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

    說實在的,歷史上有些神奇的現象,令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

    比如說,當遼國與宋議和以後,達成澶淵之盟。隨著雙方和平共處,經濟文化方面深入交流,遼國民眾逐步漢化,沒多少年,當年英勇善戰的契丹民族戰鬥力迅速下降,被小小的女真打得落花流水,居然被滅國了。

    金國也沒好到哪裡去,當年能滅遼,滅北宋,橫掃千軍無敵。自從與南宋簽了和約,雙方加強交流,金國也搞年號,有用宋制,也興科考,也愛典籍。按道理應該是從落後步入了先進,更強才對,結果不是。很快喪失了戰鬥力,被草原上放馬的蒙古人揍得全無還手之力,也滅國了。

    戰鬥力下降最鮮明的就是蒙古人了,統治中原時間很短,以前那個橫掃歐亞,威震四方的馬背民族就喪失了武力,居然被一群農民打得全無招架之功,遠竄塞北,不復當年之勇。

    清朝也一樣。努爾哈赤、皇太極時代的滿族騎兵幾乎是無敵的存在,任何對手在其面前都扛不住摧殘。徵蒙古,打明朝,平北韓,輕鬆搞定。入關以後,沒多久,就不堪一戰了。實際上,雍正乾隆時期的清軍,就比較差勁了,打仗幾乎全靠數量和裝備。後面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無論怎樣,那就把它當成一個規律吧。

    按照這個規律,假如崇禎與皇太極達成了協議,雙方和平共處,明朝付出政治和經濟方面的一些代價,那對清朝來說,可是大大不妙。

    按照歷史規則,隨著時間的推移,佔據東北遼闊土地的清朝,其軍隊的戰鬥值將在康熙雍正年間喪失殆盡。當然,按照規則,即使這水平,揍翻明軍仍然不成問題。然後,明朝將與遠方的一個新興的民族政權結成盟友,比如葛爾丹蒙古,準噶爾或者乾脆就是俄羅斯人,雙方對清國進行夾攻。

    當然,不出例外,清朝也逃不出這個歷史規律,他們被滅國了。然後明朝將與前所未有的霸王龍鄰居接壤,這個鄰居比契丹、女真、蒙古、滿族更加兇猛。

    後面就不說了,再被統治,再次屈服,再次熬到對手逐步褪化和孱弱,尋找機會反抗。不必喊“嗻”了,但“烏拉”和“哈拉少”是要喊的吧?

    但是,要注意一個問題,無論契丹、女真、蒙古還是滿族,他們相對於漢族,在文化方面可以說是極度弱勢的。假如征服這片土地的民族是相對有著較高的文明水準的呢?他們會允許另外一個文明並存嗎?

    就這樣到了西方殖民者跨過遙遠的大洋到達這裡的時候,恐怕,一個傳承了幾千年的東方古老文明早已經被湮滅了吧?

  • 2 # 看新聞不對總想懟

    當時一強一弱,沒有如果,

    就算勢均力敵情況下也只有議和或長期戰爭兩敗俱傷,國因戰亂積累貧弱的兩種可能。

    沒啥好論的,規則就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 3 # 張家姑娘前男友王理查

    這隻能緩解明王朝的滅亡,那時期的明王朝,已經風雨飄渺,搖搖欲墜了,內憂外患,內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外有皇太極虎視眈眈盯著這快肥肉,崇禎與皇太極議和,皇太極只能利用他,先消滅李自成,然後在滅掉明王朝,這樣就能減少皇太極不必要的傷亡,等到兩敗俱傷,在坐享其成,螳螂撲蟬黃雀在後,坐收漁翁之利,之所以明朝滅亡就是因為崇禎這個人疑心太重,他不像皇太極,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 4 # 一葉小舟168521774

    假設,崇禎與皇太極能夠議和成功,他也不可能除理好國內的亂局。

    性格決定命運,崇禎雖然不貪財,不好色,不懶惰,日夜辛勞,廢寢忘食。但其心胸,眼光,謀略,氣魄,政治手腕卻相當欠缺。他沒有在亂世中挽狂瀾於既倒的勇氣和謀略。

    作為一國之君,首先應對全域性有一個清晰的戰略目標,他卻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放開手腳讓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去平定內亂,都做的有聲有色。可是在他的指揮下,一個個剎羽而歸。他在位十七年,首相付首相去換了五十位,是歷朝歷代都絕無僅有的事。

    其次作為領導者不會發現人才,人才出現了也不會使用。袁崇煥是一個唯一連續重創清軍的優秀的軍事將領。卻被他除死了。原因僅僅是皇太極一個很不高明的離奸計。

    賞罰永遠是不嚴明,而且是一塌湖塗。他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錯誤永遠是臣下的責任。

    這一切決定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由其是亂世中。因而,給他一個沒有外患的環境,他也治理不好內憂。

  • 5 # 關河南望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當時明朝和後金之間的態勢,和宋遼之間的態勢,是有一定的區別的。

    首先宋遼的關係,屬於是兩國之間的關係,宋遼之戰,實際上是兩個大國為爭奪中國大地的控制權而進行的戰爭,宋軍要北伐統一全國,遼軍要南下統一全國,兩者的認知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在前期,兩者都是對等的,而和宋朝相比,遼國其實也算是一個開化的文明國家,雖然是契丹人做皇帝,但對漢人的政策也很好,甚至在遼國的很多漢人都認為自己是北人,宋朝是男人,認為自己不是宋朝的子民。

    所以宋遼的簽約,是對兩國長期戰爭後的共同意願,大家都希望和平下來,平等的對待對方,所以才有了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對中國的影響是深遠而進步的,宋遼從此休戰,大家誰也不提南征北伐的事情,和平共處了很長一段時間,而雙方的君主也遵守了約定,這都是協議帶來的後果。

    而明朝和後金的關係則是不同的,首先,明朝和後金的關係是中央政府和反叛者之間的關係(不要跟我說是對等的,從雙方的語言上都能體現出來,明朝所謂的平遼就是平定叛亂,而後金的叛明,反明,明確的就是在說,我要反叛明朝了)所以講和是有一定的風險性的,對明朝來說,他無法面對國內的責難,也不能說會沒有人有樣學樣的學後金再造反,其次對於後金來說,他本身就是一個以掠奪為主要目的國家型團伙,他們的目的不在於和平,而是說透過掠奪和戰爭讓自己發展壯大,就算是簽約了,也不一定會遵守的,最後的結果,極有可能是搞成宋金時期的那種狀態。

    再者,崇禎時期的態勢確實是國內烽火遍地,邊關頻頻告急,他或許是想要議和的,但他不一定要給後金議和,對國內的起義軍的打擊和收編其實也算是議和的一種,只不過國內的沒有成功罷了,如果和後金議和成功了,明朝肯定要付出相當多的土地,金錢,乃至於人口,這樣下來,會達到近一步削弱明朝的結果,最終還是會面臨著亡國吧。

  • 6 # 紅黑聖西羅

    崇禎還真有意跟皇太極議和,可惜因為一個書童的“誤操作”,被毀了,自此崇禎也斷了議和的念頭。

    其實不管議不議和,崇禎上臺後沒有聽他哥的遺詔“魏恪謹忠貞,可計大事”,明朝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崇禎在位17年,換了50個內閣首輔、大學士,平均每年3個,難道這50多個沒一個能用的?孫承宗、袁崇煥、孫傳庭這些都是被崇禎殺掉或逼死的,清人也說“傳庭亡則明亡”。

    崇禎不是沒有機會,明朝也不是不能續命,可自己要作死誰也攔不住,死前大喊“然皆諸臣誤朕”,其實就是自己誤了自己,勤奮不能掩蓋無能!

  • 7 # 書中有毒

    歷史雖然不能夠假設,但可以在多因多果中辨清真相。崇禎帝的最後幾年,天下風雲突變,烽火連天,形如危卵,幾頭應戰。他作為大明有限今司的董事長,公司及億兆萬民何去何從,擺在他龍鳳案頭的抉擇方案無外乎三種:

    一是“聯闖抗金”。即攘外必先安內,封李自成個西北王,把關內的這些“流寇”基本解決好,做起來並不難,因為李自成的心胸就陝西地圖那麼大,只要崇禎肯低頭能彎腰,多舍銀子多割地。畢竟是同族同種。銀子哪來?學朱允炇,修理幾個藩王讓他們放放血給大明做點貢獻有何不可?僅洛陽的福王的財產就富可敵國啊。只要關內後院安定了,關外還是個問題嗎?這是上上策。

    二是“聯金滅闖”。即與關外的後金和好,修正關係,或者暫時假和好,先穩住皇太極再說。做起來也不難,只要崇禎帝肯低頭能彎腰,無外乎割地賠銀子,學學宋高宗又何妨?其碼能保住中原漢族正朔。其實這個前期工作袁崇煥已做了大量工作,有基礎(下一部分詳述)。這樣,崇禎帝可以集中精力解決“闖賊”問題,其碼可以調精銳的關寧鐵騎入關。能否解決好,不好說,要看天命。這是中中策。

    三是“既抗金又剿闖”。這是下下策。崇禎帝之所以選擇了它,主要原因還是他既不想低頭又不肯彎腰,還想著要把地打掃乾淨,可能嗎?歷史證明是失敗無疑。

    正如題主所問:假如崇禎帝與後金議和學“澶淵之盟”,也就是本文上段的“中中策”,為什麼能實現呢?因為袁崇煥(已被崇禎凌遲)已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有基礎——大明薊遼總督袁崇煥與後金的正式議和(袁自稱是假議和)有三次:

    第一次:寧遠大捷(1626年)之後,袁崇煥派了一名喇嘛攜帶“禮物”到後金營寨中向努爾哈赤“表示歉意”:“老將橫行天下久矣,今日見敗於小子,豈其數耶!”請求約定再戰的日期。袁崇煥這是冒險試探,也是主動示好。結果努爾哈赤還之以“禮”——將袁崇煥的使者安全送出轄界;第二次:努爾哈赤死後,袁崇煥不請自到式地派使者參加了努爾哈赤的葬禮,引起後金政權的一片譁然~敵人竟然來弔唁?!好主不打上門的客,這是明顯的有誠意的行動。結果皇太極答應,雙方高層可實質性接觸,還贈送袁崇煥牛、羊、人參等土特產若干;第三次:天啟七年(1627年)正月初八,皇太極正式遣使與袁崇煥議和,雙方口頭達成了若干協議。這次是後金主動的。當然雙方都有假議和的成份,即使演戲,其碼敵對雙方正面接觸來往互動了。後金之主動議和,因為一方面後金要打北韓,先得穩住袁崇煥;另一方面隱含的意思是感謝,感謝袁崇煥替後金殺了皮島毛文龍,為後金除了一大禍患,也為後金南征北韓掃清了障礙。哈哈,順便說一句,現在有許多網民為袁崇煥叫屈,認為崇禎帝冤殺了他,僅憑此一點,就殺的不冤,因為他做了漢奸該做的壞事,雖然他不是漢奸。

  • 8 # 聽雨喜雨

    看起來是一個概念,都是議和,實質上完全不同。

    北宋與遼,宋真宗時勤政愛民,出現鹹平之治的盛世。兩國軍事實力旗鼓相當,且宋一朝,經濟發達,民生工作做的很好,內憂很少,特別是澶淵之盟前後國內很穩定,百姓安居樂業,百姓享受到了五代十國亂世以後的太平盛世,用現在的話說居民幸福指數前所未有,自然擁護宋的統治,宋的百姓擁護朝廷抗遼,故宋只要一心一意對付遼。

    議和是要有本錢的,因為軍力旗鼓相當,且打死遼國皇帝,才能以戰逼和,才能簽訂澶淵之盟這一對等合約。

    而崇禎帝雖能勵精圖治,但個人處理問題優柔寡斷,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該同李自成妥協時不妥協,該遷都時不遷都,沒有靈活的掌握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當然最重要的是帝國積重難返,內部國力衰敗,經濟凋敝,農民不堪其苦,無法生存,爆發了李自成等大規模農民起義,民意完全不支援朝廷。即使不亡於清,明也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明不亡於清,也會亡與自身。

    上層除崇禎外也是樹倒狐狌散,沒有人肯挺身而出,為朝廷分憂。

    崇禎用人上水平很差,他就是一個光桿司令,既不善於發現人才,籠絡人才,又不能團結人才,為己所用,導致其無人無兵可用,如何能抵禦虎狼滿清。

    戰爭與和平都是實力的較量,要想和,也要有資本的,要有讓對方吃不掉的資本,因為沒有實力,明同清不對等,清是不會滿足於講和的,崇禎沒有時間講和。

    對於一個連上層官員,出於自身利益需要都不願保自己的皇朝,崇禎是有責任的。他連自己的王公貴族都不能集中統一,一致對外,他的溝通領導能力也有問題,對崇禎而言需要對整個國家動手術,需要做外科手術,修修補補是沒有用的,他不具備做這樣的外科手術的能力,崇禎只能註定失敗,即使給他時間也沒有用。

    兩個朝代主要是國內的民生差異太大。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宋得到民意的支援,民心可用,而明亡於失去民心。

  • 9 # 庭州行者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明確澶淵之盟簽訂的背景:遼國蕭太后帶著小皇帝耶律隆緒,率領幾乎遼國所有的精銳部隊,繞過宋朝的邊境城市,企圖直插處於宋朝腹地的都城東京汴梁,以達到“先擒王”的目的。可以說,遼國這一次算是兵行險著,因為宋遼邊境的宋軍精銳隨時可以從背後發動攻擊,若如此,則蕭太后和遼國皇帝便幾乎沒有生的機會。

    等到遼國兵臨澶州城下時,兵鋒已折,且大元帥被射死。宋遼雙方已經處於相持階段誰也吃不掉誰。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宋遼雙方簽訂了相對平等的澶淵之盟。

    而明末的情況卻與此大不相同。首先,在遼東戰場上,明軍處於絕對的劣勢,這也使得更多的話語權掌握在後金(清)手中;再者,對於雙方皇帝相互之間的輩分,也是個問題,宋遼可以約為兄弟之國,但明朝始終將後金看做是“賊”“叛臣”,怎麼可能與之並尊?

    對於皇太極一方而言,他沒有任何顧慮,只要明朝能夠答應他的條件,那麼他就能同意議和,問題出在崇禎這邊。崇禎曾經派人和皇太極講和,但是這件事被洩露,於是滿朝大臣都知道了,於是崇禎就把兵部尚書陳新甲當做替罪羊,此事不了了之。因為議和牽扯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面子。明朝抵擋不住清軍的攻擊而議和,在這種情況下議和,會給人一種明朝認慫求饒的感覺,這自然是明朝所不能接受的。

    因此,這個議和,根本無法達成。

    當然,即使議和成功,那麼明朝也沒什麼“休養生息”的機會。因為當時明朝已經爛透了,地方官員腐敗,糧食匱乏,賑災無能,藩王剝削百姓,即使消滅了原有的起義軍,這些問題無法得到解決,那麼依舊會內亂不止。然而,明朝當時的基層官員質量和大的環境,根本無法得到一絲一毫的改變。反觀清朝這邊,基本上沒什麼大的問題,議和反而會讓清朝更好地吸收消化各種先進的制度與技術,二者的差距會進一步擴大。到時候,明朝即使消滅了內亂,也已經被拖垮,而清軍則會更容易地擊敗明朝

    綜上

  • 10 # 有得觀史

    崇禎與皇太極議和是有條件的。袁崇煥守遼東有三招,守為正招,戰為奇招,和為旁招,這三招崇禎是同意的,也就是說,大明朝與大清和談只是權益之計。

    反過來再看大清,薩爾滸大戰明軍大敗,他們覺得大明也沒什了不起的,於是不斷蠶食明朝疆土,步伐根本停不下來。皇太極把大金改為大清,由汗王改稱皇帝,其終極目標就是問鼎中原,可見他要是議和也是權益之計。因此皇太極絕不會輕易和談。

    有兩種情況皇太極可能同意和談,一是軍事失利,二是得到巨大的物質利益。

    明朝在寧遠大捷,寧錦大捷時沒有提出議和,在農民軍鬧得崇禎焦頭爛額時想起了議和,辦法只能是靠割地賠款,給予大清巨大的物質利益。這樣會使本來就捉襟見肘的明朝財政雪上加霜。

    假如皇太極答應議和,大明和大清暫時息兵,大明可以騰出手來,集中精力解決內患。但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消滅農民起義軍需要花費大量金錢,大明朝財政會被掏空。失血的大明王朝,抵抗力降低。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皇太極不會給大明朝喘息機會,他會在大明朝最虛弱的時候攻擊大明朝。到那時,大明朝照樣危在旦夕,難逃滅亡的命運。

    崇禎和皇太極議和只是權宜之計,大明朝做好對清兵的防禦才是根本。讓袁崇煥鎮守遼東,再派一位強將守住燕山關口,讓皇太極沒有機會才是正道。

    崇禎皇帝不會用人,即便沒有大清的進攻,只有內部的農民起義,他照樣滅不了,他的政權也早晚會被掀翻。所以,大明即使能和大清結澶淵之盟也毫無意義。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區域網的IP地址多采用192.168.X.X呢?