探索,最後得出他們的結論。所謂一歲看小三歲看老,就是說明孩子在三歲的時候,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的寶寶如果去做什麼。只要不是傷害到別人或者自己的事,儘量可以讓他自己去做,比如他要洗衣服,你可以給他的讓他洗,手把手教會他,讓他自己做,然後做完了你可以悄悄的善後,但是要鼓勵他,簡短的教育一下,不要長篇大論,他們記不住。危險的事,不能做的事一定不能做,如果說不聽,可以嚴厲的責罵,實在不行就稍微打一下,讓他明白這是不可以做的。三歲是一個制定規則的好時候,不能做就不能做,別囉嗦,直接拒絕。好的我們要鼓勵他去做,不好的一定要嚴厲,不要心疼,小孩調皮,是因為他們不懂事,那麼就需要我們來幫助他學會規則,這是他律,等他長大才能懂得事了才能學會自律,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用,一個九歲孩子的寶媽的經驗

  • 3 # 芷行合一

    三歲的階段的孩子都是特別的調皮而且有點反逆,喜歡和你對著幹,但是他們也是能聽得懂道理的,我們該如何引導教育呢?

    多關注瞭解孩子

    我們要多多與孩子互動,清楚孩子做的每件事的原因,這個階段的孩子做的每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分不清這樣做是對是錯。我們能及時知道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才能明白自己該如何去引導孩子怎樣做才是更加正確的。

    與孩子做好朋友

    我們家長不能時時擺出一副我是大人,什麼都要聽我的的姿態,要學會與孩子做好朋友,尊重孩子,不用命令的口氣和孩子說話。可以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再與孩子商討這個方法可不可行。

    理解孩子年齡特點

    三歲的孩子好動,調皮,固執都是很正常的,家長不要太急切求好,是需要每天反反覆覆的引導教育的。與孩子有商有量的講道理,不帶著情緒教育孩子。可以把自己的擔心告訴孩子,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擔心,慢慢的孩子會很樂意體貼家長的。

  • 4 # 行走在時間上鱷魚
    一、三歲心理和生理的變化

    不少家長可能都會發現到了孩子從出生到了三歲,心理和生理都會了明顯的變化,首先是是小傢伙到了三歲以後,身體各項機能有了明顯的變化,不再像以前那樣動不動就生病了。其次,家長可能會發現孩子的生長速度開始放慢,通常來說一般一年也就長個7到8公分。

    心理上的變化也會比較明顯,首先是3歲的孩子已經能夠基本獨立表達自己的訴求了。很少再像嬰兒時期那樣,更多的透過哭和手勢來告訴大人自己發生了什麼。家長與孩子交流已經很少再有阻礙了。其次這個時孩子已經基本開始上幼兒園了,小傢伙們已經邁向脫離父母的第一步了。,隨著他們接觸範圍的變化,更多的外界資訊讓他們自主意識變強。

    二、三歲心理變化需要重視的問題

    3歲基本可以認定為孩子剛剛脫離嬰兒時時期,他們開始進入了幼兒時期。雖然如前文所述,他們無論是從心理還是生理都會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是不得不說,這個時候他們很多活動包括心理變化都尚處在無意性。就拿我自己的兒子來說,這段時間他有一個很明顯的變化,那就是不像以前如果不滿意,哄他一會就好了,更多好的時候,我只好轉換他的注意力,讓他的心情平復下來,然後再和他說清楚道理。這樣一來也就往往導致孩子不能將一件事始終如一堅持下去,這個時候往往體現出來家長的認為調皮性。

    三、如何引導孩子度過這段時期

    1、家長這個時候一定要抽出更的時間來陪伴孩子

    正如前文所描述的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多抽郵時間陪伴孩子,因為這樣做在一定程度可以減少孩子出現無意性行為的可能性。家長的陪伴會讓孩子可能出現問題時被及時引導。

    2、家長可以堅持陪孩子做一件事情

    例如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每天花半個小時陪伴孩子學習,和他講故事,請千萬注意的是,講完故事一定儘可能讓孩子複述剛才故事說了什麼了。這種培養和主往會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3、家長要給孩子立規矩

    不少家長可能都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孩子就是一個調皮沒有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這個時候不能給孩子立好規矩,那麼以後再想規範孩子的行為會很難。此外,家長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告訴孩子不能做的事情以後,家長一定要堅持,不能因為孩子哭或者大鬧就妥協。這樣一來,時間長了孩子的過份調皮也會得到規範。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很明確的說,3歲是每一個孩子人生中第一個敏感時期,家長一定要利用好這段時間,目前看到我的兒子總體表現讓我還算滿意的,但是這期中心酸只有我自己清楚,有時候真是覺得自己不想那麼狠心。對於三歲孩子的引導,你又有什麼好辦法,歡迎你來交流

  • 5 # 嘿呦喂哦

    一般來說孩子三歲以前大部分都是乖乖的寶寶。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媽媽會發現原來的乖寶寶也變得不乖了起來。經常和自己唱反調。會和父母發生衝突,甚至是對著幹,這個時候大多數父母都會生氣,苛責。但是卻發現孩子越來越調皮,這是為什麼呢?三歲寶寶調皮不聽話怎麼辦?

    三歲寶寶調皮不聽話怎麼辦?

    1.三四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獨立的意識,會比較逆反,容易調皮吵鬧不聽話,家長可以嘗試按照下面的做法來做。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孩子不聽話犯錯之後,可以適當的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但是要注意尺度。比如孩子打翻了牛奶,那麼就讓孩子自己去打掃,這樣可以很大程度的讓孩子自己明白淘氣是不對的。

    2.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孩子不聽話有時候是因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作為成年人要適當的給孩子機會自己去解決問題。家長扮演指導的角色就可以了,這樣還可以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也能培養孩子解決問題之後的榮譽感。多鼓勵孩子,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也需要家長給與充分的榮譽感。在孩子作對事情的時候一定要鼓勵。

    三歲寶寶調皮不聽話的原因

    1.三歲孩子是第一個叛逆期,大腦發育越來越完善,自我思想也會增加。家長需要引導教育,原則性問題需要給孩子立規矩,其他事情不應該干涉孩子想法,讓他大膽去做

    2.一般來講,孩子不聽話首先要找大人自身的原因,是不是對孩子缺乏關愛?孩子調皮不聽話是在尋求和希望大人的關注與呵護,其實他的內心這時是很痛苦的。所以,不要一味苛責孩子,他真的很痛苦的。要學會體諒和理解並關心孩子,這是父母親應該首先想到和做到的。

    身為父母,當寶寶任性哭鬧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正確的和孩子交流交流。三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正處於什麼都想嘗試的時期,所以難免會有一些頑皮。這都是正常的,這個時候父母應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告訴他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樣才是好的。

  • 6 # 麵包總會有的luck

    說說我帶孩子的經驗吧,我家小孩三歲之前真的很聽話,說什麼就什麼,是個女孩子,也一直我自己帶,三歲過後可能是心裡有個成為過程吧,每次看到危險的要去玩,比如是滑梯上要倒著走,要走很高的梯子,我很擔心,所以給她講道理,不能走,她不會聽,還是要去,這樣想也不行,要怎麼引導呢?在保證她的安全上,讓她去自己嘗試,這樣很好激發她的探險精神,不那麼膽小,這也是有必要的,如果實在是太調皮,太危險就轉移注意力,去玩一些安全的遊戲!還是要給她說有什麼危險,要注意什麼!多次給她說,下次就能記住了!這就是我的真實想法和經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相聲界馮鞏、大兵楊議都和搭檔合作出現問題,他們各自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