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嫂育兒

    寶寶能否吃到奶,要看在母乳餵養時,餵奶前乳媽首先感覺乳房漲不漲,奶量充足的話餵養前胸部有明顯的憋脹感,寶寶會大口大口的喝奶。當寶寶吃奶時間較長,用力吸吮,卻聽不到連續吞嚥聲,說明奶量相對不足。剛喂完奶孩子就哭鬧,或一會又哭鬧,孩子吃奶後睡眠時間少,寶寶尿量少,次數也少,且體重增加緩慢。都表明奶量相對不足。建議媽媽根據以上情況判斷寶寶是不是奶量不足,也有個別寶寶吃奶時慢慢吃,是不會聽到吞嚥聲的,希望媽媽綜合考慮,儘量讓寶寶吃到足夠的奶水。

  • 2 # 檸檬愛游泳

    我和你一樣,乳房也是軟軟的,也能聽到寶寶的吞嚥聲,每次吃的時候還有下奶的感覺。只要寶寶不哭鬧,精神好應該就沒問題,如果奶水不足寶寶的大便可能會是綠色的,祝寶健康!

  • 3 # 在路上83774

    我也純母乳 寶寶目前九個月偶爾會給寶寶加點輔食 如果間隔2.3小時不吃奶會有咕咚聲 不定點吃沒有咕咚聲 寶媽你寶寶如果每次吃完奶不哭不鬧 就不要管 如果反之 寶媽就要吃點好吃的補一補了 我現在吃些肉魚類寶寶吃一側另一側還會溢位來呢 寶寶咕咚聲自然很大聲了

  • 4 # 玥媽媽聊育兒

    寶寶吸母乳是一個本能來的,不用擔心寶寶能不能喝到,你平時就可以擠下自己乳頭,如果有奶出的話,還有漲奶感覺,基本上就可以。

     

    另外,媽媽的泌乳是根據寶寶的需求來的,你要判斷一下寶寶是否吃飽了,如果寶寶能吃飽,基本上奶量就沒問題了。

     

    用以下幾個標準來判斷一下寶寶是否吃飽。

     

    1、媽媽乳房的自我感覺

    媽媽乳房在餵奶之前,有漲奶的感覺或者乳房有沉重感,當寶寶吃完奶之後,整個乳房都像排空了一樣,軟綿綿,鬆鬆的,那基本上就是寶寶把奶都給喝了。每個媽媽的乳房容量都不同,有60-160毫升不等,寶寶在喝奶的過程中,也是會繼續泌乳,所以媽媽要做到經常給寶寶餵奶,有需求,乳房才會繼續泌乳。

     

    2、寶寶喝奶的聲音

    寶寶在喝奶的時候,會有規律的吞嚥,會聽到他每吸吮兩三次就有嚥下的聲音,這就證明他一直有喝奶的。

     

    3、寶寶有滿足感。

    當喝完奶,寶寶會對著你笑,精神狀態很好,或者他會安靜入睡,並可以入睡好幾個小時,醒來心情也是挺愉快的,這就證明寶寶已經吃飽了。

     

    4、大小便次數。

    喝母乳的寶寶可能一天拉十次,或者十天拉一次都是正常的,主要觀察寶寶大便的形狀和顏色,如果是黃色,軟膏形狀的,就是正常的大便,證明奶水是足夠的。奶水不夠的話,大便會出現乾結,稀,發綠或者次數增加而排出量少,這個時候就考慮可能奶水不夠。

     

    5、寶寶生長髮育。

    媽媽應該做好寶寶生長髮育曲線圖做比較,記得要跟自己的寶寶比,不要跟其他人的孩子比較。如果寶寶體重和身高都有規律的增加,這就證明營養和奶水是足夠的。

     

    另外,如果寶寶出現以下情況,可能就要考慮是奶水不足。

    1、寶寶很使勁,費力吃奶。

    如果奶水不足,寶寶會很費力吃奶,而且吃完以後沒有滿足感,還會繼續哭鬧,或者睡覺的話睡沒一會兒就會醒來繼續哭,這就證明寶寶沒有吃飽。

     

    2、吃奶過程中大哭。

    寶寶在吃奶的時候哭泣,好想喝奶,但是又喝不到的感覺,一直吸著媽媽乳頭,但是吸不出東西來,又捨不得放開媽媽乳頭,這也是一個奶水不夠的訊號。

    如果寶寶能滿足以上條件,媽媽的奶量就是充足的,不用過分擔心。

  • 5 # 京媽說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寶寶吃母乳除了能提供足夠、合理的營養,保護腸胃、鍛鍊肺活量等,還能促進親子關係,讓寶寶產生安全感,為寶寶良好的性格打好基礎。但是有的媽媽總覺得自己的母乳不夠,擔心寶寶成長髮育受到影響,而過分的擔憂,從而影響了心情和正常生活。

    母乳餵養,聽不到寶寶吞嚥聲,他能喝到奶嗎?

    判斷“母乳是否充足”最直接的一個方法就是“聽寶寶的吞嚥聲”:如果寶寶每次吃奶時大口吞嚥的過程能夠持續10分鐘,吃20分鐘左右會主動鬆開乳頭,表現出愉悅、滿足的表情,或者喝完母乳後就能安穩的睡著,那就說明寶寶是能夠喝到奶的,而且一定是能吃飽的。

    但是,也有的媽媽在給寶寶餵奶時,聽不到寶寶喝奶吞嚥的聲音,就會懷疑自己的母乳是不是不夠寶寶吃?

    一般來說,月齡比較大的寶寶,吃奶時沒有吞嚥聲確實有很大可能是媽媽母乳不足造成的,但對於月子裡的寶Bora說,他們的吸吮和吞嚥能力都比較弱,食量也不是很大,再加上新媽媽的母乳是慢慢分泌後才多起來的,所以剛開始的階段,就有可能在吃奶時聽不到寶寶的吞嚥聲,這也是正常的,媽媽們不用擔心。

    ▶ 判斷自己的“母乳是否充足”,除了透過“吞嚥聲”判斷母乳是否充足外還可以看以下幾點來判斷。

    1. 看餵奶次數

    對於吃母乳的寶Bora說,由於“個體差異”,因此每天不同的寶寶餵奶次數並不固定,一般是每天最少8-10次,一般2-3小時就要餵養一次,一些“能吃”高需求的寶寶可能會間隔時間縮短,餵奶更頻繁一些。

    2. 看寶寶大小便情況

    剛出生寶寶一開始大小便次數相對較少,到出生第3天如果一天中有3次以上的清亮小便,那說明寶寶奶量足夠;隨著母乳的增加,寶寶每天的大小便次數也會增加,之後可能小便會增加到6-8次,大便可能達到6-8次甚至8次以上(月子裡的寶寶大多是吃完就拉,是特殊生理情況所致,正常現象,隨著寶寶長大會逐漸緩解,媽媽們倒也不用擔心)。

    3. 看寶寶體重增長

    寶寶滿月後正常體重要增加2斤左右,在寶寶出生3個月內,每一週的體重要增加120克左右。一般寶寶每次打疫苗的時候,兒保醫生會給量身高和體重,如果寶寶每次的身高和體重都在正常曲線範圍內,那就能說明母乳是充足的,寶寶是可以吃飽的。

    4. 看寶寶表情,是否有“滿足感”

    寶寶吃完母乳,如果吃飽肚子了,那寶寶就會表現出滿足、放鬆的表情,月齡比較小的寶寶喝飽就直接入睡,每次可以睡3-4個小時;月齡大點的寶寶吃飽喝足就會和媽媽玩一會,或者媽媽一逗他們,就會開心的咯咯笑。

    5. 看媽媽自己的感覺

    母乳充足的媽媽,如果“在哺乳前有乳房充滿感、哺乳時有下乳感、哺乳後乳房柔軟”的感覺,那說明寶寶應該是吃得飽的。

    每次吃奶時,寶寶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嚥下一大口,可以連續20分鐘左右;並且在給寶寶餵奶的過程中會有奶陣出現(也就是透過寶寶吸吮動作的刺激導致媽媽產生的噴入反射);寶寶吃到這個階段的奶水就會出現咕嚕咕嚕的吞嚥,若是寶寶吞嚥不及就可能被嗆到。

    寶寶滿月以後媽媽的泌乳量才會逐漸變得穩定,在這之前完全不用擔心乳汁是否充足,只有5%左右的新媽媽確實存在母乳不足的情況。所以,媽媽們哺育寶寶的同時應該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給寶寶足夠的母乳。

  • 6 # 楷媽談育兒

    是不是沒聽到寶寶吞嚥聲就代表他沒吃飽?沒喝到奶?其實寶寶的吞嚥聲並不能作為判斷奶量充足,寶寶是否能吃飽的唯一標準,因為不是所的寶寶吃奶吞嚥聲都很明顯,所以不用過多糾結於此!

    還有一些寶媽會以自己乳房不會發漲,乳房軟來判斷自己奶水不足,以我個人經驗來說這可能並不適用所有寶媽。對於前期餵奶的寶媽來說確實會有奶陣,也確實會有發脹的感覺,但這也只是前期乳房為了調整供需平衡給的提示,等後期供需發到平衡狀態了,發脹、奶陣的感覺就會慢慢減少,這就是供需達到平衡了,並非奶量減少了,也不能代表你的奶不足。

    網上有很多關於判斷自己奶量的標準看的人眼花繚亂!

    1、根據乳房變化,吃之前充盈,吃後變軟!

    看似很有道理的標準,也存在漏洞,每個人的乳房容量不一樣,雖說排空了乳房,可又有誰知道寶寶到底吃了多少量進去?只能證明寶寶吃了,至於飽不飽,奶量夠不夠是不能證明的。

    2、判斷尿量及大便

    這個我想吐槽,曾經我也想試試,但是寶寶穿紙尿褲,我表示心累,有心的寶媽可以算算吧!

    3、吃奶時間

    有些人說吃奶時間長,說明奶量不足,這也不一定!有些寶寶會存在吃的慢的情況,具體還是看各自的孩子!

    4、寶寶是否哭鬧

    對於新生兒來說,哭是他唯一表達的方式,所以哭不一定代表他餓了,也有可能是哪裡不舒服了,所以不能簡單以哭鬧判斷自己的奶量不夠!

    說了那麼多,也許還是會有人問,我到底怎麼判定?其實寶媽只要明白,我們的乳房就天然為孩子而生,小月齡寶寶只要他想吃就給他吃,不必糾結太多,剛開始階段,乳汁不夠,寶寶吸吮費力,哭鬧是挺正常的事!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才有辦法達到供需平衡,這都需要一個過程。最重要還是要有正確的心態,堅持母乳,因為多數人在母乳之初都是在她人得質疑聲及以自我否定聲當中放棄母乳,殊不知那些有奶的寶媽麼,都是最後堅持下來的人。

    當然我們不排除會有天生母乳不足的,但這真的非常少數,所以為了避免這些特殊原因,我們還要觀察孩子的生長髮育情況,最直觀的肯定是孩子的體重,一定時間內看看孩子體重增長基數是否在標準範圍內,如果沒有,一定去醫院諮詢專業醫生,做全面評估!

  • 7 # 嘻嘻啊啊

    吞嚥聲不能作為奶量是否充足,是否吃到奶的唯一標準。

    知道真相的你,眼淚有沒有掉下來。

    很少有吞嚥聲——出生第一週

    出生一週的新生兒每頓對乳汁的需求量不多,攝入量自然較少,這時乳汁濃度又相對比較黏稠,媽媽的噴乳反射也不會像後期那麼衝,寶寶的口腔容量還沒那麼大等等諸多原因疊加,所以第一週嬰兒不太會有大口的吞嚥聲,是否吃到奶、吃夠奶,寶寶的大小便量和體重是硬性標準.

    吃奶瓶時一直有吞嚥聲,那是寶寶不得不咽!

    吃奶瓶相比較之下是被動式吃奶,原理是寶寶吸吮奶嘴時,奶瓶裡的奶液就會充滿口腔,隨著寶寶的大口吞嚥又會形成口腔負壓,促使新的奶流進入口腔,寶寶不得不一直大口/快速/持續的吞嚥來應付源源不斷的奶液.

    而母乳親喂大多數時候是在噴乳反射或者乳汁充盈時需要大口來吞嚥,其它時間都是寶寶在自助式吸吮,主動想吃多少吃多少,控制自如,不會像瓶喂時不得不被迫一直吞嚥.

    吞嚥聲是不可能一直 / 每次都有

    吞嚥是一種複雜的反射動作,不是所有的吞嚥都和進食有關,並且也不是每次吞嚥都會有聲音.重點是對於嬰兒,它的吸吮動作也並不是只為了吃奶.

    吞嚥聲受很多因素影響

    比如環境、乳房當下充盈程度、寶寶口腔生理結構、不同天生氣質、性別等等的影響,例如當乳房充盈以及噴乳反射到來時,吞嚥聲可能確實會比較明顯,但是當寶寶含乳吸吮低效,或者寶寶已經吃飽了在自我安撫的情況下,吞嚥聲就會比較弱甚至根本聽不見.

    不聽吞嚥聲,那怎麼判斷寶寶當下吃到奶了?

    寶寶的吸吮速度慢而深,在吃奶時下巴有一個暫停的動作,這表示他的口中充滿了奶水。當暫停的時間越長,表明寶寶吸入的奶水越多.只有正確含乳,乳汁才能有效移出,才會有足夠多的乳汁進入到寶寶的食道.

    所以,奶量是否充足、是否吃到奶,單純聽吞嚥聲去評估是不恰當的,需要綜合更多情況和哺乳史去評估.母乳媽媽可能還無法準確的判斷,及時找到身邊的哺乳指導來評估指導,會讓你少走些彎路。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 8 # 晚晴0226

    如果寶寶安靜的吃奶,即便沒有明顯的吞嚥聲也沒關係,孩子是能夠吃到奶的,奶量是夠的,奶量不夠的話,孩子是會鬧騰的。有時候會覺得奶發漲,這時候孩子吃奶的時候就會聲音大,這是因為奶水多,有時候孩子吞嚥不及。

  • 9 # 活蹦亂跳小松噓

    小嬰兒吃奶很少能聽到吞嚥聲的,特別是月子裡的寶貝。觀察小嬰兒吃你是否正常可以觀察寶貝的頸部是否規律的跳動,有動就是有吞嚥的,隨著寶貝的發育,寶貝吃奶會更有效率,吃奶就能聽到吞嚥聲了。

    怎麼判斷母乳夠不夠吃呢?

    一、尿量:在母乳充足的時候,孩子每天都能夠吃得飽飽的,這時候寶寶一天會尿溼4-6個紙尿褲。而且尿的顏色是清的,或者是顏色非常淺。要是尿液顏色比較深,就表示孩子攝入的母乳不夠。

    二、便便:寶媽奶水充足的話,未滿月的寶寶每天會排3次以上大便。在孩子滿月後,寶寶的腸道會有所發育,這時候孩子的大便次數通常是每天1次。

    四、體重:寶寶體重能夠正常的增長,達到增長的標準,沒有出現體重偏低、體重停滯不前的情況,就說明母乳夠吃。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識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 10 #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我們常說,如果是母乳充足的媽媽,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會聽到寶寶的吞嚥聲,這也說明了寶寶是能吃得到奶的。吞嚥聲通常也是我們判斷寶寶能不能吃到奶的其中一個標準。

    那麼寶寶在吃奶的時候,如果聽不到吞嚥聲,是不是就說明寶寶喝不到奶?

    其實也不一定的,聽不到寶寶的吞嚥聲,並不代表寶寶喝不到奶。二寶六個月前是純母乳餵養,懶媽媽在哺乳期的時候,尤其是月子裡,婆婆經常看我給寶寶餵奶,然後總在一邊嘮叨,都沒有聽到寶寶的吞嚥聲,肯定是沒有奶水。雖然心裡不悅,但也不好說什麼。

    事實上,寶寶的身高體重發育的挺好的,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是7.2斤,50cm,滿月的時候是10.5斤,42天體檢是12斤,60cm,體檢的時候醫生還問是不是三個月的寶寶,到三個月體檢時是15斤,66cm。

    雖然經常聽不到吞嚥聲,但是看到寶寶的身高體重,絕對不是沒有奶吃的那種,相信一些其他媽媽也會有這種情況。

    為什麼聽不到寶寶的吞嚥聲?

    1.奶陣還沒來

    寶媽每次餵奶的時候都會有3--4次奶陣,每次奶陣來的時候奶水就會變得又多奶速又快,寶寶就要加快節奏,不然就會來不及吞嚥而嗆奶,所以通常奶陣來的時候都能聽得到吞嚥聲。

    而平常寶寶才吃奶但是又沒有奶陣的時候,通常需要吮吸好幾次才能吞嚥一次,因為這時的奶水比較少,寶寶只是透過吮吸來刺激奶水分泌,所以這時候基本上是聽不到吞嚥聲的。

    2.乳腺管比較小,導致奶量不大

    每個媽媽的乳腺管數量都是一樣的,但是乳腺管的內徑大小不一樣。有的媽媽腺管內徑比較大,奶陣來的時候就特別兇猛,有些寶寶都來不及把奶水喝到肚子裡,所以媽媽需要用剪刀手幫寶寶把奶水控制好。

    有些媽媽腺管內徑就比較小,就算是奶陣來的時候奶水也不會特別多,寶寶不願意把奶水攢到很大一口才吞嚥,所以感覺聽不到寶寶的吞嚥聲。

    這種情況寶寶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吃飽肚子,並不是媽媽母乳不足,只不過是出口太小,更花時間而已。

    懶媽媽就是這種情況,由於乳腺管比較小,寶寶吃奶的時候就沒什麼吞嚥聲,吃奶的時間就會稍微長一些。就算是奶陣來的時候,奶水噴灑出來時也只是一絲絲的,而不像其他人說的那樣,噴在牆上整個牆壁都白了。

    3.母乳不足

    母乳不足的媽媽本來奶水就不多,奶陣的次數也會更少,那麼能聽得到寶寶吞嚥聲的機會就會更少。

    4.環境太吵,寶媽不夠細心傾聽

    有時候其實並不是寶寶吃奶的時候沒有吞嚥聲,而是因為太吵了,以至於把寶寶的吞嚥聲蓋過了,所以才聽不到。

    尤其是喂夜奶的時候,每天晚上起來喂好幾次,眼睛都快睜不開了,哪裡還有心思去聽寶寶有沒有吞嚥聲!

    當然了,即使我們沒有聽到寶寶的吞嚥聲,也並不代表寶寶是吃不到奶的,吞嚥聲並不是唯一的標準,媽媽可以透過其他途徑來判斷寶寶是不是已經吃飽了。

    怎麼判斷寶寶吃飽了?

    1.哺乳後寶寶有滿足感

    寶寶吃飽奶之後的神情和沒吃奶的時候是不一樣的,寶寶每次吃飽奶之後臉上都是一臉的滿足感。已經不需要那麼多睡眠的寶寶如果不睡覺的話,還會在那裡咿咿呀呀的叫個不停,吸引爸爸媽媽來和他們聊天。

    2.自動鬆開乳頭

    如果寶寶已經吃飽了會自動鬆開乳頭,就算再次把乳頭送到嘴邊,寶寶也不會再吃了。如果寶寶沒吃飽的話,就算是睡著了,只要把奶頭拔出來寶寶就會驚醒,繼續把乳頭緊緊的含在嘴裡,生怕被搶了。

    3.體重正常增長

    寶寶出生之後的半年之內體重增長是非常快的,前三個月又更快。月子裡的寶寶體重增長更快,如果奶水充足的話,寶寶每天體重可以增長30到50克左右,甚至更多。

    六個月以內的寶寶體重增長每個月不少於600克。如果寶寶的體重增長比較正常,說明寶寶是能夠吃飽奶的。

    4.大小便正常

    大小便正常的意思包括大小便的數量和質量,正常寶寶每天的尿量應該打溼6片以上的尿片,每個尿片需要打溼2/3左右。尿液應該是比較清亮或者微黃無異味的。

    母乳寶寶大便的次數是比較多的,沒有新增輔食的話,每天應該有1--2次,如果已經新增輔食了,也應該每天一次。並且大便應該是金黃色的糊狀或者條狀。

    如果寶寶大小便正常的話說明寶寶是能夠吃飽的。

    5.睡眠時間足夠

    寶寶如果沒有吃飽,睡覺時間就不長,經常睡著一半就會被餓醒。如果寶寶已經吃飽了,正常情況下是可以睡兩個小時以上的。

    6.看寶寶的吞嚥動作

    其實就算聽不到寶寶的吞嚥聲,也能看到寶寶吞嚥的動作,只要看到寶寶有吞嚥的動作,說明寶寶也是有奶喝的。畢竟這麼小的寶寶是不會做假動作來騙人的。

    所以呢,就算沒有聽到寶寶的吞嚥聲,媽媽也可以根據其他的表現來判斷寶寶有沒有吃到奶,有沒有吃飽,如果寶寶大小便正常,體重正常增加,精神狀態也不錯,說明奶水是足夠供給寶寶的,也就是說不用擔心寶寶吃不到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空軍都有哪些主力戰鬥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