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會是新三板公司的“應許之地”嗎?隨著A股稽核趨嚴,很多新三板公司開始撤回IPO申請,上市夢眼看又遙遙無期。4月21日“一聲炮響”,股轉送來了“新三板+H股”。
5
回覆列表
  • 1 # 杜坤維

    港股與內地股市不同之處在於港股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內地是沒見兔子就撒鷹,

    因此港股不管你是獨角獸,還是什麼股票,不管你概念如何,只要沒有主營利潤增長和主營利潤增長,他們會很快的拋棄,作為成熟機構,以業績為主線,即使有資金想炒作,也不會有太多資金跟風,容易導致炒作失敗,而國內股市則不同,反正是隻要有動聽的股市,可不管啥業績,我有資金,我就炒作,至於炒作以後是不是一地雞毛,那可不管,反正我已經成功獲利離場,笑眯眯數錢,至於散戶套在高位,反正是韭菜,總是被割的命運。

    近斷時間來,“新經濟五劍客”中,除閱文集團外,眾安線上、易鑫集團、雷蛇和平安好醫生均跌破發行價。緣何破發,就在於業績不佳。

    跌幅較大的雷蛇,從2015至2017年公司虧損金額逐年上升,分別為620萬美元、2026.3萬美元和3182.5萬美元。

    眾安線上僅2017年虧損就達人民幣9.96億元。

    中國股市何時不再盲目的瞎炒,中國股市才算成熟,才能真正與國際市場接軌。

  • 2 # 全天候科技

    資料顯示,截至5月22日收盤,港股2018年新增上市公司83家,其中56家企業目前股票價格低於發行價,比例約為67.47%。

    今年在香港上市的“新經濟五劍客”,除閱文集團外,眾安線上、易鑫集團、雷蛇和平安好醫生均跌破發行價。其中,眾安在線上市後總市值曾高達約1400億港元,目前市值縮水近半;閱文集團股價一度站上100港元,市值接近千億港元,但目前股價下跌近40%,市值縮水近400億港元;

    為什麼獨角獸今年赴香港IPO後都表現慘淡呢?這與獨角獸本身和港股環境變化都有關係。

    2017年港股市場大熱,科技企業估值整體快速上漲,居高的估值與企業的實際業績出現背離,也就是說,估值並不能得不到業績的有效支撐。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環境出現明顯變化。首先,港股放寬新股上市制度後,赴港IPO 的科技公司數量迅速上升,直接影響市場的消化能力。

    與此同時,隨著美元走強,資金大幅迴流美國,包括香港在內的新興市場股市全面承壓;港股通資金今年以來風格出現轉換,資金南下明顯減少,資金的獲利避險情緒也變得濃厚。

    在這種情況下,股價虛高、泡沫過多的獨角獸來到香港市場後,便遭遇了紛紛破發的命運。

  • 3 # 岸邊在水19749

    港股炒作少,更多的是價值投資,是一個成熟的市場,而A股炒作濃烈,價值投資的少,所以所謂的獨角獸在香港需要拿出正真的業績才能獲得理想的估值,而A股炒作題材由來以久

  • 4 # 侯哥財經

    相比港股獨角獸紛紛“破發”,a股首支上市的獨角獸藥明康德截止昨天已經14個漲停板,而且依然沒有開板,這從某種程度上也側面反應出兩個市場投資風格的不同。眾所周知,港股相對於a股而言,歷史更加悠久,投資氣氛也沒有a股那麼濃郁,所以對於獨角獸概念的炒作也不會像a股這麼瘋狂。再加上此前已經有眾多獨角獸選擇在港股上市,也使得去年上市的那批獨角獸相對於港股而言,並沒有那麼稀缺,破發或許正是這些獨角獸企業業績和估值真實的反應。

    至於有人會說恆生指數今年整體低迷,對於獨角獸形成拖累,個人覺得這在邏輯上是行不通的,因為a股大盤也十分低迷,但是藥明康德依舊錶現搶眼,而且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工業富聯(富士康在a股的上市名稱)、寧德時代等獨角獸在a股也會表現不錯。

    另外,港股投資者也相對成熟,投資的主流邏輯還是以價值投資為主,以業績驅動為導向,不會刻意的去進行概念炒作。其實這個從去年胡深港通北上資金倉位以白酒、家電等白馬股為主就可以看出香港投資者的投資風格。而在港上市的獨角獸閱文集團明顯破發明顯,還有平安好醫生更是港股上市當天就破發非常明顯的佐證了港股投資者不擅長概念炒作。

    最後從資金層面,a股馬上加入MSCI,千億外資增量資金即將入市,而滬深港通北上資金也呈現加速流入態勢,南下港股的資金卻呈現淨流出。而且a股相對全球股票指數而言,明顯低估,所以這對與港股資金流入a股有極強的吸引力,港股市場在缺乏增量資金的同時,無市場資金提供更多的支援,當然也就更易受到冷落。

  • 5 # 郭郭36294858

    港股沒人忽悠,沒有韭菜可割,自然會破發。要是放在A股,那就不一樣了,有人會幫助吹虛忽悠,並且還有豐厚的韭菜可割,不僅不會破發,還會空手套白狼,圈到很多錢的。

  • 6 # 生哥理財

    獨角獸在A股是吃香的。你當然以為在港股也很吃香。事實上不是的。港股獨角獸上市以來卻遇冷,並沒有象A股那樣吃香。就連小米這樣的獨角獸在港股也不如之前預期的那麼好。平安好醫生上市當天就有高開低走的趨勢。之後好象並沒有出現象A股那樣的熱捧,相反是一路走低。上週五股價繼續大跌破發。按理說平安好醫生也是平安集團旗下醫療健康平臺,從題材的角度來看,是非常不錯的個股。但港資卻認為其盈利能力不足以支撐高估值,所以上市之後並沒有得到港資的青睞。另外一個獨角獸眾安線上,來頭更是響亮。是由阿里巴巴,騰訊和中國平安等國內名企共同投資設立的。看到這樣的來頭,想來公司上市必將遇到哄搶。沒想到上市之後非但沒有遇到哄搶。還一路走低。跌跌不休。目前也已跌破發行價。港資同樣認為其盈利能力不足以支撐這樣高的估值。因此,小米獨角獸之前在港股估值千億的,現在也被機構下調到700億左右。然後,看到港股如此理性對待獨角獸,A股卻是另外一翻欣欣向榮的景象。去年的華大基因在上市之後,股價一路狂奔。迴歸的三六零也是不知多少一字板。上週的藥明康德更是次新股裡面的一顆耀眼的明星。

    炒高了之後看看這些股價現在的走勢。華大基因一蹶不振,三六零也接近腰斬。開板後的藥明康德肯定也要遇到暴炒。還有上週完成申購的富士康,現在市場也是非常期待的。明明知道這些個股到最後都是一路向下。獨角獸看上去很美而已。但還是有很多資金去追捧。這就是A股。

    相對來說,港股則是從業績和盈利角度出發,是比較理性的投資。A股不知道何時才能理性地投資?獨角獸在港股和A股的待遇是冰火兩重天。這終究是由兩個市場不同的炒作風格引起的。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點贊評論在問答有排名的,希望多多點贊哦!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 7 # 三益寶

    港股“獨角獸”股價一路狂跌,可以說慘不忍睹。

    自帶各種光環的平安好醫生在港交所上市當天,出現“0”暴漲,次日跌破發行價54.8港元。

    平安好醫生破發並不是獨角獸首例,被稱為港股“新經濟四劍客”的眾安線上、閱文集團、易鑫集團和雷蛇,在短短几個月內市值就下跌了1800億港元,整體比上市初期最高點下跌了50%以上。

    為什麼一度被看好的港股獨角獸卻頻現頹勢?

    第一,瘋狂炒作,估值泡沫化。

    企業上市前大肆炒作,靠講故事、炒概念獲得估值明顯過高,帶有泡沫色彩,而上市後股價大幅下跌,更像是一個擠泡沫的過程。

    第三,持續盈利是硬傷。

    根據這些上市公司披露的業績和運營狀況,並沒有實現持續盈利的可能性,自然也滿足不了投資者對其高估值的預期。

    第三,較與A股,香港資本市場更趨理性化。

    被稱作“醫藥界華為”獨角獸的藥明康德,在開盤當天就出現了漲停。

    A股和港股對獨角獸截然不同的反應,也反應了兩類投資人的不同心態。相較散戶為主的A股受情緒影響較大,以市場機構投資者為主的港股則更加理性,更多是投資人自身對企業各項指標的綜合判斷,而非受外界炒作因素影響。

  • 8 # 立馬財經

    港股獨角獸頻頻破發,理性看待市場投資。

    在政策如此青睞獨角獸的背景下,監管在擔憂什麼?今年3月A股曾經掀起一輪獨角獸概念股的炒作熱潮,可謂是今年的最大黑馬、。

    但是從近期的港股市場的表現來看,港股市場上自帶各種光環的平安好醫生上市次日就破發,平安好醫生破發並不是獨角獸首例。

    而究其原因,第一是持續的盈利更不上過高的估值,勢必是造成調整的。第二是投資主體的影響比較大,港股投資者較多為機構。

  • 9 # 郭施亮

    獨角獸企業發行上市的步伐顯著提速,而港股市場IPO蜂擁而至,更大程度上得益於港股市場自身的開放程度、充分的市場化狀態以及較為活躍的市場表現等因素。實際上,自2017年年初以來,港股市場累計最大漲幅達到50%,而此前港股市場的持續走強,也成為了IPO顯著提速的重要市場基礎。與此同時,2018年的港股市場,可能其IPO募集資金規模達到全球第一名的水平,無論從IPO數量還是從IPO募集資金規模等情況來看,似乎有全面超越A股市場的表現。此外,對於獨角獸破發現象,多與高速IPO有關,而港股機制與A股市場有著本質上區別,港股本身屬於充分市場化表現,而A股市場則是市場化不那麼充分的市場。

  • 10 # 投資界

    近有小米、映客、51信用卡,遠有美團點評、同程藝龍等。今年來,內地企業紛紛進入了密集赴港上市籌備中。

      資料顯示,2018年上半年,香港IPO數量已衝至全球首位,其中共200家企業向港交所提交了申報稿,相比2017年同期港股市場共121家企業提交申報稿,同比增長65.29%。

      然而,六月以來港股跌跌不休,七月開局仍未止跌。對此,港交所行政Quattroporte李小加日前回應稱, 7月2日香港因假期休市,但其他市場開放,當中A股出現較大的震盪。現時國際市場狀況仍未明朗,貿易戰的威脅仍然存在,影響投資情緒,因此股市波動亦屬於正常反應,市場無需大驚小怪。

      

      港股,全球上市最熱

      港股半年IPO市場申報企業數量已經創了新紀錄,此外,也是2018年新增上市企業最多的市場。

      據Wind顯示,截至2018年7月4日,港股共新增103家上市公司,其中包含3家(碧桂園服務、上海實業環境、興華港口)透過介紹方式上市的公司,相比2017年同期港股共新增69家上市公司,同比增長49.28%。

      對比之下,截至2018年7月4日,A股共新增64家上市公司,美股(包含納斯達克、紐交所)共新增69家上市公司。港股新增上市公司的數量超A股39家,超過美股34家。

      去年開始,港交所做了很多改革,其中同股不同權是很大的推動力。相比港股要求低一些,企業上市成功率高。加上A股盈利標準提高,如果中國公司選擇海外市場,最好的地方就是在香港。

      泰合資本創始人郭如意在此前明勢資本峰會上解釋道:“為何都在這時集中上市?很多二級市場基金經理也表示不理解。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大家的恐慌情緒。投行們跟公司們吹風說能今年上不要明年上,能趕到7月份不要等到9月份上。所以,才有了恐慌情緒的集中爆發,大家都是被推著往前走。”

      猶記上一次國內網際網路企業蜂湧海外資本市場,是在2014年。那一年,網際網路科技半壁江山如阿里巴巴、新浪微博、京東、聚美優品、獵豹、陌陌等紛紛選擇海外上市。

      普華永道7月3日最新發布的報告預計,2018年全年將有220家企業赴港上市,全年集資總額預計將達到2000億~2500億港元,使香港有望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IPO市場。

      總市值超千億、百家VC/PE支援

      2018年以來,中國VC/PE募資困難,一季度金額同比下降74.85%,4月、5月的資料也仍持續低迷。機構沒錢,直接影響了一級市場投資。

      金斧子CEO張開興表示:“資本寒冬其實已經2年了,A、B輪企業很難融資。二級市場行情會比一級市場領先1-2年,現在是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的問題。很多公司估值不斷下調,但這也是下一個投資回報週期的大機會。”

      “錢荒”不斷加劇,對一些尚未實現大規模盈利的科技獨角獸來說,如果未在寒冬來臨前登陸二級市場,情況只會更糟糕,他們非常渴望港股這艘船。

      領域涵蓋教育、醫藥、手遊、互金等,背後更有IDG資本、紅杉資本中國、經緯中國、晨興資本、騰訊、阿里等等VC/PE、大公司支援。可以預料到,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還將有更多的企業赴港IPO,數量將非常可觀。

      頭頂著新經濟的帽子,這些即將遠赴海外上市的網際網路頭部玩家,早已估值過百億。他們的營收體量巨大,但是通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補貼打江山,流血守江山。

      加華偉業資本觀察到,按照5-7年的投資期限計算,2018年正是投資期的轉軌。這意味著扎堆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背後,正站著急需退出的投資機構。

      教育、生物醫療獨角獸迎來春天

      六月底,信達生物和盟科醫藥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7月初又出現兩家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AOBiome Therapeutics和Stealth BioTherapeutics。加上歌禮藥業和華領醫藥,排隊上市的生物科技獨角獸已經有6家。

      曾有投資人將“新藥從實驗室進入到臨床試驗階段”形象描述為新藥的“死亡之谷”,這似乎有些危言聳聽,但其中含義已經成為業內共識:一是新藥研發週期長,成果轉化過程風險大、成功率低;二是研發過程中所需資金量巨大,投資持續性往往成為新藥研發成與敗的關鍵。

      教育亦是如此。自2017年起,在面對A股估值、監管力度等問題之下,許多內地教育公司選擇了赴港上市。加上在“同股不同權”、"新三板+H股"等政策改革的當下,港交所成為了創業者眼中的重要備選之地。

      2017年9月《民促法》的第二次修正和落實之後,被進一步引爆,點燃了民辦教育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情。僅去年就有睿見教育、宇華教育、民生教育、新高教集團、中教控股5家教育集團登陸港股市場。

      今年3月末,希望教育、益達教育已經遞交了港股招股書,除此之外,華圖教育、春來教育、天立教育、卓越教育等多家教育機構也在衝刺港交所。

      出現“扎堆IPO”,主要是因為修訂後的港交所《上市規則》於4月30日正式生效。新增內容包括容許“尚未透過任何主機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發行人”和“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來港上市”,以及“新設便利第二上市渠道接納大中華及海外公司來港作第二上市”。

      獨角獸上市之後呢?

      7月6日早間,小米公佈了IPO公開配售結果。根據小米集團釋出的公告,按每股17港元的發售價計算,經扣除包銷費用及佣金和公司應付全球發售相關的估計開支,估計將收取的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約為239.75億港元。

      另一邊,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稱,一些機構投資者7月5日在暗盤交易中看到的出價低至15.40港元,沒有人賣出。而這已經比小米的發行價低了9.4%。小米估值不斷下調,投資者也顯得疲弱。

      王功權近日發朋友圈表示:“小米和美團IPO三個月內的股價走向,將深刻影響中國創投行業的投資價值取向。將來回顧起來就會發現,這兩個公司在這個歷史階段,具有標誌性的意義。好,則大家繼續做爆炸成長夢想;不好,則風險投資的一個泡沫時代結束。”

      事實上,港股雖熱,但破發潮也在同一時間發生。Wind顯示,截至7月4日,在港股新增上市的100家(剔除3家透過介紹方式上市的企業)企業中,75家企業存在破發的現象,破發率高達75%。

      據《證券時報》統計,2018年以來港股發行的新股,破發率達到72%。此前被市場稱為“新經濟五劍客”的眾安、閱文、易鑫、雷蛇與平安好醫生股價均呈現較大跌幅,其中易鑫和雷蛇的股價已較歷史高位已下跌超過50%,只有閱文漲回了發行價。

      高估值曾是獨角獸們的榮耀,他們需要這個肯定,但如今似乎也變成了“負累”。當下若IPO成功,企業的融資渠道將大大擴充套件,持續穩定的現金流也會不斷湧入。科技型企業將因此改善自己的資產負債率,提高現金流的質量,為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郭如意指出:“最近有兩個關健詞:破發和倒掛。中概股上市之後,不管是美國還是香港,破發機率極高,破發之後持續低於發行價的公司很多,TMT行業去年下半年後上市的公司,今天價格還在發行價以下的接近50%,這是一個很恐怖的現象,二級市場的定價變成這樣,一級市場是不是價格體系要回調?一級市場投資機構的回報受到質疑,這一定程度也影響一級市場基金本身的回報和募資。”

      “下半年可以看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出貨潮,美股港股至少150家公司在排隊,這150家公司能不能半年內被消化掉還是個問號。”面對瘋狂撇泡沫的現象,對於最後一輪進去的投資人來說何去何從,很多人都不清楚。

      一個不恰當的比喻,眾人在森林裡被猛獸追趕,你可能跑不過猛獸,但若想活著絕對不能跑在最後。絕大多數獨角獸,已經失去了不上市的退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BA現在最有錢的老闆是誰?球隊實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