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o大力剪輯o
-
2 # 我房東的房
七夕節由來已久,是從中國春秋時期就傳下來的節日,也被叫做“中國情人節”。我們都知道這個節日是紀念傳說中的牛郎織女的,傳說就在這一天他們會在鵲橋相會,在這一個代表著堅貞不渝的愛情的節日裡,古代的人們是怎麼過“七夕”的呢?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了,是從兩千多年前的傳下來的。很多史料記載表明,在農曆七月初七的晚上,女人們會將瓜果吃食全部擺到院子裡和家人一起賞月,還會將準備好的五彩線和九尾針拿出來,家裡的女眷會對著月亮穿過去,祈求自己會像織女小姐姐那樣心靈手巧,所以七夕節也被叫做“乞巧節”。
蛛網應巧
大家看到蛛網別害怕哈,這個蜘蛛網怎麼會出來捏?這個習俗是南北朝有的,這會兒的人們發明了新的習俗。他們會在七夕的那天捉蜘蛛,然後把它們放到盒子裡,等第二天再開啟看,有網就是討到巧了,沒網就是沒討到。到了唐代換了一種判斷方式,如果盒子裡面的蜘蛛網非常密的話,說明昨天討的巧多;如果蜘蛛網稀疏的話,說明討的巧少。
投針驗巧
這種過法是明清時候人們最喜歡的。現在的人們不興晚上玩了,在中午的時候,婦女會把一碗水放在日頭下面,然後將手中的針扔到水中,看水波在碗底的倒影,有的水紋倒影像細絲一樣能描繪花紋,有的像花,有的像小鳥,還有的像風景畫,這種的就是好兆頭;有的波紋特別粗,這種的就是沒討到巧的。
種生求子
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在七夕這一天求子。古人會在七夕節的前幾天找個小木板,然後把黍米、綠豆、小麥這些作物的種子灑在木板上,然後天天灑水培養,等它們生出來嫩芽以後就把它們用繩子綁起來擺在外面,這種的叫“殼板”。還有的將這些嫩芽灑在水面上,也是看波紋判斷有沒有討到巧。除了這些習俗,還有習俗就是把蠟制的娃娃玩偶扔在水裡,可以祈求生孩子。這個有點小恐怖,看到會嚇死的。
除了向織女乞巧,人們還記掛著那頭幫助了牛郎的老牛,在七夕這天,孩子們會把採來的野花做成花環套到牛角上來紀念老牛的犧牲。
古人過七夕可比我們熱鬧多了
-
3 # 大家不知道的歷史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又是一年七夕節!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至今已有三四千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別稱七姐節、七巧節、七姐誕、乞巧節、雙七,習俗比較多,我挑選了幾個很有代表性的說一下。
穿針乞巧穿針乞巧,也叫“賽巧”,即女子比賽穿針,她們結綵線,穿七孔針,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稱為“輸巧”,“輸巧”的人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乞求姻緣按照民間傳說,“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一種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他們對愛情的堅貞和信守令人感動,所以七夕節充滿了浪漫的氣息。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女子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得到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此外還祈求賜給自己美滿的姻緣。
染指甲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可以儘快找到如意郎君。用鳳仙花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係。
聽悄悄話在農村,七夕夜會有許多靚女,偷偷躲在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待夜深人靜之時如果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待嫁的少女日後能得到千年不渝的愛情。
拜牛郎據明清和民國時期的一些書籍所載,廣州姑娘於七夕中展示出來的巧藝,有一粒穀粒大小的繡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瓏輕飄的小羅帳,還有特製的蓮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灑杯大小,盆內描有兩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難以區別。到了初七晚,繼續如昨晚一樣祀神,稱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
七夕觀星初秋時節,晚間9點左右,亮度為0星等的織女星首先出現在天頂附近,隨後,在其偏南方向亮度為1星等的牛郎星升起。在兩顆星的中間隔著一條橫貫南北的白茫茫的天河(即銀河),其中牛郎在河東、織女在河西,它們深情相望,充滿詩情畫意。織女星的下方有四顆較暗的星,組成小小的平行四邊形,它們就是神話傳說中織女編織的美麗雲霞和彩虹的梭子。牛郎星是顆微黃色的亮星,在它兩邊的兩顆小星叫扁擔星,傳說中是牛郎挑著一對兒女。 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傳統習俗,在七夕夜晚,年輕的靚女們要擺上事先準備好的時令水果,對著皎皎明月,朝天祭拜;她們還要舉行各種乞巧儀式,虔誠地乞求織女神賦予她們聰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夠得到美滿愛情的姻緣巧配。
應節食品巧果: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有名。巧果又叫“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乞巧果子”是七夕節的傳統祭品和美點。七夕晚上人們把“乞巧果子”端到庭院,全家人圍坐,品嚐做“巧果”人的手藝。現在這種習俗在許多地方都已經不流傳了,“乞巧果子”這種傳統食品,也演變成多種花色糕點。 巧果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
4 # 芸芸大小姐
古代七夕節十大活動,你知道古人是怎麼過的嗎?
如今,公元2019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七夕”,即農曆七月初七,民間相傳是牛郎織女從鵲橋渡過天河相會的日子,七夕節也稱“乞巧節”,七月初七當晚,女子,特別是未出閣的女子要向織女“乞巧”,以求也能擁有一顆聰慧的心,擁有一雙靈巧的手。因此,七夕這一天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被賦予了“愛情美滿”和“心靈手巧”的兩種內涵,你知道古代七夕節有什麼活動?古人們七夕節是怎麼過的嗎?
1、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這一天各家女兒圍坐一團,以五彩絲線穿針,速度快為巧者。
《西京雜記》:“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志》:“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2、喜蛛應巧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七夕夜,陳列瓜果於庭院中,有蜘蛛結網則得巧,網密得巧多。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宋周密《乾淳歲時記》:“以小蜘蛛貯合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樂事》: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網疏密以為得巧多寡。”由此可見,歷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3、投針驗巧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七夕中午,投針於水,借日影而驗工拙,成花鳥雲獸影,則乞得巧。
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徵矣。”
《直隸志書》:良鄉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於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於織女”清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4、蘭夜鬥巧起源於漢朝宮廷的遊戲,將五彩線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隨後,宮中的宮娥綵女們,一起到閉襟樓上,大家學習穿七巧針乞巧。
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說:“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於闐樂之後,就用五色彩縷,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隨後,宮中的宮娥綵女們,一起到閉襟樓上,大家學習穿七巧針乞巧。而有個叫徐婕妤的宮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種奇花異鳥呈獻給皇上,皇上把這些小玩意在晚上隨手放置在宮中的桌角上讓宮女們摸黑尋找,這種遊戲就叫做‘鬥巧’。
5、種生求子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藉以求子。
種生求子是實際上也是古代生育信仰的一種。寄託著中國勞動人民樸素的審美情趣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6、為牛慶生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為了祭奠老牛讓牛郎刨皮,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的犧牲精神。
傳說中,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就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生前躬耕、死後奉獻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7、曬書曬衣古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盛行。據載,司馬懿為避禍曬書裝瘋。而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製造了誇耀財富的機會。
古代七夕曬衣之俗,《楊園苑疏》記載,漢建章宮有太液池,池西有漢武帝之曬衣閣,每到七月初七,宮女必登樓曬衣。此當為七夕曬衣之緣起。到了魏晉,七夕曬衣的習俗已相沿成風,並相當程度地演變為官宦人家誇富鬥富的一種表演。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
《晉書·阮咸傳》載,阮咸性情乖張,每有駭俗之舉。七月七日,道北富戶皆曝曬衣物,滿目珍奇,美不勝收。阮咸於道南自家庭院中,執長竿吊一破布片迎風招搖,頗為滑稽,路人見之不解,阮咸對曰:未可免俗,聊復爾耳。大意說的是七月七日這天,當阮咸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幹什麼,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8、拜魁星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
流行於清代風俗,七月七日,婦女忙於拜織女,而男子則忙於屠狗祭魁星,魁星為點取狀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舉高中,官運亨通。
清鄭大樞《竹枝詞·七夕》詩云:“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無鵲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結緣煮豆待何時。”錢琦《竹枝詞·拜文昌》詩云:“五彩亭前祝七娘,三家村裡拜文昌。橋填烏鵲星聯鬥,天上人間各自忙。”當地人稱織女為“七娘”;文昌又稱文曲星,掌管文運之神。
9、拜織女“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於月光下襬一張桌子,於案前焚香禮拜後,朝著織女星座,默唸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
據史料記載,七夕習俗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 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中國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10、染指甲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四川省諸多縣誌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傳說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儘快找到如意郎君。
例如四川綿陽地區《鹽亭縣誌》:“七月七日為乞巧節。童稚以鳳仙花染指甲。”其實,這一天用花草染指甲大多數都是女子與兒童們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係。
-
5 # 新民意報一郜雅吧
古人的七夕,不只有愛情那麼簡單,在古代,七夕更像是今天的“雙十一”,一個買買買的狂歡日子。
在古代,勤勞智慧的織女是傳統女性的偶像。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在農曆七月初七日,古代少女們在牛郎織女相會之夜望月穿針,向織女學巧,稱為乞巧。如果對月穿針的紅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在唐宋最為流行。
在唐宋,七夕更像是姑娘們的狂歡節,每到七夕,姑娘們都要做各種奇巧小玩藝,在街上向織女星乞求智巧。許願之後,姑娘們還會互相贈送小工藝品,送上美好祝福。
唐代詩人崔顥的《七夕詞》就向我們展現了當時都城長安七夕之夜的繁盛節日景象:
七夕詞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唐代詩人林傑的《乞巧》中也描繪了姑娘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願: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杜甫的《牽牛織女》更是唐代七夕詩中的名篇,它彷彿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一幅白描的盛唐乞巧風俗畫。
看來,七夕不僅僅是我們熟悉的鵲橋相會,古人們慶祝七夕節情趣盎然的風俗透過詩歌描繪的歷史長卷再現在我們眼前。
-
6 # 聽雨禪居
農曆七月初七日的夜晚,俗稱“七夕”。相傳是天上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時刻。舊時,民間有“乞巧”的習俗,故謂之“乞巧節”。少女少婦們常組織拜織女、拜銀河、丟針兒、逛廟會等活動。在地方習俗中,七夕也是女兒節 ,古代家庭也有把嫁出去的女兒接回來的習俗。
1,拜織女。
古時候,無論是大家閨秀還是窮人家的女孩子,都要精通女紅。女紅指女子所做的紡織、刺繡、縫紉等針線活兒。男子擇妻,也以“德言容工”四個方面來衡量,其中的“工”即為女紅活計。在牛郎織女神話的影響下,人們認為織女心靈手巧,在凡間曾把織布、繡花的技巧傳授給婦女們。因此,每年七月初七晚上,趁著她與牛郎團圓,心情愉快的時候,為之祭拜,則更靈驗。
古代拜織女常常由一位有威望的女子牽頭,邀上左鄰右舍的姐妹們,少則五六人,多則十幾人,聚會團拜。七月初七這天,要齋戒一天,沐浴淨身,打扮莊重、漂亮。到晚上,大家在案前,面向織女星座焚香禮拜,虔誠許願:“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孃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祭拜完畢,就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邊吃花生瓜子,一邊閒聊家長裡短,交流針線技術。
2,拜雙星
有些地方七夕時,把“織女”和“牛郎”合在一塊兒進行祭拜,叫做“拜雙星”。
少女少婦們盛裝打扮,彷彿仙女下凡,在月下面向牛郎織女星,秉燭焚香,並默默祈禱自己的心願。少婦們祈願一家平安,夫妻恩愛,公婆滿意。少女們則希望自己長得更美麗,來年嫁個如意的郎君。
3,丟針兒。
明、清以後,開始流行“丟針兒”的遊戲。在初六日晚上,婦女們將水碗設於花下。到了初七日中午,再將平日縫衣或繡花用的針投入碗中,針便會浮在水面上。如果水下有花朵、鳥獸、雲彩之影,或細直如針形者,便是“巧”的象徵。謂之“乞得巧”。因為這些影子表示織女賜給她一根靈巧的繡花針,可以織繡出美麗的圖案。如果水底針影粗如槌,或彎曲不成形者,就表示丟針的婦女是個“拙婦”,因為織女給她的是一根石杆。
4,逛廟會。
明代《帝京午目》說:“七夕女兒節,角黍展榴裙。”七夕這天,年輕的女子們穿紅戴花,佩戴著用五彩綾線結成的櫻桃去逛街市,在廟會和街市上,自七月一日起就專門設定乞巧物品專賣市場,即“乞巧市”,主要有牛郎織女年畫、乞巧樓、七孔針、乞巧果和祭拜織女用的蠟燭、香以及婦女用的各種粉、胭脂等。
5,接女兒回門。
古時,七夕也叫女兒節,很多地方還要在這天要將嫁出的女兒接回孃家過七夕節。人們在家中還要準備豐盛的食物供女兒們享用。七夕前一天和當天晚上,富貴之家大多在庭院中紮起綵樓,稱乞巧樓,在庭院中陳列磨喝樂、花果、酒菜、筆硯、針線等物,或由兒童作詩,或由女子展示製作的精巧物件,一家人其樂融融。
不論是古時的“乞巧節”、“女兒節”,還是被現代人演繹的中國情人節,七夕這一天都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7 # 悠然見紫露
在中國,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雙七、香日、星期、蘭夜、女兒節或七姐誕等。在古代,七夕通俗一點來講就是“中國女兒節”,是古代姑娘們穿針乞巧、祈願禱福的日子,古人的七夕活動相當豐富,隨著時代的變遷,有著不同的形式和內容。
穿針乞巧:始於漢,是最早的乞巧方式。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裡邊提到“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這是在中國至今為止發現的古文獻中最早的關於七夕乞巧的記載。
喜蛛應巧:這一習俗較之穿針乞巧要稍晚一些,大致起於中國古代南北朝時期。所謂“喜蛛應巧”,就是把一些瓜果食品置於果盆之上,這通常是在穿針乞巧前已由大人們作了準備。在“穿針乞巧”以後,看果盆上有沒有“喜蛛”結網,誰先發現,誰就大吉大利。”喜蛛“,就是在夏秋之交的時候,能夠經常在一些花草樹木上看見的米粒大小的小蜘蛛,當偶然有小蜘蛛爬到人身上或者出現在家裡,人們就認為是大喜之兆。
投針應巧:起源與穿針乞巧,但是又不同於穿針乞巧,是穿針乞巧的變體,盛行於明清時代。所謂“投針驗巧”就是準備一個盆,把河水、井水混在一起倒入盆中,盆和水需露天過夜,曬過七月初七白天的太陽,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驗巧”了。盆裡的水經過半天太陽的照射,表面會生成薄膜,取縫衣針,輕輕平放在水面上,針不會下沉,水底下,就出現針影,如果針影如果是筆直的,則“乞巧”失敗,如果針影形成其他各種形狀:彎曲、一頭粗一頭細、或其他圖形,便是“得巧”。
種生求子:是七夕節舊時的習俗,實際上是生育信仰的一種。
為牛慶生: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
曬書曬衣:古時候在七夕節曬書曬衣是盛事,據古籍記載,司馬懿為了曾避免災禍曬書裝瘋,但是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期則成為了豪門炫富的時節。
磨喝樂:磨喝樂是古代民間七夕時期兒童的玩物,即小泥偶。磨喝樂的形象大多為傳荷葉半臂衣裙,手持荷葉。
拜織女:拜織女純粹是古時少女、少婦們的活動,她們事先約定好,在月光下襬一張桌子,焚香禮拜,朝著織女星座默唸自己的心事。
拜魁星:據說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文事,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高中魁首。
吃巧果:七夕節應節的食品中,以巧果最為出名。
七姐誕:是廣州舊時七夕的習俗,七夕拜仙,但是已婚的女子一般不能參加。
染指甲:是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七夕的習俗,但是在四川省、貴州、廣東這些地方也有這樣的習俗,用花草染指甲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與生育信仰有著密切的關係。
婦女洗髮:婦女在七夕這天洗髮,也是特別的習俗。在湖南、江浙一帶都有此記載。年輕姑娘在七夕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可以儘快找到如意郎君。
結紮巧姑:是陝西黃土高原地區在七夕節的夜晚舉行活動的風俗,婦女們要結紮穿花衣的草人,並稱之為巧姑,
拜七孃媽:是閩南和臺灣地區的習俗,在閩南和臺灣地區,七夕節又是“七孃媽”的誕辰日,七孃媽是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象徵。根據閩南籍的臺灣學者林再復的《閩南人》的考證,閩南人過去越峽跨洋到臺灣或異國他邦經商、謀生,大都多年未能歸,婦女們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氣,因此拜七孃媽在該地區特別盛行。
-
8 # 明天會更好71374098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了,是從兩千多年前的傳下來的。很多史料記載表明,在農曆七月初七的晚上,女人們會將瓜果吃食全部擺到院子裡和家人一起賞月,還會將準備好的五彩線和九尾針拿出來,家裡的女眷會對著月亮穿過去,祈求自己會像織女小姐姐那樣心靈手巧,所以七夕節也被叫做“乞巧節”。
蛛網應巧
大家看到蛛網別害怕哈,這個蜘蛛網怎麼會出來捏?這個習俗是南北朝有的,這會兒的人們發明了新的習俗。他們會在七夕的那天捉蜘蛛,然後把它們放到盒子裡,等第二天再開啟看,有網就是討到巧了,沒網就是沒討到。到了唐代換了一種判斷方式,如果盒子裡面的蜘蛛網非常密的話,說明昨天討的巧多;如果蜘蛛網稀疏的話,說明討的巧少。
投針驗巧
這種過法是明清時候人們最喜歡的。現在的人們不興晚上玩了,在中午的時候,婦女會把一碗水放在日頭下面,然後將手中的針扔到水中,看水波在碗底的倒影,有的水紋倒影像細絲一樣能描繪花紋,有的像花,有的像小鳥,還有的像風景畫,這種的就是好兆頭;有的波紋特別粗,這種的就是沒討到巧的。
種生求子
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在七夕這一天求子。古人會在七夕節的前幾天找個小木板,然後把黍米、綠豆、小麥這些作物的種子灑在木板上,然後天天灑水培養,等它們生出來嫩芽以後就把它們用繩子綁起來擺在外面,這種的叫“殼板”。還有的將這些嫩芽灑在水面上,也是看波紋判斷有沒有討到巧。除了這些習俗,還有習俗就是把蠟制的娃娃玩偶扔在水裡,可以祈求生孩子。這個有點小恐怖,小編看到會嚇死的。
除了向織女乞巧,人們還記掛著那頭幫助了牛郎的老牛,在七夕這天,孩子們會把採來的野花做成花環套到牛角上來紀念老牛的犧牲。
-
9 # 東睿水性印花材料
舊時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
10 # 村西小江
愛情也是古人嚮往的。人都是一樣,對沒有得到的東西都是很嚮往。所以他們用一種形式去紀念。希望這個世上有美好的事物。會發生此類的事情。
-
11 # 叔食記
每年農曆的七月七日這天是女孩子們的盛大節日,她們會在這一天向織女“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在古代七夕節是非常熱鬧的。《醉翁談錄》曾寫到:“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其熱鬧景象可見一斑。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各種乞巧的物品。無論貧富姑娘們到了這一天都會梳妝打扮聚集到一起,支起桌子點上香燭,放上茶、酒、水果、瓜子等祭品,又選幾朵鮮花包上紅紙,插在瓶子裡,圍坐在桌前默唸自己的心事,向織女星許願,然後,她們把事先準備好的五彩絲線和七根銀針拿出來,對月穿針,誰先把七根針穿完,就預示著將來她能成為巧手女。七月乞巧,八月織布,九月裁衣,到了十月寒冬來臨家人的棉衣就都做好了。
七夕女孩子們乞巧,那男孩子們做什麼呢?當然了,男孩子也是有事情要做的,七夕這一天,男孩子們是要拜魁星的。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是中國古代傳說的主宰文章的神。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在七夕這天拜祭,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於“七夕”便有“拜魁星”的風俗。
古代 “七夕”節還有曬書、曬衣的習俗。人們選擇七夕曬書據說是因為七月七日,天門洞開,Sunny強烈,是龍王爺“曬鱗日”,人們多在此日暴曬衣服、棉被之類,以防蟲蛀,讀書人也在這一天曝曬書籍。從科學上講農曆七月七日基本是立秋前後,潮熱將盡,秋日即來,正是將一夏的溼氣驅散曬衣暴書的好時節。古人對於氣候的研究還真是精準。
在民間七夕這天也有拜牛神的,傳說牛郎和織女被王母娘娘用銀河分開以後,牛郎的老牛犧牲自己讓牛郎用自己的皮做了皮筏以渡銀河。
還要特別提一下的是七夕節重要的一個風俗,就是用“磨喝樂”供奉牛郎織女。“磨喝樂”是梵文mahoraga的音譯,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兒子,傳入中國以後經過一番漢化,演化成為可愛的孩童形象的泥娃娃,宋代以後出現的瓷枕經常有手拿蓮枝睡臥的孩子造型就是磨喝樂的形象。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兩宋時期,每年的七夕節,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用“磨喝樂”來供奉牛郎、織女,藉此來實現“乞巧”和多子多福的願望。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一般都離不開吃,七夕節也有特定的吃食,有巧果、酥糖、巧巧飯等。其中以巧果最為出名,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做的小點心。《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靨兒”。酥糖顧名思義,主要是米和糖,但是造型要做成織女的形象。巧巧飯就比較複雜了,要有七個姑娘眾籌食材,包成餃子,其中一些餃子裡放上銅錢、針(這個吃的時候可要注意了),紅棗等,吃到的姑娘就會有相應的好運。銅錢是代表富貴,針代表會心靈手巧,吃到紅棗的就會早日嫁個如意郎君。
-
12 # 文史留聲機lms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作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的七夕節,在古代更多的是被做女兒節來對待。中國傳統的情人節是中秋節,其原因是后羿與嫦娥的愛情。
七夕節最早由星宿崇拜演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為拜七姐活動(這個活動至今在一些地區流行)在七月七舉行,因此得名七夕。後來呢,得益於牛郎織女的美好傳說,七夕逐漸被披上一層浪漫的彩紗,逐漸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當代以後,這一含義被放大,也就產生了中國的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基於此,我們可以大致推斷出古人在七夕節做的一些事:
1.穿針乞巧。開始於漢,在後世逐漸流行。即女子比賽穿針,她們結成彩繩,誰穿的越快意味著誰祈到的巧也就越多。
2.結紅頭繩。如果家裡有體弱多病的孩子,會在這一天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平安健康。
3.淨水視影。就是將一碗水在Sunny下曝曬,並露天過夜。撿細草浮於水中,用其影來驗定巧拙。這是當時很普遍的驗定女子巧拙智愚的方法。
4.七夕觀星。七夕當夜坐看牽牛織女星,年輕的姑娘、婦女們要擺上事先準備好的水果祭品,對著明月,朝天祭拜。
5.喜蛛應巧。即以小盒盛蜘蛛,看其結網多不多。結網越多也就意味著應巧越多。類似的活動還有很多,比如投針驗巧、蘭夜鬥巧、種生求子等等。
想必大家也發現了,就是古代的七夕節,幾乎沒有男人的時。不知大家喜歡今天的七夕節還是古代的七夕節,反正我喜歡古代的。倒也不知為了浪漫,主要是不用為女朋友選禮物和選錯禮物而發愁。
-
13 # 筆墨信天游
那時候過不過?怎麼過?真不知道呢!猜想,正室夫人說,官人,今年七夕節又給你物色了一房小妾,請官人過目,如果同意,今晚就入洞房吧!官人偷偷瞄一眼,正色道,我最近生意繁忙,有勞夫人了!
-
14 # 純鈞RHGL
七夕,古代叫“乞巧節”。行酒令裡說的“七個巧”就是這樣來的。
根據《荊楚歲時記·七月》裡的記載,古人過上這種乞巧節是在南北朝時。
對於女性來說,當時的“七夕意義與現在不同。這時女性會陳瓜果、穿七孔針在庭院中祭拜,是一種齋醮,以乞求巧藝,即女紅。
七夕的起源很早,而且在先秦時期,時間不是七月初七,是七月初一,也跟搞物件無關。
最早的七夕,其實不是老百姓的節日,而是官方節日,源於七曜,代表七政。
也就是,七夕的源頭是北斗七星。
《史記·天官書》裡就說: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鬥。
《尚書·大傳》裡說:七政,謂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為政也。
馬融注: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
所以,其實直到漢代,七夕都是七月初一過,而且屬於朝廷典禮,與一般百姓無關,跟搞物件更沒關係。
到了兩晉,老百姓都知道了,七夕的時候牛郎織女星會湊到一起。
人們發現牛郎織女星非常早,先秦時就有記載了。
比如《詩·雅·大東》裡就說: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但故事被完善,是在南北朝時。
南朝任昉《述異記》記載: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杼織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順便,牛郎牽的牛很特殊,是一頭三條腿的瘸牛,會說人話。
換句話說,織女的故事最早是個反面典型,有異性沒人性,受處罰了,朝廷號召女性謹守七女德,不要學織女。
也是從南北朝時開始,七夕固定在七月初七過。
七女德:修身養德、謹言慎行、景賢貞烈、勤勵節儉、積善崇聖、孝順父母、應死無避。
內容上,還是封建教條主義的那點東西。
也就是說,其實一直以來,七夕都是織女社死的日子,古代每到七夕,就把釘著織女的那根恥辱柱豎起來給大家看。
不過老百姓並不覺得牛郎織女這點事有多大問題,就覺得他們的愛情挺悽美,而且織女這種一心一意也算是忠貞的表現了。
明清以前,七夕還屬於一個比較嚴肅的節日。你這麼想,大閨女都在自己家裡搞祭祀呢,都不出門,怎麼搞物件?
可是老百姓過著過著,就徹底忘了七夕是織女的批判大會,光想著他們搞物件的事了。
當然這也是明清時期的事了。這個時候,牛郎織女的黑歷史早沒人管了,都惦記著這對情侶一年一度相會,這是愛情的表現啊。
愛情也越編越離譜,還把那頭三條腿的瘸牛給編死了。不扒了它的皮披到身上,牛郎飛不起來呀。你看古人編這故事,那都是有邏輯的。
從清中末期開始,七夕才正式變成了中式情人節。
在七夕還是一個嚴肅節日的時候,其實男性並不會特意過七夕。
女性的節日,男人抹不開面子。雖然那些浪漫主義的詩人也會寫詩詞,但還不好意思把七夕當成自己的節日。直到南宋末年,七夕一直是女性為核心的,女性專屬節日。
不過有的地區男女階級對立不那麼嚴重,也會搞點小動作,比如做點有紀念和祝福意義的食物。
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七日……曝經書及衣服,習俗然也。
有些地區還把七夕當兒童節過。
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七月七夕……以油麵糖蜜造為笑靨兒,謂之果食。
果食,也叫巧果,剛開始就以給小孩子吃、祝福小孩子的名義出現的。
從歷史角度講,七夕在清代以前都不具有情人節的含義。真正的中式情人節應該是上元節。但是隨著時代進步……該搞物件就搞物件嘛,甭那麼嚴肅。
古代長久時間內,七夕過得都沒什麼意思。所以到了今天,我們要把祖先未能感受到的快樂加倍補回來,彌補祖先的遺憾。
所以說,年輕人,盡情去享受生活和愛情吧。
但是提醒大家不要學習牛郎,否則等待你的將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回覆列表
在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一句詩“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七月七日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作者在這裡提及七夕節,是為了表達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念,而也突顯了七夕節的文獻價值。實際上,由於與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神話有關,七夕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此外,由於七夕節中還有乞巧、乞子等習俗,在古代也是姑娘們非常重視的日子。七夕節起源於何時,在起源上與牽牛織女神話有無關聯,眾說紛紜。現在,學者對七夕節的起源還沒有定論,至於和牽牛織女神話的關係,則有兩種看法:一種是七夕節與牽牛織女神話起源於同一時間,並發展而來;另一種是兩者起源於不同因素,在各自發展中才逐漸合而為一。 限於篇幅,我們暫時不討論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對於牽牛織女神話,現存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大東》,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院彼牽牛,不以服箱。”大意是織女沒有織出布,牽牛不拉車。可見,此時的織女星和牽牛星還是被人們當成星宿,並沒有產生男女關係。牽牛和織女出現情感最早載於戰國末期秦朝初年,《秦簡日書》“取妻”忌日:“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說的是人們若在戊申日、己酉日迎娶,三年後丈夫將休離妻子。
而七夕節,據明羅頎《物原》載:“楚懷王初置七夕”,有可能七夕在戰國時就存在了,不過直到漢代才正式將七月初七定為七夕節。東晉葛洪在《西京雜記》中載:“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中時,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系,謂之‘相連愛’。”《西京雜記》又云:“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據此,自漢代起已有七夕乞巧之俗,後世相沿成習。南朝梁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也載:“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愉石為針。”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也雲:“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士民之家皆效之。”由此可見,到了唐玄宗時期,七夕節既傳承了乞巧之俗,又增加祭祀牛郎、織女二星之俗。 至宋代,七夕節已十分隆重,京城專門有賣乞巧物品的市場,即“乞巧市”。南宋羅燁《醉翁談錄》中載:“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可見,當時人們過七夕節時十分熱鬧。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雲:“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清李振聲《百戲竹枝詞·乞巧針》雲:“明水金針傍玉苔,夜分空盼彩雲開。支機最有經年恨,肯把閒情度巧來。”小序雲:“七夕故事,以水一盂,曝日中,至夜分,乃擲針於上,觀其影之所類,以卜巧,閨人戲也。”從以上可知,古代的女孩子過節的方式就是乞巧。其實,對古代的女孩子來說,織補針線的手藝是十分重要的,織女手巧非凡,會織無縫的天衣,而七夕這天她與情郎相會,心情也很好,趁此良辰美景,人間的女孩子就會向她乞求,希望學得一點她那巧奪天工的手藝。七夕乞巧的方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穿針乞巧”。《西京雜記》雲:“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雖然穿針之法各朝各地的差異在所難免,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得用線,且一般還是綵線。而針,則漢代有七孔針,元代又有九尾針,要穿過所有針孔才算得上巧。由於穿針乞巧都是在晚上進行,不管是月光還是星光,光線都不夠,再加上其他自然環境,乞巧就更不易了,非得基本功紮實,運用巧思不可,與其說是乞巧,不如說是比巧。 如今,七夕節已看不到乞巧的女孩了,大家都已認可“巧”不是“乞”來的,“曲熟韻自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勤能補拙,亦能生巧。 當然,還有其它習俗。泛舟戲水。這應該與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有關。神話中牛郎織女為天河所阻隔,七夕相會,需藉助鵲橋才可實現,後世由此引出泛舟水面的習俗。任希古《和東觀群賢七夕臨泛昆明池》雲:“秋風始搖落,秋水正澄鮮。飛眺牽牛渚,激賞鏤鯨川。岸珠淪曉魄,池灰斂曙煙。泛瀉分槎漢,儀星別構天。雲光波處動,日影浪中懸。驚鴻掛蒲弋,遊鯉入莊筌。萍葉疑江上,菱花似鏡前。長林代輕幄,細草即芳筵。文峰開翠瀲,筆海控清漣。不挹蘭尊聖,空仰桂舟仙。”詩中描繪了秋日湖面美景,抒發詩人七夕泛舟之情。又盧照鄰《七夕泛舟(並序)》雲:“汀葭肅莫暑,江樹起初涼。水疑通織室,舟似泛仙潢。連橈渡急響,鳴棹下浮光。日晚菱歌唱,風煙滿夕陽。”也抒寫了詩人七夕泛舟江面的欣喜之情。 曝衣曝書。據現存史料載,此風俗最早可追溯至漢武帝時期。宋宋敏求《長安志》卷三《公室一·漢上·建章宮》引宋卜子陽《園苑疏》曰:“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閣,常至七月七日,宮女出後衣,登樓曝。”我們所熟知的還有魏晉時阮咸掛犢鼻褌和郝隆臥腹曝書的故事。宋代梅堯臣《七夕詠懷》也雲:“常聞阮家兒,犢鼻竹竿頭。人生自有份,豈愧曝衣樓。”至於曝書,崔國輔《七夕》雲:“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實際上,從曝衣曝書的習俗來講,曝衣和織女織布縫衣有關,而文人曝書的行為,也就是說將七夕的習俗範圍擴大了。按照科學方面來講,七月初七的曝衣曝書等習俗也是可取的。衣服、書籍等放在箱櫃裡久了,可能發潮變黴或者遭蟲蠹,拿出來曝曬也是很好的。
此外,還有沐浴求子、求財求壽、祓禊除疾等七夕民俗, 縱觀古人的七夕文化,給予我們豐富的文化遺存:勤奮樸實勞動觀、積極進取精神,以及愛情永恆的主題等,都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文化領域裡,展示其永恆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