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有知社

    漢末三國時期謀士如雲,但論智謀之深,可以說鮮有人能出賈詡之右。賈詡為涼州姑臧人,其尚未出道,就被閻忠讚許有(張)良、(陳)平之奇(智謀)。賈詡曾被氐族叛軍所俘,卻因冒認太尉段熲之甥得以生還。董卓被殺之後,涼州軍亂,李傕、郭汜等已打算遣散軍隊,而各自潛歸故里。是賈詡對李傕、郭汜等人曉以利害,勸他們整頓兵馬,反攻長安。從而殺死司徒王允,而替“董賊”也復了仇。

    其後,賈詡又經輾轉而成為了張繡的謀主。張繡對賈詡甚為禮遇與恭謹,史載:..(賈)詡遂往(南陽),(張)繡執子孫禮。賈詡也為張繡獻策,助張繡擊敗了曹操。在曹操與袁紹官渡相持之際,袁紹派人招納張繡,賈詡卻力勸張繡降曹。赤壁之戰前,賈詡曾勸阻過曹操,但曹操未能聽從,以致有赤壁之敗。後來,賈詡又出計策離間馬超、韓遂,以助曹操平定西涼。曹丕與曹植的“世子之爭”,賈詡又為曹丕確立了儲子之位。

    賈詡最能洞悉他人的心思,凡事皆明,行事又極為低調。據《三國志·賈詡傳》載:(賈)詡自以非太祖(曹操)舊臣,而策謀深長,懼見猜疑,闔門自守,退無私交,男女嫁娶,不結高門,天下之論智計者歸之。陳壽也評價道: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

    但是,我們根據張繡的最終遭遇來看,賈詡勸張繡降曹未必能算得計。賈詡勸張繡降曹,其理由是:1)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2)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3)有霸王之志者,固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

    從短期來看,賈詡的決策是明智的。據《三國志·張繡傳》載:繡從賈詡計,復以眾降。繡至,太祖執其手,與歡宴,為子均取繡女,拜揚武將軍。官渡之役,繡力戰有功,遷破羌將軍。從破袁譚於南皮,復增邑凡二千戶。是時天下戶口減耗,十裁一在,諸將封未有滿千戶者,而繡特多。

    但是,據《魏略》載:..五官將(曹丕)數因請會,發怒曰:"君殺吾兄,何忍持面視人邪!"繡心不自安,乃自殺。而張繡之子張泉,也因被牽涉魏諷謀反案被誅殺,封國被除。張泉被捲入魏諷謀反案,有一種可能是曹丕為報復張繡,而讓人誣陷張泉參與謀反。另一種可能,張泉在曹魏宇下戰戰兢兢,故而鋌而走險。

    如果當初張繡沒有聽納賈詡之策降曹,而選擇與曹魏對抗到底。其後,即便投靠劉備、孫權等等,其下場也絕不至於如此。故而,從長遠來看,賈詡勸張繡降曹之策,頗有商量之處。以賈詡對人心之洞悉,按理應該會算到,張繡與曹魏有殺親不解之仇,即便曹魏暫時善待,張繡也難自處。天下未定之時,曹魏將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但隨著曹氏天下的穩固,按人情也很有可能會秋後算賬。如果不是賈詡漏算,那麼就是賈詡把張繡給賣了,換了自己的富貴。

    參考史籍:《三國志》等等;

  • 2 # 歷史簡單說

    賈詡確實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他多次用自己的智慧讓自己脫離了險境,從賈詡的經歷來看,我們可以看出賈詡行事的第一原則,那就是讓自己安全,所以有很多人會認為賈詡很自私,但也有一些人認為賈詡這樣做才是高明的。

    董卓被呂布殺死之後,很多西涼兵想向朝廷投降,但是王允不肯,王允也不想放過他們,所以這些西涼兵就想逃回涼州,而賈詡就對李傕郭汜說,如果就這樣逃回去,那麼隨便一隊人馬就能把他們都給抓了,那還不如聯合起來攻打長安城呢。

    李傕郭汜覺得有道理,就聯合其他西涼兵攻打了長安城,王允被殺死,呂布逃走,漢獻帝落入了他們的手中。賈詡後來看到李傕與郭汜的矛盾越來越深,互相打來打去的,就離開了李傕郭汜。

    而將軍段煨與賈詡是同郡人,賈詡就投奔了段煨,但是過了一段時間,賈詡就發現段煨一直在防著他,賈詡也擔心段煨加害於自己,就投奔了南陽的張繡,但其實張繡這邊對於賈詡來說,其實也只是暫時的。

    所以在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張繡的時候,賈詡就勸說張繡投降了曹操,可是沒想到,曹操看上了張繡的嬸嬸鄒氏,這讓張繡十分不滿,最終張繡偷襲了曹軍,最終曹操的愛將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戰死。說實話,這個也是賈詡沒有料到的。

    但在建安四年,也就是官渡之戰的前一年,袁紹與曹操都派人過來拉攏張繡,賈詡卻直接把袁紹給拒絕了,並說了曹操有三個優勢:一,曹操有漢獻帝,二,曹操比袁紹弱,才能重視張繡,三,曹操寬容大量,他志在天下,肯定不會為難張繡的。

    張繡聽從了賈詡,第二次投降曹操,果然曹操十分厚待張繡,讓自己的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並且封張繡兩千戶。而《魏略》說五官中郎將曹丕因為曹昂的事情對張繡不滿,對張繡說:你殺了我的兄長,為什麼還有顏面見人呢?

    張繡內心不安,就自盡身亡了。但是這條記載是有問題的,因為曹丕成為五官中郎將是在建安十六年,而張繡在建安十三年隨曹操北征烏桓的途中就病死了,所以張繡並沒有被害死。

    其實,賈詡勸張繡投降曹操,並不是為了張繡,最終還是為了自己,賈詡認定只有曹操才是明主,才能平定這天下,所以才一直勸說張繡投降曹操,主要是他自己想投降曹操,從後面賈詡不斷為曹操獻計就知道了。

  • 3 # 傾心曉藿

    賈詡勸張繡投曹操是不是失策

    賈詡,字文和,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人,東漢末年著名謀士,原為董卓陣營,後來轉為張繡陣營,首先我們要肯定賈詡的才能,張繡曾用賈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勸張繡投降曹操。

    張繡,今甘肅靖遠人,驃騎將軍張濟之子。

    賈詡勸張繡投曹操是不是失策呢?從張繡後來被曹丕逼死來看,說明投靠曹操對張繡來說是失策,但是起決定作用的人是張繡,不是賈詡,賈是隻管出謀劃策,最後拍板的是他自己本人。

    反觀當時割據形式,袁紹雖談不上“庸主”但是根據當時的情況來考慮投降曹操是張唯一的出路,從這一點來看賈的決策是正確的,因為他們離曹操比較近,不投降會被直接乾死。

  • 4 # 修遠談歷史

    題主所言賈詡勸張繡投降曹操,最後害死了張繡?這個問題不對,要知道張繡是公元199年,歸降曹操。而張繡死亡時間是公園208年,曹操北征烏桓時病死的,這裡不存在賈詡勸張繡投降曹操,最後害死了張繡這個原因!

    那麼咱再來看賈詡勸張繡投降曹操到底是不是失策?

    這裡修遠認為,不是失策。要知道賈詡被稱為毒士,還有一種說法是三國的混亂就是賈詡推動的,所以賈詡的計謀是被肯定的,是不存在失策的,當然這是對他自己而言!

    賈詡勸張繡歸降曹操之後,曹操對其張繡是十分的好,不但不計較但是被殺子之仇還一路對張繡加官進爵。而賈詡卻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但是賈詡跟隨曹操之後,立刻成為了曹操身邊的紅人,雖然沒有張繡的待遇好,但是他曾一度要成為曹操的謀主。而且賈詡的歸降讓自己成為了曹家的三代元老,而且地位非常的高。要知道賈詡在沒有跟隨曹操的時候,一度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然而跟了曹操,不光是待遇提高了,而且還擁有了決策權,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成就感爆棚。

    所以賈詡勸張繡投降曹操到底是不是失策?對他自己來說根本就是非常成功的計策,而非失策!

    碼字不易,請多多關照!

  • 5 # 楚狂接與

    賈詡勸張繡投降曹操,最後害死張繡這個說法還是值得商榷的。

    我們來看看究竟整個事情的原委到底是怎樣。

    首先宛城之戰張繡因為曹操霸佔了他的嫂嫂降而復叛,曹操是役失去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愛將典韋,張繡和曹操一家說是血海深仇也不為過。而當曹操袁紹官渡交鋒之時,曹袁雙方都給張繡伸出了橄欖枝。一方面袁紹勢力比曹操強,一方面曹操和張繡有殺子之仇。一般看來不用選一定得投靠袁紹才對,可張繡的謀士賈詡卻說曹操有英雄之志,官渡之戰曹操會勝利,並且我們現在投靠過去正好可以給曹操帶來一面愛才、大度的旗幟。

    張繡採納了賈詡的建議投靠了曹操,果不其然曹操不僅不計前嫌,並且和張繡結成了兒女親家,張繡也因為官渡的力戰被封了兩千戶。這個待遇遠超曹營諸將。

    這些都在賈詡的謀劃之中,賈詡的計策並沒有失誤。賈詡一生算無遺策,對人心把控極為精準。他讓張繡投靠曹操,至少保了張繡八年的太平富貴。

    而八年之後張繡是病死在征途中,雖然《魏略》有記載說是曹丕對於張繡有怨言。但第一這種說法僅為傳言,沒有實錘。第二這也僅僅是為成為世子的曹丕的怨言,張繡建安十二年就病死了,曹丕成為五官中郎將都要到建安十六年了。

    所以張繡死於曹家的打擊報復這種說法沒有確鑿的證據。反而是他兒子張泉被牽連到魏諷的謀反案中確確實實是一樁冤案。但這個時候已經是建安二十三年了,張繡都死了十一年了。你要賈詡的謀劃保張繡父子一世太平貌似對他的要求有點高呀。

  • 6 # 潯陽鹹魚

    張繡到底是怎麼死的,按照《三國志》本傳的記載,張繡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接到曹操徵調令,率軍參加北伐烏桓,結果在半路上死了。

    《三國志·張繡傳》:(張繡)從徵烏丸於柳城,未至,薨,諡曰定侯。子泉嗣。

    好好的一個人!怎麼說死就死了,這事看起來很蹊蹺,但這確實是陳壽在《三國志》中的記載,也可以說是《魏書》的記載如此,陳壽照抄過來。

    在裴松之給《三國志》做注後,增加了一條《魏略》的記載,這故事是說:曹丕曾在和張繡會面時,責罵張繡:“你害死了我的兄長(曹昂),你還有什麼臉來見我?”張繡回去後心不自安,於是自殺了。

    裴注引《魏略》曰:五官將(曹丕)數因請會,發怒曰:“君殺吾兄,何忍持面視人邪!”(張)繡心不自安,乃自殺。

    【曹昂讓馬給父親曹操,自己遇害】

    《魏略》的考證

    《魏略》這書在裴注中算是比較神奇的書:如果與《三國志》記載不衝突,此書可以起著補遺的作用,但是這書與《三國志》有多處衝突,張繡這事可算一例。

    裴松之沒有對《魏略》這段記載進行考證,筆者就來分析一下:

    第一,按照曹丕的履歷,他是在建安十六年才當上五官中郎將的,《魏略》在此之前就稱曹丕為“五官將”,雖然不符合其真實履歷描述,但從史書筆法上也說得過去。

    《三國志·文帝紀》: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丕)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

    第二,曹昂在建安二年(197年)死,距離張繡死亡已經過了十年,曹丕也由十歲變成二十歲了,曹丕的生母卞夫人一直沒有得到曹操承認為嫡母,所以曹丕等兄弟其實都是以庶子身份存在的。在當時,父親曹操不開口的話,庶子是沒有繼承權的,張繡畏懼曹丕秋後算賬,實在是沒有道理。也就是說,在這個時間點,張繡沒有理由畏懼曹丕。

    真實情況是曹丕在十六年(211年)才獲得“五官中郎將、副丞相”的官職,這個“副丞相”才意味著:曹丕這時才得到曹操第一次認可為繼承人選,重點培養物件。

    如果說曹丕在這個時間點以副丞相的身份斥責張繡,張繡肯定會怕的。

    第三,張繡在當時是曹操麾下地位最高的諸侯從將,史書上說,當時全華人口銳減,很多功臣的封邑都沒有上千戶,唯獨張繡封邑有兩千戶,獨佔鰲頭;曹操動員大軍北伐烏桓,也是為了徹底消滅袁氏殘餘勢力在幽州的影響,這場大戰之前,很多人都反對,曹操可以說是力排眾議,決定北伐。

    所以說,在這個節骨眼上,一個沒有確定繼承人地位的曹丕去打壓一個地位崇高的將軍張繡,從情理上說不過去。

    至於賈詡

    賈詡在獻帝東歸時的表現就非常耀眼,在他的努力斡旋下,他自己不但平穩著陸,脫離涼州(違法)集團,成為“大漢功臣”,還把兩位同鄉:段煨、張繡也成功洗白。

    段煨入朝當了大鴻臚養老,張繡不但成了曹操的骨幹軍事力量,而且還結為親家。

    雖然之前,賈詡和張繡合謀弄死了曹操的嫡長子曹昂,但是曹操本人都放下了這個宿仇。曹操拉著賈詡的手說:“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

    可見曹操這個人還是很有英雄度量的,在官渡決戰之際,興亡之時,能放下宿仇,重用張繡和賈詡,是符合自身利益的。

    賈詡這個人也很聰明,他跟隨曹操後,也一直很低調,也不和高門結親,就是為了避禍。

    賈詡的做法其實就是一個榜樣,張繡自然也能明白其中道理。張繡對曹操忠心耿耿,在擊敗袁紹時非常賣力,所以才得到兩千戶的封賞(這裡當然也有曹操對張繡的重視)。

    【賈詡和曹操的影視形象】

    如果張繡是曹丕給逼死,賈詡實在沒有道理在多年後,曹操問曹丕和曹植誰適合做繼承人時,選擇站隊曹丕。

    “曹丕竟然是這種小心眼的人,他繼位了,我賈詡還能有好果子吃嗎?”

    實際上,在曹昂之死這件事上,曹丕心胸不亞於其父,父親都能放下,曹丕沒理由還耿耿於懷。何況曹昂不死,曹丕哪有機會當繼承人啊!

    例如,後來曹丕稱帝,便提拔賈詡為太尉,就是為了報恩。

    【曹丕稱帝,影視形象】

    “什麼殺兄之仇?我不記得了。”

    “廢話!如果我兄長還在世,這大魏帝位還會是我曹子桓的嗎?”

  • 7 # 三分鐘歷史角

    對於“賈詡勸張繡投降曹操,最後害死了張繡,到底是不是失策”的問題,我是這麼看的:

    並非失策!

    為什麼這麼說呢?當時賈詡勸張繡投降曹操的背景是袁紹和曹操對峙,袁紹派人來招降張繡。而賈詡選擇曹操的原因有三:

    1、賈詡對袁紹和曹操兩人的性格判斷,張繡選擇袁紹絕對不會有好下場,這個可以參考韓馥。

    不選擇袁紹的理由是袁紹連兄弟袁術都容不下,是不會容得下張繡的。

    而選擇曹操的理由有三:曹操天子以令天下;曹操弱小,得到張繡等歸降必喜;曹操有霸王之志,將釋私怨,不會計較殺子之仇。

    2、賈詡看好曹操能打敗袁紹,當然要選擇勝者一方。

    賈詡認為曹操“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所以打敗袁紹是必然的,這個和荀彧的說法可以說是英雄所見略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賈詡的判斷。

    試想如果張繡投靠袁紹,而袁紹後來的確被打敗了,張繡應該在官渡之戰後就被曹操處死了。

    3、賈詡有私心,投靠曹操比投靠袁紹對賈詡更有利。

    賈詡對袁紹有了解,對袁紹下面的謀臣肯定也有了解。賈詡知道如果投靠袁紹,在自己毫無根基的情況下很可能會死於袁紹原來謀臣之手。畢竟逢紀、審配、辛評和郭圖可不是省油的燈,大家看看後來田豐的下場也可以知道賈詡這選擇有多明智。

    綜上,賈詡建議張繡選擇曹操並非失策,至於張繡後來因曹丕而自殺,這完全不能怪到賈詡的決策上,畢竟如果選擇袁紹,張繡可能死得更快。

  • 8 # 笑看三國風雲

    賈詡才華橫溢,足智多謀,在後世被稱為毒士,可見其才華非同一般。無論他在跟隨李傕等人還是後來跟隨張濟,其才華展現得淋漓盡致,與眾不同。他大部分的計策擅長於抓住人性從而達到目的, 他對人性精準的掌控讓他的計謀屢試不爽。

    那麼在他勸說張秀歸順曹操這件事情上是不是失策的呢?我的觀點是賈詡在規勸張繡歸順曹操這點上是沒有失策,恰恰是他在張繡處於絕境的時候幫助張繡順利脫困,走上了人生巔峰。我們來一起分析一下。

    張繡歸順曹操。

    根據《三國志》的歷史記載,賈詡勸說張繡歸順曹操一共發生過兩次,但是兩次的結果截然不同。

    1.第一次歸順曹操。張繡作為劉表的北部屏障駐紮在宛城,他的任務就是抵抗北邊來的曹操,但是張繡並不傻。公元197年,曹操南征劉表,曹操兵馬還沒有到,張繡就向曹操投降了。

    張繡投降得太過於倉促,曹操對於張繡的投降似乎並不重視,既沒有封官也沒有許願,更沒有任何的賞賜。百般無聊的曹操還把張繡的嬸子的搶去了,甚至還試圖收買張秀身邊的大將胡車兒。

    在賈詡的建議之下,張繡偷襲曹操的大本營,殺死了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大將典偉,曹操損失慘重,第一次受降張繡失敗。

    2. 第二次歸順曹操。公元199年,官渡之戰前夕。在賈詡的建議之下,張繡再次向曹操投降,看到再次投降的張繡,曹操十分高興,為張繡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宴會,在宴會上,曹操讓自己的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雙方聯姻,並且封張繡為揚武將軍,從此張秀正式加入曹操集團,開始了他的征戰生涯。

    張繡之死。

    在另外一本書《魏略》記載說曹丕逼死張繡,其原因在於張繡殺死了曹丕的哥哥曹昂,其實這點還真的不靠譜,我們一起分析一下。

    1. 從曹丕的地位來看。公元207年的曹丕並沒有什麼特殊,論身份和曹操其他兒子一樣,此時世子人選還沒有定下來,而確定曹丕世子身份還是十年之後的事情。張繡死的時候,曹丕還不是五官中郎將、副丞相,這個官職是217年才任職的,因此《魏略》的記載並不準確,這書的作者討好魏文帝曹丕的嫌疑,把他塑造成一個愛護哥哥美好形象。

    2. 從張繡的地位來看。張繡當時的職位為破羌將軍,食邑達到了2000戶,在曹操身邊的將領中還沒有人達到這個食邑數量,可見曹操對於張繡不僅只是拉攏而是非常倚重。對於20歲的曹丕來說,他需要的是拉攏而不是肆意的排斥張繡,逼死張繡可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因此不符合曹丕當時的處境。

    3. 從曹丕對待其他兄弟態度來看。在曹操眾多子嗣中,能夠入曹操法眼的只有曹昂、曹衝、曹丕、曹植四個人。曹昂死的時候,曹丕才十歲,而後來曹衝去世的時候,曹丕還是非常高興,他還說:“如果曹衝還在,我的太子之位肯定輪不到我來當。”可見,曹丕成年後對於曹昂之死應該是不會記恨,他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也不是對身居高位的張繡懷恨在心。曹丕即位後對待曹植和曹彰以及其他兄弟來看,曹丕對待皇室宗親並沒有善良之心,而是把他們禁錮起來圈養,因此吧曹丕說成嫉惡如仇的樣子有些過了。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張繡死於曹丕的逼迫而自殺是不成立的,因此他確實死於征討烏桓的途中。對於一個常年征戰的將軍來說,不是死於戰場就是死於顛破流離的途中純屬正常,何況是苦寒北方草原呢?

    張繡的出路。

    張繡在接管叔父張濟的部屬後就一直駐紮在宛城替劉表防守北來的曹操,在這種情況下,張繡要麼投靠東吳的孫權要麼就是曹操,而那時的劉備還寄人籬下,不可能選擇劉備。孫權的地位一直都是比較尷尬,處於不合法的自立狀態,只有曹操才具有合法的地位,而那時張繡的老巢關中也是以奉曹操為主,因此張繡一心想投靠曹操也是必然的。

    賈詡對張繡的規勸也只是順承張繡的意願而已,提出了最有利張繡的建議,這對於張繡來說也是有益無害的,從後來曹操對待張繡的情況來看也是正確的選擇。

    總而言之,賈詡雖然被稱為毒士,但是他自始至終並沒有坑害過張繡,即使他以前跟隨李傕等人也是如此,他做到了一個作為人臣應該做的事情,也正是他讓張繡走上了一條光明之路。至於張繡後代發生的事情就和他沒有關係,畢竟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吧。

  • 9 # 有好奇心的老頑童

    張繡作為一路小軍閥,一統天下是無能力,無實力的,作為一軍統帥是可以的,小軍閥比較尷尬的,雞頭當慣了,當鳳尾既不願也易受虛位實貶。張繡東奔西走,除投孫權願當寓公,終難免被曹所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吧。

  • 10 # 知足常樂6144539457

    賈詡看好曹操的實力,早就想投靠,又恐背上“賣主求榮”之罵名,如今張繡戰敗無計可施,賈詡才乘機勸張繡投降曹操,說到底也是為自已謀求一條出路。

    雖然不久曹操看上了張繡之嬸,但若張繡順其自然或許沒事,還想鬧情緒,加上曹操之子曹昂以前死於張繡亂軍中,早就想算帳,結果還是被曹操殺死,也有人說他是自殺的,這無法確認!

    但這些都不重要,其實按當時形勢又能投靠誰呢?誰又能收留呢?誰收留誰倒黴,結果曹操人馬來反害了更多人,與其沒人收留,不如直接投曹操,或許還有活命,因為曹操也是要世人表示自己有容人之心,就憑這一點也足以讓賈詡、張繡一眾活命。

    但事物總是在變,張繡卻不聰明,投降之將還敢跟曹操較勁,那是必死無疑。但賈詡足智多謀卻未遭害,只因曹操早就賞識賈詡的才能,後來果為曹操獻了很多計謀,其實賈詡以前也很想與曹操謀事,但總是沒機會,先是李催、郭汜 ,後又跟張繡,在賈詡心目中都不是成大事者,只有曹操才是他最看好的,可謂良禽擇木而棲,如今總算如願以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小龍女在絕情谷底要和楊過約定十六年才相聚呢?金庸先生寫十六年有什麼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