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秋思說
-
2 # 為了希望去奮鬥
一、用來花銷的錢不能用來理財,千萬不要為了省錢而去刻意省錢,該花的錢不要省,毫無用處的衝動消費,絕對要遏制,所以平時花銷的錢建議放在餘額寶,零錢通,京東小金庫等大平臺,隨取隨用,利息雖然不多,但是穩健,靈活性高;
二、用來應急的錢用作短期理財,比如突發疾病,隨份子的錢,不宜做長期投資,適合在各大平臺做儲蓄,期限最好在半年內,但是平臺購買時,需確認平臺是否可靠,購買的是儲蓄還是基金或者是其他產品,謹防被坑;
三、閒置資金,就是去掉以上兩種剩餘的錢,適合做投資,可根據個人興趣、掌握的理財知識以及風險承受能力這三點,選擇投資股票、基金、長期儲蓄或者合夥做生意,但是謹記投資的錢必須是閒置資金。
合理的資金分配應該是30%的錢開銷,30%的錢短期理財,最好再拿10%的錢買商業保險,疾病或者養老,最後的30%用來投資,這樣的比例是一個家庭的完美方案。
-
3 # someday老師
一般情況,有一個1234原則,所有資金的一成放支付寶或微信做日常消費資金,所有資金的二成,購買保險,所有資金的三成,購買股票,期貨,黃金,等風險性理財產品。所有資金的四成,存銀行,獲取4%穩定利息。但是在特殊時期可以適當調整比例,比如,現在股票估值較低,處於歷史上一個底部區域,可以增大股票的投資。
-
4 # 拾荒版巴菲特
首先理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定要制定好理財計劃。哪些是長期的投資,哪些是短期的投資,要分清楚。然後按照自己所制定的計劃行事,不可半路放棄。理財之前最好學習專業的相關知識,並且要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只有不斷的學習,你才不會落伍,才會保持頭腦清醒。
理財方式主要就是基金,債券,股票等。還有高階一點的,比如外匯,期貨,黃金等,也可以購買房產,來應對通貨膨脹帶來的貨幣貶值。購買股票的時候,不要聽小道訊息,要有自己的投資理念。比如價值投資,購買優秀標的。不要去買那些暴漲暴跌的股票。基金其實是一樣的,分為貨幣性基金,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只是你把錢交給人家基金經理搭理,但是選基金的時候一定要看過往收益,有些基金經理水平還不如自己呢。多學習,多思考。
理財有很多方式,要學會合理的配置資產分配。比如一定要留一部分生活要用的錢,還要買一些保險等等。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一定要記住用錢去掙錢比人我去掙錢快的多。
-
5 # 快樂K線藏寶圖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那時候家裡的電視的訊號只能看CCTV1套和當地縣城的一個臺的節目,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位叫劉顏斌,還是劉顏宏的人講家庭資產配資,口才很好,幽默,那時候就想,我長大了也炒股。這個人現在沒在見過,也許百度裡還能搜到。說這個是想表達,資產配置或者理財的觀念大概是從二十年前火熱的。
二十年前是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階段,我們從無產階級產生了中產階級,也就是我們有錢了,所以資產配置的前提是理財,理財的前提是有錢。近幾年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和便捷,使得人們更容易的參與。
我說說我的感受,也許不科學。
1、資產配置的前提是有閒錢,透過金融產品,而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勞動力使得對資產和生活有更好的保障,所以每月買200定投基金的就別算資產配置了,先去賺錢,增加賺錢的本事才是硬道理。
2、保障生活。疾病是最大的風險,可能摧毀你一生的積蓄,甚至家庭,所以保險是不得不分配的,儘可能的活著是根本!
3、接第一條,讓自己升職,學習,專業內,或者周邊的,要留出一部分錢。興趣愛好,或者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要留出一部分錢。你知道逼你兒子學鋼琴,你咋不逼你自己學呢!活著,還要活的更美好,生命的意義有條件還是要追問的,不僅僅是饅頭到鮑魚的升級。
4、房子,這個不用多說,但要求的資產偏高,看自己情況吧。
5、股票,這個有周期性,也需要功力,但選出未來有增長的行業,還是能判斷到的,最差就買基金,基金,一種是指數型,一種是未來有發展的,如果實在沒有判斷的話,更建議指數型,最好是那種有點槓桿的,絕對跑贏大多數炒股的人。
6、從一戰以後,我們國家經歷了長久的社會變革和戰爭,很多傳統是存在斷層的,比如你爺爺是已經從富翁變成貧下中農,你爸爸就沒法繼承理財的經驗,你也沒有,但現在你突然有錢了,你沒有舊的經驗做參考,新的又需要很多專業的知識,這是很糟糕的。像P2P,不是傻子多也不是騙子多,是沒有參考的經驗,也沒有專業知識,所有投資的判斷都不是基於這個產品,所以積累理財的經驗也很重要,你可以把你的成功與失敗教給下一代。
7、記住最重要的一點:讓錢更值錢是專業人的事兒,你要配置的應該是讓錢更有價值,價值不僅僅是錢!
-
6 # 夢幻森林
怎麼理財?任何方案前都得清楚自身的資產狀況及風險偏好,才能進行合理的理財。我的個人資產配置是這樣的:
1、每個月強制留出10%左右的錢,給自己個強制儲蓄。這部分錢我會選擇基金定投,可作為日後旅遊等的小金庫。
2、給自己和家人購買最重要的兩個保險:人生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讓意外來臨時能轉嫁風險。
3、除去重大開支後積蓄的50%買銀行理財產品,安全性高收益穩定;25%購買股票、基金等理財產品,風險較高,但潛在收益可觀。25%的資金要保持流動性,以備不時之需,可存餘額寶、貨幣基金等等活期理財產品,隨存隨取。
總之,在購買任何理財產品之前,一定要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投資的時長,讓收益獲得最大化。
-
7 # 與財為伴
個人理財該如何分配資產?
個人在要進行理財時首先要對自己做一個分析瞭解。在金融日益發達的今日,有著許多種的理財方式,就算擁有相同的資金但是在不同的情況下也會有很多種選擇,所以在決定理財分配資產前,應該對個人風險的承受能力進行一個綜合評價。
收入情況
一般來說實際的收入減去支出就是盈餘的資金。所以說一個人的收入情況與個人理財情況息息相關,如果一個人的收入情況波動較大,那麼就意味著這個人需要更多的流動資金為以後做準備,那麼現金比例就應該較高。同時如果一個人的工資水平較高,未來發展前景不錯,那麼這個的抵禦風險的能力也較強。
年齡情況
人在不同的年齡情況資金需求是不一樣的,身體情況也相差巨大。當一個人年輕單身時,不用擔心養老與養育問題,所以說單身年輕人更能夠承受風險。當隨著年齡的增加,有了妻子孩子後,不僅家庭支出增加,同時假如投資失敗後勢必會影響一家老小的生活水平,所以當人組建家庭後風險偏好會下降,家庭投資一般是以穩健投資為主。
風險偏好
一般來說,投資者主要有風險規避者、風險中性者和風險厭惡者這三種投資者。這個首先對自己有個定位,先定位出自己的偏好程度,根據自身偏好選擇投資。
市場上有哪些投資產品?首先來說國債是安全性最高的產品。國債有著國家信用作為後盾,到期即可還本付息,其利率水平較商業銀行存款來說還是較高一些。對於保守型的投資者來說,投資國債無疑是一個極好的選擇。同時為了預防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可以把購買國債的資金分成四份,在每個季度購買一份國債,這樣就可以在保證一定收益的情況下,又能夠保證資金的流動性。
第二是銀行存款。銀行存款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項投資方案,有時候是感覺銀行的利率過低,但是還是需要在存款中留有一部分以防萬一。
第三是餘額寶類的貨幣基金,這一類貨幣基金流動性強,在需要交易時可以隨時支取,同時也有著一定的收益,是個很好地選擇。
第四是股市指數基金。目前A股的指數與十年前相差不大,一般來說股市走牛走熊都是有一個週期的,而當股市走熊時就應該定投指數基金,在牛市到來之後大賺一筆,但是也存在著虧損的風險,所以需要好好考慮。
第五是購買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股票需要一定的基本知識,股票一天的漲幅在正負10%之間,所以股市即存在著極大的風險也存在著極大的收益,如果對股市不瞭解的話,那麼選擇一隻自己看好的基金進行資產組合,這樣既能夠防止某一隻股票鉅變導致大額虧損,而且能夠剩下看盤的大量時間。
風險從上往下逐漸增加,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資產組合。
同時,在理財的時候保險和房地產也應該適時的注意以下,保險可以有效防範突然出現的風險,而未來中國的房地產會出現分化,一部分漲一部分不漲,選擇人口流入量大的城市,還是值得投資的。
另外一種是比較特殊的投資,就是投資到P2P平臺。由於網際網路金融的法律還未出現,所以該行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但是其投資收益也很高,2018年的P2P爆雷潮,許多P2P平臺暴露出了很多問題,所以對於不瞭解該行業的還是不要選擇這一行業,風險太大,就怕你盯著別人的利息,別人卻盯著你的本金。如果實在是想投資的話,最好選擇一些排名靠前,資金規模較大的P2P平臺進行投資。
每個人風險偏好不同,對於投資的選擇也會不同,所以結合自身情況,合理選擇自身的投資組合,才是最好的個人理財。
-
8 # 財會小童
隨著人均壽命的不斷提升,以後是否能夠單靠養老金生存可能值得探討。那麼作為一個普通人,能否透過理財來實現終生的財務自由,也是未來的一個努力方向。在理財中,很重要的一步是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
1. 先介紹兩個有關於資產配置的著名理論。
一個是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象限圖。所有需要的錢分成四個部分。然後按照比例來進行配置。
另一個理論是暢銷書作者託尼.羅賓斯所提出的,把所有的錢分成兩個水桶,安全和成長。安全水桶指的是現金、養老金、債券、人壽保險等固定收益類的產品,主要是追求穩定收益,成長水桶指的是股票、基金,商品、期貨類產品,主要是追求資產保值增值。
2. 制定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
進行資產配置的基本需求是固定的,但可以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和市場情況進行調整。因此,需要的是適合自己的資產分配。
比如,我們給自己設定了以下的配置,那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去年的一些黑天鵝事件,導致股市一地雞毛。所以,對風險承受能力差的人都不建議高配股票比例。當然,也總有一些人能夠在黑暗中找到光明。我的朋友中炒股致富的也不少。所以,分配比例取決於對風險的偏好。
又比如,我是一個比較保守的投資者,所以股票以及股票基金的佔比是比較少的,大部分都投資了比較穩健的銀行理財產品,或者純債基金。
此外,中年人是家裡的頂樑柱,對於保險這塊也要比較重視。需要防患於未然。
具體比例的確定,還是取決於個人的風險偏好。
-
9 # 牛晰鋮保險頻道
組合投資獲得高收益
1、超高風險專案:
投資私募基金,3~5年如果投資成功收益可能在10~30倍。就算投資失敗對自己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2、高風險專案:
股票,操作得當又不貪年收益達到20%是沒有問題的,比例72減自己年齡。
3、穩健性投資專案:
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在4%~5%之間。
4、保障型投資專案:
為家庭成員建立全方位的、充足的醫療健康方面的保障,保證以上的各項投資在任何時間、任何情況下都不被撤回!在此基礎上為自己儲備充足的養老基金,用於以享晚年。
-
10 # 磚家財經
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化,個人的理財都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收入分配的階段。通常來說,在每個人進入社會參加工作的前十年,是談不上什麼分配資產的問題,大部分屬於無產者。這個時期的理財,充其量是考慮如何安排每個月的收入,所以,我把這個階段稱之為收入分配階段。
比如,你每個月5000元收入,1000元租房,2000元日常開支,每個月也就剩下2000元。到了春節很可能還要動用這筆錢。這個時候,平時你也就只能把這點錢用於儲蓄,或者用於理財,或者用於炒股,沒有多大的配置空間。
個人建議,在這個階段,可以按照低風險、高風險投資1:1的比例進行配置。比如,每個月剩下的2000元錢,一半購買餘額寶之類的低風險、高流動性的產品,另一半購買股票或者做股票型基金的定投。假設前一半的年華收益率是3%,後一半的年華收益率是10%,那麼十年後可以積累的資金大約為35萬元,總算可以來分配分配了。
第二,資產分配的階段。個人理財的第一目標,永遠都是抗通脹。所以,大家很自然就走到了買房這條路上去。前面談到存了35萬元,投入買房,基本也是一錘子買賣,全部資產都配成了房產,還是沒有多少騰挪空間。不但如此,35萬元是買不了一套房子的,必然就要揹負一定的債務,也就是後面的收入每月還要繼續投入相當一部分到房產之中。
當然,很多人在這個時期都變成了已婚狀態,實際上從個人理財過度到了家庭理財的情形。但是,此時可能又有了撫養小孩的負擔,從可用資金來說,未必會有很大變化,與個人理財還是比較接近。
在這個階段,將主要資金配置於房產等抗通脹產品的同時,還應當在醫療、補充養老保險方面投入一定的資金,為將來的養老打好基礎。這個階段時間會更長一些,可能從30來歲一直延續到60歲退休。
第三,資產消耗階段。進入退休生活後,通常情況下,退休金可以支援平時的日常開支。
但是,如果你希望進行國內外旅遊,或者發生重大疾病等問題時,就必然要消耗之前第二階段積累的財富。事實上,對有的老人來說,那些財富留著也沒有用,不如分批將它花出去。最好是錢花完了,人也OK了,那就比較圓滿。
所以,有些地方從這個思路出發,推出了以房養老,讓老人家在生前把所有資產都消耗完。
-
11 # 金泰達控財
最近有好幾位網友都問到了一個問題,我現在手裡有一筆閒錢怎麼能降低風險提高收益呢?
如果是你會把這個錢拿去幹什麼?這些錢短期內用不到,如果放到餘額寶的收益太低,拿去買股票又怕虧,搞不好兩房變三房,奧迪車被奧利奧的餅乾 ,那剛你該怎樣做呢?
其實這裡說的是一個資產配置的問題,那什麼是資產配置?
需要把錢放到不同的種類資產上, 你比如說可以買房產,買股票,買基金,買債券,買黃金,做教育投資,做人力投資等等,這樣就叫資產配置,當你想的過程,其實資產配置過程就開始了,大家都知道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那怎樣分散放一個籃子,到底放多少雞蛋呢?
這是第二個問題了,就是怎樣做到資產配置,大家可以參考經典的資產配置的模型,這是美國標準普爾家庭資產 配置一個模型,這裡請大家注意,這個模型僅提供你一個參考,你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現狀,來進行一些必要的調整 。
那我們再說了,標普的這個模型,把家庭的資產分了四個賬戶,這個四個賬戶,第一就是要花的錢,第二是保命的錢,第三是生錢的錢,第四是保本升值的錢。
什麼是要花的錢,是短期消費的資金,這個賬戶的資產的安全性和流動性都比較重要,一般要能夠維持三個月到六個月生活費用的花銷 。
第二個錢就是保命的錢,這個賬戶的資金是配置一些意外,疾險等保險的產品,來確保有風險事件發生,有錢看病和養病。
那第三個錢是什麼錢?是生錢的錢,它的作用就是投資一些有風險,但回報相對高的資產,這裡包括房產,股市,基金等等。
第四個錢是什麼錢?就是保本升值的錢,這個賬戶要考慮的是什麼?就是本金的安全, 並且資產可持續穩定的增值,你這裡可以配置一些低風險,收益相對穩定的投資產品,你比如說國債,信託,保險,儲蓄年金等等,根據你的年齡,其實還可以分為前半場和後半場,縮水之前可以做一些激進一點的風險投資賬戶,比例可以高一點,但40歲以後,你要注意考慮的是什麼呢?
就是資產的安全性和收益的穩定性,那資產配置的好處是什麼?
首先是收益的多元化,我們說資產配置不侷限於某一種資產,你要把事業放到更多的資產上,就有機會獲取到各類資產的收益了。
其次,我們說是要分散風險,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因為對市場預測存在著偏差,如果你把所有的錢都放在某一種資產上,一旦遇到風險就會有損失,把資金分配在不同的資產上,就可以起到分散風險的效果。
回覆列表
個人理財如何分配資產?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回答的。
說到資產配置,比較有名的是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象限圖。
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象限圖把家庭資產分成四個賬號,這四個賬號作用不同,所以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各部相同。
只要擁有這四個賬號,並且按照固定比例進行分配,才能保證家庭資產長期持續穩定的增長。
對於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法,有人說它是公認的最合理穩健的家庭資產分配方式,也有人說是成為很多人直接推銷理財產品或者保險產品的“法寶”。
在我看來,家庭資產配置可以按照這四個方面進行考慮,但是四個部分比例可以根據風險偏好和投資經驗與水平等綜合因素進行調整。資產配置是非常個性化的,不可能按照統一比例來進行配置。
假設你現在手裡的資金共有30萬元,應該分為四份。
第一部分必須花的錢,可以佔到30%,也就是9萬元,短期消費,作為未來結婚生子的費用。
第二部分保命的錢,可以佔到3%,也就是1萬元左右,用來配置保險。保險主要配置意外險、重疾險,至於醫療險和養老險可以未來慢慢配置。保險可以另外學習一下。
第三部分保本升值的錢,可以佔到30-40%,可以用10萬元資金用來買債券基金是可以的。
第四部分升錢的錢,可以佔到30%左右,可以用10萬元資金用來投資股票和基金。
對於升錢的錢,如果沒有投資股票經驗的投資者,建議定投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有不會死的優點,安全性較高。
股票投資建議價值投資,買優質白馬股,分散3只左右,我經常俗稱不會死的企業,定投長期持有,除非估值過高才考慮賣掉。
但是股票經常遭遇黑天鵝,跌起來很猛,因此需要分散投資。
在投資的時候,要考慮風險偏好。
對於風險能力評估可以上網百度測試,進行評估。
風險承受能力簡單可以分為三類,分別為保守型、穩健性和積極型。
什麼是保守型,在我看來就是問自己,在投資時,能不能夠有本金的任何損失,如果不能,就是保守型。
穩健型投資者應該能夠承受一定的投資損失,一般控制在10%-20%之間,有風險意識,知道自己的一些投資可能存在損失的風險,一旦發生一定的損失,心裡是可以接受的。
積極型投資者應該能夠承受較大的投資損失,一般控制在30%-40%之間,有強烈的風險意識,知道自己的一些投資存在較大的風險,一旦發生較大的損失,心裡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風險承受能力強,股票基金投資比例可以高一些。
如果風險承受能力弱,債券基金比例高一些。
如果是保守型投資者,進一步加大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的比例,不建議投資股票,改為投資比例在20%左右的指數基金。
如何判斷配置比例是否合適,就是以你舒服的配置為準。就是股票基金正常下跌能夠承受,如果下跌,虧損比較大,睡不著覺,就說明比例不合適,需要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