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蕭湘居士__
-
2 # 無智慧的人
應州大捷,誅殺劉瑾,平寧王及安化王叛亂,很多東林黨人那時候,已經開始肥己廢公了,總體算明君,明武宗也是後世史學家給予的肯定。
-
3 # 我來讀歷史
是明君。
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即明武宗(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后的長子,在位期間年號正德。
朱厚照從小機智聰穎,喜歡騎射。即位後史書上出現兩極評價,一方說他處事剛毅果斷,批答奏章,決定國家重大事件。
彈指之間誅劉瑾,平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大敗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賑災免賦。而且,他在位時臣下仍有不少賢才,也從側面反映出這位帝王治下總體上仍有可稱道之處。
應州大捷大敗韃靼軍,立下了一戰功。在應州一戰中與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還親手殺敵一人,極大地鼓舞了明軍士氣。所以說他又是一個好的將領。
另一方面說他為政期間荒淫無道,國力衰微,一生貪杯、尚武、無賴,喜好玩樂。很多人認為他荒淫暴戾,怪誕無恥,是少見的無道昏君。但武宗雖嬉遊玩樂,卻也有抵禦邊寇之功,大事上從不怠慢。
輿論權掌控在士大夫手中,歷史也是由這些人書寫的。
正德皇帝有自己的見解,有自己的主張,這跟文官的行政理念十分衝突,也對文官的政治制度造成衝突。這是他們不能容忍的。於是他們會對正德皇帝進行掣肘和管束。在這種情況下,正德皇帝沒有人可用,不僅僅因為他生長在內宮深處,還因為文官不會站在他那一邊。
所以,正德皇帝只好任用從下就陪同在他身邊的太監和文官的對立階層的武將。而這些人,又是有道德問題的人,也就是小人。皇帝任用小人,自然就是昏君了,其實,正德皇帝成為昏君一半也是逼出來的。正德皇帝的意願和理想是建功立業,讓整個國家運動和振奮起來。這從正德皇帝自封自己為“威武大將軍”可以看出來。而正德皇帝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和理想行政,因為文官會進行掣肘和管束。因為文官觀念跟這個皇帝衝突了。文官通常不會跟皇帝站在一邊的。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觀點和利益。文官要的是靜,國家應該維持穩定,因循舊制,不能隨便改動祖宗成法,特別是對向外挑起戰爭,更是避諱。在這種情況下,正德皇帝只好帶領一群太監和武將,突破正常行政秩序,採用特別的違背常情的做法,力排群臣的阻擾,前往塞外征伐蒙古。另一方面,正德皇帝感到自己無事可做,事事受文官限制,所以心中感到非常怨憤。而且文官一向要把皇帝教導成明君典範,一舉一動都要有帝王風範,要符合儒家倫理道德。這種管制、束縛,又讓好動、個性極強的正德皇帝十分反感。所以他處心積慮要逃脫內宮,去外面放縱,發洩自己的壓抑;處心積慮在皇宮尋找各種玩樂,建立由太監組成的軍隊,建立豹房,在裡面醉生夢死。
所以正德皇帝為了發洩不能有所作為、被文官壓制管束的苦悶,又為了跟文官對他的期望作對,乾脆就反其道而行,放縱自己,恣意妄為,甚至做一些荒誕的事情,讓人無法理解。當然,這也跟正德皇帝的個性有關。正德皇帝本來是個好動、個性極強的人。註定他不能受各種繁文縟節、禮儀規矩的層層束縛,所以他無情地破壞它們,嘲諷它們。而這些在當時都是人們普遍遵守的,不容絲毫觸犯的。這樣,正德皇帝在當時就成為了一個異類,成為了一個非常荒誕的皇帝。他被人批評為昏君是自然的事,就是現在,我們受傳統觀點的影響,也免不了會對正德皇帝的行為不予理解,並且說三道四。
正德皇帝的這種行為跟後來明中晚期的個性解放的人群非常相似,也是好動,貪圖享樂,追求自心的嚮往,追求真性情,破壞禮法的嚴肅束縛。甚至可以說,正德皇帝是其後明朝個性解放的先導。
然而透過近些年來歷史學界的研究,歷史學家對此頗有分歧,人們對武宗的認識有所改變,武宗只不過只是喜歡玩樂,有人認為他追求個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為人卻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極具個性色彩的人。從其所指揮的應州大捷來看也算是一位有真才實學的皇帝。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駕崩於豹房,享年三十一歲,在位十六年,廟號武宗,諡號“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於康陵。
朱厚照生平大事介紹:
1、應州大捷
應州大捷亦稱應州大戰、應州之役,指發生於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明武宗親征在應州擊退韃靼的戰事。正德十二年十月,蒙古韃靼部落首領小王子再次率五萬人(號稱)進犯明朝邊境,正遇上明武宗朱厚照出關巡邊。
朱厚照以自稱威武大將軍"朱壽"的名號調集長城一線的軍隊參與作戰,於是應州之戰正式打響。此戰中,朱厚照體現出了不凡的軍事天賦,首先派少量部隊引蛇出洞,牽制住敵軍主力部隊,再不斷增加兵力來消耗敵軍的銳氣。
整個戰事持續了好幾天,最終以小王子敗退告終。這場戰役使得明帝國北方邊境暫時安定了一段時間。
2、平寧王之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武帝朱厚照西巡歸來後,又欲下江南,並周遊天下,為了諫阻南巡,惹起一場朝臣大請願。
於是,懷有野心的寧王朱宸濠藉口明武宗荒淫無道,是年六月十四日興兵,殺巡撫孫燧、江西按察副使許逵,革正德年號。以李士實、劉養正為左、右丞相,以王綸為兵部尚書,集眾號稱十萬,併發檄各地,指斥朝廷。
七月初,又以其部將守南昌,自率舟師蔽江東下,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帥舟師下江,攻安慶,欲取南京。
明武宗自稱“奉天征討威武大將軍鎮國公”,於八月二十二日率萬餘官兵南下“親征”。後到達涿州時,王守仁捷報傳至,但明武宗仍一意南征。
明武宗身邊的嬖倖甚至建議將朱宸濠放回鄱陽湖裡,讓明武宗生擒,以展示皇帝威信,為了將平叛功勞延及到明武宗及其諸倖臣,正德十五年(1520年)閏八月,王守仁不得已將擒獲的朱宸濠押至南京,獻給明武宗,名曰“獻俘”。
武宗與諸近侍身著戎服,擺開作戰的陣勢,將朱宸濠除去桎梏,釋放在軍隊的包圍圈中,然後伐鼓鳴金而擒之,重新給他戴上枷鎖,列於隊伍前面,作凱旋狀而歸。
十二月,朱宸濠被押至南京。但明武宗直到次年十月方才班師。十二月,武宗在通州處死朱宸濠,除寧王之藩。
-
4 # 野草的沉思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絕對算不上明君,而且應該說是一個相當昏聵的皇帝。
一,寵信宦官劉瑾,錢寧,江彬等,禍亂朝綱。
武宗十五歲登基。登基伊始,便任劉瑾為司禮太監。又恢復東廠,增設西廠,將這些連同錦衣衛通通歸屬劉瑾統轄。
於是劉瑾權傾朝野,胡作胡為,順之者昌,逆之亡。
劉瑾為了掌權,變著法兒誘引武宗玩樂。
劉瑾大肆貪汚納賄。後來抄他的家,其錢財之多,連武宗也為之震驚。
劉瑾最可惡之處,是濫捕人,濫殺人,尤其是濫折磨人。他發明了許多酷刑,任何一種都駭人聽聞,殘酷至極。不知有多少大臣和平民被他殘害至死。東,西廠每天都有哀嚎慘叫聲傳之四野。
由於太監內部撕咬,劉瑾最終以謀逆罪被凌遲處死。市民爭啖其肉。
劉瑾死後,錢寧和江彬先後以男寵身份被武宗寵信重用。這兩個人做惡稍次於劉瑾,但奷佞一樣,繼續引導武宗胡作非為。朝中正臣遭排斥,壓抑,邪惡橫行。
二,玩得空前絕後。
皇帝愛玩不新鮮。但象武宗的玩,卻實在是玩出了新鮮花樣。
首先是玩女人。
劉瑾為了適應武宗玩欲,特意在西華門內建了一宮苑,名為"豹房",裡面除了飛禽走獸以外,還藏了無數美女,讓武宗在裡面任意淫樂。
劉謹死後,武宗不滿意宮裡的玩樂,錢寧便引導武宗去京外遊玩,武宗全不聽大臣勸阻,先後北遊宣州,昌平,密雲,大同,榆林,綏德,西安,大原等地,南遊南京,蘇州,鎮京,金山等地,遷連四,五年,到處尋花覓柳,獵奇捕豔,得他寵幸的著名美女有李鳳姐,戴小姐,劉芙貞,杜氏,等等。因為他四處捕獵美女,嚇得當地有女兒的人家紛紛藏匿。真是花天酒地,荒淫至極。
更奇的是,武宗還玩過一次打仗。那次在宣府遊玩,恰好韃靼王子,率五萬人馬攻掠大同。武宗一聽來了興致,便自封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並改名為朱壽,調集軍隊,準備作戰。其時,韃靼已經撤兵,武宗帶軍隊窮追,在應州與敵軍發生小規模戰鬥,總共斬敵十六首級,而明軍卻死傷了數百人。據武宗說,他自己親手斬殺了一名敵兵。回京後,武宗舉行了大規模的慶功會,將這場類似笑話的戰役稱之為“應州大捷"。
此後,明武宗時常引用"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這個稱謂,還給自己加封"鎮國公"和“太師",令滿朝文武哭笑不得。
物極必反。由於大臣再四請求,武宗終於從南方回京,到蘇州金山湖,武宗又想乘船玩捕魚。不過這次玩大了,竟至掉落水中。雖及時得救,也落了病。一年之後病死。年僅三十一歲。
象明武宗這樣的皇帝,怎能算是明君呢?
-
5 # 一笑讀史
在明朝十六個帝王中,明武宗(正德)絕對是一個另類,他最愛乾的事,就是調戲婦女、宮裡開店做買賣、玩打仗、狩獵,有人說,正德皇帝是昏君,也有人說他是一位明君。
中國京劇名家馬連良先生有一出非常著名的劇目《游龍戲鳳》,說的是正德皇帝微服巡行民間,碰到開店的李鳳姐,一番調戲以後,帶回京封妃的故事。
那麼,歷史上的正德皇帝的真實面目是什麼呢?
正德皇帝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張皇后的長子,在位期間年號正德。
正德皇帝之所以在歷史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就要從“豹房”說起。
據《武宗外紀》記載:“乃大起營建,興造太素殿及天鵝房、船塢諸工。又別構院御,築宮殿數層,而造密室於兩廂,勾連櫛列,名曰豹房。”; "上稱豹房曰新宅,日召教坊工人新宅應承”,意思就是說,朱厚照每天都會徵召很多樂工進入“豹房”為他演奏。不僅如此,在“豹房”內還住著他從全國各地蒐羅來的美女,其中有很多是來自西域少數民族的絕色女子。所以,歷代的歷史學家都對正德皇帝這種做法頗有微詞,認為豹房是邪惡叢生的地方,是正德皇帝醉生夢死的地方。
不過,還有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有關豹房中記載,存在蓄意抹黑正德的情況,比如《武宗實錄》記載:“上嗜飲,常以杯杓自隨,左右欲乘其昏醉以市權亂政,又常預備瓶罌,當其既醉而醒,又每以進。或未溫,也輒冷飲之,終日酣酗,其顛倒迷亂,實以此故。”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正德皇帝天天手不離杯,活脫脫一個酒鬼形象。
可是,在《武宗實錄》也曾記載:“自宣府抵西陲,往返數千裡,上乘馬,腰弓矢,衝風雪,備歷險厄,有司具輦以隨,也不御。閹寺從者多病憊弗支,而上不以為勞也。”同樣一本書,怎麼對正德皇帝的記載完全不同呢?
所以,這些歷史學家認為,正德皇帝住在豹房之中,不僅僅為了享樂,他對軍事極有興趣,有重振明朝初期的尚武傳統的企望,並有意識想把兵政恢復到明初時的首要地位。因此,他特別對劇烈運動、狩獵、軍事操練感興趣,他曾在校場上,把一個被俘的蒙古將領的首級砍了下來,雖然說是操練,這個蒙古將領還是被綁在馬上,可是,這種血腥的場面,他還是很感興趣的。
他的這種興趣註定會遭到文官集團的反正,正德年間,以內閣大學士為主的文臣集團牢牢把握著國家的軍政大權,他們是不會允許皇帝獲得實際的兵權的。
這個時候的正德皇帝,為了施政自主,擺脫文官集團的控制,從而決定建造豹房,他在豹房之中,可以從事恢復明朝初期的軍事活動,以免受文官集團的干涉。
豹房的興建對正德皇帝確實起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於正德皇帝一直在豹房不出來,所以,大內朝廷形同虛設,內閣大學士也失去了部分行政權力,無形中,正德皇帝的拿回了他想得到的權力。
正德皇帝的豹房,其實是皇帝和文官集團爭奪權力的產物,正德皇帝之所以被後世抹黑,因為,歷史都是這些寫史書的文官組成的。
-
6 # 榆木菌
明武宗朱厚照算是一代明君,後世對明武宗的評價褒貶不一,評價呈現出極端的兩極分化。捧他的人說他能力非凡,誅劉瑾,平安化,滅寧王,大敗蒙古小王子。捧的人多自然踩的人也多,踩他的人說他絕對是一個皇帝反面教材,喜好玩耍,不理朝政,荒淫無道,具體來講就是鼎鼎大名的豹房。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有兩個兒子,朱厚煒和朱厚照,朱厚煒早夭,只剩下朱厚照一個獨子了,父親朱佑樘自然把他視為掌上明珠,寵愛有加,可以說朱厚照是在蜜罐子里長大的孩子,所以他從小就養成了桀驁不馴放蕩不羈的性格,誰也不放在眼裡。
朱厚照是一個愛玩的皇帝,在玩這方面朱厚照真的是空前絕後,各種能玩,從出生到駕崩都在玩,玩出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度。比起今天的網癮少年有過之而無不及。紫禁城高高的城牆圈住了他的人,但圈不住他的思想,他自封為大將軍鎮國公,建豹房,寵男童,收義子,逛窯子,降人婦。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他不貪戀權位,只想玩,玩他個天昏地暗。就連楊一清也拿他無可奈何,最後只能隨他玩,只要不出太大的問題就行。
《明史·武宗本紀》就說他“然耽樂嬉遊,暱近群小,至自署官號,冠履之分蕩然矣”。正德十二年,蒙古小王子率兵五萬進犯明邊境,朱厚照大為興奮,因為他一直很崇拜自己的祖先朱元璋和朱棣,也想像他們一樣帶兵打仗開創不世之功,於是他對大臣們說自己要御駕親征。大臣們一聽皇帝要御駕親征,頓感頭皮發麻,因為土木堡之變的造成的心理陰影還沒有完全褪去。最後大臣們拗不過皇帝,只好隨他而去。朱厚照親自指揮的這場戰鬥,取得了殺敵十六名,己方傷五百六十三人、亡五十二人的戰績。是不是感覺很蹊蹺?數十萬人的大戰,雙方加起來的死亡人數竟然不到一百人,這是人砍人的冷兵器時代大戰,不是導彈航母的現代化作戰。
據我瞭解,這場大戰的記錄出自《明武宗實錄》,而《明武宗實錄》是在朱厚照死後編寫的,是在他的堂弟明世宗朱厚熜時期編寫的。朱厚熜是一個心機很深的皇帝,我相信在《明武宗實錄》中的記載,有一些是按照明世宗朱厚熜的想法來編寫的。後來的由清人編寫的《明史·武宗本紀》則更為詳細,搞得跟在現場直播一樣,時間地點人物樣樣不缺。我認為都是在肆意抹黑明武宗。朱厚熜是想要顯示自己繼位的必要性,清人是想要顯示自己的正統性。
《明武宗實錄》記載:斬虜首十六級而我軍者者五十二人,重傷者五百六十三人,乘輿幾陷。《明史·武宗本紀》記載:十二年春正月己丑,大祀天地於南郊。遂獵於南海子,夜中還,御奉天殿受朝賀。三月癸巳,賜舒芬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戊戌,以兩淮、浙江、四川、河東鹽課充陝西織造。夏四月壬子,靳貴致仕。丙辰,副總兵鄭廉敗土魯番於瓜州。五月丙子,禮部尚書毛紀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六月乙巳朔,日有食之。秋八月甲辰,微服如昌平。乙巳,梁儲、蔣冕、毛紀追及於沙河,請回蹕,不聽。己酉,至居庸關,巡關御史張欽閉關拒命,乃還。丙辰,至自昌平。戊午,夜視朝。癸亥,副都御史吳廷舉振湖廣飢。丙寅,夜微服出德勝門,如居庸關。辛未,出關,幸宣府,命谷大用守關,毋出京朝官。九月辛卯,河決城武。壬辰,如陽和,自稱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庚子,輸帑銀一百萬兩於宣府。冬十月癸卯,駐蹕順聖川。甲辰,小王子犯陽和,掠應州。丁未,親督諸軍御之,戰五日。辛亥,寇引去,駐蹕大同。十一月丁亥,召楊廷和復入閣。戊子,還至宣府。十二月癸亥,群臣赴行在請還宮,不得出關而還。閏月丁亥,迎春於宣府。是年,琉球、烏斯藏入貢。正德十五年,朱厚照在遊玩的過程中掉入水中,侍衛們雖然把他救起,但從此以後朱厚照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於正德十六年駕崩,時年三十一歲。在他駕崩之前留下遺言:朕疾不可為矣。其以朕意達皇太后,天下事重,與閣臣審處之。前事皆由朕誤,非汝曹所能預也。
從他的遺言來看,武宗並不是一個昏庸無道的人。我得出的結論是明武宗被史書肆意抹黑了,具體來講就是他的堂弟明世宗朱厚熜和滿清的史官。
-
7 # 恐懼的牛魔王
樓主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了明武宗正德皇帝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我們翻看《明史》《明實錄》《武宗實錄》會發現一個問題:同樣一個人,歷史記載評價卻有互相矛盾之處。比如《武宗實錄》曾記載一件事:正德14年,刑部主事汪金曾經上奏摺力諫武宗戒酒:上嗜飲,常以杯杓自隨,左右欲乘其昏醉以市權亂政,又常預備瓶罌,當其即醉而醒,又每以進。或未溫,也輒冷飲之,終日酗酒,其顛倒迷亂,實以此故。從這個奏摺記錄來看:正德皇帝簡直是酒囊飯袋之徒。但是另一部史書《明實錄》卻記載了正德皇帝巡視西北邊境時的情景:自宣府抵西陲,往返數千裡,上乘馬,腰弓矢,衝風雪,備歷險厄,有司具攆以隨,也不御。侍從者多病癒佛之,而上不以為勞也。在這個記錄里正德皇帝又變成了孔武有力,親身禦寇的英雄皇帝。這兩種描述本身就是自相矛盾。那正德皇帝到底是怎麼樣的皇帝呢?
舉一個例子來說:正德12年,蒙古部落韃鉭王子伯顏侵犯明朝邊關。搞笑的是,正德皇帝聞聽此事,決定御駕親征,將自己改名為朱壽,自封為鎮國大將軍,領軍出征(好好皇帝不做,非要做大將軍,皇帝史上也是少見)。明蒙在應州相遇展開了決戰,戰事初期,明軍一度備蒙古軍分割包圍,在這吃緊關頭正德皇帝親率親兵衛隊從側翼攻擊蒙古軍。應州一站,雙方大小戰鬥百餘次,我們這個可愛的正德皇帝與普通士卒同吃同住,對部下關懷備至,看來這個皇帝也是有點意思。雙方鬥了幾日,蒙古軍見討不到好處,只好率軍北撤了。這場戰役以明朝獲勝而告終,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蒙古軍都不敢再侵犯明朝邊境了。但是說來也奇怪,這麼大的一場戰役,雙方十幾萬人團隊大作戰,戰後雙方統計損失,損失結果讓人大吃一驚:明軍陣亡五十二人,傷數百人;蒙古軍陣亡一十六人,傷數百人。十幾萬人的戰鬥傷亡率之低讓人懷疑打仗雙方是在過家家,走過場。但是不管怎麼說,應州一戰證明了正德皇帝應該是有真才實學的,但史書卻把正德皇帝說的如此不堪,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把視線再放寬一下。明武宗正德皇帝三十一歲暴病而亡,身後無子嗣,於是群臣便擁戴武宗堂弟朱厚熜即為皇帝位是為明世宗嘉靖皇帝。由於嘉靖皇帝並非明武宗嫡系,為了顯示自己的皇帝位來路正名,必然要在他的堂哥明武宗身上做文章,透過貶低正德皇帝以顯得正德皇帝荒唐來鞏固皇位(一來:正德皇帝確實做過很多荒唐的事情;二是:嘉靖皇帝和明武宗血緣比較疏遠,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嘉靖皇帝命令史官醜化正德皇帝),嘉靖皇帝將太監,“八虎”劉瑾等人作惡的事情統統算在正德皇帝身上。
所以去掉層層表象,明武宗正德皇帝較為正確的評價是:小事亂七八糟(經常幹一些令人掉大牙的事情如沉湎豹房,擁有男寵,自封大將軍,強搶民女,四處嫖妓等)但是大事不糊塗(誅滅太監集團,掃平安化王-寧王之亂,擊敗蒙古軍,多次下詔賑災減賦,身邊也有不少忠貞群臣),個性喜好自由,嚮往無拘無束的生活。說他是明君,還不夠格;說他是昏君,還沒壞到這個地步。總的評價是:一個喜歡玩樂的普通皇帝。
回覆列表
正因為朱元璋噁心澎張,為一己之私無辜殺人無數,善惡昭彰,定要孽報兒孫的。所嘆明代後繼要麼無嗣接班,要麼無能昏庸,都在向天子守國門君皇死社稷方面爭取。所以無啥明君可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