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浮力麻麻

    全文表達的是無奈和後悔,女博士當年考博是為了讓夫家感到榮耀,並不是因為自己喜歡,所以充滿抱怨,覺得自己今日的落魄全是因為當初成了全夫家人的虛榮心。但其實人生經歷的每件事,選擇權都在自己那裡,後悔和抱怨都改變不了現狀。

    高薪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臥薪嚐膽積累兩年經驗,總有出頭之日

    女博士淪落到這個地步,完全是因為眼高手低。

    北京一流法學院博士,這個頭銜看上去相當厲害。北京法學一流的學校大概有:人大、北大、清華、中國政法大學,隨便一所放出去都是壓倒一大片的學歷。

    女博士說自己不喜歡學術工作,那麼,不做學術就只有做實務。實踐就當然需要經驗,而經驗需要積累。

    那麼多年啃書的枯燥又清貧的生活你都熬過來了,還不能熬多兩年低薪助理,為自己增長些經驗嗎?

    大部分公司之所以不請博士生來做助理,主要有兩個原因:1、博士生清高,公司沒必要請個祖宗回來供著;2、博士生貴,公司沒必要花大錢請個祖宗回來供著。

    “磨刀不誤砍材工”的道理女博士應該是最清楚的,要不然也不會幸苦地讀到博士學位。只要放下架子,不介意薪資地積累兩年經驗,博士學歷就能夠派上用場了。

    試問,一個實踐經驗豐富、聘請回來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的博士,怎麼會遭人嫌棄?

    答主也是法學專業的,雖然沒有讀到博士,但是對於法學就業還是有所瞭解的。如果女博士的細分專業是經濟法、商法之類的,只要有點實務經驗,進到經濟仲裁委員會當仲裁員,收入就是每小時以千甚至萬計算,哪怕在經濟仲裁委員會當個書記員,收入都是非常可觀的。

    女博士完全沒有必要把時間浪費在抱怨和後悔上,最好的狀態就是閉上眼,調整好心態,別當自己是個女博士,把自己當成一個剛畢業的實習生,然後謙虛地積累經驗,靜待機會來臨的一天。

  • 2 # 文悟語

    只能說是悲催了。這讓我想起來現在流行的一句話:男人、女人、女博士。現在女性讀高學歷的人越來越多,這本無可厚非,就像人們常說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然而,令人差異的是,並不是學歷越高的女性越有能耐,或者說學歷越高的女性工資越高。

    我有個親戚,男孩本科畢業,家裡給她找了個女朋友也是本科生,在世界500強企業的人事部工作。然而,男孩不願意,因為有個在唸研究生的高中女同學(學習園林的,據說和她一樣的同學畢業都是找不到工作)一直聯絡,家人同意了兩人的婚事。女孩畢業就結婚了,後女孩一直沒有找到工作,現在順理成章的懷孕了,只好回家養胎,工作的事情那是猴年馬月了(男孩自己工資也是不高,只能全靠男孩父母補貼),而且因為沒有社保,生孩子等以後所有的費用全部自理。

    怎麼說了,學歷是很重要,但是對於女性來說,首先是生成能力,是學以致用的能力。就像上面這位女博士,學到這種程度,既然自以為找不到匹配自己的工作,甚至自己之前的工作都不如。那麼,可以自己開公司創業啊。抱怨有狗屁用,只能說自己學的都是理論知識,沒有學到真本事啊。

    再說,從來沒有人說,學歷是和工資掛鉤了啊。我見過二本畢業的女生經過十年工作打拼,目前年收入1000萬。總之,學歷只能代表過去,能力才應該是人們標榜的標誌。

  • 3 # 今天你開心笑了嗎

    現在的大學生真是讀書讀傻了。特別是女人還讀個博士,只會越來越傻。

    我問你,你讀大學是為了什麼?你說為了畢業找到一個好工作。那什麼是好工作?你說工資高的都是好工作。找了好工作為了什麼?你說為了賺錢。那賺錢是為了什麼?為了早日退休。

    你看,你讀書這麼多年,歸根結底不就是為了賺錢嗎?不要告訴我你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要告訴我你為了探索宇宙真理世界奧秘。

    一個普通人,讀書的目的很純粹,就是為了賺錢。可是讀書越多、學歷越高越賺錢嗎?要這麼說最賺錢的人都是北大清華那一幫教授,但顯然不是。

    所以這就是很多大學生的錯誤思維方式。以為讀了博士,出來就能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了。太天真了!

    賺錢的第一要素就是解決需求。你能給別人提供價值,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你就會賺到錢。特別是在當今網際網路自媒體如此發達的年代。

    現在網際網路上白手起家的千萬富豪太多了,而你,一個堂堂的女博士,確在為了再也找不到20萬的年薪而哀嘆,真是悲哀。

    如果你想賺錢,最好大學就不要讀。讀完高中會認識幾個字,就可以出來賺錢。越早出來賺錢越好。

    當然,我不是教唆你們不要讀大學,畢竟中國的大學就是留給窮人讀的,讀完4年出來,發現4年的花費本可以在一線城市付首付,而現在出來卻找不到一個像樣的工作。

    越窮越不要讀太多書,書是留給富人讀的,在你賺到1000萬之前,你的目的只有賺錢。

    現在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任何一個敢拼的人出來幹個2年,都能積累上百萬身價。網際網路時代,就是屌絲逆襲的時代,這麼大一個機會擺在你們面前,你們卻視而不見,太可惜了。

    我手下就有很多高中畢業的,還有中專畢業的,現在日入上萬,他們在賺到這些錢之前,根本不相信自己竟然可以這樣。但事實就是如此,網際網路就是一個大金礦,找對了方向,任何人都可以逆襲。

    這就是一個不到20歲的、連大學都沒上的小孩,跟我死磕2個月的收入。

    所以說,想賺錢不是靠學歷,也不是靠讀書,靠的是跟隨趨勢,找到賺錢的商機,發掘無本萬利的專案。

    說實在,我現在看到那些大學生,博士研究生,跟個傻比似的,自以為學問高,自以為肚子有了墨水,就胡亂噴。殊不知,人家一箇中專畢業生,一天賺的錢比你一個月賺的還多,你有什麼資格在那裡自以為是?

    我希望,每一個想賺錢的人,想身價百萬的人,都不要去讀什麼博士,畢業直接自己搞網際網路創業,沒畢業直接在學校兼職搞,工作了可以當作副業搞,堅持3個月,等你一天賺的錢是別人一個月工資時,你大學也不想上了,工作也不想幹了,只想著怎麼每天賺到更多的錢。

    話雖難聽,現實就是如此。在這個金錢至上的時代,讀書是給富人準備的。我希望你們賺到足夠多的錢,然後去讀個博士,裝一下比。現在還是窮人,都跟著我做網際網路創業,努力賺錢吧。

  • 4 # 廈門不將就

    剛剛粗略翻過這篇文章,滿文盡是主人公滿滿的抱怨,抱怨上天的不公、抱怨家庭老公讓自己走的路、抱怨別人看似不勞而獲的豐富生活、抱怨現在的悽慘日子和悲傷的運氣。我其實只想說,這種心態面對這個世界,這樣的結果是正常的,因為當你認為這個世界不好、不公平的時候,你一定是最慘的那一個!

    主人公的優勢是什麼?

    算是學霸中的學霸了,能夠家人要求考博,直接就考到一流學校的法學博士,說明學習能力很強。

    確實是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因為法學這種枯燥的學科,能夠一路考到底,沒有那麼容易,也許是被迫也許是強壓,但終歸她做到了,所以這種能力也是有的。

    這些優勢在很多人看來簡直是神一般的人物了,可以在她自己的眼裡為什麼就那麼悲慘呢?

    她的真正悲慘在哪裡?

    她的堅持和努力不是她自己想要去爭取的!是來自於外界的壓力,那麼這種壓力積累到一定時候一定會爆發,而這片文章就是其中的一個爆發點。

    她並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她不知道自己想要的路應該自己走,她太缺乏主觀意識和對於自己人生的規劃,太以男人為主,就失去了自我。

    她並不知道如何接受現實,卻喜歡比較!現實是很殘酷的,這個很正常,不管你在任何地位、任何工作,要向上比較,你都會發現,比你好的人有很多很多,但如果你向下比較,你也會發現,比你差的人更多更多,所以,其實對於自己的看法來源於你從哪裡往哪裡看。

    她並不知道自己讀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讀書難道只是為了換一張文憑,難道拿著這張文憑就可以換取更好的生活和工作,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這樣了,文憑是一個門檻,但最終看的還是人,有的人拿著一張很高的文憑,但卻不知道如何實戰!企業會要?卻不知道如何溝通!企業會要?卻不知道如何感恩?企業會要?企業是選人不是選文憑。

    她缺乏主動面對問題的正確心態和行動!博士找不到工作很正常,博士有好的工作,或者有好的收入也很正常,而法學更是這樣,這是一種社會的基礎學科,關鍵是看你怎麼跟社會接軌!找不到工作,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去分析自己是否真正做好了準備,是否讓自己符合這個社會的需要,社會上要的法學的人是什麼樣的?你能為他們帶來什麼?這些問題想清楚了,你就會有目標有行動力,你知道怎麼讓自己更值錢!而不是隻在怨恨自己投了一個學歷負資產!

    總而言之

    一個人的幸福生活來自於她面對困難面對挫折的積極心態和行動力,抱怨永遠只會給你減分不會給你加分!這就是我看了這一篇文章再次得到肯定的結論!

  • 5 # 上啥班App

    上啥班,短影片招聘APP為您解答

    相信這個文章換成“為了讀研被我辭掉的年薪***工作,如今努力也找不到了”依然成立。

    而當下的中國,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為了探索真理、研究學術而讀博的呢。我身邊有一些博士,考博唯一的目的只是因為博士生學歷高,社會地位高,能找到高薪而體面的工作。讀研考博成為絕大讀書人追求名利財富的途徑,“書中自有黃金屋”成為這部分人堂而皇之的理由。甚至有很多人在家庭狀況並不寬裕的情況下,堅持自己的這份所謂理想,一家人打工,只為供養一個博士。

    而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隨著市場經濟大潮的猛烈衝擊,學歷早已不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企業以盈利為目標,只追求崗位匹配度高,適合自己的員工,而不是一味追逐高學歷人才。罕有企業願意為了一個用不到的博士生付出高薪或者花費大量精力來培養。

    我認為真正適合學術研究的人只佔百分之十。人類社會要進步,要發展,不能缺少這些學術上專業上的領頭羊。他們具備對學術虔誠的信仰,能夠真正踏實安心的為學術奉獻,這樣才不枉“博士”這一頭銜。而其他大多數人,與其在讀博時迷茫、就業時無助,更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把自己的青春投入到更有意義的事情,工作的閱歷、經歷、人脈資源同樣是人生中的寶貴財富。

    以上

  • 6 # 搖滾的貓

    第一,為什麼考博士,是為了專研學術,那儘管考,為了博一個更好的未來,那你要想清楚,更好能不能比年薪20萬還好,更好是不是去了北上廣別人都搶著要你,要不是你還是慎重吧。

    第二,國企錢這麼好拿?我也是國企的,年產值50億也不算小了吧,我們不會請一個剛出院校的大學生擔任法律顧問,一般工作人員年薪也沒有10萬,當然你要把企業為你繳納的所有費用都算上,10萬也就不多了,簡單說,到手4500,企業為你實際掏了6000沒問題,一年就是7.2萬,這是新疆的工資,內地4500,尤其發達點的地方是比較少的吧,年薪10萬還多嗎,至於說沒混多久就20萬,工資翻倍,這就胡扯了,國企的工資不是想發多少發多少的,你效益再好,不是所有利潤都歸你,你得上交,工資是有總額限制的,國資委管著,多發一點都困難,一下就給你翻倍,你是有多大的才啊。

  • 7 # 寒木釣萌

    這其實是一個關於在不同的情況下【如何選擇】的問題。如下:

    情況一:碩士生,月薪3000,要不要讀博?

    答案是要,因為月薪3000對於一個研究生學歷來說,有點低了,此時,選擇讀博,那麼以後再找工作,最壞最壞的情況,無非就是月薪還是3000,但大機率是月薪會到8千、1萬或者1.5萬以上,所以,這種情況下的做出的改變,損失的機會最少。

    情況二:碩士生,月薪3萬,要不要讀博?

    答案是,你得好好斟酌,不要輕易做出去讀博的決定。因為讀博後,有較大的機率,月薪降到2萬或者1.5萬,甚至更低。

    實際上,只要你瞭解得夠多,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

    學歷與付出並不決定薪水收入。

    但同樣大學的另一個本科生,由於其是在夕陽產業裡面,即使其幹了10年,月薪可能也就1萬左右,甚至還不到1萬。

    再如:

    兩個雙胞胎,他們都去學廚師,學成後,廚藝相差無幾,且他們的性格相差無幾。

    但胞胎1選擇某個大城市,進了某五星級飯店當廚師,月薪1.3萬。

    而胞胎2選擇回老家,進了某個小飯店當廚師,月薪4000元。

    這就是說,同等能力的情況下,工作地和工作平臺決定了你的月薪。

    不過,以上我們是:只看某一個時間段,如果把評斷的標準拉伸到10年以上,則就會產生更多的變數。

    比如說:

    上文提到的胞胎1,由於其月薪一直比胞胎2高得多,所以,他非常滿足於現狀,多年內未做任何改變。

    而胞胎2呢,由於其可憐的月薪(跟胞胎1)相比,導致他一直不滿足於現狀,幹了兩年後,他選擇自己開一個小餐館,最初兩年,他失敗了,但他不斷總結經驗,又繼續開餐館,終於,他成功了。

    他開的餐館,每月能賺5萬。

    於是呢,胞胎2就給胞胎1說:“兄弟,別在大城市待了,你在哪裡又買不起房,又沒有戶口,孩子讀書都成問題,你回來吧,我每月給你開2.5萬。”

    胞胎1一合算,成啊,我在大飯店當廚師這麼多年,月薪也才漲到1.8萬,好吧,我回來!

    最終,胞胎2成了餐館幕後老闆,而大廚是胞胎1。

    胞胎2沒事的時候會去釣釣魚。

  • 8 # 科壇春秋精選

    今天讀博士的情況和過去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目前中國社會的人才儲備還是比較充裕的,每年各個大學都有大量的碩士博士畢業,每年的市場供應量還是很大的。博士並不是市場很稀缺的人才資源,所以不要抱著太大的虛榮心去考博士。

    而在今天來說,一個人的發展軌跡並不肯定是越老越值錢,除了一些科技含量很高,技能要求很高的領域,比如高階技師、會計師,設計師、工程師等職業。很多領域是越老越不值錢的,法學博士這種,一抓一大把,除非在行業內原來就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廣闊的人脈資源,人家為什麼就一定要選擇年紀有些大的你呢?特別是女性,在成家立業後,還有家庭責任。所以很多單位普遍對中年女性或多或少有些歧視,覺得沒有辦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這是一個很客觀的現實。就算是一些企業被裁的中層管理人員,在40歲後,也不是人人都能找到合適的工作的。曾經聽到過一個40歲復旦歷史學女博士的案例,她的科研能力非常出色,在讀博期間刊發了一批優秀的高質量論文,還出了專著,到了畢業的時候,沒有一個高校要她,最後優秀的她只能去培訓機構打零工,非常唏噓的現實。

    所以如果是25歲的碩士,非常熱愛學術,希望未來做學術研究,那麼可以走這條路,繼續讀博士。如果碩士畢業後,進入社會開始工作,如果工作上有需求,或者有機會讀個在職博士,那麼也可以考慮。如果單純為了博士的光環放棄一切去讀博士,那就得不償失了,如果真要學習,自己買些專業書,回家看看,也可以學習,並不是一定要拿到博士學位才是真正的學習。

  • 9 # MBA徐友裕老師

    只說一件事情,自己做的選擇,自己走下去。但是從全文中看來,作者一直強調外部環境,說是有人影響,所以才會有現在的結果。但是一飲一啄,當初的選擇是自己做下的,主動方在於自己,又怎能怪罪他人。

    另外就是該積累的時候茫然渾渾噩噩,不知其所以然,逛淘寶,吃零食,遊街河,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換個說法就是,眼高手低,這看不上,那看不上,想著觸手可及的成功,卻不曾想到期間付出的努力。

    失去的總是美好的。想要過之前的生活,但轉念一想都讀了博,再和之前一樣,未免有些拉不下臉。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知道自己身上有問題,但是還是覺得是大環境,局勢如此,一昧的躲避,推卸。

    現在釋出這麼一篇文章有一絲絲的懷才不遇的委屈,但是卻沒有正面自己的問題,只是埋怨他人。在此文中,就好似作者比較倒黴,遇到的都是社會的陰暗面,自己有才華,但是卻沒有遇到一個好的伯樂。

    可嘆可惜,可嘆可笑。沒有及時的整理好自己的情緒,才會有這麼一篇文章的誕生。

  • 10 # 家族財富密碼

    非常理解題主的困惑。

    1.原本博士就比碩士的就業面要窄,這是個不爭的事實,要想在原領域進修,除非在職讀博,但現在來看,在職的渠道越來越小,通道也越來越窄。

    我的母親也問過我同樣的問題:為什麼你碩士畢業的時候都能去銀行,博士去銀行怎麼那麼難。

    其實不是難,是不合適,年齡不合適,經驗不合適,崗位不合適。

    博士畢業最對口的就是科研院所、高校等研究崗位。業務崗已經離你遠去。

    2.機會成本。

    在讀博的幾年裡,你專業上有所建樹,就意味著工作經驗的減少。

    你年齡的成長,就意味著職業生涯變短。即便是考公務員,可能在年齡上也沒什麼優勢。這就是收穫與代價。讀博不是一勞永逸,其實就是一種機會成本,看你的所得和所需了。

    3.就業市場上的性別歧視。

    隨著二胎的放開、多胎的放開,女性越來越不受到就業市場的喜愛。不能說不對,只能說是無奈的現實,男人都想讓老婆多生幾個,到了自己的企業裡,又都不想讓自己的女員工多生。尤其是30左右的女性,更加尷尬,人人都知道35歲之後就是高危產婦,所以35歲之前至少有4-5年的時間女性是無法專心投入工作。而35歲之後,到了事業的上升期,沒資歷沒經驗,拿什麼去競爭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莫斯科會戰進入關鍵時刻,希特勒為什麼不增加對莫斯科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