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川王憨憨
-
2 # 微城三哥
苗期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是促進根系生長,保證全苗、勻苗、培育壯苗,為高產打下基礎。苗期管理的主要技術措施主要是查苗、補苗、定苗、肥水管理、中耕除草、常見病蟲害防治等。
查苗、補苗:全苗是玉米豐產的基礎。由於種子的質量和鼠類、蟲類的危害,玉米播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缺苗,應及時查苗、補苗。缺苗不多,可採用移苗補栽的辦法。最好在晴天下午或陰天帶土移栽,有利於提高成活率。
間苗定苗:間苗一般在3~4葉期進行,若間苗過遲,幼苗植株間根系交錯,不易間苗。間苗的原則是去弱留強、間密保稀、留勻留壯。定苗在4-5葉時進行。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應增加間苗次數,適當延長定苗時間。定苗應選在晴天的下午進行。
另外,結合間定苗可施用適量苗肥,根據苗情施偏心肥,以促平衡,一般每畝施腐熟糞水1500千克左右,或施尿素4—5千克。
五月之後,蟄伏在地底下的蟲和草同樣是不能忽視的問題,上面的這些問題解決之後,病蟲草該如何防治?
苗期病害的防治
玉米根腐病
玉米根腐病是腐黴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現為中胚軸和整個根系逐漸變褐、變軟、腐爛,根系生長嚴重受阻;植株矮小,葉片發黃,幼苗死亡。
最近幾年,玉米苗期根部發生病菌危害的情況加重,受害後首先主根壞死,次生根少,造成植株就發黃不長。
防治方法:
①本病以預防為主,播種前採用咯菌腈懸浮種衣劑或滿適金種衣劑包衣效果較好;
②發病後加強栽培管理,噴施葉面肥;溼度大的地塊中耕散溼,促進根系生長髮育;
玉米頂腐病
表現為病苗中上部葉片失綠、畸形、皺縮或扭曲;邊緣組織呈現黃化條紋和刀削狀缺刻或葉尖枯死。
防治方法:
在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菌毒清水劑、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等殺菌藥劑對心噴霧,扭曲心葉需用刀縱向剖開。
玉米粗縮病
粗縮病多在玉米5-6葉時出現,病苗濃綠,節間縮短,葉片僵直,寬短而厚,植株生長緩慢、矮化。
防治方法:
預防為主,發病後無有效挽救措施:
①採用種植抗病或耐病品種為主,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措施;
②間苗時拔除病苗並帶出田外深埋處理;
苗期害蟲的防治
玉米苗期害蟲種類較多,不同地區主要害蟲會略有不同,下面咱們看一下常見害蟲的防治方法。
地老虎
地老虎危害症狀
危害:取食植物近土面的嫩莖,使植株枯死,造成缺苗斷壟,甚至毀苗重播,直接影響生產。
防治方法:
①撒施毒土。用50%辛硫磷乳油拌細砂土,在作物根旁開溝撒施藥土,並隨即覆土,以防地老虎為害植株。
②毒餌誘殺幼蟲。將鮮嫩青草或菜葉切碎,用50%辛硫磷0.1kg兌水2.0~2.5kg噴灑在切好的100kg草料上,拌勻後於傍晚分成小堆放置田間,誘集地老虎幼蟲取食毒殺。
④誘殺防治。根據地老虎具有趨光和趨化性的特點,在成蟲盛發期,利用黑光燈或糖醋液(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敵百蟲晶體1份混合調勻)進行誘殺。也可用毒餌誘殺成蟲,藥量為餌料的0.5%~1.0%,先將餌料(麥麩、豆餅、秕穀、棉籽餅或玉米碎粒等)5kg炒香,用90%敵百蟲30倍液拌勻,加水拌潮為度。毒餌用量約為30 kg/hm2。
螻蛄
螻蛄危害症狀
危害:啃食幼玉米幼苗根系,取食植物近土面的嫩莖,造成植株枯死,甚至可能缺苗斷壟。
防治方法:
①毒土、毒餌毒殺法。可用50%辛硫磷,每畝上述藥劑250一300mL,對水稀釋1000倍左右,拌細土25一30kg製成毒土,或用辛硫磷顆粒劑拌土,每隔數米挖一坑,坑內放入毒土再覆蓋好。也可用炒好的穀子、麥鼓、穀糠等,製成毒餌,於苗期撒施田間進行誘殺,並要及時清理死蟲。
②誘殺法。可用鮮馬糞進行誘捕,然後人工消滅,可保護天敵。或燈光誘殺。螻蛄有趨光性,有條件的地方可設黑光燈誘殺成蟲。
金針蟲
金針蟲危害症狀
危害:玉米幼苗鬚根、主根及莖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另外,主根受害部分不整齊,還能蛀入塊莖和塊根。
防治方法:
苗期可用40%的毒死蜱1500倍,或40%的辛硫磷500倍與適量炒熟的麥麩或豆餅混合製成毒餌,於傍晚順壟撒入玉米基部;或透過在種子和肥料中拌殺蟲藥劑防治。
黏蟲
黏蟲啃食葉片
201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黏蟲害蟲在山西省暴發,危害面積達570萬畝。黏蟲是一種“暴食”性害蟲,主要以幼蟲咬食葉片進行危害,發生重時能將莖葉全部吃光,不容忽視。
防治方法:
①用糖醋液、黑光燈或穀草把誘殺成蟲;
②可用5%氟蟲脲乳油4000倍液液噴霧防治;
耕葵粉蚧
耕葵粉蚧危害症狀
危害:主要危害玉米根系。
防治方法:
若蟲時期防治效果最佳,可用40%乙醯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噴施在玉米幼苗基部或灌根。
苗期草害的防治
中耕除草
中耕有利於疏鬆土壤,便於根系發展,玉米苗期中耕一般可進行2~3次。定苗以前幼苗矮小,可進行第一次淺中耕,以鬆土和除草為主,中耕時要避免傷苗,中耕深度以3~5釐米為宜,定苗後到撥節期深耕一次,深10釐米左右,苗旁淺耕,行間深耕。
噴施除草劑
玉米田使用苗後除草劑首先要注意除草劑與敏感作物。不同的作物對不同的除草劑敏感程度不一致。防除闊葉類雜草的除草劑對禾本科作物敏感,而闊葉類作物對防除禾本科雜草的除草劑敏感。如2,4-滴、二甲四氯對棉花、瓜類、豆類、果樹等敏感;蓋草能、穩殺得等對小麥、水稻、玉米敏感。因此在使用時,要看好說明書,認清除草劑的特點與效能,注意敏感作物,謹防誤用或藥劑漂移。
-
3 # 復中三
種植業是農民根本,每個農民都希望自已種植增產豐收,但是想增產,我們就必須做好前期後段的管理,今天悟空官方提出了一個這樣問題,玉米出苗後如何進行田間管理,如何防治病蟲害,首先我給農民朋友,分享一下田間管理,如果雨水太多年程,一定要把水溝排好,不能讓玉米長期積水,玉米出苗有1O一15公分高,就要把草除好,除好了草,就要開始施肥,前期可以施氮肥,讓玉米快速長高,玉米有了一米高,就要進行二次施肥,二次要施鱗甲肥,就不能施氮肥了,同時也要開始殺蟲,防止發生病蟲災害,玉米開花又要殺二次蟲,如果不殺蟲,玉米孕包就可能會出現長粉蟲,就會產生玉米子不完美,也會降低產量,注意事項,殺蟲一定要在玉米剛開花,千萬不能太遲,防止農藥殘留,對於玉米管理和防治問題,我就分享完畢畢。
回覆列表
一、出苗期
這一階段基本沒有病害,但為了防止出現“老小苗”的現象,達到促根壯苗的目的,主要的措施有:
1、早間定苗。應在三葉期間苗,四葉期定苗,留生長一致的壯苗。缺苗斷壟較重地段,可留生長一致的雙株,確保密度。
2、中耕除草。玉米出苗後要及時中耕鬆土,並噴施新高脂膜,疏鬆土壤,防止病菌侵染,保護禾苗茁壯成長,消滅雜草,促根深扎。
3、追肥澆水。追肥在定苗後、拔節前進行,要根據植保要求施肥並噴施壯穗靈,有壯苗和促葉壯稈的作用,為穗多穗大打好基礎。苗期的澆水次數可掌握在1~2次。苗期遇澇,應及時挖溝排水,並及時中耕,以便還苗。
4、防治病蟲。玉米苗期害蟲主要為粘蟲、薊馬,防治粘蟲可用50%辛硫磷乳劑3000倍液+新高脂膜噴霧提高藥效,防止病毒病復生。
二、穗期階段
1、玉米大斑病
症狀:玉米大斑病主要為害玉米葉片,嚴重時也為害葉鞘和苞葉,先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發病,後向上擴充套件。病斑長梭形,灰褐色或黃褐色,長5-10釐米,寬1釐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嚴重時葉片枯焦。天氣潮溼時,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黴層。此外,有一種發生在抗病品種上的病斑,沿葉脈擴充套件,為褐色壞死條紋,一般擴充套件緩慢。夏玉米一般較春玉米發病重。
發病規律:病原菌在田間殘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兩種形態),為第二年發病的初侵染源。發病適溫20-28℃。條件適宜時,病菌繁殖迅速,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力傳播。此病流行程度除與玉米品種感病有關外,主要由環境條件(雨水、溼度)決定。
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良種;(2)合理密植,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3)發病初期用50%可溼性多菌靈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液,每畝用藥液50~75公斤,隔7~10天噴藥一次,共防治2~3次。
2、玉米小斑病
症狀:自苗期到後期都可發生。自下部葉片開始,出現褐色半透明水漬狀小斑,逐漸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時最多。病斑擴大後呈黃褐色紡錘形或橢圓形,邊緣常有赤褐色暈紋。後期嚴重時,葉片枯死。在潮溼時病斑上產生黑色絨毛狀物。
發病規律:病原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病株殘體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絲髮育適溫為28-30℃,孢子萌發適溫為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區病害流行的關鍵時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氣溫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連茬種植,土壤肥力差,播種過遲等易於發病。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抗病雜交品種有鄭單 2號、商單 4號、丹玉 6號等;自交系有吉 63、遼1311、自330等。
(2)實行輪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連作,秋後深耕土壤,深埋病殘體,消滅菌源。在玉米播種前及早處理完秸稈。
(3)加強栽培管理 早播早管,增施有機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強中耕、排水等田間管理,以增強植株抗病力。
(4)藥劑防治 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90%代森錳鋅800倍液,每畝用 50-75千克,隔 7-10天噴1次,共防2-3次。
3、玉米圓斑病
症狀:
玉米圓斑病為害果穗。苞葉、葉片和葉鞘。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達穗軸。病部變黑凹陷,使果穗變形彎曲。子粒變黑、幹批。葉片上病斑散生,初為水浸狀,淡綠色或淡黃色小斑點,以後擴大圓形或卵圓形,有同心輪紋,病斑中部淡褐色,邊緣褐色。苞葉上病斑初為褐色斑點,後擴大為圓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輪紋,表面密生黑色黴層。
發病規律:
由於穗部發病較重,所以帶菌種子的作用更大,有些感病種子不能發芽而在土中腐爛,有時引起幼茵發病或枯死。遺落在田間或秸稈垛上殘留的病株殘體以及果穗子粒上潛存的菌絲體均可安全越冬,成為第二年田間發病的初侵染源。越冬病菌第二年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抱子傳播到玉米植株上,萌發侵入。病斑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
防治辦法:
(1)加強檢疫 應特別注意不從病區調種,並選用抗病品種。中國發病嚴重的主要是吉63自交系。
(2)藥劑防治 可在玉米吐絲盛期進行,重點噴灑果穗。每畝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00克兌水50-75公斤噴霧,一般連噴2次,間隔7-10天。
4、玉米紋枯病
症狀:主要為害玉米葉鞘、病斑為圓形或不規則形,淡褐色,水浸狀,病、健部界線模糊,病斑 連片癒合成較大型雲紋狀斑塊,中部為淡土黃色或枯草白色,邊緣褐色。溼度大時發病部位可見到茂 盛的菌絲體,後結成白色小絨球,逐漸變成褐色的菌核。有時在莖基部數節出現明顯的雲紋狀病斑。病株莖稈鬆軟,組織解體。
發病規律:以菌核在土中越冬,第二年侵染玉米,先在玉米莖基部葉鞘上發病,逐漸向上和四周發展,一般在玉米拔節期開始發病,抽雄期病情發展快,吐絲灌漿期受害重。玉米連茬種植,發病重;高水肥、密度大,田間溼度大、通風透光不良,發病重。7-8月份降水次數多,降水量大,易誘發病害。
防治辦法:
(1)種植抗病品種 葉片大小適中並向上傾斜生長的品種,田間通風透光好,發病輕。
(2)加強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排灌,降低田間溼度,提高抗病力。在發病初期,剝除玉米植株下部的部分有病葉鞘,可減輕發病。
(3)藥劑防治 在發病初期,每畝用5%井岡黴素100-150毫升,或20%粉劑25克,或農抗120水劑150-200毫升,加水50-60千克莖葉噴霧。
5、玉米黑粉病
症狀:黑粉病為區域性侵染病害。在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發生。玉米的氣生根、莖、葉、葉鞘、雌(雄)穗均可受害。病組織腫大成瘤。病瘤表面有白色、淡紅色,以後逐漸變為灰白色至褐色的薄膜,最後外膜破裂,散出黑褐色粉末。通常葉片和葉鞘上的瘤較小,直徑僅l-2釐米或更小,一般不產生黑粉。莖節上和穗上病瘤較大,直徑可達15釐米。一株玉米可產生多個病瘤。雄穗受害部位多長出囊狀或角狀小瘤,雌穗受害部位多在上半部,僅個別小花受侵產生病瘤,其它仍能結實;全穗受害可成為1個大病瘤。
發病規律: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株殘體上越冬,春季條件適宜時,萌發產生擔孢子,隨氣流傳播,陸續引起苗期和成株期發病。孢子萌發適溫26—30℃。玉米植株密度過大,偏施氮肥,組織傷口處有利於病菌人侵。菌源多、降水多、溼度大,發病較重。
防治辦法:
(1)種植抗病品種 因地制宜地選用當地抗病雜交種。
(2)消滅侵染菌源 玉米收穫後,秸稈不要在地頭堆放,作堆肥時需經腐熟,並及時消除田間內的病殘體,以減少越冬菌源。
(3)改進栽培措施 實行輪作倒茬,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防治玉米螟,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此外,在病瘤成熟破裂前及時摘除銷燬,減少田間傳播為害。
6、玉米絲黑穗病
症狀:玉米絲黑穗病在雌、雄穗抽出後表現症狀。發病早的植株,果穗和雄穗均受害,發病較晚的常果穗受害。病果穗較健穗短,頂端尖,不抽花絲,整個果穗變成病癭,後期苞葉張開,內部黑粉散落後,殘留絲狀的寄主維管束組織,似亂髮狀。雄林早期受害,整個花序變為厚垣孢子團。
發病規律:玉米絲黑穗病一年侵染1次,無再侵染。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糞肥和種子上越冬。厚垣抱子在土壤中遇到適宜條件萌發產生菌絲,由玉米幼芽入侵,最後進人雄花和果穗,產生大量厚垣孢子。玉米播種後至五葉期,土壤溫度溼度是否適宜,一是影響病菌入侵的主要因素。
防治辦法:
(1)選用品種 選用抗病自交系,種植抗病雜交種。
(2)拔除病株 發現病株,及早拔除,要做到早拔、徹底拔,並帶出田外深埋。
(3)農業措施 重病區實行3年以上輪作,施用淨肥,秸稈肥要充分堆漚發酵。深翻土壤,加強水肥管理,增強玉米的抗病性。
(4)藥劑拌種 選用15%粉鏽寧或羥鏽寧可溼性粉劑,或50%甲基託布津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3%-0.5%拌種。
三、花粒期
1、玉米莖腐病
症狀:為全株表現症狀的病害,玉米乳熟至臘熟期為顯症高峰期。一般由下部葉片向上逐漸擴充套件,呈現青枯狀。有的病株在雨後出現急性症狀,全株急驟青枯。病株莖基部變軟,內部空松,遇風易倒折。剖莖檢查,髓部空松,根、莖基部可見到紅色病症。
發病規律:玉米莖腐病田間以病株殘體、病田土壤和種子帶茵為初侵染源。越冬病菌在玉米播種後至抽雄吐絲期陸續由根系侵人,在植株體內蔓延擴充套件。玉米灌漿至成熟期的氣候條件,特別是雨量與發病關係密切。高溫、高溼有利於發病。
防治辦法:
(1)加強栽培管理 選用抗病自交系,合理施肥、合理密植等,以增強玉米的抗病性。
(2)實行輪作 深翻土地,清除病株殘體,秸稈充分發酵後再施用等,以減少土壤茵源。
2、玉米幹腐病
症狀:主要在玉米生長後期被害較重。為害莖稈和果穗。莖稈基部和果穗處的莖稈生褐色、黑褐色、紫紅色大病斑,嚴重時莖稈從病部折斷。病果穗穗軸變鬆,易折斷,病穗下部子粒變褐色無光澤,粒間常有白色菌絲體,病穗與苞葉粘連,不易剝開。
發病規律:玉米幹腐病以菌絲及分生抱子器在病株殘體和種子上越冬,玉米生長季節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高溫多雨有利於病原菌的浸染和發病。種子帶菌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播種後降水多、土壤溼度大,溫度低,幼苗長勢弱,容易發病。
防治辦法:
(2)藥劑防治 播種前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24小時。浸種後用清水沖洗即可播種。抽穗期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 1000倍液噴霧。重點噴果穗及下部莖葉,隔7天再噴1次。
玉米出苗以後如何防治病蟲害?
蟲害的防治也不能掉以輕心,玉米苗長出來以後防治害蟲也很關鍵,比如說螻蛄和地老虎以及蠐螬等,它們會咬傷玉米的根,導致玉米苗枯死。用48%的毒死蜱2000倍加上0.45%的高效果氯氫菊酯750倍,以及50%的辛硫磷1000倍水噴灑或者直接澆灌地面,可以消除地表下面的一些害蟲。
地表上面的害蟲,比如說玉米螟和粘蟲以及蚜蟲與飛蝨等等,在玉米長出來5片葉子到8片葉的時候就要開始防治措施,噴灑甲維鹽和噻蟲嗪以及氯氫菊酯可以達到防治。若是蟲害嚴重的話,對付玉米螟和粘蟲用高氯的甲維鹽和甲維的蟲醯肼以及甲維的蟲蟎腈、氯蟲苯甲醯氨噴灑。對付蚜蟲和飛蝨的話,用噻蟲啉和啶蟲脒以及高氯的噻蟲嗪噴灑,效果還是很理想的。
雜草也是危害玉米生長的元兇之一,玉米苗長出三片葉子到5片葉子的時候可以噴灑一些除草藥,可以用煙嘧磺隆和硝磺草酮以及苯唑草酮,這幾種藥物也可以搭配起來用。需要注意的是,煙嘧磺隆不適合在玉米長出兩片葉子之前,或者長出6片葉子之後使用,容易讓玉米出現一些要害。
玉米出苗以後如何進行田間管理?如何防治病蟲害?
玉米長出6片葉子以後儘量少用除草藥,千萬不要噴在玉米葉的心,不然會讓它出現藥害。噴灑藥物的時間在上午的10:00之前,或者是下午5:00之後。
玉米病害也要引起重視,比如說大小斑病和青枯病以及鏽病等。玉米還沒有感染病害之前,可以噴灑一些甲基硫型菌靈或者是多菌靈,配合磷酸二氫鉀使用,可以預防一些病害的出現。
玉米出現大小斑病,要用70%的甲基託布津的可溼性粉劑600倍,加上40%的戊唑醇的多菌靈750倍噴灑。玉米出現青枯病要及時把病棵拔掉,防止傳染。玉米出現鏽病,要用40%氟環唑的多菌靈1000倍水,配合粉鏽靈噴灑防治。
正確管理,才能保證玉米產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