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舊事舊人歷史說

    當然不是,一個國家的興盛,一個民族的強大。是有著多方面的原因的。可以說商鞅變法是促成秦國強大的一個發力點,但絕對不是唯一的一個原因。

    早在商鞅變法之前的二三十年前,秦國國君秦獻公就發憤圖強。一定要奪回被外國佔領的河西土地。他帶領秦國國民秦國軍隊打光拼光,也不能向魏國投降。這就是那部小說裡所說的。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乾,絕不休戰。在這樣一股強大的精神動力支撐下,舉國之民如何能不強大?

    而商鞅變法則為這股強大的精神動力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商鞅讓秦國崇尚種地。崇尚戰爭。為秦國的飛躍插上了一對翅膀。

    然而秦國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依然堅持著商鞅變法的原則。秦惠文王雖然車裂了商鞅,但是卻把他的變法堅持了下來。皇后請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一直到秦王嬴政,都想盡辦法的恪守著商君的法治,有著一股勁兒要統一天下,滅掉山東6國。假如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國君個個昏庸。那恐怕商鞅變法再強大,也不能料到100多年後的事吧。

    所以,我認為秦國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一,因為商鞅變法為他奠定了一個強國基礎。奮六世之餘烈,秦王嬴政雄才大略,最終天下一統萬國歸秦

  • 2 # 鴻儒隨筆

    可以說正是商鞅變法才是秦國強的主要原因,其實我在《中國歷史給過商鞅公正嗎?》一文中,已經詳細論述過。

    很多國內的所謂國學大師,誤讀《商君書》(中華書局出版),因為其中關鍵詞譯錯,整個意思就錯了。不是有人網路上罵商鞅為”軍國主義分子”嗎?因為他們犯了和國學大師一樣錯誤,讀書不求甚解,不注意細節所致。還有嚴重的笑話,因有些洗文寫手古文知識太差,竟然在網路上泡製出個漢武帝愛男童,霍去病是漢武帝的”小男同”。把樓扶正,迴歸正題。

    在秦獻公重回國君位前,秦國幾近奄奄一息。獻公雖拚命改革,但因10歲就被廢太子位,在魏國長達29年才回國君位,作為有限,只是止住秦國下滑的勢頭。這也是秦孝公繼位之後,急招天下英才,急於改變秦國主因。

    瓊瑤父親,臺灣歷史學教授陳致平先生在其十巻本《中華通史》中說秦國的政體類似於現代的“三權分立”。

    誰之功?商鞅。

    商鞅變法的內容就不贅述,天下人幾乎都知嘵。具體的改革措施只能維持一時,優勢的體制制度才是國之根本,他提出的”國冶:斷家王,斷官強,斷君弱。”指出成為強國的決策流程,應該以”家”之群策為主,家在這裡是”朝庭”之意,但很多書解讀為”家庭”詞義錯,整個意思就錯。秦國的”庭議決策制度”,相信大家從《戰國策》,《史記》的章節中都看到過。可惜,李斯為討秦皇歡心,廢了此制度,後來的結局證明對秦國是致命的。

    “法后王”不復古,時刻迎接變革,效法當代所有先進的制度文化。國家政策隨時代而變,這才是關鍵。其實就此點,司馬遷在總結秦獲勝的本質時,就明確說到此點。

    故,私以為商鞅變法真正的成就在於:制度建設和國家品格的創立上。由於有制度的保障,變法後百多年,秦國才沒出過大的失誤。“不法古,不修今。”已經作為理念滲透到秦國官民的思維中,因此保持了國策的一貫性。

    就連美國曆史學家在《世界文明史》中評點商鞅變法時,說秦國像極二十世紀的歐洲極權主義制度。(見1974年版譯本,商務印書館1987年出版第一卷)。

    綜上,無商鞅變法就無秦國一統天下,我贊同此說法。想說的很多,但太長各位讀的累,我用手機寫的也累。建議想罵我諸君,多讀幾遍《商君書》,書不厚,沉下心讀進去。

    強烈建議,談歷史別引用歷史小說的觀點與說法。

  • 3 # 大相無形

    秦國的強大是歷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等多重因素共同交織作用的結果,正因如此,秦國的強大也有著不可複製的排他性。

    我們先說偶然性。

    一、商鞅當初在魏國謀求發展時,適逢李悝變法使得魏國一霸獨強,商鞅因此對李悝變法格外留意。不曾想,這段經歷不僅深深影響了商鞅、極大豐富了商鞅在秦國的變法,後來反而將魏國打的萬劫不復。

    另一個不曾想,是被列候所嗤鼻的秦孝公的招賢令,卻深深打動了商鞅。更令世人不曾想到的是,商鞅奉上後來讓秦國崛起、卻被列國一直詬病的商君書時,竟被秦孝公奉為聖典,由此上演了一場千古難尋的君臣佳話!這,卻成為了秦國一切傳奇的起點和前提,可謂天憐秦國!

    二、從秦孝公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秦國連續六代君王皆為明君雄主、無一昏庸!六代君王個個有著強烈的使命擔當,每代君王都將當時天下頂尖大才收至麾下,並且都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這,在中外歷史都是難得一見的奇蹟,可謂天縱秦國!

    三、權利交接極富偶然性:秦武王因舉鼎而亡時尚無子嗣,便傳位給弟弟贏稷,不曾想卻成就了一代赫赫雄主昭襄王。昭襄王因在位時間太長,以致薨斃時太子因年老體弱繼位僅三天去世,只好傳位給依然不是太子的子楚,子楚在位三年去世,其子嬴政繼位。事關中國歷史走向的王權交接竟如此戲劇性,似乎冥冥之中上天已經安排好了嬴政的出現,真可謂天佑秦國!

    我們再來看看必然性。

    商鞅將法家思想引入秦國政治體系,不止是為秦國的崛起和強大建立完備的軍政系統,更為重要的是為秦人將崛起、稱霸、統一這些高大上的概念變成了可落地執行的具體措施、以及培植出的舉國奮爭的征戰文化!

    六代君王招致麾下的頂尖大才,不斷為秦國的思想庫奉獻和補充最優秀的戰略思想,這種疊加效應,便讓秦國實際上快速形成了一種優於列國、不同於列國的另一種具有代差的思想模型!商鞅為秦國指明瞭戰略定位,崛起和強大需要強化哪些行業或領域,就統籌調配資源來強化,而六國恰恰相反,以強化基本領域來為戰爭服務。這不能說六國錯,但最基本的領域——土地,只有秦國實質性完成了土地改革,六國與秦國的這一正一反間,便是消亡與統一的差別!

    在征戰文化和獨特模型的作用下,秦國軍事思想要明顯領先六國。如呂不韋為秦國大軍實行的制式化就堪稱世界首創!同類器械的零部件都是統一化的高精度標準件、一旦出現損毀時在戰場便可以迅速互換互補!

    還有,事關統一的主要領域,如工業、農業、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獲得井噴式發展,其器械、兵器、武備的技術和成就遠遠高於列國,大量出土文物已經充分證明了些一點。

    一個在思想、文化、軍備、技戰術、連續六代雄主輩出、處處領先列國的秦國,若不統一天下恐怕都天都不允嘍~~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 4 # 荒野棋手

    感謝邀請:我認為秦國的強大不是一代兩代明君能完成。 是秦始皇之前的十幾代人努力,一共出現過6代明君, 其它幾代君王雖算不上明君, 至少不是昏庸無道之屬。皇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終於一統。 商鞅是重要貢獻人物之一,但並不是唯一。所以商鞅變法加快了秦國強大的過程,就好比電視劇喬家大院裡說的一句臺詞:是喬家成全了你孫茂才,不是你成就了喬家。這句話對商鞅變法同樣一樣。

  • 5 # 海闊天空愛閱讀

    答案是否定的。

    秦國從崛起到統一,就像從綠皮火車升級到高鐵復興號,是量變與質變的融合:不因一人而強,亦不因一人而亡。

    商鞅變法為秦劃定了最合適的軌道,但最終還要靠大秦戰車在錯綜複雜的內因和外因下能向前賓士才行。

    下面把秦國比作虎狼號高鐵,闡明我的看法。

    內因

    地基異常堅實

    修任何一條路(包括套路),都需要打好基礎。虎狼號高鐵的地基,就是關中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高度發達的農業和深植朝野的尚武之風,具體來說:你打不進我家、我有天然糧倉、車廂坐滿了肯玩命的虎狼銳士。

    巍巍高架橋

    自秦建國後數百年的篳路藍縷、開疆拓土,讓秦國國力不斷髮展壯大,在這輛高鐵逐漸提速的過程中,持續對外的鐵血擴張硬生生將原本的山路升級成坦途,托起這輛加速前進高歌猛進的西部戰車。

    車軌清晰正確

    此處響應問答。商鞅變法為秦國的崛起和統一,指明瞭正確方向、劃定了精確軌跡。變法的核心是獎勵耕戰從而提升國力,能打仗的去前線砍人,不能打的在家產糧,獎勵也不玩虛的:給你爵位、免你徭役。特別要提到武器裝備製造生產過程中的“物勒工名”,這恐怕是最早的質量管控:嚴格的問責讓工人不敢偷工減料、官員不敢應付差事,生產出來的強弓硬弩讓秦軍縱橫四方、讓六國聞風喪膽。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這輛虎狼號沒有迷路也沒有翻車,商鞅變法帶來的法治基礎功不可沒。

    車身無堅不摧

    加持虎狼號車身的,是秦朝歷代傑出的文臣武將。中原地區物華天寶,但培育出的大批傑出人才卻源源不斷地一路向西,投入虎狼之穴。秦國的標準簡單粗暴:唯才是舉,有能力就領高管幹大事,沒能力就趕緊捲鋪蓋閃人。就連鄭國這樣的間諜,都能委以重任爵封關內侯且善終,不可思議的海納百川!

    先看看眾位文臣:百里奚、商鞅、張儀、範睢、呂不韋、李斯、鄭國。再看看眾位將星:司馬錯、白起、蒙驁蒙武蒙恬蒙毅三代、王翦王賁父子。

    這些乾坤巨匠如明星般閃耀天際,正是他們讓虎狼號的車身從鐵皮升級成航空鋁合金,一路摧城拔寨無堅不摧。

    駕駛艙準確引領

    前人栽樹後人賣錢,就怕富不過三代。然而虎狼號駕駛艙裡坐的歷任領航人,基本上鮮有昏君,個頂個的強悍能幹: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始皇帝。雖然政權交替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大規模流血事件,但歷經六代能保證秦國發展的準確方向,這在後世朝代絕無僅有。

    外因

    我的觀點是:魏國霸權旁落給了秦國崛起的緩衝(桂陵之戰、馬陵之戰慘敗),山東六國散沙般的連橫沒能有效遏制秦國東出的勢頭(多次合縱慘敗)、尚未崛起的匈奴讓秦國無後顧之憂(看看大漢被摩擦得多慘)。

  • 6 # 使用者96651613385

    單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皇權為中心中央集權郡縣官僚體制,以統一明析的法條法令為準則依法理國制度。從一個側面應證了秦始皇雄才大略,政治抱負。這是一個威權國家體制標志,奠定了東亞大國基礎,反觀西歐,歐聯體它象極了春秋戰國版圖。歷史上為什麼最終未然統一。多方面值得探討。

    商鞅對秦國改革,成功的。以信立業,影響深遠。

    秦國最終在秦始皇手上統一六國,建立大中國。其建立完備封建統治法律條文,依法制國,賞罰有信,官僚人才儲備制度。這是其它幾個諸侯國有本質區別。這其中秦始皇重用宰相李斯功不可沒。在法典方面有建樹的

    春秋戰國時期是周天子烽火戲諸侯失信天下,走向衰亡一個諸侯混戰時代。其時秦國並不強大,割地,太子做人質,這種辱權喪國事,時有發生,可見秦國當時處境窘迫,無奈,弱小。

    也正是在這種屈辱險陵中,求生存,求發展,才能眾志成誠。各秦主勵精圖志,奮發圖強。招攬天下賢才,富國強兵。雪洗恥辱。還能創立大業

  • 7 # 有畫說話

    商鞅變法只是表象。與其說是商鞅變法,還不如說是秦國變法。

    秦國自秦孝公之父開始到秦始皇時期就一直在變法(也可以說是到了秦二世也還在改,區別在於國富兵強這個國家永久戰略目標被秦二世給改成皇帝隨心所欲這個行為準則了)。仔細看秦國曆史,可以用一句很話解釋……一直在改革!最終大統一!

    春秋戰國時期,決定一個國家實力大小的關鍵基礎也是三個:人,財,物。

    軍事能力是依託這個基礎才得以保障的。否則就是窮兵黷武。人,首先是人口,其次是人才。財,首先是百姓豐衣足食,其次是國家收入。物,首先可以理解為物質,其次是生產製造能力。 由於全篇展開太長,僅重點就“人” 這個主題展開。人!按照歷史記載推斷,秦國頂峰時期人口為600萬上下(現在推斷當時全華夏人口為3000萬下)。商鞅變法為公元前356年,當時人口不足300萬(也有推斷為不足200萬);公元前280年前後,70年左右人口突破400萬;到統一六國前,已是600萬規模。秦國是如何做到人口成倍增長的?。

    要國富兵強的國家戰略目標,首先是發展人口;發展人口首要是解決糧食生產力,也就是農業產能。

    糧食產能直接決定人口增長率。中國其實到明清時期,才真正具備人口過億的農業生產能力。在此之前,到了漢朝才有了勉強可以支撐6000萬人口的產能。一旦遇到天災,必將導致人禍。很大程度上講許多重大民變或者起義,甚至是政權更迭多是因災害導致民無生路而形成的。而睿智的秦國統治者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秦孝公之前,就廢除了奴隸殉葬制度,使得國內勞動人口得到保障。但統治者缺乏系統的人口增長保障措施,而又希望國家人口能得到保障,這種狀況,就為法家提供了一個發揮的空間。

    法家思想的核心是制度化,但其最關鍵的是國富兵強的施政目標。這牽涉到國家執行的每一個方面。

    從商鞅變法到統一六國,國富兵強的目標從來沒有改變過,更沒有動搖過。對於提到商鞅變法,就和重農抑商劃等號這個現象,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很大可能就是一個片面的曲解。按照現代標準來說,商鞅變法實際是一個做到國家強盛的基礎戰略保障產業發展順序:農為本其他為末。而不是單純重視農業輕視其他行業。

    秦國對國家戰略保障產業(農業、商業、製造業等)一直是相當重視的,甚至是平等看待的,區別在於根據不同時局選擇不同的對應重點

    例如商鞅變法前,秦國的時局與其他國家很類似:各國有一個共同的大問題:民眾不安心農耕,生產力無法保障,人口增長的第一條件不具備。問題產生原因:人人羨慕靠口才學歷獲得高官厚祿的人(讀書人,門客,),羨慕從事非體力勞動獲得高利潤的人(商人,酒店、旅館,奢侈品,娛樂業等),對特權階層的羨慕嫉妒恨(王公貴族)……這時,唯有將民眾引導到本職農耕行業中來,才是國家第一重點任務。否則國家沒有未來。

    正是在這種狀況下,開始有了秦國墾草令作為序幕的系統改革。史稱商鞅變法。事實證明,變法在當時是相當成功的。

    《史記》記載:商鞅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相關的記載,還有《荀子》的強國篇。作為戰國末期最重要的儒家代表人物,其對秦國的描寫也許只能用相對客觀公正這個詞語來解釋了。由於全篇翻譯過長,僅概括為三個方面理解:一是其對秦國的印象描述;二是秦國這種狀態的形成原因;三是秦國的不足。

    荀子對秦國印象的描述,可用古之國三個字來形容!

    包括四個方面:古之民;古之吏;.古之士大夫;.古之朝也。此處的古之國公認的解釋是古代聖明的君王治理下的國家。平民階層淳樸敦厚,音樂娛樂和服飾穿著都很健康,人人敬畏官府和國家律令(古之民);官吏階層嚴肅認真、忠誠節儉、細緻而不粗疏漏(古之吏);士大夫階層廉潔奉公,不結黨營私,安心職守(古之士大夫);朝廷則是在君主主持朝政時周到而無遺漏,朝政結束後安閒得好像沒事需要處理一樣(古之朝)。

    荀子認為秦國之所以四代君王能保持國家強盛是歷史必然,因為秦國政令簡要而不遺漏;政務簡要但高效。(秦孝公到秦昭王;荀子到秦國時,變法已經歷四代。實際可以理解為秦國一直在堅持國富兵強的目標而治理國家)

    秦國的不足:荀子認為秦國這樣的狀態離稱王天下還差得遠,大概是因為缺乏儒者吧!(不展開敘述)先不說荀子當時的心境和入秦的目的,也不評論荀子所認為的秦國的不足,單從其描述的秦國面貌來說,秦國已經是個真正的強盛之國,已經做到國富兵強。這又要回到商鞅變法這個話題了。荀子的描述,也直接表明了秦國變法的成功。那單單靠重農就能做到嗎?

    秦國變法一直是主次有序。

    商鞅時期,富國強兵是先農而安民,人人有其屋,家家有田種。緊緊跟隨的是戰,也就是農戰策略。鼓勵耕戰。大家非常熟悉,不細說。在達到平民開始安心農業以後,又是整套的增加國家實力(人口、國家財富積累、軍隊升級等)的措施大力推行。例如:限定農業生產人口和其他行業人口比例為9:1;鐵製農具和耕牛的大力推廣;極其優惠的免租免稅等移民政策;獎勵婦女生育的政策等保障人口持續增長;統一度量、設立專業市場等措施來規範商業運營管理來增加國家收入(秦國正當行業的商人也是可以獲得爵位榮譽的,甚至與王對話),償還編練新軍的借貸並積累國家財富;廣開貿易實現物資交換和儲備並促進商業繁榮增加收入,並使得新都咸陽成為西部的第一商業重鎮直到唐代······

    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前,秦國國家財富已經佔到天下六成

    農、商、製造、軍事、外交、國家管理等各個方面也已經是非常完善和成熟。或許可以認為,商鞅變法僅僅是秦國改革的序幕而已。商鞅變法的效果,是堅定歷代君王堅持改革的最好激勵。這種持續100多年的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核心是國富兵強的目標一直未變。所有改革的措施都是圍繞一直不變的國家戰略目標這個宗旨而設定的。同時,這種一直未變的核心,也為持續的改革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實施環境。

    對國家目標的堅定追求,才是秦國真正強大的原因。富國要有強兵保衛!秦國做到了。
  • 8 # 不書公子

    秦國的強大,是一系列因素的結合,並非商鞅一人之功:

    首先,秦國地緣優勢明顯:

    秦國尚未崛起時,被東方各國冠以“蠻夷”之名,遭各國輕視——為什麼呢?因為秦國的地理位置偏僻!秦國地處西部邊陲,秦人先祖半農半牧,經常與西部戎狄血戰。長期刀口舔血的生活,使秦人蠻橫彪悍,秦國因此受到已經文明開化的山東各國的鄙視。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秦國地理位置偏僻,制約了秦國發展的同時,也為秦國提供了戰略縱深——秦國乃四塞險固之地:東有函谷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四大關隘分別於四方庇佑關中肥沃之地!

    其次,秦國善於審時度勢:

    1、魏國在馬陵之戰中敗北後,秦國趁機收復河西之地;

    2、齊湣王時代,齊國與秦國爭雄,並稱“東、西二帝”,秦國借燕國發動攻齊之戰機宜,積極團結對齊國積怨已深的魏、韓、趙等國,群起伐齊,齊國元氣大傷,再無與秦國爭霸之力;

    3、趙國經“胡服騎射”崛起,接受南韓上黨之地,被秦國藉口攻打,長平一戰,趙國精壯人口幾被秦國屠戮殆盡。

    然後,數代明君強臣努力:

    作為釋出《求賢令》求得商鞅厲行變法的秦孝公,硬是在烽火連綿的戰國時代為秦國爭取到了質變的時間,確立了耕戰立國的策略!繼任者如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等人無不繼承商鞅新法,以統一天下為己任,吸納人才、勇於進取,逐步壯大秦國!

    商鞅變法為秦國統一打下了基礎,提供了大的戰略方向,得益於當世各種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的結合,可以充分推崇,但不能過於神化!

  • 9 # Jysnzhang

    商鞅變法使得秦國開始強大起來,後面幾代的努力使則使秦國更加強大。

    在商鞅變法下,秦國舊俗陋習得以改善,法令制度上行下效,收復河西舊地,遷都咸陽新城,使秦國擺脫舊日窮困,經濟和軍事實力都步入強國之列。正是這些基礎使加上後世幾代的努力使秦國一統天下。

    所以沒有商鞅變法就沒有秦國的強大,但如果沒有後幾代的奮鬥,秦國可能只是個強國而不能成為霸主,更不可能統一六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七龍珠》中沙魯是誰製作出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