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豫北胖妞
-
2 # 鄂硒農技
中國是肉桂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具有種植桂樹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種植歷史悠久,有豐富的生產經驗。中國的肉桂主要產於廣西、廣東、湖南、福建、浙江 江西等華南各省區,這些地區具有發展肉桂的適宜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土地資源。
種植肉桂不僅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出口創匯,幫助農民脫貧致富,而且可改善生態環境。肉桂生產市場應變能力強,生產風險小。因此,發展肉桂生產具有廣闊的前景。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肉桂的栽培技術,供大家參考。
一、栽培時間
栽培季節應在雨水至清明期間,當樹液開始流動,新芽尚未萌發前,選擇下雨天進行栽培成活率最高。如果是經過促根的萌櫱,起苗時,應注意保護根系和切除嫩梢,雨季也可定植。
二、整地:
首先要清理林地,將所有灌木和雜草砍下,煉山後進行帶狀或全墾整地。帶狀整地後再按照造林密度定點挖穴,穴的規格以50釐米×40釐米×30釐米為宜。全墾在冬末進行,翻起土塊暫不打碎,成復瓦狀排列,以防水土流失,利於土塊越冬風化,待定植和間種時再碎土挖穴植樹和間作農作物。
三、栽培目的和方式
栽培方式通常有兩種,一是以獲取桂通、桂心和採葉蒸油等產品為主要目的,叫桂兒林;二是以獲得板桂、油桂、“桂子”和種子等為目的,叫大桂林。造林時根據不同的栽培方式,決定造林作業的實施措施。
1.矮林栽培法:矮林即桂兒林。主要在較大的宜林山地上造一定密度的肉桂,使造林後10年左右就能砍伐。部分較大的桂樹,剝取桂皮,製成桂通等產品或採收桂葉來蒸桂油。該作業法造林密度較大,株行距採用1米x1米或1米x1.3米或1.3米×1.3米,密度為每公頃4500~9000株。選 用2年生健壯、高達35釐米以上的苗木造林為好。造林 3~5年後,平均每公頃可採剝桂皮680~750千克,桂碎每公頃60~75千克,同時每年每公頃還可採收桂葉蒸油 22.5~25.5千克。
苗木定植後,在加強撫育的條件下,3年生樹高可達 2.5米,胸徑可達3釐米以上,此時可進行第1次採伐剝皮。萌芽更新的採剝時間,以3月下旬樹液開始流動為宜,這時樹皮既容易剝離,而且伐根萌芽又快。伐根要平地面,以使萌櫱自土面生出,不易被風吹倒和感染病菌。 採伐後的伐根,每株有萌櫱2~3條以上,其生長速度不同,有的僅需3年,有的需要4~5年達到採剝桂皮的標準。因此可擇伐或分割槽輪伐,以使每年都有穩定的收益。
2.喬林栽培法 :喬林即大桂林。樹木的生長期要比桂兒林長,一般要達10多年,甚至40~50年才能砍伐。在生長期間可以採收桂花(小桂子)桂盅(桂託)、桂種,砍伐時能獲得質量優良的桂皮,加工製成企邊桂、板桂、油桂。
大桂林多 選在屋邊、村邊的零星土地和較肥沃的宜林地上種植,造林時要用2年生以上的健壯苗木或分根的桂口(根徑為3~6釐米,高1.5~2米的幼樹),造林成效較好,但起苗後,要用粗稻草繩繞樹,保護樹體水分,也可以截斷樹枝再種植,以提高成活率。 該作業法造林密度較小,株行距一般採用2米x2米或2.7米×2.7米。種植密度1500~3000株。亦可零星 種植或單行種植。
對於喬林作業,應加強撫育管理和施肥。幼林期宜混種農作物,林地上堆放草木灰或施用氮肥,胸徑達15 釐米以上的桂林,應多施磷肥,以促進油桂的形成。此外,還可採取中林作業方式,即從矮林作業中選擇優良單株培育大桂,使大桂與矮林混生。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地力,增加肉桂的產量。
3.矮喬結合林栽培法 :如果想在近期內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肉桂林的建設可採用”矮喬結合林”的栽培方式。20年主伐,第5年開始輪伐,透過輪伐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在建設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這是一種較理想的栽培模式。
定植時株行距1米x1.5米,每公頃660株,第4~5 年株高3米以上,胸徑達5釐米以上開始間伐。按90% 儲存率計每公頃共6000株。先確定保留株數,打上記號並修枝整形。然後從保留植株兩側先隔株間伐,逐年進行。最後按4米x6米株行距、每公頃保留405株(培育成大桂),待20年後砍伐。
疏伐從第5年開始,每年每公頃疏伐900株,至第10年疏伐完第一輪,第一批砍伐的殘樁此時其萌櫱已長成, 可供第二次砍伐收穫。按定植儲存率90%計,伐樁萌芽儲存率90%計,定植後第5年開始疏伐,逐年疏伐至第1年。
第12年後,因桂林已鬱閉,殘樁萌櫱僅可利用枝葉蒸制桂油,不再計算產值,能利用者則用。在第5~11年 共7年的疏伐時間內,共可收穫第一輪伐株5400株,第二輪3240株,第三輪伐株720株,共砍伐收穫9360株, 矮喬結合林作業方法按小桂林和大桂林的培育模式進行更新輪伐,其主要優點是充分利用了地力,提高經濟效益,以短養長,長短結合,能較快地收回種植初期的生產費用。
四、肉桂特殊栽培技術
1.馬尾松林下套種肉桂 :在鬱閉度0.4,0.6的馬尾松林下套種肉桂造林,成活率可比跡地造林提高19.1%和19.6%,是發展肉桂造林的好途徑。套種肉桂林地要進行全面的除草清雜,挖明穴,回表土,穴規格為60釐米×40釐米×40釐米。正方形配置,株行距為1.2米×1.5米。
肉桂是一種較耐萌、性喜溼潤的亞熱帶樹種,在有林地中套種肉桂,一方面有林地內空氣溼潤,有利於肉桂生長;另一方面有林地的龐大樹冠可以起遮蔭作用,避免Sunny直射對肉桂幼樹的灼傷,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流失,從而提高造林成活率。透過套種形成針闊混交林,既可防止馬尾松和肉桂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又可解決肉桂與林、果、竹爭地矛盾。
由於肉桂幼時耐蔭,成林時需要較充足的Sunny,可提高結實量和促進韌皮部形成油層,否則,桂皮薄,桂油品質差。因此,在生產上應大力提倡在鬱閉度0.4左右的馬尾松林中套種肉桂。但不宜在鬱閉度較大的林內套種,以免影響肉桂後期生長和桂油品質。
2.北方觀賞肉桂養護技術 :肉桂生長較慢,根深較粗壯,萌芽力強,分枝多。小枝綠色四稜,單葉互生近對生,全緣、革質、平滑,橢圓形, 長7~18釐米,三出脈。樹姿秀雅,佈置會場、廳堂、居室,樸實莊重,四季常青。近幾年肉桂作為園林綠化觀葉植物,已越來越常見,在許多地方也已進入家庭。
【1】起苗定植期間的養護技術:從南方運進的肉桂,株高40釐米至120釐米,有盆栽,也有用塑膠缽帶母土包裝,有單株,也有數株群植一盆。經人工栽培的植株,樹冠豐滿成形,只要盆不壞,根系完好無損,適當修剪弱枝, 摘除黃葉並整理樹冠,經半個月左右的養護即恢復生機。
運輸前起苗的植株,因斷根、帶母土不多,經裝卸、長途的顛簸以及通風不良、失水等原因,有的盆(缽)壞土散、裸根枝折、萎焉葉黃脫落,對這部分苗木應及時放陰涼處, 噴水緩苗上盆,失水嚴重的還需摘葉和強度剪枝。盆土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與微酸性壤土,有條件的直接使用森林腐殖土最好。也可選用腐葉土或菜園土五 成,腐熟發酵的禽畜糞三成,透水效能強的基質二成,噴灑0.5%的硫酸亞鐵和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混合攪拌均勻,配製成營養土。
上盆時用顆粒爐渣等透水物基質墊底,根據栽植數量和苗木大小,盆底和根部周圍放馬蹄片和破碎的黃豆30~100克作長效肥,土埋至原根頸處,不宜深栽。為防晚霜襲來,上盆栽植後置於室內養 護,氣候條件允許的話,可放在室外背風暖和的場所,經 一個多月萌生枝葉,原葉不會繼續黃化掉落。
【2】定植成活後的養護技術:肉桂不耐寒,幼樹嫩枝怕霜凍。北方寒冷地區家庭栽培,受當地氣候、水質、土質等因素的影響,日常管理技術比較嚴,盆土要保持溼潤、 不宜乾燥,但又怕盆內積水。夏日3天澆一次透水,每天盆面罩水,葉面噴水,增加室氣溼度,春秋季節隨氣溫變化調整澆水量次,冬季用與室溫相近的溫水勤噴葉面,10 天左右澆一次。
為保持盆土pH值不變,每月澆一次礬 水。冬季家庭用暖氣和火爐供熱取暖,室內乾燥,除了噴水清洗葉面、地面灑水外,還可在盆面擱若干小杯、盤等容器,盛上水任其自然蒸發,不間斷加水,以改善植株周圍的小氣候環境。
肉桂適應生長的溫度18~28℃,春末夏初當平均氣溫穩定在12℃以上時出室,放在Sunny下的草地上或灌木叢株間。進入高溫大氣乾旱季節,將盆移至早晚能見到斜射Sunny的位置,如樹冠,葡萄、啤酒花等綠色植物架下,每天接受3~4小時光照。
寒露霜降期間,視氣溫變化入室,放置在向陽的南窗附近,隆冬季節開窗通風,將盆搬離視窗,避免冷氣襲擊。室溫保持15℃以上,植株青枝綠葉安全越冬;室溫不穩定,在8℃左右時,葉片有零星脫落。不具備室內越冬條件的家庭,入秋後在10月前,追施2次磷鉀肥,加強植株的抗寒效能。 然後將樹冠捆紮成束,澆透水,連同盆底包裹禦寒材料, 放入5℃以下、1℃以上的冷室貯藏,次年春暖後再進行室內返青。
五、田間管理
1.灌水保苗 :肉桂苗木移至林地定植2~3個月後,根系的吸收功能還不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很容易受乾旱的影響而枯 苗,影響成活率。因此,在定植初期,每天早晚要淋水,以澆潤坑面為度,保持樹坑內的土壤經常溼潤,但要嚴防積 水,如果遇到乾旱時間較長的狀況,則在坑面上鬆土、鋪 草,減少水分蒸發,這樣才能保證苗木成活。
定植3個月後,苗木已長出部分新根,根系的吸收功能已逐漸恢復, 淋水次數可視天氣情況而定,乾旱時多淋,降水多時少淋或不淋。定植後的第2年春天,要在林地內進行1次檢查,發現有枯苗、缺苗的情況時,應在造林季節及時補苗, 以保證全苗。
2.中耕除草 :肉桂幼齡期要注意中耕除草。每年5~11月需除草2~3次,將距離植株1米範圍內的雜草除淨。中耕表土使土壤通氣良好,將雜草壓青,增加土壤肥力。11月進行最後1次中耕時應將地內雜草剷除,並覆蓋於樹幹周圍的地面上,以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溼潤,利於抗旱保苗,安全度過旱季。
中耕時應注意不要碰傷近地面莖皮,以減少萌櫱的長出和營養的消耗,從而加速莖幹長高和長得粗直,提高肉桂樹皮的產量和質量。有間作物的林地,結合護理間作物對肉桂進行中耕。成林後每年除草1次。
3.施肥時間和方法:肉桂生長期較長,需要充足的養分才能生長繁茂,因此,要適當施肥,一般每年施肥2~3次。
第1次在2~3 月植株抽芽現蕾時,施足芽肥、花肥,以施氮肥為主,可用1:8的稀人畜糞水或每25升水加硫酸銨50~100克施下或施用餅肥亦可,每株施5~10千克,以促進長芽抽蕾。
第2次在7~8月青果期,以施氮、磷肥為主,可用草皮灰、過磷酸鈣、人糞尿混合肥或有機肥50千克加入0.5千克過磷酸鈣混合漚制腐熟後施入,每株施5~10千克或每株施複合肥0.5千克。
第3次在11~12月,施養果肥和過冬肥,以施有機肥和磷、鉀肥為主,用100千克廄肥加3~5千克過磷酸鈣或磷礦粉、草木灰200千克經漚制腐熟1個月後每株施5~10千克。
水肥及速效肥可鬆土後開淺溝澆入或撒入,有機肥及磷肥開15釐米深的環狀溝施入,每次施肥後均要培 土。肥料施於齊樹冠外緣,施肥量隨樹齡而增加,乾肥施後無雨時要澆水。以採收桂皮為目的的林地,在肉桂長至10~15年時,夏冬兩季的2次追肥應增加有機肥和磷肥的用量,以促進桂皮油層的形成,提高桂皮質量。
施肥次數和施肥量要看土壤肥力的高低而定。肥力中等的林地,每年施肥次數可多些,一般3次,如條件許可則施4次,施肥量也適當增加。肥沃的林地,土壤肥力高,每年只在夏、秋季各施1次,宜少施氮肥,重施磷肥鉀肥。
4.修枝和間伐技巧 :修剪枝條可以使得桂樹長得粗壯,是提高桂皮產量的重要措施。以加工桂通或利用枝葉蒸油為目的的肉桂林地,一般在種植後第2年開始,每年在秋季修枝1次, 用鋒利的刀子緊靠主幹削去枝條,削口要平滑,保證主幹 至少存2~2.5米長的光滑通直段,生產更多的桂皮產品。
以利用枝葉蒸油為主的肉桂林地,則應在定植後的第3年摘頂,以促進分枝萌,增加枝葉產量。
以生產高價值的藥用桂皮為主的,整枝更顯得十分重要,因為按市場需求的標準生產的企邊桂、板桂、油桂等規格的產品,樹皮不允許有死節疙瘩,而且主幹高大通直,樹皮產量亦高。除此,修枝要求以“一早、二光滑”為原則。
修枝應在種後第3年開始,每年進行1~2次,每次修剪從地面到樹冠的1/3以內的枝條;小枝條用利刀緊靠主幹削平,但 不能傷其主幹的樹皮。較大的枝條不能一刀削除的,可用鋸子鋸掉,保證切口平滑,以利於癒合。枝條傷口越小越易癒合,故修枝應在秋、冬季進行,宜早不宜遲。對成林肉桂樹,在修枝的同時,還要把病蟲枝條、弱枝和過密的枝條剪去,以利於植株內通風透光,增強光合作用,促進樹幹生長和桂皮內油層的形成。
以培育大肉桂樹林為目的的林地,凡是生長鬱閉的林冠,都會影響油分的形成和開花結果。因此,要進行適當間伐,保持行株距為10米×8米較適宜,使樹冠之間的枝條不互相遮蓋。如要進行高壓或打插繁殖,修剪時適當留下繁殖用的側枝。
5.萌芽更新: 萌芽更新是肉桂生產中一次種植多次收穫、投工少收益多的造林方法。肉桂樹根有很強的萌芽能力,成林的肉桂樹被砍伐後1~2個月,樹樁的近根處可萌發出3~5個新芽。故在每年5~6月砍伐剝皮後,應將砍伐過的林地進行1次全面的翻耕、除草、鬆土、施肥,以促進萌芽抽梢並使其生長粗壯。當新生苗木高60釐米時,選留1~2株生長旺盛、粗壯無、無病蟲害的留下,讓其繼續生長成林,其餘的砍掉。以後林地的撫育方法與第1次造林 相同,這樣可以一代一代地延續下去。以加工桂通為主的林地每隔5~6年可砍伐1次,萌芽再生可連續十多代。以剝皮加工企邊桂或板桂為主的林地,每隔10~20 年砍伐1次,萌芽再生可連續5~7代。待樹根衰老不再萌芽時,應全部挖除,重新造林。
六、肉桂的採收
1.採收: 肉桂採收,是指根據商品規格、質量的要求來確定砍伐不同樹齡的肉桂樹。通常加工桂通和採葉蒸油,在造林後5~6年,當樹高3~4米、胸徑在3釐米以上時砍伐或採葉;而加工企邊桂、板桂、油桂的,需要有10~20年的樹齡才能砍伐剝皮,過早砍伐,樹皮薄,皮部肉層未完全形成,達不到質量要求。
2.採收時間 :1年之中砍伐的時間分兩個季節,第一次在4~5月, 這時砍伐的肉桂樹其樹液充足,容易剝皮;第二次是在9月砍伐,稱秋剝,這時砍伐剝皮加工的產品油分較足,質量也較優,但是剝皮不容易,且樹蔸萌芽量少,因此一般 多不在這時砍伐加工。
若要在9月砍伐加工,需在砍伐前1個月,在樹幹離地面10釐米處先環剝一圈寬3~4釐米的環帶,目的在於切斷全部篩管,阻止地上養分往根部輸送,使桂樹“斷水,蓄油”,從而增加樹皮油分的含量。 此外,可使木質部和韌皮部產生分離,經過這樣處理才有利於秋後剝皮。
3.採收方法 :採收時的剝皮方法為先在離地2~5釐米處用利刀環割一圈,再按桂通30釐米長,企邊桂和板桂40釐米長的距離環割一圈,在兩環割線之間縱割刀,用刀尖插入縱割線並左右掀動,便可剝下第一筒的桂皮,稱“頭筒”。然後,按30釐米或40釐米長依次往上剝皮,較高的可將樹砍下再剝皮,最好能留下長20釐米的光身樹幹在林地,以保護萌條不受風折和人畜破壞。按照從肉桂樹上剝下的不同部位的樹皮及產品規格、質量的要求,分別進行加工。
-
3 # 超哥愛說
肉桂為樟科多年生常綠喬木,以乾燥樹皮或枝皮入藥。具有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筋等功效。主產廣西、廣東、福建、海南等地。
一、生物學特性
肉桂喜溫暖溼潤,屬半陰性植物,幼樹喜廕庇,要求60%~70%廕庇度,隨著樹齡的增長,逐步能耐較多Sunny,成株喜Sunny充足。肉桂喜土層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質土壤。相對溼度在80%以上時,生長旺盛。
二、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選10~15年生種子粒大飽滿、生長健壯、樹幹通直。除去果皮,堆放3~5天,待果肉腐爛後擦掉洗淨,晾乾表面水分,注意不能日曬。用0.3%的福爾馬林浸種半分鐘,倒出藥液放入密閉缸內處理2小時,再用清水浸種24小時。用溼沙層積催芽。
2.扦插繁殖:選擇生長健壯的優良母樹嫩枝和半嫩枝作材料。下端切口斜形,上端切口宜與幹軸垂直,插條長為20cm左右,頂端就3~4片葉,每片葉剪去4/5放陰涼處。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宜。用1500mg/NAA溶液浸泡10分鐘以行距20~40cm,株距5~8cm,斜插入土2/3,露出地面1/3,注意遮陽保溫保溼,30~50天開始生根。
三、種植
種植前於秋冬整地,穴的規格為60cm*60cm*50cm每穴施10kg有機肥作基肥,選陰雨天定植,株行距為3m,每穴定植一株。起苗時儘量帶土,並剪去部分葉片,僅留頂芽1~2個葉片,起苗後稍修剪過長的主根,立即用黃泥漿根,保持溼潤。定植後壓實,澆定根水。
四、田間管理
定植後每年冬末春初中耕除草1~2次。中耕時不要碰傷地面的莖皮,以免萌發過多的枝條,影響主幹生長。幼齡期多施氮肥,每畝有機肥500~750kg。把靠近地面多餘的側枝剪去。間伐幹形不通直、生長弱和有病蟲害的植株,減少陰蔽,促進生長。
回覆列表
選擇Sunny充足、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質地疏鬆、肥沃溼潤的山腰以下的山坡或山窩整地定植。大穴整地,穴距3-4米、行距2-3米,用表土填穴,每穴施入15-20千克土雜肥作基肥。3-4月,選擇陰天或小雨天挖取苗木定植。剪去苗木基部枝葉和過長的主根,用黃泥漿蘸根後用溼草包裝,隨即運到定植地種植。每穴栽苗1 株,要做到苗身端正、根系舒展、壓緊土壤、鬆土培蔸、蓋草保墒。如果土壤乾燥,必須澆定根水。
幼樹鬱閉前,可間作高稈作物遮陽,以耕代撫。一般每年追肥2次,結合春、秋季中耕除草進行。幼樹每株可施尿素、過磷酸鈣或複合肥0.1-0.2千克,成年樹每株施肥0.1-0.5千克,穴施或溝施,施後覆土。每年冬季進行修剪,剪去下垂枝、過密枝、病蟲枝、纖弱枝和無用的萌櫱,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樹幹通直、粗壯。肉桂樹萌芽力強,砍伐後留下的樹樁能重新萌芽成林。當樹樁長出新的萌芽枝條時,選留2-3個枝條,將其餘的剪除,同時全墾林地,重施肥料1次,此後進行常規管理。一般萌芽更新可進行5-10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