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柳暗花明9093

    傳統農業如何跟上現代社會發展步伐,現在的農村還是傳統耕作的地方,就是貧困地區,山區,丘林區,又沒有資源開發,基本保持傳統耕作。要與城市工業發展同步,只政府才有能力解決,中國對外援助不是一個小數字,大多數授援國家還是贊中國對他們好處,有少數國家還不認帳,有責怪之聲。農村的改變,私人無能為力。政府要投巨資,三到五年時間,把山區,丘林區那些無數幾釐幾分的田,因地制宜,小丘改大丘,(一畝左右可用機械化)建全水力設施,使中國農村全部實現機械化,實現這個標準,政府也不要年年喊扶貧了。農民也不會怨天恨地了,農產品基本能自產了,還可大量幫助工業用人缺少問題。是在下夢想,也是唯一解決農村落後的辦法。

  • 2 # 好講俗話實話

    在有就是一家種樹苗,兩邊鄰家種不了地,即便就是種糧食樹根扎的很遠,也長不了多少,所以造成面積越來越大,大有氾濫成災之勢,圖片裡的可都是小樹樁子呀!多數都是土地流轉後形成的,估計誰家也不會買樹苗往院裡栽,就說讓你栽又能用多少呢?現在來講就是把樹苗都弄沒了,估計也得三年以後回覆地力。

    現在確權己基本上結束了,只差發證,最好的辦法還是得走集體化道路,其它別無選擇

  • 3 # 玉堂行佛人

    傳統農業,是指在自然經濟條件下,採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鐵器等為主的手工勞動方式,靠世代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發展、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居主導地位的農業。傳統農業生產水平低、剩餘少、積累慢,產量受自然環境變化影響大。所以,傳統農業與現代社會發展,肯定是遠遠不相適應的。

    根據"生產關係與生產力要相適應,生產力要與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的原則,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改變傳統農業的生產條件和生產方式等方面,我們作了積極有益的探索,既有失敗的教訓,也有成功的經驗。

    改革開放40年來,在解決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相適應的前提下,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農業生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如今在耕地減少、農業勞動力(尤其是青壯年勞動力)減少的條件下,發展現代農業成為當務之急。怎麼辦?以個人愚見:

    一,要進一步鞏固發展70年來發業水利化、機械化的成果,切實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切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抗災救災能力,提高土地有效使用面積,提高地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二,要因地制宜,逐步改變"一家一戶"的生產方式,實行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經營和管理。包括建立合作社、發展種植大戶、因地制宜探索推廣華西村、南街村的發展模式等,把探索重點放在讓生產力發展與社會現代化發展需要相適應上面。

    三,要切實抓緊抓好種子改良工作,並把種子這一基礎命脈牢牢掌握在中國農民手中。中國農業科學家要向袁隆平學習,從各地實際條件出發,抓好水稻、麥子、小米、高梁、大豆、玉米、花生、棉花等種子的品種改良研究,既要著力於單位面積產量的增加,又要確保人民身體健康安全。實現"種、管、改"三結合。

    四,要建立"產、供、銷";"原糧、深加工、製成品"兩個三結合的大農業系統,確保農業實現增產、增收、增效,讓農民群眾生活得到實實在在的改善,讓農民群眾的腰包真正鼓起來,以進一步縮小城鄉差別和貧富差距。

  • 4 # 淳樸阿磊

    一、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定義:

    農業,作為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最古老的基本產業。延續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農業的發展狀況,常常被認為與整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密切關係。農產品供給不足的問題,至今依然使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和落後地區感到困擾,很多經濟學家都曾為研究這個問題花了極大的精力。一般的看法是,農業生產的發展有這樣一個界線,即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已經達到可以用較少的農業勞動者從事生產,就能提供比過去多得多的農產品,不僅充分滿足國內全社會糧食消費之外的需求,還可以大批出口國外。這就是除滿足生產者自身消費的之外所謂“剩餘農產品”問題,人們總是把它作為社會經濟向高階階段發展的條件和標誌。但是,迄今為止,只有少數發達國家透過把現代科學技術大規模地應用到農業生產領域,達到了這個目標。我們就把這種較高水平的農業生產稱之為“現代農業”。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則仍然處於這個發展界線之下,甚至仍然沿襲著古老的農業生產方式,僅大量人口被滯留在農業領域從事著以手工操作為主的簡單勞動,而且向社會提供的“剩餘農產品”還十分有限,我們就把它稱之為“傳統農業”。

    二、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劃分標準:

    對於“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劃分,本來是以農業生產過程中生產技術手段應用的水平、程度和範圍來確定的。凡是大量應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使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並有較發達的社會經濟環境和其他高技術配套產業的密切配合,這就是現代農業;如果繼續使用常規的生產技術手段,主要還是人畜耕作、人工收種、人背馬馱、靠天吃飯等,則是傳統農業。有時,雖部分採用了一些現代技術或實用技術,包括使用一些農業機械、水利設施、化肥農藥等,但它並未使以手工勞動為主的局面改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還很有限,大量勞動力仍被束縛在土地上,還是自己生產自己消費,那就仍然屬於“傳統農業”的範疇。

    三、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的過程:

    顯然,要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過渡,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經濟發展問題。世界各國都曾有農業方面進行過各種各樣的努力,比如在土地制度、生產組織、農機推廣、土壤改良、水利建設、籽種培育,以及化肥農藥、耕作技術、經

    營方式等方面,都開展過大量的工作。這些努力也都分別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但對於實現從傳統農業轉變到現代農業的整個發展程序來看,有些方面是成功的,而大多數的努力除了使農業產量有一定的變化外,並沒有對整個程序產生實質性的推動作用。關於這種情況,我們借用發展經濟學對經濟發展與經濟增長劃分的提法,捨棄它在“發展”與“增長”概念中某些特定含義和因果關係的定論,也把上述情況比喻為農業發展與農業增長問題:凡是能夠實現使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的,我們就稱之為“農業發展”;如果不能實現這種轉變,僅只是引起農業生產某些方面區域性變化的,就只屬於“農業增長”。當然,農業增長與農業發展之間並不是毫無關係的,農業發展必然也會反映出增長的效果,但在很多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卻常常是“有增長而無發展”的情況,儘管農業生產已經有很大變化,但受諸多因素影響,卻仍然停留在傳統農業階段上沒有走出困境。在中國,伴隨農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農產品價格的改革,購銷體制的變化,所有制關係的調整,農村市場的擴張,以及鄉鎮企業的發展和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幾億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被迅速調動起來,從而使中國的農業生產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中國農業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這個變化過程本身,不僅提供了豐富的實證材料,也提示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我們在這個前提下來探討農業的發展與增長問題,中國的經驗顯然是極有意義的。中國作為一個耕地資料緊缺的人口大國,要解決農業問題本來就已十分困難,而且它還一度面臨耕地減少的趨勢,使問題更為嚴峻。1992年全國耕地面積比1957年下降14.5%,而同其全華人口則增長了81.2%,人均佔有耕地也從2.6%畝下降到1.2畝。面對這種情況,全華人民硬是透過各種努力,還是使糧食生產獲得了逐步增長,特別是農村改革後,更使局面有了可喜的變化。從1957年到1992年,全華人口年平均增長1.71%,而糧食產量年平均遞增2.4%,其中,從1979年實行改革後的14年,糧食的年增長幅度達到2.7%,尤其是前六年的平均增長速度已高達5%,並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使全國總產量增長了三分之一,從3億噸的水平一下就躍上了4億噸的臺階。其他農產品,如棉花、油料、糖料、豬牛羊肉、水果等,也都增長了一倍以上。中國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使自己的穀物、棉花、油菜籽、豬牛羊肉的產量達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應當看到,中國農業雖然取得了這些可喜的成績,但從總體上說,特別是以佔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農民在廣農村所從事的生產來說,它

    仍屬於傳統農業的範疇。因為,占主導地位的還是以手工勞動為主的耕作方式,人力畜力使用還比較普遍,在極端情況下,少數地區甚至還存在燒荒、撂荒、輪歇等較為原始的耕作方式,因而農業勞動生產率還比較低。農業機構等現代科技手段在很多地區的應用雖然是有效的,但它在農業中的進入範圍和作用程度,還遠未達到根本扭轉勞動生產率低下狀態的目標。即使是實行農村改革後,所通行的仍然是以農戶為單位的小規模生產,也沒有跳出傳統農業方式的範疇。由此可見,中國農業出現的增長,從總體上來看,主要還是傳統農業方式下的增長行為,雖然要實現這種增長並不是很容易的,它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但它還是證實了,這一種成為落後的傳統農業方式與有效的生產增長如此成功地連結起來,甚至達到大體適應這個人口大國需求的程度,在客觀上是可能的。它說明,在傳統農業條件下同樣存在著相當程度的增長潛力。可是,這種增長有限度嗎?要在有限的耕地上保持糧食的增長,這肯定與提高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有關,但單產提高的潛力會有多大呢,這種增產勢頭的前景將會如何呢?有的人根據農村改革後出現的新局面,認為這些增長主要是因為經濟改革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熱情,是源自於過去已經具備的生產能力在改革政策作用下的釋放效應,因而表示擔心,在這種生產力釋放效應完畢之後,中國農業還會增長嗎?也有人根據如此懸殊的耕地與人口比例,早就斷言中國的農業增長已經到了極限。這些顧慮不是沒有道理的。

    四、如何實現傳統農業過渡到現代農業:

    從傳統農業過渡到現代農業,顯然是一個生產力發展及其生產關係變革的過程。在這兩種不同的生產力水平條件下,不僅農業的發展機制與農業的增長機制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傳統農業條件下的增長機制與現代農業條件下的增長機制也是不相同的。這是因為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本身的執行機制就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強調這些區別可以使我們對一個按照一般意義來理解的哲學觀點保持清醒的認識,這就是所謂從量變到質變的問題。如果我們把從傳統農業轉變到現代農業定義為質的變化,而把傳統農業條件下的農業增長看作量變,以為這種量變的增長在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自然地轉向實現現代農業的質變,我們就把問題看得過於簡單化了。事實上,在一定的生產力水平上,農業增長總是被侷限在所屬的範圍內發生。傳統農業的增長之所以不會轉化為現代農業的增長,是由於還有其他的因素在其中發揮了作用。而現代農業的實現是由多種條件促成的,它

    所表現出來的新型的高效農業增長,往往並不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原因,而是它的結果,但這個事實卻通常被嚴重地忽視了,人們總是把農業增長視同為農業發展,並盡力去追求這種增長,以為這就是通向現代農業發展的途徑。可是,這種結局卻並沒有出現,中國過去是一個自然經濟結構最牢固、歷時最長久的國家,因而傳統農業及其增長積累也經歷了極為漫長的歷史。可它卻一直也沒有因此而向現代農業邁出過什麼實質性的步伐。農業,作為為人類生存提供消費資料的產業,它的發展與人類自身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以及由人口變化形成的需求狀況,一直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可是,人們常常只注意到怎樣去努力增加農業的產量,指望著它在滿足人類需求方面達到一個更高的階段。他們把農業生產和人口生產看作是兩個各知孤立的過程,認為農業生產只是在提供了產品,也就是在“事後”才對人口生產過程發揮作用。可是,在既定的生產力水平及其生產和消費方式下,當他們發現生產的不斷增長往往都被人口的增長吞噬了,便又開始抱怨人口的過快增長,甚至提出所謂消費資料只是按算術級數增長,而人口則是按幾何級數增長的著名論斷,並主張以抑制人口增長的辦法反過來去適應消費資料的增長。而且,這種考慮已經日益被有關國家的政策所吸收。由此可見,正是由於傳統農業增長的量變不能跨過人口增長的界限,因而就很難質變到現代農業的發展階段去。在傳統農業條件下的農業增長。不僅伴隨著嚴重的人口問題,而且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或者說它反而阻礙了科學技術作用的徹底發揮,因而它不可能順利地過渡到現代農業的發展階段。所以,這種農業增長的意義是值得懷疑的。毫無疑問,要改變這種局面的唯一出路就是發展現代農業,從而把一般性的農業增長轉變到真正的農業發展的軌道上來,其中的關鍵問題之一,就是徹底擺脫大量依賴勞動力投入的傳統農業增長機制。現代農業,當然是以對現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標誌,透過發展較高水平的機械化、電氣化、水利化、化學化、良種化,包括航空作業、遙感技術、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並採用人工氣候裝置、自動灌溉系統、資訊監控系統和現代生物工程,以及科學化的栽培技術管理和生產經營管理,實現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社會化的大生產,等等,從而徹底改變以手工勞動為主的生產方式,大幅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但是,在實踐中,當我們仍然處在傳統農業發展階段的時候,由於科學技術的作用受到了限制,因而要全面推行這一套現代科學技術是很困難的。這種使農業對

    科技的應用常常處於一種人為的被動局面,推廣的代價與取得的效果也往往不成比例。所以,我們不能指望透過直接採用現代科學技術就可以一步跨入現代農業發展階段,因為它必須首先解決一個機制轉換問題。只有在實現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機制轉變後,現代科學技術才可能大範圍地進入農業生產,並充分發揮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不過是現代農業的主要標誌和內容,而不是構成使傳統農業轉變到現代農業的發展原因。

    五、具體措施:

    首先,現代農業的發展是一個生產力發展的過程和結果,在沒有達到一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之前,是無法實現現代農業的。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客觀的,它必須以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力來確定。而不僅僅是由某個行業和產業的發展水平就可以決定的。只有生產力全面發展了,不僅農業中的科技應用和勞動生產率大大增強,而且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普遍提高,從而各行各業,包括農村非農產業都得到充分發展,這就可以在為農業生產提供優越的經濟環境的同時,又使農業勞動力大規模轉移出來,才會使現代農業的發展成為可能。

    其次,現代農業雖然包含了現代科學技術的內容,但它的發展決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技術應用問題。由於執行機制完全不同,在傳統農業執行機制的作用範圍內,農業增長是迫不得已的,增長幅度也是有限的,它並不會引向現代農業的發展。因此,僅僅是對這樣的農業增長髮揮促進作用科學技術應用,即便是很“先進”的科學技術,也不具有現代農業發展的意義。

    第三,現代農業較高的勞動生產率,主要表現在它的生產過程不再是以手工勞動為主,大量的體力勞動已被現代農業機械和各種技術手段所取代,因而甚至可以適勞動含量大幅度下降,以極少的勞動力投入就可以生產出更多的農產品,從而使大量的勞動力可以從農業部門發揮出來,並擺脫原來那種農業產量對勞動力數量的依存關係。這就形成在勞動力應用上兩種相反的取向,傳統農業的要求是越多越好,現代農業則要求相對地越少越好。這是二者的一個根本區別。

    第四,現代農業所導致的增長行為,主要表現為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後,每個勞動者可以提供更多的勞動產品,而不是象傳統農業那樣,表現為農產品總量

    上的剛性增長。由於受土地產出率的影響,在一定的生產技術和土地面積的制約下,雖然短時期內,現代農業在產品總量上的變化幅度可能是不明顯的。不過,由於勞動生產率提同了,農業生產就可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而進入一個無限的增長領域,而不象傳統農業那樣只是一種以人口增長為條件的有限增長。同時,它也進一步增強了對農業產品總量的可控性,使它從傳統農業條件下的強制增長局面轉變為可以更加自由和主動地進行調控。而且,在實現了大批農業人口的轉移後,農村中自給性消費增長的壓力隨之緩解,再加上現代科技發展帶來的農產品多樣化和人們食物結構的改變,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對糧食總量增長的剛性需求。因此,現代農業發展在實現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方面的意義,要遠遠超過它在糧食總量增長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最後,我們已經注意到,從傳統農業發展到現代農業,是與從自然經濟過渡到商品經濟相伴隨,並且是以這種變化過渡為條件的。在自然經濟自給自足的條件下,小農的生產與消費都以實物形態出現,並統一在有限的空間範圍內。一旦實現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勞動生產率提高,生產規模擴大,並實行集約化、專業化、社會化的大生產,就必須要突破這種生產與消費一體化的關係。它一方面使生產突破生產者自身消費量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使消費不再侷限於自己生產的單一產品,這就把生產與消費從有限的範圍和統一的空間分離開來。從而就使消費空間的單獨擴張成為可能,由此又推動了生產的發展。而這種分離和擴張,只有透過市場經濟的商品交換過程才能實現。因為只有在這種條件下,才能形成農產品和消費資料的大範圍轉移和自由流動,生產者才有可能將已經大量增加的農產品交換到別的地方,提供作為別人的消費,然後再換回自己所需的各種消費品。交換關係的發展使產品變成了商品,也使生產和消費從實物形態轉向價值形態。這時,農產品的生產過程輒就轉變成商品生產或價值生產的過程。人們為了得到更多和更好的消費,就需要儘可能地增加生產。因而,生產和消費的擴張也就表現為一個價值追求的過程。這個過程使生產和消費的分離和擴張加速進行,從而又對科學技術的大量應用和發展提出強烈的需求,這才使代農業的發展變為現實。

  • 5 # 神經刀2019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這麼問,“如何讓小農戶參與到現代農業生產?”

    這個問題,其實也是一個國家級難題。18年初我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員聊農業的時候,我第一次明確的聽到了這個問題。後來又從其他渠道瞭解到,國家農業部門一直也在研究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為什麼重要,主要是兩點∶

    1、中國的農產品主體還是農戶在生產,農戶的生產模式是有成本優勢的,所以判斷現代農業的生產主體應該還是農戶。

    2、農戶參與現代農業生產也是解決三農問題中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方法。

    當前國內還有近2億農民在從事農業生產。如果這麼多的農民都參與農業生產了,那麼如此大量的高品質農產品如何銷售呢?

    近來我也看到了權威專家開始關心這個問題了。高品質農產品的銷售不是一個企業一個合作社的成功就行的,必須解決宏觀意義上巨量高品質農產品的銷售問題。只有消費市場打開了,生產端的生產升級才有可能,農戶組織起來實現現代農業意義上的標準化生產才能找到可靠的立足點。

    而我認為這些問題的解決關鍵在於能夠將高品質農產品的市場終端價格降下來,一直要降到普通農產品銷售價格附近才行。

    而農戶要組織起來實現生產,一是要解決快速低成本的實現生產模式轉化問題,二是要解決生產過程的標準化管理問題。

    這一些列的難題必須在一個可靠的商業模式下同步解決,缺一不可。

    近年來,我們一直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和實踐探索,已小有所得,如有興趣可以深入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軍事結構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