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漢唐那些事

    因為大清在入關前已經統一了漠南蒙古、女真全部並征服了北韓。清朝歷史上有突出貢獻的一點就是在元以後再次以少數民族入駐中原政權並真正實現了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長治久安,奠定了現代中國的地理版圖。

    百世英雄百世夢,

    萬里長城萬里空!

    長城在這時失去了它抵禦外族侵擾的歷史作用,這正是長城尷尬的歷史地位在清朝的現實寫照!

  • 2 # 勇戰王聊歷史

    清朝用長城,也修長城!

    首先,清朝時,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明長城確實是不怎麼用了。但是,清朝卻搞了一個“柳條邊”阻止漢族進入東北地區。

    清朝時,對蒙古實行聯姻結盟政策。早在皇太極在位時,漠南蒙古各部就尊奉皇太極為蒙古大汗。而且,清朝皇帝的妃嬪很多來自蒙古。著名的孝莊太后,就是來自於蒙古科爾沁部。漠南蒙古各部歸順滿清,所以,清朝北方地區比較穩定。

    滿清邊疆最主要的危險來自於漠西蒙古的準格爾部。而漠西蒙古主要活動範圍在青海新疆西藏和內蒙古西部,這些地區遠離長城。所以,明長城的作用不太明顯。

    畢竟,明長城都在腹地了,也沒什麼用。

    但是,清朝為了“保護”自己的東北發源地,沿著東北地區邊緣興建堤防壕溝,栽種柳樹,稱之為“柳條邊”。

    這種“柳條邊”是一條寬高均為一米,總長度達到1300餘公里的土堤。滿清在堤上每隔五尺插粗四寸柳條三株,再用繩連結,稱之為“插柳結繩”。清朝就是想用這個“長城”,阻止關內漢族進入東北地區。

    其次,清朝為了防止農民起義,在南方修建了清長城。

    清朝後期,農民起義不斷。尤其是在同治皇帝時期,捻軍建立的騎兵在山東菏澤,把僧格林沁的騎兵打敗了。同時,還殺死了增格林沁。滿清也害怕了,沒想到農民軍竟然還有這麼強大的騎兵。

    (清朝長城,沿河分佈,分割各省)

    於是,滿清沿著黃河等大河,修建了長城。長城前臨大河,後依峻嶺,佈局疏密有致,重點突出。高牆、炮臺、壕壘、烽臺者、營壘一樣不少!

    滿清的長城與前朝不同,不再是防範北方遊牧民族,而是用於鎮壓農民起義!

  • 3 # 腦洞歷史觀

    大家都知道長城是中國最偉大的建築之一,在抵禦外敵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而說起長城,第一個感覺就是軍事要塞,主要是軍事作用,不讓敵人攻過來。但是,稍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長城這麼長,很多地方的城牆並不像一些重點路段修得那麼高大,我找個偏遠的地方,很容易就突破了啊。

    其實,不但是我們有這個感覺,就是古代的人也有這樣的感覺。這個人就是乾隆。乾隆他就瞧不上長城,他當皇帝的時候,長城已經破爛得不成樣子了,下面的人多次打報告請求修一下,乾隆就是不修,乾隆認為,長城從先秦修到了明朝,都沒有解決邊患。明朝修長城挺認真的,我們大清不也是一路殺了過來?國之險在民不在地,修長城不過害苦了老百姓,不用修!

    那麼,是乾隆這個人智商高,比唐宗宋祖、秦皇漢武都牛逼,他們沒看到的事情,乾隆看到了?當然不是!我們先說一下,為什麼修長城,而不是組建軍隊對付邊患。

    話說,秦朝時派了蒙恬進攻匈奴,把匈奴的河套地給搶了。可把匈奴人打跑後,蒙恬沒有趁勢進攻,而是坐地修起了長城,把各國長城連線起來,形成了一道統一的防禦線。

    蒙恬為什麼不追呢?一是追不上,秦軍是步兵為主,要跑贏四條腿的匈奴人實在是有心無力。

    二來匈奴人機動性強,尤其是思想上,他們是游擊戰的祖師爺,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禮義。)三是追擊成本太高。打敗一個對手很容易,可要殲滅對手就非常困難。漢武帝時候,用三代積蓄,傾全國之力,也沒有真的全部消失匈奴。人家跑到歐洲還是東山再起了。

    以後的朝代,中原不乏再次壓倒性的勝利,但都沒辦法一勞永逸消滅對方。比如唐朝打敗了突厥,但突厥完了後,別的草原民族又興起了。

    所以,蒙恬就地開始修起了長城,這個也得到了秦始皇的大力支援。因為這是最經濟的手段。

    後面,明朝最喜歡打仗的明武宗曾經算過一個帳,如果要派八萬兵馬出去打韃靼,一年需要費用一千萬兩,還不保證一定贏。而如果修葺一下長城,只需要五萬勞工,兩個月,費用不過百萬兩。

    這裡面還有很多細帳,比如呼叫民工,民工幹完活了回去還是農民,還能種田。而呼叫大軍,大軍就要長期吃軍糧,不幹活。另外,修好了長城,可以開闢大量的新耕地。這也是一筆不可小視的收入。

    此外,不用軍隊還有一個比較隱秘的原因。用軍隊,就會產生握有重兵的大將,怎麼防範大將是一個麻煩事,還是用農民工比較好,畢竟工頭比較好對付。劉邦劉工頭除外。

    這就是為什麼不用軍隊而用長城的原因。

    當然,這個因果要兩面看,用軍隊費用高。用長城,軍隊就得不到建設,也缺少實戰經驗。長期來看,過於防守的國防政策必定會削弱其軍事力量。這也是美國明明沒有人敢惹它,它還到處找事的原因,就是要保持軍事上的領先地位。

    我們再說一下,長城其實不能防大軍,為什麼還要修。

    一是長城雖然不能完全保證攔住大軍,但在一些重要關口上還是能起到一些防禦作用的。那些很容易突破的地方,往往不是經濟或者政治的要點,對方突破了,戰略意義也不大。

    最後一點,長城不但是防軍隊的,還有一個重要作用,防走私。

    中原跟塞外的交往,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貿易。甚至這個貿易最後還影響到了國家的安全。而有時候,中原也會利用貿易來對塞外實施懲罰或者獎勵。

    明朝時,就實行比較嚴歷的關防政策,有時候禁止跟外面的人做生意。這有點像現在的經濟制裁。沒有生意就沒有和平,你不讓人家穿綢子,人家的貴族肯定不幹啊,不幹要麼就服軟,要麼就開戰。

    那麼,怎麼落實這個經濟制裁呢,這就要靠長城了。長城有的地方防不了軍隊,但防個商隊或者走私者還是很輕鬆的。這就是經濟封鎖。

    此外,有了長城,中原就可以在固定的地方開辦集市,然後透過這個邊關集進行抽稅,這又是一個賺錢的好機會。

    當然,長城除了這些,還有預警的作用,你一進攻,我擋不住你,但我點個火,抽根菸,報個信還是可以的吧。

    另外,還有防小股偷襲的作用。要突破長城,大的軍隊可以,但那種大部隊也不是說搞就搞的,兩三年能搞一次就不錯了,搞多了很傷身體的,夜郎國為什麼早早滅亡了?

    而小股的騷擾倒是容易組織,但有了長城,小股的軍隊甚至一些野路子的打劫者就不行了。這樣,長城內的居民就可以安心的種一片地。

    最後,這些長城還可以方便中原的主動出擊,長城就是中原的駐兵員,補給站,傳送門……

    所以,長城還是很厲害的,也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至於乾隆的那番話,是有他特別的背景,至於清朝為什麼不修長城。其實清朝一開始也有人叫修的。但清朝是北方騎馬過來的。他們就知道,這長城根本擋不住自己。既然擋不住自己,自然也擋不住後來者。

    所以從康熙到乾隆,清朝皇帝的共識就是不修長城。長城一般都是一個皇朝鼎盛時期修的,康乾盛世都不修,那後面就是想修也沒錢。

    那清朝不修長城,為什麼沒有什麼大的邊患呢?原因很多,一是跟蒙古部落拉好了關係,滿蒙大面積通婚,形成滿蒙一家的局面。

    另外,清朝向蒙古部落推行佛教,蒙古部落都過上了佛系的生活。

    最後,清朝還分化各部落,不允許他們串聯起來。

    此外,俄國進入西伯利亞,擠佔了蒙古部落的生存空間,而恰好清朝給他們提供了優厚的待遇,那就好好過日子吧,所以蒙古部落是隨著八旗兵一起興起,又一起衰弱的。

    最後一點,火藥的產生,使得蒙古騎兵的威力大減。所以北方最大的遊牧力量被清朝徹底招安了。那長城修不修自然沒有什麼必要了。

    不過,明朝修長城,還是功在一時,利在千秋啊。這不,有了長城,我們才可以收四十五的門票錢啊。

  • 4 # JonathanAU

    首先,清朝並非將長城廢棄不用,康熙及之前還是對長城進行了修繕和維護的。清朝廢棄長城主要是在康熙年間征服了噶爾丹之後。

    在這以後,清朝漸漸對現在的新疆和東北有了直接統治(這個十分重要,是歷代漢人王朝沒有做到的,也間接奠定了中國的版圖基礎),後面就不用說了,長城就等於在清王朝的腹地,自然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也並不說明清朝以後沒有修過長城,事實上到了乾隆年間,山海關一代的長城還在維護,但已經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了。

    另外,仍有學者考證說,同治年間為阻止陝西捻軍東進山西,清政府還是在吉縣、鄉寧一帶專門修築了一段長城,但它並未發揮應有的效用。可見,如康熙所標榜的清朝以德行治天下,只能施行在盛世。國力強盛時,邊境安定,長城可以不修;國勢衰微,起義遍地,清朝的長城也是不得不修。

  • 5 # 宋安之

    你的問題不就是答案嘛,既然是防蒙古和滿洲八旗的。那麼人家都入關了,怎麼會再做繼續修長城用長城來阻斷自己回老家的事情呢?

    長城在清朝廢棄有三個原因,一是關外是人家老家,沒必要再用長城。二是清朝入關時,對於坐穩天下的信心很不足,所以留下了很多後路,沒必要再用長城,免得以後長城反而成為阻斷他們退後的因素。三是清朝有自己的長城“柳條邊”啊!

    先說第一個原因。

    清朝雖然一直提倡滿漢一家,實際上他們與蒙古更為親近,基本上是皇族世代聯姻。

    可以說長城之外,就是蒙古和滿洲的老家。以前明長城是為了防禦他們,現在他們進來了,那有自己防禦自己,自己防禦自己回老家的道理呢。

    第二個原因呢。

    根據史料記載,清軍入關時,算上滿、蒙、漢八旗,滿打滿算也就是十多萬兵馬。

    加之南明、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三方敵對勢力的存在,清庭一度認為難以統一天下,所以為自己準備好了後路,看事不可為就逃回關外。

    如果清庭一直用長城,首先八旗兵力不夠駐守,換漢人軍隊綠營駐守的話。萬一那天情況不妙,自己要逃回老家,反被這些人利用長城阻斷了後路,包了餃子呢。

    第三個原因,柳條邊。

    清朝自太宗皇太極時期,就開始修建柳條邊了,柳條邊的功能類似於邊界線,還有防禦功能。

    清軍入關以後,繼續完善。甚至在康熙帝放出豪言不再使用長城的時期,依舊是大肆修建。

    那麼入關以後清庭為什麼要修柳條邊呢?

    還是為了後路。

    首先退回關外柳條邊有著防禦功能。

    就算沒有退回,柳條邊依舊有很大作用,大家應該聽過闖關東吧。

    闖關東始於清末,為什麼叫闖關東呢,因為之前清朝是不允許內地百姓遷往關外生活的,目的是防止老家被這些外人滲透。

    而柳條邊在那個時期,也起到了一定的阻攔作用的。

  • 6 # 史話海說

    明長城在清朝確實基本處於廢棄狀態。

    我們都知道,長城是中原農耕政權對北方遊牧政權的一種綜合性防禦體系。是不堪其擾而又無法將其一鼓而滅的無奈之舉,惹不起,躲得起,不跟你玩好了吧?

    但到了清朝,形勢發生了轉變。

    攻勢作戰

    首先在清朝入關之前,就已經與蒙古多部建立了以聯姻為形式的政治聯盟的關係,滿蒙一家親,不需要太多的防禦。因此在清朝入關後,當清朝需要面對北方遊牧政權的戰爭時,內藩蒙古各部多會以盟友身份出動大量騎兵予以協助,這是清軍一大臂助。

    第二點,清朝入主中原以來,迅速平定了大順、大西,以及南明政權,迎合了民心思安的大勢,開始了長時間的休養生息。國力迅速復甦,人口,與耕面積都超過了歷史其他大一統王朝時期。其帶來的結果便是取得了對北方遊牧政權——這裡主要是指外藩蒙古各部——的經濟上的巨大優勢。在雙方的對抗中可以動員更大資源從而取得軍事優勢。

    第三便是技術水平的發展,將戰爭帶入到了火器時代。即使清兵入關之後,也成為了農耕政權,但火器的利用卻使清軍對遊牧軍隊取得了先前王朝從來沒有過的優勢。無論是與準噶爾的戰爭,還是大小金川以及大小和卓,火器尤其是火炮都發揮了巨大作用。北方遊牧軍隊的機動性和衝擊作戰優勢完全被剋制。

    正是由於以上三點原因,清朝在對北方以及西北各部遊牧勢力作戰時,往往都是處在攻勢作戰的位置上,大多數戰爭是在長城以外打的。所以作為防禦系統的長城被廢棄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不過清朝也不是完全不用舊長城。

    清朝政府對蒙古一度實施“封禁政策”,即嚴禁漢蒙交流,既禁止漢人進入蒙古牧區開墾,違者治罪;也嚴格限制蒙古人進入內地。蒙古人只准由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獨石口、張家口以及殺虎口等有限幾個關口進入內地,進出都需查驗,王公及屬下概莫能外。執行對蒙古的“封禁政策”大概就是舊長城的唯一用途了吧。當然這一政策時緊時鬆,後來不了了之。

    清朝也修過自己的長城——柳條邊

    清朝視東北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龍興之地”以及“參山珠河之利”,換言之,清朝將東北當作了自己的大後方,禁止漢人進入,其實施辦法便是沿東北邊緣修建壕溝,壕溝上種植柳樹,是為柳條邊。柳條邊實際上是清朝抵制民族被漢化的政治措施,但隨著關內滿族的漢化程度加深,這一政策也就逐漸廢棄了。才有了後來的闖關東。

  • 7 # 五月琴絃

    上下五千年歷朝歷代不斷融合擴張,大清時版圖達二千多萬平方公里也融合了不少民族成了兄弟姐妹一家人不打仗那些舊時留下防禦系統成過去也用不著,和平來之不易不做傷國事愛我中華!

  • 8 # 小小嬴政

    在中國古代,所有大一統的王朝中,只有唐朝,元朝和清朝沒有大規模修築過長城。若說是修築長城最勤快的,要數明朝。

    萬里長城,雖然起源於秦朝,但現在儲存最完整,最壯觀的,還要數明朝的長城。整個明朝,都對長城情有獨鍾,歷代皇帝都在修築長城,明朝的長城,最長的時候,超過一萬六千里,但儲存下來的,並沒有這麼多。

    長城一線,成了明朝邊關重鎮。明朝朝廷,又在長城的基礎上,增設了九邊,其中,宣大兩鎮,防禦蒙古;薊遼兩鎮,防禦女真;在明朝後期,又花費了重金,在遼西走廊打造出一條相當堅固的防線,南起山海關,北至錦州,中間大小堡壘四百餘座,號稱關錦防線。

    就連大思想家王陽明都承認,明朝的命門在宣大、薊遼兩處,兩處若失守,天下就危險了。

    由此可見,上到朝廷,下到民間,都對北方這條防線情有獨鍾,甚至把這些防線,當作明朝根本。

    到了清朝,這些防線大部分都廢棄了,很多人解釋道,這是由於清朝統一了東北和蒙古,所以這條防線就沒有什麼用了。

    實際上,清朝到了乾隆二十五年的時候,才達到全盛的版圖,而在這之前,清朝和蒙古開始了長達百年的爭鬥。

    但我們也發現另外一個問題,同樣是應對北方蒙古的進攻,為什麼清朝卻不太重視北部防線的修築呢?

    準噶爾汗國於清王朝的百年戰爭

    如果瞭解這段歷史,就不難發現一個問題,和清朝爭鬥的蒙古,和與明朝爭鬥的蒙古並不相同,清朝在沒有入關之時,就開始拉攏蒙古,並且進攻北韓,這樣的策略在明朝也曾經用過,也就是說,在這一段時間裡,北韓和蒙古成為明朝和清朝爭奪的焦點。

    但由於很多原因(這些原因很複雜,既有崇禎個人的原因,也有明朝朝臣的原因,更有財政的壓力)。明朝最終放棄了蒙古和北韓,始得清朝沒有了後顧之憂。

    清朝對蒙古貴族的拉攏是相當慷慨的,清朝對北韓,是宗主國對待附庸國,而對待蒙古,則更像是平等的盟國,清朝在滿洲八旗的基礎上,設定了蒙古八旗,讓蒙古各部落的貴族,享受著幾乎和滿洲貴胄相同的待遇。

    這些政策,慢慢瓦解了蒙古各部落,在清朝入關之時,東部蒙古已經完全臣服於清朝的統治,並且協助清朝入侵明朝的土地。

    但隨著清朝實力的越來越強,蒙古貴族也開始了自己的擴張之路,在蒙古高原,以及現在的內蒙古地區,簡單而言就是明長城北方的廣闊土地,有了三種聲音:

    一種是想要恢復成吉思汗的榮光,建立另一個蒙古帝國;

    一種是服從清政府的統治,享受清政府給與的優待;

    還有一種,叫做牆頭草。

    清朝在滅了南明,獲得了明朝的大部分領土之後,準噶爾汗國也成立了,這個汗國統治的區域,並不是整個蒙古,而是蒙古西部,新疆,西藏,青海等廣闊土地,在蒙古高原的中東部,依舊是清朝的統治範圍內。

    也因為這樣的地理區域的不同,清朝和準噶爾汗國的戰鬥地點,並不在北方,而是在西方,在陝西,寧夏,山西一帶。

    因為征戰的區域不同,所以,清朝對原來明長城並不太在意,反而如果費力氣修築明長城,肯定會引起東部蒙古貴族的警惕,如果這些蒙古貴族成了準噶爾的附庸,清朝將面臨西部北部同時開戰的困境,這是清朝不願意看到的。

    準噶爾汗國在建立之後,一直想要和清朝分庭抗禮,因此,準噶爾汗國和清朝都把爭奪的重點放在了東部蒙古貴族,這一點,在電視劇康熙帝國中,表現得極為清晰。

    雙方都在透過拉攏以及武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雙方在蒙古國的勢力範圍此消彼長,很多場戰鬥,都是在長城以北展開的。

    清朝和準噶爾汗國的交鋒,在康熙中期開始有了分曉,康熙帝憑藉強大的實力以及高明的外交手段,先後拉攏了位於西藏青海一帶的和碩特汗國,讓他們慢慢脫離準噶爾汗國的控制。

    接著,透過和親,瓦解準噶爾汗國的可汗噶爾丹的警惕,接著,連續五次攻打準噶爾汗國,雖然也吃過幾次大敗仗,但整體而言,清朝佔據上風,噶爾丹死後,準噶爾汗國實力大為削弱,只剩下新疆中西部一帶。

    但康熙皇帝的五次征討準噶爾,只是將戰線從寧夏陝西一帶,向西推進到新疆東部,整個蒙古完全處於清政府的控制之下,準噶爾也曾經想要反擊,他們避免和清軍主力交鋒,而是出兵侵略西藏,清軍發起反擊,第一次輸了,第二次贏了。

    在雍正時期和乾隆時期,準噶爾汗國多次死灰復燃,甚至一度擴張到整個新疆,並且將戰火燃燒到了寧夏陝西一帶,雍正皇帝任用名將嶽鍾祺,擔任川陝總督,對準噶爾發起反擊,最終遏制了準噶爾的攻勢。

    直到乾隆年間,清朝趁準噶爾內亂,這才把準噶爾汗國滅了,結束了清朝和準噶爾汗國近百年的征戰。

    由此可見,清朝和準噶爾的百年戰爭,戰爭的重點在西部,大部分都是在長城以外,明代的長城根本沒有什麼用處。準噶爾汗國滅亡之後,清朝便沒了對手,在這期間,清朝也修築了一些長城,但這些長城,只是為了防止中原的漢人遷徙到東北,破壞清朝的根基。因為清政府的短見,讓東北上百年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最後,反而便宜了俄華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汽通用宏光為什麼會在網上被有些人稱為“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