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里潭水

    這個問得有點搞,就不說劉備了,你會對自己親爹的話言聽計從麼?反正我是做不到。連自己親爹的話都做不到言聽計從,何況是對自己的部下!

    劉備從來就沒有對諸葛亮言聽計從,他自然有自己的判斷,也就會有自己的決策。《三國演義》把劉備寫成諸葛亮的傀儡,這是小說家的虛擬,現實中是絕無可能的。就算諸葛亮說的全對,劉備作為大領導有時候也要顯示自己的權威加以拒絕,諸葛亮作為稱職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丞相,也會把握好自己的度。最根本的“度”,就是維護領導的權威,不維護的都死得很慘。

    所以不要幻想大領導對你的計謀會言聽計從,那真的只是幻想。領導自有他的判斷,就算判斷錯了,那也是他承擔全部後果,你只承擔執行中產生的後果,這兩者是有根本區別的。就拿劉備來講,他失敗了,身死國滅,諸葛亮還有機會投靠新主,他怎麼可能沒有原則的對下屬言聽計從呢!他對諸葛亮的尊重,只是一個姿態而已,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為他賣命。

  • 2 # 淡墨淺白

    劉備當皇帝后,為什麼對諸葛亮不言聽計從呢?野禪認為他們的主要的分歧就是對待東吳是戰是和。劉備為什麼不聽諸葛亮的意見呢?

    第一,諸葛亮在劉備集團一直是後勤保障工作。劉備入川,龐統是謀士,佔據漢中是法正出謀。因此在軍事行動上,劉備並不依賴諸葛亮。

    第二,諸葛亮促成的孫劉聯盟,諸葛瑾也在東吳。諸葛亮對待東吳問題,不可能不摻雜著個人情感,所以劉備不聽取他的意見。

    第三,荊州對於蜀國太過重要,劉備攻打東吳就是為了奪回荊州,這在戰略上並沒有問題。後來諸葛亮北伐不能成功,這和蜀國失去荊州有很大關係。劉備的戰略目光是對的,所以不聽。

    第四,諸葛亮不能理解,劉關張三人的私人感情,劉備已經年老了,對待某些事情,老人往往就是固執的。

    瞭解三國曆史,探討三國秘密,請關注:張野禪

  • 3 # TANK王子

    謝邀,其實個人感覺不是劉備當皇帝后,而是劉備真正擁有蜀地後,對諸葛亮開始不太言聽計從了。真實的原因不好說,我們只能來分析當時的情況來做判斷。首先,劉備一開始擁有蜀地時,荊州還沒丟,後來又得了漢中,天下差不多一半在其手中焉能不膨脹,此一時彼一時,跟三顧茅廬時的狀況可謂天壤之別,怎可能還言聽計從?其次,擁有蜀地地後,劉備最需要拉攏和安撫的是什麼人,當然是川蜀的貴族及士族嘍,所以,劉備開始大量啟用川蜀的人才,自然聽他們的會比較多一點,比方說法正。再者,諸葛亮多聰明啊,他會不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老闆已經做大了,還要你在這指手畫腳的,所以老實點儘量少說話不發表建議也就談不上言聽計從了。最後再補充點,在三國,其實還是很講究出生背景的,劉備草根時死活也要說自己是皇室之後,無非也就是讓自己根正苗紅。當初劉備稱帝時,群丞上賀表,列了五十幾個人的名字,大家知道誰排第一?,馬超!為什麼,公候之後,第二是法正,諸葛亮才排第八,大家都喜歡的趙雲連個名字都沒上的去。所以嘛,當老闆做大了,又在一個講究門閥制度的時代,劉備還會對布衣的諸葛亮言聽計從?顯然不會!

    但是,人總會有清醒的時候,劉備最後託孤白帝城時,相當悔恨自己的魯莽,因為不聽人言而導致的大敗讓他醒悟到後面的事還是得交給諸葛亮同志接手才放心的上路了。。。

  • 4 # xin空1

    因為身份不一樣了,家底不一樣了。劉備之所以當皇帝前對諸葛亮言聽之從,說白了就是一種隱忍。自己能力有限,不能跟有才的諸葛亮意見相佐,更不能對他吆五喝六。要是諸葛亮一氣之下跑了,那就是哭都來不及啊。自己又得單槍匹馬,顛沛流離了。當了皇帝之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第一就是自己皇帝的身份了。有些事情我可以聽你諸葛亮的,但是事事都聽你諸葛亮的我這皇帝的威嚴放哪裡?掌管著最高權力還有什麼意思。

    第二就是家底了,天府之國,沃野千里,地盤夠大了。從白手起家,到指點江山,不管是收降的,還是主動降的,還是接收別人的班底。反正是文臣如雲,猛將如雨了。說話的人一多你諸葛亮說的話就沒那麼重要了,如果你不想幹了,好啊,換人,別人可能沒你出色,但只要別人能管的不亂就可以了。

    第三,就是要籠絡人心,諸葛亮是老班底,什麼都聽你的,益州這一班人就不幹了,畢竟益州這些人,在當地勢力龐大。也不能都得罪光了。所以還是得聽聽益州人民的心聲。

  • 5 # 我要讀讀書

    謝邀。我不知道題主是就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發問,前者陳壽筆下的諸葛亮顯然沒有後者那麼爆表。那麼在前者的語境下,劉備登基之前對諸葛亮也不會言聽計從,更別提之後了。在後者的語境下,劉備做了皇帝,更不會對諸葛亮言聽計從。這要從兩個大方面考慮,之於劉備,位及人君,處的高度,思的角度,慮的廣度自然與臣子不同,要鞏固地位,要權衡關係,要籠絡人心等等。就像寫稿子一樣,文字綜合覺得有些話寫出來特別打人,非常解渴,可是辦公室主任會覺得這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隱憂,引發潛在的矛盾。因此,作為臣子的諸葛亮的建議或意見並不能完全符合劉備的需求。之於諸葛亮,與上述恰恰對應,他站在臣子的角度考慮的問題與劉備自然不能一一契合,二者理一分殊。這一點,從劉備討伐東吳時體現得最為明顯。而且,題主這個問題帶有普遍性,可以推及到任何一對類似的關係上。如果題主覺得說得太短,可以私下交流。快速瀏覽的時代下,能有人看完我已知足。

  • 6 # 伊耆角木

    哪裡是劉備當皇帝以後?劉備自始至終都沒有對諸葛亮言聽計從過。諸葛亮在劉備活著的時候基本就在後方,不參與軍事決策。因為諸葛一生唯謹慎,這樣的性格根本不適合劉備快速擴張的軍事戰略。

    根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劉備在荊州時,諸葛亮曾主動找劉備,提出吸納流民登記在冊,鼓勵流民發展生產。而此時,劉備並沒有把諸葛亮當回事。直到後來經過他人推薦,劉備才認識到諸葛亮是個人才,有了三顧茅廬。在此,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這個《隆中對》屬於戰略規劃,而非戰術計劃。而以當時劉備寄居荊州的這種狀態,根本都談不上爭天下。這種戰略佈局還不具備實施的意義。

    後來曹操大舉攻打劉備,諸葛亮為劉備出使東吳,促成孫劉聯盟,赤壁之戰成功打敗曹操。這裡的諸葛亮其實是在起外交作用,也與軍事計略無關。而赤壁之戰之後,諸葛亮基本就在史料中消失了,沒有看到他做什麼事。直到劉備入川,龐統戰死,急召諸葛亮、張飛、趙雲率軍相助。但是諸葛亮去是去了,也沒見他發揮多大作用。後來劉備打漢中,諸葛亮只是留守成都,倒是法正很亮眼。劉備出兵攻吳,史料上也沒有小說中諸葛亮勸諫的記載,直到劉備敗於夷陵,退回永安後託孤諸葛亮,他才真正開啟了自己的時代。

    其實,劉備生前,諸葛亮的作用從來都不是為軍事行動出謀劃策。什麼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借東風、草船借箭、各種遣兵調將、給個錦囊到地方開啟這種,都是小說戲曲評書之類的神話。諸葛亮並沒有參與過多少軍事行動。他主要的工作是在後方負責後勤保障、糧草供應一類。就好比劉邦手下的蕭何,打仗是看不到他的身影的,但是供給糧草之類的缺不了他;而出謀劃策一類,那是張良陳平的工作。而對於劉備而言,他的張良、陳平其實是龐統與法正。

    這與劉備的戰略目標是吻合的。劉備早期基本是居無定所,投奔東投奔西,到了荊州也是寄居。所以他急需的是拓展疆土。這樣的情況需要的是進取型人才,龐統、法正才是那種詭計頻出,善用險招的人。龐統甚至弄險最後自己中埋伏而死。而劉備夷陵兵敗的時候,惦念的也是有法正不至於慘敗。說明這兩位才是劉備打天下的真正“軍師”。

    至於諸葛亮,他自己也在《出師表》裡寫到了“先帝知臣謹慎”。一個謹慎的人,是不適合開土拓疆的。劉備在最後時刻託孤給諸葛亮是因為那時候蜀漢面臨危機,只有像諸葛亮這樣的謹慎的人,才能穩住大局,不至於滿盤皆輸。而從後來諸葛亮北伐也可以看出,幾乎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糧盡而退,從來不出險招(空城計那種事當然也是沒有的)。所以魏延的子午谷奇襲他肯定是不會同意的。這就叫“諸葛一生唯謹慎”。

    因此,劉備在他生前,一直處於開土拓疆的狀態,赤壁之戰後取荊南四郡、得南郡、取益州、打漢中,直至最後伐東吳。這時候他信任的只能是龐統法正這樣的軍師人才,不去聽諸葛亮的也就不足為奇了,諸葛亮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定位,所以也根本不會去給劉備提軍事建議。

  • 7 # 情感與感悟

    劉備當皇帝后,為何對諸葛亮不再言聽計從?

    第一,諸葛亮是劉備的軍事,用兵佈局是諸葛亮的長處,而對於國家的經濟建設,諸葛亮就愛莫能助了。

    第二,諸葛亮雖然只是劉備的軍師,但其能力和威望在蜀國國內極高。劉備不再對諸葛亮言聽計從,可能是對諸葛亮的不滿或是嫉妒諸葛亮的威望和才能。

    第三,諸葛亮功高蓋主。劉備靠諸葛亮的用兵和佈局,才當上蜀國的皇帝。諸葛亮懂兵法,善計謀,還掌握著蜀國的軍政大權。劉備想節制諸葛亮的軍政大權,也是劉備不對諸葛亮言聽什從的一種解釋。

  • 8 # 一縷風塵854

    在這裡我們只談演義不談正史,讀過三國的我們都知道,劉備的起家,建立政權,以及到最後的稱帝,諸葛亮可謂是一個關鍵而又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借東風、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可謂稱的上是料事如神,而正是他這一表現促成了三國鼎立這一局勢。

    而劉備在這期間可謂是對他言聽計從,諸葛亮甚至可以指揮劉備去為後援,可以說是劉備對諸葛亮完全百依百順。

    《三國演義》第四十回:“於樊城取回趙雲,令為前部,不要贏,只要輸,主公自引一軍為後援。各須依計而行,勿使有失。”

    而在劉備稱帝之後為什麼性情大變,不再對諸葛亮言聽計從了呢?

    關羽死後,劉備要為其報仇,諸葛亮覲見,劉備不聽,還把奏疏扔於地上。

    《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先主看畢,擲表於地曰:“朕意已決,無得再諫!”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其實自始至終劉備對諸葛亮都不是真正的言聽計從,他之所以聽諸葛亮的是因為他手下沒有更好的人才,只有藉助諸葛亮才可以實現自己興復漢室的願望,而劉備本身也是對諸葛亮有所提防的,從關羽守荊州就可以知道,關羽本身就是制約諸葛亮的一個棋子。後來關羽一死,劉備對諸葛亮更是有所提防了,因此就不可能完全再聽諸葛亮的了。

    二,關羽和劉備可謂是情深義重,關羽一死,劉備可謂是傷心欲絕,更是有著自責,而報仇是他唯一能為關羽做的,因此無論如何東吳他還是要滅的,誰勸都沒用。

    三,劉備現在已經為一代帝皇了,有了自己的領土,更有了自己的威信,因此對於諸葛亮也就沒有那麼依靠了,你想想皇帝對臣子言聽計從,那到底你是皇帝呢還是我是皇帝呢?既然已經身為帝皇,就要有帝皇的尊嚴,帝皇的威信。

    其實,劉備對諸葛亮自始至終都沒有言聽計從,只是迫於無奈,沒有人才才選擇依靠諸葛亮,後來劉備為帝了,而諸葛亮的權力卻越來越大,因此用諸葛亮的同時還要防,因此也就沒有那麼言聽計從了。

  • 9 # 蘇霸賽壓錦

    這個最多應該是如魚得水,劉備在得到了漢中時就馬上稱王了,在關羽死後就匆忙稱帝,然後舉國之力東征。按照諸葛亮隆中對,關羽為什麼要打襄樊呢,我們看三國演義也好,看三國志也好,都是北方有變之時再出兵北上;劉備稱帝后也沒有聽勸阻而繼續東征,這是諸葛亮的隆中對嗎?易中天的說法就是劉備就想割據一方做土皇帝,與諸葛亮的政見和目標出現了分歧,東征來顯示他劉備集團的實力。我個人看法呢,劉備出身貧窮高貴,自己有理想,在以前都有自己的主見的,不可能什麼都聽別人講的,諸葛亮出山後,就擔任劉備的秘書長兼助理,但是其他事情大多都是劉備裁決的,劉備還是有能力,有自己獨立見解看法,所以劉備打西川帶的是龐統,諸葛亮仍然是留守荊州、處理荊州各項事務,打漢中時的諸葛亮是坐鎮成都,處理西川大小事務並解決軍糧後勤事宜。諸葛亮是有自己的軍事天賦的,不然也不會自比管仲樂毅,劉備在益州坐立未穩,需要打仗來提升自己在益州的威望,而自己也要擺脫在益州底層士族人的印象,來讓自己的政權更加穩固,所以諸葛亮需要坐鎮成都,自己要帶兵打仗,何況曹操在漢中也沒怎麼打就走了。這也是說劉備想當土皇帝,因為自己要有獨立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威望,所以覺得不一定要聽諸葛亮的意見,還有就是劉備得到了漢中後,劉備集團士氣前所未有的高漲,這當然是我個人的看法,可能有別人的不一樣,勿怪

  • 10 # 易水不寒

    這個問題這麼一問,就間接地表明瞭劉備在未當上皇帝之前對諸葛亮是言聽計從。那麼事實究竟是不是這樣呢?

    我們可以從一些事實瞭解一下當時的歷史,劉備與諸葛亮的故事是以“三顧茅廬”開始展開的,自從孔明為劉玄德制定出“隆中對”後,兩人可謂是如膠似漆,天天粘在一起,可謂是典型的好基友。

    並且在那時大哥冷落了其關二弟和張三弟,兩人十分吃醋生氣,覺得大哥劉玄德忘記哥三的結拜宣言。

    何況連劉備自己都說我得孔明如魚得水也,可見劉備當時對孔明的喜愛是十分真實的,但對其言聽計從倒還不至於,可謂是言重了。

    畢竟古代的等級主輔分的還是很清楚的,主公擁有絕對的決策權,但在下定決定之前往往會聽取各方謀士權臣的意見。

    但他們卻只是陳述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以及自己做法的利弊,而在最後還是主公自己做出決定,因為主公擁有絕對的權力,如果孔明的想法有意義有價值就是值得采取,那麼劉備肯定會採取他的意見的啊!這也是古代賢明的君主的做法啊,任人唯賢,廣納忠議。

    第一,我們都知道諸葛亮一生謹慎行事,從魏延提出子午奇襲一謀被孔明立馬拒絕就可以看出來。此時劉備稱帝需要到前方冒險征戰擴大疆域,而背後不可沒人,於是諸葛亮承擔著守家供給糧草的重任,畢竟劉備身邊有了龐統等謀士,諸葛亮此時可能並沒有為其出謀劃策。

    第二,張飛的死去使得劉備無心與之交流,令關羽鎮守荊州也是孔明的意見,當時孔明也是按能力軍事素養來定,並且荊州也是重中之重,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關羽也是首選良將。但不料後來關羽兵敗如山倒,逃到麥城被人殺害。

    當時可能也是孔明沒有允許劉備派遣援軍前往救援,至於為什麼沒有允許,大家可以翻看我的上一篇問答。

    之後,劉備因為極為重視兄弟之間的情義,完全有可能對孔明的做法有抱怨,但孔明當時的做法完全是冷靜正確的做法,二弟和三弟都相繼死去,劉備痛哭流涕,決心要為二弟報仇,在最後仍以悲劇結尾,倒在了白帝城內。

    兄弟三的情義日月可鑑,可歌可泣,傳唱古今,無一人不為之感嘆敬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有記錄的高溫天氣有哪些,古人權貴和平民又是怎樣在夏天解暑和避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