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嶽巍巍汶水幽幽
-
2 # 漢風唐韻828
這幾個武士都不如曹操,他們打虎屬於偶爾為之,一生就那麼一半次。而作為“魏武王”的曹操,一生“挌虎”無數,就像吃家常便飯一樣,武器也五花八門,河南安陽“曹操墓”出產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短矛”等小石牌就是物證。
-
3 # 晉A閒雲野鶴
文學作品中的人與老虎博擊只是說書人與作者刻意誇張的章節!當不得真。只是《水滸傳》中武松打虎被作者施耐庵繪聲繪色的描述引發了讀者與聽眾的興趣而已!
體重達三四百斤重的虎與人沒有可比性!試想幾十公斤體重的人手無寸鐵去搏擊一兩百公斤重的貓科動物是多麼不自量力。當然只要手中有標槍一類的武器,三五條壯漢對付一隻猛虎還是可致虎於死地。
《水滸傳》為了拔高武松形象而設計了一出“景陽崗武松打虎"故事,把武松神話是為了小說章節更吸引人。而透過武松打虎刻畫出一位愛憎分明,有仇必報的英雄!
至於李逵殺虎一章卻遜色多了,是《水滸傳》一書中的敗筆。可稱作畫蛇添足!
《說唐》與《隨唐演義》中雄闊海殺虎與《三國演義》中典韋殺虎故事多為虛構,而且並不精彩!不足一提。
武松打虎故事在中國早已家喻戶曉,作為民間文學流傳傳到了世界。是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塑造渲染最成功的一頁。
2019.9.6.作于山西太原!
-
4 # 塵子渝
沒有一個真實的,連人物本身大多都莫須有的,甚至只有韓擒虎和典韋是真實存在於歷史的。
武松,李逵人物是否確實存在存疑,即使存在也必然未曾打虎根據《宋史》等記載,歷史上的宋江起義,頭領有三十六人,但多數姓名並無記載。《水滸傳》是小說,裡面的人物可以確實存在的只有宋江,天罡三十六人最初多出自《大宋宣和遺事》,別看《大宋宣和遺事》的名頭很像史冊,實際上也是評書演義罷了,因此不足為信。
武松可以考證的原型有2位,一位是張士誠起義時期,其部下卞元亨打虎就是武松打虎的原型,但也只是部分學者的一家之詞,無明確歷史記載和考證出處不足為憑。
另一位則更可信,杭州地方誌顯示,宋代杭州有一名為武松的提轄,曾刺殺蔡京之子,或為水滸武松之出處之一。杭州武松墓即源於此。但很顯然這位更接近武松的原型,顯然並無打虎事蹟,卻有水滸傳中從未提及的刺殺蔡京之子的壯舉。因此施耐庵寫水滸傳的時候,肯定是不知道這個武松的,更多的是民間評書中的武松。
李逵則更加沒有任何可以考證的資料,史載兩宋之交的確有一名為李逵的將領,有學者將其列入李逵可能的歷史原型中,但除了年代接近和姓名相同,此李逵與《水滸》之李逵並無任何相符合之處。 因此即使這個李逵是真實的,也並未有打虎之舉,要知道孫權射虎等等之類的壯舉,都會被記錄在史冊的,很顯然李逵並沒有任何有打虎的行為。
雄闊海完全是《說唐》、《隋唐演義》等評書和電視劇中杜撰的人物,完全沒有其人相比較羅成的原型是羅士信,隋唐系列的評書中,有很多人物是完全杜撰出來的,雄闊海就是其中的典型。作為十三傑四猛四絕中的第四人,雄闊海僅次於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慶三人可以說武力是非常強大的,也是立頂千斤的好漢。
因此有是徒手殺死兩隻老虎的事蹟,也因此結識打獵的第五條好漢伍雲召。伍雲召也是小說家虛構的人物。最後在腹中飢餓的情況下,還頂住了千斤閘,救了一眾好漢,自己卻因此體力不支被壓死。
典韋逐虎過澗是三國演義虛構典韋的確有“古之惡來”的稱號,但並沒有所謂的逐虎過澗。能成為曹操的手下也不是夏侯惇打獵發現的,(是不是和雄闊海結識伍雲召很相像,評書中打老虎是非常普遍的,以此來彰顯個人武力)而是最初張邈曹操起義反董卓時候,跟隨司馬趙寵的。
軍中的牙門旗又粗又重,無人能舉起,典韋卻能輕而易舉舉起,由此出名。後來張邈和曹操決裂,典韋追隨曹操,屬於夏侯惇賬下,因表現出色被任命為司馬。
濮陽戰呂布表現出色,這才被曹操任命為都尉,成為曹操的親衛統領,直到宛城戰死,並無逐虎過澗之事。
韓擒虎是略有可能真實打死過老虎其實韓擒虎原名韓擒豹,後來改名為韓擒虎。當時就很多人說韓擒豹是因為打死過老虎而改名為韓擒虎的。
韓擒虎十三歲打死老虎的事蹟出處是魏徵等名臣編撰的《隋書》,但即使是史書也未必是真的,因為《隋書》還記載了韓擒虎當閻羅王的故事。
《隋書》:無何,其鄰母見擒門下儀衛甚盛,有同王者,母異而問之。其中人曰:“我來迎王。”忽然不見。又有人疾篤,忽驚走至擒家曰:“我欲謁王。”左右問曰:“何王也?”答曰:“閻羅王。”擒子弟欲撻之,擒止之曰:“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斯亦足矣。”
因此,十三歲打虎之事,或許也不過是早就流傳在韓擒虎身上的故事,名人效應讓韓擒虎打虎的事蹟廣為流傳,更何況韓擒虎這名字就像是必須得打死過老虎的。
-
5 # 詩境笙音
先說武松其人,武松只是停留在民間傳說和劇作之中,至於有無其人,正史均無記載,只是在元·無名氏《大宋宣和遺事》中說武松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員頭領之一。
另在宋元時期龔開《宋江三十六人贊》中,如此寫道:“行者武松: 汝優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財氣,更要殺人。”
以上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為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
元雜曲中,有紅字李二作雜劇《折擔兒武松打虎》、《窄袖兒武松》等以武松為主角的曲目,亦有《魯智深喜賞黃花峪》中,武松作為梁山好漢之一登場。元初高文秀所作《雙獻頭武松大報仇》(已佚)
亦有研究者認為,《水滸傳》中武松的藍本取材自元末張士誠起義的部將卞元亨。武松景陽崗打虎的故事即是來自於卞元亨打虎的事蹟。
又有杭州地方誌顯示,宋代杭州有一名為武松的提轄,曾刺殺蔡京之子,或為水滸武松之出處之一。杭州武松墓即源於此。
另有武松部分故事或借鑑於其他人物的故事,武松殺人自首或借鑑與《青瑣高議》中的孫立殺人自首。武松粉牆留字或借鑑於《黑旋風雙獻功》中的李逵殺人留字。
韓擒虎倒是真有其人,《隋書·韓擒虎傳》載:韓擒,字子通,河南東垣人也,後家新安。父雄,以武烈知名,仕周,官至大將軍、洛虞等八州刺史。擒少慷慨,以膽略見稱,容貌魁岸,有雄傑之表。性好書,經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見而異之,令與諸子游集。後以軍功,拜都督、新安太守,稍遷儀同三司,襲爵新義郡公……又有人疾篤,忽驚走至擒家曰:“我欲謁王。”左右問曰:“何王也?”答曰:“閻羅王。”擒子弟欲撻之,擒止之曰:“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斯亦足矣。”因寢疾,數日竟卒,時年五十五。
古代正史中很少記載鬼神的事情,但韓擒虎是一個例外,史書中就連韓擒虎死後成為閻羅王的傳說都記載了,偏偏沒有記載他的擒豹擒虎經歷,由些可推擒豹擒虎之名是後來屢立戰而改的。
典韋逐虎也僅限於《三國演義》中:一日,夏侯惇引一大漢來見,操問何人,惇曰:“此乃陳留人,姓典,名韋,勇力過人。舊跟張邈,與帳下人不和,手殺數十人,逃竄山中。惇出射獵,見韋逐虎過澗,因收于軍中。今特薦之於公。”操曰:“吾觀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
而歷史上典韋雖然雖然沒有追逐老虎的經歷,但確實有種種力大無窮,勇猛過人的表現。《三國志·典韋傳》載:典韋,陳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膂力過人……懷匕首入殺永,並殺其妻,徐出,取車上刀戟……追者數百,莫敢近。行四五里,遇其伴,轉戰得脫。”
說的是典韋跑到人家營寨中殺人,幾百個追兵都不敢接近。
再看這段:……牙門旗長大,人莫能勝,韋一手建之……
還有這段: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
想必是貫中老爺子慕典韋英雄神武,故而加上逐虎一段,已達其在讀者中的完美形象。
至於雄闊海擒二虎,李逵殺四虎,更經不起考證。不過古代人對惡人稱做虎的事情是真實存在的,抑或把誅殺惡人稱做打虎也不是不可能的。
-
6 # 一覽眾河小
老虎是百獸之王,不過在古代老虎似乎不怎麼受待見,反而經常有人用打虎來襯托人物的厲害,比如《水滸傳》裡有武松打虎,李逵殺虎,《說唐》裡有韓擒虎打虎,雄闊海殺虎,《三國演義》裡有典韋逐虎。打虎,似乎成了英雄揚名立萬的好機會。
在這裡,最有名的就是武松打虎,人們說起打虎英雄來,首先想到就是武松。不過要說哪個更真實,反而是不受人待見的李逵殺虎更接近現實。
先排除典韋逐虎,那個不過是三國裡提了一嘴,典韋雖然猛,有股子彪勁,但也沒必要去追老虎玩吧。要知道就算武松打虎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韓擒虎、雄闊海是隋唐裡的人物,隋唐人物武力值都十分誇張,像李元霸那種別說老虎了,來個大象直接也能幹翻。對於裡面的英雄好漢,殺個老虎跟宰個羊差不多,別的不說,他們武器都是起碼一百多斤到幾百斤。一個人舉起幾百斤東西不稀奇,但是要隨便揮舞幾百斤武器那太厲害了,絕對是天生神力。一個老虎也不過幾百斤,他們打個老虎還不跟玩一樣。所以隋唐裡面基本上數得上號的好漢都能輕易殺死老虎。不過隋唐整體武力值就是很誇張的,距離現實相差太遠。
而《水滸傳》裡呢,對於殺虎都有十分詳盡的描述,生動的就跟真事一樣。看看武松,他不僅天生神力,而且武藝高強,他曾經單手甩起幾百斤大石丈高又輕輕抱住,這份神力,雖然跟隋唐裡好漢還差點,但已經有了對付老虎能力。後來藉著酒勁,他空手打死了一隻老虎。如果參考今天的人類來看,這基本也是不可能的,比如最強壯的男人泰森鼎盛時期養過老虎,結果還沒成年的老虎有一天發威,一下子把泰森按地下,他是絲毫沒有反抗能力。武松不僅可以反抗,還能殺死老虎,看得出來已經超出人類極限了。
除了武松打虎,水滸裡還描寫了李逵殺虎,李逵殺虎過程遠沒有武松精彩,但他是拿著武器,倒是比較接近現實的。畢竟人跟動物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能使用工具。
李逵接老孃上梁山,路上打水回來看老孃沒了。四處一看發現倆小老虎正在啃他孃的腿呢,李逵大怒,直接上去拿朴刀搠死了。那小老虎估計跟個大貓差不多,就算今天一個普通人拿著刀也能輕易解決。李逵追小老虎驚動了山洞裡母老虎,母老虎一看孩子死了勃然大怒,對著洞口就是一剪,結果屁股卡在洞口,暫時失去活動能力,李逵拿起腰刀對著母老虎肛門直接捅進去,由於用力過猛,刀都插進去了,母老虎痛得要死直接跑開了,肯定也活不久了。李逵殺母老虎這段,完全是趁虎之危,今天遇到一個身高體壯膽子大的人也能做到。
李逵提著朴刀出洞追趕,公老虎也回來了,看到李逵就撲過去,李逵這時候才算顯示出了點本事,趁著老虎撲勢,在它下頜氣管來了一刀。可以說李逵連殺四虎,主要靠的是運氣工具和技巧。如果今天有個跟李逵一樣強壯的男人,膽子大肯訓練,拿著幾把刀可能也會對付得了老虎。
記得以前有個故事說一個村子鬧虎災,就找了專門滅虎的打虎村人求助,結果那個村派出了一老一少兩人去殺虎。村民一看這哪能行呢,結果人倆十分自信,酒足飯飽以後就拿著斧頭上山了。因老虎出來以後,老頭根據老虎算好位置,找個地方站下來,雙手將斧頭舉過頭頂,雙腳扎穩馬步,紋絲不動。老虎撲過來,就跟李逵殺公老虎一個道理,老虎劃過斧子自己把自己割死了。故事雖然是編纂的,但是卻存在理論上的可行性。
李逵殺虎實際上就沒費多大力氣,跟武松那種脫力狀態相比,根本就不算什麼。由於藉助了工具,而且李逵的時機也趕得湊巧,所以都不覺得李逵厲害。只要說起打虎英雄,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武松而非李逵,儘管他是殺了四隻老虎,但含金量比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差遠了。說歸說,李逵那種打虎方式還是存在現實基礎的,雖然不精彩,卻比較接近真實情況。
-
7 # 扁擔872
李逵的更真實點。母虎產仔後身體虛弱,李逵算有一點點機會,殺剛會爬的小虎更容易。
其他幾個根本就是胡扯。
但我覺的全都是胡扯才對,人如果不出動群體,藉助陷阱和武器,人對虎,都是人上門送肉。
回覆列表
提起打虎,華人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水滸傳中的武松打虎,在山東陽穀縣的景陽崗,一頭屢屢傷害行人的吊睛白額猛虎,硬生生被山東清河縣的武松一頓拳腳給打死了,武松成了為民除害的大英雄。一部山東快書“閒言碎語不要講,表一表山東武二郎……”,更是讓武松打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其實,在中國古典小說中,類似的打虎橋段很多,除了武松,還有三國的典韋逐虎過澗;李逵的沂嶺殺四虎;隋朝韓擒虎打虎;說唐中的雄闊海打虎,不過這雄闊海可是一次就打了兩頭老虎,還是赤手空拳!
都說古典小說是三分真事七分虛構,但若論到人和老虎搏鬥,在下連一分也不敢相信,就算他是武松,如施耐庵所說“身軀凜凜似天神”,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又怎麼可能打得過老虎,而且還是赤手空拳?除非他遇上的是一頭病虎,或者餓了多半個月瘦骨嶙峋奄奄一息接近垂死的老虎。再說老虎的品種,按武松打虎的地區算,那他打的應該是華南虎了,因為東北虎不可能離開東北的大森林到這邊覓食~來了武松也打不過,東北虎塊頭太大;而孟加拉虎/又名印度虎/更不可能,我們人類還知道在家千日好,出門當時難,老虎也不可能離開自己的家鄉到一個幾千公里外的陌生環境討生活。
華南虎中的雄虎150公斤左右,先說老虎的力量,老虎的具體力量不好測,有資料表明老虎的咬合力接近一噸,掌擊的力量也是一噸左右,單是咬合力就可以輕易咬斷大型動物的脊椎;老虎的力量雖然不好測,但可以透過其它動物對比出來,有人做過實驗,兩個身體強壯的人在高處搭好的棚子裡拋下一根端頭栓了肉的繩子,透過這塊肉來吸引一頭狼拉這根繩子,而另一頭的兩個人竟然拉不動這一頭狼,動物的力量要比自身的體重大好幾倍,看看一些影片中的豹子能輕鬆把比它重的獵物叼上樹,這還只是它頸椎和牙齒的力量。一頭狼不過百斤左右,大它三四倍的老虎的力量不知道比人類大多少倍了。
當然,武松是天神一樣的人物,小說中動不動說某某天生神力,能力舉千斤,就算武松的力量能和老虎一搏,但老虎的敏捷也不是人類能比的,人類的拳頭很難打到它,就算打到了三四百斤皮粗肉厚的老虎身上,也和撓癢差不多,但它若想撲人,就算是練過的武功高手也不可能輕易躲開。
最關鍵的是老虎那一口利齒,那無異於四把長刀加兩排匕首!外加上一對鐵砂掌,還有一根堪比鋼鞭威力的尾巴,人類用拳頭對付全付武裝的老虎真是毫無勝算。看獅虎撲擊獵物都是對著咽喉或頸椎一擊必殺,就算人能打上它幾拳,它只要一口咬上,老虎和人類的較量勝負立判。
說了這麼多老虎的能量,看看那些小說中動不動就打虎的情節,好像打虎成了英雄或高手的標配了了。不到長城非好漢,不打一回老虎都枉在世上走,能否打虎簡直成了檢驗英雄還是狗熊的標準了。
聊打虎,還是得先說山東好漢武二郎。施耐庵安排了這麼一出打虎的戲,給水滸這部小說增色不少。從小學開始讀水滸,每讀到打虎,都心潮澎湃心嚮往之。林教頭的風雪山神廟固然精彩,魯智深的倒拔垂楊柳也很震撼,但哪裡有景陽岡上的武松打虎刺激之萬一?那時候對此絕對是深信不疑的。現在看看,武松怕是真的打不了老虎,就算武松是有六條臂膀的哪叱,也不過是老虎的盤中餐!
當然實是求是的說,就算武松不是老虎的對手,他也是施耐庵在水滸傳中塑造的的最成功的人物,武松也是水滸中最受喜歡的人物,沒有之一!既然是小說就不能較真,武松依然是那個徒手搏虎快義恩仇不戀權貴豪氣干雲的”武十回“,金聖嘆稱為”天人“的水滸第一條好漢!
再看典韋,三國中描述的典韋逐虎過澗,也就是趕著老虎跑了。不得不說典韋這位仁兄太猛了,武松是迫不得已被動打虎,他是主動挑釁老虎,老虎打不過他就跑路也不行,他要追,老虎是遇澗跳澗遇河過河沒了命的跑,只恨爹孃少生了兩條腿!可是它已經是四條腿了啊,還是跑不過典韋!羅貫中,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長江後浪催前浪,你這是要把施耐庵拍死的節奏啊,你比你老師更能扯!
下面輪到隋朝的兩位牛人打虎了。先是韓擒虎,大隋朝的上柱國,開隋九老之一,說唐中把他列為大隋第十二條好漢。才排十二?相比三國第一牛人呂布,是不是很寒磣啊?肯定本事好不到哪裡去!這麼想你就錯了,說唐這部小說把武力包括力量設定的太高了,隨便拎出來一個都吊打三國水滸中五虎級別的人物。三國第一一重武器青龍偃月刀82斤重,隋朝排第十六的秦瓊雙鐧都達到了128斤,就這個級別在韓擒虎面前也只能被完虐。如果韓擒虎生在三國,會把呂布打得滿地找牙!韓擒虎十二歲打虎,聽見沒?人家十二歲就能打老虎,你呢,十二歲在幹嘛?怕是還在撒尿和泥吧?古典小說喜歡把很多厲害人物寫得年齡出奇的小,都是年少成名武藝超群,像說岳中的岳雲十四歲就上陣殺敵,還有什麼甘羅十二拜相周瑜十三帶兵,反正只是小說,扯吧。如果說韓擒虎真的是有志不在年高人小志氣大自古英雄出少年,如果他真有書中描寫的武力,他可比武松典韋厲害多了,能使動一兩百斤的兵器,單是這份力量就不止力舉千斤這麼簡單了,如果敏捷性足夠能不被老虎鎖喉,和老虎近距離搏鬥,他的一雙拳頭應該能和老虎的那對虎掌一拚,打死老虎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韓擒虎的武力是小說吹出來的,世界上哪裡有那麼大力氣的人,真實的韓擒虎或許真是個武力過人的英雄,但絕對到不了那個程度。
下面這個更牛,赤手空拳同時打死了兩頭老虎的雄闊海。同為隋朝,雄闊海在書中排第四,這比韓擒虎檔次又高多了。雄闊海打虎也是迫於無奈,他當時山間行走,突然遭遇猛虎襲擊,而且當時的情形是兩頭老虎同時撲向雄闊海,雄闊海沒有任何閃避,而是正面迎擊,兩手擎住兩頭猛虎,你猜怎麼著?兩虎竟不敢動!雄大王先是一腳把一隻老虎踢下山澗,然後騰出手把另一隻老虎幾拳打死。關鍵是書中比雄闊海更厲害的人還有三個呢,而且一個比一個厲害,那個排名天下第一長相似雷公的李元霸,號稱雙臂有四象不過之力,單臂能拽著隋煬帝作為水上行宮的龍舟行走,手中一對擂鼓甕金錘重800斤!關公的大刀,魯智深的褝杖?在人家眼裡不過是削鉛筆的小刀罷了;至於打老虎,那不過是毛毛雨學前班小兒科的水平,才不玩這種遊戲呢,怕跌了份兒!要打就打打霸王龍還差不多!這說唐的作者也太能扯了。虧了雄大王和前面這幾位早生了幾年,若生在唐貞觀的年代,可以代替孫悟空三兄弟保三藏去西天取經了。
終於有一個靠譜的打虎的來了~李逵沂嶺殺四虎。李逵為接老孃上梁山,半道上給老孃找水,把老孃扔在山林裡獨自離開,回來時老孃已成老虎腹中餐,怒氣勃發的李逵拔劍連殺四虎,兩頭成年虎兩頭幼虎。李逵這回殺虎既是為母報仇也算為民除害。但李逵在水滸中就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不管好人壞人流氓地痞平民百姓男女老幼越殺越痛快,這裡面他的上司黑三郎宋江負有不可推缷的責任。,很多作者可以隨便寫英雄好漢舉手抬足之間打虎殺虎虐虎,施耐庵卻下筆安排一個老太太被老虎吃掉,是有心還是無意?是不是對李逵濫殺無辜不滿的懲罰?是不是對無知世人提出的警告?眾人越是無知越無畏,不知舉頭三尺有神明!
李逵雖然是個莽夫,但有一定的武藝和力量,用刀劍分別前後殺死兩頭虎還是可信的,這也應該是最真實殺虎了,其它所有赤手空拳的打虎都基本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