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金Lance

    題主真是找兩個各有特色的人啊!但要論比慘,我覺得還是姜維更慘一些。

    先簡述下二人死因,魏延是在諸葛亮死後,大軍大多提倡退兵,只有魏延支援繼續北伐,後來被楊儀以謀反的名義殺死。死後頭顱還被楊儀踩踏。

    而姜維的死則更精彩一些,姜維數次北伐之後,朝內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再講下背後的故事,魏延之死實際死於黨爭,魏延與楊儀不和多年。一個是前軍大將素有謀略,一個是後勤部長統籌有序,這倆都是諸葛亮的左膀右臂。但是倆人經常發生口角,歷史中也沒有描述具體原因,我估計應該和現在網際網路公司中產品經理和程式設計師之間矛盾有相似之處吧!你也說不好到底怨誰,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這倆心胸都是狹隘之人。諸葛亮在世時倆人還只是吵吵,諸葛亮一死,倆人立馬火併起來。最終楊儀勝利,魏延被殺。至於罪名嘛!只是藉口而已,所以魏延之死既冤也不冤。

    姜維可就不同了,這哥們可以算是實打實的大忠臣了,為了劉禪的天下,竭盡全力數次北伐,雖未成功,但也是取得了一些成績的。後來受奸人挑撥,沒辦法只得外出屯兵避禍,守著大前線。阻擋了大批部隊,誰知道,他這邊還打著呢!後邊大本營投降了,換了你氣不氣?即使這樣,這位大哥還在積極運作爭取反撲,最後據事不密被殺。歷史忠臣這麼多,我還沒見到哪個能做到姜維這一點。都說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看姜維應該是:鞠躬盡瘁,雖死猶榮。

  • 2 # 蒼茫大地顧煒斌

    蒼茫大地認為:一個人只要死得其所,足慰平生,定會含笑於九泉,即便肉體上相當痛苦,這也談不上死得多少慘;最不願意的是冤死,這在民間叫屈死鬼,這種死就叫慘。鑑於此,我以為魏延比姜維死得慘。以下分析全部參考陳壽《三國志》。

    一、姜維的死因及死的經過

    姜維,魏國天水郡冀縣人,原在本郡擔任上計掾,後被州里徵召為從事,姜父在羌、戎族叛亂時,為保護郡將捐軀,姜維被賜中郎一職,參與本郡軍事。建興六年,孔明北伐,天水太守正外出巡視,姜維隨行。後太守見蜀軍將至而魏國各縣響應孔明,懷疑姜維等有二心,於是趁夜逃至上邽,姜維追奔至城下不納。一行人又返回冀縣,仍不納。姜維一行只好投奔孔明。孔明徵召姜維為倉曹掾、加官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時年二十七歲。孔明對姜維極為愛惜,無師徒之名、有師徒之實,後升為中監軍、徵西將軍。建興十二年,孔明逝世,姜維負責實際斷後,回成都後任右監軍、輔漢將軍,統帥諸軍,晉平襄侯。延熙元年,隨大將軍蔣琬屯漢中郡。蔣琬升大司馬後,姜維擔任司馬,多次率孤師入西部。延熙六年,升鎮西將軍、涼州刺史。十年,升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掌尚書檯。斯年,汶山郡平康縣夷人造兵,姜維大破之。又兵出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在洮西大戰郭淮、夏侯霸。胡王治無戴率部落來降,姜維招降了他們。十二年,徵西平,不勝。姜維一直倚杖才勇,想在隴西一帶大幹一場。但蔣琬、費禕時代力主休養生息,姜維每次出兵不愈萬。

    十六年,費禕被魏降將刺殺而亡,姜維成了蜀漢“軍委”一哥。他當年夏天就大幹一場,率數萬人從石營經董亭包圍南安,被魏雍州刺史陳泰解圍而去。十七年,姜維加官為督中外軍事。兵出隴西,降狄道代縣長李簡,又包圍襄武縣,斬徐晃之子徐質,擊敗魏軍,遷河間、狄道、臨洮三縣百姓而回。十八年,與漢車騎將軍夏侯霸兵出狄道,在洮西殲魏雍州刺史王經部數萬人,後陳泰率部解圍,姜維退兵到卸題,十九年任大將軍,與胡濟約定會師上邽,但胡濟失約,姜維在段谷慘敗於魏大將鄧艾之手,降為後將軍,代大將軍事。延熙二十年,魏將諸葛誕(孔兄堂弟)反於淮南,魏分關中兵東下淮南。姜維率數萬兵出駱谷、進沈嶺。魏將司馬望、鄧艾屯長城,姜維多次下山挑戰,魏將不理,不久諸葛誕敗績,姜維回成都任大將軍。

    從先主劉備時起,魏延守漢中,均是重兵屯各營寨,禦敵於國門之外,王平時亦如此。姜維認為這是消極防禦,他改變策略:在敵兵來前,各營秣馬糲兵,退守漢城、樂城,使敵不能入平坦地帶,並用多層關卡來禦敵。待敵來犯,讓遊擊軍同時推進待機攻敵。敵攻關不下,糧盡人乏,我軍擊其惰歸,各城守卒與遊擊軍並進殺敵。令胡濟退往漢壽縣、王含守樂城、蔣斌守漢城,各地設防禦工事。

    景耀五年,姜維出漢城、侯和,又敗於鄧艾之手,退沓中屯紮。姜維窮兵黷武,蜀漢民有飢色。黃皓又與右大將軍閻宇勾結,陰謀以宇代維,姜維憂懼屯沓中避禍。上表建議張翼、廖化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魏將鍾會進攻,劉禪被黃皓蒙避未聽。後鍾會、鄧艾大舉入侵,姜維敗於鄧艾之手,退到陰平駐紮,鍾會圍攻漢、樂二城,另派兵攻關口,蔣舒開門揖盜,鍾會從陽安關長驅直入,姜維、董厥、張冀退保劍閣以抵禦鍾會。鍾會久攻不下,糧草不濟,準備撤軍。後鄧艾偷襲陰平由景谷抄近路入蜀境,在綿竹打敗“老子英雄、兒子渾蛋"的孔明子、駙馬諸葛瞻,劉禪投降。

    姜維奉旨到涪縣向鍾會投降,蜀軍將士全都拔刀砍石,以示不降之意。鍾會對姜維禮遇有加,囚鄧艾迴魏國,帶姜維回成都,自稱益州牧,反叛魏國。姜維參與其中,想趁機復國,鍾會打算令姜維率五萬人馬為前驅。鍾會同時囚隨徵的魏軍大小將領,事洩,鍾會、姜維被殺,姜維妻兒亦被殺。姜維雖然有赳赳武夫、不懂政治之嫌,壯志未酬,仍是為國盡忠,可稱蜀國的衛士兼烈士,雖死猶榮!

    二、魏延死因及經過

    魏延作為劉備的私人武裝隨劉備入蜀,屢建戰功,升為牙門將軍。後被劉備慧眼識英才,選他為督漢中鎮遠將軍兼漢中太守,全軍皆軍。劉備大會群臣,問魏延:現在委你重任,你有何打算?魏延豪邁地說:曹操率天下兵馬而來,我為大王抗擊他;如偏將率十萬兵來,我為大王幹掉他們。魏延竟豪邁如斯!劉備稱帝,升為鎮北將軍。建興元年,封都亭侯。五年,孔明屯漢中,魏延為先鋒,兼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魏延奉令向西入羌族地區,在陽溪大敗魏將費瑤、郭淮,升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晉封為南鄭侯(縣侯)。

    魏延每次隨孔明北伐,總想仿韓信故事,獨率一支萬人的偏師,與孔明會於潼關。但被孔明制止,魏延以為孔明膽怯,感嘆自己才能不能盡施。孔明憐其勇,常以魏延為先鋒。

    但魏延有致命性格缺陷一矜持高傲。與軍中同僚都不能和睦相處,尤其與長史楊儀勢同水火。

    孔明在五丈原病重,把全軍託付給楊儀。讓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萬一魏延不從,全軍照常撤退。魏延無組織、無紀律、狂妄自大的毛病又犯了!竟然不聽孔明遺命,想趁機掛帥繼續北伐,這就大錯特錯了!孔明是北伐軍總司令,魏延是副總司令,楊儀是總參謀長。現在孔明指定楊儀代帥,這就是將令!除非是阿斗下聖旨!魏延犯渾,見楊儀奉孔明遺命率各營依次撤退,魏延竟趁楊儀大軍未動,率部直接南進,將所經各處山谷間棧道全部燒燬!他的用意是阻止蜀軍南歸,想繼續北伐,但這樣做授人口實,與反叛無異。楊儀、魏延上表告對方叛逆,朝中董允、蔣琬均保楊儀而疑魏延。楊儀劈山開路,晝夜兼程,緊跟魏延之後。魏延佔據南谷口,派兵迎擊楊儀大軍,楊儀令何平向前抗擊。何平陣前一陣叱責,魏延手下理屈潰散,魏延只帶兒子和幾個心腹逃亡漢中,被馬超堂弟馬岱追殺,砍下首級交給楊儀,楊儀起身用腳踩著魏延腦袋,罵:愚夫!還能幹壞事麼?誅殺魏延三族。

    三、兩人死因相比較,魏延更慘。

    魏延有勇有謀,大將之才,可惜是關羽第二,竟因為和袍澤們關係不和,戴上叛徒的帽子,死不暝目啊!

    姜維忠於漢室,感念孔明知遇之恩,死得其所,留下美名。雖然同樣橫死,家屬也未能倖免,但強過魏延十倍、百倍!因此,魏延更慘!

  • 3 # 暮雨夜行歸何處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旅行到處走走停停……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子午奇謀”魏延和“麒麟之才”姜維都是蜀漢後期的中流砥柱,兩者都是三國時期鼎鼎大名的人物,但是兩人卻都未得善終。

    要說兩者誰更慘,咱們可以來看看,分析一下:

    魏延 魏文長

    就我個人而言,我很喜歡魏延!

    很出名的諸葛亮說魏延有“反骨”一說法很流行,我能說的就是:子虛烏有。

    歷史上劉備很重用魏延,諸葛亮也是!

    劉備大敗曹操拿下漢中,所以人都認為劉備會讓張飛來守漢中,而劉備最後卻委任魏延為漢中太守來守漢中,而之後漢中數年太平,曹魏不能進取半分也說明了劉備的識人之明和魏延的能力之優秀!

    至於許多人說的諸葛亮排斥魏延更是毫無根據,魏延很受諸葛亮重用,每次出征都是做蜀漢先鋒,平常的軍政大事,諸葛亮也一直都是和魏延商議。

    魏延的死是因為他在與楊儀的政治鬥爭中輸了,因此被扣上了一個反叛的帽子,最後被誅殺!

    魏延要是有反叛之心,諸葛亮死了之後,他手握重兵,離著曹魏又那麼近,為什麼不直接去投靠曹魏?因此上,說魏延想反,太可笑了。

    魏延被冤而死,落了個叛國的名聲,確實有點兒慘……

    姜維 姜伯約

    繼承武侯遺志,文治武功的涼州奇才,姜維一生九伐中原,雖未獲成功,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值得讚揚!

    姜維對於蜀漢忠心耿耿,就算被朝中大臣排擠,無奈遠離朝廷,去沓中屯田。但是對蜀漢一直都是盡心盡力。

    鍾會伐蜀的時候,他堅守劍閣,鍾會大軍難進一步,讓鍾會頭疼不已;要不是鄧艾偷渡陰平,只怕蜀漢還能存活好幾十年。

    後來劉禪投降,姜維也是假意投降鍾會,思想抓個時機再興復蜀漢,後來看著蜀漢興復無望,就攛掇鍾會自立為王,攪亂曹魏。

    之後事蹟敗露,困於亂軍,求生無望,無奈自刎:

    維拔劍上殿,往來衝突,不幸心疼轉加。維仰天大叫曰:“吾計不成,乃天命也!”遂自刎而死。時年五十九歲。宮中死者數百人。衛瓘曰:“眾軍各歸營所,以待王命。”魏兵爭欲報仇,共剖維腹,其膽大如雞卵。眾將又盡取姜維家屬殺之。

    要是比死狀之慘的話,姜維肯定勝過魏延;但要比死的冤枉,後世名聲之慘的話,兩者相比,魏延最慘當之無愧!

  • 4 # 老陳愛胡謅

    私以為,魏延更悲慘一些,且聽我說來。

    有句詩說到,古來征戰幾人回;在古人看來,武將的宿命便是馬革裹屍,武將也以戰死沙場為榮。從這一點看來,姜維顯然要比魏延好。

    姜維生卒大概在202年-264年,共63年;魏延生年不詳,而魏延之死則在諸葛亮死後沒多久,是公元234年的事情,若算壯年出世,那麼差不多也有60歲左右。但,仕途上面,顯然姜維又比魏延好不少。

    雖然兩人政治上面的能力都不咋樣,但姜維聰慧勇武,很得諸葛亮器重;魏延不善交際恃才傲物,被諸葛亮壓制,但是他卻很得劉備器重,所以魏延對劉備非常忠心,能讓魏延心服的,也就只有劉備和黃忠。

    性格上的差異,使得魏延在諸葛亮手下不能一展抱負,反觀姜維幾乎順風順水。所以在這方面魏延也是比較憋屈,悲慘。

    最後說到結局,同樣死在戰場,同樣的妻兒未能倖免,但是姜維死於敵手,理想未能實現,心中苦恨;魏延卻是死於自己人之手,屬於政治犧牲品,更加憋屈悲慘。

    說到能力上,其實感覺兩人相差不大,可能給人感覺姜維更偏文,魏延更重武,兩位英才得此下場,真讓人唏噓。

  • 5 # 人者仁義也

    都很慘。

    首先說魏延,魏延是義陽人,也就是現代河南桐柏人,據《三國志》記載,劉備進攻川蜀的時候,魏延帶領自己的部曲跟隨劉備入川。可見魏延是有部曲的,這代表什麼呢?魏延在地方上也是豪強一類的人物,他最低也是一個有錢的地主,還有自己的奴僕。也就是魏延覺得劉備有前途,於是跟隨著劉備打天下,賭一賭,說不定自己也能混個好前程,事實證明這個決定還是很好的,劉備打下川蜀之地,魏延因為戰功被封為牙門將軍。在劉備進攻曹操得勝獲得漢中時。劉備又做了一項決定,他提拔魏延為漢中都督、漢中太守,並將魏延從牙門將軍升為鎮遠將軍。要知道在當時人們都以為劉備會把漢中這個川蜀的門戶交給張飛的。而魏延卻得到了漢中,實在是令人出奇。在這裡也可以看到劉備對於魏延的欣賞。劉備稱帝后,魏延進封為鎮北將軍,這在當時已經是很大的官職了,畢竟是四徵四鎮之一。在劉禪登基以後,魏延封為都亭侯。基本上在當時的蜀國政壇上也混進了決策圈了。

    魏延在跟隨諸葛亮北伐期間,也是立功比較多。在建興八年曹魏三路大軍進攻蜀漢時,其中兩路因大雨退還,此時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師西入羌中、攻擊曹魏涼州地區,魏延率領軍隊行至陽溪一帶,遇到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的大軍,兩軍會戰,魏延大破費瑤和郭淮。在建興九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與司馬懿對峙。據《漢晉春秋》記載,司馬懿使張郃攻王平於南圍,自己親率主力與諸葛亮正面決戰。諸葛亮使魏延、高翔、吳班逆戰,魏兵大敗,獲甲首三千級,司馬懿還保營。

    接下來就要說他的死亡了,諸葛亮去世以後。密令魏延斷後,楊儀率領大軍回成都。這實際上剝奪了魏延可能掌握軍權的機會,魏延戰功累累,自然不服。於是楊儀偷偷命令費禕前往揣摩魏延意圖。魏延不知道實際上是什麼情況,於是心直口快的回答道:“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 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受楊儀擺佈,做斷後的將領呢?”費禕一看情況,於是就欺騙魏延說呀:“我現在要回去勸解楊長史(楊儀),長史是文吏,根本不懂軍事,他一定會聽從將軍的命令。”魏延信了費禕的話,可是費禕一出營帳就把情況告訴了楊儀,於是楊儀立馬率領大軍開拔回去成都。

    魏延後悔了,但是已經來不及了。於是他也率領軍隊回成都,並且把沿路的棧道全部給燒燬了,同時上表後主劉禪,楊儀要造反,巧的是楊儀這邊也上表給後主劉禪魏延造反,董允,蔣琬都說是魏延要造反,後主聽信了他們的話。這樣魏延首尾都是敵人,於是他發兵前去抵抗楊儀,楊儀命令王平前去抵禦魏延。王平對魏延計程車兵們說:“諸葛丞相剛剛去世,屍骨未寒,你們就要造反嗎?”士兵們知道錯在魏延,沒有抵抗王平,都跑了。魏延無奈,只好和他的兒子逃到漢中。楊儀派遣馬岱追上了魏延並且斬了他,馬岱把魏延的頭顱獻於楊儀。楊儀用腳踐踏魏延的頭顱,並且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麼?”於是誅滅魏延三族。

    現在說姜維,姜維出生很苦,姜維的父親姜冏曾是天水郡功曹,時逢羌、戎叛亂,姜冏挺身護衛郡守,死在戰場。姜維自幼和母親一起生活。建興六年,諸葛亮軍出祁山,當時姜維和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天水太守馬遵在各地巡查,馬遵得知蜀漢大軍到來,各縣都響應蜀軍,懷疑姜維等人異心,於是扔下姜維等人,連夜隨郭淮逃往上邽。姜維等人追之不及,於是回城但是城門已閉,於是率領所部前往冀縣,而冀縣也不放姜維入城,姜維不得已,投降諸葛亮。馬謖兵敗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回蜀,導致姜維與母親分開。從此姜維徹底和雙親永別了。

    此後姜維一直追隨諸葛亮北伐,諸葛亮去世後,蔣琬,費禕依次擔任大將軍,姜維在他們麾下繼續戰鬥北伐。一直到費禕被魏國降將刺殺後三年,姜維才被遷升為大將軍。此後他一直主持北伐事宜。

    多年北伐而無功勞,已經讓姜維有些失望,而成都朝廷也讓人痛苦不已,宦官黃皓和右將軍閻宇相互勾連。想要姜維退位,而讓右將軍閻宇擔任大將軍,主持蜀漢政權。於是姜維不敢回成都,只好在沓中種麥。

    魏軍五路伐蜀,等到鍾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時,劉禪派廖化支援沓中,張翼與董厥支援陽安關口。姜維被鄧艾所牽制,退駐陰平,鍾會圍攻漢、樂二城,又另派軍進攻關口,蜀將傅僉格鬥至死,而蔣舒卻開城投降。鍾會見關口已經攻下,於是長驅直入,姜維和廖化只好放棄陰平,與張翼、董厥會合,退保劍閣。鍾會寫信勸降姜維,但姜維不作迴應,鍾會久攻不下,於是商議,準備撤還。但是名將鄧艾卻想了另一個辦法,從而此時鄧艾卻在由陰平小道偷渡,要知道過陰平道,在當時要越過七百餘里無人煙的險域。一路上山高谷深,至為艱險。鄧艾在行軍途中,糧運不繼,曾多次陷入困境。部隊走到馬閣山,道路斷絕,一時進退不得,鄧艾身先士卒,用毛氈裹身滾下山坡,也就說這隻軍隊能跑到四川平原是一個奇蹟。

    最後鄧艾進兵至綿竹,擊破諸葛瞻,劉禪開城投降。同時下詔給姜維讓他投降,姜維當時手握重兵,如果劉禪稍微抵抗一下,蜀漢還有救的,但是劉禪直接就投降了,這使得姜維無奈,只好投降。後來姜維勸說鍾會佔據蜀地自立,但是魏國將士都不願意和鍾會造反,魏國將士一擁而上殺死姜維和鍾會,姜維的妻兒也在變亂中被殺。

  • 6 # 愛尚文史

    蜀漢名將姜維和魏延誰死得更慘?

    魏延逃跑途中,被馬岱追上斬殺;姜維參與鍾會謀反,死於亂軍之中,都不算慘;結局的話!魏延被楊儀夷滅三族,姜維只被殺了一家老小,這樣看來,魏延應該更悲慘;

    魏延之死,不光慘,還挺冤;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與司馬懿對壘百餘日;諸葛亮每次請戰,司馬懿皆據守不出,最後活活將諸葛亮拖死;

    諸葛亮臨死前,把自己的身後事都安排好了,命令楊儀等人,在自己死後,領大軍班師歸蜀;讓魏延作斷後將軍,如果魏延不聽,就放棄他,讓其自生自滅;

    諸葛亮死後,楊儀派費禕前往傳達退軍指令,魏延聽後,非常生氣,憤怒道“怎可因一人之死,而耽誤國家大事!”;魏延肯定不服啊!一則當初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發起北伐,半寸土地都沒打下來,現在就因為一人之死退兵,白白浪費了多少心血;二則魏延素來與楊儀不合,諸葛亮死後,大家都認為是魏延接替軍權,沒想到軍權卻落入了仇人之手,而且還要自己做個什麼斷後將軍!!魏延肯定不服啊!魏延表示,不能撤軍,並要費禕留下,共同安撫手下將士抗敵;費禕騙他說:“我應該回去跟楊儀說清楚,楊儀是文官,不懂軍事,肯定不會反對您的意見”費禕剛走,魏延就後悔了,想追又來不及了;

    之後派人打探,發現楊儀等人,果然都開始撤軍了,把自己一支孤軍留在了前線;於是,魏延帶領部下,火速回軍,並趕在了楊儀的前頭抵達蜀都;不久後楊儀等人也到了,楊儀、魏延互相指控,劉禪問取蔣琬、董允的意思,結果二人都為楊儀擔保,懷疑魏延;之後魏延被殺;

    魏延的本意,並不是謀反,他只是想殺掉仇人楊儀,結果被當成了反賊,被夷滅掉三族,確實冤枉!!楊儀誅滅魏延三族,完全是洩私憤的表現!!

    個人認為,魏延之死,完全是被諸葛亮逼死的;楊儀、蔣琬、董允、費禕等人,本來就是一丘之貉,是諸葛亮親自培養起來的,獨獨魏延是個外人,誰肯向著他;況且當時十萬大軍,白白浪費百餘日,損耗了多少心血,多少人力、財力;魏延作為先鋒大將,早就期盼能與魏軍決一死戰了,現在魏軍終於有所行動了;沒想到費禕帶來的,不但不是進軍命令,反而是命令自己撤退;十萬大軍連仗都沒打成,就因為一個諸葛亮死而撤退,魏延肯定不服啊!另外!諸葛亮也太自信了,掌控欲也太強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多少家長堅持每天陪孩子閱讀,陪伴的過程中對你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