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調APP
-
2 # 歐陽千里
酒水按照生產方式可以分為蒸餾酒、釀造酒和配製酒。中國釀酒史源遠流長,不論是以黃酒為代表的釀造酒,還是與白酒為代表的蒸餾酒。中國酒的品質與生命力是毋庸置疑的。以茅臺為例,2017年7月,貴州茅臺717.25億美元的市值趕超帝亞吉歐,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酒業公司。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化,進口酒對中國產酒市場的侵佔讓中國酒企感受到壓力,紛紛加快改革與創新的步伐。
很多人經常說,中國產酒不如進口酒。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對酒不瞭解而做出的結論,是“外國月亮比較圓”說法的縱向延伸。可以負責任的說,白酒及黃酒是中國特有,雖然中國產葡萄酒品牌暫時不如國外葡萄酒出名,但是品質絕對不輸國外葡萄酒。
中國白酒是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麴、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製成的蒸餾酒。嚴格意義上來說,白酒與一般意義的烈酒不同,是中國特有的酒類。如果非要拿伏特加一類的烈酒來對比,那麼中國的白酒風味與內涵都遠遠勝之。蒸餾酒,在元代已出現,《飲膳正要》等文獻中,都有不少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元朝的燒酒,採用的是與黃酒類似的發酵方法,只是在發酵後再增加一道蒸餾工藝。
中國的黃酒與白酒都是中國特有的酒類,因為特有所以“無法進口”。國外連白酒都沒有,怎麼會比國內的好呢?如果說伏特加是白酒的話,在業內人士看來,伏特加不過是“食用酒精”而已,與國內的白酒沒法比。
題主問的應該是中國產葡萄酒是否不如進口葡萄酒?也許中國葡萄酒品牌不如進口品牌名聲響亮,但是“品質”絕對不差。早在1892年,中國第一家現代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公司——張裕釀酒公司,由張弼士投資300萬兩白銀建立。1915年,張裕的可雅白蘭地、紅玫瑰葡萄酒、瓊瑤漿、雷司令白葡萄酒一舉榮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四枚金質獎章和最優等獎狀。歷屆全國乃至世界名酒評比中,張裕產品一直榜上有名,先後獲得16枚國際金銀獎和20項國家金銀獎。即使是在積弱的晚清,張裕葡萄酒仍憑藉卓越的品質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中國葡萄酒在國際葡萄酒大賽上屢獲殊榮,不僅擁有豐富的釀造經驗,還在於擁有優質的葡萄酒產區。例如渤海灣產地,臨近渤海灣,受海洋的影響,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有560~670mm,土壤型別複雜,有砂壤、海濱鹽鹼土和棕壤,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這裡成為中國最著名的釀酒葡萄產地;沙城產地,地處長城以北,光照充足,熱量適中,晝夜溫差大,夏季涼爽,氣候乾燥,雨量偏少,土壤為褐土,質地偏砂,多丘陵山地,十分適於葡萄的生長;銀川產地,氣候乾旱,晝夜溫差大,年降水量為180~200mm,土壤為砂壤土、含礫石,土層有30~100mm,這裡是西北地區新開發的最大的釀酒葡萄基地……
誠然要看到中國產葡萄酒品牌力較弱的不足,但是我們也要對自己的成績進行肯定。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2023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葡萄酒消費國。面對巨大的機遇與挑戰,我們應該堅定信心。我們應該看到近年來中國產葡萄酒企業與國際接軌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酒款獲得國際葡萄酒界的認可,越來越多的酒莊投身於葡萄酒事業,我們理應相信中國未來的葡萄酒產業會越來也好。
-
3 # 酒界參考
中國產酒不如進口酒這個命題本身就不夠準確,因為大家都知道,中國產酒也是分很多種類的,比如白酒和黃酒,國外根本就沒有這個品類,也就不存在比較這一說。
如果單純論紅酒的話,中國產紅酒也不見得就比進口的紅酒更差,只是人們消費心理的問題,總覺得國外的月亮更圓,才會有進口酒好於中國產酒的錯覺。
所以,中國產酒的工藝並不比進口酒差。
-
4 # 酒吏子老陳
世界六大知名蒸餾酒,白酒、白蘭地、威士忌、龍舌蘭、伏特加、朗姆酒,中國的白酒獨佔鰲頭。
中國白酒又細分為醬香型、清香型、濃香型、米香型、鳳香型、兼香型等諸多種香型,作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酒文化核心,關於白酒的詩詞歌賦何止千萬,如今中國知名酒企諸如茅臺、郎酒、五糧液、洋河、紅星、瀘州老窖、古井等等,一直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成為國際酒文化交流的主角。中國白酒市場發展迅猛,產生了飛天茅臺等一系列投資產品,也不斷吸取借鑑國際酒文化,產生了白酒預調雞尾酒、果味酒等系列產品,這是創新融合,也是白酒的文化自信。
今天,中國白酒市場大盤超千億;明天,中國的酒企會讓白酒走向全世界,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來自古老華夏文明的產物。
【我是酒膩子老陳,大千江湖一愛酒人士,每飲必醉,喜交友,佳釀款之,不在話下,恭請加關,共商酒事。老陳正以綿薄之力,宣揚大家摒棄當代惡俗的酒桌文化,呼籲大家一起傳承真正的中國酒文化,做個有品有內涵的酒膩子!從我做起!】
-
5 # 美酒志
中國產酒裡也有品質很高的酒,推薦龜齡集酒,廣譽遠旗下產品,百年老字號,品質有保障,而且酒的口感和功效也是非常不錯的。
龜齡集酒精選人參、天冬、肉蓯蓉、枸杞、熟地、牛膝等16味食藥材,古法釀製,選材嚴苛,耗時四年精心釀製,在保證功效的前提下,也以清香綿柔的口感贏得了大眾的喜愛,可謂是適逢其時,讓養生不再苦澀難嚥,也無需精算用量。
正因如此,龜齡集酒提倡佐餐飲用,佐餐飲用不僅能提升美食口感,還將養生融入日常飲食,細滋慢養,沒有苦澀藥味卻有延緩衰老的保健功效,從三餐改善身體素質,改善亞健康,切實滿足了當代人的健康需求。
現在他們又推出了龜齡露酒,專門的佐餐酒,讓養生進入到餐桌上,簡單又有效,而且口感清香綿柔,好喝還能養生的酒,愛喝酒的、懂酒的人都不應該錯過。
而且龜齡露酒搭配燒烤、海鮮味道更佳,現在正是吃螃蟹的季節,也是品味龜齡露酒的好時候!
-
6 # Paradox紅酒星球
中國產葡萄酒的市場現狀
中國產葡萄酒以張裕、長城等品牌佔領中國葡萄酒消費的主要份額,具有較強的品牌效力,但其主要集中於中國葡萄酒消費的低端市場。儘管張裕、長城等大型中國產葡萄酒運營商也在力圖擠進高階葡萄酒市場,但始終因為葡萄質量和釀酒技術等各種原因,收效甚微。
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四點:
一、葡萄品質差別,導致葡萄酒品質差別的根本原因
葡萄酒的質量如何,取決於“七分原料,三分工藝”。釀酒葡萄本身的質量會最大程度的影響葡萄酒的品質,而在這一點上中國產葡萄酒和進口葡萄酒相距甚遠。在法國、義大利等葡萄酒國家,樹齡在6年以下的葡萄,不於釀酒,6年以上樹齡的葡萄採用與釀酒,具有相當樹齡的葡萄才會用來生產高品質、風味獨特的葡萄酒。同時,這些國家嚴格控制葡萄的畝產量,一般畝產控制在300公斤-600公斤,以充分保證葡萄的品質。而在中國,由於常年高產和種植管理的問題,樹齡超過10年的葡萄樹就呈現衰老狀態。多數產區,由於優質葡萄產量相對不足,在葡萄尚未完全成熟時,一些葡萄酒生產企業為了搶購原料,就採摘尚未成熟的葡萄釀酒,更加降低了葡萄酒的品質。
二、行業基礎薄弱
中國的葡萄酒釀造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漢朝,也有非常久遠的歷史,但中國葡萄酒現在的發展不過是近十幾年的歷史,行業基礎比較薄弱,例如葡萄酒行業內高階人才特別是優秀釀酒師嚴重短缺;葡萄培育與釀酒生產脫節,導致葡萄培育缺乏有效管理系統;缺乏嚴格、有效的葡萄酒質量分級體系,在絕大多數消費者本身不具備辨別葡萄酒品質優劣的能力時,導致市場混亂,葡萄酒品質參差不齊,更有虛高定價等各種不良行為。
三、品牌獨斷,缺乏葡萄酒真正品鑑文化的傳播
葡萄酒的魅力就在於每一瓶酒都有獨特的生命力,在不同的生命階段能夠呈現出不同的味道,而國內葡萄酒品牌力較強,壟斷市場的幾大品牌更多采用的是統一的調配方式,不追求葡萄酒真正的生命力與品鑑區別,缺乏文化力和品鑑性。隨著廣大消費者對葡萄酒的瞭解深入,這勢必將極大的影響中國產葡萄酒的消費與推廣。
四、渠道優勢、價格走低,大眾購買基數較大
中國產葡萄酒在閔琳上述歷史性原因所產生的部分弊端之外也存在著很大的優勢。中國產葡萄酒品牌在國內耕耘的時間長度決定了國內現有的部分渠道資源被牢牢的抓在大型中國產品牌葡萄酒生產商手中,切因為中國產酒價格普遍走低,普通大眾的可購買程度較高,都使中國產葡萄酒的發展擁有較好的基數。但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迅速提升,居民購買力的提高和進口葡萄酒的各種費用走低,這一優勢也在不斷淡化。
回覆列表
作為一名愛酒之人,我總盼望著能喝上自己國家產的好酒,看著隔壁的日本不論是傳統的清酒還是學習西方的威士忌都在全球受到追捧。再反觀國內,很多中國產的廠商故步自封,不思進取,堅持著所謂的傳統,卻不知早已落後於時代。但是,即便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內仍有一批人用心釀出了符合時代口味的好酒,有些還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認可。
目錄
傳統中國產酒
中國產西方酒
傳統中國產酒說起傳統中國產酒,我想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就是各地的白酒,誠然,諸如茅臺、五糧液等傳統白酒是很好喝,但價格卻讓人望而卻步;而價格相對便宜一些的白酒不論是在香氣和口感上都不敢恭維。並且一提起白酒就會讓人聯想到那令人厭惡的酒桌文化,想要自斟自飲,或朋友間小酌一杯都不會考慮白酒。
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比白酒有內涵多,好喝多的酒其實並不在少數,並且他們大都價效比十分宜人。這些認真釀造的好酒不能被埋沒,這裡就讓有調君來給大家推薦一二吧。
惜漿
《周禮·天宮酒正》有云:“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事酒,有事而飲也;昔酒,無事而飲也;清酒,祭祀之酒。”以“昔”作“惜”,化“酒”為“漿”,謂之惜漿。無事而飲,不去取悅任何人,自斟自酌,才是愛酒之人的飲酒方式吧。
惜漿自己並不生產酒,按照威士忌裡的術語應該算作一家IB(獨立裝瓶廠),尋找全國各地的佳釀,經過嚴格的品控,將真正值得推薦的好酒帶給大家。惜漿總共推出了兩款酒,一款名為點絳唇,一款名為江南香雪,兩款酒各有特色,但我都挺喜歡的。
點絳唇是採用客家工藝古法釀造的一款米酒,釀造時浸泡了一些青梅。但又不像一般的梅酒一樣過分甜膩,微微冰鎮之後,金黃的酒體,酸甜適中,入口順滑,十分清爽。酒精度不高,僅為8度,即便是姑娘們也可以毫無負擔飲用。有調君還在上學的時候就經常會帶上一瓶和朋友約在操場看臺上喝酒聊天,好不快活。
惜漿 點絳唇米酒 ¥68江南香雪則是更為傳統的江南糯米酒,呈深咖啡色,酒體相較於點絳唇更為厚重,香氣也更加複雜,算得上是上陳佳釀,若是用做佐餐餐酒,搭配些滷味、燒肉則更是美好。
惜漿 江南香雪 紹興酒 ¥68塔牌黃酒
黃酒和啤酒、葡萄酒並稱為世界三大古酒,由米釀造黃酒自古以來都是文人墨客們杯中好,而白酒(舊稱燒酒)反而是底層人民為了能廉價快速攝入酒精才產生的廉價糧食蒸餾酒。白酒現在之所以成為主流也大都是因新中國成立後革命前輩們保持了以前艱苦歲月的喜好,才讓白酒成為了現在國內的主流。
而黃酒的口感也更符合現在的潮流,層次豐富香氣迷人,但又不像白酒那樣刺激。不論是佐餐還是自己小酌一杯,都是極好的。在海外市場,黃酒也比白酒更能符合世界的口味。
塔牌是紹興酒中目前唯一一家堅持手工做酒的大型國有企業,手工做酒藥,手工做酒麴,手工做酒母,手工開耙……全程手工做酒,而且塔牌還聘請了黃酒界的泰斗王阿牛作為釀酒顧問。
塔牌黃酒的地理位置也是得天獨厚,它位於浙江紹興湖塘鎮,群山環繞,背對鑑湖主河道,取鑑湖的天然水,用上等的原料和上等的手工,最終使得塔牌的手工黃酒有了更為醇厚的口感和獨特的風味。
塔牌精釀黃酒-一冬一釀 ¥158起觀雲白酒
當然,白酒也並不是全是不思進取,就像我之前介紹過的觀雲白酒。較低的酒精度減少了刺激和燒灼感,同時在香氣上,觀雲弱化了傳統白酒中的糟香和曲香,具有更為清爽的口感。入口偏甜,有水果的香氣,同時酒體有一定的厚重感,不會因為酒精度降低變得鬆散。
觀雲簡潔而又不失設計感的包裝符合了現在的審美潮流,讓我願意拿他在朋友間分享。
但白酒相較於上面介紹的黃酒,白酒普遍缺少了陳年所帶來的醇厚甘甜,或者說是“火氣”過重,缺少了一份“等待”。但是能看到有人在努力改變白酒,讓白酒進步依然是十分讓人欣慰的。
觀雲 白酒 ¥219起且聽風吟
且聽風吟,與村上春樹第一本小說同名。酒廠的釀酒師也同村上春樹一般愛酒。學日語的蔡芸從小喝自家釀製的米酒,搖搖晃晃在酒缸邊長大,耳濡目染,礱谷、去殼、浸漬、淘洗、甑蒸,父母手中翻動的米粒與泉水,詮釋傳統工藝中,每一步的意義。
且聽風吟採用傳統工藝釀造出了多種果酒和露酒,口感清爽味道芬芳,不論是好友間的分享,還是饋贈給心儀的那個TA都不違是上佳的選擇。
果酒在水果原釀中加入水果濃縮汁配製而成,充滿了果香,與淡淡的酒香配合,相映成趣。
青梅酒在自釀的糯米燒酒中加入雲南老冰糖和五月採摘的長興青梅,酸甜平衡,回味甘甜。
且聽風吟 手工釀酒 ¥98中國產西方酒日本的威士忌在全球獲獎無數,火遍了整個威士忌圈,雖然目前被炒的價格虛高,但是品質還是值得肯定的。在中國除了堅持釀造傳統佳釀的人外,還有不少專注於洋酒的釀造,想要告訴全世界,中國也能釀造出世界水平的佳釀!
精釀啤酒
精釀啤酒近幾年在國內掀起了一股新的風潮,由於相對簡單的工藝以及不需要長時間的陳年,中國產精釀如雨後春筍一般四處湧現。既有酒吧前店後廠式,只能在店裡嚐到的精品私釀,也有灌裝好的能在網上買到的瓶裝精釀。對精釀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店裡仔細品嚐。在這裡就介紹幾款或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或是十分有趣的中國產精釀吧!
高大師
說起高大師我的心情是十分複雜的,作為中國最早的精釀品牌之一,可以說是讓長期喝工業拉格的華人第一次認識到了什麼叫做精釀。但隨著你喝過的精釀越來越多,你會發現高大師那多到過分的啤酒花味使得味道並不是那麼好喝。或許就像酒標上印的的那個小胖小子吧,高大師開啟了中國產精釀的浪潮,但是卻停留在了那個年紀從未長大。
高大師嬰兒肥精釀啤酒 6瓶 ¥76起香格里拉
精釀的樂趣之一就是品嚐體驗不同地域不同酒廠之間釀造出的差異。這款來自雪域高原西藏的精釀無疑是極具特點的,採用了當地生產的青稞作為原料,搭配使用西藏特有的香料,再配合西藏雪山間的山泉水,生產出了極具當地特色精釀啤酒,想必每個對精釀感興趣的老饕都應該嘗試一下。
▲來自於微博使用者
▲品牌董事長傑素松贊
香格里拉精釀啤酒 5瓶 ¥75門神精釀
在祖國南端的香港,也有著在默默做精釀的釀酒人。門神酒廠由一對夫婦創立,老闆、laszlo(墨西哥人)和太太Michele(香港人)在北京大學相遇,在經歷過不少事情後決心創立一家根植於香港本土文化的精釀品牌。門神精釀出品十分出色,出品的名為“雷公”的一款精釀獲得了2014年香港國際啤酒大賽最佳港產啤酒。
▲連釀酒器都那麼有個性
值得一提的是,他家啤酒都是以中國傳統神話人物命名,嫦娥、雷公、龍王、灶王、玉帝、閻王,都成為了他家的酒款名稱,酒標也都很好看。
▲快湊齊一出大鬧天宮了
MOONZEN/門神 精釀啤酒 7種 ¥289威士忌
KAVALAN 噶瑪蘭
來自寶島臺灣的威士忌品牌,也是中國唯一一家威士忌蒸餾廠,也是唯二的處於熱帶和亞熱帶的威士忌酒廠(另一家是印度的Amrut)。由於地理因素的原因,噶瑪蘭的酒液在橡木桶中熟成極快,“天使抽成”(angel share指威士忌原酒在橡木桶中陳年時產生的自然揮發)高的驚人。這獨特的氣候使得噶瑪蘭的威士忌吃桶極深,因此噶瑪蘭的獨奏系列很適合威士忌愛好者去了解不同橡木桶對於威士忌風味的影響。
噶瑪蘭在國際上獲獎無數,多次獲得MMA(Malt Maniacs Awards)、WWA(World Whiskies Awards)和IWSC(International Wine and Spirit Competition)頒發的獎項。在日威被炒上天的今天,來嚐嚐來自臺灣的優質威士忌吧!
紅酒
隨著中國紅酒市場的逐漸成熟,消費者品鑑水平的增長,傳統的諸如張裕、長城等品牌的紅酒在物美價廉的進口紅酒,特別是新世界產區的紅酒衝擊下被打的體無完膚。但是在寧夏賀蘭山山腳下、山西的山嶺中,慢慢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精品葡萄酒酒莊,在國際上也取得了不錯的評價,在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二。
怡園
坐落在山西太谷縣群山間的怡園酒莊創立至今已有二十多個年頭,歷經了兩代人的傳承。作為最早走出去參與國際展會進行競爭的中國酒莊之一,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收穫了不少的認可,可以說是國內綜合口碑最好的酒莊之一。
▲兩代人的傳承
少莊主陳芳從父親手中接手了酒莊以來,怡園每出一款酒,每出一個年份,都要和市面上價格相差50元左右的進口酒進行盲品對比,只有勝出才能正常上市,如果輸了就把這款酒降一個價格級銷售。這使得怡園的葡萄酒保持了國際水平的價效比。下面推薦的兩款葡萄酒算是怡園最具價效比的產品,值得一試。
KAVALAN/噶瑪蘭 單一麥芽威士忌 ¥358起賀蘭晴雪
寧夏賀蘭山山腳下,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這裡在慢慢成為中國最為優秀的葡萄酒產區。在這裡誕生了不少優秀的酒莊,賀蘭晴雪就是其中之一。曾經是公務員的莊主容健在退休後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投身葡萄酒行業,經過十三年的默默耕耘使得酒莊從一片荒地化身為葡萄的綠洲。
▲13年的耕耘讓荒地變為綠洲
2011年,「賀蘭晴雪加貝蘭珍藏級乾紅2009」在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賽中,從來自46個國家的12500多款葡萄酒中脫穎而出,奪得國際金獎,這也是中國葡萄酒目前獲得的最高等級的獎項。證明了中國是有能力生產出世界級的優秀葡萄酒的。
GRACE VINEYARD/怡園酒莊 葡萄酒 ¥125起利口酒桂魄
葡萄牙有波特酒,西班牙有雪莉酒,而在中國,或許將來我們會說出“有桂魄”。將8、9月的金桂採摘下來,浸泡在米酒當中自然發酵,再混入葡萄白蘭地加烈提高酒精度,混以乾紅調色,具有中國風味的桂魄利口酒就這麼誕生了。
一開瓶就能聞到甜甜的桂花香,入口後的味覺感受與你所聞一致,清甜佔據口腔,桂花的香氣裹挾著淡淡的米香,隨後而來的是白桃和柚子的香氣,過渡自然,桂花和葡萄基酒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
不過由於透過加入白蘭地強行停止自然發酵,桂魄的殘糖度比較高,建議冰鎮飲用,也可以加入一點冰過的蘇打水,都能夠很好的提升口感。
賀蘭晴雪酒莊 加貝蘭2015乾紅葡萄酒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