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曹老師xixi

    三宣六慰的地理位置

    明朝三宣六慰大致包含的地方,除了雲貴地區以外,還有緬甸、泰國北部和寮國的中部,如圖。

    三宣六慰的由來

    都知道明朝政權實際上繼承於元朝,朱元璋朱棣對此都是承認的,元朝由於實行侵略擴張策略,對中南半島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侵佔,東南亞的各大小政權都增設了宣慰司,因此明朝建立後,這些地區的歸屬問題就上了檯面,當時正值明王朝強大的時期,後來被稱為三宣六慰的地方也表示臣服於中央王朝。

    因此明朝在此設定了三宣六慰,由於地理遙遠,雙方在相互妥協的情況下,明王朝採取了吐司冊封模式進行統治,即地方承認中央的統治,但中央不在地方駐軍。

    大致就是這樣。

  • 2 # 奇趣講史

    據《百夷傳》載百夷泛指雲南三司治下白夷、漂人、古剌、哈喇、緬人、結些、哈杜、怒人、蒲蠻、阿昌等民族、部落。”

    簡單介紹:三宣六慰是指明朝在中國西南地區和中南半島設定的管轄機構統稱。

    三宣指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六慰指車裡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寮國宣慰司。

    管轄地區

    緬甸宣慰使司、孟養宣慰使司、木邦宣慰使司部分在今緬甸境內,八百大甸宣慰使司在今泰國境內,車裡宣慰使司的部分、寮國宣慰使司的全部在今寮國境內,餘均在中國雲南境內。

    緬甸土司

    1368年,元朝滅亡,明朝興起。中國仍然是大一統的封建帝國,緬甸各王邦部落仍是分裂狀態,大多臣服明朝,接受土官封號,為明朝的“土司”。以今緬甸中部阿瓦(今曼德勒附近)為都城的緬王,於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派使臣板南速剌經雲南到南京朝見朱元璋。第二年,朱元璋宣詔設定“緬中宣慰使司”,任命卜刺浪為宣慰使。

    其時,雲南麓川(今瑞麗)傣族土官思倫發武裝侵奪緬境土司,卜剌浪遣使嚮明朝廷訴說,朱元璋派欽差大臣“諭緬及百夷罷兵守土”,思倫發聽命,紛爭得以緩和。明永樂二年(1404),明成祖詔設“緬甸宣慰使司”,任命緬王那羅塔為宣慰使。明宣德二年(1427)明宣宗任命莽得刺為緬甸宣慰使。自朱元璋洪武二十六年(1393)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緬甸宣慰司6次派代表團“朝訪”明朝,明朝5次派使節訪問緬甸宣慰司。

    雙方密切的政治關係,使經濟文化交流呈現繁盛景象。木邦等上緬甸地區的食鹽由雲南內地供給;盂密寶井的玉石得到開採,大批雲南人到緬北開採玉石,運往雲南騰衝加工,再運銷中國和東南亞各地。

    寮國土司

    明朝寮國宣慰司的地域範圍,《明史·寮國傳》說:“八百、車裡與寮國相近,孟艮在寮國上流”,“其地東至水尾,南至交趾,西至八百,北至車裡”。《明史·地理志》說:“東南有三關與安南(越南)界,西北距雲南布政司(駐今昆明)六十八日程。”

    14世紀中葉,明朝取代元朝統治中國。老告土官在明初的洪武年間就兩次到明朝“朝貢”。洪武十六年(1383),“麓川、緬甸、車裡、寮國、八百皆內附,準為宣慰司”。①“洪武三十五年(1402)九月戊戌,寮國土官刀線歹入貢。”明成祖即位的第二年,建立寮國宣慰司。《明實錄·成祖實錄》載:“永樂二年(1404)四月己亥,設寮國軍民宣慰司,以土官刀線歹為宣慰使,命禮部鑄印給之。”寮國宣慰司建立之後,對明朝的人貢最勤,聯絡最頻繁。

    據《明實錄》和《明史·寮國傳》等史籍的記載,明朝時期,寮國土司嚮明朝人貢達30多次,是雲南省管轄的土司中入貢數最多者,從明初至明末萬曆年間,不曾間斷。寮國嚮明朝人貢的貢品為馴象、象牙、犀角、香料、金銀器等土特產品。明朝“回賜”與車裡宣慰司(今西雙版納)同等對待, “宣慰使:綿二段,芝、紗、羅各四匹;妻:芝、絲、羅各三匹;差末頭目:每人綸絲、紗、羅各四匹,折紗絹二匹,布一匹;通事(翻譯):每人綵緞一表裡,折紗絹一匹,俱與羅衣一套;象奴、從人:每人折紗綿布一匹絹一套,俱與靴襪各一雙”。

    泰國土司

    明代八百大甸宣慰司的地域,景泰《雲南圖經志書》卷六說:“東至寮國,南至波勒,西至木邦,北至孟艮”。大約包括現在泰國北部的難府、帕府、南邦、南奔、夜豐頌、清邁、清萊等府之地。宣慰使駐今清邁,與元代八百等處宣慰司轄境不完全相同。南面的波勒即今彭世洛,已是暹羅國版圖。又《明史·八百土司傳》說:“其地東至車裡、南至波勒,西至大古喇與緬鄰,北至孟艮”。

    明朱孟震《西南風土記》載:“緬甸、八百、車裡、寮國、擺古雖無瘴而熱尤甚,華人初至亦多病,大而與之相習。”《明英宗實錄》卷一一七載:“近邊牟利之徒,私載軍器之物,潛入木邦、緬甸、車裡、八百諸處,結交土官人等。以有易無,亦有教之冶兵器,貪女色留家不歸者。”談遷《國榷》卷二十六載:“邊民潛入木邦、緬甸、車裡、八百等牟利生釁。”

    伴隨政治、經濟交往,文化交往也相應地密切起來。明朝廷在八百大甸宣慰司內設定“都事”、“經歷”各一員,負責翻譯漢泰公文,由明朝吏部選派人員前往任職。①為了訓練八百泰文的翻譯人員,明朝廷於宣德六年(1431)在四夷館內增設“八百館”。

    宣慰使司

    明代宣慰使司設宣慰一人,從三品;周知一人,正四品;副使一人,從四品;僉事一人,正五品。宣撫司設宣撫使一人,從四品,同知一人,正五品;副使一人,從五品;僉事一人,正六品。

    宣慰使、宣撫使管轄司內軍民之政,原屬吏部。後明朝政府因宣撫司、宣慰使司都領有士兵,於洪武末年改由兵部管轄,但實際上沒有全部貫徹。

    宣撫使、宣慰使定期朝貢,按年交納定額賦稅,稱為差發,戰時聽供朝廷徵調。明代統治者設定宣慰使司、宣撫司等土司制度,以土司治土軍民,是藉助傳統統治權力來達到控制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目的。

    有明一朝,一直疲於應對麓川、木邦、孟養等土司間紛爭,未有善果,及至國力不振,邊地土司益加失控。境外沒有強大政權時,明廷“析麓川地”固然便於其管理,一旦境外出現強大政權,因“析地”帶來的邊地力量分散及力量內耗的諾病便一覽無餘。所以,“析麓川地”是明朝失地於洞吾王朝的直接導因。

    在南詔及其後續政權以及明代三宣六慰地區的篡權奪權的人員都是當時統治圈子裡的高階官員。其中經歷,衛所軍民貪圖美色寶石販賣軍火科技;程宗貪縱孟密;嶽鳳、陳安、景宗真、罕虔構緬入侵;鎮守使宦官貪暴(雲南的鎮守太監、礦監稅使加劇了邊疆緊張局勢, 摧殘社會經濟。

    而他們對地方的影響與個人品德素質和最高統治者的態度有關);高階官員捲入腐敗案或勒索土官(停止下西洋後政府不能以實物稅抵俸祿,資金不足導致政府官員俸祿少得無法維持生活, 以至一些高階官員捲入腐敗, 在京官員被外放到各省時, 沒有旅行資費與津貼, 除舉債外, 根本無法到達新的任職地方。);張居正下令要雲南棄捕戰敗被圍困的莽瑞體;八關勐卯屯田(不包括蠻莫敗筆);思正內奔被殺;索賄致思哲、罕拔、線貴、多安民叛歸緬甸等。加上朱元璋華夷之別的思想下“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的皇明祖訓金句屢屢在明朝關鍵走向時出現,導致官員一直處於被動防守狀態。

    明朝設立的三宣六慰對他統治疆域有極大好處,但也是權臣獲利的選擇方向,總的來說利大於弊。

  • 3 # 125878215蜂獾

    感謝悟空邀請。很多華人都不知道,明朝的疆域有多廣闊,往日擁有的南端國土,己經非常接近赤道,縱觀中國歷史,幾千年歷史滄桑,幾經沉浮,就是到了晚清才被列強欺負,中國在此以前,中國從那方面都領先世界,明成祖朱棣才是真正有作為的皇帝,橫掃四方,開疆拓土,朱棣治理國家有聲有色,國力強大,鄭和七下西洋,這才叫威懾四方,當時日本看到鄭和船隊,表示接受冊封,願意稱臣納貢,日本正式成為大明藩屬,越南也納入大明版圖,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大明王朝在越南設定交趾布政使司,嘉靖19年公元1540年,大明再次設立安南都統使司並正式納入版圖,一直到明朝滅亡為止,鄭和船隊來到中南半島,就是現在緬老泰地區,在這裡設立,三宣六慰,照樣劃入大明版圖,設立宣慰司,大家現在都知道馬六甲海峽,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馬六甲海峽是海上交通咽喉要道,大家知道嗎?,在當時大明王朝,馬六甲海峽是由大明水師直接掌控,誰敢不服定叫敵人有來無回,可以說大明王朝是中國古代海軍最牛逼最輝煌巔峰時期,可以暢遊東南亞,印度洋,如果把這些地方攏在一起來看,大明王朝疆域就非常大,按照現在領海劃分,幾乎整個印度洋都是大明王朝的,可以說朱棣在中國歷史上唯一具有先進海權意識的君主皇帝,開拓萬里海疆,大明王朝領土直達赤道。

  • 4 # 真誠地看著你

    三宣指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六慰指車裡軍民宣慰使司、緬甸軍民宣慰使司、木邦軍民宣慰使司、八百大甸軍民宣慰使司、孟養軍民宣慰使司、寮國軍民宣慰使司。三宣六慰的範圍除了國內部分外,大致還包括今緬甸那加山脈、親敦江和伊洛瓦底江以東地,泰國和寮國的北部。

    (搜狗百科)

  • 5 # 風光藝境

    “三宣六慰”是明代對滇西南九個重要土司的總稱。

    “三宣”指明代在雲南邊地設定的三個較大的土司,即南甸宣撫使司、幹崖宣撫使司、隴川宣撫使司。

    “六慰”指明代在雲南邊地設定的六個較大的土司,即車裡宣慰使司、孟養宣慰使司、木邦宣慰使司、緬甸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宣慰使司、寮國宣慰使司。

    “三宣六慰”皆隸屬明雲南布政司,宣慰使司高於宣撫使司。

    三大宣撫使司:

    1、南甸宣撫使司——治老官城,今雲南梁河縣西,不久移治蠻幹,今梁河縣東北九保。轄境約當今雲南騰衝市以南、龍川江以西地區。

    2、幹崖宣撫使司——治今雲南盈江縣東北新城鎮,轄境相當今雲南太平江流域。

    3、隴川宣撫使司——治今雲南隴川縣西南巴弄;轄境相當今雲南隴川、瑞麗、潞西等縣市。

    六大宣慰使司:

    1、車裡宣慰使司——治今雲南景洪市東南景蘭,後移治今景洪市,又移治景洪市東北小孟養。轄境約當今雲南景洪、江城、勐臘、勐海等市縣及寮國烏怒、孟烏再和緬甸景棟等地。

    2、孟養宣慰使司——治今緬甸喀欽邦孟養。1404年由孟養長官司改置,1438年廢。

    3、木邦宣慰使司——治今緬甸新維,轄境約今緬甸薩爾溫江以西之南北撣邦地區;1605年入於緬甸。

    4、緬甸宣慰使司——治今緬甸阿瓦,轄境東至木邦宣慰使司界,南至海,西至戛裡界,北至隴川宣慰使司界。

    5、八百大甸宣慰使司——治泰國清邁,轄境相當今緬甸撣邦東部、薩爾溫江以東、湄公河以西地區;明世宗嘉靖年間入緬甸。

    6、寮國宣慰使司——治今寮國琅勃拉邦。

    透過上述詳列“三宣六慰”所轄之地,可知“三宣”轄境皆仍屬今中國雲南省。“六慰”中,車裡宣慰使司轄地部分屬於今中國雲南省,餘者分屬今寮國、緬甸;而孟養、木邦、緬甸、八百四宣慰使司之轄地皆為今緬甸所有;寮國宣慰使司轄地歸今寮國。

    看到原本屬於中國的土地,至明中後期及至清代卻陸續歸屬他國,著實令人扼腕惋惜!

  • 6 # 穿越時空感受歷史

    “三宣六慰”

    三宣指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隴川宣撫司。六慰指車裡宣慰司、緬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寮國宣慰司。

    “三宣六慰”都是土司,即其長官都由當地部族或政權的首領世襲,內部自治,但經濟上要承擔朝廷的“徵役差發”和“貢賦”,土兵(地方軍隊)要接受朝廷或上級的調遣。因地理位置的不同,這些土司又分為內邊區和外邊區兩種,明朝對它們的統治方式和控制程度雖不相同,但它們都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

    《明史·地理志》說:“亦日擺古,濱南海,與暹羅鄰”

    據《明史》“土司傳”記載,明朝在今緬甸境內除設定了緬甸宣慰司外,還設定了許多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長官司、御夷府;計有孟養宣慰司(駐今緬甸西北克欽邦境內莫寧)、木邦宣慰司(駐今緬甸撣邦興維)、大古剌宣慰司(在今緬甸南部勃固一帶,《明史·地理志》說:“亦日擺古,濱南海,與暹羅鄰”)、底馬撒宣慰司(在今緬甸東南部德林達依省.《明史·地理志》:“在大古剌東南”)、底兀剌宣慰司(駐今緬甸撣邦西北孟密)、蠻莫安撫司(駐今緬甸克欽邦東南莫茂)、孟艮御夷府(駐今緬甸撣邦景棟)、小古剌長官司、茶山長官司、底板長官司、盂倫長官司、八家塔長官司(此五長官司,《明史·地理志》說:“皆在西南極邊”,地近大古剌、底馬撤、底兀剌三宣慰司,當在今緬甸南部)、裡麻長官司、東倘長官司、促瓦長官司、散金長官司(此四長官司地在今上緬甸)。明代在今緬甸境內設定的這些土司,都劃歸雲南承宣布政使司管轄。他們臣屬於明朝,並不是因為受到明朝的軍事威脅,而是在各王邦部落分裂的狀態下,主動臣服。明朝不向這些地方派遣官吏和徵收賦稅,由土官自己進行統治。他們以“朝貢”方式與明朝保持聯絡,由土官本人或派使者到明朝都城或雲南省城“朝貢”。各土司間發生矛盾紛爭,甚至軍事衝突,明朝廷或雲南承宣布政使司為之進行調解,他們大多尊重和接受調解。這方面的事例,史籍多有記載。

    明初,雲南麓川土司叛亂,緬甸、孟養等宣慰司曾協助明朝平亂,捉拿叛亂首領思倫發父子。概括說來,據《明史》等以及英華人哈威所著《緬甸史》的記載,在隆慶末年(1572)以前的200年間,今緬甸境內各王邦部落大多主動接受明朝的土司設定,臣屬明朝,透過“朝貢”方式,與中國保持著密切的政治聯絡。

  • 7 # 穿越再現彼岸

    明朝初年,朱元璋在西南邊疆設定雲南承宣布政使司,屬於明朝國家一級行政區,稱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稱“行省”或者“省”,但是和現在的“省”是同一級別的存在。在雲南承宣布政使司之下,有很多少數民族聚居,為了方便管理,在布政使司之下設定二級行政管理部門,管理少數民族事務,稱宣慰使司、宣撫司。雲南布政使司之下有三個宣撫司,六個宣慰使司,合稱“三宣六慰”。(朱元璋中年像)

    明朝的宣慰使司和宣撫司的配置如何?

    宣慰使司和宣撫司設定的初衷是為了方便管理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部落,在這些少數民族的聚集地區設定宣慰使司或者宣撫司,用當地土司(或者當地人)來管理少數民族,類似於民族自治地方政權。

    明朝的宣慰使司配置:

    宣慰使一人,從三品;州知一人,正四品;宣慰副使一人,從四品;僉事一人,正五品。

    明朝的宣撫使司配置:

    宣撫使一人,從四品;同知一人,正五品;副使一人,從五品;僉事一人,正六品。

    宣慰使的官職雖然大於宣撫使,但兩者之間沒有統屬關係,都是獨立存在,都對布政使司(省級單位)負責。

    明朝的“三宣六慰”的演變和管轄區域。

    從大的方面講,“三宣六慰”負責管理的區域包括現在雲南省的少數民族地區、緬甸大部、泰國一部、寮國中北部地區。(三宣六慰圖,南甸、幹崖位於現在雲南境內未標明)

    一、明朝時期,在雲南布政使司下設定了“三宣六慰”:

    三宣: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麓川平緬宣撫司;

    1、南甸宣撫司。管轄地域屬於中國境內,東至騰衝小龍川寨、北至騰衝、南至幹崖、西至木邦孟木寨;

    2、幹崖宣撫司。管轄今天雲南太平江流域;

    3、麓川平緬宣撫司。治所在今天的雲南瑞麗縣,管轄瑞麗、隴川全境,潞江東西各一部分,包括緬甸撣邦的一部分。

    六慰:車裡宣慰使司、緬甸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宣慰使司、寮國宣慰使司、孟養宣慰使司、木邦宣慰使司。

    1、車裡宣慰使司

    車裡宣慰使司是比較古老的土司,管轄地區在現在的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2、緬甸宣慰使司。(緬中宣慰使司,朱元璋時期)

    緬甸宣慰使司的首領隸屬於阿瓦王朝,治所在緬甸的曼德勒。

    東至木邦宣慰使司界,南至南海(安達曼海),西至戛裡界,北至隴川宣撫司界。

    3、八百大甸宣慰使司。

    八百大甸宣慰使司管轄區域在泰國的北部地區,根據歷史記載:

    東至寮國,南至波勒,西至木邦,北至孟艮。

    包含了現在泰國北部的難府、帕府、南邦、南奔、夜豐頌、清邁、清萊等府,宣慰使治所在清邁府。

    4、寮國宣慰使司。

    根據史書記載,寮國宣慰使司的轄區在現在寮國的中北部地區,史書這樣描述:

    其地東至水尾,南至交趾,西至八百,北至車裡其地東至水尾,南至交趾,西至八百,北至車裡。

    和明朝的交趾布政使司接壤的,交趾布政使司包含現在的廣西一部、越南北部、寮國一部分地區。

    5、孟養宣慰使司。

    孟養宣慰使司管轄地在現在緬甸西北部的克欽邦一帶的區域。

    6、木邦宣慰使司

    管轄區域在現在緬甸撣邦東北部地區。(明成祖朱棣像)

    二、明成祖朱棣時期再立三個宣慰使司

    明成祖朱棣時軍事力量強大,在緬甸的南部、西部建立了三個宣慰使司,分別是:

    1、大古剌宣慰使司(1406年)。

    管轄區域在緬甸南部的勃固省,明宣宗朱瞻基(朱棣的孫子)是就不再朝貢了。

    2、底兀剌宣慰司(1424年)。

    轄區在緬甸西南部的若開邦,宣德五年(1430年)之後不見記載,也就是不來朝貢了。

    3、底馬撒宣慰司(1406年)。

    現在的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那加蘭邦一帶。1408年就不來朝貢了。(底馬撒宣慰司圖,治所所在地)

    朱棣時期設定的三個宣慰使司比較短暫,直達印度洋,還包含了印度的一部分。(明朝朱棣設定的三個宣慰使司)

    明朝“三宣六慰”後來的歸屬如何?

    1531年,緬甸的東籲王朝興起,而明朝已經開始衰落,明朝的“三宣六慰”開始歸附東籲王朝。

    從嘉靖到萬曆年間,大約半個世紀以來明朝和緬甸展開了規模不大的戰爭,為了爭奪邊疆地區的控制權,稱之為“明緬戰爭”或者“明緬之戰”。(明神宗朱翊鈞像)

    經過長時間的戰爭和內鬥,明朝真正掌握的只有:

    車裡宣慰使司、南甸宣撫司、幹崖宣撫司、麓川平緬宣撫司(隴川宣撫使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去提高孩子的成績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