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英武
-
2 # 天太2
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1983年,兩伊戰爭打的正酣。日本外交人臣安倍晉太郎帶著他的秘書來到伊朗,希望調停兩伊戰爭。當然,並沒有什麼結果,接下來兩伊的陸上攻防反而發展到海上的“襲船戰”和雙方的導彈“襲城戰”。如今,美國對伊朗大兵壓境,“極限施壓”,一廂情願地妄圖簽定“城下之盟”。日本首相安倍作為調停者又來了。肘隔35年,世事變遷,不變的是安倍,第一次他是以其父安倍晉太郎的秘書身份來的,這一次卻是以日本首相的身份來的。安信似乎有伊朗情結,也真希望出點成績。不過,現實很殘酷,上一次的“襲船戰”是後來才有的。這次可是安信訪問的中間就有了,誰幹的?真不給面子。
6月13日,正是安倍訪問伊朗的第二天,阿曼灣傳來幾聲巨響,兩艘油船遭到原因不明的襲擊。情況撲朔迷理,但可以知道是一艘日本的油船遭到攻擊,船身被穿了兩個洞,引發大火。伊朗的施救船及時趕到滅火救人,所幸船員無礙。事情發生後,國際社會對事情的發生有許多猜測。美國政府更是火上澆油地把責任歸咎於伊朗,毫無證據地認為是伊朗乾的。但,更多的人把懷疑的目光投向美國及其盟友。因為,每一件事情的背後,都應有其動機的存在。雖然現在沒確切訊息說明是誰幹的?但,做這件事的人肯定是個唯恐世界不亂的人。海灣戰爭的風險又向前迫進了一步。
如果大家沒忘記的話,上個月美國增兵海灣,劍拔弩張之際,也是挑事者出來襲擊了兩艘油輪,自今沒人認領。如果說上一次的襲擊是想加劇緊張局勢引發戰爭的話,這一次除了有引發戰爭的目的,恐怕還有給日本一點顏色看的想法。要不為什麼是日本油輪呢?是想嚇退日本嗎?其實日本的膽子夠小了。這次奉特朗普之命前來“說服”伊朗,不過明知是“瞎子”,還要把“燈點上”,“白費蠟”罷了。有沒有成就無所謂,藉機特朗普已經吹上了,說什麼,“與過去相比,伊朗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現在更尊重美國”。至於安倍,如果沒有這次油輪遭襲,應該是風光無限了:往日的小秘書,現在是日本首相,舊地重遊,是不是有“衣錦榮歸”的感覺?
-
3 # 超然視野
客觀的來看,安倍晉三斡旋美伊衝突是對美伊緊張關係非常有益的事情,這也是響應美伊雙方間接接觸的需要,即便美伊兩方的條件之間差距太大,但接觸總比劍拔弩張要好的多!
安倍晉三訪問伊朗,一方面是伊朗方面由外長扎裡夫突訪日本的結果,更是特朗普訪問日本與安倍協調溝通後的結果,能夠成行也是有著美伊希望改善對峙關係的基礎的,但是此時為何發生油輪被襲事件?是美國不滿伊朗接受的條件太沒有誠意的故意敲打?還是美國國內不願意看到美伊關係緩和的力量,與中東地區不願意看到美伊關係改善的力量自導自演的鬧劇?還是中東極端勢力所為?又或是伊朗內部強硬派所為?
很明顯任何一方都不能排除作案嫌疑,尤其是在安倍晉三訪問伊朗這個檔口,那一方都有發動襲擊製造事端的動機和嫌疑,不過正因為有如此動機和嫌疑,才能說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斡旋美伊衝突訪問伊朗的必要性,對美伊持續衝突抱有希望的勢力已經急不可耐或者歇斯底里了!
又或者安倍晉三訪問伊朗,還真的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成果,例如安倍晉三在與伊朗總統魯哈尼會談後,共同出席新聞釋出會中就明確表示,日本將繼續推進美伊衝突!這至少說明安倍晉三已經與伊朗高層達成了繼續溝通協調的資訊!即便美伊雙方要價之間差別太大,但總比拒絕交流不出價要好的多!
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和趨勢判斷,美伊衝突仍將繼續以較激烈的對峙關係延續,但透過第三國進行交流和關切點互換還是會繼續推進和實施的,同時類似油輪被襲擊的寇屎盆子的事件也會高頻率的發生!
-
4 # 書中有毒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此次赴伊朗斡旋調停失敗,自家的2萬噸貨物在阿曼灣又被炸燬,往好裡說,這叫禍不單行;往不好裡說,這叫偷雞不成蝕把米。中間人不是誰都能做的,和事佬不是誰都能當好的。正所謂:盡興而去,敗興而歸,心有餘悸。
在一個月的時間裡,阿曼灣附近接連兩次6艘遊輪被炸燬,雖然這都將成為無頭公案,但作案者在時間的節點上趕得太“寸”了。第一次是5月12日美國大兵壓境、國務卿蓬佩奧訪問俄羅斯時,第二次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奉美國之命去伊朗斡旋調解之時。總之,都與美伊危機有關,都有刺激美伊危機升級的不良動機,屬於火上澆油。幸虧各方比較剋制,美伊大戰最終沒有爆發。至於事後美國和英國等都講將肇事的矛頭指向伊朗,這並不奇怪。他們公佈的所謂的影片證據,真有點畫蛇添足,或此地無銀三百兩。
我們不妨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是誰最希望美伊之間發生戰爭?或者說美易發生大戰對誰最有利?我們不妨用排除法:
首先排除的應該是伊朗。雖然伊朗與美國鬥了40年,雖然伊朗嘴上非常強硬,但其實為強中幹,如果真的發生像伊拉克式的大戰,最終倒黴的肯定是伊朗,因為中東離美國十萬八千里。所以在美伊危機中,伊朗始終是被動方。
其次應該排除的是美國。如果美國想發動對伊朗的戰爭,需要找藉口的話(像在伊拉克戰爭中聲稱有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沒有必要這樣費勁。其實特朗普的目的是想把伊朗逼到談判桌上來,並沒有真正要開戰的意思,這次主動放下身段作安倍去說和,更說明美國要急於從中東抽身。如果美國指使小嘍囉自導自演,從上次4艘油輪被炸的善後看,這次也會不了了之。所以也就排除了沙特或葉門等等受人指使的嫌疑。
俄羅斯就更不可能了。因為一旦美日危機衝突,或發生戰爭,就會殃及整個中東,就會大量的牽制俄羅斯的經歷。其實,俄羅斯和歐盟的態度是相似的,都希望美伊危機緩和下來,和伊朗能夠正常的進行石油貿易。
那最後就只剩一種可能:以色列的嫌疑最大,動機也最大。從歷史上的中東每一次大小衝突情況看,以色列有把美國強硬拉下水的狀況比比皆是。也就是說,以色列經常強拉美國給自己背書。以色列是最希望美伊衝突升級,最希望美國趁機把伊朗從地球上抹掉。1980年的巴比倫行動,以色列在不知不覺中剷除了伊拉克的核設施。所以安倍晉三赴伊朗說和,挑動了以色列最敏感的神經。再者,內塔尼亞胡組閣失敗,面臨著重新大選的巨大壓力,他勢必將展現對外的強硬和挑戰的姿態。以色列不但有強烈的動機,而且有作案的便利條件,摩薩德——幹這點技術活是手到擒來。
-
5 # 老狼48440790
煽動陰謀者,必是陰謀人。6月13日兩艘日本油輪被襲。一艘13萬噸級巨輪被襲後沉於海底,一艘20萬噸級大火已被撲滅。蓬佩奧證明日本油輪被襲是伊朗魚雷所為。此訊息一出,英國、沙特附和,法國丶德國表示應深入調查,俄羅斯副外長“不要妄下結論"。
撲朔迷離的襲擊案短短時間內,波斯灣連續發生油輪被襲案,上一次是沙特阿聯酋油輪被襲,這一次是日本油輪被襲。
油輪被襲的大背景:4月以來,美國軍隊密集波斯灣,對伊朗的戰爭卻遲遲未動。5月12日,波斯灣沙特丶阿聯酋四艘油輪被襲,沙特阿聯酋指責伊朗發動了這次襲擊,伊朗外交部嚴詞闢謠,要求調查真像,有外媒推測,真像永遠不會現身。美國對伊朗的戰爭一直圍而未動。
6月1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受特朗普之託,訪問伊朗,安倍正與哈梅內伊商討“和平之路",傳來日本兩艘油輪被襲,其中一艘沉沒,伊朗海軍緊急施救,救起44名船員。蓬佩奧指責為伊朗魚雷襲擊造成,是伊朗在“羞辱日本"!隨後蓬佩奧曝出美海軍錄影,指責伊朗起走未爆魚雷。英國丶沙特附和美國言論。
(美國海軍錄影,伊朗快艇靠近日本出事船隻)
這起襲擊事件,據船上船員透露,分兩波襲擊,在第二波襲擊來臨時,見空中物體飛向船隻。根據現存日本獲救船隻,日本方面透露,不是魚雷襲擊,魚雷襲擊受損部分應在下面,而這艘受損船隻在吃水線上部位。
這起襲擊案,時間節點選在安倍訪問伊朗斡旋美伊矛盾期間,針對的剛好是隱匿的日本油輪(日本油輪未掛日本國旗)。是誰知道這一秘密?是誰在“點打"日本?箇中隱私只有發動陰謀襲擊者知!美國忙於下結論又是為何?英國丶沙特積極附和又是為何?只有美丶英丶沙三國心裡明白!美國欲將G7拖進衝突漩渦?美國單方撕毀伊核協議,製造美伊軍事緊張局勢和世界能源緊張局勢,按照以往慣例,身後會有一群人跟隨,最少G7成員表示擁護。這次美國調兵遣將丶經濟封鎖伊朗,無一國家出面捧場,令美國很失望。6月13日的日本油輪被襲事件,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如此快速得出伊朗製造了襲擊的結論,顯然是有意激怒安倍,拉日本下水。在G7成員中,日本是亞洲成員,與伊朗保持著“友好“,只要日本跟隨美國,其他國都會附和,打伊朗的軍費開支就有著落了!英國已經相信美國,沙特唯恐伊朗不死,事件敘述到此,應該很清晰了,是誰充當了美國的馬前卒,美國心知肚明。連記者都可碎屍溶跡,為了達到自身目的,還有什麼不敢幹的呢?
-
6 # 飄搖的炊煙
可以肯定的是 ,對於日本國內民眾來說,安倍晉三的確是一個有能力首相。在他之前,日本的領導人更換頻繁,甚至有的在任不到一年。2012年12月24日,安倍晉三再次擊敗對手,成功連任日本第97任首相。算如今,已經有六年多了。
日本戰敗後,美國在其國內駐軍。在國際社會上,日本處處追隨美國的步伐,唯美國馬首是瞻。日本一直想恢復正常國家,在聯合國中有一席之地。
日本和印度都有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願望,然而有中國的一票否決權,這兩個國家是不可能如願的。
安倍此次訪問伊朗,欲調和美伊之間的矛盾,緩和地區緊張局勢。這不是他第一次扮演調停人的角色, 之前也有過多次。之所以這麼做 ,無非是想取得一定的成績 ,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提升日本的國際形象。
安倍此舉並非僅僅是替主子美國著想, 其實更多的是為自己獲得好處。要知道伊朗是世界上盛產石油的國家,之前和日本有著良好的貿易往來。然而在美國揮舞的大棒下,日本不得不放棄了從伊朗購買石油的做法。
如果能夠解決伊朗的危機,無疑對日本是有利的。然而安倍此行不僅沒有達成願望,還導致自家油輪被襲,重重地扇了安倍一巴掌。
阿曼灣油輪被炸事件的幕後黑手是誰?美國及其狐朋狗友在沒有詳細調查的情況下,一口咬定是伊朗乾的,真的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他們的潛意識裡,伊朗就是一個邪惡國家。不好的事情 ,都和伊朗扯上關係。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陰謀。誰最想解決掉伊朗?當然是以色列和美國了。製造事端,發起戰爭,這是美國一貫的作風。郵輪被炸事件絕對和美以有關。
伊朗不是傻子 。這個節骨眼上,正是劍拔弩張的時候。一件小事都能引發戰爭,伊朗怎能不知道?伊朗的石油運輸主要在海上,不可能透過炸掉生意夥伴的郵輪來刺激國際社會,這樣是自取滅亡的行為。和美國打仗,那是以卵擊石。不過如果美國悍然入侵,伊朗肯定會誓死一搏的。
安倍此行空手而歸, 還落得個自討沒趣。油輪被炸,這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不過安倍能屈能伸,收放自如,已經習以為常了。特朗普曾多次讓他處境尷尬,他還不是頻頻向美國示好?這年頭 ,實力證明一切。
-
7 # 十八子功
能夠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安倍此次訪問伊朗無論出現什麼樣的結果,這對於現在的日本外交來說,都應該是一個加分項,這也是安倍此次積極尋求訪問伊朗的目的所在。但是,日本企業運營的油輪被襲事件,卻給安倍的這次出訪迎頭潑了一瓢冷水,不但沒能給日本外交增光添彩,反而被弄得灰頭土臉,十分尷尬。
一個調停者卻變成了受害人,這在現代國際外交舞臺上也是罕見的,為什麼會這樣?這當然與日本高估了自己外交實力,沒有能夠充分認清美伊緊張對峙背後的複雜利益關係有關,在國際外交舞臺上,日本這次無疑是充當了一次沒有金剛鑽,就攬瓷器活的角色。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實施制裁,除了中東的沙特和以色列,幾乎遭到國際社會以及相關國際機構的一致反對,特別是當年簽署協議的相關國家更是對美國的這一行為表達出了強烈的不滿和抵制。作為美國的重要盟友,加上長期又與伊朗保持著緊密的經貿關係,這在客觀上讓安倍感覺到了日本在國際舞臺上實施其外交影響力的大好機會。
這次安倍出訪伊朗,儘管得到了美國的允許,但他把美伊緊張局勢僅限於美伊雙方,錯誤的認為只要在雙方之間進行撮合就有可能起到緩和局勢、並最終促使雙方重回談判桌的可能,完全沒有顧及美伊局勢緩和會觸犯誰的利益,也忘記了在其它方面需要作出更多的外交努力,當然也沒有弄清楚在美伊之間自己究竟有多少話語權。這也顯示了安倍政府在外交領域急於求成、急功近利、投機取巧的外交特點。
其實日本外交一直都是看美華人的臉色行事並不是什麼秘密,這也一直是日本政府的短板。而安倍雖然野心勃勃,但其任內的日本外交不但一直沒有多大起色,反而一直處於十分被動的局面。在對美關係上,由於特朗普奉行“美國優先”政策,致使日本在政治、經濟上同樣面臨著與歐盟同樣的壓力;在對俄關係上,與其達成和平協議的關鍵障礙北方四島問題仍然沒有辦法解決,由於俄方態度強硬,有關談判也很有可能會處於一種長期休眠的狀態;在對韓關係上,由於南韓新一屆政府上臺,有關歷史問題和島嶼爭端也被重新推向檯面,致使兩國關係全面觸礁。外交上的失分迫使安倍政府希望獲得突破,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次被其視為機會的美伊緊張關係原來卻也是一個大坑。
作為41年以後訪問伊朗的日本首相,安倍在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會談時,被後者直接指其為是美國政府的“帶話者”,這顯然與日本國內和安倍自認為的“調解者”身份有巨大差距;而在與伊朗總統魯哈尼的會談中許諾繼續進口伊朗石油和重建兩國金融秩序,這也顯然會讓美國總統特朗普不爽,會認為安倍這是在挾帶“私貨”,與美國製裁伊朗的意圖相違背。所以安倍此次訪問伊朗不但顆粒無收,甚至還引起局勢更加緊張,油輪被襲不但給自己造成了經濟損失,在國際舞臺上也是顏面盡失,這恐怕是安倍當初出訪伊朗之前千萬沒有想到的結果。
相比油輪被襲後的美伊相互指責以及由此引發的國際關注,作為受害國,日本的反應反而顯得相當低調,努力淡化此次油輪被襲與安倍訪問伊朗的影響。日本交通大臣石井啟一就說了,“這次油輪遇襲與安倍首相訪問伊朗沒有關係。”
當然,有沒有關係安倍自己心裡最清楚,究竟是誰幹的相信他也能估計個大概,只是有苦難言而己。
-
8 # 鬼影問道化真身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伊朗只為二個目的:
1,希望理順日本與伊朗的關係,實現日本在伊朗乃至整個中東的利益。
2,安倍首相受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委託,給伊朗決策層傳遞特朗普總統的口信,並且向特朗普總統反饋伊朗高層的意願。
從目前來看安倍首相基本達成了出訪伊朗的既定目標。至於說日本去調停美伊關係,就言重了。
一是日本沒有充當美伊調停者的實力。
二是充當美伊調停者,給日本帶不來實際利益,頂多是勞神費力換一個虛名而已。日本不會去趟渾水,日本是藉著去傳話的時機,去實現日本在伊朗的利益。
日伊經濟互補性強,日本一直渴望加強日伊關係,只是迫於美國的壓力,才沒有與伊朗加強兩國政府間的關係。如今總算是找到了機會,如願以償了。
一個事件的發生,最大嫌疑犯,往往是最大受益者,從日本油船被襲來分析:
<一>美國是否有嫌疑:
1,美國若對日伊“核合作"不滿,只須特朗普總統給安倍首相打個電話就能搞定。無需炸日本油輪。
2,油船被炸無疑是在發出阻航道丶阻油路的威脅。這將有可能會被當作戰爭藉口。美國目前還沒準備好與伊朗開戰,顯然不需要什麼藉口。如果美國要打伊朗,隨便找個由頭就行了,用不著炸日本油船。
因此美國炸油船的嫌疑,基本可以排除。
<二>,以沙特丶阿聯酋為首的海灣阿拉國家的嫌疑:
1,伊朗已遭美國全面封堵。海灣阿拉伯國家已是既得利益者,沒必要玩得過大了。
2,炸油船將有可能引發戰爭,萬一大戰爆發,沙特等國必將面臨慘重損失。因此炸油船不符合沙特等國的利益。
因此阿拉伯國家炸油船的嫌疑也可以排除。
<三>歐盟的嫌疑:
1,中東大戰,歐盟將面臨能源困境。
2,伊歐利益關係深厚,伊美大戰,會損害歐盟的利益。
3,一旦海灣爆發大戰,歐盟就必須加大依靠俄羅斯的油氣供應。這在政治上對歐盟極為不利。
4,日本油船被炸,是對日本能源供應的恐嚇。日本不會善罷甘休,一旦被日本查出是誰幹的,日本絕對會不死不休。
因此歐盟也可以排除嫌疑。
<四>以色列丶俄羅斯的嫌疑:
1,以色列無法統治中東,以色列最現實的利益是自保。中東不戰不和,才符合以色列最大的利益。目前中東局勢對以色列來說,是較為理想的。
2,海灣局勢緊張,對俄羅斯有利。但俄羅斯眼下的頭號任務是國內經濟發展。美伊大戰會直接威脅俄羅斯戰略空間的南緣,會對俄羅斯造成較大的麻煩。
因此以色列、俄羅斯不可能出手激化中東局勢。
<五>,恐怖分子的嫌疑:
1,說穿了恐怖分子的幕後老闆就是西方和阿拉伯勢力,因此他們不會做違反幕後老闆根本利益的事情。
2,海灣地區至關重要,各方監控都十分嚴密,恐怖分子恐怕作案的能力也不夠。
因此恐怕分子的嫌疑不大。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此次炸日本油船的行為,應該是一個不太被人關注的產油國所為:
1,該國不缺油。
2,中東大亂丶石油爆漲,對該國沒影響。一是該國遠離中東,二是中東大戰爆發後,該國也許能有所收穫。因此該國在大家不注意時,放了一把邪火。
很多危險,往往是由不經意的事引發的,由意想不到的人設計。要找到答案,只能假設事情成功發生後,再從可能的受益者中去尋找。獲益良多者,也許就是最大嫌疑犯。
-
9 # 聽松19
小安子心知肚明自己的作用,但是向伊郎表個態還是有必要的。即不傷美國的面子,又在世界上特別是面對歐盟我刷一下存在感!同時給中俄也許增加了些許的好感!我們不要把他看得一無是處,他為自己能夠爭到的還是得到了,各有所取,伊郎不失分、安倍有所得、世界露了臉、美國無所畏、緊張再繼續...安倍到此一遊也!
回覆列表
估計現在安倍心理也在罵娘:老子費心巴拉去當和事佬,結果你們在背後使壞,還將我們日本企業的油輪炸個窟窿!還有天理嗎?
1.安倍去之前,大家就知道:安倍僅僅是為了刷存在感,不會對美伊危機有任何作用……但估計安倍自己都沒想到,竟然伴隨安倍訪問伊朗的,是油輪被襲擊。
3.但要說油輪被襲擊,跟安倍之間是否有關聯?起碼從現在看來,關聯不大!
所以,從這個角度分析,上次油輪遭到破壞幕後兇手不出來認領,這次也不會!雖然美國蓬佩奧第一時間指出是伊朗乾的,而且還有畫素極低的錄影為證!但是,很快被打臉:有船員說襲擊發生得時侯,看到了空中飛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