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彈棉小哥夏雨
-
2 # 棗產業聯盟
芡實產於中國南北各省,從黑龍江至雲南、廣東。生在池塘、湖沼中,具有很高的食療價值,芡實葉部病害的防治方法如下:
芡實葉部病害的防治
1、炭疽病
【症狀】炭疽病主要發生在植物葉片上,常常危害葉緣和葉尖,嚴重時使大半葉片枯黑死亡。
【防治】清除病株病葉,用50%施保功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或大水潑澆,隔7天1次,連續2~3次。
2、葉斑病
【症狀】發病初期葉緣有許多圓形病斑,初為暗綠色,後轉為深褐色,有時具輪紋,極易腐爛穿孔,病重時病斑可連合成片,使整張芡葉腐爛。
【防治】芡葉斑病除輪作和不偏施氮肥外,還可葉面噴霧多菌靈(50%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
3、葉瘤病
【症狀】病原為真菌,7~8月發病較多。初發病時葉面出現淡綠色黃斑,後隆起腫大呈瘤狀,直徑為4~40釐米,高2~8釐米。
【防治】芡葉瘤病除輪作外,在發病季節還可葉面噴霧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液和0.2%磷酸二氫鉀。
-
3 # 遊遊在大連
芡實受蟲害的影響具有明顯的階段性,一在苗期,蟲害主要有地蛆、椎實螺等,這時候由於苗體很小,細嫩,抵抗力差,必須及時防治,可用5%銳勁特懸浮劑2000~2500倍液防治。二在大田期,定植以後直到封行前,由於水面較大,水體複雜,有害生物多,主要蟲害有斜紋夜蛾、蚜蟲、椎實螺等,要經常查田,發現造成影響的主要蟲害要及時防治,斜紋夜蛾、蚜蟲可用寧農等含有阿維菌素的生物殺蟲劑稀釋1000~2000倍液噴灑防治。芡實葉片封行後,由於生長量很大,即使有部分蟲害,一般也不需要防治。
-
4 # 花語與
芡實屬睡蓮科,是一種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長在池塘、湖沼中,其果實可以食用,也可以藥用。常見的病蟲害和防止措施如下:
1.葉斑病
屬真菌性病害,7~9月發病較多,病菌的袍子依靠風、雨水和氣流傳播。發病初期葉緣有許多圓形病斑,初為暗綠色,後轉為深褐色,有時具輪紋,直徑3~4毫米,最大者可達8毫米,極易腐爛穿孔。潮溼天氣病斑上長出灰色黴層,嚴重時病斑相互聯合,形成大斑,甚至全葉腐爛,造成嚴重減產。
防治方法上除輪作和生育後期增施磷、鉀肥,不偏施氮肥外,還可發病初期葉面噴霧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1000倍液。兩種藥劑交替使用,每週1次,共噴2~3次。及時摘除發病較重的病葉,移出銷燬或深埋,以減少進一步傳染。
葉斑病
2.葉瘤病
屬真菌性病害,7~8月發病較多。初發病時葉面出現淡綠色黃斑,後隆起腫大呈瘤狀,上有輪紋,直徑為4~40釐米,高2~8釐米。當病瘤長到很大時,常使整個葉片都受累下沉,並使芡花也不能出水開花,影響光合作用和花朵受精、結果。
防治方法上除輪作、人工摘除病部和控制氮肥外,在發病初期的10~15天內葉面噴霧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加0.2%磷酸二氫鉀,每5~7天一次,共2~3次。
3.病蟲害
主要的蟲害有蚜蟲和斜絞夜蛾。
蚜蟲可用10%吡蟲啉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斜紋夜蛾可用奧綠1號500~6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
-
5 # 農村吉吉
1,葉斑病,7~9月發病較多,病菌的袍子依靠風、雨水和氣流傳播。發病初期葉緣有許多圓形病斑,初為暗綠色,後轉為深褐色,有時具輪紋,直徑3~4毫米,最大者可達8毫米,極易腐爛穿孔。潮溼天氣病斑上長出灰色黴層,嚴重時病斑相互聯合,形成大斑,甚至全葉腐爛,造成嚴重減產,防治方法上除輪作和生育後期增施磷、鉀肥,不偏施氮肥外,還可發病初期葉面噴霧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1000倍液。兩種藥劑交替使用,每週1次,共噴2~3次。及時摘除發病較重的病葉,移出銷燬或深埋,以減少進一步傳染。
2,葉溜病,
發病時葉面出現淡綠色黃斑,後隆起腫大呈瘤狀,上有輪紋,直徑為4~40釐米,高2~8釐米。當病瘤長到很大時,常使整個葉片都受累下沉,並使芡花也不能出水開花,影響光合作用和花朵受精、防治方法上除輪作、人工摘除病部和控制氮肥外,在發病初期的10~15天內葉面噴霧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加0.2%磷酸二氫鉀,每5~7天一次,兩次至四次。
-
6 # 匯品家
它是一種具有高營養和經濟價值的年度大型水產草本植物,可在中國南北種植。在夯實生長的過程中,與其他水生蔬菜一樣,它會受到病原體和害蟲的影響,嚴重影響其常生長度。本文詳細總結了病蟲害的主要症狀,病原體,發病機制和綜合防治方法,供您參考。
1、芡實主要病害
1.1 斑腐病
症狀:又稱黑斑病,多由葉緣、葉斑圓、多角形變為無定形,葉面早起呈水溼腐狀,然後變為深綠色,最後呈黑褐色軟腐狀,有時有環紋,直徑3-4毫米,最大上至t。o 8-10毫米,當溼度較高時,斑點表面常生灰褐色黴變層。。受害者"497"容易腐爛、穿孔、破裂或脫落,導致葉子不完整,大部分受損的葉子變得黑色和腐爛;致病菌也會感染花梗,而花梗在受害後變成深褐色。輕病患者的果實粒小而少,質地差,口感不好,重度病患者的籽粒產量可降低20%≤25%,甚至60%以上。
病原體:為睡蓮擬叉梗黴,舊稱睡蓮角卷黴,卷喙旋孢黴,屬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絲孢目暗色孢科旋孢黴屬。子實體位於葉子的上表面,沒有子座。分生孢子莖是直立的,具有單個或多個分枝,很少的分枝和1至3個隔膜。頂部腫脹,有2至4個尖頭,幾乎無色。顏色蒼白;分生孢子纖細,兩端鈍,分開10至20,分離處有明顯收縮,上部彎曲或捲曲成“彈簧”形狀,可滾1~3圈,孢子不光滑,有小尖刺,孢子是橄欖色到深棕色。尺寸為(10至18)μm×(112至232)μm。該細菌在PDA培養基上具有150μm的分生孢子,以產生棕色菌核。
致病規律及條件:病原菌以菌絲或衣原體孢子越冬,次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它易受高溫影響。該病於5月零星爆發,7月達到高峰。該病的發病率在8月下旬有所降低,發病時間可延長至10月。
1.2 炭疽病
症狀:葉主要有害,斑點為圓形至橢圓形,褐色,直徑2至7毫米,然後膨脹並以不規則的斑塊相互連線。斑點呈褐色至紅褐色,中間顏色較淡而略有凹陷,邊緣顏色較深而略有凸起,現場有明顯或不明顯的輪紋。它也可能是一個有害的花梗。花梗斑點為橢圓形或稜形,褐色稍凹陷。
病原體:無花粉蟲沙棘,又稱刺五加次生孢子屬,屬葉下屬。行為為Glomerellacingulate(Stonem.)帶小型叢集外殼。Spauld.etSchrenk,一種小簇殼的腹水菌屬。病原體的圓錐盤是淺圓盤,出生在宿主植物的角皮質下,表皮或表皮,分散或共生,不規則開裂,很少見刷毛,短刺狀,直或稍彎曲,深棕色,末端鈍,有2×多數孢子在透明油球附近有1×2個,個別3個,孢子大小(12.8×24)mm×(3×5.5)mm,14.5≤m×4.9≤mm,多數為(12.8×24)mm×(3×5.5)mm,其中大部分為14.5≤m×4.9μm,圓錐為(12.8×24)mm×(3×5.5)mm,多數為14.5≤mm×4.9。
性階段的子囊孢子近球形,基部埋在子座中,分散,口部明顯,口為深褐色,大小為(180-190)?m×(132~144) ?米;囊為棒狀,單壁壁有8個子囊孢子,大小(48-77)?m×(7~12)?m,無側絲;子囊孢子排成一排,無色單位細胞,長橢圓形扁圓形,直或稍彎曲,大小(15~26)? m×4.8?米
發生規律及條件:病原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盤存在於種植場中,也能越冬于田間的病株上。在適宜的條件下,病原菌分生孢子盤上產生的分生孢子透過氣流、風雨、灌溉水和害蟲(食根金花蟲、蚜蟲等)傳播,進行初生感染和再感染。分生孢子在10~35℃和20~28℃萌發,分生孢子萌發的最佳相對溼度為100%。適宜於pH3-11和pH4-8的分生孢子萌發率較高。孢子在51攝氏度下死亡10分鐘。
溼度高、溫度高,降水頻繁的年份和季節有利於發病;與土地相連的田地嚴重患病;施用氮肥的植物,植株遊離氨氮過多,對疾病的抵抗力也降低了。 1.3 葉瘤病
症狀:損傷葉表面在發病初期出現淺綠色黃斑,然後逐漸膨大為腫瘤狀,直徑4≤40 cm,直徑2×8cm,直徑2×8cm,形狀不規則,黃色,有紅色條紋或紅斑。在晚期,腫瘤腐爛或裂開,發出黑褐色球形孢子,可漂浮並傳播疾病。當腫瘤過大時,整個黑麥葉會下沉,果實不能從水中脫落,從而導致產量下降。
病原體:Doassansia opaca Setch,一種擔子菌屬(Basidiomycotina)屬。冬孢子生於宿主葉片上,偶爾出生在寄主卵巢中,並長期埋藏在宿主組織中。許多組織聚整合大的孢子球,它們是固體,孢子球幾乎是球形到橢圓形,(157-290)mm×(105-248)mm,被一層不育細胞包圍。孢子為圓形至橢圓形,(11至16.5)mm×(9至12.5)mm,壁是光滑的。
致病規律及條件:多在7~8月高溫多雨季節。
2、芡實主要蟲害
2.1 長腿水葉甲
又稱稻根金根、蓮根葉蟲、長腿根葉甲、稻根葉甲、稻根根蟲,其幼蟲稱為蚯蚓、蚯蚓、根蟲、車袋、稻蟲、稻豆蟲等。..
拉丁名稱:DonaciaProvinci(Fairmaire),屬於胡頹子家族。分佈於黑龍江、遼寧、北京、河北、陝西、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四川、貴州等省。
寄主:芡實、蓮藕、蓴菜、茭白、水稻、矮慈菇、稗、眼子菜、鴨舌草、長葉澤瀉等水生植物。成蟲、幼蟲均能為害作物,以幼蟲為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為甚。
形態特徵:成蟲為紡錘形綠褐色甲蟲,基色淺褐色,具金屬光澤。它們的身體長度為6-9毫米,寬度為2-3.2毫米。頭部為銅綠色至紫黑色;觸角不完全為棕色,通常每段的基部為棕紅色或淺棕色,末端為黑棕色;最前面的背部為銅綠色或全綠色;鞘翅底部為棕黃色或棕色,有綠色光澤。有的是金綠或藍綠色;腳是棕色或淺棕色,後半條腿有一個大的金屬深藍色斑點;腹面是銀色的。彩色頭髮。頭部有標點且多毛;額葉腫瘤突出。第一段天線非常大。前胸和後胸幾乎呈方形,表面相當光滑,有不同厚度的交叉皺紋。小盾牌是三角形的,中間縱向有五根毛。鞘翼表面光滑無褶皺,基部比端部厚。後腿有細長的節段、狹窄的基部、擴大的中後部和末端的大牙齒。卵長橢圓形,長約1毫米,稍平,表面光滑,初生時乳白色,孵化時淡黃色棕色。雞蛋通常聚整合20到30個顆粒,上面覆蓋著白色透明的膠體物質。幼蟲長9-11毫米,白色蛆狀,頭部小,屍體逐漸向後肥大,稍彎曲,有三對胸、足,無胃、足,腹部末端有一對爪形尾鉤。蛹是裸蛹。在最初出現黃白色之後,它變成棕色到黑棕色。它有一個薄薄的紅棕色膠體繭,類似於蒼蠅的外圍。
生活習性:在真正的田野地區,這種昆蟲世代不為人所知。它與幼蟲或蟑螂在土壤下越冬。翌年15釐米的土壤溫度穩定在18°C以上,幼蟲爬到土壤表面。土壤溫度23°C是最有害的。通常是從四月到五月,幼蟲開始危害。成魚則在土壤中羽化,爬到表面,在真葉、荷葉、水稻、Yezexie、韭菜的葉面上或眼菜葉的背面產卵。卵期6至9d,老年人11d。雞蛋通常是20至30粒聚合成塊,上面覆蓋著白色透明膠體。孵化的最佳溫度為20至27°c,大部分在中午或20時孵化,其中以14-18時最多。孵化後,幼蟲爬到水下,鑽入土壤中,危害幼根。幼蟲期在10個月以上。成熟後,它們形成一個薄的繭,蛹期為15至17d成年,即向上攀爬並浮出水面,停在葉片上,1比2d交配後1比2d開始產卵,成年壽命為8至9d,每隻雌魚產卵130枚。成年人都是假死的,但他們的行動卻是活潑的。當牠們受到驚嚇時,牠們會附著在水面上,也可以潛水及逃走。
出現條件:主要發生在長期水漬水田、低窪田、池塘、廣實湖、蓮藕等水生蔬菜田。此外,眼睛蔬菜、鴨舌草也有大量的田地,大量的昆蟲,嚴重的破壞。
有害特徵:殺死蟑螂是最嚴重的害蟲。幼蟲主要浸入土壤的濃縮根部,幼蟲實時受到傷害。尾鉤穿透根部,固定身體,然後用口器咬住根部進食,導致植物發育緩慢,葉子小,黃色,大葉子明顯減少。花很小,果實生長緩慢,內層小而小。當損害嚴重時,根部是黑色和腐爛的,根部小而短,植物難以固定在土壤中,整個植物從水中上升。花梗不能伸展,即使是授粉,果實也不能在水中長大。
2.2 蓮縊管蚜
拉丁學名是若蟲(Linnaeus),屬於半翅目蚜蟲科。
主持人:危害第一主持人桃、梅等;第二主持人是蓮藕、蘑菇、菱樹、牡蠣、青萍、睡蓮、眼盤、香蒲、川菜、川菜、以及真正的水廠。到處都是。
形態特徵:有6種不同型別的成蚜,其中無翅雌蚜蟲和有翅蚜蟲是兩種常見型別。雌蜂無翅蚜蟲呈橢圓形,長2.5mm,寬1.6mm,卵球形,棕色至棕褐色或深褐色,額部腫瘤不明顯,由細蠟粉、胸腹背部與網狀連線的小圓圈、腹管長管、中、頂縮窄、端部擴張組成。雌性蚜蟲長3.3 mm,體後長1.0 mm,寬、骨化、橢圓形,觸角、頭部、胸部呈黑色,腹部呈棕綠色至深褐色,前額腫瘤不明顯,腹管長管。卵呈卵圓形0.5 5≤,0.71 mm,黑色。蚜蟲多為4歲,體形與無翅雌蚜蟲相似,但體形較小。成蚜有6種不同的型別,其中無翅雌蚜和翅蚜是兩種常見的蚜蟲型別。
生活習慣:超過一代人。在樹皮冬天,桃,李,杏,李子,櫻桃和其他石果樹枝和枝條中的雞蛋;北緯30°以南的暖冬地區,無翅胎生雌性和若蟲在綠色植物,水葫蘆等水生植物越冬,孤雌生殖,是一種半週期生活型。越冬卵在3月的第二年開始孵化,當時平均溫度穩定在12℃,並且它們在諸如桃和李的植物上繁殖4至5代。從4月下旬到5月上旬,帶翅的蠍子遷移到第二種寄主植物蓮花,睡蓮,枸杞和其他水生植物,雌性有翅的雌性野雞在10月中下旬回到越冬植物。
發生條件:適宜的溫度、高溼度環境,繁殖迅速,危害嚴重,高溫乾燥天氣不利於繁殖和發育。由於長期的水分積累,蚜蟲在植物生長密集的田間密度較高。大雨對它有致命的影響。蚜蟲生長繁殖的最適溫度為20~25℃,在25℃以上抑制蚜蟲生長,繁殖緩慢。蚜蟲被轉移到潮溼的水生植物進行過夏,繁殖停止在33℃以上。
損傷特徵:成蟲和若蟲常密集在牡蠣葉片上,花梗上的汁液,死葉多發生在黃白斑母雞身上。重葉為黃色,捲曲皺褶,花梗枯萎。
3.歐洲主要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方法。
由於搗固和深水層中的水面積大,葉盤附著在水上,化學噴灑困難,藥劑的葉面積很小,這是難以控制。因此,建議在預防和控制方面促進農業發展。在預防和控制的基礎上,化學防治是輔助,疾病的預防和控制也應注意可以傳播疾病的有害生物的防治。
3.1 農業防治
發生嚴重的田塊實行水旱輪作,透過這種方式,使種植田的環境條件得到改變,可抑制病害與蟲害的生長繁殖,減少病蟲的發生率;有條件的冬季如能排乾田水,進行冬耕凍垡,可殺死部分越冬病原菌和幼蟲,減輕危害,此時還可對田土進行撒施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每667 m2常用量為80 kg左右;清除田間浮萍、綠萍等水生植物,還要特別清除眼子菜、鴨舌草等雜草,減少食根金花蟲成蟲取食及產卵場所;在生長季節注意清除受害病殘葉片,深埋或燒燬;加強水肥管理,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在噴化學農藥時可結合施用微肥和葉面營養噴施劑;做好種子消毒工作,可用1%等量式波爾多液進行洗種,晾乾後播種。
3.2 化學防治
3.2.1控制疾病
因芡實發病後再施藥防治效果較差,所以提倡預防為主。本文所列的3種真菌性的葉部病害,時常可以選擇適宜的藥劑進行同時兼治,常用的藥劑有70%甲基託布津800~1 000倍液,或25%多菌靈400~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 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40%腈菌唑水分散粒劑5 000倍液加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約7 d噴灑1次,連續噴治2~3次。
3.2.2有害生物的預防和控制
種植前結合施基肥,撒施50%辛硫磷顆粒劑(45 kg/hm2);定植後最遲於危害初期,結合追肥撒施90%敵百蟲晶體(7.5~l5 kg/hm2拌細土或尿素撒施),或撒施茶籽餅粉(300 kg/hm2)來防治食根金花蟲;可選用40%克蚜星乳油 800倍液,或35%卵蟲淨乳油 1 500倍液,或20%好年冬乳油 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2 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氰戊菊酯)乳油 2 000~3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 2 000~3 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 1 500倍液,或噴施敵百蟲400~600倍液來防治蚜蟲。
回覆列表
芡實屬睡蓮科,是一種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長在池塘、湖沼中,其果實可以食用,也可以藥用。那麼,常見的芡實病蟲害有哪些?又應該如何防治呢?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芡實病蟲害發病的症狀有哪些。芡實的病蟲害主要危害葉片,葉斑近圓形,細小,直徑1~2毫米,初呈褪綠水漬狀,後轉呈黃褐色至黃白色,近葉脈處病斑較多;病徵不明顯,潮溼時觸之稍有質粘感。
芡實病蟲害的防治要注意以下幾點:
1.播前給種子消毒。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可保溫、保溼、吸脹,提高種子發芽率,使幼苗健壯。驅避地下蟲害,隔離病毒感染。也可與種衣劑混用。
2.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葉面噴施光合營養膜肥,可助力植物吸收大量光肥、光能、光照、相容常規肥料、養料供給植物生長髮育至極限。
3.合理灌溉適時適量控制澆水,雨後及時排水,必要時打去下部葉片,以增加通透性。
4.在芡實病蟲害發病的初期應該儘早噴藥控病。用藥必須使用針對性強的藥劑,噴藥時和新高脂膜一起使用,可改造高毒農藥為中毒,中毒農藥為低毒,低毒農藥為微毒。控制農藥揮發飄逸,防小雨水沖刷,降低每畝用藥量(減半),提高防治效果(多倍)。
為了更好地幫助廣大農戶防治芡實等各類作物的病蟲害,優農幫提供了強大的病蟲草害圖譜圖片基因庫,只要農戶能描述作物病症症狀或拿出病症樣本,就能透過看圖識病、智慧診單,隨即給出解決方案,科學指導用藥,以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避免病蟲害給農戶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