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鹿遊荒原

    歷史上有記錄的高溫天氣有唐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春夏大旱,粟麥枯槁”。《舊唐書·德宗紀》上稱,這一年“夏,熱甚”。通俗說來,就是這個夏天太熱了。 五代後梁開平二年六月辛亥(公元908年7月17日),《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四》記載,這天是“亢陽”,意思是太陽太厲害了,也就是老百姓說的“毒太陽”。 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六月,大熱,民有渴死者”。 在公元1400年以前,高溫熱浪天氣涉及範圍最大的一次,發生於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當時的皇帝是趙擴,今河南、安徽、江蘇、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熱災。這一年又恰逢大旱,災情嚴重。《宋史·五行志二》上有這樣的記載:“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燠”的本意是溫暖,史書上稱“大燠”,則是“太熱了”。因為對水的需求過於旺盛,“行都斛水百錢,江淮杯水數十錢”。放在眼下,這一杯水能值10元人民幣,那時老百姓收入低,哪能喝得起“貴如油”的水?以致“渴死者甚眾”。 “暑老虎”北京熱死了萬餘人 然而,嘉定八年並不是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史上最熱的夏天出現於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從《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第三卷“清代氣象記錄(上)”中可以看到,這一年高溫幾乎涉及半個中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整個華北地區異常炎熱,可以說是超級酷暑—— 北京:“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師威暑。”(《續東華錄》) 天津:“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同治《續天津縣誌》) 河北高邑:“(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日(7月26日)薰熱難當,牆壁重陰亦炎如火灼,日中鉛錫銷化,人多渴死。”(民國《高邑縣誌》) 山西浮山:“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乾隆《浮山縣誌》) 由此可見,當時的整個華北地區完全進入“燒烤模式”。《續東華錄》中使用了“威暑”來記錄當時的高溫,天氣熱得像發了威要吃人的老虎,來勢兇猛。

    古人面對酷暑通常有扇子、涼屋、冷飲、冰鑑等方法: 扇子,古人稱之為“搖風”,還有人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涼友”。

    冰屋,唐代出現了一種供人消暑的涼屋。涼屋通常傍水而建,採用類似水車的方式推動扇輪搖轉,將涼氣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機械將水送至屋頂,然後沿簷而下,製成人工水簾,屋子裡自然會涼快起來。 到了明代,涼屋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明代人已經知道在消暑時巧妙利用地理優勢,掘井納涼,天然環保又清爽。

    冷飲,大約在3000年前的商代,富貴人家就已經開始在冬日鑿冰貯藏於窖,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 唐代開始出現“冰商”,也就是商業性的藏冰戶。冬天藏冰,入夏拿出來賣。到了宋代,冷飲有了新的突破。南宋詩人楊萬里曾對一種叫“冰酪”的冷飲大加讚賞。“冰酪”後被馬可·波羅帶去歐洲發展成今天的冰激凌。

    冰鑑就是古代的冰箱,在古籍《周禮》中提到過一種儲存食物的冰鑑,也就是古代的冰箱。冰鑑是個類似盒子的東西,內部是空的,把冰放在裡面,然後再把食物放在冰的中間,食物就可以防腐保鮮了。

    此外古人還會用瓷枕、中草藥等方法解暑。

  • 2 # 路遲

    《詩經》中有一首叫《七月》的詩,“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意思是把冰塊鑿下來,藏到冰窖裡去。冰窖都建在陰涼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鮮稻草跟蘆蓆鋪墊,把冰放到上面之後就覆蓋稻糠、樹葉等隔溫材料,然後密封窖口,待來年享用。

    那麼,在古代,中國夏天有多熱?最熱的夏天出現在什麼時候?沒有空調的古人們又如何降暑呢?

      在氣象學上,一般以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作為高溫的標準,如果多天在35℃及以上高溫,稱為“熱浪”,屬於氣象災害,古人稱為“熱災”。從《中國氣象災害大典·綜合卷》的統計分析來看,熱災相對其他自然災害並不是太多,與“霜災”並列,約佔總數的1%。

      著名氣候學家竺可楨認為,在公元1900年以前,中國氣候史上出現過四個“溫暖期”,相應的也有四個“寒冷期”。除公元前1100年之前的第一個溫暖期持續時間很長外,其他三個總是交替出現。

      相對來說,熱災多發生在氣候“溫暖期”內,明顯多於寒冷期。如從隋唐到北宋初年的第三個溫暖期內,夏季極端高溫天氣就較多。

    唐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春夏大旱,粟麥枯槁”。《舊唐書·德宗紀》上稱,這一年“夏,熱甚”。通俗說來,就是這個夏天太熱了。

      五代後梁開平二年六月辛亥(公元908年7月17日),《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四》記載,這天是“亢陽”,意思是太陽太厲害了,也就是老百姓說的“毒太陽”。

      這樣的極端天氣在北宋初年較多,而且宋代詩中多有描寫。如孔武仲《伏中作二首》“酷暑已旬日,燻炙勢自如”;陳造《立秋日》“酷暑如酷吏,頃刻不可對”……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六月,大熱,民有渴死者”;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四月丁卯“隆暑”,六月壬午“人多渴死”。

      在公元1400年以前,高溫熱浪天氣涉及範圍最大的一次,發生於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當時的皇帝是趙擴(寧宗),今河南、安徽、江蘇、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熱災。這一年又恰逢大旱,災情嚴重。《宋史·五行志二》上有這樣的記載:“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燠”的本意是溫暖,史書上稱“大燠”,即“太熱了”。因為對水的需求過於旺盛,“行都斛水百錢,江淮杯水數十錢”。放在眼下,這一杯水能值10元人民幣,那時老百姓收入低,哪能喝得起“貴如油”的水?以致“渴死者其眾”。

      乾隆八年夏最熱 京城熱死逾萬人

      然而,嘉定八年並不是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史上最熱的夏天出現於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從《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第三卷“清代氣象記錄(上)”中可以看到,這一年高溫幾乎涉及半個中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等整個華北地區異常炎熱,可以說是超級酷暑。有關乾隆八年極端炎熱記錄,在所涉地的史志上均有記錄,茲錄幾條如下——

      北京:“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師威暑。”(《續東華錄》)

      天津:“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同治《續天津縣誌》)

      河北高邑:“(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日(7月26日)薰熱難當,牆壁重陰亦炎如火灼,日中鉛錫銷化,人多渴死。”(民國《高邑縣誌》)

      山西浮山:“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乾隆《浮山縣誌》)

      山東高青:“大旱千里,室內器具俱熱,風炙樹木向西南輒多死。六月間,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熱死。”(乾隆《青城縣誌》)

      由此可見,當時的整個華北地區完全進入“燒烤模式”。《續東華錄》中使用了“威暑”來記錄當時的高溫,天氣熱得像發了威要吃人的老虎,來勢兇猛。

      這一年夏天,以北京的情況最糟糕。當時法國教士A.Gaubil(中文名“宋君榮”)正在北京,他在日後寄往巴黎的目擊報告中寫道:“北京的老人稱,從未見過像1743年7月這樣的高溫”;“7月13日以來炎熱已難以忍受,而且許多窮人和胖人死去的景況引起了普遍的驚慌。這些人往往突然死去,而後在路上、街道或室內被發現,許多基督徒為之禱告”。

      當時北京總共熱死多少人?宋君榮引用當時朝廷官員的統計稱,“7月14日至25日,北京近郊和城內已有11400人死於炎熱。”實際被熱死的人數當不止這些,加上其他地區,死人之眾可想而知。

      史上最熱夏天的溫度到底有多高?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古氣候研究室主任、氣候變化研究首席專家張德二的研究換算,1743年7月20至25日下午的氣溫值,均高於40℃。其中以7月25日的溫度值最高,達到了驚人的44.4℃。

      這一極端高溫紀錄至今未被超過,1942年和1999年夏季,華北先後出現了兩次極端高溫紀錄,分別為42.6℃、42.2℃,低乾隆八年2℃上下。

      沒有空調風扇古人如何度夏

      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人們主要靠冰來降溫解暑。先秦時代,時人便利用天然冰來製冷,給食物保鮮、做冷飲。《周禮》記載,當時周王室為保證夏天有冰塊使用,專門成立了相應的機構管理“冰政”,負責人稱“凌人”。此部門的編制不小,共有80名“職工”。一般從每年冬天的12月起,工人開始採取天然冰塊進行儲存。

      後來,人們想出辦法在冬天時把冰儲存在地下室裡。《詩經》中有一首叫《七月》的詩,講到奴隸們在冬天去鑿取冰塊,供貴族享用:“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意思是把冰塊鑿下來,藏到冰窖裡去。冰窖都建在陰涼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鮮稻草跟蘆蓆鋪墊,把冰放到上面之後就覆蓋稻糠、樹葉等隔溫材料,然後密封窖口,待來年享用。由於這樣儲存,每年大概會有三分之二的藏冰會融化,所以古人常常將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三倍。河南新鄭、河北易縣、陝西咸陽等地,都曾發現戰國時期的冰井。

      在炎熱的南方地區常年氣溫都在零度以上,沒有冰怎麼辦?大約在唐朝末期,工匠們在生產火藥時開採了大量硝石。他們偶然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能使周圍的水降溫直至結冰。於是一些能工巧匠便開始利用硝石製冰。工匠們將水放入罐內,取一個更大的容器,在容器內放水,然後將罐子放在容器內,並不斷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結果罐內的水結成了冰。

      漢代時,皇宮裡設有冬夏兩用“空調房”。《水經注》記錄,建安十五年,曹操在河南鄴城大興土木,修建了銅雀、金虎和冰井三臺的事情。“冰井臺”挖深井採集冷氣,在廳內或是需要的房間挖一深井,上面用蓋子蓋妥,蓋子上鑿孔,夏天便有冷氣從下面出來,而冬天則有暖氣上來,保證廳堂溫度相對穩定、宜人。

      當然,這些都是權貴階層的享受,古時候老百姓們在炎炎夏日裡的生活還是相當疾苦的。

  • 3 # 濤哥觀歷史

    我是農村俗人,我來回答。

    隨著農曆“入伏”開始,這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的熱,彷彿幾百年都未發洩一樣,熱的人直躲在空調房中“瑟瑟發抖”,一點都不想出來。

    雖說雨神下了一場大雨來降溫,但是悶熱的氣息依然存在,走在路上依然會滿身的汗珠滴下,因此避暑在這個季節還是非常的必要的。

    而要說到避暑,大家都知道夏天我們的命是空調給的,那在沒有空調的古代,古人們又是如何避暑的呢?

    古人們的避暑“神器”

    現在的夏天是非常炎熱的,其實在古代也依然如此。“三伏天”依然是古人們的頭疼之事。當然,古人們還是比較聰明的,從戰國春秋到明清時代,源遠流長的歷史,避暑降溫他們可是發明了不少東西的。

    1、青銅冰鑑

    青銅冰鑑,這是中國戰國時代就已經發明的最原始的“冰箱了。青銅冰鑑是由銅鑑、銅缶組合而成,缶套置於鑑內。

    青銅冰鑑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裝在鑑內的缶四周的冰塊,使缶中的酒降溫的。在《楚辭·招魂》中就有兩句話來講青銅冰鑑的工作原理的:譯過來便是夏天飲酒,撈淨糟沫後進行冰鎮,喝起來清涼味甘,煞是舒服。

    2、風扇車

    有空調的可以吹空調納涼,沒有空調的,對於平民百姓,無非就是涼茶蒲扇草蓆子這平民避暑三件套了。

    而在漢朝的富貴人家,納涼肯定是首推自動風扇了。這件神器在漢朝時被髮明一度是用來打仗的,後來軍工轉民用,接上水車就成了全自動消暑神器。

    3、唐代空調房

    轉眼間來到了唐代,盛唐之勢,避暑當然得成為重中之重了。皇帝在宮廷中會建有專供避暑用的涼殿,殿中會配有安裝了機械傳動的製冷裝置。

    這種製冷裝置,其主要的原理是採用冷水迴圈的方法,用扇輪轉搖來產生風力,然後將冷氣傳向殿中。同時,還利用機械傳動將冷水送向屋頂,任其沿簷直下,形成水簾激起涼氣,彷彿在下雨一樣,以達到消暑之目的,遂有人也將其稱為“自雨亭”。採用這種製冷裝置製冷主要是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較高的降溫能力。

    4、木質冰箱

    隨著歷史的腳步,人們的聰明才智也是發明了越來越多避暑降溫的東西。到了清代,宮廷普遍使用以天然冰製冷的木質冰箱,這個神器當時被稱作“冰桶”或者“洋桶”,是由戰國的盛冰容器—“冰鑑”演變而來的。

    木質冰箱一般為木胎,多以紅木、花梨木和柏木等材料製成。這種冰箱不僅外形美觀,而且結構科學合理,與現代冰箱有異曲同工之妙。由於木質冰箱的成本較高,使用場合也主要限於宮廷和上層的權貴之家,因此流傳至今的實物並不多見。

    5、掐絲琺琅冰箱

    當然,到了清朝納涼的可不止一件器具,乾隆年間的掐絲琺琅製品可謂是獨具特色。

    在如今的故宮博物院就收藏有一對清代乾隆年間的掐絲琺琅製品,這對掐絲琺琅冰箱,大小、形狀完全相同,其箱體為木胎、鉛裡,表面均採用掐絲琺琅工藝。而在蓋面和箱體四周為纏枝寶相花紋,底面為冰梅紋飾,色彩豔麗,工藝十分精湛。

    6、行宮避暑

    當然,在清代,皇帝也喜歡在夏天去行宮避暑,凡是皇帝、后妃所在之處,必須在夏至前搭好腳手架,高過殿頂,頂上用葦蓆鋪好。

    這樣的天棚雖然破壞了宮殿的美觀,但它在夏天還是起到了隔熱作用的。

    7、扇子

    扇子作為一件利器,一直是夏天納涼的寶物,當然更是古代皇帝、后妃必用之物。

    而在清代的皇宮內,就已經有了機械扇子,它的造型是童子手握羽毛扇,只要開動發條,羽毛扇就能上下扇動,產生徐徐涼風。

    8、“深井冰”

    還有一種納涼的方式,不同於以上的方式,它主要是一個“洞”來乘涼。

    在古時候的住宅,房間地上總會有一個洞,這其實是相當於引入了一種中央空調系統。由於地底相對恆溫,冬暖夏涼,所以這個洞夏天就可以排出地底的冷氣了。據說,這方法在曹操築鄴城的時候就已經廣泛應用了,可謂是十分的獨特!

    9、心靜自然涼

    然,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心靜自然涼”也是乘涼的一種方式。但到底有沒有用,這還得看個人了。

    古人們有沒有“透心涼”的美食?

    天氣如此炎熱,除了一些乘涼的神器,古人們有沒有像現代人一樣,吃上冰激凌這些“透心涼”的美食呢?

    憑古人的智慧,這點怎麼可能想不到!

    1、古代冰淇淋

    古代的冰激凌,是要等到天冷才能做的,到夏天加了冰再吃。

    在南宋的杭州街頭還有很多解暑湯飲:甘豆湯、豆兒水、香薷飲、椰子酒、漉梨漿、滷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以及荔枝膏水等,品類其實也算很豐富了。

    2、冰鎮消暑小吃

    當然,在古代,還有一個叫“甜碗子”的消暑小吃,是把新採上來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然後用甜瓜裡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冰鎮了吃。而且也可以把青胡桃砸開,把裡頭的帶澀的一層嫩皮剝去,澆上葡萄汁,冰鎮也能吃。

    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酷暑來襲,今人有空調,古人有“神器”,可能沒空調強,但一定是當時最好的降溫利器了。

    三伏天到來,你可知古人又是怎麼度過這炎熱的天氣的呢?看到這裡你就會知道了!

  • 4 # 公子小可

    古代歷史上的避暑方法有許多,窮人有窮人的避暑方法,富人有富人的避暑方法,避暑又分為衣食住行。

    在馬王堆漢墓裡發現辛追夫人穿的一件衣服重量只有不超過50克,編織技藝精湛高超,這樣的衣服表明在漢朝,夏季天熱,富人的衣服就可以穿得很薄很薄,從而達到避暑的目的。

    此外根據水滸傳裡面描寫的避暑方法就有在井口搭建一個小棚遮擋Sunny,然後在棚下坐著避暑。

    此外還有戰國青銅冰鑑,這是中國戰國時代就已經發明的最原始的“冰箱了。青銅冰鑑是由銅鑑、銅缶組合而成,缶套置於鑑內。

    青銅冰鑑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裝在鑑內的缶四周的冰塊,使缶中的酒降溫的。在《楚辭·招魂》中就有兩句話來講青銅冰鑑的工作原理的:譯過來便是夏天飲酒,撈淨糟沫後進行冰鎮,喝起來清涼味甘,煞是舒服。

    此外勤勞的華人民還將竹子編成竹蓆竹子做成床鋪,如果是大官大富之家還有玉石席鋪在床上降溫,此外在清代皇家專用的更高階的還有象牙席,將象牙用手工製作成一根根細窄的條,然後編織成席,有資格使用象牙席的只有親王與皇族後宮,其他人別說鋪在床上,就是擁有都是犯上大罪,目前為止全國的象牙席好像不超過五張,並且製作工藝已經失傳。

    並且在古代,如果是夏季高溫,朝廷還會專門撥款給各級官員作為避暑獎金,名曰冰敬,這筆錢你可以用來買西瓜,制夏季衣物,購買各種各樣的避暑用品,當然了,大官的家裡還有專用的冰房,就是每到冬季下雪成冰,然後有專人制作冰塊運送上門,這些富商大賈朝廷大員家裡的冰房在冬季就有專人採購冰塊入庫,然後夏季將冰塊拿出來放置在臥室降溫,或者隨時取冰放置茶水酸梅湯中食用降暑與今天的冰凍酸梅湯幾無區別.並且清代之前就已經有了不同於青銅冰鑑的木製冰箱,這種冰箱由木頭製作而成,夏季將冰塊放入其中,然後將飲料或者其他需要降溫解渴避暑的東西放在裡面,需要時拿出,完全與現在的冰箱在效果上幾無差別。

    並且後來的冰箱越做越精緻,清代皇家御用的冰箱"在材料與製作工藝上又上了一個臺階,採用的是掐絲琺琅冰箱,看起來簡直就是高大上的完美結合,真心佩服古人的智慧.能將冰箱做得如此之美。

    冰箱講究了,那麼冰塊肯定是更加講究,就拿清朝來說,每年採冰由專人負責,並且採冰的產地也是由玉泉山的泉水結成的冰,然後將冰劈成大小一致,皇帝每到夏季基本上都會去承德避暑山莊避暑,如果沒有去承德那麼在北京紫禁城裡的宮殿裡,基本上夏季最熱的時候每個宮殿皇帝走到哪,冰塊就放到哪,再加上後宮的冰塊使用數量,就光是冰塊的費用每一年就要花費十數萬白銀。

    並且古代的人避暑與現在基本一致,同樣是喝綠豆湯,酸梅湯,老陰茶等等,只是現在的空調肯定會讓古代的人羨慕嫉妒恨,但是古代的有錢人或者大官,不管在哪裡都有人給他打扇降溫,並且古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極低,溫度相比較現在要低一些,夏季也就沒有現在這麼熱,所以在記載裡基本上很少有記載熱死人的事情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蝴蝶的美麗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