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寧波傑士紅幫洋服
-
2 # 藍天沃土成愛民
謝邀。首先說,這是一種外交手段,也是一種治國策略。軍事上有一種理論叫“打不贏就走”。這裡走,是一種主動撤退。是為了儲存實力,以利再戰,而不是單純地逃跑。“和親”也是這樣,既然沒有把握消滅對方,採取“和親”也失為一種好策略。等自己強大了,有了必勝的把握,哪還不是願意“和親”就“和親”,不願“和親”就不“和親”,你不服就揍你,直到把你打趴下,老老實實跪地稱臣。“和親”作為一種治國政策,它的立足點必須是爭取和平,換取時間,奮發圖強。而不是屈辱偷生,苟延殘喘。漢唐利用了“和親”,爭取了時間,強大了起來,成為了當時稱霸的強國。是“和親”政策的重大勝利。北宋和滿清,面對強敵,一味送錢送國土,而不是利用爭取來的時間改革圖強,結果直到亡國也沒求來和平。
-
3 # 聞紅陽
利用美色換取和平,說明犧牲女性,比動用武力爭取和平,所付出的代價要小的多。想國泰民安,必須以和為貴,用武力征服,定會勞民傷財,靠武力成功征服的,也只有雄才大略的漢武大帝了。
-
4 # 張思遠33
漢唐和親不能單純的說明那是屈辱,有些是權宜之計,這種情況在當時世界史上很是普遍!其實漢唐是中國的鼎盛時期,但是建國初期,國力不是那麼的雄厚,漢劉邦曾經被兇奴包圍,後用計謀脫圍,因為當時漢朝連年戰爭,國力衰弱,加之兇奴都是騎兵,來的快,去的也快,漢朝大多是部兵,根本無力和兇奴爭鋒,為了爭取時間,只有用和親的辦法,和一些國家結盟,共同對付敵人,例如用自己的宗族的女兒,命名細君公主,和親烏孫國,希望得到烏孫的寶馬,當時烏孫用一千皮寶馬作為聘禮,娶細君公主。當然也希望連合烏孫一起打擊兇奴。也有恥辱時候,如有名王昭君出塞就是被兇奴強迫,出於無奈把宮女嫁給了兇奴王。由於和親政策,使漢朝爭取了時間,積累了財富,一舉將兇奴消滅。
至於唐朝,那更是強盛至極,嫁文成公主完全是出於民族團結,當年吐蕃也很強大,他為了依付唐朝,向唐王李世民求婚,希望嫁娶公主給吐蕃王松贊干布 ,可是李世民覺的是一種侮辱,拒絕吐蕃求婚,松贊干布也覺得下不了臺,於是發兵進攻唐朝,大兵壓境,唐將牛進吐擊敗吐蕃軍,後候軍集衰大軍壓境吐蕃,吐蕃方知唐朝的歷害,趕快謝罪賠禮,唐王原諒了吐蕃,松贊干布又送五千兩黃金,及眾多珍貴財寶,向唐朝求婚,這樣,李世民從宗室選一公主,嫁給了松贊干布,這就是文成公主。以後大家都知道,文成公主在西藏很受歡迎,松贊干布也甘心做了唐朝的女婿,成就一段佳話!謝謝!
-
5 # 美國GE
漢唐時期生產力還是比較低下,維持秩序仍然是大量的穀物分配製度來完成。銅幣仍然處於弱勢!有時候碰到旱災影響,政府的徵糧工作幾乎停滯甚至取消,此時銅幣作為薪資及政府採購專案費用強行推進,作為緩衝作用!到了新朝(王莽時期)國家土地資源幾乎全部建立檔案,土地人口也記錄在冊。這樣土地+人口=總經濟體量,相對應的幣值就一清二楚,皇帝也就第一次知道自己擁有的價值是多少。
實際上,漢唐時期基本以封藩制貫穿整個歷史。這種血緣紐帶形成固有的群體,與周王朝很類似,皇帝也非常警惕。中央也只能養一些御林軍作為自己軍事底線,而藩王則擁有的軍隊一般都會強於中央!這種低成本執行軍事力量,有很大弊端!藩王對領地的無休止要求是侵害皇權最大的困惑。唐朝更扯淡,節度使已經成為地區軍事首腦,有的更是割據一方。唐朝中央政府已經淪落到與周王很相似了,任何外來軍事行動,唐中央政府毫無干預能力!滅亡後形成五代十國等軍閥割據的混亂時代。
-
6 # 夏池與秋葉
和親是指中國歷史上的中原王朝與邊疆少數民族首領締結婚姻關係,來達到某一種政治目的,後來逐步成為很多中原王朝處理對外民族關係的一種外交政策。和親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有時的確是一種無奈,但是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它為王朝爭取到了休養生息的時間和機會,同時增進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中國歷史上的和親,始創於西漢太祖高皇帝劉邦。自從公元前三世紀末匈奴汗國自北方崛起之後,兩千年間中國漢民族的外患,基本都來自於北方。南方的富庶對於那些長期生活的寒冷荒涼地帶的北方遊牧民族,是一個難以抵擋的誘惑。他們垂涎於南方的絲綢、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驚奇於南方阡陌交通的農田,最簡潔明瞭獲得這些東西的辦法,就是搶劫。
劉邦在統一全國初期,信心大增,不能忍受北方匈奴的這種侵略,親自率大軍進攻匈奴,卻遭遇大敗,被冒頓單于(鳴鏑弒父的那位匈奴首領)圍困在一個叫白登的地方。後來使用了賄賂冒頓單于夫人的手段,才狼狽地突圍逃出。
劉邦的一位大臣婁敬這時候進言說:中國當前還十分疲弱,不宜和匈奴作戰。而冒頓是一個連自己父親都能殺害的兇手,除了武力什麼都不認。唯一能降服他的辦法就是把公主嫁給他,再給他一筆豐厚的嫁妝,這樣他不用搶劫就能得到這麼多財富,還成為中國的女婿。女婿自然就不能和岳父作對,以後冒頓和公主所生的兒子,自然會繼任匈奴單于,更是中國的外孫外甥,更不能和外公舅舅作對。
婁敬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政治家通常能看到二三十年之後。劉邦欣然接受這個建議,立即下令自己的獨生女兒魯元公主離婚,準備遠嫁匈奴。皇后呂雉不捨,死活不同意,阻擾公主出行,最後劉邦挑選了一位皇族的女兒,冊封為公主,帶著足以使冒頓單于心動的豐厚嫁妝,送到了匈奴汗國。
自此和親政策登上中國歷史舞臺,成為中原王朝對待北方和其他少數野蠻民族的不二法寶。而且越是強大的中原王朝,越是善於使用和親政策,如漢朝、唐朝、清朝,越是昏暗積弱的王朝,越是拒絕和親,如宋王朝、明王朝。和親給西漢帶來了六七十年的和平,使西漢安全度過了瓶頸——七國之亂。試想七國之亂時匈奴汗國再乘虛侵犯,很有可能西漢王朝就會瓦解成另一個戰國時期。
到了漢武帝劉徹時期,由於中國王朝的強大,西域各國紛紛以娶得中國公主、成為中國女婿為榮。因讚賞烏孫王國對西漢的臣服,一位美麗的中國公主劉細君嫁給了烏孫國王昆莫,匈奴汗國想拉攏烏孫國,也急忙送了一位匈奴公主過去,想以此抵消大漢王朝的影響力。因此和親政策已不僅僅是中原王朝才會使用的政治策略。
唐王朝最著名的和親即是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與吐蕃的和親,最初目的是為了在背後牽制吐谷渾王國,但是唐王朝卻忽視了吐蕃的實力,最後不得不反而扶持吐谷渾,把弘化公主嫁給了吐谷渾國王慕容諾曷缽,以表示唐王朝是其強大的後盾。
在文成公主進藏後六十多年,唐朝另一位有名的和親公主——金城公主,遠嫁吐蕃贊普尺帶珠丹。這兩位公主的嫁妝除了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之外,還有大量的佛經、農書、醫書和大批工匠,對促進唐王朝和吐蕃間經濟文化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對吐蕃吸收漢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和親政策發展到後來,不僅僅是用來取得休養生息的機會,也不是一種示弱的表現,而是國與國之間的政治謀略和外交手段,其達到的效果不是普通使用武力便能取得的。
-
7 #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這篇文章可以起名叫《公主和親的政治性選擇》。
“唐朝公主和親的政治性選擇”,這段話換成人話說就是,唐朝的公主“和親還是不和親”、“和誰和親,不和誰和親”是以政治性的訴求為基礎的。
那什麼才是政治性的訴求呢?
用最直白的話說就是,以和親為手段“付出最低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
這麼說是不是感覺有點像做生意的奸商?
您還真別說,皇帝和姦商之間,真沒多少本質上的區別。
二者都謀求“以最低成本獲取最好利益”,唯一的區別僅在於棋盤大小不同。
自古以來,“效費比”就是考量事務可行性的基礎,從不考慮效費比的皇帝,通常都幹不太長,比如隋煬帝。
由此可見,“公主和親”算是一個效費比相對優秀的“低成本解決方案”,因為戰爭毫無疑問是成本最高的方式。
但很多不是皇帝的網友,不是這麼考慮問題的。在他們的邏輯裡,大概只有以下幾句話,“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口號確實很熱血,也很動人,但任何事情都需要相應的物質基礎,就像如果沒有文、景兩朝的委曲求全、辛苦經營,漢武帝憑什麼“逐匈奴於漠北”,他又拿什麼來“逐匈奴於漠北”?
另外,任何事情都在不斷變化之中,沒有任何兩個朝代完全一樣,甚至一個朝代中,前後兩任皇帝面臨的情況都不盡相同,由此“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呂氏春秋·察今》)才成了定論。
同樣,公主和親的情況也千差萬別,確實有些公主是被逼無奈遠嫁,但同樣,有些公主是存在主動選擇權的。
那唐朝和親的公主是哪種情況呢?尤其是和親吐蕃的兩位公主,又分別是什麼情況呢?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公主和親”本來應該是雙向的,沒有人規定“中原王朝只能嫁女兒,而不能娶媳婦。”
但縱觀中國歷史從未發生過“公主和親”是皇帝娶異族皇后的情況。這是什麼原因呢?對於這一點,李世民在《貞觀政要》裡把話說了一半。
這段話意思是異族首領娶了唐朝公主,如果生下兒子,就是唐朝的外孫,等他做了首領,入侵中國前總要考慮考慮。
我相信在說這番話時,李世民是很有自信的。
此時唐朝東亞霸主的地位毋庸置疑,四夷賓服也是事實。另外唐朝文化上的軟實力也不容小覷,各方異族都將子侄送至長安,這些入太學的貴族子弟,絕大部分都成了唐文化的鐵粉。
甚至在中宗期間,出現過吐蕃學子實在不想回國,請人代言皇帝:“跟中國內說,我已經死了(“伏望報之雲其使已死”)”。
但把李世民的話反過來想,就知道唐朝皇帝無論如何不會娶異族首領之女了。
其實,突厥曾數次請求嫁女為妃,但唐朝始終左推右擋就是這個原因。這說明在“公主和親”的問題上,心理上就已經有了選擇性。
我估計,有人看到這裡會心有不屑,“如果不是唐朝實力弱,還用的著和親麼?打就是了,直到打服了為止。”這種戰爭販子言論在網上很有市場,那我們就來看看唐朝19位和親公主都出於什麼時代吧。
上面是我從《唐會要》中整理出的《唐朝和親公主基本資訊一覽表》,表中的19位公主都是和親成功的,另有幾位公主許了婚,但唐朝後又悔婚,未能成行,不在此列。
表中有一處頗為值得玩味,如果以皇帝的時期作為劃分,太宗李世民時期共有6位公主出嫁,佔比31.6%;中宗李顯時期1位,就是金城公主;玄宗李隆基時期最多達到了8位,佔比42.1%;肅宗、代宗、德宗、穆宗時期各1位。
換句話說,初唐、盛唐時期和親公主15位,佔比高達79%,而到了內憂外患的中唐、晚唐,只有4位公主和親,佔比只有21%。
如果按照網上流行的理論,豈不意味著初唐、盛唐弱於中晚唐?
當然,必須得承認中晚唐時期的公主和親,帶有一定無可奈何的成分。四位公主全部出嫁回紇(後改稱回鶻),說白了就是為了拉住回鶻,共同對付吐蕃。
但至少在初唐、盛唐時期,嫁不嫁公主,同不同意和親,唐庭是有選擇性,不是誰來求婚都答應。例如,貞觀十七年(643年)李世民就曾拒絕了薛延陀的求婚請求,同樣貞觀十年(636年)吐蕃第一次求婚也無情被拒。
從這個角度上說,松贊干布以此為藉口,向唐朝展示軍事實力是有可能的。
因為至少在很長一段時裡,能不能娶公主為妻(“尚公主”)代表著是否得到了唐朝的認可及支援。
基於同樣的原因,玄宗開元十二年(724年)突厥毗伽可汗在求婚被拒後,才會口出怨言“屢請不獲,愧見諸蕃耳”。
另外,初唐的和親還是一種政治投資手段,這一點在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身上表現的最清晰。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唐朝大多數和親的基礎是“值不值得”,而不是“迫不得已”,兩者間的主被動區別極大。我們還用文成公主做例子,吐蕃第一求親發生在唐貞觀十年(636年)前後,但被太宗李世民斷然拒絕。
太宗“不許嫁”的原因在於,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唐使馮德遐首次出訪吐蕃,留下的觀感實在太差。
這個“無文字,刻木結繩為約。雖有官,不常厥職,臨時統領”的評價,讓太宗覺得這個國家根本不值得動用和親手段來拉攏。
或者換句話說,以他最早的判斷,吐蕃根本就達不到與唐和親的最基本要求。
松州之戰所以爆發從根本上說,是兩個國家之間的“面子”之爭。唐朝要維護“和親”這一政治手段的門檻,不能所有來求親的都答應。而吐蕃需要透過“和親”,來獲得當時東亞霸主的認可。
正是因為這是一場“面子”之爭,並不涉及國家核心利益,才會有各自損兵千餘人後,便各自收場。
因為雙方都達到了政治目的,吐蕃以挑戰者的姿態展示了實力,獲得了川西諸羌的擁戴,而唐朝擊退了挑戰者,保住了邊疆,維護了其霸主的地位。
松州之戰結束後,兩國都換了一種眼光來審視對手。
吐蕃發現唐朝不是吐谷渾之類的肥羊,文成和親後,按照唐朝的意思退出了吐谷渾的疆土。
唐朝也發現吐蕃是塊不好啃的硬骨頭,弄不好有崩了牙的可能性,有必要給予足夠的尊重。
這才是松州之戰在唐蕃和親里程上的意義,它讓李世民感覺有必要用一種低成本解決方案,來緩解西南方向的壓力。
因為對於唐朝來說,西南方向從來不是主要的戰略發展方向,其實所有中原王朝,都沒有將西南地區當做過主要戰略發展方向。
這導致,西南方向在中國綿長的歷史脈絡裡,始終處於一個有點尷尬的“很重要的非重點地區”地位。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如果把吐蕃從高原上挪下來,放在天山南北堵住唐朝西進之路。
那估計,漢藏兩族的歷史會有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唐朝對西域的西突厥可是從來沒手軟過,各種挖空心思的拉攏、離間、征伐,無所不用其極。
由此可見,兵鋒在文成和親中有沒有作用?有,但起到的是警示作用,而不是決定性的作用。
其實,對於“和親”有一個多少帶點悖論的理論,即“和親”說明一方沒有充足把握用菜刀直接解決問題。換句話說,“和親其實雙方能夠妥協的產物。”因為,如果一方已經是碾壓性的優勢,就不需要和親了,直接搶豈不更簡單些?
安史之亂後吐蕃鯨吞河隴、西域,兵鋒時時威脅關中,唐蕃間反倒沒有和親基礎了。
這恰好與前表格中和親公主的年代相吻合,中晚唐時期,唐朝內憂外患,此時和親又有何用?
說真的,如果一個公主就能解決邊患的問題,那還養軍隊幹什麼?多生幾個公主就行了!
“和親”始終是種政治手段,而政治手段,恰恰在國力強的時候管用,真到積貧積弱的階段,反倒是軍隊管用,正所謂“弱國無外交”。
說了這麼多有關和親的內容,我並不是支援“公主和親”,這種略顯綏靖的政策。恰恰相反,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上說,和親是種略顯殘忍的政策。讓一個弱女子離親別友、背井離鄉,生活在風俗迥異的異地,當然談不到有多人道。
漢藏史料裡都有兩位公主生活不算幸福的記載,甚至金城公主曾動過出走失密國(今克什米爾地區)的念頭。
因此,唐詩中對於和親的公主多由同情。最有代表性的,當屬李山甫所作七絕《代崇徽公主意》: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處用將軍?”真是無限諷刺!
-
8 # 鄧海春
漢唐,是歷史上科技文化十分輝煌的時期。而漢有昭君出塞入匈奴,唐有文成公主入藏傳千古,漢唐時的和親事例不在少數。作為文化昌明、武功強盛的漢唐,為什麼會需要公主和親,採取政治聯姻的手段來處理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而不是直接武力征服,一統為快?
首先,筆者認為漢代和唐代的和親性質是有一定差距的。西漢早期的和親是在中原與匈奴實力相當,對峙相持的背景下進行的,具有歷史妥協性;隨著歷史程序的推進,唐朝後的和親更多具有文化交流,開放互融的特點。
西漢天下初定後,士卒不堪征伐,人民生活疲敝,統治者推行“休養生息”政策。為了給經濟恢復創造安定的環境,君主繼承了春秋戰國時護國運促往來的方式:聯姻。
據《左傳》記載:“凡諸侯嫁女,同姓媵之,異性則否。”可以說在周代的時候,貴族婚姻中,政治已是較大的推動力。和親約契後,西漢遠嫁他邦的公主達到了十六位,維持邊境穩定達數年。
唐朝時,和親還是出於政治軍事目的需要,但帶來的更多是民族融合的結果。唐朝統治者利用和親,與吐蕃建立了軍事聯盟,以對抗分解突厥和高句麗少數民族政權。接著用和親,讓唐與回紇聯姻,憑此向回紇借兵,用於戰爭對抗。
在繁榮開放的背景下,各部族仰慕唐朝的禮樂文化,也會求娶公主,以進行文化借鑑交流。從張籍“漢家公主出和親,御廚絡繹送八珍。明妃初嫁與胡時,一生衣服盡隨身。”到白居易寫唐鹹安公主“及禮從出降,義重和親,承渥澤認三朝,播芳猷於九姓,遠修好信,既申洽比之姻,殊俗保和,實賴肅雍之德。”等等文獻可以看出,公主出嫁帶去的衣物、侍衛、物資等都不在少數。就文成公主入藏一例,便引進了內地菜種、蠶種、酒藝、生產醫療工藝書籍等。公主經由婚姻程式,帶來了中原先進文明,也經由絲綢之路,給沿線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活帶來了變革。
漢唐時,政治手段更多選擇了公主和親的緩和方式,以此取代勞民傷財激烈的武力爭鬥,為積攢國力,修養元氣,發展生產爭取了大量的時間。但和親本質是一種以物資的消耗、公主作為政治商品來緩和權力矛盾的政治手段。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慰託婦人。”古代男女不平等的境況,讓公主作為政權附屬,成為了朝代的犧牲品。具有妥協性的和親,是不被歷史認可的,只有平等的友好往來,才是促進民族發展的政策。
總而言之,漢唐需要公主和親,是採取了緩兵之計。儲存實力,發展經濟,以平和的方式維護安定的社會環境。是繼承前朝民族政策的一部分,也是歷史程序中民族關係發展的表現形式之一。
-
9 # 艾小墨雲
男人打仗不行,靠女人。皇帝治國不行,怪女人。不過,整體來講,漢唐盛世,算好的。文化上看,覺得和親,下一代的皇帝成了漢唐的外孫外甥,靠著這樣的和親,減少衝突比較划算。
-
10 # 陌路聽雨2
兩國之間的關係往往很微妙,兩國之間如果打仗,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都小心翼翼,各懷心腹事。一方示弱示好請求迎娶對方公主和親,用降低輩分來表示其誠意。另一方也在半無奈的狀態下,將自己的或者是收為自己的女子作為公主和親,下嫁到蠻荒之地,換去暫時的和平。屈辱感是有的,雙方都有,不過雙方的屈辱都轉嫁到和親公主的身上了。
雙方都是勝利者,也都是失敗者。
-
11 # 憂國懷鄉
漢唐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屬於鼎盛時期,和邊境異族和親並不是打不過他們,而是用來收買人心。為了邊境的長治久安,用心換心的辦法,此為上上之策,既能睦鄰,又能埋頭髮展經濟,推動生產力。此乃一舉多得之事,何樂而不為呢!
為什麼漢唐時期能在歷史上發展鼎盛,於此英明決策有著很多的聯絡。
-
12 # 劉聲90883005
中華民族歷代存在邊患糾紛,甚至遊牧民族直接騎著馬,彎弓射大雕,漢民族傳統上是一個不很尚武的民族。為減少邊患,和親政策是一種經濟的投入少產出多的選項。其實先輩們是深明大義,他們並不是只是簡單地嫁個皇帝的女兒或者養女,宮妃給了匈奴族或者藏族的首領可汗,陪嫁的金銀首飾可以取悅首領們的歡心,以表示大漢天子皇帝對少數民族的尊重和愛護,並且還還帶去諸子百家的文化,農工商的能工巧匠,和親和的是漢族的先進文化,先進的農業手工製作業和漢族的開化的生活習俗。當年出塞的王昭君這個姊歸的美女,在上郡(今呼和浩特)的和親,給邊境的帶來了幾十年,幾代人的安寧。是王昭君自願的在徵得皇帝的同意後,去和親的。她忍辱負重,含辛茹苦地服持三代可汗,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令人分外感嘆。當年我曽在昭君墓前叩拜再三。爾後我也到她的湖北家鄉去探望她的英靈。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民族的團結是許多代人的努力整合而成的。
-
13 # 紅塵看客28袁緒球
古人的思維也許沒有現代人複雜和道德觀念多元。戰爭中,詐降,示弱,離間計,苦肉計等等,只要是能迷惑敵人,有利於我的計策都可使用,對待敵人不能講信用,不能講道德,這大概是古人的現念。
和親,一般都是國家國力和國內政治生態不太好時,使用的緩兵之計。對待當時國際問題,非常客現現實,沒有今人那多顧慮,有點當今美國思維味道。
-
14 # 宋思考
下過圍棋的人都知道一個道理:“兩害相權取其輕”。
一邊是開啟戰端,但沒有把握取勝;一邊是派個真的或假的公主去嫁給番邦,取得邊境暫時的安寧。
思來想去,權衡再三,還是和親一途來的容易,損失較少!
和親能夠產生,有它必然的條件:1.被中原王朝看不起的番邦,實力比較強大,但又沒有大到可以滅掉中原王朝的地步。
2.中原王朝相對較弱,但也不是弱到遊牧民族可以隨便深入中原腹地的程度。
3.少數民族的可汗等首腦虛榮心特強,只要你能接受將至親的女人獻給我,讓我羞辱,滿足我的虛榮,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4.中原的皇帝已經沒臉沒皮,羞辱就羞辱,反正不是我的親閨女!只要你不給我添堵,我就不管那麼多了。
-
15 # 代牧益州閻文平
和親也可以是恩賜,呼韓邪是急於抱漢元帝大腿的,漢元帝賜個宮女就拉攏了。唐朝的和親也是外交手段,吐蕃的地理就決定了它不是唐朝能滅的。但漢唐都沒衰到被外族迫嫁公主。
-
16 # f紅望
自從人類歷史上產生國家以來就有了外交,外交就是利益互補,從而也就有各種外交手段。和親作為一種重重要外交手段在漢唐時尤其頻繁,例如著名的昭君出塞。和親也是民族人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中原漢族以步兵為主,而北方少數民族以騎兵為主,一兵一騎。數量相當的兩軍步兵是無法戰勝騎兵的,除非有超群的領兵元帥,使用奇特陣法。漢唐時期北方匈奴利用騎兵的優勢經常挺進中原掠奪財物,這就擺在漢唐王朝面前的重要問題,一是興兵討伐,二就是放任不與理睬。興兵討伐花費很多的財力,損失很多人口,面對強悍的匈奴沒有足勝的把握;放任匈奴會的寸進尺,經濟損失,人口也損失。還有一種解決辦法就是外交,和親作為外交手段應用而生,當然當朝皇帝根本不把自己的親生女兒送往異地它鄉換取短暫的安寧,而是從宮女中選取,皇上賜一xx公主而己。
回覆列表
漢唐確實有多次公主和親舉動,對於自詡天朝上國府中原王朝而言,確實是奇恥大辱!但我們需要仔細考慮的是時間!凡公主和親之時,都是中原王朝處於極其虛弱的狀態的時候,或者是剛剛立國,國力孱弱,無法支援大規模戰爭,要不然就是處於國內大亂之時,中央王朝無法在進行平定亂局的同時進行大規模對外戰爭!
漢朝時候對匈奴的和親往往屬於前者較多,開國之後,大漢依然沒有恢復元氣,動盪的局面剛剛結束,中原王朝無法支撐懟匈奴的持久戰爭,這樣的情況下屈辱的隱忍成了不得不為之的選擇,而後漢武之所以對徵滅匈奴有著超乎尋常的執念除了白登山之圍外;也不無洗刷和親之恥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