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豬星創新應用小窩
-
2 # 可萌可夏r
我個人認為產生偏見與誤判的原因有以下兩個因素:
1.認知不同
每個人生活的環境不同,所接觸的人,身邊發生的事都不同。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的思維習慣,形成自己的三觀,形成自己的評判標準。當某個事件發生時,會自動的跟以往的經驗或者想法去匹配,如果發現不在自己的“評判標準”裡面,就會持反對聲音,偏見就產生了。
2.立場不同
有時候你並不會覺得對方錯了,只是因為立場不一樣。小孩子才看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有時候聲音不同,只是立場不一樣,所持的觀點肯定也是相悖的。
-
3 # 文案小貓
如果你覺得人類是理性的動物,如果你認為自己可以蒐集足夠的資訊並作出客觀的決定,如果你自信能夠不受他人影響作出自己的選擇,那麼你該醒醒了。
幾十年來的心理學不斷證明,人類的理性是有限的,我們在決策、認知中存在各種不理性的模式,導致我們經常會犯一些邏輯上漏洞百出的錯誤。說實話,不僅沒有”絕對理性“的人(情緒相關腦區受損的不算),人們甚至無法保持絕對理性哪怕一個小時(睡覺不算),我們任何一個決定,小到中午吃什麼,大到是否要買房,都會受到認知偏見的嚴重影響。
如果你對人類理性的缺陷感到好奇,或者想更好地認識自己,發掘自己都不知道存在於你腦中的非理性一面,那麼就看看這篇整理吧。
另外,認知偏見其實”大有用處“,如果你有悟性,可以用在生活中、銷售中、產品設計中、營銷中等等。
認知偏差是個比較熱門的研究領域,卡尼曼也是因為研究這個拿了諾貝爾獎;認為認知偏差影響到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處理資訊、形成觀點、行為決策等,小到在超市貨架前買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大到買房的時候可以接受的價位,都受到認知偏差的影響。
目前人類對自己認知的侷限知道的還不多,認知偏差背後的原因也沒有大家都信服的定論,估計按照經典的心理學研究正規化也很難有突破性的進展吧,認知神經科學又暫時沒有辦法再深入一層,以下的這些,很多都是對於現象的總結、人類行為偏向的抽象,並沒有完整的理論去解釋他們因何而生、為何如此、如何避免——用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話來說,這是大腦在思考大腦本身存在的思維問題,何其難也。
雖然理論不夠完善,但是大家知道之後也有很多好處,一者可以發出“原來不是我一人如此”的感嘆,再者未來能夠有意識的進行部分的“中和”,而不是毫不知情地被非理性的偏見所左右;綜上,建議各位如果能夠看到這個回答,即使你對心理學一點興趣也沒有,也能夠抽出一些時間仔細看看,這對你的生活至關重要。
以下內容大多來自wikipedia,感興趣的同學去wikipedia裡面挨個搜名字吧。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加了少量的註釋。
認知偏見,cognitive biases
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在解釋他人行為是過度強調內部原因,解釋自己的行為是過度強調外部原因——別人考砸了是因為笨,我考砸了是因為天氣太熱;
證實偏見,confirmation bias,對自己已有認知和判斷的證實傾向——只聽取能夠正式自己觀點的聲音,不自覺的只注意能證實自己已有觀點的資訊,大家非常容易犯的錯誤;
自利偏見,self-serving bias,將自己的成功歸結於自身能力,將失敗歸結於外部原因——考好了因為我聰明,考砸了因為天氣太熱;
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最初接觸到的資訊影響後續的決策和判斷——提價然後打折,好像撿了便宜,影響非常廣泛的一個偏見;
over justification effect,外在的激勵會反而會減少人們做某件事情的內部動機——有時候給錢激勵某種行為並不是好選擇,有個笑話怎麼說來著,一個老頭整天被樓下踢球的小孩子吵,就每天給他們兩塊錢讓他們來踢球,後來不給了,小孩子們就很生氣地不來踢球了,這是有科學實驗證明的。
事後偏見,hindsight bias,“我早就知道了”錯覺,也就是“事後諸葛亮”;
易得性偏見,availability heuristic,根據認知上的易得性來判斷事件的可能性——很多我們以為發生率很大的事情,其實只是被媒體影響了易得性,例如前段時間一陣陣的女生失蹤、飯店宰客、高學歷犯罪,大家都會高估其發生率;
backfire effect,遇見與自己的信念不同的證據時,反而更加強化自己的信念——多見於宗教和迷信,也常見於我們和別人爭論時,有些時候越爭論越固執;
belief bias,對證據的判斷受到結論可信度的影響;
bias blind spot,認為自己會更少受到偏見的影響——也算是自利偏見的一種吧;
cheerleader effect,在群體中比單獨呈現時顯得更好看——為啥少女組合看起來都很養眼,單獨看卻不是那麼美,這條前些天專門寫了個專欄文章,可以去看看拉拉隊效應:為什麼女團這麼吸引人? - 人心理的那些事兒 - 知乎專欄;
choice-supportive bias,高估自己的選擇正確率;
clustering illusion,聚類錯覺,高估樣本中的特例、小群體的重要性,即錯誤的歸結出不存在的pattern——胡亂歸類、總結;
curse of knowledge,某方面知識多的人無法像知識少的人一樣思考——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時無法模擬使用者的思維,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使用者研究;
decoy effect,誘餌效應,
來自wikipedia Decoy effect
Preferences for either option A or B changes in favor of option B when option C is presented, which is similar to option B but in no way better.
endowment effect,來自wikipedia Endowment effect
The tendency for people to demand much more to give up an object than they would be willing to pay to acquire it.
——卡尼曼前景理論的一部分,這也是人類的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的一種反應吧;
framing effect,同樣的資訊,呈現方式不同,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frequency illusion,剛知道的名詞、名字等,很快就會多次出現;——這種現象非常普遍;
gambler’s fallacy,認為未來事件的機率會受到過去事件的影響,即使是獨立事件——連著四次開大,下次應該開小了吧?;
hot-hand fallacy,認為成功的人在未來有更高的成功機率;——打球手熱了,打牌手氣好;
illusory correlation,相關性錯覺,錯誤地認為兩個不相關事件中存在關聯——這個也非常常見,瞎聯想,原始的迷信和宗教就是這樣出現的,例如流星和壞運氣同時出現,人們就會覺得是流星帶來了壞運氣;
impact bias,高估未來情感的影響長度和深度——認為自己失戀就會死去活來,其實事到臨頭也不過這麼回事;
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熟悉導致好感——要想獲得好感,多出現多冒泡多在TA身邊轉,非常實用;
identifiable victim effect,對於單個可以確定的人的悲劇產生的反應,大於一群人的——看電影和紀錄片講述某個受害者會哭,看到教科書上的傷亡數字沒有感覺。
控制錯覺,illusion of control,錯誤高估自己對於外部事物的影響能力;
information bias,即使對行動無用,還是要蒐集資訊;
negativity effect,將自己不喜歡的人的好行為歸因於環境,壞行為歸因於秉性;——其實也算證實偏見的一種吧,我認為;
negativity bias,對不好的事情的記憶比快樂的記憶更加清晰,更經常回憶;
observer expectancy effect,研究者期待某一結果,而無意識的操縱實驗、錯誤解讀資料,以支援自己期待的結果——太常見了;
omission bias,比起危害性的行為,會造成相同結果的疏漏和不作為更加可以原諒——主動縱火罪不可赦,見火不救尚可原諒;
optimism bias,過於樂觀、高估好結局的可能性——很人都這樣,我不是針對誰,在座的各位都是平庸的普通人;
overconfidence effect,對於自己給出的答案過於自信;
planning fallacy,低估完成任務的時間;
post-purchase rationalization,購買之後說服自己物有所值——背後的原因是避免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pseudo-certainty effect,面對收益逃避風險,面對損失喜好風險——即股票稍漲就賣,跌了卻不賣、裝死;
restraint bias,高估自己面對誘惑時的自控能力——賢者時間痛下決心再也不被誘惑,沒有卵用;
risk compensation,當安全感上升時,會傾向於冒更大風險;
selective perception,選擇性注意——期待影響注意,只注意自己想要注意的事情、支援自己觀點的事情;
status quo bias,喜歡事情保持現狀;
stereotyping,刻板印象,認為個體會有其所屬群體的各種特徵——真正和中文的“偏見”意思一致,對某個群體的看法固定,認為IT男就是木訥等,非常常見而影響廣泛;
survivorship bias,倖存者偏見——也是很常見的,我們能夠關注到的群體往往是經過某種抽樣得到的群體,已經不能代表整體了;
forer effect,aka Barnum effect,認為模糊、泛化的描述是明確針對自己的、並且非常準確——例如星座、算命,一些情感專家的段子,大家都覺得好像就是在說自己一樣,大家都請對號入座吧,對,就是說你呢;
illusion of asymmetric insight,認為自己對於身邊人的認識多於身邊人對於自己的認識;
illusion of transparency,高估自己對他人的瞭解,高估他人對自己的瞭解;
illusory superiority,高估自己的優良品質,低估自己的不良品質——自利偏見的一種吧;
naive realism,來自wikipedia Naive realism
The belief that we see reality as it really is – objectively and without bias; that the facts are plain for all to see; that rational people will agree with us; and that those who don"t are either uninformed, lazy, irrational, or biased
homogeneity bias,認為自己群體中的成員的差異性高於其他群體——更寬泛些來說,對於自己熟悉的領域、事物,往往能夠看到更多的差異性,例如我們看很多南韓團體都是一個樣子,腦殘粉絲們卻分的非常清楚,女生們認為變形金剛、高達都差不多,宅男們很不同意;
projection bias,傾向於認為他人(或未來的自己)會與現在的自己有同樣的心情、思想;
system justification,——傾向於維護現狀,不情願進行改變。
trait ascription bias,認為自己的行為、性格、心情更加多變,而他人的更容易預測——部分原因,同樣也是對自己熟悉的事情更加容易感覺到差異性;
illusion of truth effect,認為熟悉的說法可信度更高,之前聽說過的比沒有聽說過的更加可信;
peak-end rule,峰-終定律,人對事物的體驗評價決定於體驗的峰值和結尾——對使用者體驗設計非常重要;
首因效應、近因效應,開始和結尾更容易記住;
Spotlight effect,聚光燈效應,高估他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的注意——愛打扮的人都有這個錯覺,大家都在看著TA;
stereotypical bias,記憶向著刻板印象的方向扭曲——人類的記憶其實也會經常出錯,並且;
telescoping effect,高估近期發生事件距今的時間,低估早期發生事件距今的時間;
造成認知偏見的原因:
有限的認知資源;
使用啟發式進行快速的決策
易得性
代表性,相似性
情感影響
-
4 # 霖士心理
如果要定義偏見,更多會取決於我們對一個事物看法的不全面,但這又有點像哲學層面的思考,因為每一個人看法都是相對主觀的,也就是說,我們所看到的都是我們願意希望或者期望看到的,當然有的人會把它稱之為叫選擇性遮蔽。
而有一些人的偏見會跟我們兒時教育或者家庭環境,生活環境相關,我舉個例子:
小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很多小男孩兒,小女孩兒帶上眼鏡,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很好學,於是就有了一個淺顯的認知,認為戴眼鏡的同齡人或者戴眼鏡的朋友都是好學的。但我們到初中或高中的時候,看到戴眼鏡態度比較端正的同學,你會第一直覺認為他是一個好學生。但這種學生你接觸長了之後,發現很有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看漫畫書,或者是看電視,玩遊戲所導致的,這樣的我們就稱之為認知偏差。
這種認知偏差和我們所說的偏見又有何不同呢?因為我們在認知偏差當中會肯定自己的行為和思維方式,當有人和你對立,並且別人沒有做充分的解釋,或者沒有做到說服你的解釋,你就會對眼前與你對立的人產生偏見。
而在生活當中,我們遇到最多的偏見,就是對那些長的不好看或者醜態百出的人,初步定義就不是好人,一旦我們身邊發生衝突或者矛盾時,你的第一直覺一定是投射到那些不讓你看好或領你討厭的人身上。
而對於那些貌美如花或者風度翩翩的男男女女,我們總會用特定的方式來寬慰自己,諒解他們的行為,哪怕某些行為刺痛過你或者傷害過你。這其實就是對一些外貌看上去並不理想的人就是一種偏見,而這一切的判斷都源於我們所期望的那樣。
像這種潛意識的偏見,本身就不是理性的,而對於潛意識而言,會更加的深層一些,而在我們看來,這種潛意識的概念和認知都是在我們生活當中潛移默化形成的,只不過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需要不斷的重塑自己的價值觀,去重述我們小時候所理解很多淺顯的概念,我想這可能就是人生成長當中所追求的真諦吧...
-
5 # 逸籬
首先因為人是主觀動物,很容易脫離客觀事實產生刻板印象,從而持一種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極否定態度待事待人。
其次是人們在不斷獲得新知識與新技能,一直處於成長過程中,對一件事物的瞭解,也在不斷髮生變化,但人們不可能等到了解全部事實後才做抉擇,在現實處境下,人們只能根據極少的資訊做判斷,當然很容易誤判。
近幾年流行一個比較火的句子叫"如何正確的犯錯?",就連"如何正確的犯錯"都很難做到,何況要做出正確的判斷了。
最後從哲學層面講,因為我們是活在具體歷史時空下的人,且"我們都是歷史中的人",我們有義務滿足於不時從目前看來對我們一切最好的選項中進行盲目選擇。所以產生偏見和誤判是常有的事。唯一可以改變的是我們可以透過不斷反省讓偏見一點一點消除。
-
6 # 張玉娟
是因為人類的記憶。
記憶會使得我們能夠預判危險,但記憶同樣會欺騙我們的感受。記憶是有一個比較固定的模式的,但是我們知道人事物都是在更新換代的,用過去的眼光看現在,肯定會感受到差距,而我們更傾向於相信自己的記憶,而反對接受當下的情況,為了自保維護自己的記憶,就會表現出偏見,也會使得當下的情境變成我們的一種誤判。
偏見也好,誤判也好,只要我們能夠堅持磨練自己的心智,敞開我們的心懷,熱情積極的接納新事物,那麼一切問題都將不是問題。
成長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只要不到最後一刻,我們都有成長的權利和義務,年齡不是問題,過往的經驗也未必就是法寶,吸納新知識,活到老,學到老。
-
7 # 磊珞
人們對人物或事物的認知,從感覺到知覺,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有一個十分複雜的由表及裡,由淺入深,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加工提煉過程。其中,任何一個細節出現偏差,都會導致認知上的偏移,或曰“偏見”。而認識上的“偏見”,則是“誤判”的本源。
眾所周知,人的基因、性格、經歷、知識、經驗、三觀等等千差萬別,故而,看問題的角度、深度、廣度等,不僅受個性的影響,也受著客觀的人物或事物本身的影響。況且,人物或事物的表象對其本質的反映,不但是不徹底的,甚至只是假象。比如:人們觀看魔術表演,常常會為魔術師的精彩表演所讚歎,儘管,每個人都知道“魔術,魔術,都是假的”,起碼會在那一瞬間,誤以為那就是真的,不然,你就不會讚歎。
而生活中的人物或事物,每天都處於變化之中,尤其是人物的善變,往往掩飾著他們的本質,而真理或真相卻只有一個。加之認識主體本身的千差萬別,對於人物或事物的認知,至多,亦不過是相對正確,而不是絕對正確。甚至,今天看來正確的認知,到了明天,很可能成為謬誤。儘管,人們的認知,會隨著認識能力的提高而提高,隨著觀念的轉變而轉變,但是,由於人物或事物的不確定性,從根本上說,“偏見”或“誤判”依然是認知的常態。既如此,我們就不必太在意別人如何評價自己了,努力做好自己足矣。
回覆列表
只有在後續有了充足的瞭解和認知後,這些偏見和誤判才有可能扭轉。
就像手機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有偏見和誤判,誰知道20多年後的今天,手機已經深入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