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月三草

    遷都最初首都是瀕臨阿拉伯海的卡拉奇的原因,一方面由於卡拉奇人口稠密,交通擁堵導致進一不發展受限,另一方面,也是主要原因,是伊斯蘭堡地理位置重要,是極為關鍵的軍事據點, 目的要加強對巴控克什米爾的有效控制,這也對中巴經濟走廊的暢通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 2 # 雄鷹展翅長空

    上圖為伊斯蘭堡的位置以及開伯爾山口地形圖。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位於巴基斯坦南部海岸,印度河三角洲西北部,南瀕臨阿拉伯海,居萊裡河與瑪利爾河之間的平原上。人口約2000萬,面積3527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821平方公里。1947年巴基斯坦建國後,就將首都定在這裡,由於印巴分治只是簡單的根據宗教因素區分的,所以雙方都造成了大量的遷移難民,從印度遷到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很大一部分就跑到了卡拉奇,幾年之間卡拉奇的人口越聚越多,給城市造成了嚴重的壓力,最主要的是城市已經無法為這麼多一下子湧進來的人提供住宅,食物,醫藥,教育,飲用水等基本供應,從而引發了部分人道主義危機。其次中央政府的龐大財政開支,也加重了卡拉奇的負擔。卡拉奇降水極少,如何滿足多達2000萬人的生活用水成了一個非常大的難題,卡拉奇的城市發展呈現一個粗暴式的增長,交通非常不便,城市病明顯,卡拉奇本來是臨海的一個商業城市,這麼多現實的社會問題,嚴重影響了商業的發展,如此嚴重的問題擺在了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的案頭,不由得不讓他們考慮是否遷都。這是巴基斯坦政府遷都的內因,從1959年開始,巴政府組織了一個專門委員會,全面考察研究首都問題。委員會最後做出報告,覺得國內任何一座城市都不適合作為首都,應該選擇新地區,重現建立一個新首都,並給出了幾個建議地點,其中就有伊斯蘭堡。最後巴中央經過綜合考慮後選擇了伊斯蘭堡。

    為什麼巴基斯坦定都伊斯蘭堡,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首先是從戰略安全的角度來看:從1947年-1959年,巴基斯坦將卡拉奇作為首都,而卡拉奇是一個港口城市,直接瀕臨印度洋,一旦印度海軍從海上發動襲擊,那麼巴基斯坦難以應對,而將首都遷到內陸去,就可以避免來自印度海上的襲擊。伊斯蘭堡地處內陸,三面環山,背依高峻的喜馬拉雅山、東南面有開闊平原的波特瓦爾高原,面向寬闊的印度河大平原,東側是秀麗的拉瓦爾湖伊斯蘭堡地處山區向丘陵過度的坡塬地帶,進可攻退可守。這也算是背山靠水,東南面向開闊地帶,這樣的地形有利於城市防守。

    另外伊斯蘭堡控制著開伯爾山口,開伯爾山口在伊斯蘭堡的西面,離伊斯蘭堡只有100多公里的距離。開伯爾山口Khyber PassKhyber亦作Khaybar或Khaibar。興都庫什山脈最大和最重要的山口。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之間,穿行開伯爾山,東口距巴基斯坦白沙瓦16公里。歷史上為連線南亞與西亞、中亞的最重要通道。山口由發源於開伯爾山的兩條小河的河谷組成。山口西北-東南走向,全長53公里,最窄處不超過600米,兩側山高60-90米。隘道最高點蘭迪科塔爾堡壘,海拔1,067米。冬不封山,終年可通行。從白沙瓦到阿富汗首都喀布林的公路由此經過。鐵路則從白沙瓦修到蘭迪卡納。因為有帕米爾高原,由於古代技術限制西亞、中亞帝國一般會在阿富汗斯坦這個四戰通道盤居,然後選擇開伯爾山口進入印度河谷,越過山口後,就是一望無際的印度河大平原以及大平原上幾百個小邦國,再也沒有了崇山險隘的阻攔。 阿富汗開伯爾山口,是整個中亞通往南亞的唯一通道。 山口長期具有戰略重要性,經歷許多歷史事件。歷史上穿過該山口的有印度·雅利安人、伊朗·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臘人、蒙古人和阿富汗人。二千三百多年前的亞歷山大帝國如此,幾百年前的莫臥兒帝國也如此。貴霜帝國,伽色尼王國,愷加王朝,杜蘭尼王朝也都是從開伯爾山口一路南下到印度。

    離伊斯蘭堡只有10多公里的拉瓦爾品第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自英國殖民時期就是軍事重鎮,現在也是交通樞紐,從這裡有通往克什米爾和阿富汗的公路。巴基斯坦將首都遷到伊斯蘭堡,一方面往西北可以扼守阿富汗通往印度的交通要道,往東北就是巴控克什米爾地區,戰略地位重要,巴斯斯坦自然部署重兵,有利於巴基斯坦北部地區的安定。伊斯蘭堡地形有利於防守。向前進攻就會直接威脅查謨,查謨是進入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谷地最方便、最快捷的通道。而向後退卻則可依託層巒疊嶂的高山節節抵抗以積蓄力量。所以相較於海邊的卡拉奇和一望無際的印度河大平原,以高山險峰為依託的伊斯蘭堡顯然更適合成為定都之所。

    二,平衡巴基斯坦南方與北方的經濟發展。原首都卡拉奇地區經濟發達,卡拉奇是一座傳統商業城市,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港口,有濃厚的商業氛圍,經濟發達。伊斯蘭堡地區經濟較為落後,遷都後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事實證明自從巴基斯坦遷都伊斯蘭堡以後確實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三,氣候的原因,伊斯蘭堡的氣候條件比卡拉奇要優越,卡拉奇一年大部分時間高溫少雨,炎熱難耐,冬季(1、2月)平均最低氣溫13℃,夏季(5、6月)平均最高氣溫34℃。雨量稀少,年平均降水量僅200毫米,屬於熱帶沙漠氣候。水資源不足。 伊斯蘭堡海拔503~61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旱季和雨季界限分明,年均降水量1143毫米,最高氣溫47℃,最低氣溫0℃。伊斯蘭堡有充足的水資源滿足首都人民的生活。

    四,遷都伊斯蘭堡可以加強巴基斯坦對西北部的控制。巴基斯坦西北部和巴控克什米爾的種族部落比較複雜。巴基斯坦西北部有很多的普什圖人,普什圖人所在的西北部處於崇山峻嶺之中,地勢非常險惡,他們與政府關係疏遠,也是巴恐怖主義的發源地。巴基斯坦控制著克什米爾地區2/5的土地和1/4的人口,包括北部區的吉爾吉特和信奉伊斯蘭教的藏族人聚居的巴爾蒂斯坦。巴基斯坦遷都至西北部的伊斯蘭堡可以加強對其西北部普什圖人以及巴控克什米爾的控制。

  • 3 # 拾之秋

    1947年,在脫離了英國殖民統治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宣佈獨立,至此印巴開始分治。起初,巴基斯坦定都南部海濱城市卡拉奇。但是,僅僅十幾年後的1959年,巴基斯坦政府就宣佈遷都非常靠近克什米爾地區的城市伊斯蘭堡。這是有怎樣的政治考量呢?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1.卡拉奇城市在當時已擁擠不堪,城市人口接近飽和。卡拉奇,作為英屬殖民地時期就發展起來的城市,在巴基斯坦建國初期就已經是巴基斯坦經濟中心,而隨之而來的就是無數的難民及農民的湧入,卡拉奇已經超負荷運轉了。在當時的條件下,遷都是最好的選擇。

    2.卡拉奇位於巴基斯坦邊緣,沒有能力輻射巴基斯坦全國。且巴基斯坦一直主張克什米爾地區的主權,遷都更靠近克什米爾地區的伊斯蘭堡,顯示出巴政府對克什米爾地區的重視。

    3.從當時安全形度出發,海上威脅大於陸地威脅。當時的印巴兩國已經經歷2次戰爭,互有勝負。故陸軍實力上兩軍相差不大。但是,從海軍實力來看,印巴兩國不在同一量級上。1957年,為了獲得對巴基斯坦海上控制權,印度向英國購買了二艘航母“大力神”號,改名“維克蘭特”號,最高可搭載52架作戰飛機。這對巴基斯坦來說是致命的威脅。而第三次印巴戰爭期間,就是這艘“維蘭特”號,炸燬了巴基斯坦曾經的首都卡拉奇港口,巴基斯坦損失慘重,巴基斯坦海軍被迫專門派出了潛艇攻擊“維克蘭特”號,但被印度海軍擊沉。

    4.伊斯蘭堡地理位置極好,戰略地位凸出,且對於當時的印巴軍事實力來說,這可是易守難攻的好地方。伊斯蘭堡地處內陸,背依高峻的喜馬拉雅山,面向寬闊的印度河大平原,東側是秀麗的拉瓦爾湖,西側是一片開闊的河谷地帶。群山起伏,湖水清澈,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並且,很重要一點是伊斯蘭堡出於中巴經濟走廊上,遷都於此,更利於中巴兩國交流。

    題外話:巴基斯坦遷都伊斯蘭堡,在當時是明智之舉。而現在有人認為這並非是個好的選擇。首先,印度已經擁有核武器,且有遠端載具。對於印度來說,巴基斯坦這整個國家沒有戰略縱深,首都在哪裡都是一樣的,並且巴海軍與印海軍依舊是有差距的。

  • 4 # 砂漠石隨談

    巴基斯坦遷都跟巴西當年把首都從沿海里約熱內盧遷都內陸地區巴西利亞性質是一樣的。

    首先是為了平衡經濟發展。1947年巴基斯坦建國,首都在沿海地區,卡拉奇是第一大城市。面積3527平方公里,人口2000萬。其中城區面積1821平方公里,但是隨著卡拉奇的快速發展,出現了許多的問題一是人口急劇膨脹,大量難民和移民進入城市管理面臨崩潰危險。二是中央政府設定加重了卡拉奇的負擔,交通運輸處於超負荷狀態。

    其次是加強控制的需要。首都處在沿海,與廣大內陸地區各省聯絡都很不方便。內陸地區發展比較落後,部落組織經常鬧獨立。對地方的控制能力減弱。

    最後是出於國防安全的需要。巴基斯坦和印度為互相威脅的關係。卡拉奇處在沿海地區,但是巴基斯坦的含義均沒有印度海軍實力強大。對卡拉奇構成嚴重的威脅。

    最後選址拉瓦爾品第城東北部十公里處。三面環山,東南面有開闊平原。1961年開始動工,1970年基本建成。巴政府將新首都命名為伊斯蘭堡。意思是“伊斯蘭教城”。

  • 5 # 墨語書談

    這其中應該可以從幾方面考慮,其一,巴基斯坦和印度本就是敵對的而且自身的實力遠不如印度,在沿海地帶沒有防禦緩衝地帶,考慮到安全問題進行後遷;其二,西方國家和印度對巴基斯坦的空中轟炸是經常性的,首都在沿海很容易產生恐慌心理不利於治安和經濟發展。其三,首都內遷能夠推動內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能夠更好的管理整個國家,完善基礎設施。

  • 6 # 心飛揚tk

    因為伊斯蘭堡位於巴基斯坦的中央地帶,從而有可以守護國土,節制印度的決策,這樣的話既能有效地統一國家,也能更好的抵制印度對巴基斯坦的侵略。

  • 7 # 李姓先生

    一個國家之所以會遷都,這既有可能是為了選擇一個更好的環境作為首都所在地,也有可能是政府為了加強對某個地區的控制所以遷都,另外還有可能是為了防止外國的侵略而遷都。巴基斯坦政府遷都的理由也不外乎以上幾點,內陸地區複雜的部族矛盾,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頻繁的軍事行動以及巴基斯坦沿海與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促使巴基斯坦政府把首都從沿海的卡拉奇遷到了邊境地區的伊斯蘭堡。(卡拉奇風景)

    巴基斯坦沿海城市卡拉奇是該國第一大城市,其面積雖然只有不到1500平方公里,但是它的人口總量卻達到了2000萬,作為巴基斯坦最大的沿海城市,卡拉奇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高於巴基斯坦內陸地區。當一個國家的內部經濟發展水平極度不平衡的時候,該國經濟落後的地區就很容易發生動亂,懸殊的貧富差距是一國動亂的根源之一,巴基斯坦政府為了能夠帶動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所以它會決定要把首都從沿海的卡拉奇遷到內陸地區的伊斯蘭堡,而實際上巴基斯坦政府遷都之後也確實帶動了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伊斯蘭堡城市風景)

    除了出於帶動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的考慮之外,維持內陸地區各部族之間的關係和諧也是巴基斯坦政府把首都從沿海的卡拉奇遷到內陸伊斯蘭堡的重要原因。瞭解巴基斯坦的人應該都知道,巴基斯坦是一個內部宗教和部族結構都非常複雜的國家,巴基斯坦國內不同部族之間的矛盾也非常突出,而在遷都伊斯蘭堡之前,由於政府遠離內陸地區,所以巴政府很難掌控內陸地區的局勢,巴基斯坦內陸邊境地區也成為了一些犯罪分子活躍的天堂。為了控制住內陸地區的局勢也是為了緩和內陸地區的部族衝突,於是巴基斯坦政府把首都從卡拉奇遷到了伊斯蘭堡。

    另外印巴克什米爾衝突也是巴基斯坦政府決定把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的重要原因。巴基斯坦原首都卡拉奇位於沿海地區,這裡遠離印巴衝突的最前線,而伊斯蘭堡靠近印巴停火線,巴基斯坦海軍原本就不如印度強大,印度也不至於從海上對巴基斯坦發動進攻,應對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的軍事威脅才是巴基斯坦政府最緊迫的任務。為了加強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控制,於是巴基斯坦政府把首都從卡拉奇遷到了伊斯蘭堡。(伊斯蘭堡位置圖)

    總之任何國家遷都都不會是領導一時腦熱做出的決定,遷都所牽涉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非常廣泛,一個國家要遷都都是政府經過各種利益權衡才做出的選擇。巴基斯坦政府遷都的行為大體還是對於這個國家的內部以及邊境安全有利,遷都也確實讓巴基斯坦內陸地區的經濟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該國內陸地區的衝突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壓制。

  • 8 # 最後的騎兵90

    巴基斯坦和印度原本都屬於英國殖民地,1947年,印巴分治,各自獨立建立國家,因為宗教信仰等原因,雙方圍繞克什米爾歸屬多次爆發武裝衝突。

    巴基斯坦原本首都卡拉奇,早在殖民地時期已經發展成熟,後來巴基斯坦遷都到伊斯蘭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巴基斯坦和印度自獨立起一直衝突不斷,雙方都想吞併對方,巴基斯坦在印巴衝突中也一直處於下風,卡拉奇又是濱海城市,容易遭受印度海軍打擊,不利於巴基斯坦穩定。

    (二)印巴雙方一直爭奪的克什米爾,幾次戰敗後,巴基斯坦認為卡拉奇距離較遠,無法有效支援前線,控制該區域,遷都伊斯蘭堡可以有利於巴基斯坦從容調兵,加強控制該區域。

    (三)卡拉奇所在南方地區,經濟發達,相反北部地區經濟落後,遷都也是為了促進發展巴基斯坦北部經濟,可以帶動巴基斯坦發展。

  • 9 #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巴鐵遷都的事比較複雜,雖然是好兄弟,總歸是外國,很多小夥伴們不瞭解,為了好理解,和咱們這邊的情況對比一下,卡拉奇相當於上海,伊斯蘭堡相當於北京,然後說原因。遷都主要是政治經濟學軍事幾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下面分別介紹。

    【印巴分治】

    1、軍事。國防對於國家灰常重要,巴鐵這樣的由於“印巴分治”而產生的“人造國家”(歷史上無)就更顯的急迫,因此,當時現成的大城市卡拉奇就成了第一個首都,國防問題也隨之而來。卡拉奇面海,背靠印度河(幹流在巴鐵境內),和上海的位置類似,面海背靠長江流域腹地。這樣的位置對於經濟發展有利,但是需要強大的海軍,而巴鐵建國之初只從英國殖民當局繼承了少量海軍裝備,無法和繼承大部分裝備的印度海軍抗衡,國防考慮,遷往內陸是必然的選擇。

    【城市分佈】

    2、政治。巴鐵是各個族群因共同宗教信仰而組成的國家,最大的族群是旁遮普人,其次是信德人,兩族構成巴鐵人口的主體,西南的俾路支人,西北的普什圖人(阿富汗)都有分離傾向。卡拉奇在信德省境內,最南部沿海,不如伊斯蘭堡具有區位優勢。伊斯蘭堡處於旁遮普、阿富汗、克什米爾、印度等地交界,類似明朝遷都北京,控制滿蒙漢交通樞紐。這個選址距離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只有約80公里,功能如“前敵指揮部”,便於調動全國資源,和明朝“天子戍邊”同理(北京城距長城百里)而且順便控制西北部落地區。

    【族群分佈】

    3、經濟。伊斯蘭堡作為首都對全國資源起到吸引作用,和北方大城市拉瓦爾品第組成城市群,對於全國經濟均衡發展較為有利。

    綜上,巴鐵國土呈長條形,受地理條件限制,人口集中分佈在印度河平原,首都選址餘地不大,綜合考慮,相對於卡拉奇,伊斯蘭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10 # 照見塵與土

    巴基斯坦遷都,原因何在?

    巴基斯坦獨立之初,將首都定在了東南沿海城市卡拉奇。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為繁榮與富庶的地方,先天的沿海優勢讓此地成為印度次大陸最大的糧食出口港,經濟發展十分迅速。直到今天,卡拉奇依然是巴基斯坦的第一大城市,位居世界城市排行榜的117名。

    雖然卡拉奇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好地方,但是卻不是一個合適的首都,定都在這裡,危險很大。究其原因,就是印巴兩國的海軍實力相差太過懸殊。

    在陸地上,巴基斯坦與印度互有勝負,但到了海上,兩國的實力差距就太大了,作為一個小國,巴基斯坦也沒有發展海軍的實力,一旦與印度爆發戰爭,巴基斯坦軍隊無法保證首都卡拉奇的安全。

    另外,巴基斯坦北部的廣大地區是一個十分不穩定的因素,這裡人口眾多,部族林立,各部族又都有著各自的武裝力量,首都在卡拉奇,很不利於對這些地區的管理。

    基於以上考慮,巴基斯坦遷都已經勢在必行。

    "天子守國門",遷都伊斯蘭堡的戰略意義

    在經過慎重考慮以後,巴基斯坦政府選定東北部的一塊山麓平原作為首都的新址,取名伊斯蘭堡。

    從地圖上看,伊斯蘭堡的地理位置似乎並不好,似乎還不如卡拉奇。因為這裡離印巴兩國的爭議地區克什米爾實在是太近了,一旦兩國發生衝突,伊斯蘭堡很容易受到打擊,是不是巴基斯坦新都選址選錯了呢?

    顯然,巴基斯坦政府的新都選址是花費了一番心思的,遷都的目的是為了在與印度的領土爭端中佔據主動,而伊斯蘭堡背靠群山,正面平原,可謂攻守兼備的寶地,再者,陸地之上,巴基斯坦與印度實力相差不大,真正打起來,巴基斯坦未必會輸。

    第一次印巴衝突,巴基斯坦慘敗,其原因之一就是卡拉奇離克什米爾地區實在是太遠了,無論是調兵還是指揮,都很不方便,遷都伊斯蘭堡之後,這一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伊斯蘭堡距離克什米爾地區很近,定都於此,讓巴基斯坦對該地區的控制力加強了不少,即便與印度出現了衝突,巴基斯坦也能夠很快地調兵參戰,這樣一來,讓巴基斯坦在邊境衝突中佔有了優勢。

    雷厲風行,十年建成一座新城

    二戰以後,全世界遷都的國家不計其數,但是能夠做到巴基斯坦一樣雷厲風行的可不多,短短的八年時間,巴基斯坦政府建成了一座新城,並且迅疾地完成了遷都的所有步驟,如此速度,全世界範圍內並不多見。

    1965年,在伊斯蘭堡即將建成之際,第二次印巴衝突爆發,歷時近一年時間,雙方打打停停,最終巴基斯坦取得了基本勝利,奪取了印控克什米爾將近500平方公里的領土,這次戰爭,加快了巴基斯坦遷都的速度。

    儘管伊斯蘭堡尚未建成,但為了能夠及時地管控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政府首先將首都遷往距離伊斯蘭堡僅十公里的拉瓦爾品第,一年以後,伊斯蘭堡建成,巴基斯坦正式建都於此。

    遷都以後,巴基斯坦政府在北部地區的控制力大大增強,並且直接威脅到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在領土問題上佔據了主動,可謂一舉兩得。

    最近幾年,中巴經濟走廊建成,而伊斯蘭堡也成為了這條中巴友誼之路上的關鍵節點,伴隨時間的推移,相信巴基斯坦的未來是光明的。

    結語:

    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印度的威脅,巴基斯坦選擇不退反進,遷都伊斯蘭堡,看似魯莽,實則明智之舉。國家領土問題是不容退讓,更不容妥協的,因為妥協是換不來和平的,其結果只能是對手愈加猖狂,得寸進尺。

    今日之印度,在與周邊國家領土爭端中,蠻橫無理,頤指氣使,何嘗不是太過縱容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帶上子上面提一首和荷葉有關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