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bCd6666和天下
-
2 # 白羽海東青
我認為天賦就是後天的勤學苦練,不斷超越自我極限的過程。別人腦子好使,是你沒看到他背後的那些不為人知的努力,你只看到他光鮮亮麗的一面。
最近,我正好在讀馬修·薩伊德的《天下假象:從刻意練習、心裡策略、到認知陷阱》,也許能給天賦一個很好的定義。
馬修·薩伊德,英國乒乓球名將,憑藉自學考入牛津大學攻讀政治學、哲學與經濟學,以一等成績畢業。他雄踞英國乒壇榜首近十年,並兩次代表英國參加奧運會。現為《泰晤士報》知名專欄作家,英國廣播公司時事節目《新聞之夜》撰稿人和賽事解說員,也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常客。他還著有暢銷書《黑匣子思維》。
薩伊德在《天才假象》中從體育和音樂等領域入手,證明人們過於高估了天賦的重要性。他表明,任何能體現業餘與專家表現差異的領域,成功無一例外,都是長時間刻意練習的成果。薩伊德還探討了我們可以如何利用心理效應獲得和保持成功,以及一些關於成功的流行偏見。他透過親身經歷揭示了臨場發揮失常現象的心理機制,再次印證高水平專家表現是經過大量練習後技能內化的結果。相信努力而不是天賦,能使我們更頑強地面對失敗的衝擊,更理性地享受成功帶來的榮譽。
在《天才假象》這本書中,對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部分。薩伊德認為成就一個人的卓越是多方面契機協同產生的結果。客觀環境決定一個人是否有機會進入某複雜領域得到專業訓練,而大量的刻意練習決定他是否能在該領域成為精英,思維方式更是影響著一個人的行為方式,決定他在該領域能走多遠。
一、客觀環境
能站在君王面前的人似乎是憑藉一己之力走到這一步的,但實際上,他們一定都是潛在優勢的受益者,是千載難逢的機遇的受益者,是文化遺產的受益者,在這樣的基礎上,他們才能刻苦學習,勤奮工作,以他人無法掌握的方式理解世界。客觀環境雖然不能直接影響一個人成就天才,但是它就像入場券一樣,有那麼你就可以進入參加這場視覺盛宴,沒有那麼你只能望塵莫及。它是一個門檻,是一個契機,能直接影響你所走的道路。
機遇
薩伊德認為他要是沒有擁有一張乒乓球檯,沒有一個也愛打乒乓球的哥哥,沒有接受全英頂級教練的培訓,沒有加入一家24小時開放的乒乓球俱樂部,沒有住在銀谷街。他將不會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他只會是眾多普通球員中的一員。
機遇是不可控的,無法選擇的。就像我們無法選擇我們的出生,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背景一樣。
內在動機
薩伊德說他是因為一則如何控制通貨膨脹的新聞而愛上了經濟學,從而廢寢忘食,沒日沒夜的學習,遇到一些複雜難懂的概念,他也沒有退縮,而是將深入瞭解經濟學知識作為了自己的目標。
這種因為某個契機對某個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而想深入瞭解的“靈光”,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它或是因為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事件,我們不知道在哪能遇到它。
我們一旦對某個領域產生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因為我們有了目標。我們不再需要家長和老師督促我們學習,而是自發的努力,甘願在這一領域犧牲自己,這也是薩伊德所說的將動力內化。而對於已經將動力內化的人而言,練習不是折磨人的,而是充滿樂趣的。
網球神童莫妮卡塞勒斯這樣說:“我就是熱愛練習和訓練,以及所有相關的東西。”塞蕾娜·威廉姆斯說:“練習是件幸福的事,因為我們總能玩的很開心。”泰格伍茲這麼說:“我爸爸從沒有要求過我打Golf,我問過他這個問題。重要的是孩子自己想打,而不是父母希望孩子打。”客觀環境是我們無法選擇的“先機”,擁有它的人就是足夠的幸運。但是隻有它,是遠遠不能夠成就卓越的。只有充分的利用這個優勢再加上大量的刻意練習才能成功。
二、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不同於普通的練習,普通的練習只是簡單的重複,而刻意練習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目標明確、持之以恆。
練習量
薩伊德認為想要在任何複雜領域達到世界頂級水平,至少需要練習十年,從藝術到科學,從下棋到網球,都是如此。
這裡的十年就相當於我們常說的一萬小時法則。
任何領域達到大師級,都需要參與者利用以往的經驗,建立牢固的知識基礎。賽場上他想的都是發球的時機和策略,這兩點十分重要。但是,關於該如何協調各個動作以成功擊球,他卻給不出任何深刻的見解,為什麼?因為已經練習了太長時間,這些動作已經被編碼進他的內隱記憶,而非外顯記憶。所謂內隱記憶,就是透過長時間的大量練習來積累實戰經驗,並將熟知的情景進行組塊和編碼進我們的大腦記憶,在我們臨場發揮的時候能信手拈來,遊刃有餘,以致於我們不需要思考就能分秒做出反擊。
總之,讓你擊出一記漂亮的球的,不是“肌肉記憶力”,而是編碼在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記憶。
但是光有一萬小時的練習我們就能夠成就卓越嗎?答案是不能,我們還需注重練習的質量。
練習質量
從文字啟蒙之初我們就已經學會了寫字,我們已經書寫了差不多二十幾年了吧,可是我們極少數人能寫的一手好字,成為書畫家的更是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只是在機械的重複,我們只是在自己的舒適區裡來回打轉。
喜歡練習自己早已掌握的東西是人類的本性,無可厚非,因為這樣你就能少乾點,更開心點。可不幸的是這並不能幫助你提升技能。
真正的刻意練習是在一萬小時的練習中,每一小時,每一份鍾和每一秒,都全神貫注,學有所得。我們被迫突破自我極限,努力做到憑現有能力無法完成的事情,即現有水平離處理問題所需的能力還有差距,一旦達到了就轉入下一難度,如此迴圈往復,想要達到卓越,我們需要走出舒適區,竭盡全力投入訓練。客觀反饋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就永遠不知道你的哪些動作是對的。
有一段時間,我特別想學習瑜伽,所以就在網上下載了影片在家練習。練習了差不多兩個多月,我就讓家人給我拍了一段影片,準備放朋友圈炫耀一下。翻來覆去看總覺得拍的不好,就讓家人給重拍,結果拍了十來遍效果還是不佳,最後家人才說出了真相“你本來做出來的動作就很醜!”
沒有反饋的練習我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美好世界裡。
我們不知道哪個動作對,哪個動作錯,哪個練習不到位,錯誤的練習有時候反而會起到相反的結果。有了及時的反饋,我們就會及時調整進而取得進步,這也是刻意練習的真正目的。
想要贏得冠軍的運動員往往都渴望跟隨頂級教練學習。不只是因為訓練時能得到專家級的建議,更重要的是,一流教練能夠對練習進行設計,寓反饋資訊於日常訓練,使得再調整過程自動化,反過來,反饋資訊的質量也會有所提高,催生進一步的發展,然後如此迴圈往復。沒有反饋,再多的練習也不會令你出類拔萃。
三、思維方式
一個教授做了一項這樣的實驗,隨機選取一批學生來解答問題,前8道很容易,接下來4道幾乎無解,以此來觀察他們在解題過程中的情緒和行為變化。
結果出乎意料,沒過一會,有的學生就開始抱怨“我想我還是不夠聰明”、“我記性向來不好”、“這種事我最不擅長了”,然後要麼亂做一通,要麼直接放棄。
與之相反的一些學生則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個太有意思”“我喜歡這個挑戰”他們積極呼叫新方法,用更復雜,高階的策略解決新難題,甚至有少數幾個解出了超綱題目。
是什麼原因導致學生的表現出現兩極分化?是智商?天賦?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他們各自的思維方式。
消極悲觀,害怕失敗,認可天賦論,相信天才神話,只要初期一出現了能力不足的跡象,他們就會退縮放棄,認為努力無用的是擁有“固定型思維方式”。
而積極樂觀,喜歡挑戰,一旦遇到了難題能夠迎難而上,越挫越勇,認為可以透過努力改變現狀的是擁有“成長型思維方式” 。
縱觀那些成就卓越的人,他們都擁有成長型思維,失敗不會讓他們氣餒,他們屢敗屢戰,視失敗為成長,進步的機會。而那些擁有固定思維的平庸之輩視失敗為災難,他們不敢正面失敗,認為失敗會毀掉自己“聰明”形象,他們只希望自己看起來很強大。
想要成就卓越,與生理優勢相比,成熟的心智才能更有力的發揮作用。
美國大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表明:“如果我試了一萬種方法都不奏效,這不算失敗,我也不會氣餒,因為每一次失敗都是朝成功又近了一步。”
“你努力過,卻失敗了,這沒關係。你屢敗屢戰,每次失敗都錯得比上次更有技巧。”
我們目睹的某些記憶力相關的奇蹟(或是體育競技領域的非凡才能,或是藝術領域的傑出才能)其實都是經過數以年計的“加工處理”過程後產生的最終產品。我們看不到的水面下的證據是不計其數的訓練時間,正是大量的時間投入才換來了大師級的表演水平。堅持不懈的練習使得他們熟練掌握了技巧和表演形式,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心無旁騖的潛心訓練改變了表演大師的身體內部組織構造及神經結構。我們可能就是把自己沒能親眼見證的這些稱作了神秘的成功邏輯學。心理學家埃裡克森稱其為“冰山錯覺”。愛迪生說:“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客觀環境就是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可遇不可求,我們無法選擇。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是堅持不懈的努力,努力再努力,這樣我們至少就可以無限近的接近天才。而現實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還根本不用拼那百分之一的靈感。
當你去抱怨別人天賦過人時,只是你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為了成功,你願意付出多少?
比你優秀的人都在努力,你還有什麼理由放棄自己!
-
3 # 酷炫腦科學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無論東西方社會都普遍把“天賦”與“高智商”聯絡在一起,也和“成就”緊密聯絡在一起。實際上“天賦”的廣度遠遠大於這個界定。
在傳統的智商測試中,人們能做到的是對一系列認知能力的測驗,包括記憶、閱讀理解、空間想象能力等。確實,這些測試專案可以有效的預測人們的學業成就。然而,在這樣的智商測試中,卻沒有任何一個相應的專案可以用來測量個人“深刻體驗生活”的能力或是創造能力的。
在西方,許多長年同有著天賦的兒童打交道的臨床工作者就發現,人的天賦遠遠不止“高智商:這種傳統意義上的定義,天賦還應包含著“感知”和“想象”這兩個維度,即一個人智商垂直的維度。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智商可能會很高,但他對外界的感受力卻會很低;或者一個人智商很高,但他的創造力卻很一般。
Scott Barry Kaufman 博士就是有著多維度天賦的很好的例子。Kaufman 從小有聽力加工障礙,這意味著他無法在課堂授課這種學習形式中有進行知識的有效習得。讀到在小學三年級時,他被留了級,原因是“跟不上學習進度”。因為學校不接受他,所以 Kaufman 只能自己花大量時間去發揮時間做“白日夢”。幸運的是,後來他遇到了一個非常賞識他的老師,這個老師給了他一次機會參加不計時測試。Kaufman 這才得以證明自己是有能力跟上正常的教學教學進度的。
雖然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Kaufman 感受到了對知識無盡的好奇心和學習動力。但是,在他申請卡內基梅隆大學時,他再次因為SAT成績不合格而被拒。不過最終他還是成功申請到了卡內基梅隆的歌劇專業,因為這是個不需要SAT成績的專業。憑著對學習的強烈動機和無比巨大的好奇心,Kaufman 最終在劍橋和耶魯分別拿到了碩士和心理學博士學位。再後來,他成為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Kaufman 的經歷毫無疑問證明了他的強大的深度學習能力或者說投入能力,而這種能力正是傳統智力測試和教育的無法發掘的。
後來,Kaufman 根據自身的經歷和他的深度好奇心,質疑現有教育系統和智商測試系統的整體有效性。他認為傳統的智商測試雖然可以成功測量普遍的認知能力(記憶力、知識廣度、空間能力等等),但這些測試無疑是忽略了認知能力需要與想象力和投入動機相結合才能反映一個人真正的能力的。打個比方,一個人的記性雖然很好,他可以很快記住學習的知識,但由於這個人缺乏想象力或創造力,他的能力也就只能停留在照本宣科的程度;反之,一個人學習速度很快,還擁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但是這個人對任何問題都沒有深度探究的興趣,那麼最終這個人能做成的事也只能流於表面(比如上節目展示一下自己過人的記憶力)。
就像智商,感受力和創造力在個體間的差別也可能很大。研究發現,個體情感帶入能力(人對積極或消極感覺體驗的深度和廣度)和其審美能力、想象力和同情能力有關;而另一方面,情感帶入能力似乎與智商沒的關係微乎其微,相關係數只有0.01。此外,對外界的敏感性似乎也和智商沒什麼關係。通常我們以為的天賦高的人也會有著更高的道德感和情緒感知深度,現在看來事實似乎並不是這樣。
一個人的智力天賦不等同於感受力天賦,也不等同於創造力天賦。實際上,天賦的定義可以還可以是多種多樣的。Emanuel Jauk 等人的研究就發現,只要個體的智力超過平均水平,那麼個體的智商和創造力之間就不存在任何相關性。而“性格”卻更能預測了一個人創造力水平的高低。比方說,創意成果和高度遺傳的開放性人格特質密切相關,即一旦人們的智力夠用,並且又積累了一定的專業經驗,那麼對新鮮體驗的開放心態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體是否能將智力資源轉化成原創性的工作成果。
Marylyn vos Savant曾是《金氏世界記錄》認證現今仍存活之智商最高的人。但在眾多有著超高智商但卻沒有創造出原創且能成為典範的作品的人中,Marylyn 就是其中的一員。她的工作,即在週日報紙副刊中的專欄《向瑪麗蓮求教》並沒有在科學、藝術或是新聞工作上引發任何新風潮。
相反的,許多傑出人士並沒有著 Marylyn 般天才級別的智商。例如,William Shockley,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電晶體共同發明者,他的智商就遠低於140(前1%的智商)。這也意味著,傳統意義上測到的認知智力,需要與更多維度的能力和性格共同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對一個人的能力高低進行全面判斷,並且只有這樣也才能更準確地預測一個人的成就和適應能力。
預設網路在近年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想象力或創造力與我們大腦中的“預設網路”有關。
預設網路包含的腦區有後扣帶回/前楔葉、內側前額葉、雙側角回、雙側外側顳葉、雙側海馬,是一個大腦系統。與之相對的是注意網路,兩者的活動相互對抗平衡。預設神經網路的活動和人們休息,做“白日夢”,自我意識以及“意義產生”密切相關;而當人們在做一個需要注意力參與的任務是,如閱讀理解或者背單詞時,預設網路就會保持安靜。在大部分時間裡,我們的大腦會在負責反省的預設網路和負責對外刺激作出反應的注意網路之間不斷切換。而那些更有創造力的人,似乎他們的神經網路比起一般人有著更強的連線。他們更擅長在需要思考的時候斷開預設網路和注意網路的連線,而在思考完畢需要專注執行任務時,再把網路給連線上。從某種程度上說,大腦預設網路體現了“非認知”的思維模式,而這一“想象”的大腦網路在天賦組成中顯得越來越重要。
培養創造力的方法以下是上文中的 Kaufman 博士推薦給父母的,四個培養兒童的創造力的方法。
1.允許孩子有更多的獨處時間。
孩子在學校需要集中注意力聽講,在課外活動中也需要集中注意力活動,這就導致了孩子往往沒有足夠的時候從大腦的執行注意網路切換到負責想象的預設網路,充分天馬行空地放空和神遊天外。一個人僅僅有執行注意功能和自控能力什麼也不是,這兩者必須和想象力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學到的東西才能被賦予個人意義。當老師要求集中注意力的時候,孩子才會覺得集中注意力是值得的。
2.鼓勵和諧式熱情,而非強迫性熱情。
強迫性熱情指的是為了得到獎賞而做某事,而和諧式熱情則是指一個人自發產生的,反映他是誰的喜好。這種喜好很容易整合到個人身份的認同中去。非強迫式熱情越高,身心健康程度、工作持久力、專注力、自尊以及工作滿意度也越高。
3.儘可能地增加孩子的體驗,開拓孩子的眼界,從而增加其獲得靈感的可能性。
4.教育者、家長和政策制定者需要換個角度來考慮孩子的能力。
對於那些想法和一般孩子很不同的,成績又一般的孩子,他們往往很很不受學校的大環境的待見。相比把學生都培養成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精神產物,教育者應該從高高在上的教育神壇上走下來到具體的班級中,嘗試發掘每一個個體獨特的才華和天賦。
傳統的智商測試至今已經沿用 50 多年了,現在是時候重視個體更全面的能力了,就像靈感,白日夢或者在音樂藝術方面的才能這些寶貴的財富。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我們的計算能力、記憶能力和雲端儲存甚至空間思維能力將逐漸被超級電腦、搜尋引擎、VR 這樣的科技外包而變得沒那麼重要,但人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些才是可以加諸於機器能力之外的天賦。
參考文獻
[1] http://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beautiful-minds/does-giftedness-matter/
[2] Emanuel Jau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New support for the threshold hypothesis by means of empirical breakpoint detection, Intelligence. 2013 Jul.
[3] https://ww2.kqed.org/mindshift/2016/04/11/rethinking-intelligence-how-does-imagination-measure-up/
回覆列表
何為天賦?
“天賦”即一個人的天資聰慧。與生具來,應該與家族遺傳基困有關。
“天資聰慧”,古人就信奉這一點,即天生的。時至科學發達的今日,還沒有更權威更具說服力的合理解釋。
古人就把人的聰慧與否劃為四個等級。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可見,在古代人們就感知了“聰慧”與否這一現象。
生來就知道的(即有天賦),稱上等;通過後天學習才知道,次之;遇到困難才學習,又次之;遇到困難仍然不學習(不學無術),最下等。可見人再有天賦也離不開後天的學習與造就。
純粹的天賦是沒有的,天賦與後天學習相互作用。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