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徐起的印鈔機

    成吉思汗沒有滅掉那麼多,那是後來子孫一起的成績。蒙古軍隊也不都是純蒙古人,也混合了其它被征服部落的種族一起西征,但是戰鬥力那是空前絕後,再多四十個國家也不是問題

  • 2 # 善良之子86

    這個問題就說來話長了。

    實際上蒙古軍隊威震歐洲,真的是無心插柳的事。

    亞洲這邊就不細說了。估計大家都知道一點。

    大家應該知道,成吉思汗結婚前,所屬部落還很弱小。弱小到他未過門的妻子被人搶跑了。(我就不寫名字了,字太多)

    後來成吉思汗把她搶回來的時候,她已經懷孕了。對的,懷的就是敵人的種。

    按說這種事一般男人都不太會忍,娃落地估計就扔馬桶裡溺死。

    但成吉思汗確實與眾不同,他居然把這個孩子當自己孩子養。對的,這個娃的名字叫朮赤。

    ……

    實際上朮赤的身份相當尷尬。因為誰都知道這件事,但他偏又是老大。

    平心而論,成吉思汗對朮赤挺好,朮赤也爭氣,一直在成吉思汗賬下立功不斷。慢慢的,這事呢,也就沒人提了。

    但這事終究是個隱患,為何呢?

    因為誰都知道術赤的身世,但誰都不敢公開談論。加之成吉思汗自己也沒法說這事,所以名義上,朮赤仍然是成吉思汗的長子。朋友們,長子啥意思,大家應該懂。

    但誰都知道術赤是不可能當接班人的。

    其實朮赤咋說呢,原本他可以平庸一點,藏拙一點,可以混個太平王爺逍遙一世。

    但這娃有志氣,所以打小就特別勇猛,特別上進。

    而這就尷尬了。

    一個名義上的長子,如果頹廢一點,還可讓成吉思汗找個理由封次子。但這娃可能不太懂這些,到底是草原的漢子,所以心眼比較直。別人看不起就越要努力。

    我估計朮赤自己都沒有想過接班的事。

    ……

    大人不說,並不代表小孩之間不說。所以從小朮赤就比較受排擠,畢竟其他兄弟並沒有把他當大哥看。

    我記得好像當時朮赤還想跟自己的弟弟決鬥來著。

    後來成吉思汗一看這事鬧得,但他也沒什麼好辦法。這事是隱疾,成吉思汗地位越高就越不可能親口承認這事。

    所以後來成吉思汗有意讓朮赤戰死沙場。而朮赤估計也想混個馬革裹屍,風光大葬。

    其實從某個方面說,朮赤是條好漢。他沒想過篡位或者奪位。我估計他自己也不想要現在這個尷尬的身份。

    所以後來朮赤非常勇猛,打仗不要命。結果這貨命硬,越想戰死越戰不死,反而功勳越立越多。

    ……

    最後成吉思汗一看也沒法了,他可能都沒想到這個異性兒居然這麼神勇。但難題也來了,朮赤功勳卓著,又有長子的身份……這……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接班人不可能是他。

    尤其是成吉思汗的親兒子們,對朮赤已經不是不滿的問題了,而是仇視。

    ……後來,不得已。

    成吉思汗只能想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就是遠封朮赤,故意把朮赤封得非常遙遠,還責令朮赤永生不得再回草原。

    於是乎,朮赤領著自己的部隊,開啟了神之徵戰……蒙古軍隊一路向西,橫掃歐洲。

    ……

    我說朮赤沒有反意,其實證據就在蒙古西征之後,按說朮赤把地盤打得那麼大,他完成可以自立門戶了。如他有這種想法,估計他的成就不在成吉思汗之下。

    但這是個死心眼的人,我感覺他這一輩子,主要做的事就是證明自己。加之蒙古人打仗,依然保留遊牧風格。攻下而不佔領,只是源源不斷的把金銀財寶和美女不停的用馬車大車大車的朝成吉思汗的大帳裡送。

    所以,朮赤一直都是打著成吉思汗的旗幟。

    ……

    成吉思汗對這個異性兒是感到虧欠的。朮赤最終死在異國他鄉。成吉思汗最後下令將朮赤的骸骨帶回來,葬在草原。

    不過換誰都處理不好這事。誰他媽知道仇人的兒子竟然對自己死心塌地,還這麼彪悍。要是朮赤是成吉思汗的親兒子,得,哥幾個都別爭了,朮赤接班理所當然。

    但我覺得,如果朮赤沒有那個尷尬身份的人設,估計後來也沒有那麼大的成就。

    都是命

  • 3 # 蕭湘居士__

    最好少講此段罪惡歷史,因為老成只識彎弓射大雕的他已算華人了的。因為物極必反,窮極思變,你看連老婆也管不住肯定是拉三麼?

    下面二十萬大軍打歐亞名不虛傳,可見是殺性做皇帝,殘忍好統治,由於重殺,才能以少勝多一統天下。由此小日本也模仿成吉老頭,以小國吞大國,以少兵侵大軍,人心不足蛇吞象,殘害了多多少的華人民?發文一定要發正氣,正能量,有利於國家,有益於人民的發表為I。

  • 4 # 看北京看中國看世界

    成吉思或者鐵木真在歷史上作為征服者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有各種評價存在的。不過,對鐵木真的評價都是基於評價者各自的立場,也是從各自的歷史觀出發的。客觀地說,鐵木真首先是成為他自己部落的汗,或者叫做可汗。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落後,在各部落聚盟大會上成為蒙古所有部落可汗中的大汗,這個時候才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成吉思汗,這是南宋開禧二年的事,也就是公元1206年。此時,成吉思汗已經確立了在蒙古的最高權威。他成為大汗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大蒙古帝國,並且登基成為皇帝。從此,鐵木真就有了“成吉思皇帝”的稱號,在中國的史書裡多以此稱呼鐵木真。“汗”是蒙古語中首領的意思,每個部落的首領都叫做汗,但是蒙古帝國只有一位皇帝,就是成吉思。為了更準確地描述鐵木真稱帝后的事蹟,我寧願還是稱他為成吉思大帝。後人稱他為成吉思汗,多少帶有貶低的含義。在現在的蒙古,通常都是把他稱作”成吉思“。

    成吉思大帝的理想是消滅金國,他那些向西的征戰都是為這個理想而服務的,就是首先掃清金國四周。其時最大的障礙是西夏,成吉思大帝一直都在和西夏戰鬥,而且最終死在徵西夏的過程中。中國歷史中後代為前代修史是規矩,元代編纂的前代史裡有宋史,有遼史,有金史,卻沒有西夏史,說明蒙古人對西夏是恨之入骨的,有意將其從歷史上抹除。直接後果就是在中國歷史中很重要的西夏,至今都是模糊不清的。

    成吉思大帝一登基就開始了對南邊金國的戰爭,滅金國佔領中原這個理想一直到他去世都沒能實現,他的遺囑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為繼任者留下了如何實現理想的大戰略,而他的繼任者也確實是按照這個政治遺囑實現了成吉思大帝的理想。不排除成吉思大帝向他的潛在繼任者們傳達過滅金佔據中原之後的遠期目標,因此,忽必烈最終向南、西南和西北佔領全中國,並且擴大了版圖。

    成吉思大帝向西征戰主要還是和花剌子模的戰爭,就是追擊遼國的殘餘。這個時候,西遼的英雄耶律大石已經去世,他的後代也逐漸失去了他當年的英勇。花剌子模打不過就只好往西逃,還沿途糾集當地土豪。但是這些人都不是蒙古大軍的對手,最後不是被消滅就是俯首投降。最後,成吉思大帝平定了西部,使得對金作戰時西部側翼沒有持續的威脅。所以,成吉思大帝雖然追著花剌子模和西遼殘餘打遍東歐,卻沒有在那裡駐軍,也沒有在那裡建立政權。所謂的滅了40多國,其實就是把那裡掃了一遍,那些國有多數都只能稱做是部落,也就是一座城的規模。

    成吉思大帝征戰二十多年,最終還是其子窩闊臺汗和拖雷汗遵其遺囑聯宋滅金。成吉思大帝並沒有從漢人學來穩定的傳位之法,而是像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和法蘭克的查理曼大帝那樣遺留下大片的領土和不止一個強悍的繼承人。由此,成吉思大帝之後也是形成了即位之爭,幸好沒有像亞歷山大和查理曼那樣,繼承者們瓜分了領土各自為王。窩闊臺成為大汗,窩闊臺死後是他的兒子貴由當了二年大汗,再後是拖累的兒子蒙哥成為大汗。蒙古帝國實際上已經分裂成幾個汗國,它們之間有類似聯邦的體制。窩闊臺和蒙哥保留了成吉思大帝西征的傳統,向西攻擊俄羅斯,取得勝利。又繼續向西攻擊神聖羅馬帝國,兵臨維也納城下,在歐洲造成恐慌。此時的蒙古大軍已經是強弩之末,力有不逮,也就是止步於維也納城外。他們像成吉思大帝一樣,並沒有把戰國納入蒙古帝國版圖。蒙哥死後,他的弟弟薛禪汗忽必烈最終重新統一蒙古部分部落,先是像先祖一樣掃清了南宋西邊大理國,然後拿下了南宋,建立了一統的元朝。此時的蒙古帝國已經四分五裂,主要部分是忽必烈掌握的漠南和漠北,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和外蒙。分裂後的蒙古帝國已經無力再組織西征,轟轟烈烈的鬥爭到此結束。忽必烈登基後改國號為大元蒙古國,因此把前面的蒙古帝國諸汗都追尊了諡號,就是元太祖鐵木真、元太宗窩闊臺、元定宗貴由和元憲宗蒙哥。

    蒙古帝國長途奔襲歐洲,雖然如鐵流滾滾,最終不敵以逸待勞的歐洲聯軍,雖然打了不少勝仗,但是並沒有擴大版圖。

  • 5 # 蜀中快客

    在蒙古稱雄的時代,全世界能叫大國的就沒幾個。在蒙古亡國百年後,連荷蘭這樣地小人希的國家,都能稱雄世界,所以那時國家國力與軍事力量沒想象中那麼強。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是最強大的存在,蒙古草原盛產高大的蒙古馬,如同希特勒能發動閃電戰。蒙古鐵騎也是不管後勤保障,打到那搶到那,打到那吃在那,推進效率既高。

    加上連年與金和南宋征戰,活下的騎兵做戰兇狠,經驗豐富,吃牛羊長大,體質又好,所以對於西亞中亞及歐州各個城邦國家,大多數沒有艱固城牆及護城池,所以蒙古軍可以戰無不勝。

  • 6 # 海納百川233699882

    偉人毛澤東主席對成吉思汗的評價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也只識彎弓射大雕。只個評價太中肯了。成吉思汗草原上的雄鷹從小就跟著父親刀尖上添血,結交一大批英雄好漢,年青的時候靠著駿馬和砍刀征服了其他部落,統一蒙古草原。他給草原上人立下規矩,要絕對服從成吉思汗的統治,平時在家放牧,練武;戰時要招之即來,來自能戰,戰之能勝。而且出征打仗要自備馬匹武器,不準備後勤給養。他們馴養的蒙古馬耐飢耐寒,速度快善於長途跋涉的他的軍隊全部是騎兵,沒有步兵。他對戰爭的方式就是採取野蠻而殘酷的屠殺掠奪。他們騎著蒙古馬,揮舞者馬刀對外侵略,所向披靡,節節勝利,殺人放火,毀壞了大量古老文明,因為屠殺的原因,歐亞大陸上爆發了很長時期的瘟疫,這樣眾多原本可以反擊他的軍隊不戰而敗,又遇饑荒,歐亞大陸頓時生靈塗炭。當時的金國、西夏、遼國、花揦子國等等都被成吉思汗所滅,只可惜成吉思汗沒有長壽,他出名於正在時候,也死於征戰時期,不過他的後人繼承了天的雄才大略,繼續擴張,在成吉思汗的基礎上征服高麗、滅南宋、大理,將軍隊打到莫斯科以西,在西南方大戰聖羅馬帝國聯軍,元朝的版圖之下涵蓋了當時700重民族的人群,在歷史上存在了近70年,實在上壯觀!嗨,只可惜他們和自己祖宗一樣“只識彎弓射大雕”,打一城丟一城,沒有建立自己的政權,在世界歷史上只留下一個“黃禍”不好的名聲。

  • 7 # 種地的秀才

    成吉思汗是位軍事天才,他根據蒙古人民強健的體質和戰鬥精神,傳統的騎射鍛鍊,特殊的遊牧性社會組織,創造了一套適合自身條件和客觀環境的戰略戰術,並且為後繼者所繼承。其基本特點就是:利用自己騎行部隊行動迅速敏捷的條件,不打硬仗,以突然反擊打擊敵人,打不下來的根本不打,敵人敗退時拼命追擊;避實就虛,誘殲敵人,利用自己的條件,實行大迂迴。他們接受各國的進步文化,俘虜和吸收各地的技術工人,打造出裝備硬卻便於遠行的武裝部隊。同時利用被征服者的武裝部隊和人力擴大自己的隊伍。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以蒙古商隊在花刺子模被殺為藉口,開始率軍西征,1222年花刺子模被滅。成吉思汗一面攻入印度、西藏,一面越高加索山,攻至克里米亞半島及加斯比海北岸的阿蘭、東北岸的康裡。1227年滅西夏後,成吉思汗欲向東滅金,死於六盤山西南的清水縣。太宗窩闊臺即位,以河南地盤為誘,聯宋攻金,1234年滅金。1230年綽兒馬罕率3萬人西征,至1236年自波斯阿姆河以西全部佔領。同年拔都率軍沿阿爾泰山經吉爾吉斯草原,征服沿途各部落部族,侵佔今裡海以北的地區,明年侵入俄羅斯,佔領全境。1240年拔都與拜達兒、海都分兩路向南進侵,一路攻佔匈牙利、多瑙河,入奧地利、義大利,一路攻佔波蘭首都,侵入涅迷思、西里西亞,歐洲大震,羅馬教皇組織抗蒙十字軍。至此一面把鋒芒迴向東方,一面轉向西南亞。1241年征服高麗。

    1251年憲宗蒙哥即位,一面命弟弟忽必烈侵略漠南,一面命旭烈兀進攻西南亞。1253年忽必烈滅大理國征服吐蕃。1255年旭烈兀征服伊拉克等國,1256年滅木刺夷,1257年滅報達。同年忽必烈征服越南,並開始大舉攻宋。1258年旭烈兀略美索不達米亞,侵入敘利亞、阿富汗及埃及。1259年因蒙哥戰死,忽必烈即位,內部發生皇位之爭,暫時停止攻宋。內戰平定後,1271年開始南下攻宋,並改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1287年征服緬甸,1292年侵入爪哇,至此南洋各部落部族全被降服。除北亞北部、南亞南部及日本外,亞洲及歐洲東北部全為蒙古所佔領,至此形成他們所向無敵,威震歐亞的蓋世武功。

  • 8 # 風雨中的梅雲

    粗淺的說一下吧。在當時的歐洲。近乎所有的騎兵都是重灌騎兵。就是說,歐洲的騎士們人高馬大,在當時,他們不僅身穿厚重的鐵盔鐵甲,就連馬匹都身披重甲。這樣的騎兵在當時無異於一輛輛的單人重型坦克。這些人手持長矛或大斧,也有厚重的大劍(十字劍)。大家看,這種騎兵出現在中國是什麼時候?漢朝到唐朝以前。這種騎兵在當時的中國叫重騎兵。這種騎兵由於身披重甲而速度略低,在漢朝時期主要是用於兩軍對陣廝殺,藉著馬匹的衝擊力撞翻對方。屬於近身作戰(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董卓的西涼鐵騎和曹操的虎豹騎)。這種騎兵在唐朝時,由於馬匹和人的盔甲越披越重,戰馬都快走不動了。才被唐朝騎兵所取締。換成了另一種騎兵。這種騎兵不要求馬匹的質量,因為這種騎兵的馬匹並不披盔甲。而人的盔甲相對也薄弱的多。這樣,馬匹的機動性大大的增加了。而這種騎兵也是從古代中國延續下來的。這就是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所演變於後世的輕騎兵。

    得,扯得有點遠。迴歸正題。歐洲人比較傾向於正面較量,也就是他們所謂的光明正大的君子風度。我們戲稱為中世紀的騎士。動不動就決鬥。而他們在兩軍對陣時,也比較喜歡面對面的衝鋒廝殺。看他們打仗,宛如看兩塊鐵板迎頭相撞的感覺。最多再加上個兩翼包抄。沒別的新鮮的。接下來再說蒙古軍。他們的馬匹就是其貌不揚(比到歐洲的長相俊美的馬匹面前)但吃苦耐勞。適應力極強。還有一個原因最主要。蒙古人的騎兵就是演變為胡服騎射之前的匈奴騎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突騎兵。這種騎兵並不配備長矛長劍或大斧那樣的近距離廝殺兵器。這種騎兵配備的近戰武器只有單手彎刀。還有遠距離攻擊的弓箭,個別的神箭手更是配備超遠距離的長弓大箭(類似於現在的狙擊手)。他們的將士甚至只需要身穿背心盔甲。或者連盔甲都不穿。由於常年的生活習慣。蒙古人的馬上射箭技術可是NO.1。

    接下來再說蒙古騎兵跟歐洲重騎兵對陣。歐洲騎兵好不容易在旁人的幫助下穿好厚重的盔甲,再被人扶上馬。(呵呵,這種騎兵一旦在戰場上落馬,那就是鳳凰落架不如雞的等死局面了)再排好隊形。然後朝著蒙古軍實施叢集化突擊,衝鋒。蒙古一看,我勒個去,想跟我硬拼。我才沒那麼傻,誰TM有心情跟你硬拼?面對歐洲重騎兵的突襲推進。蒙古軍的輕騎兵拔馬回頭就走。呵呵,回頭是回頭,但不是逃跑。而是蒙古軍的神箭手一邊往後跑,一邊回身擺個造型,這個造型叫犀牛望月。而且幾乎都是“嗖”的一聲。再看成果。哇,一箭封喉(因為人類的盔甲再怎麼厚重,盔和甲的結合部永遠是裸露的,比如脖子前面的咽喉部位)。歐洲人的重騎兵還沒到蒙古軍面前,就報銷了。蒙古軍還有一種戰術,更加厲害,這就是從四面圍住敵軍,然後轉圈奔跑,在奔跑的同時,他們並不跟敵人接觸,只是一邊奔跑一邊朝著敵軍射箭。因為蒙古軍能夠做到在策騎飛奔的同時,還能用弓箭射中敵人的咽喉。整個部署就如同剝竹筍。一層一層的把困住的敵人消耗殆盡。雖然蒙古軍只有二十萬,但他們每人攜帶兩斛箭矢(當時一斛箭矢好像是六十隻)大家粗略算一下,就算是30-50%的命中率。會是多少?

    在此不得不說一件事,這就是蒙古軍在打敗宋朝後。獲得了中國雪(黑火藥的配方和使用方法)。蒙古軍把從宋朝學來的最原始的火炮帶到了歐洲。在火炮的面前,歐洲人引以為傲的堅固城堡也阻擋不了蒙古軍的入侵。而蒙古軍以二十萬滅四十國的神話也不是那麼神秘了。後來,隨著蒙古帝國的覆滅,華人發明的火藥術也流落到了歐洲人手裡。並在歐洲人手裡被髮揮的淋漓盡致。謝謝。

  • 9 # 德全不畏

    成吉思汗軍隊的規模是不斷增加的,不是一直維持在20萬的規模保持不變的。並且,這40多個國家也不是同時打的。

    20萬隻是蒙古本部的規模。鐵木真的蒙古本部軍隊之強大毋庸置疑,但僅憑著蒙古本部,還不足以征服那麼多國家。很多人都只知道,成吉思汗是了的軍事天才。卻不知道成吉思汗的另外一個身份,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成吉思汗的政治才能保證了本集團越來越強,軍隊規模越來大。

    成吉思汗的名字叫做孛兒只斤·鐵木真,生於公元1162年,死於1127年。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前,蒙古分為許多小部落,互相戰爭不斷。鐵木真擁有獨特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因此才從一個部落起家,進而統一了整個蒙古。

    成吉思汗對自己的集團實行的是貴族民主制度,有些類似於現在的股份制公司。有事大家共同商量,有了好處大家按勞分配。因此成吉思汗得到大家的擁護,並且釋放出打仗的積極性。畢竟打了勝仗才有戰利品,日子才好過。成吉思汗的部落的戰鬥慾望和戰鬥力,因此比其它部落強了很多。

    並且成吉思汗的政治制度,是個開放的系統,可以不斷吸收新成員加入。加入成吉思汗集團後,就相當於擁有了股東的身份。有發言權,也有公平分紅的權力。因此,這個集團可以保持強大進取心和強大的戰鬥力,也擁有高速擴張的速度。(這都是利益在驅動。)所以成吉思汗得以統一了整個蒙古,被推選為大汗。

    接下來再說,成吉思汗怎麼滅掉幾十個國家的。按理說,這些國家地方廣大,人口眾多,憑藉蒙古本部的力量遠遠不夠。但是,敵人是可以各個擊破的。成吉思汗的征服戰爭,也是一個一個打的。事實上成吉思汗的軍隊在力量上,一直都是保持對敵人著優勢的,從不打沒把握的仗。

    成吉思汗在征服地區,也發揮了政治才能。對被征服的地方,除了屠殺和掠奪。還對歸服者進行寬大處理,包容各地的宗教,尊重那裡的生活習俗。以收服人心,壯大自己。

    成吉思汗每征服一個地方,就徵發那裡的工匠,知識分子等可用之人為己所用。即使要屠城,也會把這些有用的人先挑選出來。

    蒙古人還從已征服的地方徵發軍隊。比如遼國的契丹人驍勇善戰,就被蒙古人大量徵發入軍。

    另外,成吉思汗重視科技和人才。成吉思汗從中原地區徵發大量的工匠,製造先進的器械和武器裝備軍隊。這些武器包括火藥武器,和各種工城器械等很多種類。還從征服地得到了許多人才,並對人才委以重任。從而極大的增加了自己的實力。

    可以說,成吉思汗是在以戰養戰。所以整個征服戰爭中,是越打越強。軍隊的規模也越打越大,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

  • 10 # 雲捲雲舒152754837

    有兩點供你參考:首先,優秀的軍事素質!這裡主要體現在古戰場上騎兵隊伍優良的機動性!

    其次,可靠而且高效的後勤保障!(牛肉炒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頂上之戰,為何四皇之中,唯有大媽海賊團沒有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