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春風化雨

    1、摘抄。

    2、寫提要。

    3、分類、比較。

    4、綜合提煉。

    5、搞點評。

    6:寫感想、心得、體會。

  • 2 # 風一般的胖子1

    1.首先選擇自己感興趣喜歡的書,在安靜的地方慢慢讀,讀到好句子好的段落記下來,並背誦下來。

    2.經典的小說作品多讀,同樣要記憶好句好段,做好摘抄筆記。

    3.多誦讀經典散文詩歌,多練習寫作,少到一段句子多到一篇文章。

  • 3 # 魏怡79

    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並在閱讀中不斷培養創新能力,使閱讀深入到學生生活之中,成為未來學習的主要技能呢?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開設閱讀指導課,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指導選擇課外讀物;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正確的閱讀方法。加強閱讀指導的層次性、針對性,幫助學生提高閱讀層次,克服閱讀盲目性,增強閱讀效果。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一、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確提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的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的大閱讀策略。現代心理學之父皮亞傑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最直接的動力。只要感興趣的事,他們就會不厭其煩地做。學生閱讀興趣有顯著年齡差異。不同年齡的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讀物性質有密切關係。一般來說,低年級學生對童話故事比較感興趣,中、高年級學生對童話的興趣隨著年齡的增長遞減,轉為對戰爭題材、英雄模範人物、驚險神秘之類的故事產生興趣,且隨年齡升高興趣遞增。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喜歡讀一些文學和自然知識內容的文章,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則停留在低層次的童話故事和偵探內容方面的文章。

    因此,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好課外閱讀,及時檢查閱讀效果,以保持學生閱讀興趣的穩定性和永續性。要堅持天天閱讀,一天也不停,固定時間,雷打不動;而且每天要有一定的閱讀目標,可按年級不同適當提出要求,可做知識卡片、寫讀書筆記等。教師要經常檢查,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及時鼓勵,不要批評,要鼓勵、鼓勵、再鼓勵。

    這樣,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主動擴大閱讀面,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提高了自身的語文能力。學生由於感到閱讀卓有成效,意識到課外閱讀在他們學習中的推動作用,是他們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師的強求責難,從而逐漸增強求知慾,使閱讀技能得到發展。

    二、指導選擇課外讀物

    對於學生而言,好讀書只是開始,讀好書更至關重要。因此,教師應從以下三個方面給學生選擇課外讀物。

    一是選擇符合社會需要的課外讀物。社會需要主要指反映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要求。從這個方面說,只要是進步的、健康的、有益身心的讀物都可以讓學生讀。如《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名著。

    二是選擇符合學生自身閱讀興趣的課外讀物。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的學生喜歡《電腦愛好者》、有的喜歡《四書五經》、有的卻去看《中國法律和中國社會》。學生只有對讀物感興趣,才能主動去閱讀,積極去思考,才不會把讀書當作是一種苦事、一種負擔。

    三是選擇符合學生閱讀能力的課外閱讀。低中年級學生適宜讀圖文並茂的短文,如童話、寓言、民間故事等,高年級學生知識面較廣,閱歷較豐富,可以閱讀一些遊記、驚險和科幻小說甚至古典名著等。

    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接觸中學生比較多,她的發言應該比較有權威性。她建議中學生們應該多看些常規性的書,比如《古文觀止》、魯迅的《吶喊》,她認為《三國演義》邏輯性好,比《紅樓夢》更值得中學生一看。泰戈爾的《飛鳥集》,科普書《十萬個為什麼》等都是對課堂知識性東西的有益補充。

    “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人的一生”,特別是學生,在他們跌跌撞撞邁向社會的第一步時,更需要一本好書把他們牽引走向成長的彼岸。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選擇好入門之書。高爾基說:“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三、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正確的閱讀方法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增加了學生的自讀課文量,並且新編了自讀課本,這無疑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展。課內是有限的,課外是無限的。學生課外閱讀既能鞏固和擴

    大課堂教學成果,又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注重課外閱讀和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那麼怎樣才能提高閱讀能力呢?關鍵要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

    (一)朗讀、背誦法。朗誦是把準了文字情感的脈博,融人了自己的情感體驗,交流是情感的流動,是人性的共鳴。朗讀法就是化無聲的文字為有聲的語言,領會和理解文章內容的一種閱讀方法。聽一個人朗讀文章,往往可以看出他對文章的理解、領會的程度。讀得流暢、自然、有節奏、抑揚頓挫、富有感情,這說明他理解了文章的內容,而且領會了文章的語言特點,這樣他閱讀的收穫是多方面的;如果讀起來結結巴巴,停頓不當,語氣不對,這就很難說他對文章有了正確的理解。因此反覆朗讀是理解文章的好方法。此外,我們還可以要求學生朗讀自己的作文,以便發現用詞不當、句式不對、語言不通、思路不清等毛病,並設法糾正。教師還要在語文課上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並在指導課外閱讀中多多朗讀,增強語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背誦法是指定一些篇目去背誦,識記學習文章的內容和形式技巧的一種閱讀方法。如朱自清的《春》,就是一篇優秀的散文,要求學生背下來後,對於指導學生抓住景物特徵,運用多種修辭方法作文就大有好處。還可以在課本中劃出一些精彩的段落和句子背誦,特別是古代文學中的名句。背誦的過程中,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去背誦。新語文大綱要求“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其附錄二要求背誦20篇古文,50首詩詞,這無疑是對學生現實而較高的閱讀能力的期望。我們語文教學中,要強調長時記憶,這是前人學習的有效方法,古人說的好:“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書讀的多了,熟了,就能增強語感,逐步理解文章內容,掌握知識的有關規律,對提高閱讀寫作能力,無疑大有裨益。

    (二)評點法。閱讀時,隨時記下自己的體會、感受、意見、評價,劃出精彩片段、句子、詞語、修辭手法等,這就是我們通常用得很多的評點法。著名的文章評點家李贄、金聖嘆讀《三國演義》和《水滸》,就是用的這種方法。評點法的主要特點是:透過邊讀邊評,把讀、想、記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樣能把書讀活,能積累很豐富的知識。對學生來說評點法主要是學習別人文章的長處,但也要鼓勵他們敢於說出自己的不同意見。既包括對文章佳筆的玩味和欣賞,也包括對文章瑕疵的評批和看法。這種方法形式活潑,使用方便,學生閱讀時可以廣泛地使用,中學語文課本中有這樣的訓練,進行這種訓練可從簡單的記敘文開始,然後再閱讀說明文、議論文等,透過理解評點內容,著重掌握這些文體的特點和寫法。運用評點法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會很快提高。法國著名思想家布豐說:“讀書不作記號等於不讀。”中國教育家徐特立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兩句話中的“作記號”、“動筆墨”,就是圈點批畫的意思,這就是指閱讀中的文字批註法。在這一閱讀方法上,偉大導師列寧、毛澤東為我們作出了榜樣。列寧是博覽群書的革命家,他讀書時非常喜歡在書頁空白處隨手寫下豐富多采的評論、註釋和心得體會。毛澤東同志多年來養成一種讀書習慣,就是手中無筆不讀書。他每讀一本書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畫上各種符號,在北京豐澤圓的圖書室裡,他圈點批畫過的書就有1萬3千餘冊。在閱讀時認真作符號、寫批註,可以促使自己在讀書時開動腦筋,記下某些感受,記錄某些思想火花,這是一種卓有成效的讀書方法。

    (三)讀寫法。讀寫法就是選定自己喜愛的一篇或一段優美的文章,用心讀上幾遍,大致記住了,就開始默寫的一種閱讀方法,默寫時不記得原話的,用自己的話寫,寫完之後與原文對照,看看哪些地方不如原文,如果有層次、句式、用詞等方面的錯誤,要分析原因。然後再讀、再想,有意識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上次默寫不如原文的地方。這樣閱讀,可以比較,加深理解,增強記憶,直接幫助寫作能力的提高。這比泛泛地讀,機械地背,收效要勝過幾倍。讀寫法也還可以在另外一種情況下采用。如背熟的文章或段落,過了一段時間,有些遺忘或生疏了。這時別去讀,而是先默寫一遍,然後再去對照複習原文,這樣印象就會格外深刻,對文章的要點就會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四)測讀法。測讀法就是讀書時把自己擺進去,站在作者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去想,邊讀邊推測、揣摩作者的構思、文章的主要內容及結構等的一種閱讀方法。如讀論說文,就推測中心論點將怎麼提出,可能會擺出什麼論據,將會怎樣逐層論述下去,最後將怎樣結束。讀小說就推測故事情節將怎樣發展,矛盾衝突將如何激化並獲得解決,人物的命運將會是怎樣的,開頭為什麼這樣寫,後邊可能怎樣寫。如果後邊的安排正如自己所料,則說明自己理解了作者的思路形成過程;如果後邊的安排出乎自己的意料就要好好想一想,作者為什麼這樣處理,而自己卻沒想到,他的安排好在什麼地方。如果作者的安排並不很好,也要想想這是什麼原因。這樣閱讀將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運用測讀法給小說、故事寫續集。在教學《孔乙己》時,讓學生給孔乙己寫個結局,學生結合實際體驗,給他設計了中舉的喜劇結局,在挫折後自謀生路的結局。

    (五)抓住“文眼”精讀法。戲有戲眼,文有文眼。戲眼是一齣戲裡最精彩的場面,是一齣戲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文眼是文章的窗戶,正像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樣,開啟這扇窗戶就能窺見全課,帶起對文章的理解,更好地把握全文的中心。例如茅盾先生的名篇《風景談》中,“自然是偉大的,然而人類更偉大”便是它的文眼。在閱讀能力的培養中,就要善於引導學生把握統攝全篇的“文眼”,剖析“片言”與“眾辭”的依存關係,從而深

    刻領會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構思的匠心,從而在思想上受到啟迪,感情上受到陶冶,藝術上得到鑑賞。抓住“文眼”,舉綱張目,既是精講的主要用途,又是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

    (六)巧妙設疑導讀法。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應在“導”字上狠下功夫。“導”,就是引導,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運用富於啟發性的好方法進行恰如其分的指點引領。如選讀前言、後記或者內容提要,再擇其所需閱讀,拋棄與自己所需無關的東西,專讀所需要的材料。如讀《最後一課》,感受小弗朗士的心理歷程。設問:小弗朗士的心理情感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響?你認為哪些描寫最能反映小弗朗士的性格特徵?你對小弗朗士的一言一行認可嗎?為什麼?這樣能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選擇判斷能力。杜甫有詩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在閱讀教學中,先引領學生登上“山嶽”之頂,居高臨下,鳥瞰全域性,再引領他們下“山”尋異探勝,仔細觀賞。這樣,使學生們可在鳥瞰時知其全貌,觀其壯偉;觀賞時可曉其微妙,驚其鬼斧神工。這樣的閱讀,才能有目的、有重點、有方法;才能從整體到區域性,又從區域性到整體。巧妙的多方設疑,“一石投水”的閱讀指導,往往會取得“推波助瀾”的良好效果。

    (七)比較細讀法。所謂比較,就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同類事物辨別異同或高下。“比”是熟悉事物、分析事物、認識事物的好方法。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比較細讀法,就是用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對比觀察、綜合分析的手段,達到啟發思維,加深理解、鞏固記憶、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的目的。例如西漢賈誼寫的《過秦論》,晚唐杜牧寫的《阿房宮賦》和北宋蘇洵寫的《六國論》,選用的都是戰國後期秦滅六國的有關史實,都是用借古喻今的手法,都是聯絡作者當時的客觀社會實際,抒發作者的獨到見解。但各課的寫作目的不同,論證手法各異,因而各具特點。還有魯迅的《孔乙己》和吳敬梓《范進中舉》,他們都寫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但是他們的結局是不同。從歷史上看,中國明代傑出的醫藥家李時珍,他在行醫、讀書時,就教多采用了比較細讀法。因此,他發現了前人沒發現的問題,糾正了前人的錯誤,編寫了宏篇鉅著——《本草綱目》。總之比較細讀法是提高閱讀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八)不求甚解速讀法。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重視讀書學習,他在《五柳先生傳》一文中寫到:“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它說明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後貫通,瞭解大意。陶淵明認為讀書的要訣,全在於“會意”。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會意之時,就高興得連飯都忘記吃了。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圖書出版量成倍增長,讀書要都“求甚解”,一輩子能讀幾本書?對於應該泛讀的一些書就應採取“不求甚解速讀法”,就是把讀過的好文章或片斷剪下來,貼在自己準備的剪貼本上。注意分門別類貼上,最好在本子前面加上目錄、封面,作為資料庫。做到廣泛博覽,開拓視野,為專攻某項知識學問打下雄厚的基礎。我們必須教會學生把握速讀這一比較高層次的閱讀方式。

    (九)編寫提綱法:看一篇文章或讀一本書的時候,把文中的主要意思擬定成提綱,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抓住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要點。達到一目瞭然的目的,也方便記憶和查詢。

    運用閱讀法進行閱讀學習,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要在讀書過程中,善於博採眾長,為我所用,切忌生搬硬用。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形象地說明了傳授知識與指點方法、培養能力的關係,更強調了指點方法與培養能力的重要性。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況說過:“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興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閱讀是積累的過程,閱讀的目的是積累知識,培養能力,感悟人生。科學的閱讀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體現出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獨立閱讀訓練,對青少年語言與思維的發展,知識和能力的構成,思想和性格的培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4 # 平衡教育

    所謂高效閱讀就是讀完書後有所收穫,學以致用,而不是走馬觀花,所剩甚少!

    青少年時期是閱讀的關鍵期,首先養成閱讀的習慣,然後是高效閱讀。培養閱讀習慣時,可以全家總動員,人手一本書,一起閱讀,互相交流閱讀的心得體會以及感悟!

    再者家居周邊處處存放著書,閒來無事信手翻開任意一本,也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還可以先讓孩子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切不可以大人的好惡判斷書的優劣。

    養成閱讀的習慣後,自然就有了“顏如玉,黃金屋!”效果也就提升了!

    閱讀是日積月累的過程,不能為了閱讀而閱讀,如果把閱讀當成一項任務來完成的話,收效甚微!

  • 5 # 書山友師

    一般而言,高效的閱讀,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理解。一是指閱讀的速度夠快,二是指閱讀時對材料的理解把握、概括轉化、吸收運用的程度很高。能同時做到這兩點,肯定就是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率的閱讀了。青少年如此,其他只要是能夠識字閱讀的人都是如此,只是一般人達不到罷了。

    首先談談閱讀的速度。閱讀的速度往往與閱讀的目的,閱讀的理解力,閱讀的記憶力,閱讀時的注意力,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等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一般來說,閱讀的目的越明確,理解力越強,記憶力越好,注意力越集中,閱讀材料越簡單,閱讀的速度就越快。

    如果是精讀、細讀,也就是需要逐字逐句的讀,需要吃透材料中的重點資訊,關鍵資訊,哲理資訊,品味其中的韻味。此時的閱讀速度可能較慢,或許每分鐘只有200~300字,也或許每分鐘在300~500字。

    如果是粗讀、略讀,只需要瞭解閱讀材料的大意,掌握材料中的大致觀點,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或者只需提煉出其中某些關鍵資訊,或者只需要領悟幾個重點詞語,不需要推敲字詞句段篇的精妙之處。此時的閱讀速度較快些,每分鐘可有一千~一千五百字,甚至更多。

    如果是速讀、跳讀,也就是快速閱讀,即人們常說的“一目十行”。掌握這種技巧的人,速度更快,每分鐘可以達到三千~五千字的速度,在最佳狀態下,可達一萬~二萬字的速度。這是一種充分運用視覺感官的閱讀,也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它是在目的更明確,注意力更集中的前提下,透過科學的用眼和腦,快速而又高效的獲取資訊的一種掃描式閱讀方法。

    這種快速高效的閱讀方法,我們如何來訓練呢?那就是要用眼睛和用心來讀,不要用嘴用聲音來讀,將所看到的文字,直接在大腦中喚起意識。就像掃描機一樣,掃描一次就能夠在瞬間把全部內容刻印在腦海的潛意識中,訓練學生用眼睛掃描書頁,是“看”,而不是“讀”,把“讀”的時間省下來,自然就加快了速度。

    當然,速讀的能力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多讀,再多讀。只有多讀多看,才能夠逐步達到的真正的速讀。離開了多讀多看,一切都是空談。

    再談談閱讀時的吸收消化,理解運用的程度。這是高效率閱讀的另一種重要表現。如果只是每分鐘讀的字數多,讀完過後一問三不知,大腦一片空白,一片茫然,或者只是能說出隻言片語,對材料中的資訊,作者的觀點,寫作思路,重點要點,東扯西拉。這種情況,即使說每分鐘看的字數再多,也不算高效閱讀,充其量算個高速閱讀。

    怎樣才能做到高吸收的高效閱讀?

    首先還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要多讀多看多練。少了這一個環節,說得再好都等於零。透過多讀,日積月累,豐富知識,充實大腦,增強對字、詞、文句的理解力和敏感性,也就是增強語感,對文字有“過敏”性。這樣,以後再讀各種文章、資訊和資料的時候,吸取精華的效果和速度,那是槓槓的。

    其二,是帶著相關問題和明確目的去閱讀。帶著問題、帶著目的閱讀,與盲目無心的閱讀相比較,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意識的、主動的去閱讀,用自己已有的知識體系,去碰撞新的材料文字,勢必會在一瞬間就會碰撞出火花,刻印在腦海中,印象深刻。

    其三、運用一些輔助方法,幫助強化記憶,增強語感,提升閱讀效率。比如經常訓練讀書時拿起筆來勾畫圈點;讀完後注意做點摘抄,寫寫讀書筆記,寫寫讀後感;讀完後找朋友進行辯論辯論;讀完後自我測試測試閱讀效果。等等。這些都是一些比較實用的有實際效果的輔助方法。應付考場上的一些閱讀題,特別有效。

    最後還得強調一點,高效閱讀是建立在愛好閱讀、主動閱讀的基礎之上的。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閱讀的興趣,強迫閱讀,被動閱讀,功利閱讀,都不會有真正的高效閱讀。

    總之一句話,不管是高速度的閱讀,還是高吸收的閱讀,必須是有目的,有意識的,主動的多讀多看多練,增強語感,日積月累,才能水到渠成的達到真正的高效閱讀、高水平的閱讀。

  • 6 # 寧遠街舞大風車

    一、讀書的態度

    1讀書有三種態度:

    a絕對信從態度,凡是書上說得就是對的

    b批判態度,現實生活檢驗選擇有益處的

    c隨隨便便態度,用來裝點自己滿足虛榮

    總結:

    1讀書未必是開卷有益

    2不要為讀書而去讀書

    3要有使用知識的能力

    1書的定義:書是人類經驗的倉庫

    舉例

    歷史書是人類歷代生活的經驗

    地理書是人類對於居住的經驗

    物理化學書是人類研究自然原理和物質變化的經驗。

    生物博物書是人類瞭解生命現象和動植物的經驗。

    2經驗的定義:

    1經驗是知識——文字傳承

    2經驗是生活——體驗應用

    三、讀書的目的:

    把書中的經驗隨時能夠化為自身的經驗

  • 7 # 鄭光赫

    無他,多讀。

    多讀,閱讀速度自然就有了,鑑賞力自然提高了,思維、判斷能力也會提高。只有多讀了,才能談到高效的閱讀。

    過去,強調小時背書,後來認為理解才重要。問題是,人在小時候恰恰是記憶力強,而理解力差,也許是因為理解力需要一定的閱歷。等長大了,正好相反,理解力強了,記憶力差了。從這個角度看,過去的教育方法也有道理。

    我當然不提倡背書,我只是想從這個角度說明:最有效的讀書法,應該是年輕時多讀,哪怕理解得不深,多讀,記得多,慢慢自然會有深的理解。反之,等長大了,想再多讀,就難了。腹中書少,理解力無處發力,不是更可惜麼?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確是會“恨”的!

    多讀,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高效閱讀方法,離開多讀,一切好方法都沒有意義。

    當然,看些指導閱讀的書,或向他人學習閱讀方法,是必要的,但我堅持認為前提還是應該先多讀一批書!

  • 8 # 樂樂147554

    讀書者讀感興趣的;讀書者讀與自己業務有關的書。有這兩點就能高效的閱讀,就能記的住,掌握重點,結合實際。把書中的經驗變為自己的經驗,感興趣的、與自己業務有關的多讀,就能記的住,就能為自己所用,天下的書多的很,一天二十四小時什麼都不幹,你也讀不完,要讀、要動筆,不可盲目的讀,經典文章或句子要多讀多寫,天天讀,遠離網路遊戲!

  • 9 # 長財朱老師

    青少年如何高效閱讀?我覺得所謂高效閱讀,就是能夠抓住閱讀內容中的有效資訊,這不僅僅是對青少年來講,對所有的閱讀者都是,而非僅僅考慮閱讀的時間效率—速度。

    對青少年來講,他們得閱讀內容往往是以下幾種:

    第一,文學作品閱讀。此類閱讀的目的是提升文學素養,功利一點講,可以在語文和英語學習中提高學習能力。這類閱讀我覺得首先應該能把整部作品讀完,其次應該對作品中的某些段落語句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顯而易見,此類閱讀高效閱讀的方法建議兩種:堅持讀完、做筆記摘抄。

    第二,科普類閱讀。此類閱讀的目的是擴大青少年眼界,培養興趣愛好,促進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應該擴大閱讀面,針對感興趣內容擴充套件,形成知識面,在有條件和能力的情況下進行前期研究。此類高效閱讀的方法建議兩種:摘錄彙總、評述。建議使用思維導圖等工具。

    第三,學習類閱讀。此類閱讀是為了輔助在校課堂學習,提升學習的質量和速度。對閱讀的要求是要精讀,並與學習內容密切聯絡,構建知識網路,打通課堂內外知識通道。高效閱讀的方法建議三種:問題導向、聯絡對比、反覆識記。

  • 10 # 慧慧悅讀

    青少年如何高效閱讀?

    1.選擇喜歡的書籍

    書籍浩如煙海,首先尊重孩子選擇他最想看的,然後家長可以引導推薦優先閱讀對孩子更有利的書籍。

    2.和爸媽談感受和收穫

    看完一本書,可以和爸媽聊聊自己的感受和收穫,爸爸媽媽參與其中,對孩子是莫大的鼓勵,才有動力去閱讀後面的一本本書籍。

    3.思維導圖整理書籍內容

    藉助工具進一步理解閱讀書籍的精華和思路,慢慢訓練孩子內化成自己的知識,自己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生兒該如何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