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一般腳踏車選擇稍微好一點的,例如美利達勇士以上系列,特別要注意檢查好車輛狀況,另外需要準備內胎/補胎工具、打氣筒、雨衣、馱包、衣物、頭盔、手套、糧食、水。

  • 2 # 該名已經存在

    首先你必須要具備有一輛比較好的腳踏車。除了頭盔,手套,眼鏡,護膝之外,你還要準備修車工具,內外胎各一條,一定的藥品。以及半個月時間的換洗衣服。一定要帶上部分現金,把它藏在車腳踏車的某個部位。比如手把裡。以上這些都是次要的,最關鍵的問題是你必須在出發前一個月做好一些短小的長途準備,和一定的爬坡能力的準備。然後你最好是約個伴兒,有兩人不超過三人同行是最好。以上這些都是親身經歷過的,供你參考。

  • 3 # 行攝阿俊

    1200公里㎞在圈裡來說算短途旅行,以我在的城市為例,武漢到成都,距離差不多1200公里,用時,14個小時左右。

    如考慮沿途會駐足其他路線道路問題,以下步驟不可少:

    1、車輛出發前到4s全面檢測、2、最好有兩人會開車,避免疲勞駕駛、3、備用車胎,以防萬一。(只要不是去西藏、新疆季節反差很大的地方1200公里也不必太過擔心,提前對目的地有所瞭解,查閱當天天氣情況ok)

    個人建議不代表最終答案,僅供參考。

  • 4 # 帶著喵旅行2020

    擁有一輛腳踏車十分容易,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在打騎車遠遊的主意。騎單車遠遊,不僅要有強壯的體魄,還要略通一些基本的常識。鄧先生是一家單車鋪的老闆,來信介紹了一些騎車出遊的注意事項:

    腳踏車作為惟一的交通工具,效能的好壞至關重要。出發前應對各部位的機件做全面徹底的檢查,並隨身攜帶常用的修理工具榔頭、螺絲刀、氣筒、扳手、鉗子等,以及備用件滾珠、內胎、閘皮、車條、氣門芯等。每天結束後還要認真檢查車,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一般而言,以車座較低並有5~10度的後傾為最佳角度。運動量的安排要合理,並保持一定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每2~3小時休息一次,別想停就停。

    在特殊道路條件下行車,車速的把握尤為重要。路遇淺河、水窪、碎石時,別習慣性減速,快車速反而易順利透過;行車在泥濘的路面,不妨拆下前後擋泥板,以免泥堵死擋泥板和車輪間的縫隙;下坡時,前後閘都要捏。

    夏天遇到柏油融化的路面,千萬避開,如別無選擇,先上土路讓車輪沾些黃土,以防被粘住。

    途中宿營時,營地要選擇乾燥背風的地方,附近應有水源。有村落處,借宿是好辦法。

    騎車旅遊對服裝尤其是褲子要求比較嚴,以寬大為佳。夏天穿背心、褲衩,阻力小,通風性又好。太陽帽和墨鏡、雨具、臥具、常用藥、照明器材、交通、地形圖等都是必備之物。

    現在有種專業的腳踏車包,用起來順手方便。普通揹包一定要設法扎牢。宿營時,要將東西放到一個可用身體遮擋的死角中,以防丟失。

    ~~~~~~~~~~~~~~~~~~~~~~~~~

    在進行腳踏車長途騎行前應該作好必要的準備工作。在硬體方面要作到以下幾點:選一輛好車;作好必要的除錯;準備好常用工具;帶足合適的服裝和必需品。其次就是騎行技術方面的事了。

    一、選車。最好是27英寸的平把全地貌車,這是專為長途腳踏車旅行設計的。該車前後均有車架,21速,可載重150公斤(含騎行者體重),且車帶可根據路面、載重情況自選,從1.25—1.50(指粗細)都有。這類車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很難買到,只是私人手裡有從國外帶回來的。可替代全地貌車的是山地車型中的一種(它在設計時也考慮到了長途旅行的問題):26英寸,21速,可載重120—150公斤,車帶從1.50—1.75之間任選,有後架,可加裝前架,水壺架有3個(當然還可加)。如果你要走的是柏油公路,也可用一般彎把27英寸細紋旅行車,車頻寬度為1.25,有後架,騎上它很輕快,適合載物不多的長途旅行。

    二、調車。一般腳踏車旅行是邊騎邊看,自由自在,速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方便、舒適。按這個要求調車。車座:以騎行者的腋部放在車座中間,用手去摸輪盤軸心部,以摸到為準,這就是騎行者正確的車座高度。車把與車座在同一水平面上為好,高低在半寸之間。檢查一下傳動是否連慣,前後制動是否靈敏。可在前後帶內胎裡放一些補漏液,如有漏氣,要檢查並拔除刺入物,將破孔朝地,充足氣就可以自動補帶。還有一個辦法,是在內帶與外帶之間放一條較厚的帆布。我92年春放的一帆布,到現在也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這些工作做好了,這輛車就不會在路上給你添麻煩了。

    三、工具。只要你在旅行前準備得充分,車也調整正確,那麼在路上基本上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為防萬一,還應帶一些與你選用的腳踏車相配的工具及零件。如剪刀、小木銼、多用搬手、旅行氣筒(可架車上)、膠水、剪銼好的小塊膠皮,內帶、外帶各一條,以備應急。

    四、服裝。一般長途腳踏車旅行多選擇夏天,那最好選用短裝騎行服,它的優點是緊身,不額外增加阻力。騎行褲內有真皮墊,或模擬皮墊,防磨、透氣。如果是雨季,當然少不了防雨裝置。現在市場上有一種騎行服是既保溫又擋風還防雨,最適合去氣候多變的地區,當然價格較昂貴。如果沒有騎行服,特別是騎行褲,也可穿高彈力的平滑短褲。直接與身體接觸,裡面不要再穿任何服裝。最好在常磨的部位,塗一些凡士林之類的油。如遇天冷,可在胸內襯一兩張報紙,保溫效果極佳。為了防風和小飛蟲,還要戴上騎行眼鏡。無色的,適用於陰天;有色的,可防Sunny直射;還有淺黃色的,是為夜間設計的。頭盔,有些外華人喜歡在旅行時戴它,以防出交通事故。其實腳踏車小帽更實用,更舒服,經濟實惠。騎行手套是為了防滑防磨,這要根據個人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腳套除了能幫助你有一個正確的放腳姿式外,它還可以幫你節省體力。當然不會用或者用不習慣者不如不用,不然會造成緊張,反而不安全了。

    五、騎行。上述可稱為硬體,騎行是軟體,所以掌握正確的騎行技術很重要。掌握騎行速度,以鼻吸鼻呼為準備。在乾燥地區旅行,可在鼻腔內適量塗一些凡士林油,可避免鼻腔乾燥,保障呼吸順暢。如果需要用口呼吸,那麼就是強度大了,或是累了。這時應當減速,調整變速器。上坡下坡時,使用變速器不要一下變好幾個檔位(常見不太會用變速器者常這麼用),這樣會一下不適應,更累。下坡可放鬆一下身體,溜下來。如果太陡,速度過快,用後閘制動減速。不是緊急情況,不要一下把閘抱死,不然外帶損失很大。最後,在做長途腳踏車旅行之前,最好利用節假日做些一兩日之內的短途腳踏車旅行,以便逐步適應。

    ~~~~~~~~~~~~~~~~~~~~~~~~~

    騎腳踏車遠行是個比較複雜的遊戲,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做前期的準備工作。就是在確定了具體的出發日期,大概也還需要一週的具體準備時間。

    想要騎車遠行最少一年以上的堅持不懈地鍛鍊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的體能還好的話,鍛鍊耐力和對氣候的適應力比較實用。我喜歡慢跑、爬山和洗冷水澡。我覺得這對騎車遠行很有幫助。如果是自己單獨騎車旅行,那要準備的事項是很多的。首先要學習旅行知識,然後是制定騎行計劃。計劃的可操作性完全靠對未知旅途資料的收集,對資訊收集的越多,計劃就制定的越具體。地圖是最重要的資料之一。我跑遍了北京幾家有地圖專櫃的書店和地圖出版社的門市部,買了十幾本所謂最新版本的全國或省市地圖冊。(最好選擇走國道或省道。)而各種版本的地圖冊只要你仔細看就會發現差異往往很大,尤其是在公里數上,所以要多買幾個版本的地圖冊相互比對。計算公里數和道路是否通行一定要多查資料搞清楚才行,尤其是道路在入城和出城時的叉路和死路最多,最易走錯。拿不準的一定要嘴勤,多問路,指路牌有時也是靠不住的。道路上指示牌都是為機動車輛設計的,很容易誤導像我們這種外地的非機動車駕駛者,不小心就會騎上機動車輛專用道或者高速公路。很多和老路平行的新路在地圖上是沒有標出的,如果找不到人問路,新路上又沒人車來往,那麼就像"聰明的一休"說過的,還是走老路保險些。出行時最好只攜帶有用部分的地圖,要是捨不得拆書就影印的清楚些。很沉的地圖冊在你騎上坡路時不會給你帶來什麼好情緒的,另外地圖等資料要注意防水。我用的是一種能密封的透明檔案袋,每天把要看的地圖放在檔案袋的最外兩面,就不用老翻來翻去了。注意要按行程給地圖編號,這也是制定騎行計劃的一部分。再有就是要多計劃幾條備用線路,這會讓你在實際情況中更能隨機應變。

    腳踏車也許是在你遠行中真正的主角。好車的標準很多,如果是長距離、長時間載重騎行中國產公路的話,那像普通的腳踏車,山地車,賽車不是不能騎,只是騎行的樂趣可能就少了很多。800元以下的普通腳踏車的質量就別提了。便宜的山地車車架都較重,而且車胎都太粗,一般的山地花紋也不適合公路的要求,摩擦係數較大,長時間的騎行再加上用騎山路的姿勢騎公路一定會很累的。700C的賽車雖好騎,卻不能載較重的行包,也沒有長的擋泥板。如果你有後援支援的話除外。而且有中國特色的國道、省道是不會放過賽車太薄的車胎和車身的,如果你喜歡不厭其煩的修車和帶上N套備件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有一種叫郊遊車的車型比較合適,但只有專業的腳踏車店才有的賣,一般都是用來出口的,很適合長距離公路騎行。郊遊車實際上是山地車和賽車的混血兒,車輪直徑有700C,比山地車大些,這樣你的膝關節在每千公里內的磨損會少許多。車胎一般在35C-42C之間粗細,比普通車胎要粗些,但要比山地車細。在載重、防扎和輕快之間達到相對平衡。外胎花紋最好選擇平滑的公路胎,載重後在公路上要是緊急剎車的話,山地胎可能會因前輪剎得太緊而跑偏滑倒。腳踏車前後輪都要裝擋泥板,不然僅路面的積水也會弄髒你的騎行水杯和車後包。何況沒有擋泥板的腳踏車也不好看。後行李架要儘量的結實牢固,最好用防震鏍絲。

    買專用的腳踏車前包,車後包一般都能防水和帶反光條,貴重錢物還是放在隨身攜帶的包內。有種能放地圖的車把包比較實用,把當天的里程、地圖等資料放入,查起來很是方便,甚至騎在車上手不用離車把,就能看地圖。還有就是一種德中國產的腳踏車雙肩揹包,特點是後背處有支架,包和後背分離,不悶熱。雖然包本身就能防水,但它還是單有一個熒光防水罩,就是價格太貴。但如果不去山區和很乾旱地區,騎長途就很少揹帶水袋的雙肩揹包騎。一般的車架上只有一個水杯架鏍孔,我很幸運地買到過能裝兩個水杯架的郊遊車,因為一個水杯總是不夠用。我把一個水杯裝白開水,另一個可以裝買來的飲料或自配的葡萄糖加鹽水。騎行水杯買吸嘴外帶防塵罩的比較衛生。郊遊車也分男女款,以男車居多。有的還帶前後減震,但會增加車身重量,前後減震對騎國道公路用處不大。如果騎起來輕鬆些,也可以換裝MAXIMA諾的橢圓輪盤,不是很貴。車閘、閘皮、閘線最好用進口質量好的,中國產貨的是哪個方面也沒法比,這些涉及生命安全的零件最好不要用靠不住的和沒有用過和聽說的品牌。車把立最好換成鋁合金可調式的,並反覆除錯到自己手掌,雙肩和腰認為最不易疲勞的高度。重量對長距離騎行影響較大,所以車上的部件儘量用鋁合金,比如車把、車圈、把立、曲柄、車支子等。鋁的後行李架很少能買到,有的郊遊車就配,據說是外商訂做的。質量好的塑膠腳蹬,擋泥板也比金屬的輕便些。

    音量大的電喇叭更容易引起在馬路中央散步,百無聊賴者們的注意。那些突然會從你身旁拐彎的司機也需要多按幾下喇叭。騎行碼錶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讓你知道自己的體能,也能把你的進度調節地較為合理些,最重要的心理作用就是在你精疲力竭並對前途感到渺茫的時候,還能給你安慰,讓你知道還有多少距離和時間才能到達預定目標。不切實際的計劃也是不精確計算的結果,不要用這種計劃來測試你的心理和生理極限。一般的碼錶自帶磁鐵的磁力都很小,很容易漏計。世界上磁力最強的磁鐵還就是我們中國產的稀土磁鐵,換上以後絕對不會出現感應器測不到磁力的現象。一般大一點的城市的電子配件市場都有的賣。我還是比較喜歡用MAXIMA諾的變速器,根據路況要經常換擋,對車對人都有好處,太陡峭的上坡是要下車推過去的。前後軸要用進口質量好的快拆,不鏽鋼車條更能適合南方潮溼的氣候,好的鏈條是不會讓你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的。

    車鎖最好不要買是十字形鑰匙的那種,專業車賊們手裡大多都有由特種鋼製成的強力十字形扳手,撬起鎖來有時比一字形鑰匙的鎖還好加力,可直接把鎖芯掰斷。如果帶兩把都在40元以上的鎖會更具有防盜性。我一般用一把回型硬鎖,一把鏈子軟鎖.

    車座是不太好選的,太寬的不適合腿部運動;太窄的又會很硌屁股;太硬的不舒服;太軟的長時間騎行時,海綿會添滿臀部與車座間的所有空隙因而壓迫面板下的小血管。其實還有個問題是我自己的親身經驗,車座是縱向凸起的,長時間騎行就會感覺到它在努力把臀部往兩邊掰開,很是難受,(辛虧沒有痔瘡)不知別的車座也是否這樣。為了舒服些和吸汗,我也用過護翼型衛生巾,一般半天就磨損和溼透了。最好的方法就是騎車時多換姿勢,多停下來站著休息,每次不能少於十分鐘,屁股才會好受些。

    除非迫不得已,否則儘量不要在夜間騎車。一是夜間國道沒路燈,二是對面車燈很晃眼,三是夜晚的機動車輛都開得很快,萬一發生交通事故,夜晚路上人很少,有利於司機逃逸和不利於被救護。雖然腳踏車的前後車燈有時會在隧道和橋洞下也會感覺到光線很微弱,但也要有所準備;擋泥板、車包、後背衣服上都可以加反光板、反光貼或反光布;好的腳踏車前燈大多都是進口的比較貴,尾燈有很多中國產貨很便宜;60元以上的行動式打氣筒在推和拉兩個行程中都是在打氣,一般都配有卡具;在人離開腳踏車時一定別忘了把氣筒和碼錶一起摘下來;“鐵人把”能讓人換成趴下的姿勢騎車,也能減少風阻,但手會離車閘很遠,來不及剎車會有一些危險性;付把卻有配付把剎的,不過是換成了往後坐的姿勢了;左把上可以裝個小反光鏡,要買凸鏡,平鏡沒啥用處;頭盔一般騎山路才用,要是沒有上旅行保險的話,那就天天戴在頭上吧,即使是在平坦的路上。帶太多的水雖然是很沉重的負擔,但是如果騎一天也補充不上水的話,那一定要帶水袋或小水桶,兩杯水在炎熱的夏天只夠喝半天的,不過一般國道邊的小鎮都有瓶裝水賣,只是水袋一定要保持清潔,也要防止被扎破。

    夏天騎車的服裝以純棉貼身有彈性為好,貼身服裝的能及時吸汗後很快蒸發掉,但不能太厚。太寬鬆的服裝只會多兜些頂風,卻阻擋不住汗水往下流。專業服裝比較昂貴,價效比有些不划算,目前還沒聽說有便宜的中國產貨。鞋子一定要輕,最好是沒有鞋帶的那種,還要沾水後踩在腳蹬上也不會打滑的。專業的腳踏車鞋也太貴了,有的鞋還帶腳蹬鎖,還要再單配腳蹬,那一般是給賽車用的,為的是在抬腿蹬騎行時也在做功,一般遠行時用不上。最好買個騎行手套戴上,騎時間長了,手掌也會受壓衝血的。有種摩托車用無指手套很實惠,也比專業的好用。我還準備了一個南方出的有專利設計的雨衣,特點就是耳邊有孔,增加了聽力;胸前的防水做的比一般的雨衣要好;帽沿下還有一個風擋片;很實用。出行前一定要給車上好牌照並同身份證一起復印幾份。如果是很貴的腳踏車那就給腳踏車拍個照,有的好車車架上還有鋼號,也要記下來。我出行前用電腦雕刻的方法在塑膠牌上刻下了血型、身份證號、聯絡電話、腳踏車號、照相機身號等等重要資料,可以掛在胸前和掛在鑰匙鏈上,就像美軍的身份識別牌,為的是單獨騎行時以防萬一。每次遠行我都是要上保險和立遺囑的。只有在這種心態下出行才會清醒的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這也是對親人的負責。目前在北京上保險外資保險公司很少(因為國外保這種個人旅行險的很多)。國內只有平安保險公司在網上有種旅行險,不過也只能在網上投保,而且每次旅遊地只能上9個城市,只保這幾個是肯定不夠用的,可以把行程分段上保險。我採取的是隻保計劃中的休息地,因為這樣即便是你在半途中發生什麼事,只要是在通往上了保險地的路上,保險就是有效的。保險的時間上也要比計劃多上些,以防萬一。我一般只先上單程的保險,到了返程點後根據實際情況修訂行程後,再上回程保險也不遲。

    修車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補胎的工具是最常用的,美利達有一種塑膠套裝工具,還不錯。要是前後車軸都用快拆的話,就不用帶很沉的大扳子;如果是騎郊遊車的話,最好帶兩條備胎,凡是外地配不上有可能常壞的配件要備份一下(如:700C的車條);還要帶壓力罐裝潤滑油。高階進口的配件質量都很好,一般不會壞,但壞了就不好修。中國產貨質量很難保障卻可以經常拆下來維修,只是所花的精力和時間的代價有可能要比買進口產品付出的多。一般在找不到修車鋪的情況下才自己修車,人多的地方大多都有修車鋪,所以儘量不要自己修車,一是在自己專心修車時無暇顧及自己的財物,二是一般修車的費用遠比不上你所消耗的精力,除非你就是開修車鋪的。為了減少修車的機率,騎車時儘可能撿路面乾淨平整的地方騎,也儘量減少腳踏車在暴曬,雨淋的環境存放。好的車手最基本的境界就是根據車況、路況提前減速,基本不用捏車閘,以減少車的損耗。還有就是儘量不要讓載著行李的腳踏車摔倒,如果倒了,在騎之前就不用再扶起來,要是車支子壞了,在停下來的時候就乾脆把腳踏車放倒。

    各種藥品也要帶齊,最好先學習一些外傷急救知識和一般用藥常識。藥品一般分成:1外傷急救包紮、消毒、殺菌、止血類藥;2鼻、口腔、呼吸道、胃腸道類藥;3傷風感冒,鎮痛類藥;4防暑、寒、曬、燙、燒、蛇蟲叮咬、暈船類藥;5防運動傷類藥;6各類維生素、微量元素、鹽、幹葡萄糖等營養劑。單準備出一個防水,防潮的包,放急救和自己的常用藥,隨身攜帶放在方便拿取的位置。其它藥品也要放在防潮,防曬的容器內。可到小商品市場批發一些帶密封條的防潮小塑膠袋,其它怕潮物品也用的上。 如果是從沿海地區騎車去高原的話,一定要做高原反應的體能檢查,有些人是天生不能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如果不幸自己趕上了,欣賞別人的高原遊記不失為明智之舉。

    氣候也是最影響騎車遠行的因素之一。騎車最累的是遇上頂風,它能完全延誤你自認為給自己預留了很多體力的計劃。因為快速騎行時的阻力,有近90%是空氣阻力。如果趕上了順風,可要提前修好車閘。騎車最怕的是夏季正午的太Sunny和高原的紫外線,即使不會中暑,也會暴曬掉幾層皮。騎車最險的是在雪地上騎車,與撞車和騎到溝裡相比,能在平地上摔倒算是最幸運的事了。騎車遇到下雨天,也應該感到高興,要感謝老天爺,沒有製造出更壞的天氣,比如閃電雷劈。總的來說,騎行三、四天就要安排一天休息的時間,也可以用來錯開惡劣的天氣時段。

  • 5 # 石家莊生活哥

    鏈條油和鏈節。

    必備物品,陀包一個,陀包防雨罩一個,修車工具,包括打氣筒和補胎工具和備胎。備胎可根據騎行路線考慮是否帶上內外胎。

    騎行頭盔、騎行眼鏡、面巾,騎行手套、鞋。

    騎行用車把安裝強光手電,用於夜晚或是隧道騎行。

    襪子內衣內褲各N套,建議速幹型。

    衝鋒衣一套,根據季節和騎行路線路況選擇薄厚佩帶。

    雨衣,建議分體式的薄的那種。

    騎行服長短薄厚各一至兩套用於中途換洗。

    如果選擇中途宿營,那帳篷和睡袋防潮墊也是需要準備的。

    保溫杯一個,洗漱用品,拖鞋。

    藥物類的中途都可以買的到,建議適當帶點碘伏酒精消毒棉球和感冒藥之類的。

    最後就是一路順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不能推薦你們家鄉最好的特產來讓它們天下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