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英雄悲歌
-
2 # 歷史復活
因為他姓包,臉長黑得跟炭一樣,所以就叫包黑子。這是平常的說法。
那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處理案件,從來不買那些官僚的賬,秉公處理,執法森嚴,誰誰敢跟他套近乎,他就以黑臉示人,以便讓人自行無趣而打消巴結他的念頭,所以時間長啦,那些官員看透了這一點,但是心中又有點憤憤不平,於是就醜化他,叫他包黑子。
包拯一生處理了很多案件,不管他是對待平民百姓,還是官僚皇親國戚,,只要他範圍內管的了的,都是一視同仁。所以在普通百姓心目,己經把他叫成包青天的啊。說他心如青天一樣心繫天下百姓。
他贊同他的一方叫他包青天,反對他的一方。叫他包黑子,這也就不難理解啦。
-
3 # 一生萬物
一些明清小說又將包拯叫成“包黑子”,如清代小說《狄青演義》:“君王聞奏,看看兩班文武,不知又是哪人動了包黑子之怒。有幾位不法奸臣,都是面面相覷。”《三俠五義》:“龐昱道:‘包黑子乃吾父門生,諒不敢不迴避我。’”之所以將包拯稱為“包黑子”,是因為傳說中包拯面如黑炭。請注意我們用了“傳說中”的修飾語,因為真實的包拯貌如常人,並無什麼異常之處,史料從未說過包拯“臉像焦炭漆黑”。
倒是清代有一位在包拯故里廬州當知州的學者,看了廬州包公祠供奉的包拯像,曾說道:“公肖像滿天下,向時所見,皆稜角峭厲,使人汗駭僵走,不敢仰視。今奉命守廬,拜公於香花墩上,嶽嶽懷方,和藹溢於眉睫,無外間妄塑非常狀,甚矣人之好怪也!”可見包拯相貌並無“非常狀”。
故宮南薰殿舊藏曆代名臣畫像中,也有一幅包拯畫像,繪出的包拯形象長得濃眉大耳,面目慈祥,與一般士大夫沒什麼不同。南薰殿舊藏包拯畫像繪製的年代相當早,很可能是從宋代傳下來的,顯然是我們瞭解包公相貌最可靠的影象史料。
-
4 # 歷史怪誕說
說起包拯,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可能大家對他的記憶,都源自中國最早的那部武俠小說《七俠五義》和電視劇《包青天》。
當然小說和電視劇的情節都是經過演義和杜撰的。
歷史上真實的“包青天”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呢?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北宋名臣,進士出身,在地方上和朝廷都任過職,因曾任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龍圖”。
包拯廉潔公正、性情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民間把包拯叫作包黑子,那麼他到底黑不黑?
宋史上並沒有關於包大人黑臉的隻言片語的記載,包大人是進士出身,典型的讀書人,個子也不高,大約只有一米六五,在古代讀書人一般都是“白面書生”形象。
從《歷代聖賢名人像冊》上的畫像來看,包大人也是一副比較溫文儒雅的氣質,並不像電視劇中那樣是威武高大,面黑如炭的形象,另外眉間也並無月牙形標誌,那麼包大人是怎樣被“黑”的呢?
包拯的黑臉是元明以來戲劇化妝師設計的一項傑作。
包拯執法嚴峻、鐵面無私,平時不苟言笑,總是板著一張臉,讓人生畏。
當時民間就流傳著“讓包拯笑比讓黃河水變清還要難”,而黑色正好能表現出這樣威嚴之態。
包拯在民間,也就被塑造成了臉黑如炭的人,同時這也更加突出了包拯的威嚴、正直、剛毅的“包青天”的形象。
黑臉包公只是一個文學藝術形象,與包拯本來面貌無關。
電視劇上的情節是包公有個嫂娘,據說包拯家世清貧,生下未滿月,母親病故。
嫂子就把他放在自己兒子的搖籃裡,喂包拯奶,將其撫養成人,並聘請恩師,教誨他一舉成名。
毫無疑問,如果沒有這位賢惠的嫂子,也就沒有包拯的後來。
所以包拯對嫂子始終十分感恩,尊稱為“嫂娘”。
其實這不過是一個民間傳說,在宋代的史書當中沒有包公有兄長的記載。
包拯不但父母雙全,而且根本就沒有哥哥,哪有嫂娘?
史書記載,他的父親叫包令儀,曾做過知縣。
包拯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29歲一舉考中第一甲進士,授官知縣,這在當時是很突出的。
不但可以藉此登上政治舞臺,而且預示在仕途上有著光明的前景。
但是,當時包公的父母年事已高,均在家居住,不願遠離家鄉。
是上任為國盡忠,還是在家為父母盡孝?讓包拯進退兩難。
包拯為了照顧父母,毅然辭去官職,屏居鄉里,奉養雙親。
直到父母去世、等喪三年期滿之後,已經39歲的包拯才正式登上仕途,出仕做官。
包拯為了侍奉年邁的雙親,居家長達十年之久,不去做官,真可以說是:‘至孝“。
歷史資料記載,包大人斷案的資料少之又少。
幾乎所有的包公戲都與他善斷奇案、沉冤昭雪有關,而事實上,歷史並沒有記載包拯斷案的事蹟,他的政績也非在斷案上。
包拯是個不畏強權的”言官“,一生都在彈劾別人,包拯因”端硯事件“被皇帝賞識,被任命為監察御史,負責監察百官。
雖然這個官職沒有多少實權,但從此他可以直接參與朝政,對於剛直又不懂人情世故的包拯來說,無疑找到了自己的發聲平臺。
在他彈劾下被降職、罷官、法辦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有時為了一個人、一個案件往往反覆上奏,火力之猛,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勢,並且被他彈劾的都是當朝權貴。
他七次彈劾酷吏王逵,頂住各方面的壓力,最終把這個寵臣拉下馬;
他彈劾仁宗最親信的太監閻士良”監守自盜“:
他四次彈劾皇親郭承佑,讓仁宗幾乎下不了臺:
他彈劾宰相宋癢,其人文采風流道德高尚,實無過錯,包拯卻彈劾他身為重臣卻毫無建樹。
另外,包拯在國家的內政外交方面也提出了許多批評意見,比如要求從重處罰販賣私鹽者,反對朝廷以進貢求和西夏,主張強國策略等。
他還代表大宋出使契丹,並舌戰契丹大使,成功贏回大宋面子。
1056年,58歲的老包終於就任開封府尹。
按理說,包拯後世之名應是從開封府名揚天下的,事實上,他只在這個職位上坐了一年有餘。
既沒有張龍、趙虎、王朝、馬漢,也沒有公孫先生、南俠展昭,更沒有狗頭鍘虎頭鍘龍頭鍘,那些出神入化的情節都是出自小說《三俠五義》。
不過,他在坐鎮開封期間也並不是毫無建樹。
他一上任就改革訴訟制度,裁撤了門牌司,在當時,平民告狀都得先透過門牌司才能上交案件,時常被小吏訛詐,由於這樣的改革,使許多平民百姓的冤屈得以申訴。
在任時間雖然不長,包拯辦案平冤,採取過一些措施維護首都治安,一度贏得美名。
-
5 # 國病
這個問題應該也是涉及逝去的古文化。
中華文明延綿至今不假,但中華文明裡的內容斷流卻非常嚴重。就好比今天與民國時期相比文化斷流也非常嚴重。主線的東西、知名的東西可能還能繼承,但保留在民間的文化很多隨著老一輩漸漸逝去也就斷流丟失了。這是十分令人心痛的。我們對世界上的事物、西方的東西如數家珍,而自己的東西卻在沒機會接觸的情況下,沒有機會判斷優劣的情況下丟失了,很可惜。
我們與美國恰恰相反,美國很多人是不知世界為何物,不知中國在何方。就是說他們內部很多人是不睜眼看世界的。美國體育與世界體育最明顯,美華人自己玩一套,NBA籃球、美式橄欖球、棒球。他們的狀態與我們其實都有問題,一個太自大,一個太自卑。
黑臉包公明顯是一種臉譜化文化,就像紅臉的關公、黃臉的秦瓊、白臉的曹操以及眾多花臉。臉譜決定了人物的忠奸美醜、性格人格。這是一種戲劇藝術裡普遍存在的模式,好比過去影視劇的正面形象都是長相健康、無瑕疵的。現在則更強調人物的複雜、人性和社會的複雜,所以臉譜化模式就減少了,長相正面的也能成為反面人物。但傳統戲劇總體不是這樣,傳統戲劇更多還是臉譜化的模式。
黑臉包公肯定不是因為包拯本人是黑臉,這是不可能的。黑臉表達的是鐵面無私,是黑下臉來不講情面。就像《商君書》:民勝法,國亂;法勝民,兵強。故曰:以良民治,必亂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強。這段話有點極端,也有古今含義的差別,但是它表達了法制必須不講情面,嚴格執行。否則制度、法律就成了一紙空文。包公之所以有其重要的文化地位,老百姓看重的自然是其伸張正義,但其實嚴格法制執行才是重點。
顏色對於古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很容易就能發現一些保留古文化的少數民族以顏色進行命名。比如有黑彝、白彝,有黑苗、花苗等等。造成這種文化屬性與上古時代的人種膚色、薩滿文化金木水火土文化都有關係。比如以方位有關的五帝同時就與顏色有關,東方青帝太昊伏羲、西方白帝少昊、南方赤帝、北方黑帝顓頊、中央黃帝。這個文化又引發了後世王朝以以白帝、赤帝、黑帝衣缽自稱,分別尚不同的顏色。
除了青赤白黑黃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綠色,比如冥神和財神都與綠色有關,綠色實際與青色、藍色是同一個文化源頭。代表了青帝伏羲時代。就好比觀世音的兩滴眼淚綠度母、白度母對應的是《白蛇傳》裡的小青和白娘子白素貞。因為佛教基礎文化是古中國文化。閻羅殿裡的黑白無常也是有特定文化淵源的,不是隨意設定的。比如白無常身高14尺代表白種人,黑無常卻代表黃種人,因為身高五尺表明是代表黃種的數理五以及五尺男兒。這可能是因為早期黃種有一部分混入矮黑母系較多已經是黑人模樣了。也因為膚色在烈日暴曬後較白人而言比較黑,所以黑帝顓頊是黃種,代表夜晚。由於黃種人本性相對淳樸,白種人則較無信,所以白臉通常都代表奸詐,黑臉都是代表忠義。這個說法可能很多人有異議,這是因為後世漢文化內鬥太嚴重導致了漢文化圈的問題。這與白人是不一樣的,不是人種的問題。黑帝顓頊方位之所以在北方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按金木水火土排列只能安放在北方,另一個是後來代表顓頊的黑龍大鯀群體有一支被髮配到了東北。北字其實就是歐洲品牌背靠背,就是斷背山。指的是大鯀族和德意志被內陸支復仇時砍斷一隻手,刺瞎一隻眼、有的被閹割了生殖器,並被一分為二發配到四川和東北。所以北字既是背靠背互相扶住,又是指朋友友誼,由於有的被閹割,所以有了同性性交,斷背。文化源頭在這裡。他們就代表了黑白無常的炎帝冥神系文化。當今的男同的英文給就是源自沿海支該隱,然而今天這個時尚同樣來源於西方日耳曼體系。
關於顏色的古文化遺留是非常多的,比如元青花可以追溯羌系北三苗秉持的青帝太昊文化,青海、藏青色、克欽、至今苗族的紅藍色服飾都是追溯青帝太昊。蒙古一詞就是伏羲祭司勾芒的反念,正是苗族芒勾一詞。就是說元青花不是因為單純審美的緣故。
最後,我覺得搶救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留有一抹天空十分必要。只有深刻理解了傳統文化才能有的放矢進行文化演繹發展、創作。最近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火了也說明傳統文化更能引發共鳴。當中很多文化元素就是如你瞭解西方文化時人家給你說道的那些特別講究之處,看似沒啥用,但卻是十分有意思的佐料。哪吒三太子的火元素就是紅色,就是代表南方赤帝老三苗蠻(鴻蒙)體系祝融火夫。屬於內陸支支系色彩。
-
6 # miss姚愛上水
相傳包拯他白審陽間事,夜審陰間案,陰陽都無懼,之所以叫他包黑子,是因為他所象徵的是法的堅硬、不依變化,象徵鐵面無私,是對法的基本定型。
2、寓意法是統一而不駁雜,黑是統一的、不雜亂的顏色,是深沉的。包公的黑臉正是象徵著法的統一。
3、法的冷峻而不徇私情。黑臉無情正說明法的公正,不受任何情感的主宰。
4、黑代表的是法的遣責和制裁,黑顯示著怒,法官是國家的黑臉,表達了國家對犯罪行為的遣責和制裁。
5、黑還象徵著法的兇狠和不詳,代表古人心中的法律,在古人心中,法就是刑,刑就是法
-
7 # 紅雨說歷史
包拯是安徽合肥人的驕傲,作為北宋名臣,他的故事流傳在中國的大街小巷。只要一提起包子,我想我們每個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那個面若黑炭,額頭一彎月牙,日斷陽間,夜審陰司的這政治形象。甚至還會經不住的哼上兩句“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馬漢在身邊。”我記得小時候在農村上學,晚上自己回家,道路一邊是玉米地,十分害怕的時候,就哼上兩句這首歌,緩解心裡的害怕。那時候經常聽奶奶給我們講,包拯的那個月牙是他小的時候被馬蹄踩了你一下,所以留下的印記。
題主所問的“包黑子”的稱呼,第1次聽到這樣的稱呼是在童年陰影系列電視劇之《少年包青天》,當時周杰演的少年包拯讓人十分喜歡,但是劇情又讓人十分害怕。電視劇裡邊的,楚楚,龐飛燕,公孫策這些包拯周圍的朋友,有時候生氣或者調侃的時候就叫包拯為“包黑子”。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臉黑。那麼這個“包黑子”的稱呼是來源於哪裡呢?包拯的臉到底黑不黑,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討論一下。
包拯作為北宋名臣,在《宋史·包拯傳》裡邊並沒有對於他的外貌進行描述,但是讚揚了他的性格和他的正直:
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童稚婦女,亦知其名,胡曰“包待制”。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包拯的形象在元朝的時候得到了發展,因為元朝廢除了科舉制,文人們無處施展,但是卻促進了元雜劇的繁榮。當時很多元雜劇就以包拯為主題,包拯在這些元曲中一般被稱作包待制或者包龍圖,這些話劇裡邊也沒有對於包拯的外貌進行描述,這樣稱呼的原因主要是包拯曾擔任龍圖閣直學士,天章閣待制。比如說原雜劇第一人關漢卿就曾經寫過《蝴蝶夢》和《魯齋郎》兩個關於包拯的劇本,據統計當時留下來關於包拯的劇本大概有17部。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是我們在中學時代瞭解到的在每一個朝代的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明清時期小說盛行除了當時的四大奇書《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金瓶梅》,包括後來的文學頂峰《紅樓夢》之外還有很多的才子佳人小說,公案小說。公案小說中出現了《施公案》,《劉公案》,《彭公案》等等。到現在我想知道人們最多,流傳範圍最廣的應該就算《包公案》吧,如果不清楚包公案的,那我說他的另一個名字大家肯定如雷貫耳《三俠五義》,《龍圖公案》,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恍然大悟。
在《三俠五義》中包拯被描述成一個黑臉有月牙的形象,再加上戲曲的潤色黑臉包公的形象越來越深入人心。包公一直以鐵面無私的形象示人,那麼鐵面鐵面的話那一定就是黑臉了。包黑子也第1次出現在了小說中,其中龐太師的兒子龐昱瞧不起包拯,覺得包拯拿他沒有辦法就這樣說:
包黑子乃吾父門生,諒不敢不迴避我。有時候包拯也會也以“包黑子”的名字自稱,對於當時的文人來說,雖然略有粗魯,但是卻十分具有威懾力。比如在清代小說《狄青演義》中包拯彈劾堅硬卻遭到了當時的國丈龐洪的刁難和姦臣的強詞奪理和辯駁。於是包拯在朝堂之上,當著皇帝和滿朝文武說了下面這樣一句話:
君王聞奏,看看兩班文武,不知又是哪人動了包黑子之怒。有幾位不法奸臣,都是面面相覷。一下子就震懾住了全場,氣場十足。
所以關於“包黑子”的稱呼,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包拯黑臉的形象。有時候是親切自然的稱呼,有時候是對手親密的稱呼,還有時候是“包黑子”三個字其實說出來也蠻有震懾力的。戲曲雜劇的發展以及公案小說的盛行使得包拯正義的形象越來越廣泛,而他黑臉額上一彎月牙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
8 # 老梁說歷史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提起了包拯包青天,老梁是忍不住就哼唱了起來這首《包青天》。
說起來這位電視劇裡面的大宋權臣,開封知府包大人,可謂是北宋朝臣中的一股清流,其因為官期間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不慕權貴,鐵面無私,不畏強權,敢為民申訴,故又有“鐵面包公”以及“包青天”之稱!受盡老百姓的愛戴~
甚至在當時還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說,可見這位包公的威名赫赫,而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他就成為了平民百姓的福音和鄉紳貴族的噩夢!
按道理說這包拯是受盡百姓的愛戴的,在當時也是名聲極佳,稱之為“包青天”三字那是絲毫不過分的,可是這“包黑子”就有點過分了,那麼這個稱呼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在《宋史》上是沒有關於包拯樣貌方面的詳細記載的,不過包拯的進士出身,那麼他肯定是一好學的讀書人這點毋庸置疑,那麼古代讀書之人臉很黑?這肯定是不可能的,讀書人不種地不打工,怎麼可能會很黑?
所以說這個黑甚至包括電視劇裡面的黑,其實都是藝術形象的加工而已,主要是因為包拯一向是板正著臉,就顯得很嚴肅,所以說臉色陰翳便是如此了,再加上看包拯不爽的人很多,所以說“包黑子”這麼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外號就這麼產生了。
-
9 # 遼陽郭同建
說到包青天為什麼叫包黑子。我到想起一部京劇《秦香蓮》。話說當年有個應屆狀元叫陳士美,象貌俊朗飽讀詩書。在家娶妻秦香蓮,生育一男一女。這陳士美為考取功名刻苦讀書。妻子香蓮含辛茹苦操持家務,撫育孩子無怨無悔。大概也搞些紡紗織布吧,做為生活來源。夫妻相敬如賓和和美美。
那年科舉士美一舉奪得頭魁狀元。真是春風得意萬眾矚目。沒成想被皇帝看中了,要把士美收做了乘龍快婿嫁給了女兒。這士美一看能娶公主做駙馬,便刻意隱瞞了己婚的情況。
再說香蓮見丈夫進京趕考兩年沒有音信。只得攜兒帶女進京尋夫。好容易找到皇家一打聽,新任駙馬叫陳士美。再一問人家說駙馬在家沒妻子,直接被驅趕出來。香蓮無奈只得帶倆孩子暫住破廟再想辦法。
沒想到陳士美聽到此事,一片驚慌。這事如叫皇上和公主聽到,可是欺君之罪要掉腦袋的。於是叫侍衛韓其帶刀去破廟殺妻滅子。面對韓其香蓮說出了實情。韓其看著孤兒寡母真下不去手。但不殺回去又交不了差,無奈之下拔劍自刎。死前告香蓮趕快走,這事無處申寃,只有到開封府找包青天才能還你公道。香蓮於是找人寫了訴狀帶著血刀告到開封府。
包公核實情況後大怒,命人請來陳士美。這陳士美咬緊鋼牙死不認帳。聽到訊息公主帶人找來要人,包公拿出狀紙和兇刀,公主不依不饒。這時包公可黑下臉來了,為了不出意外,喝令張龍趙虎,脫去陳士美的黃袍馬褂開刀問斬,用鍘刀鍘死了陳士美。
可見說包公臉黑就黑在這裡,即鐵面無私,執法如山。
其實我看過一部小說,包公小時臉並不黑,還是個美男子呢。至於戲劇中為什麼給包公畫個黑臉,是因為臉譜畫黑色,正是表現此人忠勇無畏,至於額頭上畫個月芽,我理解是表示此人聰明智慧火眼金晴,能識好壞人吧?
回覆列表
主要是2個原因。
一是,包拯本人確實比較黑。尤其是他的臉,實在是黑。據說額頭上還有月牙,這樣的妝容比較嚇人,普通人見到就會害怕。民間傳說,他遇到疑難雜案無法判斷時,會在睡夢中會見閻王爺,以辨明是非,緝拿真兇。
二是,包拯非常嚴肅,六親不認,很少有笑容。經常黑著臉,這也難怪。成天笑眯眯的能審案子嗎?包拯正直無私,不畏強權,整天黑著臉,時間一長,大家都都稱呼他包黑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