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野大頭
-
2 # 巴渝小賀
是母豬帶菌毒所至,造成仔豬垂直感染。抗菌抗病毒促進免疫機能,同時喂一些中藥粉劑飲水中新增葡萄糖,電解多維複合vb,vc。
-
3 # 毛驢講三農
仔豬黃、白痢是由豬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仔豬黃痢多發生於剛產下一週內的哺乳仔豬,白痢多發生於產後一週後至斷奶前的仔豬;仔豬黃痢發病急,死亡率高;隨著仔豬長大,死亡率慢慢減輕。
一、仔豬黃、白痢病發症狀;仔豬黃、白痢的發生和豬舍的環境、空氣溫度、溼度、日常管理以及母豬的乳汁等因素密切相關;剛產下的仔豬發病突然,有的剛產下數小時的小豬就會出現腹瀉,糞便內有氣泡、散發惡臭、黃色,水樣糞便,仔豬黃痢發病快,還沒來的及治療就會出現死亡;隨著小豬不斷長大,病情減輕,死亡率下降,糞便呈黃色或者黃白色,出生半個月以上的仔豬,糞便呈白色或者灰白色,散發腥臭味,感染仔豬黃、白痢的病豬渾身豬毛粗糙無光、精神不佳、生長髮育不良,如抓緊時間治療絕大部分可以治癒。
二、防治措施;仔豬黃、白痢防治要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靠單一的方法很難控制該病的發生;可採取以下的防治方法:
1、懷孕母豬要提供營養全面的飼料,產前產後喂服維生素c粉一週左右,懷孕母豬要經常活動,提供適宜仔豬生長的環境,仔豬快點長大,對病害的抵抗力就越強。
2、豬舍、母豬產房等地方要保持乾淨衛生,定期消毒殺菌,因為一旦發生仔豬白痢發生,該場地就會被病菌汙染,如不及時消滅病菌,很難防止病情蔓延擴散。
3、懷孕母豬臨產前2至3天和產後2天,要餵食仔母安或仔母康,產後也可以喂服中藥白頭翁或者龍膽草,每次喂服250克,一天一次,連續喂服三天。4、剛產下的仔豬無法喂藥,可肌肉注射複方黃連素注射液或者林可黴素、地塞米松、恩諾沙星注射液;已開食的仔豬可在飼料內拌入痢菌淨、慶大黴素,碳酸鉍等。
5、仔豬出生後兩至三天注射補鐵劑,可有效促進宰豬生長,預防和治療仔豬白痢。
-
4 # 小宋農村
仔豬黃白痢的病原為大腸埃希氏菌,是哺乳仔豬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二者的臨床症狀有明顯的差別。仔豬黃痢也被稱為早發性大腸桿菌病,多發生於1-3日齡仔豬,一週齡以上仔豬較少發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仔豬白痢也被稱為遲髮型大腸桿菌病,多發生於10-30日齡仔豬,其中10-20日齡仔豬高發,但發病率高,死亡率低。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發病的原因和如何防治。
仔豬黃痢和白痢的發病原因
1)環境因素
剛出生仔豬,身體各項技能均不完善,對外界環境因素敏感,當環境溫度偏低或者溼度過高都會導致仔豬發病。尤其是一些農村散養戶的豬場,硬體設施比較差,產房冬天冷夏天熱都容易引起哺乳仔豬感染大腸桿菌,而發生仔豬黃白痢。
2)母豬帶毒
母豬體內都會攜帶有大腸桿菌,並且會隨糞便排放到環境中,母豬的體表、圈舍、欄杆等處都會被大腸桿菌所汙染,當仔豬接觸過多的細菌體內細菌達到一定數量之後就會發病。若妊娠後期母豬存在便秘情況,母豬腸道中長時間未排出的糞便就會成為大腸桿菌的“培養基”,給大腸桿菌的繁殖提供營養,使得母豬糞便中的大腸桿菌含量進一步提高,導致仔豬腹瀉的發病率提高。
3)營養缺乏
母乳質量差、數量少、仔豬補飼較晚都會導致仔豬機體的蛋白質合不足,使得仔豬的抵抗力下降,而感染黃白痢。因仔豬出生10天之內的時間自身抵抗力幾乎為0,只能依靠母豬中的母源抗體獲得被動免疫力,而若母豬營養不足,母豬的初乳量少且質量差,仔豬獲取的被動免疫能力不足,而容易發生大腸桿菌的感染。
該如何預防
1)加強飼養管理
首先應該保證母豬正常的營養供給,從而保障母乳供應,使仔豬可以正常發育。其次仔豬出生後應即使吃上和吃足初乳,提高仔豬的被動免疫力,降低發病率。最後就是要做好環境衛生,母豬進產房之前要進行徹底的消毒,產前使用0.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母豬乳房和後軀,母豬產後吃初乳時同樣使用0.1%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母豬乳房,同時及時清理母豬糞便,降低仔豬接觸大腸桿菌的機率。
2)疫苗免疫
對於發病率比較高的豬場,可以採取在仔豬產前20天肌注免疫一次,或者產前30天和產前15天分別免疫一次,都可以對黃白痢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3)藥物預防
母豬產前產後可以在飼料中新增清熱、解毒、燥溼的中獸藥以及對大腸桿菌敏感的抗生素,降低母豬體內大腸桿菌的含量,從而預防仔豬黃白痢的發生。例如:
母豬:產前7天至產後7天,飼料中新增加減消黃散+肝腎康顆粒+萬呼寧,降低母豬體內大腸桿菌含量,減少其大腸桿菌排放量。
仔豬:出生後1日齡仔豬肌注0.5毫升頭孢噻呋或者長效土黴素,預防仔豬體內大腸桿菌的繁殖,防止發病。
-
5 # 印象三千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仔豬梭菌性腸炎又叫仔豬紅痢,是由C型或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仔豬的急性傳染病。流行特點主要發生於3日齡以內的新生仔豬。患豬排出淺紅或紅褐色稀糞,或混合壞死組織碎片和氣泡;發病急劇,病程短促,死亡率極高。
患豬體溫40. 0~40.5℃。最急性型:生後1天內即發病,突然下痢,後軀沾滿血樣稀糞。仔豬虛弱,不願走動,很快即變為瀕死狀態,少數病例不見血痢,便昏倒和死亡;急性型:病程常在2天,一般在第三天死亡。
防治辦法;仔痢克10g拌料5-10kg,供自由採食。口服: 哺乳仔豬每頭仔痢克0.5-1g適用於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大腸桿菌(黃白痢)、魏氏梭菌、斷奶應激、換料應激、陰冷潮溼等各種原因引起的仔豬嘔吐、拉稀、水瀉、過料等症狀。
特點:從高免豬血清抗體中分離,凍幹,包被得到的特異性血清凍乾粉,其具有抗細菌,抗病毒 和抗外毒素等多種活性,並具有調理,凝集和沉澱病原體,以及中和病毒的作用.能有 解機體發熱、炎症和疼痛。該藥作用迅速,30分鐘內可減輕疼痛病中排出含有灰色壞死組織碎片的紅褐色液體糞便;亞急性型:不見出血性腹瀉,排黃色糞便,後成液狀,內含有灰色壞死組織碎片,類似米粥樣,病豬食慾不振,消瘦脫水,一般5~7天死亡;慢性型:少見,病程在l周以上,呈間歇性或持續性腹瀉,糞便呈黃灰色糊狀。逐漸消瘦,生長停滯,於數週後終於死亡或淘汰。
仔豬黃白痢的診斷,仔豬黃白痢怎麼預防
防治措施,在發病豬群,對懷孕母豬於產前1個月和產前半個月各肌肉注射豬紅痢氫氧化鋁菌苗10 ml),使仔豬出生後吃到注苗母豬初乳,獲得免疫保護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微觀大千
這種病情需要提高警惕了,下面就來說一說這種病狀的臨床症狀與防治!
臨床症狀
黃白痢主要發生於3日齡-20日齡的仔豬,均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黃痢以腹瀉、排黃色液狀糞便,稠如糊狀,以後發展為稀狀至黃色稀水糞便為特徵,常由肛門冒出稀糞,病豬迅速消瘦脫水,衰竭死亡。白痢以排洩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漿狀糞便,糞中有氣泡,有特殊腥臭味為特徵。如持續幾天,則仔豬被毛無光,結膜蒼白,怕冷,以後成為僵豬。
剖檢
腸胃腫脹、充血或出血,腸腔內有漿液或黃白色內容物,小腸漲滿,腸繫膜淋巴充血腫大,心、肝、腎有出血點。
診斷
1、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症狀、病理變化可進行初步診斷。
2、直接採取新鮮糞便,或仔豬死後立即採取病料,分離培養。
防治措施
1、應讓初生仔豬儘早吃上初乳,使仔豬迅速獲得初乳抗體。
2、仔豬出生的第二天剪牙,用0.1%的高錳酸鉀液數滴,滴入口腔,同時肌肉注射右旋糖鐵注射液,2ml/頭。
3、5日齡時給仔豬飲乾淨的水,7日齡補料,及早鍛鍊胃腸功能。
4、對初生仔豬應加強保溫措施。
5、懷孕母豬產前40天和產後15天,肌肉注射仔豬大腸桿菌三價滅活疫苗,每次均為2 ml。
治療方法
1、圈舍用"菌毒一掃光"徹底消毒。
2、母豬喂服"痾過奶靈"30克/次,每日兩次。
3、"來一針"0.5 ml,每日一次;"腸炎寧" 0.5 ml,每日兩次,均肌肉注射。
4、"頭孢傷寒必治" 0.5 ml,每日兩次,肌肉注射。
黃白痢是豬場的常見病,黃白痢的發生與飼料管理、圈舍衛生、消毒、氣候變化、母豬乳汁、仔豬營養等因素有關,只抓單一的治療措施,常造成傳染和流行,應進行綜合防治,此外一旦發現黃白痢,要立即全窩治療。
-
7 # 寧靜86089501201
一、仔豬黃痢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多發於1曰齡~3曰齡仔豬。
主要症狀:突然下痢,糞便呈水樣,黃色或灰黃色,有氣泡並帶腥臭味。
防治:預防本病必須加強母豬的飼養管理,搞好圈舍及用具的衛生和消毒,讓仔豬及時吃到初乳,增強自身免疫力。對初生仔豬進行預防性投藥。對發病的仔豬應及時治療,可肌肉注射氯黴素或鏈黴素,內服可用痢特靈。
二:仔豬白痢也是一種由大腸桿菌引起的傳染病。病多發於10日齡~20曰齡的仔豬。
主要症狀:下痢,排乳白色、糊狀、腥臭味的稀便,四支無刀,背拱無亂,食慾巨減或廢絕,喜歡鑽進墊草裡臥睡。
防治:預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消除病原菌和各種誘因,增強仔豬消化道的抗菌機能,加強母豬的飼養管理,搞好圈舍衛生和消毒,給仔豬及早補料,用土黴素,痢持靈等抗菌新增劑預防具有一定的效果。對發病的仔豬應及時治療,可選用氯黴素肌肉注射,土黴素或痢持靈內服。
-
8 # 大山下猴哥
仔豬黃、白痢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它不僅給養豬業者帶來直接的死豬損失和鉅額的藥費開支,還間接地影響到病癒豬的生長髮育,成為養豬業者經濟效益好壞的重要制約因素。
一、病原及臨床特徵
1、仔豬黃痢: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 又稱早發性大腸桿菌病, 發生於 1 周齡以內哺乳仔豬, 病程短而致死率高, 以排黃色或黃白色稀便為特徵, 在豬隻比較集中的養豬場和小區較為常見
2、仔豬白痢: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 又稱遲發性大腸桿菌病, 多發生於 10--30 日齡哺乳仔豬, 以排灰白色、 有腥臭味的漿糊樣稀便為特徵, 本病比仔豬黃痢發病率高, 但病死率較低。
二、發病原因
1、環境中存在病原菌:哺乳仔豬因吮吸被病原菌汙染了的母豬乳頭時, 病原菌進入仔豬的消化道。由於哺乳仔豬的消化機能發育欠完善,胃腺分泌胃酸的機能很低, 鹽酸缺乏, 難以抑制病原菌的繁殖, 引發腸道卡他性炎症, 而造成吸收功能的障礙。
2、哺乳母豬突然換料:往往由於母豬哺乳需要大量能量而改變飼料配方, 加大飼料中能量飼料的比例, 從而使乳汁過於濃稠, 特別是乳汁中乳脂含量增高,而仔豬的胃腸道對脂肪的消化率很差, 打亂了腸道內的消化吸收平衡, 導致下痢。
3、 哺乳母豬患病: 哺乳母豬患病後, 往往引起體溫升高, 造成生理代謝紊亂, 引起乳汁變性, 致使仔豬消化不良, 早發性大腸桿菌乘虛而入, 大量繁殖, 導致仔豬腸道發生卡他性炎症病變而出現黃痢。
4、仔豬受環境應激: 在仔豬 10~30 日齡時, 如果氣候多變, 陰雨天時間長,仔豬受涼。特別是入秋後, 氣候寒冷, 地面太涼, 使仔豬抵抗力下降。而此時母乳內轉移性抗體逐漸減少, 致病性大腸桿菌致使仔豬發生腸炎而下痢。身體迅速消瘦, 如不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可導致仔豬死亡、 發育不良、 生長受阻形成僵豬。
5、飼料質量:飼料中油脂含量過多, 飼料黴變, 青料或輕瀉飼料比例過大飼料中油脂含量過多, 如米糠、 油餅、 魚粉等比例過高。由於仔豬的消化機能不健全,採食後無法消化而造成下痢;黴變飼料本身含有大量黴素,會導致仔豬消化機能紊亂, 發生下痢。
三、預防措施
以重防母豬, 早治仔豬, 對因治療與對症治療並用為原則, 提高仔豬抗病能力, 採取粘膜保護措施, 可口服、 肌注或靜注抗菌藥物, 加喂炭末等收斂吸附藥物, 減少應激因素, 增加維生素供給, 可有效提高治癒率。
1、注重母豬飼養管理, 早防母豬
供應母豬和仔豬全價配合飼料, 儘可能保證母豬哺乳期內健康無病,充分注意母豬飼料, 切忌突然更換,使母豬能夠均勻地分泌出性狀優良、 數量充足的乳汁, 以利於仔豬的消化吸收; 特別要注意不能使用普通高能量配比的肉豬飼料飼餵哺乳母豬,應限定玉米等能量飼料的配比在 60%以下, 粗蛋白的含量不低於 18%; 在仔豬吃初乳前, 先把母豬乳房和胸腹部擦洗乾淨,並用高錳酸鉀消毒, 並擠掉幾滴奶水後, 再讓仔豬吮乳。
2、加強飼料管理
仔豬出生後, 各方面的生理機能都不健全, 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差, 內外環境的細微變化都會危及仔豬生命。因此環境上一定要注意保溫, 提供仔豬適宜的溫度; 內環境上注意體液平衡。脫水是腹瀉常見的症狀, 也是導致仔豬內環境變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它的變化危及仔豬的生死存亡。給母豬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 夏季注意防暑降溫, 冬天做好防寒保暖, 增強母豬和仔豬體質, 保持圈舍清潔、 乾燥、 衛生。
四、對症治療
仔豬黃白痢及早進行治療, 療程短, 療效好, 費用少。 反之,仔豬常因脫水和併發感染而死亡。
1、首先保證溫度適宜,衛生良好,避免過於潮溼;
2、母子同治:母豬飼料新增白頭翁散,瀉倍特,小豬每頭口服恩倍特1ml;
效果:有效防治乳豬腹瀉。
對於拉稀至脫水嚴重的小豬,可用【5%葡萄糖水/生理鹽水】進行口服補液, 30~50mL/ 次 /頭, 2 次 /d。
注:補液通常有口服補液和腹腔注射補液兩種。輕微腹瀉或腹瀉早期宜口服補液; 中重度腹瀉或腹瀉晚期宜腔注射補液。常見的補液處方是: 氯化鈉 3.5g、 碳酸氫鈉 2.5g、 氯化鉀 1.5g、 葡萄糖 20g 加水至 1000mL; 5%葡萄糖水, 生理鹽水等。
-
9 # 天山童佬
仔豬黃、白痢是由豬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仔豬黃痢多發生於剛產下一週內的哺乳仔豬,白痢多發生於產後一週後至斷奶前的仔豬;仔豬黃痢發病急,死亡率高;隨著仔豬長大,死亡率慢慢減輕。
一、仔豬黃、白痢病發症狀;
仔豬黃、白痢的發生和豬舍的環境、空氣溫度、溼度、日常管理以及母豬的乳汁等因素密切相關;剛產下的仔豬發病突然,有的剛產下數小時的小豬就會出現腹瀉,糞便內有氣泡、散發惡臭、黃色,水樣糞便,仔豬黃痢發病快,還沒來的及治療就會出現死亡;隨著小豬不斷長大,病情減輕,死亡率下降,糞便呈黃色或者黃白色,出生半個月以上的仔豬,糞便呈白色或者灰白色,散發腥臭味,感染仔豬黃、白痢的病豬渾身豬毛粗糙無光、精神不佳、生長髮育不良,如抓緊時間治療絕大部分可以治癒。
二、防治措施;
仔豬黃、白痢防治要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靠單一的方法很難控制該病的發生;可採取以下的防治方法:
1、懷孕母豬要提供營養全面的飼料,產前產後喂服維生素c粉一週左右,懷孕母豬要經常活動,提供適宜仔豬生長的環境,仔豬快點長大,對病害的抵抗力就越強。
2、豬舍、母豬產房等地方要保持乾淨衛生,定期消毒殺菌,因為一旦發生仔豬白痢發生,該場地就會被病菌汙染,如不及時消滅病菌,很難防止病情蔓延擴散。
3、懷孕母豬臨產前2至3天和產後2天,要餵食仔母安或仔母康,產後也可以喂服中藥白頭翁或者龍膽草,每次喂服250克,一天一次,連續喂服三天。
4、剛產下的仔豬無法喂藥,可肌肉注射複方黃連素注射液或者林可黴素、地塞米松、恩諾沙星注射液;已開食的仔豬可在飼料內拌入痢菌淨、慶大黴素,碳酸鉍等。
5、仔豬出生後兩至三天注射補鐵劑,可有效促進宰豬生長,預防和治療仔豬白痢。
以上介紹的是仔豬黃白痢流行特點,發病症狀以及防治方法!
-
10 # 獸醫師老徐
在養豬的過程中拉稀腹瀉是最常見的問題,尤其是在寒冷季節和氣溫變化比較大的時候,尤為常見,但是治療不當就會造成豬隻死亡。
引起豬拉稀的原因:病原體入侵機體,腸道免疫系統做出對抗,出現拉稀反應。
拉稀分病毒,細菌,寄生蟲,功能性四種
a。病毒和細菌引起的拉稀
病原體進入機體繁殖產生毒素引起菌群失衡引起拉稀
b.寄生蟲引起的拉稀
寄生蟲在腸道內破壞腸道粘膜引起炎症反應導致拉稀
c.功能性拉稀
飼料中個別物質無法被吸收引起腹瀉
受涼刺激引起腸道蠕動增加引起拉稀
吃奶仔豬常見的拉稀症狀分析:
全群暴發水樣性拉稀腹瀉(病毒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
治療:干擾素+恩諾沙星針,每天2次。
仔豬出生3天主要以拉黃色糞便:仔豬黃痢:
治療:楊樹花口服液+新黴素口服液每天2次,連用2天。
仔豬出生7,21天主要以拉白色糞便,診斷為:仔豬白痢
治療:楊樹花口服液+新黴素口服液每天2次,連用2天。
仔豬7-15日齡症狀:灰色或黃色帶氣泡樣糞便(球蟲)
治療:地克珠利口服液灌服,每天2次,連用2天。
出生仔豬頑固性腹瀉(偽狂犬病)
偽狂犬病:疫苗滴鼻
總結分析:根據拉稀機制,正確選擇治療方法。治療拉稀的思維方法是
1.不能只用殺滅細菌的西藥恩諾沙星和慶大黴素等抗菌藥,應該配合抗病毒(干擾素)一起用。
2.不能剛開始就用收縮腸道的含有阿托品的藥物,堵住肛門導致毒素排不出去,造成豬隻不吃食,不拉稀而死亡。
回覆列表
1.黃白痢,母豬喂服白頭翁散,小豬口服楊樹花,補液鹽,塗抹殺痢王。嚴重的肌注阿托品,干擾素,博落回。脫水的建議腹腔補液。
2.母豬產前45.15天肌注大腸桿菌三價苗預防仔豬黃白痢,產前產後三天喂服白頭翁散,產子後肌注長效土黴素一天一次連用三天。小豬產完後剪牙斷尾口服慶大黴素2毫升,3.7.21天肌注長效土黴素三針保健。
3.豬舍保持乾燥,小豬用保溫箱,避免溫差過大,引起受涼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