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月璃雪

    羅馬為了取得地中海的霸權,於公元前3 世紀至前2世紀,同迦太基人發生了三次戰爭。 第一次是為爭奪西西里而爆發的,結果羅馬不 僅得到大量賠款,還將西西里島劃為行省;第 二次是因羅馬勢力擴充套件到迦太基控制的城市而 引起的,迦太基著名將領漢尼拔率軍隊遠征意 大利,取得一系列的勝利,其中最有名的是發 生在公元前216年的坎尼戰役,漢尼拔以劣勢兵 力擊漬羅馬軍,殲敵5。

    4萬人,俘虜1。8萬人,而 漢尼拔軍只損失6000人,成為世界歷史上一次 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羅馬軍隊暫時處於困境,但他們很快扭 轉了戰局,並最終取得了勝利。迦太基再次失 敗,失去了海外的一切屬地。

    公元前149年,羅 馬藉口迦太基人違反和約而進攻迦太基,經過3 年血戰,徹底戰勝了迦太基。 與此同時,羅馬 向東擴張,征服了一些國家。到公元前2世紀 末,羅馬已成為地中海的霸主。

  • 2 # 良人一品

    與西漢盛世同時代的羅馬帝國(確切說是羅馬共和國末期)在曇花一現的亞歷山大帝國之後迅速崛起,憑藉高度組織化並長期嚴格訓練組成的強悍軍團和強大的艦隊,羅馬人將地中海變成了自己的內湖。

    古羅馬以軍團為基本作戰單位,每軍團大約6000人(相當於2個團),分為10個大隊,每大隊又分為3箇中隊(或稱支隊),每中隊下設2個百人隊。古羅馬軍團作戰時講究排兵佈陣,宿營時必先搭設防禦工事方才駐紮,可謂攻防有據,這是他們的突出優點,羅馬軍團組織的完善大大提高了羅馬的軍事實力,為其對外擴張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羅馬軍排兵佈陣講求章法。在實際作戰中,一個標準的羅馬軍團通常將30箇中隊按青、中、老排列部署--將青年排在最前列,取其銳氣;中年居中,起穩定全軍的作用;老年殿後,在決定勝負的最後階段發揮其經驗豐富的特長。而騎兵負責保衛兩翼,同時作為突擊和追殲力量。弓箭手和操控投石機的工兵部署在軍團後面(羅馬軍建制中他們都屬於輔助部隊),以密集的飛矢和燃燒物攻擊敵人,掩護己方。

    羅馬軍行動特別講究安營紮寨,以防止敵人的突然襲擊,藉以儲存自己的力量。而在面對兵力強大的敵人時,堅固的工事往往成為他們克敵制勝的法寶。比如羅馬著名統帥愷撒就很善於利用野戰或預築工事來消耗敵人,當時他征伐高盧,那些個"蠻族"對打一場高牆堅壘的攻堅戰毫無經驗,更談不上有什麼器械,在羅馬人的堅固營盤外除了橫屍遍野大概就只剩下抱頭鼠竄了。

    在《角鬥士》裡還有一點沒有表現出來,那就是羅馬軍團士兵在敵人逼近時應當先投擲標槍然後才拔出配劍投入肉搏戰。羅馬的敵人們並非都是裝備低劣的"蠻族",很多也都是護甲盾牌齊全,那麼投擲標槍意義何在呢?我原先單純以為就是予敵以第一波殺傷,後來在翻閱歷史書後才明白--投擲標槍還可起到破除敵方防護、打亂敵方隊形的作用--比如有一次愷撒率軍擊敵,羅馬軍居守勢,部佇列陣在一座地形較好的小山上。待敵軍蜂擁上前時,隨著一聲令下羅馬軍一起投出標槍,因為居高臨下力道很足,結果前幾排敵軍的盾牌全都被扎穿,而且遭此一擊,隊形也立時混亂起來。敵軍雖然沒有多大傷亡但是他們盾牌已經作廢(再說標槍叉在上面也礙事啊),於是只好扔掉破盾,基本無防護的繼續進攻。而羅馬軍早已趁這當口從山上猛撲下來,一鼓作氣便擊潰了敵人的頭輪進攻,並最終大獲全勝。

    相比周邊較落後的"蠻族",羅馬軍隊具有很高的戰技戰術水平,部隊不但裝備精良,而且訓練時間長,強度高,軍隊比較正規化也較能守紀律,這些都使得他們在同那些雖然兇悍但卻近似於烏合之眾的蠻族大軍交手時,往往能夠憑藉較少的兵力克敵制勝。還是那個愷撒,他在高盧征戰經年,手下最多時也僅十個軍團(初期只有不滿編的四個軍團)5、6萬人而已,卻要長期面對人口在1500萬以上、總兵力過300萬的眾多高盧部族。然而十年下來,愷撒統領下的羅馬軍卻取得了殺敵100萬,俘敵100萬的空前戰果,僅在一次追殲戰中就將一個人數在40萬左右的部落幾乎消滅殆盡,這樣的戰績,在當時大概也只有秦在長平之戰一舉坑殺40萬趙軍可比,但後者系手無寸鐵任人宰割的戰俘,而那個部落卻是全副武裝的戰鬥集團,由此足見羅馬軍之強悍戰力。

    羅馬的雄圖霸業不單單表現在對北方蠻族的征服上,更體現在他們對地中海的強烈控制慾上,而當時他們最強勁的海上敵手便是以航海民族著稱的迦太基人。

    迦太基比羅馬的興起要早,又具有深厚的海洋情結,故而建立起一支當時稱雄地中海的強大海軍,憑藉強有力的艦隊,迦太基人盡情享受著海上貿易的豐厚回報,國力也日甚一日的迅速強大起來。其擴張觸角從北非開始向Continental延伸,終於同比它野心更大的羅馬人迎頭碰撞,二者遂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

    迦太基步兵不及羅馬,但艦隊力量強大,戰爭初期曾把不善水戰的的羅馬軍打得屁滾尿流。羅馬軍不甘示弱,他們冷靜分析了敵我態勢,巧妙設計出帶有懸梯的新式戰艦,使得自己的步兵優勢在接舷戰中發揮無餘,從而一舉扭轉了戰局。迦太基被迫割地賠款,與羅馬達成了暫時的和平。

    經過一番勵精圖治,一位古代西方傳奇的軍事人物出現在了迦太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漢尼拔。他率領自己精心組訓的非洲勁旅,從西班牙基地出發,直搗羅馬腹地,在羅馬軍的重兵壓力下轉戰十餘年,無數次挫敗敵人的進攻,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孤軍深入敵境長期作戰而鮮有敗績的光輝戰例。以至於到最後,新一代成長起來的羅馬將領都從他這位軍事天才身上學到了無數的奇招妙策,尤其是漢尼拔最擅長的"聲東擊西、圍魏救趙"的戰術,反過來又用在對迦太基都城的突襲上,終於迫使剛剛喪失掉西班牙基地的漢尼拔撤出羅馬,回援本土,一代將星和他的無敵之師,只得無奈的退出了歷史舞臺。

    可以肯定的說,漢軍是當時世界上最強悍的軍隊,因為無論從戰術素養的高低和作戰地域的自然環境之惡劣程度來看,漢軍都無愧於是一支極堅忍的勁旅。

    要知道,那陣兒生產力水平低下,漢軍騎兵既沒有馬鐙(無鐙則上下馬不便,在馬上也難以保持平衡)、也沒有輕暖的棉衣(當時士兵只能穿亞麻布製成的粗糙衣服,外面還要披掛沉重的鎧甲),而且主力步兵還在使用著笨重的戈!

    就這樣,他們便敢深入大漠草原,在危機四伏的敵境轉戰幾千公里,己方的補給往往要建立在能否找到並擊破匈奴營盤上。其中的艱苦卓絕,實在不是我們這些乘坐著帶空調的豪華越野吉普,行駛在橫穿沙漠的高等級公路的現代人所能想象的到的。

    在這裡還要提一下弩的問題。我原先一直以為弩主要是作為步兵武器存在的,然而實際上,在西漢對匈奴的作戰中弩在漢朝騎兵也有大量裝備,甚至不妨說,漢軍是用強弩來對付匈人的硬弓。飲乳食肉的匈奴人在體力上強於農耕民族,別瞧他們個小卻人人拉得硬弓掄的快斧,既然這是生理差別很難在短時間內消除,那就只能在兵器上想辦法來抵消匈人的優勢,於是優點多多的弩便被漢朝軍方看中。

    一般認為弩發射準備時間較長而弓卻可以快速抽射(不過要想在無蹬的快馬上作360度的全方位精準速射,匈奴人也通常需要不少於10年的艱苦磨練),但弩的長處卻是顯而易見的:適合於體力弱的人使用、發射者可以在上弦後從容瞄準以提高命中率(前兩點很重要,它使得漢軍即便招收大量訓練不足、年齡不夠的新兵也可以很快生成戰鬥力,這在純粹拼人力的冷兵器時代具有非凡的意義--農耕民族在人口上總是佔據絕對優勢的)、射程遠彈道直。

    漢軍正是看到了弩的這些優點,揚長避短的靈活使用這種殺傷力驚人的武器。飛將軍李廣就擅長馬上弩射,曾經在包圍圈中一箭擊斃了匈奴將軍而使己方化險為夷。還有一個戰例,說的是李陵5000步卒獨擋數萬匈奴精銳騎兵,雖然寡不敵眾的漢軍最終落敗,但其間弩仍有上佳表現。

    漢軍為保證持續的發揚火力弩手往往編為三組:第一組瞄準射擊,稱為"發弩";第二組張弦後處於待發狀態,稱為"進弩";第三組張弦,稱為"上弩"。當第一組射擊完畢,就退為第三組,第二組則進為第一組,第三組進為第二組,如此迴圈不斷,以保持射擊的連續性。可以想見,身處重圍的李陵軍就很有可能採取的是這種陣型來抗擊匈奴,並取得了殺敵萬餘的戰績。

    可能還有人要問,匈奴善騎射,往來飄忽不定,行動較遲緩的漢朝步兵當怎樣靈活應變呢?我自己琢磨著具體戰鬥時還是有個陣型的問題。大家都看過《角鬥士》吧,在片子一開始鎮壓日耳曼人起義那段,羅馬軍特意選了個前有開闊地後有密林的緩坡,依照軍團士兵、弓箭手、拋石機的順序排擺下陣地,戰鬥打響後則照這個順序反向依次投入戰鬥,燃燒彈和火箭首先發射,壓制並大量殺傷敵軍,同時軍團士兵在己方強大火力掩護下波浪狀推進,雙方接火後早已埋伏多時的羅馬騎兵再從敵軍側翼閃電出擊,腹背受敵乃兵家大忌,空有匹夫之勇而作戰全無章法的日耳曼人在苦鬥一番後也只能落個橫屍遍野的悲慘結局。

    當然我不是說匈奴人是烏合之眾,他們講求的是一個動中取勝的戰術。不過有一點,無論誘敵深入也好分割包圍也罷,匈奴騎兵最終解決敵人還得靠近戰,即便拉開段射箭的距離也不過幾百米,而這距離上的道道就大了。弓在發射速率上比弩快一倍,但是單兵弩在射程上超出弓30%,也就是說,假定匈奴騎兵的弓可以射300米,那麼漢軍的弩則在400米左右就可以有效殺傷對方,這短短100米的距離意味著什麼呢--排成三組的漢軍弩手至少可以發射完一輪吧。

    那麼如果匈奴騎兵衝到跟前怎麼辦?這就提到陣型的重要性了,我們也可以天馬行空的想象一下:戰時,漢軍將裝備長兵器配有護盾的兵種如戈兵擱到最前列(如果排成封閉陣型則環繞在最外圈),由他們抵禦匈奴軍的近戰肉搏;再往裡一層,佈置下裝備刀劍和圓形戰鬥盾的輕裝步兵,他們的作用是當匈奴軍與外圈漢軍近身攪鬥時靈活出擊,我們前面說了,匈奴騎兵再滑的象個泥鰍也得靠近戰決勝負,更何況他們的弓還沒漢軍的弩射程遠!陣型最裡面就是火力陣地--弓箭手和弩手(憑藉中原高超的技術水平和巨大生產能力,漢軍也創制裝備了虎賁弓、角端弓、雕弓、路弓等很多新式弓,並在實戰中與弩配合使用,二者互補長短相得益彰),如此一來,好象漢軍步兵也不是盡吃虧吧?否則西漢第三次反擊匈奴動用了幾十萬步兵還不等於是去白送死嗎?

    當時華人的進取心之強,實在令今人都為之氣壯--張騫等人在對大月氏只有個粗略的方位概念時,便敢遠赴萬里前去出使,直至兩次被困匈奴,十餘年不得歸漢;班超投筆從軍,率36壯士深入充滿敵意的西域諸國,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無畏氣概,斬殺匈奴使團、制服匈奴人的傀儡疏勒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把西域全土50餘國全部平定;而那句名垂千古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更是使人有蕩氣迴腸之感。

    傳說中的“漢朝與羅馬”之戰

    有人考證,遠征安息失敗的古羅馬軍團殘部最後也來到了中國。

    據班固所著《漢書·陳湯傳》中記載,公元前36年,西漢西域都護甘延壽和副校尉陳湯,帶領4萬多名將士討伐匈奴郅支單于,戰於郅支城(今哈薩克江布林城)時,在這裡見到了一支奇特的軍隊,"土城外有重木城"拱衛,其"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陣,講習用兵"。而這種構築"重木城"防禦工事和用圓形盾牌連成魚鱗形狀的防禦陣式,只有古羅馬軍隊採用。史學家們據此推理,這支奇特的軍隊,就是卡爾萊戰役中突圍失蹤17年的羅馬軍隊的殘部!

    可嘆當年在羅馬政壇上威風八面、與著名統帥愷撒齊名的克拉蘇竟會慘死(被俘後,安息士兵將熔化的銀汁灌進了他的嘴裡,說是"對他貪婪無厭的懲罰")在距離本土萬里之遙的安息。

    西漢王朝軍隊在這次郅支戰役中大捷,《漢書》上說,陳湯率領的漢軍攻克了"重木城",以"生虜百四十五人,降虜千餘人"而告勝。學者們依據這一重要史料撥開歷史迷霧,理清了那支古羅馬軍隊殘部的蹤跡。即普布利烏斯率領的6000逃亡大軍,在安息軍隊四面圍堵、西歸祖國的道路已被封鎖的情況下,輾轉安息高原,伺機東進,最終在防禦鬆懈的安息東部防線,撕開一道口子,流徙中亞,投奔郅支,後被陳湯收降,帶回中國。

    漢元帝為此下詔將他們安置在番禾縣南的照面山下(今永昌縣),並置縣驪罷(據說就是古稱"羅馬"的諧音)。直到公元592年。 鑑於驪罷人已和漢族人融合,隋文帝下詔將驪罷縣併入番禾縣。至此,驪罷建縣共612年。 中國的驪罷人就這樣在歷史的風雨滄桑中悄然消失。

  • 3 # 填格

    謝邀。這個命題很大,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完整的,小民試簡述一下。

    古羅馬帝國的建立經歷了三個時期:公元前753年在羅馬城建立,從羅馬建城到公元前509年共和國的建立,這段時間為「王政時代」。王政時代結束後,進入共和國時期。在各種政治鬥爭中屋大維(Wadawei)以勝利者的姿態結束了共和政體,帝制時代就此來臨。

    羅馬城建立者,據說是羅慕路斯。就是埃涅阿斯的後代之一,是國王努米託兒的女兒與戰神馬爾斯私通之子。

    傳說羅慕路斯有個孿生兄弟-勒摩斯,出生後不久,國王努米託雷被其胞弟篡位驅逐,這對孿生兄弟也被叔父拋入臺伯河。落水的嬰兒被一隻母狼用奶汁哺餵成活,後被一獵人養育成人。長大後,兄弟在被棄之地建立新城。後來兄弟失睦,兄殺其弟,城就以兄長之名正式命名為「羅馬」。

    統一義大利是羅馬國家最重要的階段之一。可以說羅馬對義大利全境的擴張-公元前5世紀到至前396年三次戰爭完成了義大利統一:與伊特魯裡亞的維愛城的戰爭,控制了義大利北部;三次薩莫奈戰爭,中部劃入了羅馬統治;公元前272年,擊敗希臘殖民城市他林敦,征服了波河以南的全部義大利。

    統一了義大利半島後,擴張轉向西地中海。三次對「布匿」人(羅馬人對腓尼基人的稱呼)戰爭(又稱布匿戰爭)。從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146年間終於徵服了迦太基(西西里及其附近利帕裡群島,後來發生過無數次起義)使之成為羅馬一個行省。

    隨著最著名的斯巴達克斯起義被平息後,羅馬帝國迎來了三巨頭同盟-克拉蘇、龐培和凱撒。公元前53年克拉蘇戰死在帕提亞,凱撒氣勢如虹,引發了龐培與元老院的恐慌,決定聯手壓制凱撒。凱撒率兵佔領羅馬,內戰爆發。公元前45年,凱撒全勝,並被元老院任命為終生獨裁官。

    凱撒後,羅馬又有三位重要人物-安東尼、屋大維、雷必達。由屋大維掌握羅馬統治權,迎來了帝制時代。開創了「元首制」,沿用共和時期的各種政治機構和官職,其實是用舊的統治形式行君主統治之實。但不可否認,屋大維統治時期,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發達,後人稱之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

  • 4 # 邢浩特

    簡單的說,地中海是一個絕對的多民族地區,需要互通產品,需要交換媒介,古羅馬最初還僅是一個城邦的時候就是以鑄幣發家。

    它沿用了希臘的重量單位用銀鑄幣,這種計量方式和鑄幣工藝逐漸擴散到整個地中海沿岸。迦太基人需要用羊皮換布帛,需要羅馬銀幣;埃及人從歐洲購買奴隸,需要羅馬銀幣;希臘城邦需要用武器換糧食,也需要羅馬銀幣。而羅馬只需要用很少量的銀幣和其他城邦或民族換取大量的銀礦繼續鑄幣即可,在這個過程中羅馬人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隨後伴隨貿易摩擦不斷增加,羅馬的大商人學會了花錢僱人幫自己打架,這一招屢試不爽,僱傭東方的民族去征服西方土地,反過來再僱傭西方的戰士去東方打架,每征服一塊土地,就設定行省,管理收稅,養軍隊。

    對於油鹽不進的民族,類似當時的英國西班牙,羅馬基本是實行殺光血洗政策。對於一些戰鬥力強悍的民族,比如日耳曼哥特,羅馬實行懷柔收買政策,並給予優秀的戰士羅馬人的公民身份。

    總的來說,從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它一直都是一個外強中乾如坐針氈的龐然大物,畢竟羅馬只是一個城邦,且歐洲無順民,永遠都在為自由而戰鬥,羅馬帝國從不會像中國王朝一樣安逸。統治者無時無刻不在權衡即將發生的反叛和進攻,稍有安逸龐大帝國就可能轟然崩塌。

  • 5 # 祥子和駱駝

    亞歷山大在一連串戰役之後只用5年就征服了波斯帝國,使得地中海世界變成了希臘世界(Hellenic World)。雖然馬其頓在亞歷山大時代征服了廣袤的國土,但卻始終沒有完成整合希臘。羅馬卻在同期基本完成了對義大利的整合。之後羅馬崛起時代和繼業者戰爭時代,就出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東方的繼業者大國,比如塞琉古、托勒密,雖然國力強盛,但其軍隊基幹卻還是希臘人構成的馬其頓方陣,兵源主要來自希臘本土和各殖民地,而希臘本土卻往往處在這些繼業者國家的控制範圍外。

    所以塞琉古、托勒密、本都等東地中海國家,希臘兵源的補充非常緊張,幾近打掉一個少一個。其控制的其它民族人口雖然很多,但這些步兵已被實戰證明完全不能跟羅馬軍團對抗,如果把外族人組織成馬其頓方陣的形式(托勒密的確這麼試過),又容易讓外邦人政治力量坐大,影響希臘人統治者的地位穩定。

    所以羅馬崛起時代,得希臘者得天下,絕非虛言。對於繼業者國家來說,打進希臘就徹底解決了人力危機,實力將迅速膨脹;對於羅馬來說,希臘則是最重要的商業收入來源(主要依靠農業的義大利本土人多但比較窮),打進馬其頓後,國庫很長時間再沒加過稅,有了充足的財源徵召輔助部隊和改革職業軍隊,同時還阻斷了東方繼業者國家使用這些人力。

    托勒密鼎盛期號稱擁有戰船2000艘,存銀74萬塔倫特,但卻因為內戰和領土消退,耗盡了大部分希臘兵源,錢糧是不缺,就是缺希臘兵。本都的情況與它也差不多,所以相形而言,羅馬擁有了遠比紙面上更壓倒性的優勢。

    所以羅馬崛起時代有三大決定性戰役:

    1.馬格尼西亞(Magnesia)戰役,塞琉古帝國未能利用羅馬被漢尼拔重創的有利時機(元老院起初只給西庇阿調兵2萬)一舉打入希臘,反被羅馬大敗。此後,地中海形勢發生大轉折,羅馬開始取代塞琉古、托勒密成為地中海第一強國。

    2.阿勞西奧(Arausio)戰役,日耳曼聯軍經一晝夜激戰,全殲羅馬12個軍團,合輔助、運兵在內共12萬人,拉丁民族的人力庫遭到沉重打擊,不過此戰也催生了馬略改革,反而增強了羅馬軍團的戰鬥力。

    3.喀羅尼亞和奧科美那斯(Orchomenus)戰役,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梯趁羅馬內戰之機,一度佔領雅典、馬其頓在內的希臘大部。蘇拉在四面楚歌之中孤軍奮戰,率軍3萬長驅直入連破本都軍,強行將米特拉達梯擊退。此戰,標誌著希臘化國家再無力量收復希臘本土,此後本都以一省伐天下,羅馬征服地中海世界成為定局。

    參考文獻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Ptolemaic_army

    2.普魯塔克《名人傳》:保盧斯傳

    3.阿庇安《羅馬史》:序

    4.阿庇安《羅馬史》:敘利亞戰爭卷

    5.普魯塔克《名人傳》:馬略傳

    6.阿庇安《羅馬史》:米特拉達梯戰爭卷

    7.普魯塔克《名人傳》:蘇拉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跳出窮人思維陷阱,更快的實現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