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霜葉子

    謝謝邀請,這部劇看過,個人認為,兩人心存芥蒂,鷸蚌相爭是由來已久。都是在玩弄權術,耍心機。“八王議政”看似冠冕堂皇,卻是老八暗藏殺機,內外勾結,領兵奪權。雍正明知其中玄機,胸有成竹,一方面故作姿態,試探人心,另一方面藉機剷除異己。時勢要讓老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得賭一把,輸贏順天由命。劇中並未描繪是雍正設計圈套誘引老八。

  • 2 # 劉聲90883005

    在清朝期間“八王議政”曾經作為一種制度嘗試過。只是中斷的年限有點年頭了。康熙皇帝的其中的一個號稱八賢王的兒子,搬出了這個捨棄多年的法寶,是處心積慮的無奈之舉。康熙皇帝是一個何等精明的人,他來個釜底抽薪的法子,使八王議政夭折在搖籃裡。幾個兒子,為了継承皇位的大統,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大兒子入牢籠,有的裝瘋賣傻的,唯獨雍正這個四爺以不變應萬變,默默無聞地忍勞忍怨地沒完沒了的工作,以常人不察的方式,進行著自己的不懈努力。雍正有一個好兒子,曾深得老皇帝的鐘愛,弘曆的被特殊的關愛,終於雍正兒進入了老皇帝的法眼。有史書評說,康熙皇帝是隔代欽點接班人,雍正才被挑選為皇帝,詔書在“正大光明”的篇後藏著,上書皇位傳位於四皇子。記得二月河的巜康熙大帝》小說中有過詳盡的描述。二月河的長篇小說,這本是寫的最精彩的篇章。

  • 3 # 鴻哥iouyh福小鋪

    八王議政是出自努爾哈赤時代,當時純屬推領頭大哥,而雍正時期卻大不相同,尊卑早分,老八企圖恢復過去的傳統弱化皇權,廢掉皇帝的稱孤道寡局面,實在是痴心妄想。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

    不消說十三出來扭轉局面,即便雍正也不可能答應,雙方註定會因此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零和殘酷鬥爭。

    呵呵,可惜,實力不足落了個悽慘收尾,這就是自不量力吧。

  • 4 # 日小堯茗居

    看了電視劇《雍正王朝》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康熙皇帝的第八個兒子胤禩,想當皇帝都想瘋了,真的是不屈不撓,不穿給我也要爭一爭,八阿哥胤禩一直不死心,對這個皇位是著迷了,不惜押上身家性命也要一搏,這到底是什麼心態?

    以皇八子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逼宮這齣戲真的是驚心動魄,幾時見過王爺與皇上針鋒相對,明火執仗的在朝堂之上幹一場,如果明太祖朱元璋封的那些王爺要是這麼幹早就讓他上西天了,所以從八爺黨逼宮這件事來看,雍正帝的皇位的確不穩當,有被推翻可能。【雍正帝主持的朝會變味了】

    雍正帝主持的這次朝會的主題是最近推行的新政,新政分好幾條,其中最重要的三條分別是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納糧。由於這三項政策已經初見成效,雍正帝大為高興,打算乘勝追擊,再把整頓旗務順便說一下。

    於是,老八胤禩一夥利用這個機會,聯合了四大旗主王爺和三皇子弘時,上演了一場“八王議政”逼宮大戲!就此這次的朝會變味道了,演變成了一場以八王議政為主體的宮廷政變,差點翻盤。【老八胤禩孤注一擲了】

    在清代歷史上沒有記載是否發生過這次事件,不過此刻正是雍正皇帝登基不久的事,雍正皇帝需要的是穩定,不可能製造這麼荒唐的圈套來設計八爺黨。

    拉大旗作虎皮是八阿哥胤禩這次逼宮奪權的手段,這個大旗就是雍正皇帝的三兒子“弘時”,弘時不但是大旗,還是虎皮,如果沒有弘時這杆大旗八爺黨是不敢造次的,其次是聯絡了內大臣隆科多,所以胤禩覺得有七分勝算。

    八爺黨這是孤注一擲,八爺黨他們想到了這是最後一次機會,不可能有第二次,成功了,八阿哥胤禩做周公當太上皇,失敗了必定是傾家蕩產家破人亡。【被逼得無可奈何的雍正帝】

    最後還是雍正皇帝勝出,因為畢竟雍正皇帝行的是光明大道,我天下人先,八爺黨行的是陰謀詭計,特別是八阿哥胤禩是在是齷蹉,張廷玉的一番道理把關外四個王爺的心裡防線已經擊垮,何況還有掌管京畿大權的十三阿哥胤祥的出現,是在是有驚無險。

    綜上所述:雍正皇帝不可能設立這個圈套,也沒有時間與八爺黨這幫小人謀皮,如果歷史上真的發生這樣的逼宮大戲,也是一擊即潰,雍正皇帝看在康熙皇帝臨終遺囑的一句“要善待你的兄弟”也不可能設計這個圈套,純屬虛構。

  • 5 # 新知傳習閣

    八王爺和弘時聯手,企圖用八王議政來打亂雍正的新政,進而實現奪權的目的,不客氣的說非常搞笑。

    在這一時刻,雍正皇帝的政局已經基本穩定,正想擼起袖子大幹一場,在全國範圍內實行新政: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外加改土歸流的民族政策。弘時欺騙莊親王說雍正皇帝在整頓旗務的內容中,也可以考慮八王議政。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導火索,八王爺最後反撲雍正皇帝的戰鬥打響了。

    滿清封在關外的幾個鐵帽子王也同時進京,參加了這次會議。他們中的大多數在八王爺的欺騙下,都想恢復清朝初年各旗自治的權力。

    這時,一個不起眼的人物站出來改變了局勢,他就是俞鴻圖。

    俞鴻圖當場反駁道:康熙早在六十幾年前就廢除了八旗議政制度,當初的八旗制度早就土崩瓦解了。各旗的旗主、佐領、參佐、牛錄、包衣都是誰?他們都在做什麼?相互之間如何統屬?這些八旗的提出都沒有,何來的八旗議政?

    雍正的親弟弟老十四也向雍正發起了進攻:八王議政,是列祖列宗的舊制,為什麼不能提呢。

    俞鴻圖站出來反駁道:最開始十王議政,此後建立八旗後,才有了八王議政。八其中有四個旗主也不是進入八王議政的八個王。八王議政制度讓決策沒有效率,選拔領導人都要透過八王議政,容易引發爭奪皇位的內亂。因此,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相繼把八旗的權力集中到了皇帝的手中,才有了這近百年的,太平盛世。

    然後他接著說,康熙年間的三藩之亂,西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就是皇權不能統一的結果。如果今天八王議政的制度恢復了,那麼在座的諸位恐怕都會陷入一場社會動盪之中,只怕姓名和目前的地位都保證不了。

    雍正皇帝對俞鴻圖的這番講話非常欣賞,他總結道:大家一定要團結在以雍正為核心的清政府中央領導核心周圍,自覺與分裂勢力作鬥爭,對那些叵心莫測的危險分子要堅決予以打擊,比如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

    在這場會議剛開始不久,十三阿哥就發現了一場,迅速調集了羽林軍趕了過來。在雍正皇帝已經維持住局面的情況下,把那幾點陣圖謀造反的阿哥給抓了起來,這一場危機才宣告消除。

    對於剛剛登上皇位的雍正皇帝來說,他迫切需要的是政局穩定,把自己制定好的政策能夠順利的推進下去。因此他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設定圈套,讓那幾位阿哥跳進來。

    雍正也是一個愛面子的人,他也不希望這些宮廷內部的鬥爭傳播出去,只要這些阿哥們不鬧事,他情願多給他們一些實際利益。

    當雙方的鬥爭發展到今天,已經是你死我活、有你無我的場面。雖然雍正皇帝沒有處死那位阿哥,但也給了他們很重的懲罰,並且足以讓他們萬世不得翻身,再沒有造反的機會。

  • 6 # 楊角風發作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

    雍正王朝中老八胤禩逼宮大戰為何失敗?其實這是雍正帝的計中計!

    一、

    雍正帝經歷過的最危險的一事件,就是老八胤禩聯絡八旗王爺玩了一次“八王議政”逼宮大戲。

    在這個劇情中,雍正帝對圖裡琛下了命令:

    “調兩棚御林軍來!”

    這句話其實是錯誤的,清朝並沒有御林軍,而楊角風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難道《雍正王朝》這部劇的編劇沒有發現這個錯誤嗎?

    後來一想,不對,這部劇太經典了,怎麼可能會出現錯誤?雍正帝說這句話,肯定蘊含著其他的意思。

    既然我們正推推不動,那麼我們就透過結果來反推一下:

    前面我們也講過了,圖裡琛的職位是御前侍衛總管,是不歸隆科多管理的,所以,他的一千多侍衛不可能被更換。

    可是他卻跟雍正帝說自己的兵被隆科多調換了,單從當時的劇情來分析,圖裡琛明顯的就是投機倒把分子,眼看老八胤禩的人得勢,於是也這樣說,如果後來老十三胤祥沒有來,很有可能圖裡琛會背叛雍正帝。

    如果是這樣的話,雍正帝定然不傻,而且又是心狠手辣之人,一個存在懷疑的御前侍衛,經歷了這件事以後,怎麼可能繼續在雍正帝身邊當差,而且還頗受信任?

    二、

    所以,圖裡琛明明手裡還有兵,而且還跟隆科多的兵對峙著,他說自己的兵沒了,顯然是在說謊。

    如果是他自己的主意說謊,那麼雍正帝日後自然不會再信任他。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雍正帝允許他說的謊,只有這樣,才能解釋清楚這一系列的事情,才能解釋“御林軍”的暗語。

    作為睿智的雍正帝,面臨帶兵進京的八旗王爺,不可能不防,況且他手裡還有粘杆處的秘密組織。而且軍隊換防這麼大的事情,難道僅僅憑藉五阿哥弘晝的一句話就能完成?

    要知道,最早對這件事提出異議的是老十三胤祥,他對老八胤禩負責八旗王爺整頓軍務事宜,對雍正帝提出了自己的擔憂,結果雍正帝只說了一句話:

    “讓他去辦,翻不了天!”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雍正帝早已經做好了部署,把能考慮到的所有因素都考慮了一個遍了,不然的話,怎麼可能敢這麼信誓旦旦的回覆老十三胤祥。

    即使雍正帝只是隨便說說,可是以他多疑的性格,不可能不派人監視這些王爺,這些王爺一跟老八胤禩接觸,就已經有人彙報雍正帝了。

    三、

    有人說,雍正帝費這麼大的勁,到底圖的什麼?

    其實很簡單,雍正帝一直想要找到老八胤禩的把柄,可是老八胤禩異常聰明,雖然有時候也跟雍正帝作對,可是遲遲抓不到有力證據,也難以處置他。

    不要以為這幾年雍正帝跟老八胤禩和平相處的很融洽,其實一點都不融洽,很多時候老八胤禩拿先帝來壓雍正帝,比如關於滿人自己種地的事,老八胤禩:

    “凡是聖祖仁皇帝定下來的事都不可更改!”

    隆科多附和,馬齊表態從長計議,張廷玉不表態,等支走了眾人後,張廷玉當著雍正帝的面哭起來,這讓雍正帝非常難受,做皇帝做到這個份上,換誰誰不憋屈?

    所以,除掉老八胤禩,迫在眉睫,不然雍正帝的所有新政推行,老八胤禩都會從中作梗,難以有力實施。

    而雍正帝跟老十三胤祥的對話也暴露了這一點:

    “這個人啊,一向水深難測啊,正好借這件事看看他心裡頭,究竟是些什麼打算?要是膿包,遲早得擠了他!”

    這就說明,從老八胤禩接下了整頓旗務的事務後,雍正帝對他的360度監視就沒有停息過。

    四、

    雍正帝面對老八胤禩整頓旗務一事,做了如下的安排:

    先是不讓弘曆參與該事,怕他捲進去,並且把弘曆派往了江南李衛處。李衛,不用說,雍正帝的鐵桿臣子,在這個節骨眼上把他派往李衛處,並不簡單的是為了體恤民情,更多的是逃離是非之地。

    其實弘曆在劇中還是比較正直的人,從他替李袚求情就能看出,他還算仁慈,雍正帝就怕他留在京城,這個仁慈還存在,從而誤了大事。

    第二件事,則是讓弘時跟隨老八胤禩一起處理此事,為什麼派弘時?

    其實這個問題在科場舞弊案的時候雍正帝就懷疑弘時了,藉助此事也看看弘時對弘曆有沒有威脅,如果弘時跟老八胤禩一夥的,那麼這件事以後,一起拿下,給弘曆鋪路。如果弘時迷途知返,拆穿了老八胤禩,那麼弘時還是可以留下的。

    所以老十三胤祥聽完雍正帝的安排,說了一句:

    “遇到皇上這樣的一個好父親,弘曆真是有福啊!”

    這句話說的真是讓人費解,把弘曆派出去怎麼就成了好父親了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經歷過九子奪嫡的激烈爭奪後,雍正帝對皇位的繼承人保護的很恰當,避免了兄弟之間的廝殺,老十三胤祥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就是兄弟之間廝殺,所以雍正帝自己當壞人,給弘曆鋪路,這符合一個好父親的角色。

    所以,前面說了御林軍,很可能是跟雍正帝跟圖裡琛的暗語,因為當時的情景是老八胤禩一夥露出了本來面目,所以雍正帝故意說御林軍,圖裡琛接到這個指令後,則裝傻說御林軍被隆科多接管,目的就是進一步暴露現場人們的政治傾向。如果雍正帝說的是調侍衛過來,那麼圖裡琛自然就帶著侍衛前來了……

    別忘了劇中雍正帝挨個的看在場的大臣,心中還在默唸哪個是忠臣,哪個不是,目的也是為了下一步清算做準備。

    等到弘時終於跳出來舉報弘晝後,雍正帝愣了一下,然後打了弘晝一巴掌,這是他痛心的表現,表面上打的是弘晝,其實打的是自己,沒想到弘時真的會跟老八胤禩搞一起……

    只是,老十三胤祥本來沒有在這個局中,他卻主動替雍正帝解圍,結果重病不治。這才是讓雍正帝心痛不已,怪自己沒有看護好十三弟的原因啊!

  • 7 # 燦燦公子

    老八胤禩說出6個字:是時候了,自以為準備充分逼宮雍正,沒想到出手就失敗,根源在於這其實是雍正設計好的圈套。

    導語:雍正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他一直像個孤獨的戰士在默默奮鬥。雍正的前半生身處奪嫡的漩渦中,後半生卻又要跟既得利益者作鬥爭。

    為何說八阿哥胤禩為逼宮做足了準備

    第一個原因,輿論上面的優勢。雍正的新政觸犯了很多既得利益者,他們擁有大片的土地卻不用交稅,雍正釋出的“攤丁入畝”政策,按照土地的多少交稅,讓這些貴族階級在輿論上反對雍正;

    第二個原因,軍事上的準備充分。控制京城的安全主要是九門提督,而九門提督隆科多已經完全倒向胤禩,此時圖裡琛所帶領的大內侍衛無法抵擋隆科多的兵力。在京城外面,還有西山銳健營和豐臺大營,這兩個地方的兵力也控制在胤禩手中。

    不僅如此,這次關外四位旗主進京,胤禩也與他們達成交易,讓他們以自己關外的旗兵作為外援。同時九阿哥和十阿哥也是旗主之位。

    這樣等於京城內外的兵力都在胤禩手中,如此周密的安排,讓胤禩下定決定與雍正一決高下。胤禩說出六個字:現在是時候了。他等待這一天很久了,彷彿過了今天就要揚眉吐氣了。

    雍正如何設計圈套,就等著老八胤禩往裡面鑽

    第一個準備,雍正已經察覺胤禩的陰謀。弘時向雍正提出讓關外四位旗主進京,已經引起雍正的警覺。只是他還不夠相信,弘時會是胤禩的人,但是雍正從龍椅上做起來,就說明雍正對此事很警覺。

    第二個準備,雍正也在提前佈局。胤禩對雍正逼宮發難,其實也是雍正對付胤禩的絕佳時機。兩個人從奪嫡開始,一直鬥爭到現在。雍正身負康熙臨終的重託,又要他善待自己的兄弟。雍正做起事處處掣肘,不能放開手腳。

    如果胤禩這次真的是想圖謀不軌,雍正就正好可以利用這一條徹底剷除胤禩,並且還不能落下殺弟弟的罵名。

    第三個準備,雍正已經做好人事的安排。別以為十三阿哥躺在擔架上就可以控制豐臺大營的大軍,肯定是提前做好準備。十三阿哥雖然有病,可是也是一個障眼法,讓胤禩忽視他的存在,胤祥已經在暗中佈局,只是沒有想到胤禩逼宮來的那麼快。

    另外就是雍正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在關外旗主進京的這段時間,雍正把下一任的皇位繼承人弘曆調離京城,讓李衛對弘曆嚴加保護,其實也是給自己留個退路。如果雍正遭遇不幸,弘曆可以名正言順繼位,即使雍正落難,也有弘曆從外面救援。

    胤禩與雍正的巔峰對決,在朝堂上演逼宮大戲

    終於開始上演胤禩逼宮的大戲,胤禩以為萬事俱備,可是偏偏把十三阿哥胤祥忽視。胤祥聽到弘晝的話以後,迅速按照既定的計劃,重新掌管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力,隆科多也就沒有什麼作用了。

    至此,胤禩的逼宮失敗,雍正巧妙的利用這次逼宮,把八阿哥圈禁,趁機消滅了朝中的反對新政的勢力。

    個人認為

    胤禩逼宮失敗,不在於胤禩的計劃安排不周祥,是道理站在雍正這邊。雍正實施的改革是有利於老百姓的措施。胤禩利用新政去攻擊雍正,必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邪不壓正。

  • 8 # 待我施為地煞變

    因為題主純粹把政治鬥爭當成小孩過家家了:似乎“八王議政”逼宮就是八爺、四旗主、弘時、隆科多跟雍正、胤祥等十幾個人的事,只要八爺帶兵拿住了雍正,或雍正調兵拿住了八爺,他就勝利了,天下臣民就服服帖帖的聽他的了。

    其實哪有那麼簡單,八爺也好,雍正也好,都是一個勢力的代表,你只拿住一個頭領,不徹底摧毀其勢力,沒啥用。

    《雍正王朝》最後一集,雍正也吐槽過:〖可沒想到他們把朕編排得這麼離譜,他們說朕的侍衛隊是血滴子隊,想殺哪個大臣,使個眼色,圖裡琛晚上就帶人去殺了〗。《康熙王朝》裡康熙禽鰲拜是這樣的,很多人眼裡“八王議政”政變也是這樣的——只要殺了其頭領,萬事大吉,一切搞定。但《雍正王朝》顯然認為這非常荒唐,現實中哪個皇帝敢這麼玩,早就完蛋了,因為你不按規矩來,大家都想讓你下臺,別看你是皇帝,突然退休也是分分鐘的事。

    八爺發動“八王議政”,是建立在雍正殺清流,又讓旗人自食其力,把大清的兩大柱石得罪光的基礎上。利用兩大集團對雍正的不滿,在朝會上掀起一場批鬥大會,只要朝廷大臣大多都同意雍正該退位,雍正立馬就成傀儡了。

    說雍正設計圈套讓老八發動“八王議政”,咱看看雍正的損失有多慘重。

    之前讓旗人自己種地一直僵持不下。後來田文鏡在河南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得罪了大批讀書人,京城裡的科舉文官也集體施壓彈劾田文鏡。有鋼鐵意志的雍正頂住壓力,不僅保護了田文鏡,還殺了帶頭鬧事的羅振邦、陸生楠,最終沒敢殺李袚,因為那樣就把讀書人得罪死了。科舉官員也沒敢集體搬倒雍正,因為他們不知道八旗鐵騎都想法,如果八旗反對,他們恐怕死無葬身之地。當然,八旗想謀反,文官反對,那幾個旗主也會死無葬身之地。大清皇帝就是靠兩者共同支援,互相牽制才高高在上的。

    雍正讓弘曆賣人情帶聖旨赦免了李袚,李袚在刑場上還絲毫不退縮,反對新政。伯倫樓的那些八旗子弟聽了歡呼雀躍,稱頌他為李青天,要回去把分給他們的地賣了繼續領糧食。因為雍正遭了這麼強烈的反對,還敢死硬堅持嗎?

    到了朝會上,滿含怨恨的科舉文官,看著四旗主跟八爺懟雍正,一個個樂壞了,甚至隨聲附和。眼看雍正就要下臺,幸好老九罵漢人是滿人的狗,激化了滿漢矛盾,張廷玉抓住這點,力挽狂瀾,又給雍正爭取了大家的支援,擊敗了老八。

    但是雍正也看到了,這麼多官員想看他笑話,面對逼宮只有一個給他掌過燈的王文昭挺身而出;他差一點就退位,要再敢得罪他們,下一次這一點還會差嗎?

    調兵逼宮謀逆本是大罪,誅九族也不為過,可他對三旗主只象徵性地罰俸一年——這點俸祿還不夠他們府裡管家一頓酒錢——大家不覺得有點奇怪嗎,以律法,以雍正的性格應該殺了他們才對啊。之所以處罰這麼輕,是因為雍正知道已經得罪文官了,還得靠八旗支援,不能進一步得罪不起了。讓旗人自食其力,也不了了之了。

    同樣,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雍正還敢這麼強硬地推行嗎?肯定也不敢了。歷史上,一兩年後乾隆即位,也立馬廢除了這條新政。

    這場勝利對雍正來說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實在是場慘勝。他不會設計這麼個圈套,讓自己視若生命的新政被廢掉一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司馬炎篡奪了大魏政權,建立了西晉之後,反倒在歷史上沒有什麼存在感了,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