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言午許
-
2 # 實夢閣
上個月透明人出來之後她貌似都被圍剿了。
看了這個,你就完全理解了她的觀點為何存在為何有人膜拜以及為何主流都覺得不對。
1.教粉絲跪舔男人的ayawawa為何惹怒男女
在上個月《透明人》節目ayawawa接受採訪之前,我只知道這位女士是個極有名的網路紅人,粉絲無數,可教導女性走捷徑獲取男人的喜愛,收穫一個美滿婚姻,然後完成少奮鬥幾十年的目標。
雖然倡導男女平等,女性應該有自己的事業,不應該依附男人,但是其他女性想要選擇什麼樣的道路到底是她們的權力。現今社會貧富和文化水平差距如此之大,自然不能用自己的想法來衡量一切,所以我對ayawawa(以下簡稱娃娃)及其粉絲並無任何好惡,只是尊重別人的活法。
隨後,看到我關注的KOL們的各種言論,感覺無論是知性的女性,還是各種男性,普遍對娃娃持批判和不屑的態度,幾乎沒見過幾個表示讚揚的。
到《透明人》節目一播出,系統性批判她的文章便甚囂塵上,遍佈眼簾,大約除了她的粉絲,沒有人認為她好。就算她的學說理論主旨在於教女性乞媚男性,但是男人們紛紛也不收貨,恨不得視娃娃為異端,決不願找個娃學粉絲作為配偶。
究其原因,知性事業女性之所以厭惡娃娃,因為其宣揚封建禮教那一套,讓女人頭頂重新再添幾座大山,過上暗無天日的生活,歷史倒退幾百年。
知性成功男性之所以厭惡娃娃,則是因為她教導女人裝、作,教導女人失去真心,只用利益的眼光來對待自己的丈夫。她的最終目的,是讓女人好好展示自己的柔弱,最後讓男人將自己的房產給女人加名,如果更有錢的,那麼最好將自己的公司、股份,全部均分給老婆。
男人看到這種學說怎能不恐懼?感覺自己枕邊躺著一個武則天啊,一開始做小伏低,目的是為了有將一日拿走我的所有,想著就讓人背脊發涼。臥榻之側、枕蓆之間,那嬌媚無比的女人,會不會是《畫皮》中那魅惑的妖啊?
不過,華人口眾多,太多的人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了解娃學,太多的人沒有足夠的認知去辨識娃學。所以有人一不留神就著了娃學的道。
儘管娃學的女粉絲層次並不低,看起來並不像農村被蠱惑的無知婦孺,但是,真正會去迷戀娃學的,其實是本身就想透過討好男人而獲取一切財富走捷徑的女人。
娃學並沒有矇蔽到決心自強自立的女性,它只是為持有“乾的好不如嫁的好”的一群女性提供技術支援和道德立足點。
在歷史上,娃學這種教導女人跪舔男人來獲取生存空間的“女聖人”和著作從來就不少,這些“女聖人”在每個男權朝代都混的很不錯,被男性權威推崇,被被剝奪讀書權力的無知女性膜拜學習。
不知道ayawawa是福至心靈自己領悟到這一套,還是讀了足夠多的史書推敲出來發展出自己的學說。
不過聽說ayawawa自己只是學歷較低的模特出身,教導女人讀個大專就足夠了,讀到本科最多了,千萬不可以讀到碩士,否則就會降低各種引誘男性的值,想必她也未曾翻閱過這許多古書,瞭解過她的祖師孃們的“成功案例”。
2.歷史上的“女奸”們
出賣漢人利益的漢人被稱之為漢奸,出賣南韓人利益的南韓人被稱之為韓奸,那麼同理,出賣女人利益的女人是否可被稱之為“女奸”?
中國歷史上,最早寫出《女誡》這本書來教育女性的“女聖人”乃是東漢時期出身詩書世家的班昭。她提倡婦女要有“三從之道”和“四德之儀”,其女性觀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強調男尊女卑思想和強調順從。
班昭認為女人首先應該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處於卑微的地位,清醒自己的性別角色,由此出發,主張婦女應承擔在家辛勤勞作,操持家務,侍奉丈夫等由性別角色而決定的社會責任。並對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等作了具體解釋。
班昭倡導的女性觀念,成為了中國古代婦女的行為準則,《女誡》作為“女四書”之一,極大地禁錮了女性的思想和自由,影響了中國歷史一千多年。
班昭此女嫁人育子,只是丈夫早亡,之後相當於獨身,因為她的學術名聲和良好家世夫家必不敢怠慢於她。後來皇帝請她入宮輔佐皇后貴人,更是聲名一時無雙。她的夫家更不可能給她什麼束縛,她也就能如此舒爽的對天下女人頤指氣使指手畫腳。
到了唐高宗時期,武則天成功打敗王皇后和蕭淑妃,不失才華的她也寫了一本仿造《女則》的書籍敬獻給皇帝,向天下昭示自己的實力,為自己的皇后之位鋪路。
到了唐朝中晚期,經歷過安史之亂,無論如何中興,唐朝已不復往日的榮光。
唐玄宗幽死,唐代宗也被皇后和宦官迫害,之後到了德宗時期,雖然唐德宗李適有些能力,只是頗感禮崩樂壞。這時,宋之問的後人中出了聰慧不已的宋氏五姐妹。推崇禮儀想要回天的皇帝接了五位宋氏入宮,給予極高地位,不做妾室,稱為“女學士”,著書立說,輔佐皇后,教育皇子公主,一時間風頭無雙。
這宋氏五姐妹分別是宋若莘、宋若昭、宋若倫、宋若憲、宋若荀。她們也甚是給力,寫出了後來被合稱為女四書的《女論語》,從“行莫回頭,語莫掀唇”、“揀柴燒火,早下廚房”到“將夫比天,其義匪輕”、“不談私語,不聽淫音”,事無鉅細地規範著女人的言行舉止、一顰一笑。
她們雖是女兒身,但是卻站在男人角度指導女性應該如何如何立身、如何勞作、如何事夫、事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守節,等等。
只是,她們自己卻一個個號稱終身不嫁,研究學問,服侍皇家。古代女人一旦不嫁,所有侍奉丈夫公婆、生兒育女和與夫家人交往的煩惱全部不存在了。
她們也足夠聰明,知道自己的學說教的都是無比痛苦之行,自己藉助自己的學識和地位搶先和塵世凡俗撇清。免得以自己的聖賢之行,一旦和夫家發生齷齪,難免聲名盡毀,還要承受作為女人而被迫承受的一世痛苦。
只是就算如此將自己供在高高的神壇之上,活得最久的宋若憲歷經六朝,在唐文宗時期擁有矇蔽帝王耳目的能力,摻和朝政,收受賄賂,被皇帝發現,幽禁之後被賜死,終不得善終,跌下神壇不過也是個裹著聖賢外衣骨子裡為利益不擇手段的人。
而後歷代男人們需要這些女人自己寫的教育女人的書籍來從思想上禁錮女人,因此《女論語》一直流傳。宋氏姐妹的才名也未因最後不體面的收場而消亡。
3.吸金的本質
各位發現沒,ayawawa和上面幾位歷史女性有多少共同點?
古代的“女聖人”們為了脫離苦海,為了名望和地位,以及隨之而來的金錢,不惜犧牲女性同胞的利益,踩著對方的屍骨往上爬;而娃娃則只要經濟利益,還能適當的幫一些女性得到她們想要的,讓我不禁感慨,歷史真是“進步”了。
據行內人估計,娃娃的年收入是千萬級別向上了,甚至破億。在這個時代,雖不可能獲得天子延請,但也名震天下,可謂是才識過人智慧無雙。
只是娃娃和以上幾位歷史女性都有一個bug。
古代皇帝號稱以孝治天下,於是個個表面上對父母尊敬的不得了,包括嫡母和生母。就算跟皇太后水火不容,表面功夫也不能差,生怕一不留神動搖了自己的江山之本。
再看娃娃和女聖人們,她們教女人做的事情,自己幾乎一件不做,如何為天下女人之楷模?
班昭丈夫早死她就入宮,宋氏五姐妹不嫁而入宮,完美躲避了她們自己給女人訂立的女性嫁人而帶來的悲劇命運。還是武則天最直接,寫那個教育女人的書就是為了博上位,一旦大權在握,什麼遮羞布一撕,該幹嘛幹嘛!
據傳娃娃經濟地位高,在家裡是婦唱夫隨,從未聽過她說自己如何跪舔老公來獲取老公的房產和經濟利益等等事例。
可是娃粉又不傻,學識又不低,經濟又不差,為何會心甘情願如同洗腦的支援和追隨娃娃呢?因為她們也可以從中獲取實際利益。
之前說過,娃粉是本來就想透過魅惑男人走捷徑的女人,只是她們有這種想法,但是卻缺少一些技巧,娃娃有如此龐大的技巧系統,並且娃粉可以和無數同道互相切磋手段,當然比單打獨鬥來的更快更有效果。
無論對人還是對事,使用技巧總是來得最快的,而且某些骨子裡封建現實中卻再也無法享受到古代一妻多妾制度的男人心底深處哪裡會不喜歡被女人跪舔呢?
於是娃娃、娃粉、這些男人三者皆得利,市場因此而存在。
只是,這種夫妻生活,女人一直在裝,可能比職場中下屬面對老闆更無法展示真實的自我。時間久了,女人總會累,男人總會膩,於是各種問題就開始浮現。
作為一個妻子如此跪舔男人,對於男人來說,和歡場女子有何區別?男人為何不給歡場女子房產加名呢?
最後有些女子長期裝模作樣憋出了悶傷,還是得去諮詢心理醫生,想要解決根本問題。
人的一生想要得到就需要失去。在得到了夢想中的房子、車子、金錢、名譽、地位和婚姻的同時,必然失去了很多東西,例如尊嚴、情感、信任和正常人的生活。這些丟失的東西最終還是要找回來,否則,就算有足夠的金錢,人也只有無盡的空虛。如何找回,這又是個艱難的課題。
娃娃的理論上手足夠快,足夠實用,因此有足夠的市場。只是抗生素、安眠藥這些東西也是來得快的,但決不可多用。
在歷史上,宋氏五姐妹這樣的女人,將其他女人的權力打包獻給了掌權的男人們,自己獲取利益,犧牲的只是其他弱勢女性的利益。這些女性的利益,一部分是因為男性制定的制度而犧牲,一部分因為自己的思想被愚弄而犧牲。
而在現在,娃娃獲取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她的粉絲在短時間也獲得了自己想要得到的,那些被跪舔的男人得到了心靈上的滿足和各種服務。似乎並沒有人的利益受到損失!
女權主義者們最擔心的,莫過於娃娃的理論進一步橫行,矇蔽無數涉世未深的少女,在整個社會上“劣幣驅逐良幣”,最終使女性地位倒退幾百年。
但是,現實中,女性的地位也只取決於兩點,制度和思想。只要制度能保障女性的權力,而在思想上,娃娃的理論已經使作為意見領袖的男女都感到不滿,同時侵犯了男女兩性的利益,自然不可能成為主流。
-
3 # 土逗公社
陳亞亞:我是女權主義者,我反對ayawawa。但我是個正常人。
編按:一篇《情感教主Ayawawa和300萬種擇偶焦慮》的文章,再一次把ayawawa推到風口浪尖。但作為文中以“女權主義者”身份出現的陳亞亞,卻對文章的有不同意見:其本人並不像文中那麼“不正常”,反對ayawawa也是並不是一個歇斯底里的人的反應。而是一位女權主義者最正常不過的態度。
這兩天不少朋友發給我一個連結,問我是怎麼回事,是不是你?怎麼感覺這個作者採訪了一個“假人”?我開啟一看,是一篇題為“情感教主Ayawawa和300萬種擇偶焦慮”的文章。該文長達兩萬字,我拖了半天才看到關於我的那一小節:一個女權主義者的憤怒與困惑。對於採訪中的一些小失誤,基於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原則,我一般不太在意,最多發個微博澄清下,極少寫文去懟(之前只有過一次),但這篇文章越出了底線,讓我不得不多講幾句。
該文作者(也是文中的採訪者)給我的感覺是非常不尊重受訪者,似乎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理解受訪者的真實想法,而更像是基於她對採訪者的個人印象和認知在進行文學再創作。比如寫我這段,先給我貼上一個女權主義的標籤,隨即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個看似很鮮活的形象,一個張牙舞爪、氣急敗壞、盼著別人倒黴的女權主義者:
Ayawawa的理論讓她氣壞了:這不就是教女孩子要靠男人活嗎?她恨不得一個個告訴那些女孩,這種情感策略是不會讓女人幸福的。她在微博上反駁Ayawawa,也試圖罵醒娃粉。至於罵不醒的,她等著看這些“算計來算計去”的“社會畸形婚戀觀的產物”到底過得好不好。
這個囂張的女權主義者陳亞亞後來怎麼樣了?很遺憾,她沒等來娃粉的倒黴,自己先倒黴了。她養的貓咪忽然生病了,這讓她筋疲力盡,“無比渴望身邊能有個男人“,盼望自己“有很多錢,買得起大房子,再給貓請個保姆”。她為此去保姆市場考察,不料卻看到一堆阿姨在那磕瓜子,哎呀這可不行,“米米可是她的貓,必須得由一個‘有素質的’阿姨來照顧”,於是她扭頭就走。
因為一隻生病的貓,一個女權主義者蛻變成了一個急切的相親者,夢想“有一個婚姻,有一個大款,給這兩個貓咪請個保姆”,好把自己解脫出來。這個夢想是如此誘人,以至於她神經兮兮地盯著每個相親物件問:“你能幫我照顧我的貓嗎?”——看到這裡不禁要發生疑問,這人怎麼了?難道不應該問你有錢給我的貓請保姆嗎?大概是讀書讀傻了吧。
雖然ayawawa不受人待見,但反對ayawawa的女權又是什麼鬼?整個一神經病。怪不得有人看了此文,把我和ayawawa、咪蒙並稱為三大邪教,這也讓我的朋友忍不住為我喊冤,你才幾個粉絲,怎麼也成了一大邪教,還與她兩位比肩了呢。在這篇文章中,我作為一個失敗的、幼稚愚蠢的女權人設出現,跟文中展示的那個無比強勢、有無數受眾膜拜的情感專家ayawawa形成鮮明對比,從而塑造出一種喜劇的張力。女權主義的失敗成了ayawawa崛起的一個註腳,同時也是作者展開敘述的一個墊腳石。
ayawawa的暢銷書,推銷著讓女權主義者們厭惡的價值觀
當然,對我的描述有一定的事實基礎,比如我不婚、我批評ayawawa、我的貓生病了……,但這些事實的背後,是對事件不同的解讀。比如我談到貓咪生病給我生活帶來的影響,這件事我對很多朋友講過,但似乎沒有人產生這樣的感覺,認為我在夢想透過結婚、找大款來解決生活困難。而從當時我的徵友文來看,我也沒有“無比渴望”男人,因為其中寫明瞭是男女不限。
這種對我的誤讀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作者思維的貧乏,這或許是她採訪了太多娃粉的後遺症,以至於認為每個人在考慮問題時都非常功利,連所謂的女權主義者也不例外;或者是更糟糕的一種情況,即作者完全沒有打算來了解我的想法,她只是努力把我這樣一個貼了女權標籤的小“網紅”按在預想好的人設框架中,強行讓我來扮演她給我安排的角色。
在說到我的生活出現了一個大挫折時,其實我也展現了自己並沒有被它打倒(雖然一度處於低落狀態),我採取各種積極手段來解決問題,徵友只是其中之一,最後更多是透過女性互助的模式來克服,在這個過程中我對女性在家庭中的照護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也對不同階層者養動物的方式多了一些認知。我當然不會認為低階層的人不把動物當成家人就是“素質低”,而僅僅是基於個人的情感需求,希望有能理解自己生活狀態的人來幫忙。
談到我的這一困境,更是想透過這個案例來表達,基於個體的生活經驗,我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去理解自己的異見者,那些跟我們的生活實踐大相徑庭的人。比如娃娃的忠實粉絲,她們為什麼選擇了情感生活中的這種狀態(被許多人認為是在跪舔男性),她們面對的困境到底是什麼?瞭解這些不是為了罵醒她們,或者等著看她們倒黴時拿出來調笑,而是希望理解不同的人在面對生活困境時做出的不同選擇,其背後的社會結構、社會文化帶來的巨大影響。
對於那些糟糕的性別理念我們可以毫不留情地駁斥,但對於一個具體的人,只要她沒有跟風去嘲笑更弱勢者,沒有推波助瀾去宣揚落後的性別理念,那她的選擇也只是個人選擇。她並不是我們的敵人,只是我們需要改變的這個社會的一部分。這種對生活的妥協也不僅僅體現在婚戀上,實際上我們需要反思的東西更多,它是全方位的,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婚戀領域之所以對女性顯得格外重要,恰是性別壓迫的結果,在這個領域無論如何奮鬥,也不能解決女性普遍的生存困境。
不過,婚姻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可以考慮的,反婚者也不例外。反婚者應該反對僵化的婚姻制度、婚姻中對弱勢方的壓迫與剝削,而不是反對某個具體的人從婚姻中獲得利益(只要這個過程沒有踐踏其他人的權益)。女權主義並不提供標準的、單一的生活模式(如不結婚、開放關係),更不會依據這個模式來judge別人是否成功還是失敗。它更多是一種批判性的思維方式,提醒你在主流意識形態之外,還可以有其他選擇,有不違揹你本心、更尊重你個人意願的路徑值得去嘗試。
如果說女權主義者在網上看起來經常是憤怒的,那不一定是她們面對糟糕的現實失去了控制,也可能是她們意識到了情感的力量,透過表達對某些糟糕現狀的憤怒,她們才有機會識別彼此,才有可能聯結起來,去反對那些在當下仍然甚囂塵上、佔據了主流市場的劣質暢銷品。她們透過這種方式來設定議題、推進議題,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女性正在覺醒,在試圖打破傳統性別規範對自身的束縛,在尋找新的突破方向。
一個男權社會,女權主義者當然是憤怒的
在一個男權社會,作為女權主義者當然是憤怒的,她不可能去擁抱現實,去獲得某種傳統意義上的成功,相反她需要透過抗爭來實現自我,在這個過程中她遭遇挫折、困難,都是很常見的。在女權理念與傳統理念博弈的漫長過程中,理性分析與憤怒情緒都是必要的,是相互促進的。儘管ayawawa及其受眾在當前仍是大多數,尤其在缺乏資源的中下階層女性中,但女權主義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它在依然逼仄的女性空間裡堅韌地生長,為每一個不喜歡那個舊世界的人帶來新的希望。
美編:黃山
回覆列表
答主有個“臭毛病”,就是有那麼一點點學歷歧視。我對於網上那些突然因為某些理論爆紅的人,都會去翻翻他們的成長經歷、教育背景。
楊冰陽ayawawa,號稱是門薩會員。但是也只考了民辦三本。我覺得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相比同樣令人討厭的咪蒙,我可能覺得咪蒙稍微好一點。至少人家有實打實的中文教育背景,還有南方系報紙訓練,怎麼也是上道的。
本質上,她倆的生意都是,販賣焦慮和恐慌。ayawawa,更壞一點,她還販賣蠱惑人心的解決方案。這個所謂的情感解決方案,核心辦法就是,女性矮化自己跪舔男方。她為男權社會打造的女性,就是漂亮、無腦、能生育。啊,大清都已經滅亡了100年了吧!!人權的倒退呀。
而最打臉的是,她一方面要求自己門徒們,放低身價,不要顯得太聰明,但是自己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按照她的理論,她這麼能幹、聰明,還能賺錢應該被老公家暴到趕出家門了。所以不要光聽理論是怎麼樣的,也要擦亮眼睛看看這些創始人又是怎麼實踐的。
可能她只有三本學歷,還有人說是大專,不知道是出於自卑還是報復,就特別不要看能幹、讀書好的女孩子,當然她不可能那麼赤裸,她用的理論是,你們這種“布女”,光能幹有什麼用,找不到老公一樣白搭。
說實話中國現階段婚戀難的核心是什麼,不是女孩子跪舔不夠低,而是男的太沒用。低層次的男性太多,用 潘綏銘教授的話說,與其號召解決青年戀愛問題,不如精準扶貧,改變人口階層解構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看看這才是真道理。要不然女孩子都跟傻子一樣,這個國家還有希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