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樓青門外一笑談文史

    秦末漢初的時候,有一位叫叔孫通的儒生博士,一生侍奉7位君主!史籍資料顯示,叔孫通深諳帝王之心,阿諛奉承,能討得各個君主歡心。此人見風使舵、溜鬚拍馬,絕不是一個剛正不阿的臣子,卻被太史公司馬遷稱讚為“漢家儒宗”!

    叔孫通精通儒術,應該在秦始皇末期的時候,被召為待詔博士,也就是個備用的顧問,一直也沒什麼施展才華的機會。到了秦二世的時候,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訊息傳入朝廷,秦二世就召各位待詔博士發表一下看法。其他博士們紛紛建議,這是聚眾造反,皇帝您的趕緊發兵鎮壓。可殘暴昏庸的秦二世根本就是一個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主,只喜歡聽天下太平的好話,說造反的事他壓根不信!一聽博士們的回答,臉色馬上就變了。

    叔孫通一看皇帝的臉色,趕緊上前說:“各位博士說的都不對!現在天下一統,城池都毀了,兵器都上繳熔化了。當今的皇帝又這麼聖明,天下都歸附,哪裡有人敢造反?這不過只是一夥小偷強盜,郡縣的官兵處理一下就是了,沒什麼好擔心的。”秦二世就喜歡聽這話,馬上就封賞賜了給叔孫通,那些說是造反的儒生博士卻被統統治罪!

    叔孫通多精明一個人,估計也看出來大秦危險了,為了保全自己,拍拍秦二世的馬屁,然後就捲鋪蓋跑回老家薛縣,後來先後投靠跟隨項梁、楚懷王、項羽。

    公元前205年,劉邦趁項羽外出平亂,率五路諸侯攻下項羽的大本營彭城,叔孫通就投降了劉邦。劉邦生平不喜歡儒生,所以剛開始叔孫通穿著儒生的服裝,去拜見劉邦的時候,不受待見。這叔孫通是多機靈的人,於是腦瓜子一轉,馬上按楚地的習俗穿上短襖什麼的,反正就是換掉了儒生的服裝,再去見劉邦,劉邦就很高興。

    叔孫通知道漢王劉邦現在正是打天下需要人手的時候,雖然自己的儒生弟子有一百多號人,但他從不推薦他們,就推薦一些鬧事鬥毆、偷雞摸狗的能打架的人。他察言觀色、深諳局勢,對帝王之心又摸的很透,所以很快被劉邦任命為博士,並封為稷嗣君。

    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以後,取消了之前秦朝的那些嚴苛繁瑣的儀禮規矩。但當時打天下的功臣之前都是一些屠狗賣肉的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懂禮儀規矩,群臣在朝廷宴席喝酒後,有大呼小叫的,喝醉了的甚至拔劍砍庭中的立柱,劉邦一個小人物能當上皇帝,剛開始到沒覺得什麼,可後來也越來越頭疼此時。

    叔孫通又看透了漢高祖劉邦的心思,就趁機勸諫漢高祖招募儒生,制定朝廷禮儀。漢高祖當然同意了,只提了一個要求,就是制定的禮儀規矩要簡單容易,讓大家都能做得到就可以了。於是叔孫通奉命徵召魯地儒生三十多人,但其中有兩個儒生看不上叔孫通,說:“您侍奉過好幾個君主,都是靠阿諛奉承、溜鬚拍馬獲取重用的。如今天下剛定,又要制定禮樂法規。從禮樂興辦的根由來看,只有積累功德百年以後,才能時興起來。我們才不願意違心替您辦事,不要玷汙了我們!”叔孫通也不生氣,只是譏諷他們說:“你們真是鄙陋的儒生,一點也不懂時世的變化。”

    公元前200年,長樂宮建成,各諸侯王及朝廷群臣都來朝拜皇帝參加歲首大典,全程按照叔孫通制定的禮儀行事。全程由監察官員執行禮儀法規,不符合禮儀規定的人就直接被帶走。從朝見到宴會的全部過程,沒有一個敢大聲說話和行動失當的人。大典之後,漢高祖劉邦非常高興,得意的說:“我今天才知道當皇帝原來能這麼尊貴啊。”

    於是漢高祖封叔孫通為太常,這可是漢朝九卿之首!並賞賜黃金五百斤。叔孫通順便進言,跟隨自己的弟子儒生制定朝廷禮儀都有功,漢高祖劉邦也都一一給他們都封了官。出宮後,叔孫通又把五百斤黃金全部分給了各位儒生,各位儒生很高興,都盛讚叔孫通是大聖人。這一招最高明,自己當了九卿之首,再花500斤黃金,買得大聖人的美名,值!

    公元前198年,叔孫通當了太子太傅,也就是後來的漢惠帝劉盈的老師。劉邦後來起了廢劉盈立劉如意的心,叔孫通以晉國驪姬之亂、秦朝胡亥扶蘇的案例進行勸諫,並表示,如果劉邦要廢嫡長立幼,自己寧願受死。這是史籍資料上記載的,唯一一次叔孫通血性勸諫的案例。當然,這更多的也應該是他基於自身政治層面的考慮,漢高祖劉邦已到晚年,呂后權勢滔天,自己又是太子劉盈的老師,這個時候如果不死諫,真的換了太子,他這個太傅能有好果子吃?

    漢惠帝繼位以後,叔孫通又調任太常官職,制定宗廟的儀禮法規,漢朝諸多儀禮制度都是由他制定的。那時,漢惠帝經常要去長樂宮朝拜呂太后,每次清道開路都很麻煩,於是就直接修了一座天橋直達長樂宮。叔孫通匯報工作的時候看到了,這天橋正好修在送衣冠到高廟的通道上,等於說是後代都在宗廟通道上面行走,這在古代是不孝的。漢惠帝一聽,嚇的想要毀掉這座天橋。叔孫通就說:“做皇帝的不能有錯誤的舉動,現在既然都已建成了,再毀掉讓百姓知道了,就說明您做錯了事。臣建議在北面再修一座一樣的祠廟,要修的更大更廣,每月把高祖的衣冠送到這個祠廟就可以了。這樣才能根本解決問題,天下百姓也會稱讚您大孝!”於是,另外一座祠廟就建造起來了。本來錯誤的不孝,經叔孫通一折騰,立馬也變成好的大孝的事情!

    叔孫通一生,跳槽七次,基本上都能討得各位老闆的歡心,最終自己也是功成名就,留下了“漢家儒宗”的美名!但他處事方式,始終給人為保全自己,而阿諛奉承的感覺,這到底是道德的淪喪,還是因時而變、為大義而不拘小節的大智?各位看官又有何見解?

  • 2 # 鐵錘文史

    首先我不同意叔孫通只是一個溜鬚拍馬的書生,能被司馬遷讚譽為“漢家儒宗”的人,怎會如此不堪?

    相比那些“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迂腐讀書人,叔孫通這樣的人才更有利於封建王朝的江山社稷。

    從現有的史料記載來看,叔孫通至少有三大優點。

    第一,隱忍求生。

    有人說叔孫通貪生怕死。

    我倒是想問問,一個人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困境的時候委曲求全,生存下去,等到條件允許的時候再大展宏圖。這有什麼錯誤麼?

    非要來一個捨生取義,一頭撞死在柱子上才叫英雄好漢麼?

    叔孫通隱忍求生,從他在秦朝的就職經歷可見一斑。

    叔孫通首先是在秦始皇手底下做事情,是待詔博士。這種天天站在朝堂上的活兒不好乾,尤其是在秦始皇手底下,要知道秦始皇可是幹過焚書坑儒這種缺德事的主子,更別提身邊還有李斯這種法家大佬。

    能在秦始皇手上留下小命,叔孫通不容易。

    那麼在秦二世手底下幹活容易嗎?也不容易啊。

    陳勝吳廣起義的訊息傳到了咸陽,胡亥召集讀書人聽聽他們的說法,一些儒生直言不諱說這就是聚眾謀反,肯定要發兵滅掉他們。

    胡亥一聽極其不爽,在我偉大正確的秦二世領導之下,怎麼可能會有人謀反呢?這是對我管理天下能力的惡毒汙衊,無恥,下流,卑鄙!

    只有叔孫通看清楚了胡亥的底牌,不失時機的上前搗糨糊:

    我們的皇帝如此聖明,我們的法律這樣完善,還有哪裡的老百姓會隨便起兵造反呢,這肯定是一夥吃飽了撐的王八蛋在那裡過家家,陛下犯不著發兵攻打,就讓當地派出所去幾個小片兒警就可以將這小混混一鍋端,一勺燴了。

    秦二世一聽眉開眼笑:就是嘛。

    於是,那夥持造反言論的讀書人被打屁股,叔孫通呢,拿獎金,破格提拔為博士。

    叔孫通雖然拿到了獎賞,但是早已看出天下即將打亂,而那個二百五胡亥一定會在這一次的亂局之中死無葬身之地。待在咸陽城裡面就是一個溫水煮青蛙的死局。

    於是叔孫通博士找了一個機會偷偷溜到項梁將軍的麾下,後來又為楚懷王服務過一段時間,再到楚霸王項羽手下謀職。

    但是叔孫通很遺憾的發現,這些人都不是他的菜,他們都沒有成就霸業的潛質。

    知道叔孫通找到了劉邦,才認定這個人就是他一直在找尋的the one 。

    第二點,低調務實,不求虛名。

    叔孫通一開始來到劉邦面前的時候是標準的儒生讀書人的打扮,峨冠博帶,氣勢十足。可是劉邦各位都知道,本身就是無賴起家的,骨子裡就是一個流氓,看不起讀書人,就像讀書人看不起流氓一個道理。

    所以第一次劉邦很不爽叔孫通,據說劉邦還在讀書人的帽子裡撒過尿。

    知道劉邦的心理之後,叔孫通很快換了一身打扮,一身短打扮,就像一個粗人一樣。

    這下劉邦看這個知識分子順眼了不少,叔孫通才得以留在劉邦跟前慢慢實現自己的抱負。

    而且一開始叔孫通向劉邦推薦的人才,不是那些學富五車的知識分子,而是那些能夠上陣殺人的“群盜壯士”。這把其他希望得到叔孫通推薦當官的儒生鼻子都給氣歪了,你丫還算是讀書人嗎?你這給上級推薦的都特麼是什麼人啊,殺人放火的玩意。

    叔孫通發懟秀才們:劉邦大王現在最需要的是那些可以射箭殺敵的勇士,你們這些讀書人誰能上戰場斬將奪旗?你們彆著急,耐心等著,遲早有你們放光芒的時候。

    “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

    第三點,準確把握機會,實現人生理想。

    毫無疑問,叔孫通這樣的知識分子肯定是有自己的理想,雖然未必是為萬世開太平這樣的高山仰止,但是儒家修齊治平的理念深深的植根在他的腦海裡。

    當劉邦坐了天下,手底下的兄弟功臣們在朝堂上面放肆無禮,毫無顧忌,甚至拿刀砍砸柱子的時候,叔孫通敏銳的抓到了機會。

    他送劉邦無可奈何的神情中知道,推廣禮儀禮制,重整儒家文明的時機來到了。這個時候叔孫通才不失時機的提出為皇帝制訂朝歲禮儀。

    劉邦正在為這些不講規矩的手下發愁,叔孫通的建議無疑是雪中送炭。

    經過嚴格的訓練,叔孫通為劉邦上演了一場完美而威嚴的禮儀服務。這場大典是如此莊嚴肅穆,以至於那些平常高聲談笑的軍漢們都戰戰兢兢,劉邦這次過足了威懾天下的癮頭,據說典禮結束之後劉邦非常的爽,感慨說:這才是帝王的享受啊。

    在這個基礎之上,叔孫通從儒家思想出發,給漢朝制訂了一整套政治禮儀制度,讓漢朝從此有了真正的制度和規矩。可以說,漢朝從此開始有了文化。

    叔孫通的政治理想和抱負,也在這個過程之中得到了實現。

    他想做的事兒,終於做成了。

    總結一下:叔孫通的所謂溜鬚拍馬,所謂貪生怕死,所謂圓滑世故,都是一個務實的儒家知識分子,為了實現人生理想而展示的表象。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叔孫通用一生的時間完成了一盤大棋,為漢朝留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治國典章禮儀。這樣的人才,不僅不可笑嗎,反而很可敬。把事情做成,這不是最佳的結果麼。

  • 3 # 讀一世界

    從秦始皇“焚書坑儒”到漢武帝“獨尊儒術”,這一時期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史的大轉變時期。

    儒學的發展也是如此,先秦時期,儒學未與君權結合,基本處於自由發展狀態;漢代尤其漢武帝以前,儒學轉而與君權逐步結合,得到官方的認可,儒學便成了統治者的“守成”之學,儒家思想一躍而成為封建專制集權制國家的統治思想。

    儒學的這一轉變,漢初的思想家如陸賈、賈誼、晁錯、公孫弘、董仲舒等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除他們以外,對漢代的儒學中興立下不朽之功的還有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被司馬遷稱為“漢家儒宗”的叔孫通。

    第一,叔孫通通達時變,知當世之要務。這也是漢儒與先秦儒家的一個重要的不同特點。讀《史記》《漢書》中叔孫通的傳記,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精通“時變”,審時度勢,能在秦漢之際的動盪歲月中出入自由,遊刃有餘。對此,當時就有人斥責叔孫通說:“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

    秦朝時,他是一位“待詔博士”,當陳勝起義時,秦二世召集在咸陽的博士諸儒生30餘人詢問情況和對策,但由於他們的回答不符合秦二世的心願,以至於有的儒生被交給執法的官吏問罪。叔孫通則不然,他故意迎合秦二世,以尋求機會逃離虎口。他脫身後,前往薛地。當時,薛已降楚,等到項梁去薛時,叔孫通就跟隨了他。

    後來,項梁在定陶戰死,叔孫通就跟隨楚懷王。楚懷王做義帝后,遷往長沙,叔孫通留下來服事項王。漢高帝二年,漢王劉邦率領五個諸侯的軍隊攻入彭城,叔孫通又投降了漢王。漢王失敗西撤,他終於跟隨了漢軍。在秦末漢初的動盪歲月中,叔孫通多次易主,實際上他是在選擇可事之君。

    叔孫通跟隨劉邦後,仍然不忘靈活變通,去就取捨“與時變化”。

    劉邦是楚人,他開始時很討厭儒生,於是,叔孫通便打扮成楚人裝束。叔孫通投降劉邦時,跟隨的弟子有100多人,然而他沒有推薦過誰,卻專門對原先那些盜夥中的強徒加以推薦。

    弟子們都偷偷地罵道:“服事先生幾年,又跟隨他投降了漢王,如今他不能推薦我們,卻一味推薦那些大強盜,這是什麼道理呢?”

    叔孫通則對他們說:“漢王正冒著矢石爭奪天下,你們難道能夠戰鬥嗎?”後來,戰爭平息,劉邦取得了天下,叔孫通也有了地位,被任命為博士,稱稷嗣君。跟隨叔孫通的儒生以後也都做了郎官,都高興地稱叔孫通“知當世之要務”。

    叔孫通是個儒生,但他懂得順應歷史潮流,隨時勢而變化,他把“不知時變”的儒士稱為“鄙儒”。秦漢時期已與春秋戰國時期不同,如孔子時代,世界多元,他可以像“擇木之鳥”那樣在列國之樹中間進行選擇。

    而秦漢之時,多元的世界歸於一統,此時只有一棵皇權大樹,無選擇餘地,因此,如果再像孔子那樣“道不同不相為謀”,便意味著將永不用世。更何況像孔、孟那樣的儒學大師,儘管他們一生棲棲遑遑,到處奔走,可在當時那種多樹林立的情況下,仍然沒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棲身之所。

    叔孫通顯然也是在尋找可棲之樹,他幾經選擇,終於歸從了即將取得天下的劉邦。後來,他就極力尋找儒家與皇權的結合點,以求儒學和儒生受到重視。

    應該說,如果沒有叔孫通等人的“變通”或者“圓通”,儒家將永遠擺脫不了孔子那種“喪家之狗”的命運,儒學成為官學更無從談起。

    第二,叔孫通制定漢家禮儀。

    作為儒生,叔孫通對儒學有深刻的認識,他曾對劉邦說:“夫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此可謂對儒學與社會政治關係的高度概括。

    當群雄競力,以勇武相尚時,儒學很難找到用武之地;而社會一旦安定,儒學便可發揮其協調社會關係的功能。

    對於儒學“難於進取”的特點,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已經有了具體的說明,而統一的秦王朝卻沒有也沒來得及驗證儒學“可與守成”的特點。

    等到漢朝“已並天下”之後,叔孫通便開始了用儒學為漢家“守成”的努力。

    漢高帝五年,諸侯們在定陶一同擁戴劉邦做皇帝。此時,上升到統治階層的劉邦群臣彼此爭功論賞,有的酒醉後亂吵亂鬧,甚至以劍擊柱,混亂的朝儀令劉邦這位新君不知所措。

    叔孫通看準了機會,在劉邦越來越感到厭煩的時候,他請求到魯地徵求儒生,與他的弟子們共起朝儀。叔孫通等參照秦儀,採古禮,制漢儀。兩年以後,長樂宮成,行儀於朝,“自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肅敬”,“無敢歡譁失禮者”。劉邦當時十分得意,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這件事對劉邦震動很大,他由此明白了儒生的好處,變得尊重儒生和孔子了。

    叔孫通受到重用,對儒學地位的提高十分有利。

    他晉升為太常,一大批儒生得到任用,進入到了漢代的統治階層之中。兩年以後,叔孫通為太子太傅,輔佐和教導一國儲君。劉邦曾打算以趙王如意易太子,都被叔孫通諫止,顯見叔孫通在劉邦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劉邦死後,惠帝即位,遂廢“挾書之律”,民間開始有了儒家經典的傳授,此為文、景之後漸開獻書之路,搜求舊典古籍的先聲。惠帝時,叔孫通又為太常,定宗廟儀法,“及稍定漢儀法,皆叔孫生為太常所論著也”。

    須知,儒家極重禮樂儀法,而叔孫通制定的這些儀法,則一直在漢代行用。

    另外,魏張揖在《上廣雅表》中有“魯人叔孫通撰置《禮記》”一語,清人陳壽祺《左海經辨·大小戴記考》又據而認為:“《禮記》乃先秦舊書,聖人七十子微言大義,賴通以不墜。”今也有人認為這些論斷比較合理。如果真是如此,叔孫通弘揚儒學之功則更高。

    第三,漢代“以孝治天下”,叔孫通肇其端。漢代是“以孝治天下”的,作為一個社會的道德觀念,“孝”對於漢代社會影響很大。漢人認為,能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漢初不僅設孝弟力田之科,而且自惠帝以下的漢朝皇帝都以“孝”為諡,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孝昭等等。《漢書·霍光傳》記漢人之言曰:“漢之傳諡,常為孝者,以長有天下。”這代表了漢人的普遍看法。

    儒家的《孝經》一書在漢代受到了特別的器重,人們不僅把它看成是“三才之經緯,五行之綱紀”,而且認為它是儒家“六藝之總會”。後漢時更“使天下誦《孝經》”,社會上出現了不少以誦習《孝經》而成為孝子和以《孝經》進行教化的例項。

    漢代實行孝治實際上得力於漢初思想家的理論闡述,而在推行孝行方面帝王的行為更具有表率意義,因為帝王以孝相標榜會使得從孝到忠的轉移來得更加自然。在其它漢初思想家之先,叔孫通已開始了用孝的思想教育漢惠帝。

    叔孫通得寵於劉邦之後,於漢高祖九年做了太子太傅,成為一國儲君之師。幾年以後,劉邦打算以趙王如意易太子劉盈時,叔孫通極力出面勸阻,稱“太子仁孝,天下皆聞之”,並說“太子,天下本,本一搖,天下振動”。

    劉邦不得不回答說:“吾聽公言。”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兩個問題:

    第一,叔孫通以太子“仁孝”而且天下共知阻止劉邦易太子,並使劉邦不得不勉強答應,說明劉邦的頭腦中已初步形成了孝治的觀念;

    第二,太子是未來的國君,叔孫通用“仁孝”來規範太子,並使太子以仁孝聞名天下,也顯然昭示了叔孫通“以孝治天下”的思想。

    至於叔孫通如何用孝教導太子,史無明言,不過,後來的一件事很能說明問題。

    劉盈做了皇帝后,住在未央宮中,其母呂雉住在東面的長樂宮中。劉盈東朝太后時,每次都必須往來清道,停止交通。

    因此,為了減少麻煩,便利過往行人,便修築了複道。可是漢高祖劉邦的衣冠每月從陵寢出遊至高廟的道路卻在複道之下,叔孫通對惠帝說:“奈何令後世子孫乘宗廟道上行哉!”劉盈聽後非常恐懼,打算立即拆除。

    叔孫通則說:“人主無過舉。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壞此,則示有過舉。願陛下為原廟渭北,衣冠月出遊之,益廣多宗廟,大孝之本也。”劉盈照做後,劉邦的衣冠每月出遊不致經過複道之下了。

    一方面,這說明叔孫通在極力維護劉盈的威望;

    另一方面,也說明在叔孫通的輔佐下,劉盈能以孝作為行為標準,儒家的“尊祖”與“敬宗”觀念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惠帝死後,他的諡號上加了個“孝”字,以後諸帝死後也都加上個“孝”字,表示“以孝治天下”之義。

    胡適認為:“這一個制度,史家雖沒有明文,我們很可以歸功於那位叔孫太常。這便是儒教成為國教的第一聲。”

  • 4 # 敏敏的歷史枕邊書

    劉邦封叔孫通為九卿之首,是因為見識了叔孫通恢復禮法制度的能力。

    至於說司馬遷稱讚叔孫通為漢家儒宗,則是因為叔孫通一直維護儒家在漢朝的地位,並且將儒學和政治思想相結合,進一步地將儒學發揚光大。

    有關叔孫通的故事,我們還得從秦朝那會兒說起。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各地的六國舊貴族,也紛紛起兵反叛秦朝,秦二世知道以後,就召集了一群飽學之士,在一起商量該怎麼辦?

    在這場特殊的會議當中,叔孫通當時恰好名列其中。當時叔孫通是秦朝的待詔博士。所謂待詔,可以理解為近似臨時工的意思,並沒有轉正。

    在這場會議上,其它博士都跟胡亥說,這是謀反,建議胡亥出兵征討。

    但是胡亥當時也不知道怎麼想的,認為謀反是君子無能的表現,有傷他的顏面,所以堅持不認為這是謀反。不得不說,到了這個時候,胡亥依然還是堅持己見,這樣的秦朝要是不亡,那才是怪事了。

    在胡亥表明態度之後,其它的博士並沒有領會胡亥的意思,堅持說這是謀反。而胡亥一怒之下,乾脆把這些博士都給砍了。

    就在這個時候,輪到叔孫通說話了。見到其他博士都被老闆砍了之後,叔孫通並沒有堅持讀書人的所謂骨氣,而是奉承胡亥說道:如今六國已經被秦國所滅,百姓手中沒有武器,拿什麼造反,這不過是小偷強盜罷了,不值得我們多放在心思,出兵消滅就是了。

    聽到叔孫通這話之後,胡亥的臉色馬上緩和過來,開心地賞賜了叔孫通,並讓叔孫通轉正。

    因為這件事,很多儒生說叔孫通趨炎附勢,溜鬚拍馬,簡直丟了讀書人的風骨。可是現實中,不管是誰在性命面前做選擇,恐怕都會做出類似的選擇。如果依然堅持的話,會不會反倒被後人說是迂腐呢?

    這段故事,也是叔孫通在歷史上最初的記載。而接下來,隨著秦末農民起義席捲天下,叔孫通眼見秦朝要亡,就隨意找了個理由,逃回了自己的家鄉。等到叔孫通回到家鄉的時候,此時起義軍已經攻佔了他的家鄉。所以後來,叔孫通乾脆就投奔了義軍領袖項梁。

    而在接下來的楚漢戰爭當中,叔孫通更是多次叛變,投靠不同的主人。這就導致當時很多人認為,叔孫通很沒有骨氣,簡直堪稱讀書人當中的敗類。

    但是從後世的角度來看,叔孫通的選擇,或許也未必就不是一種智慧。

    換過七個老闆說明人家敬業,服務的是天下人,換到現代只能說是工作經驗豐富。所謂謀士,不過是儘自己所能出謀劃策,為君主謀求利益。

    古往今來,很多大儒都以錚錚鐵骨為傲,但是以這種獻祭的方式,可以說是非常極端,非常理想化。而叔孫通,則是用忍辱負重的方式,等來劉邦這樣的君主。等到機會來了,再順勢而為,將儒學發揚光大。

    所以,後來司馬遷才會稱讚他為: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細,定海內,謀計用兵,可謂盡之矣。然而劉敬脫挽嗦一說,建萬世之安,智豈可專邪!叔孫通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大直若詘,道固委蛇”,蓋謂是乎?”

    在學術的領域裡需要無數代人,前赴後繼的奉獻,而叔孫通靈活的審時度勢,遵循先輩的方法,將儒學與君權相結合。

    如果叔孫通真的是個卑鄙小人,他完全可以在劉邦敗走彭城之後離開,重新投在項羽門下,對項羽說,不過是受劉邦脅迫所致,但是叔孫通沒有,他沒有左右逢源,叔孫通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審時度勢罷了。

    後來,叔孫通跟著劉邦,劉邦見到他穿著儒生的衣服很不高興,於是叔孫通就換下了儒裝,穿上了普通服裝,劉邦看孫叔通就順眼多了。

    然而對此,叔孫通卻說,現在是打仗的時候,你們能上戰場打仗嗎?還不如跟著我,以後等到天下太平了,自然有你們的用武之處。

    果不其然,就像叔孫通自己說的一樣,後來劉邦果然平定了天下,天下再次恢復了太平。而劉邦因為叔孫通引薦有功,學識淵博,所以任命叔孫通為博士,賜號稷嗣君。

    另外,劉邦統一天下後,廢除了繁瑣的秦朝禮儀制度。此後,劉邦命令叔孫通,制定出一套合乎禮法的傳統禮儀出來,準備繼位大典。到了這個時候,叔孫通和他的那些弟子們,總算是有出頭之日了。

    在一次慶功宴會上,很多武將喝多了酒,就在宴會上大鬧起來,不但大聲爭論,而且還用劍砍柱子,甚至直接打了起來,讓劉邦看了頭疼不已。

    見到這一幕,叔孫通知道機會來了,馬上就調動自己一百多的學生,又從山東找了三十多個儒生,來幫助自己完成大典。

    在此期間,有儒生認為,叔孫通背主忘恩,反覆無常,制定禮儀應該是朝廷百年之後的事情,就拒絕參加。而叔孫通反倒是認為他們不懂變通,就帶著剩下的儒生,參加了制定禮儀的工作中去了。

    公元前200年,叔孫通終於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禮儀。所有諸侯王,朝臣按照官職品級,井然有序地站好,依次拜見劉邦。見到這一幕,劉邦當時開心地說:我現在才知道當皇帝是這麼氣派的事。

    因為制定禮儀的功勞,所以叔孫通當即被劉邦封為太常太卿,賜五百金。而叔孫通也沒有忘了自己的弟子,趁機向劉邦求了官職,劉邦封儒生們為郎官。

    太常太卿是文官中的九卿之首,為什麼劉邦把如此重要的官職封給叔孫通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禮儀制度的背後,是對君權的維護。叔孫通制定的禮儀制度,源自西周時期,周天子的宗法制下的禮樂制。

    這套制度,為了就是能夠等級分明的限制下,能夠強化王權,同時也是儒家和王權相結合的產物,制訂了這套禮儀之後,所有人見君主都要遵循禮法,君主的權力得到空前強化,為後世既定了基礎。

    除此之外,西漢的法律,也是孫叔通制定的,這套律法為漢朝初定管理國家事物,起到了很大的幫助,漢朝從此有法可依。

    孫孫通制定的律法和禮法都源自儒學,實現了孔子夢寐以求的仁義治國的社會。不過,比孔子命好的是,孫叔通最後遇到了劉邦。

    因為有著制定國家法律條文的貢獻,叔孫通一下子就成了整個漢朝最高階的官員之一。

    後來劉邦因為喜愛幼子劉如意,想要立劉如意為太子,孫叔通引經據典的勸說劉邦,立劉盈為太子,以晉獻公和秦朝為例,陳述長幼秩序混亂會導致國家傾頹,劉盈仁厚有禮並無過錯,呂后又是您多年艱苦奮鬥的髮妻,於情於理,都應該立劉盈為太子,如若您一定要立如意為太子,我就死在這。

    見到這一幕,劉邦慌忙改口說,我不過是隨口說說,不能當真的。此後,劉邦又見到商山四皓輔佐劉盈,這場才徹底打消了換太子的念頭。

    文臣死諫歷來是文臣的風骨,是文臣沒有辦法的辦法,孫叔通能夠如此,是站在國家大義的角度來考慮的,如果叔孫通真的是個小人,絕不會這樣做的。

    從勸諫劉邦不要廢太子這件事,也可以看出來,叔孫通絕對不是什麼奸佞小人。相反,他是一個真正有著自己政治抱負的理想主義者。這樣的叔孫通,顯然當得起劉邦給予的高官厚祿,也當得起司馬遷那麼高的評價。

    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劉盈繼位。劉盈即位之後,叔孫通依然擔任太常太卿,繼續負責制定朝拜,祭祀的禮儀。直到劉盈登基數年之後,叔孫通才終於去世,最後得以善終。

    這就是叔孫通的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所在的城市有搭建高架橋嗎?對城市發展帶來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