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艾葉
-
2 # 微塵微視界一、金銀花
金銀花一次種植,可連續產生收益二三十年,前幾年價格不穩定,比較低迷,這幾年隨著金銀花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金銀花價格也是水漲船高。一般三年後進入盛產期,畝產收益可達6000元左右,種植金銀花有個難點就是採收問題,當地需要有適合的勞動力,一旦過了最合適的採收時間,價格就一落千丈。
二、五味子五味子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目前分為南北兩種,一般栽培第二年開始掛果,第三年到第十年為盛產期,畝產乾果在四百斤左右。五味子的果子、根、皮都是有不同的用處,果期也比較長,掛果從7月份一直掛到冬季。
三、瓜蔞瓜蔞目前是我們村裡種植規模比較多的,一次栽苗可以管好幾年,好在我們那有專門人員上門收購,現在顆粒大的曬乾19元/斤左右,顆粒小的價格將近降了一半,現在基本上改種顆粒大的。只要管理得當,可以多次分批採收,畝產收益也可超過6000元,管理上也相對簡單,基本上只要控制好水肥和整枝,病蟲害相對較少。值得注意的是,種植瓜蔞當地需要有人收購,如果銷路問題解決不了,還是不要輕易嘗試。
種植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種植技術、市場需求、自然災害等等都會影響種植效益,特別是部分藥材價格波動比較大,稍有不慎就虧本,所以得綜合分析是否有市場。
-
3 # 佰秀農業
到底有哪些中藥材種植,週期短效益高呢?如果都搞明白了這個問題,那值錢的中藥材品種就要面臨爛市了,我這樣說你應該能理解,作為一名從事中藥材種植技術服務近20年的農業工作者,我從來都不會告訴大家今年種植什麼品種一定能賺錢,種哪一個品種一定有潛力,我從來都不會這麼說,因為……
中藥材不像是蔬菜,有著巨大的市場消化空間,中藥材是用來治病的,雖然如今人類對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了,但對中藥材的需求,也是有限的,如果種植量超過了市場需求,那麼爛市就隨之而來了,這是淺顯不過的道理。
然而,在利益面前,人們又是瘋狂的,比如前幾年的瑪卡,近幾年的藏紅花,以及當下的白朮等,都屬於這種情況,有的是別有用心的人市場操作,也就是前期進行炒作,把市場炒起來之後,他們透過銷售種苗賺了一大筆,跟風群眾的眼淚,他們就看不到了。
其實,白朮這個品種,也不算是炒作了,雖然最高的時候每畝也有一萬元左右的收益,但種植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去年白朮種植成本高達五千多元,也絲毫沒有影響人們種植的積極性,這是由近些年市場行情一直比較穩固決定的,種植戶都說了,即使行情下跌,只要不跌到購買種苗的價格,種植白朮就比種植其它農作物強。
說了半天,聊了一些和本題無關的話題,之所以這麼說,就是給種植戶們一個提醒,以及未來規劃品種的時候,能做到心中有數。
好了,下面咱言歸正傳,為大家推薦幾種生長週期比較短且目前看起來還不錯的中藥材,僅做參考,不到之處,多多指教。
一、蒲公英。
蒲公英一年可以收穫六茬左右,好管理,產量還算不錯,去年畝效益都高達萬元,其實,每畝淨賺三四千元的效益,也挺不錯了,你認為呢。
二、白朮。
剛才不是說白朮行情不行了嗎?其實,白朮由於不能重茬,這個因素導致種植量不可能會過於氾濫,只要管理好,就比種植糧食莊稼強,關鍵是一年就可以見效益。
三、麥冬。
麥冬的行情也很強勁,即可用於中藥材,又可做路旁景觀帶觀賞,看好今後的需求量。
另外,像前胡、柴胡、白芷、丹參、紫菀、夏枯草、玄參等一年生中藥材,都有種植的潛力,最為關鍵的是,一定要選出適合當地生長的中藥材,不但是能生長,關鍵還得有品質,品質才是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
-
4 # 康美中藥材價格指數
你好,謝謝邀請! 丹參、白朮、板藍根等這些都是週期短還是大宗藥材,銷售相對不受震盪影響。有些藥材也可以利用林地種植中藥材,發展林下特色經濟。這樣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可推進產業發展,有效增加人們收入。更多的種植問題,可關注我們康美中藥網,裡面有個藥材知識欄目,可能會幫到你。
-
5 # 救是扶傷
在陝西渭南蒲城北部,可以推廣種植的中藥有:白芨(有野生種源),花蕾期長的金銀花,黃芩,柴胡,麻黃,連翹,粉葛根,白芍藥,丹參,防風,牛蒡子,板藍根,蒼朮,桔梗,黃芪,生地,車前草
-
6 # 鄂東三農
哪種藥材的種植週期短且效益高嗎?答案:天麻種植週期十個月,每畝效益可達五至八萬元。
在農村,特別是山區,森林資源豐富,農民可以利用這一自然資源種植天麻。天麻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藥效功能多,用途廣泛,市場銷路好,適合有闊葉樹木資源豐富的地方種植。
種植天麻,技術好學。現在農村種植的人越來越多,技術越來越成熟。好多山區農民靠它致富,走上富裕路。
種植天麻,首先是備料,選擇闊葉樹木,鋸成30~40㎝一段。再用密環菌培育菌材,大約半年至一年時間。第二年,二至三月可以購種播種。天麻播種後,只管遮陰防夏天高溫。不用澆水、施肥、除草,到十一月中下旬,就可以收穫。一般每畝能收5000~7000斤,市場上鮮天麻統價12元/斤,每畝能收5~8萬元。收購的新鮮天麻,不用自己加工,有商戶收購專業加工。每畝除購買密環菌和天麻種子投資外,闊葉樹木是農民自留山上出產,不需要本錢,每畝只需三十至四十個工日,其它基本不需要投資。
天麻種植只有闊葉樹木為原料,就可以種植,是最省時省事,產量高,經濟效益好。這是農村生財的好門路。
-
7 # 甘草28648386
有自己的方,自己治有特效,別人或醫院療效不好,種個兩三分地的藥,每天下午治十個人,每人收五百到一千,基本上隨隨便便一年一二十萬。還輕輕鬆鬆的。
-
8 # 科學興農
種植週期短,效益高的中草藥材有哪些?
這個問題其實不是很好回答,因為中草藥材的收益方面比一般的糧食作物的收益高,種植的農戶也在增多,大家都在根據市場的變化情況不斷的改變種植的草藥型別。這就容易導致藥材市場容易出現週期性的變化,比如今年這種藥材大賣,市場上這種藥材供不應求,價格持續走高,可能接下來就會出現大量的農戶改種這種草藥,從而也就會出現接下來幾年這種藥材市場上供應充足,甚至供過於求的局面,藥材的價格也會一降再降。
市場長期需要的大宗藥材板藍根:板藍根屬於目前市場需求量比較穩定的大宗藥材,板藍根的根和葉片都能夠入藥,用途比較廣,尤其是在有比較大型的疫情發生的時候市場對板藍根的需求量會大量增加。目前市場上的板藍根的價位比較穩定,一般在每公斤10元到12元左右。每畝收益能夠達到2千元左右,雖然不是十分的高,但是相比於其它的糧食作物,這樣的收益還是挺不錯的。並且板藍根一年能夠收穫兩茬,生長週期比較短,見效時間快。
丹參:丹參也屬於大宗的中草藥,需求量比較穩定,行情相對波動較小。目前市場上的丹參價位在16元到22元每公斤。丹參在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面作用比較顯著,雖然目前丹參的價位沒有特別的高,但是丹參的種植技術要求相對比較低,並且產量方面也很穩定,銷售情況還是非常不錯的,一畝收入大概在2500元左右,也是比較穩健的中草藥種植品種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種中草藥之外,像白朮、黃芪、三七等中草藥都是可以考慮種植的草藥。(三)
-
9 # 菌有道
種植週期長短和收益高低都是相對的。
比如天麻,生長週期十個月,但種植天麻工序繁瑣,天麻要與蜜環菌共生,種植天麻要先培養蜜環菌,從蜜環菌制種、擴繁、培育,就大大延長了天麻的生長週期。即使買種,每畝的投入比較大,管理要求也比較高,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很大的虧損。
像黨參、三七等中藥材,有一年生,兩年生,三年生,生長時間越長,個頭越大,價格也就越高,收益也就越高。
任何一種收益高的農業專案,必然會相對的有風險高,投入時間長(回報晚),投入資金多,技術不成熟等系列因素中的一個或者幾個。
-
10 # 天福歌
棚種西芹、實心芹、(此乃中藥,人皆歡。)種一次可闢一年,易管理費用低,耐運輸和儲藏。長年摘易生長週期短。可種蘆薈丶仙人掌(肉質作物生長快獲利高。)
回覆列表
哪種藥材種植週期短效益高呢?
常用保險中藥種植中以全草類藥材週期短,一般一年種植一年收,或一年種植二收,還可一年種植三收的,三收的有些地域性了。
介紹三種與你參考,絞股籃,紫蘇,薄荷,如何利用一年種三收呢?是用種子播種,嫩葉時可供作市場菜食作以間苗,苗後生長期間可兩收作藥材而用。
絞股藍適應於長江流域及以北之地域,這地域之人基本會食用絞股藍嫩幼作菜食之涼拌,或作其它食用。間苗之後,河北以南地區,可一年內採收二茬作絞股藍藥材而用,每產高者可達800多斤乾貨。效益還是相當可觀的。
薄荷適應於珠江流域及長江流域,這一地域之人,特別珠江流域喜以嫩薄荷作菜食,間苗一次作菜食,7月份以前收割一次可作藥材全草收購,後一次可作全草藥材收購,也可用製作簿荷油材料自行提取或別人採購收取。
紫蘇適應於長江流域,這一地域人,喜為紫蘇嫩苗作調味和嫩葉食用,苗期間苗一次,8月份至9月份時花序初現可收割,這時出油率最高可作蒸餾紫蘇油用。如果用採收蘇子,可9月下旬,種子大部分成熟時收割,每畝可收蘇子100斤左右,餘下可作蘇葉藥材,蘇梗藥材,也可作全蘇藥材。
以上三種是最常用,最短週期,利用率最高,效益較好的了,不過最好選擇好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